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醉龙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猫族皇子
在藏艾的刀锋即将暗淡之际,藏舜的突然出现,算是帮了大忙。兄弟二人同时联手,一左一右直扑丁奉,两人本就是猛入熊虎,在一起配合更好似作战丰富的狩猎之狼。尤其是在加上那两把战斗,更好似战狼的两只巨大的獠牙,同时出击直叫丁奉好不痛苦。
可以说丁奉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从没有想过两个单挑完全比不上自己的敌将,组合在一起却能发挥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兄弟二人的联手挥刀,根本就不必考虑防守,只需要不断的进攻便是。就拿藏艾来说,当藏艾一轮进攻之后,无须考虑防守,兄弟藏舜的进攻就是他的防守,而他的进攻便是藏舜的防守。
但尽管兄弟俩如何拼命的进攻,丁奉的防御始终牢不可固,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越来越多的赵军从丛林的小路中奔跑出来,紧跟着徐庶和臧霸两人也冲杀出来,两人的出现,便意味着赵军中军全部从大火中逃了出来。只要众人在坚持一下,等到徐晃引着兵马从出来,那众人便可以撤退了。
而在徐庶和臧霸的协助下,周泰和丁奉二人,终于支撑不住了。面对四周赵军的包围圈逐渐缩小,周泰和丁奉两人,一阵反击之后,便立即引着人马撤退。按照大都督周瑜的军令,众人今次是前来拦截赵军的,若是不能完成任务,那最好就是直接撤退。否则的话,僵持下去便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这边是东吴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的处事之法。
等周泰和丁奉两人引着大军退去之后,徐庶等人依旧没能放松警惕,毕竟身后还有徐晃的大军没有冲出来。众人必须在此处,为徐晃把好撤退之路,否则的话便是等同放弃了徐晃,这绝对不是众人做事的举动。不过有一点到是令众人松了一口气,那就是吴军的撤退,使得众人压力骤减,明显看到一丝生的希望。
稍后片刻,当徐晃引着最后一支兵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下后,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之声。看着众人的那副模样,徐晃微微一愣,但是为众人的举动明显感到高兴,甚至大家都是在为自己而等候着。
回愣过来的徐晃看着四周的状况,不由得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道:“嗯军师,为何不见吴军的人马刚才那些吴军,不是一直在对我军发起进攻的吗”
听到徐晃的询问,徐庶不由得微微笑道:“徐晃将军不必惊慌,那些吴军早在刚才,便已经退军了,此刻我们已经全部安全了。”
徐庶的话,显然让徐晃赶到有些不可思议,当下只听徐晃开口说道:“什么这些吴军居然如此好心的放过我们之前他们不是一直紧盯着我们,丝毫不放任我们大军,为何今次却突然会就此停手呢,难不成这之间还有什么阴谋不成”
也难怪徐晃会露出这样的神情,要知道虽然今次吴军大军,和赵军的兵马数量相差不多。但是在开战之际,吴军的大军一直处于进攻状态,明显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乙军一直处于防守和逃跑的被动局面。如果吴军的大军一直强攻的话,那伤亡最大的肯定是乙军的人马,就周瑜的智慧和头脑来说,徐晃绝对不相信他周瑜就会这么好心的放任过他们。
当下,只听徐庶解释说道:“这对吴军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今次吴军虽然一心想要消灭我们。只要灭掉我们,便等同灭掉赵国一支大军,对日后赵国与吴国的交战,则减少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他周瑜也不傻,吴军虽然今次人马诸多,可是其每个军士的战斗力,比之我军将士,要差上少许。”
“吴军虽然坐拥荆州,但是荆州的兵马早已经被之前的魏国和蜀国给瓜分,所留下来的人力,在进行募兵的话,也没有多少兵力。所以很多时候,吴国在荆州的大军,多少从扬州而来的水军之兵。就算吴国的水军强大,但是在地面上,想要与我赵国的将士交手一战的话,只要不是掌握绝对的优势,就很难以成为我军将士的对手。”
“要知道我军的将士,多少以骑兵和步兵为主,弓弩兵为辅助。更为重要的一点,我军将士平日里训练远是其他国家军士的多倍,尤其是在训练方式上,由于陛下的缘故,将士们提升的话门口。再加上这几年的连年征战,使得将士们早已经熟悉和体会了战场上的残酷,经历过这么多残忍的磨练,我军将士早已经成为精锐之士。只不过是他们,到现在还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当然这也是一件好事,让他们自己在交战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我想那周瑜就是因为参悟到这一点,所以在大火火攻围困之计施展之后,只要没能将我大军一网打尽,那吴军便会受周瑜的军令进行撤退。总之他们的任务目标已经完成,在打下去,随时都有可能被我军给反扑,如此冒险的举动,以周瑜的头脑,绝对不会如此。”
“所以,今次吴军突然退兵,便是受了周瑜的军令才这么做的。否则的话,以这些吴军的身份,绝对不敢擅自退兵,要知道临阵脱逃者和胆怯撤退者,那几乎都是一个意思,乃是军中大罪的。”
徐庶的话当即解释了众人心中的疑虑,在确定吴国的兵马确实离开后,徐晃等人彻底的松了一口气。不过即使如此,众人依旧派遣了一些探哨,分布四周查探敌军的动向。除此之外,也有一队军士开始简单清理战场,由于此刻的火势尚未停息,现场的浓烟缭绕,军士们也无法重新返回通道中,查看伤亡人数。
...
