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静天,小于,你们先聊着,我进书房了。”任志伟说道,《南岳旧稿》被吴文古带回去了,他的兴致也随之大减。虽然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也是个难得的好东西,可他只研究宋代,对其他朝代的东西,兴趣不大。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在家里,基本上不会出书房。当然,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你也不要去打扰他。除非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任静天悄声说道。
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第二十四章 黄鱼胶
任静天母亲已经病逝,他也还没成家,以前都是他老子下厨。任静天最拿手的是煮面条,而且还是方便面。今天于立飞是客,他就想到外面下馆子。但于立飞认为,家里做的好吃,没必要浪费那个钱。
但于立飞觉得自己是晚辈,总不能让任志伟下厨,他吃现成的。所以于立飞看了看冰箱里的食材,自己去厨房炒了几个菜。半个多小时,饭菜就全部做好了。一个辣椒炒肉、红烧鱼块、西红柿蛋汤。虽说都是些家常菜,可是任志伟父子却是大赞于立飞的手艺,两人大快朵颐,加上于立飞,很快就把所有的饭菜全部消灭了。
“小于,没想到你炒的菜这么好吃,以前是不是在饭店做过事?”任志伟吃了足足两碗饭才罢休。他的牙不太好,一般很少吃肉,怕咬不动。可是今天他尝了尝,辣椒炒肉又嫩又鲜,还有那鱼和汤,跟饭店的味道有些不一样,可是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任叔叔,我炒菜是不讲规矩的,想怎么炒就怎么炒。”于立飞嘿嘿笑了笑,八岁开始,老头子基本上就不下厨了,虽然处于深山老林,可是老头子对吃却很挑剔。于是乎,于立飞无论是刀工还是火候,从小就打下了基础。再加上他是练武出身,全身又学过刀法,用起菜刀来,更是出神入化,那肉片既薄又均匀,比一般的老厨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这可能是炒菜的最高境界。”任志伟笑着说,国外的厨师做菜,讲究精准,可是我国的厨师,历来讲究感觉。比如放盐,国外精准到克,但我国则是“少许”、“适量”,从来不剥夺厨师的创造力。
“爸,这段时间让小于住到我家,你可就有口福了。晚上我去所里值班,小于就睡我的房间,你那里不是有些古玩入门的书么?借几本给他看看吧。”任静天说道,他家是一个三室二厅的房子,父子俩每人一间卧室,另外一间就当了书房。而书房,就算是他,也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小于,虽然你的运气很好,但古玩这行的水很深。在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前,当个爱好可以,可不能沉迷其中。”任志伟叮嘱道,古玩行业,一夜暴富的有,但倾家荡产的也常见。前者总是被人津津乐道,而后者,则无人提起。久而久之,人们总认为,只要搞古玩,马上就能暴富。这样的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任叔叔放心,我只是想学一些基本知识,毕竟以后要到博物馆上班,总不能一点相关知识都不知道吧?”于立飞说道,他其实对于古玩,并没有那么痴迷。如果不是被某种莫名的吸引力牵引,这两天他都不会出手。就算是借书,也是任静天的意思,按他的想法,可以先到书店去买些入门的书,或者到网上查点资料,也能让自己慢慢懂行。
“那就好,不要学你任哥,明明只有半桶水,偏喜欢晃悠。”任志伟对于立飞的态度很满意,不能因为捡了一二次漏,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古玩界有些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老板,最后输的妻离子散,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任叔,有件事我能向你请教吗?”于立飞突然想起童子浴牛图摆件底座下面的那道暗门,如果不还原,以后都不好拿出来。
“问吧。”任志伟说,只要于立飞真正对古玩感兴趣,他是很乐意说的。至于任静天,虽然对古玩也很兴趣,但还处于“玩”的阶段,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研究。成天只想着捡漏。
捡漏确实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事,可“打眼容易捡漏难”,要想寻得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几项基本功是不行的。首先是洞察和发现“漏儿”与断代的能力,在收藏古玩中捡漏,只有鉴赏水平很高才有可能。
一般品相上乘的古瓷珍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易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的信息量上,这并非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在收藏中有高人一筹的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捡漏。
其次,是鉴别“漏儿”真伪的能力。古玩市场上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现象日趋严重,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容易掏钱买赝品。
再次,是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经不住外界干扰往往导致“打眼”。对初涉收藏的人来讲,这是很普遍的,即使内行,也在所难免,这并不奇怪。造成“打眼”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轻信卖家的花言巧语,说得煞有介事,引你动心。此时你千万要有主见,眼看手掂,主要靠实践经验,不能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动,特别还要防“托儿”。所谓的“托儿”,很好解决,就是卖家的帮手。
最后,是要有善于把握机遇的能力。捡漏的关键是机不可失,一旦认准就果断购买,如果放走了捡漏的机遇,再想得到那藏品,付出的代价就会有天壤之别。但如果怕漏货凭侥幸购买,也往往导致走眼的后果。所有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眼力和学识。而任静天总认为他学到的东西已经足够了,最终经常以打眼收场。
“我有一个摆件的底座,无意中发现了一道暗门,结果打开之后,却不知道怎么粘回去了。我怕乱用胶水会破坏底座,所以想向您请教。”于立飞诚恳的说道。
“东西在这里吗?”任志伟问,虽然他只是专门研究宋代历史,可是并不代表他就不懂古玩,而且宋代也是有摆件的。
“在。”于立飞连忙把桌子上的饭菜收拾好,从包里拿出那个童子浴牛图摆件。
“立飞,这是你从老家带来的?”任静天看到东西,原本准备起身,马上饶有兴趣的坐了下来。
“昨天晚上在地摊上买的,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结果吴爷爷看了之后,说是真的。”于立飞不想再刺激任静天,可是他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把从底座上取下来的小木板丢了,或者一压就断了。
“昨天晚上买的?”任静天的眼珠子一下子就鼓了出来,于立飞这是神仙还是啥的,自己这么多年,一个漏都捡不到,他到潭州之后,好像捡漏就没停过。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问:“这东西多少钱买的?”
