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这是不是真的?”就在韩孔雀的实现刚刚离开权杖之时,老吴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肯定是啊!这个还要问?小韩,这根是不是国王的权杖?”老王问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是真的血龙木,而且存在不少年头了,看形制也肯定是权杖,就是不知道,这是哪位国王制作使用的。”
“那么这东西能够值多少钱?”老吴这么一问,又回到了原来是问题。
“这个还真不清楚,不过在2013年底。泰国拍卖出的泰王五世皇血龙木国王权杖,起拍价就达到了300万泰铢。”韩孔雀道。
“三百万泰铢?这是多少钱?”老吴问道。
韩孔雀道:“以当时的汇率,应该是价值七十五万人民币,不过当时那次拍卖并非泰国王室行为。而是一位泰国平民竟,由于泰王五世皇执政时期政局动荡,所以业界对此事普遍没有太过意外,只是3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75万元)的起拍价,着实让人倍感惊奇。”
“七十五万。贵了还是便宜了?”老王也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便宜了,血龙木这样的珍贵木材,加上是王室出品,怎么可能用区区十万美元成交?”韩孔雀道。
“那么最后卖了多少钱?”老王问道。
韩孔雀一摊手道:“这个就没有报道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不过七十五万人民币的价格,肯定不是最高价。”
“所以说,你这根国王的权杖,最少也值七十五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也要十万美元以上了?”老吴笑着道。
老王也凑趣的道:“八百美元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十万美元。这是增值了多少倍?”
“增值了一百多倍呢!小韩还真是名不虚传,这样的投资如果多做两次,那资产不是瞬间翻翻?”老吴看着韩孔雀满脸佩服的道。
“哪有那么容易,再说这个东西很适合收藏,所以不管多少钱,我也没打算卖,既然是收藏,多少钱就没所谓了。”韩孔雀哈哈一笑道。
“说的也是,玩的就是个兴趣。”老吴也笑着道。
“那么吴叔就帮我保管一下吧!现在我也没地方放,等一会我就出海了。总不能带着出海。”韩孔雀笑着把这根血龙木权杖递到了老吴手里。
“让我给你保管?你也不怕我给你吞没了。”老吴笑呵呵的接过去,开玩笑的道。
“如果你喜欢,就送给你了,你们两位这么照顾我。早就想总你们件礼物,王叔那份我再仔细寻找一下,总不能随便就找一件东西当礼物。”韩孔雀笑着道。
老吴看着韩孔雀道:“你不会是说真的吧?这可是价值十万美元的东西,我看着可是很心动啊!”
韩孔雀认真的道:“心动就手下,这也不过是十万美元的东西,吴叔不会不敢收吧?”
“我有什么不敢的?只不过这个东西。应该放在博物馆中展览,送给我算是明珠暗投了。”老吴摇着头道。
韩孔雀道:“那么我就在当地建立一家博物馆好了,我想有这个提议,当地政府应该什么条件都会痛快的答应我们。”
老王笑着道:“如果你的这家博物馆还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那他们见到你肯定把你当祖宗供起来。”
韩孔雀也笑了:“现在这里的人也一切向钱看了?”