...()
三国醉龙图 第1111章 .周瑜与程普的赌注
不过经过简单的粗略算计,今次乙军兵马的阵亡人数在三千人左右,其中受冷箭所伤的军士也有两百余人,好在都是简单的轻伤。只有十余人深受重伤,这些人中,其实身上没有伤势,只不过是吸入太多的尘烟导致。
摆脱了吴军之后,徐庶为了谨防有其他变故,当下便令大军开始立即上路,赶往陈宫所在的驻地。只有到了那里与陈宫汇合之后,众人才能放下心来,而且陈宫所在的驻地易守难攻,有着天然的屏障,根本就不必在为吴军来袭而烦恼。
经过一天的赶路,众人终于抵达两郡交界之地的大营之中,闻之众人到来,陈宫亲自引着将士们出寨迎接。陈宫虽然没有经历这两次的战事,但是从感觉上,以及看着大军前来的样子,陈宫便知道这两次战事绝对不容易。众人可谓是奋力拼杀,死里逃生出来的,所以陈宫亲自出相迎,也是对众人的一种尊重。
尤其是陈宫在看到徐庶平安无事时,内心更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今次大军前来进攻吴军,没想到竟然与吴国周瑜正面交锋。虽然陈宫对于自己的才智比较自信,但是在面对那周瑜时,陈宫也不敢托大,毕竟周瑜的名声和才智,绝非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更何况,今次除了周瑜之外,还有一个鲁肃。虽然鲁肃的名气,比之周瑜来说要小很多,但是也不能小看此人,鲁肃也是拥有大智慧之人,否则的话,鲁肃绝对坐不上这个位置的。
众人到齐之后,陈宫坐上开始招集全体军事议会,首先便是先行了解今次大军在撤退时,遭遇吴军伏击一共牺牲了多少兵马。今次徐庶和徐晃的兵马汇合后,有四万将士,再加上臧霸所带来的五千,另外还有大军撤退时,前来救援的藏艾和藏舜两人的五千兵马,一共就是五万兵马。
但是当大军返回营中彻查时,发现今次受伤的军士有三百五十人,其中重伤二十人,其余全部是轻伤。这些伤者多少冷箭飞矢所伤,或者就是火势烧伤,而在二十名重伤者中,其中有多人是因为吸入了一定的浓烟导致出现的一些病状。除此之外,今次大军撤回,在经过那吴军火攻一战中,一共牺牲兵马四千多人。
这个数量比起全军覆灭来说,若是让吴军的将士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但是相对于赵军来说,一场伏击便使得乙军白白损失了四千多兵马,实在是牺牲太大了。别看今次赵军的损失众多,但是相对来说,这已经是赵军最少的保障了。
若不是平日里,将士们训练刻苦,尤其是军纪严明,恐怕今次的损失绝对自少在提升一倍不止。要知道在那种狭小的空间中,予以大火夹击,再加上外围的弓箭手冷箭,很多时候最容易造成将士伤亡的不是火烧和弓箭,而是因为慌乱、恐惧,所造成的睬他践踏事件。
这种案例,在一些古战场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可以说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面对强大的敌军,乙军将士开始撤退的时候,最容易发生这种慌乱,一旦出现之后,就根本无法制止。毕竟在那种时候,想要凭借一人之力去稳定整个大军,实在是有一些痴想妄想。
而且就在徐庶大军离开之后,吴军的人马便开始前来打扫战场,毕竟战场中有许多敌军留下来的战利品。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乙军将士使用,而吴军的人马在清点战场时,发现一共有四千多具赵军尸体时,将情报上报之后,顿时引得吴军上下一片惊讶。
要知道,今次吴军大都督周瑜,在布置这个计划时,心中暗地里可是十分胸有成足的,要埋下一万具赵军的尸首。就算那赵军的藏艾和藏舜急时来援,使得周泰和丁奉没能成功的堵截,但是也不该只有四千具尸体。后来周瑜叫来几名军士,在听闻其叙述了战场的现状后,周瑜不由得暗叹道:“赵国不愧是从一国偏安一隅的小诸侯,发展成如今这个名震天下的大国来,单凭借赵中上下将士们的严明军纪来看,赵国是有实力能够一统天下之势的。”
之前周瑜在布置这个伏兵,外加火攻之计,吴军上下也是争议不断。可以说,当时几乎所有的武将都相信,赵师徐庶,一定会引着大军从那条分叉口的大路而行。只因为赵军虽然战败,但是其兵马依旧诸多,走小路的话,虽然路程简短,但会耽误行军速度。
而走大路的话,整个大军可以始终全速行军,而且大路的状况一目了然,对大军行进非常有优势。所以众武将建议大都督周瑜,引着兵马在大路上进行埋伏,可是任凭众人如何游说,周瑜却是铁了心的要在小路设下伏兵,而且还是重兵埋伏。
后来鲁肃提议,分兵两组,一组在大路埋伏,一组在小路埋伏。这样不管赵军的人马行走哪一条路,都会遭到乙军的伏击的,对于鲁肃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折中的办法,也是最为安全和保守的办法。可是面对鲁肃的这个提议,周瑜仍旧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就周瑜的那一番话来说:“今次本都督断定赵军的大军,一定会从小路前行,为何我军还要分出一半的兵力前往大路埋伏呢与其如此,倒不如将所有的兵马,全部埋伏在小路的左右两侧。到时候,赵军的兵马一出现,两股势力同时出击,击杀赵军,岂不是效果更佳吗”
因为这一点的争议,那些吴军之将可以说和周瑜起着很大的冲突,并不是众将士,不相信周瑜计策。相反,对于周瑜的计策,众人可谓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过任何的质疑和怀疑。而众人今次之所以不相信的,也不是因为周瑜的计策,而是众人不相信的是赵军会放弃大路,从小路行走。
眼看着双方僵持不下,而且赵军的人马已经开始启程,若是在耽搁的话,恐怕便错过了最好的埋伏之策了。一时间里,老将程普火急了,当众一拍桌子,指着周瑜便道:“周瑜,平日里我程普敬重你的才华,相信你的才智,可是今次乃是我大军除掉那徐庶的好机会。这一次,那赵军军师徐庶,冒险进入到我江夏郡之中,四周没有任何的援军,可谓是犹如困兽。若是今次我等错过的这个大好机会的话,便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你虽然为大都督,为我大军出谋划策,程普自愧不如你。”
“但是我程普常年领兵征战,自然知晓大军兵马的行军之路,所以程普仍旧建议我军今次将伏兵,设计在大路之上。所以,不如今次你我二人就打个赌,就由都督引一军兵马,埋伏在小路上。而我程普引领着另一军,埋伏在大路上。若是谁猜对了,成功的狩猎到那赵军大军的话,那今后另一人就听从他的差遣,不得有任何的怨言,不知大都督以为如何”
虽然今次乃是为堵截赵军的埋伏战役而战,但是在场的众人一听说军中老将程普,要与大都督周瑜打赌。一时之间,现场气氛浓厚,纷纷开始打赌究竟是周瑜胜、程普败,还是周瑜败、程普胜。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周瑜,在听闻程普的这个提议后,又看到四周众将士的好奇心,不由我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道:“好,既然程普将军有如此雅兴,周瑜岂能不作陪。今次周瑜就斗胆与程普将军赌上一把,赌那赵军会从小路经过,若是周瑜的输了的话,这吴国大都督的位置,周瑜便拱手相让。”
就在周瑜话音一落,四周将士顿时大为震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周瑜居然会拿出,自己吴国大都督的职务,前来做赌注,可以说这个赌注也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而就在众人吃惊之余,那程普只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兴奋色彩,当即大手一指周瑜道:“好,这可是你说的,绝不是我程普逼你下的堵住。”说完,只见程普深吸一口气道:“倘若今次那赵军没有走大路,而是走小路的话,那就是我程普输了。到时候程普原将麾下兵马全部交由都督引领,程普只做都督身边一名帐前之将,任由都督指挥。”
程普话音一落,顿时现场再次一片哗然之色,众人也没有想到。今次程普说出的这番话,可谓是十分大胆,要知道程普乃是吴国众将,其麾下兵马至少万人以上,为了能够与周瑜拿出旗鼓相当的赌注来,程普明显也是下了功夫。
程普能够做到如今的位置上,可以说有多少人怎么努力也努力不来的,为了打赌,程普愿意说一旦输了就放弃自己的职务,这一点可是相当够大胆的了。一时之间里,现场气氛尤为紧张,更多的是众人对周瑜和程普打赌赶到紧张。可是再看两位当事人,好似根本没有事一样,就连一旁的鲁肃想要开口劝阻,可是没有想到这两人今次如此焦急。你一言我一语,让鲁肃插句话的功夫都没有,刚要开口,两人的赌注已经结成了,鲁肃只得在心中苦笑。
...