“哪里的人不是向钱看?这里当然也不例外。”老王道。
“这么说定了,建立一家博物馆,顺便给当地政府宣传一下以后这里旅游业的钱景,不过,这里有什么东西,值得博物馆收藏的?如果没有,也不容易忽悠那些土著。”老吴道。
老王此时道:“这个你可说错了,我们根本不用忽悠,这里的环境就不说了,绝对适合发展旅游业,其他的人文历史方面,也不算薄弱,这里还真有不少东西值得收藏,比如葡萄牙殖民时期发行的货币、金币、银币,大航海时期的各种珍贵文物等等。”
“古代货币这个我听说过,可大航海时期的珍贵文物有哪些?有吗?百十年的历史,我可是很怀疑的。”老吴道。
韩孔雀此时道:“这个倒是很值得收藏,吴叔是以国内的历史,来看待大航海时期的,而在这里可不是这样,这里应该在明代就有葡萄牙人过来了,所以做少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如果仔细搜寻,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好东西的。”
“这个你可说断了,小韩说的是西方国家的大航海时代吧?其实我国到这里经商的时间更长,就像你刚才说的明代就有三百多年历史,加上清代民国,绝对超过六百年。”老王笑着道。
韩孔雀一愣,确实是这样,这没有认真计算,原来这里跟国内通商的时间居然那么长。
老王接着道:“不说我国,就说西方殖民时期,那个时期的一些家具,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东西,那个时候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珍贵木材不少,像紫檀木、血龙木、黄花梨都是有的,用这些木材制造的家具,像桌子、椅子、杯子,都是好东西。”
“还真有这种东西?”老吴惊讶的道。
老王道:“当然有了,我就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过来旅游的国人,在旧家具市场花了一百美元买了一对椅子,就是很普通的西方办公椅。
但就是这么一对椅子,最后证实是紫檀木制作的,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是当时船员制作出来放在船上使用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流落到了印尼,被一个年轻人处理到了旧货市场,才会被那位国人买了下来。
后来那个旧货市场的老板又仔细寻找了一下,还真让他找到了不少好东西,虽然紫檀木的没有了,但其他红木制品还是找到了不少,让他们发了一笔大财。”
“都是做二手商品的,人家的命就怎么那么好呢?看来以后没事,我也要开发一下二手家具市场。”老吴一脸羡慕的道。
老王看着韩孔雀道:“你不要听老吴胡说,在这里只要有本事,好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古代的沉船,那样的东西,只要找到一艘,就足以支撑起一家博物馆。”
韩孔雀心中一动,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原来他最早发家依靠的就是海底沉船,可自从开发东海孔雀岛之后,这个行业他就不再关心了。
韩孔雀到是记得,当时他让白晓亦等人,收集的沉船资料当中,也包括了东南亚地区,要知道这边可是沉船的重灾区,历史上的很多知名的运宝船队,在东南亚海域沉没。
全世界海洋中约有300万艘未被发现的沉船,这些沉船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多是历史上海上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地中海海域、欧洲到北美的航线、中国到东南亚航线,以及中国到日本航线的海域等。
其中,中国南海的古沉船数目超过2000艘,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起步很晚,这些沉船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1985年,英国人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了大批明末清初瓷器,在荷兰拍得两千万美元的高价。
1999年,他又在南中国海打捞出清代晚期“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数万件白瓷以及紫砂壶等精美陶瓷制品。
可以说整个东南亚遍布沉船,也许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地方,就有一座宝船藏在那里。
“那些太过飘渺了,我知道的很多传说都是胡说八道,你可不要把小韩引入了歧途。”老吴不服的道。