...()
三国醉龙图 第1112章 .江东之忠勇程公(爆)
当程普断定赵军的兵马,会从大路同行,而不是说没有可能。只不过事情没有发生,所有任何可能都会出现,而且相比两条路之下,大路行走却是要比小路方便的多。当程普带着人马,前往大路埋伏时,所选择的埋伏地点,正是两处道路中所凸出来的峭壁。
说是峭壁,倒不如说是一个不高的小山坡,若是凭借人力攀爬的话,想必两炷香的时间就应该能够爬上去。而且山体上面有不少的碎石,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攻击,或者是阻击敌军通行的有利道具。
程普今次的计划很简单,可以说只要换个会打仗的将军前来,在看到四周有利地形后,都知道应当如何布置。程普特意将兵马分为两组,分别隐藏埋伏在,大路两侧的峭壁山体之中。随后,程普令将士们开始寻找石头和木桩,较小的石头从高空落下,虽然能够给与赵军一些重击。
但是眼下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程普必须要找来两块非常大的巨石,用来堵截大路的同行。到时候赵军兵马前来时,从山上退下巨石,挡在道路中间,直接便能将道路给封死。到时候任凭赵军人马诸多,也难以在程普大军的俯攻之下,将那巨石给移开。
有了巨石在半途中阻挡的话,那赵军大军,便无法快速逃离。拖住其撤退的脚步,便能使得赵军上下一片慌乱,能够击杀更多的目标。至于今次能够击杀多少赵军,那是后话,而且程普有信心,今次只要这些赵军不少很顽强的话,便将其一网打尽。
可以说程普今次的计策并没有错,却是符合伏击战中的布置,只是今次程普不知为何,突然与周瑜的意见不合。不过不管怎么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程普绝非是想要扰乱军纪。相反,程普就是一心想要为吴国大胜而努力,所以才会有和周瑜起争执的一幕。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是东吴的三代老臣之将。在历史书中,曾有记载,程普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从孙坚征伐,讨黄巾于宛、邓,破董卓于阳人,攻城野战,身被创夷。从这里不难看得出,程普是有容貌,最起码也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家伙。
而且程普有计略,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程普作战英勇,懂得指挥交战。简短的一句话,便述说了程普的战功,可谓是为了孙家的事业,程普不惜呕心沥血啊。
可以说当孙坚刚开始出道时,最早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第一将,便是程普。尤其是在孙坚死的时候,那时候吴国极具缺少人才,甚至连周瑜还没有出道,程普是当之无愧的孙家军中的第二把交椅。而且,在当时,军中上下的将士们,最为信任的也是程普。
这一点,就好比是曹操大军之中的夏侯惇和夏侯渊,刘备军中的关羽和张飞,赵煜军中的赵云和典韦一样。那是一种完全可以将性命,已经军中大事完全托付的人。只不过是在书中形容程普功绩的话,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就这简短的话,也不难看出一个英雄的形象。
只不过对于程普这个老将来说,现实还是有些残忍的,程普之所以愿意跟随孙坚,效忠孙坚,也是看到孙坚的英雄气概。在程普的心里,凭借自己的一身勇武,定然能够扶持孙坚走上天下王者的位置上。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孙坚的英年早逝,不单是对孙家是一大打击。
对程普来说,也是不小的伤害,这就好像是,一个人在跟随老板创业之际。辛辛苦苦了半年,事业终于有所成就,这天老板拉着你和你把酒言欢促其交谈,为自己的事业而庆祝。可是第二天你去上班的时候,却发现公司大门紧锁,现场气氛一片阴森。询问之后,你才知道,昨夜老板喝多回家,路上遇到抢劫的。老板拼命反抗,虽然保住了兜里的六袋苹果普拉斯,但是却结果被害身亡。虽然老板的身亡,整个事业变得一塌糊涂,前景更是一片渺茫,老板留下老婆和两个孩子,就这样撒手而去了。此刻程普身上的重担,从最初的并肩与孙坚作战共创天下,到现在独自支撑一片天地,还要照顾老板的妻儿。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继承大业,好在孙策勇武,其威名似乎更在其父之上。看到孙策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程普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曾经破灭的梦想也重新燃起。轮年龄,孙策可以称呼程普为伯伯,但是程普心甘情愿的为孙策效力,完成已亡故孙坚的霸业宏图。