“这个可不会空穴来风,主要是看谁来寻找,我相信小韩。”老王笑呵呵的道。(~^~)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信息
韩孔雀道:“海底寻宝可不容易,如果真的想做,那可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和数据的基础上的,在数以万计的海底沉船中,只有极少数,不到百分之一的沉船上有可流通的财富,如黄金和珠宝等,这样的几率太低了,所以需要大量分析,这个就要看机遇了。”
韩孔雀没有反对,主要是他记得白晓亦她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东南亚这片地方,这里岛屿众多,自然暗礁就不少,只要有倒霉的轮船遇到暴风,就有可能沉默在这片海洋之中。
老吴得意的道:“是吧?我就说这个不靠谱。”
“在你来说不靠谱,如果是小韩来做,那就靠谱了,我只是提个意见,如果要建博物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找的一座沉船,要知道人类数千年的航海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使用的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木质帆船,因此沉船的数量也极为可观。
据专家推断,载有金银财宝的沉船在3000艘以上,而另外尚有更多的沉船,虽然装载的并非金财财宝,但其货物在今天也极为珍贵,老吴你听清楚了,这不是运气,关键是找对了地方。”老王道。
“好了,好了,我不跟你挣,小韩自己看着办就好了,如果真遇到了沉船,难道会放在那里不管?”老吴道。
老王点头道:“这还像话,不过一定要注意了,不管在哪里发现了沉船,都要弄到公海之中,要不然当地政府就能够出面没收了。”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会注意的,不跟你们说了,王叔等着我的礼物,我现在就出海了,如果找到了沉船,争取给王叔弄套黄金厨具。”韩孔雀笑着道。
告别了两人。韩孔雀快步走向码头,现在都八点多了,街道上的人都散去了,等到了码头。韩孔雀才发现,码头上能够出海的渔船,已经全部出海了。
韩孔雀自己找到昨天那条渔船,开到码头的加油站边上,加满了油。直接出海。
给渔船设定好方向,韩孔雀让渔船自动行驶,反正在海洋之中,只要注意不要撞击到其他人的渔船,就不会出世。
韩孔雀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想要联系一下柳絮,看看她们现在怎么样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派人来跟他联系。
登录了自己的通讯器,发现柳絮给他留了言,韩孔雀点开一看。脸色就不好了。
怪不得柳絮他们不过来,原来被人盯上了,而主要的目的,居然是他建设在魔鬼岛上的实验室。
韩孔雀给柳絮报了平安,并说了一下自己这两天的情况,就直接关了电脑。
既然那些人想要他实验室的一些成果,那就给他们好了,不过,他的那些成果,是那么容易消化的?
想来柳絮有的是办法。折腾那些人,所以韩孔雀也就放心了。
韩孔雀现在孤身一人在海外,居然被那些人当成了肉票。
那些人也是异想天开,居然想要用韩孔雀。来威胁柳絮她们,让他们交出长生不老的秘密。
不过,对这个韩孔雀可是早有预防,如果有人动了歪心思,恐怕不会落得好下场。
变成僵尸也是长生,像阴兵、毒人、蜜人。这些都是另类的长生。
韩孔雀想,肯定不会有人愿意,做这样的长生者。
但柳絮肯定会让那些人见识一下,中国的古代知识,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如果真的吸引了那些人,这个就会变成巨坑。
知道了柳絮她们的处境,也了解了自己现在的处境,韩孔雀反而安下心来。
看来远洋渔船不会那么容易获得,就算老吴有官方身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既然当了肉票,那些人自然不会让韩孔雀跑了,所以远洋渔船是不行的。
但那些人不会想到,如果韩孔雀真的想要回归,他其实是什么工具都不需要的。
而柳絮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所以柳絮才会不担心韩孔雀受到威胁。
想到第一次带柳絮出海的时候,他就曾经抱着柳絮,挡住了一枚炸弹的袭击。
既然有那种本事,柳絮还用担心韩孔雀的安危?