就从这一点来看,程普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忠臣之将,毕竟那个时候孙家的根基尚未稳固。以程普的能力,不管去了哪里,都将会是座上宾,深得郡主重用。就算不是如此,在孙坚死后,凭借程普在军中的威望和人气。只要程普敢于振臂一呼,麾下三军定然会听从程普的号令,跟随程普一起打天下,但是这些程普都没有做,甚至是想都没有想,一心专注做自己的重臣之将。
而在扶持孙策之际,程普可谓是用心良苦,将孙策的性命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尤其是三国志中所提到的一点: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兵共蔽扦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由此可见,当孙策遇到危险时,程普第一个念头便是拼死保护孙策。
可以说程普把自己的一切都赌在孙策的身上,经历过第一任君主去世的程普,自然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那种希望所破灭的痛苦。凭借程普的勇武和毅力,一路顺利保护和扶持着孙策,展开了江东霸业。
从攻庐江,拔之,还俱东渡。策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等。转下秣陵、湖孰、句容、曲阿,普皆有功,增兵二千,骑五十匹。进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余杭,普功为多。策入会稽,以普为吴郡都尉,治钱唐。后徙丹扬都尉,居石城。复讨宣城、泾、安吴、陵阳、春谷诸贼,皆破之。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从讨刘勋于寻阳,进攻黄祖于沙羡,还镇石城。
在跟随孙策之后,可以看出,程普在辅佐孙策打江东,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凭借这一些,程普可以称之为江东的第一名将,但是周瑜却在此时出现了,周瑜的出现对孙家大军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周瑜凭借自身的才华本领,以及和孙策的结拜关系,很快便坐上了江东第二把交椅的位置上。可以说周瑜的出道虽然晚了一些,但是却很快转正,坐上江东主要位置,甚至将程普的光辉给淹没。
而江东上下,甚至是孙策口中,也都时常称赞着周瑜的才能,以及很少有人在提及程普的光辉。当时的处境虽然一直平衡,但是很少为妙,程普称之为吴国第一大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但是对孙策来说,却不是第一信任,第一信任是在周瑜。
身为江东老将的程普,对此事当然心存不满,可是为了江东的大举,程普并没有与周瑜做对,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是微妙。其实在这之间,很多人对于程普的嫉妒有着不满,认为程普不该妒忌周瑜的地位飞升。但是换个角度来说,程普的举动也是人之常情,或者在程普身上来说,程普之所以不放心,或者是看不起周瑜,也是因为对孙家大业的一种责任。
对孙策来说,周瑜是结拜兄弟,但是对久经沙场征战的老将程普来说,周瑜是一个年轻孺子。程普担心周瑜资历尚浅,不足以扛起江东大业的旗子,怕他只会纸上谈兵,只不过是借助主公权利和关系,站上这个位置而已。可是没等多久,孙策就英年早逝,这对程普来说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孙策死后,周瑜等人拥立孙权继承孙家大业,周瑜的地位则再次达到了顶尖。或许是因为周瑜排挤外难,拥立自己为主的缘故,孙权特别尊重周瑜,也十分乐意把军中大权交给周瑜来执掌。在很多时候,周瑜到像是一个在外面征战沙场的君主,而孙权到像是一个在后方持力家务的丞相大臣。
这样的问题,自然会使得程普再次愤怒,与周瑜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深刻。尤其是周瑜令甘宁前往夷陵据守,曹仁分攻,甘宁被困发出求救。此事诸将皆是予以兵马较少,无法分兵营救,而当时周瑜有兵马两万,而程普是领兵马一万。此刻多亏了吕蒙从中调停,并献出良策,才救出了甘宁,故而吕蒙事后所说的,几败国事就是指得此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