只不过混沌空间到现在,都没有一丝反应,还是让柳絮和韩孔雀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摆弄着手掌中的水滴状晶石,这个玩意应该是一块混沌石,如果不知道的人,怎么也不可能想象到,这么一小块水晶的内部,居然有一个完整的空间世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以就算有这么一处秘境,韩孔雀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用四幅画来出入这个空间,就比较让韩孔雀好奇了,古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空间传送从来都是高科技,而古代的仙人却掌握了这门技术,这不得不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看到不是经过的渔船,韩孔雀收起了混乱的心思,仔细看着海面。
这里的渔船已经比较多了,看来他已经到了鲍鱼的出产地,韩孔雀找出一个笔记本,把一些渔船停留的位置,全都记录了下来。
平时的时候,这样的渔船信息是不可能得到的,每条渔船上的渔民,对这个都是保密的。
而今天因为韩孔雀捕捞的那些鲍鱼,让这些隐藏的鲍鱼渔场,展现在了其他人的眼前。
虽然记录下来了不少鲍鱼渔场,但韩孔雀并不是多么高兴。
这里的渔民,要比韩孔雀想象中的还要排外,只要他在有渔船停留的海域,稍微停顿,就会遭遇一阵大声呵骂。
虽然听不出他们说的什么,但韩孔雀绝对相信,那肯定不是美好的问候。
韩孔雀也不会跟这些普通渔民生气,所以只能加快离开,但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所以韩孔雀不管那些人怎么没有好脸色,还是驾驶着小渔船,把整个近海海岸的几百海里,全都逛游了一遍。
这样一天也就差不多结束了,晚上回到码头,给渔船加满了油,韩孔雀回到了老吴的二手商店。
他已经跟老吴说好了,最近一段时间,他就住在老吴的店里了。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韩孔雀每天一早出海,傍晚回来。
等把整个东帝汶北方海域完全跑了一遍,韩孔雀才在一天的大清早,驾驶着一条三百吨的渔船,驶向了深海。
这几天老吴也没有闲着,这条三百吨的拖网渔船,就是最大的成果。
因为是二手船,只花了韩孔雀二十万美元,换成人民币也不过一百多万。
这个价格在二手船当中算是贵的,因为一条五百吨的拖网渔船,全新的也不过三百多万人民币。
只不过韩孔雀急需一条二手渔船,所以老吴也就花费了高价,买了这么一条八成新的三百吨拖网渔船。
知道了家里没事,在这东帝汶也混的顺风顺水,没有了担心,韩孔雀放心的在这里当起了渔民。
了解了近海的情况,韩孔雀打算今天出海捕鱼。
一条三百吨的渔船,按照原则应该最少要四个船员,驾驶员,船长,大副,最好还有两名普通船员。
驾驶员可以是船长,大副也可以代替,但两名普通船员是一定要的。
但韩孔雀这条渔船上,却只有他一个人,所以所有的职能全都是他一肩挑。
幸亏这条拖网渔船足够先进,大部分功能都是依靠及其操作的,所以韩孔雀才会一个人出海。
不过,就算这样,韩孔雀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自己一个人出海捕鱼,他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下一次网,足够他忙活一天的,这样一来,网上来的鱼肯定就臭了。
当然,他这条渔船花费的二十万美元也不是白花的,最起码上面的撒网,拖网、起网,都是自动化的,根本不用韩孔雀多操心,不过捕上鱼来之后,分拣储存入冰库,那就需要他自己人工操作了。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早,一条渔船出海,最先做的是找鱼,找寻具有经济利益的大型鱼群,只有找到了鱼群,才能下网捕捞。
“今年野生黄鱼便宜,一斤左右的500块就能买到?”韩孔雀一边驾驶渔船,一边查看着一些渔业信息。
而从2010年起,同样规格的野生大黄鱼,要卖到上千元一斤,今年海鲜真正算是回归大众了,居然拦腰降了一半。
3-4两规格的梭子蟹,售价维持在35元一斤,这个也不算是很贵。
韩孔雀现在所处的这片海域的海鲜品种,明显多了不少,小黄鱼、米鱼、鱿鱼、比目鱼、豆腐鱼、红头虾都有大量产出,带鱼和鲳鱼也很多。
红头虾价格每斤在60元左右,5两一条的带鱼,售价为35元/斤,同样35元一斤的野生小黄鱼,个头挺大,每条有二两左右。
捕捞量上来,价格会更便宜,不管是什么东西,自古以来都是货以稀为贵。
鲳鱼价格前年就爬上了40元一斤,然后就像坐着火箭一路上蹿,个头小的鲳鱼,现在售价27-28元,这个月已经下跌了四成,但150克以上的鲳鱼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大黄鱼
虎头鱼最近卖的不错,通体红色的虎头鱼韩孔雀并不陌生,在孔雀岛待了一些日子的韩孔雀,经常去海鲜大排档,自然对虎头鱼也很熟悉,这种鱼肉质紧实,加点豆腐,红烧就很鲜。
跟大闸蟹一样,10月中下旬的鲳鱼更肥美,很多渔民都爱吃虎头鱼,所以在农贸市场,虎头鱼是最难进到货的,也是最早被主妇们抢光的品种。
虎头鱼跟小黄鱼一样,都是野生的,价格也差不多,个头不大,很多人一开始不知道这个鱼的烧法,其实味道很鲜,可以红烧,也可以跟鲫鱼一样做豆腐汤。
吃过几次,韩孔雀知道,做红烧豆腐鱼有个小窍门,稍微放一点点醋来提鲜,味道会更好。
“算来算去,还是捕捞大黄鱼最上算,就算五百元一斤,差不多是八十美元每斤了。”韩孔雀看着探鱼器,
大黄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其肉质鲜嫩、蛋白质高、胆固醇低,又披着一身“黄金衣”,寓意吉祥,因而成为餐桌常客。
现在国内市场上,野生的已几乎绝迹,市场上卖的基本是天然养殖的,所以国外进口的大黄鱼销量是最好,也就是中秋、春节前后,国人都喜欢上一道黄瓜鱼,在国内一天至少可以卖个六七十吨。
看到这个价格,市场又那么大,韩孔雀立即心动了,如果捕捞个几万斤,那就是几十万美元啊!稍微多点,就是上百万美元。
这样算来,捕捞大黄鱼的收获,绝对不比捕捞鲍鱼差。
当然,大黄鱼的鱼群也不是那么好找的。相比广袤的海洋,海中的鱼群是极少数,而在这极少数当中,又只有及其少数的鱼群是大黄鱼鱼群。
所以想要在海洋之中追踪到大黄鱼鱼群,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要不然,所有渔业公司都该发财了。
既然计划捕捞大黄鱼,就要好好计划一下,大黄花鱼是六十米以上的中上层鱼类。如果运气足够好,韩孔雀就有可能在海中三十米以内,发现大黄鱼鱼群。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之内,韩孔雀不停的用自己的感知,结合探鱼器,寻找大黄鱼鱼群。
如果单纯的使用探鱼器,找到鱼群是肯定的,但怎么确定是大黄鱼鱼群就没办法了,所以韩孔雀还得利用感知神通来亲自查看。
当然,如果这里有仿真鱼。直接把这些间谍鱼放进海洋之中,那么什么样的鱼类,韩孔雀都能够找到。这也是孔雀岛渔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这里,韩孔雀却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他只能利用渔船上的探鱼器。
拖网渔船上有探鱼器,所以韩孔雀的效率很高,只要探鱼器发出警报,韩孔雀就可以放出感知,感知一下水下是不是大黄鱼鱼群。
经历了几十次失败,这一次韩孔雀终于观察到了大黄鱼鱼群。
不得不说。这片海域的海产十分丰富,就连数量及其小的大黄鱼群,在这里也不算罕见。
有了第一次发现,韩孔雀很快就再次有了发现,这只能证明,这里确实的很好的渔场。
在标记下第三个大黄鱼鱼群的游动方向和速度之后,韩孔雀控制拖网渔船,停留在一片海域当中。静静的等待天黑。
在海上游荡了一天,韩孔雀也累了,特别是不停的使用神通,让他精神及其疲倦。
睡了一觉,等到月黑风高。韩孔雀起来,此时的气温已经降至4c。海风刮在脸上硌得生疼,这个时候,韩孔雀再次启动渔船,突突的马达声回荡在海平面。
韩孔雀全程将头伸出窗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海面:“今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正是捕捞大黄鱼的好时机。”
韩孔雀想要捕捞大黄鱼,可是做足了功课的,大黄鱼体内含有一种黄色色素,该色素见光会被分解,因此起捕大黄鱼必须在晚上。
白天捕捞的话,大黄鱼周身褪呈白色,就不受人待见了。
每年夏季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
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
韩孔雀的感知敏锐,他也想要听听,这片海域是不是有大黄鱼鱼群经过。
渔船行驶了20分钟,探鱼器上终于发现了鱼群,这个是韩孔雀白天早就观察好的,这片海域经常出没的大型鱼群,就是黄花鱼群。
看到迎面撞上鱼群,韩孔雀按照早就规划好的动作,开始操控渔船。
一个人捕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现代化的先进拖网渔船,让这一切变得也不是不可能。
韩孔雀早有计划,所以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现在鱼群追踪到了,接下来就看他对拖网渔船的操作了。
韩孔雀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所以这一切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围绕着鱼群转悠了几圈,大体计算了一下这个大黄鱼鱼群的大小、密度,还有游动方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