“七十块。”于立飞说起来的时候,还是一阵肉痛。
“你小子是了便宜还要卖乖,七十块钱买个真的的竹雕摆件,好像还吃了亏似的。我看此器形制素雅,刀工精湛,纤细精致。人物姿态生动可见,清雅脱俗,至少得值个万把块。”任静天在旁边看了看,卖弄的说道。
“小于,这确实是个老东西。而且做工精致,至于下面的这道暗门,要补回去也容易。这是黄杨木的,可以用鱼鳔胶修补好。”任志伟看了一会,很快就作出了判断。
“鱼鳔胶俗称黄鱼胶。黄色的鳔通过加工处理后制得的胶料,其主要成分是生胶质。黄鱼胶粘度很高,胶凝强度超过一般动物胶,对木器的粘合作用特别好。”任志伟看到于立飞一脸茫然,解释道。
“任叔,黄鱼胶哪里有买?”于立飞问,如果东西太贵,恐怕得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说。
“你们博物馆就有,你用的不多,到时找吴教授要一点就可以。”任志伟说道。
“爸,这个摆件值多少钱?”任静天问,他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
“这要看卖给什么人了,如果破到识货的人,二三万还是可以的。如果碰到喜欢竹雕的,四五万也没问题。若是严礼强看到,出个五六万也不稀奇。”任志伟淡淡的说道,现在他看于立飞的目光都有些不同,难道他是扮猪吃老虎?明明对古玩造诣很深,却装作什么都不懂?可如果不这样的话,根本就无法解释他连续不断的捡漏啊。
而且这个摆件的底座既然有暗门,那里面肯定是有东西的。可是里面的东西呢?原本他想问一句,但话到嘴边还是吞了下去。
“立飞,你有这本事,还到博物馆上什么班啊?赶明天再去捡个漏,这辈子就不用愁了。”任静天一脸羡慕的说,原本他应该去所里了,可是看着这个童子浴牛图摆件,却怎么也挪不动脚步。
“这是我来潭州之后买的第一件古玩,也是我真正拥有的第一件古玩,没打算卖。”于立飞微笑着说。
“静天,如果你有小于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经常打眼了。刚才你还说要带小于入门,我看以后你得多向小于学习。”任志伟冷着脸说完之后,转身就进了书房。但不久,就拿出几本书,郑重其事的交给于立飞。
“老爷子把书看得比命还重要,你到时小心点,可别脏了、坏了,要不然他可真敢跟你拼命。”任静天叮嘱道。
“放心吧,任哥。”于立飞说道,真正做学问的人,都是非常尊重知识的,而且他们对书籍的爱惜,也是常人不可想象。
ps:新的一周就要开始了,大可郑重向大家求票。只有书的成绩越好,上榜的机会才会越大,看的人才会越多,码字的时候,动力才会越足。如果觉得这本书还可以,请收藏吧,大可拜谢了。
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第二十五章 脑海的变化
于立飞等任静天一走,马就洗澡,把换洗衣服洗好之后,就到任静天的房间准备看书。任志伟给了他三本书,一本中国文物史、一本中国瓷器史,还有一本古玩指南。前面两本写得很专业,而后面一本,虽然用的是半文言文,却通俗易懂,于立飞反而觉得这本书看适合自己。
这本古玩指南,对古代书画、瓷器、铜器、古钱、宣炉、铜镜、玉器、砚、墨、书、碑帖、名纸、砖瓦、偶象、印章、丝绣、景泰蓝、漆器、宜兴壶、珐琅、料器、法花、牙器、彩墨、笔格、竹刻、扇、木器、名石等分别加以评述。可以说是古玩收藏入门必备的书籍,于立飞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小于,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任志伟推开房门,看到于立飞看的很认真,暗暗的点了点头。那个价值二百万的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就摆在他眼前,可是于立飞却连多看一眼的心思也没有。
这要是换成任静天,恐怕早就抱着罐子,在那里瞎琢磨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如果学走路都没学会,就要去跑步,唯一的结果就是不停的跌倒。
“谢谢任叔叔,不懂的地方,我一定会问。”于立飞说道,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就算是外行人,也能看的明白。而且于立飞有比较好的文言文底子,对字面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
任志伟睡觉之前,特意又去看了看,于立飞还坐在床前的书桌看书。等他睡了一觉醒来,起夜的时候,看到房间里还有灯。他轻轻推开门一看,于立飞竟然还在看书。任志伟没有打扰于立飞,虽然这孩子的条件不怎么好,可是他懂得努力汲取知识,光是这一点,就不能小看他。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于立飞才合起书。他揉了揉眼睛,双手举起,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看到天际已经露出鱼肚白,也没打算再睡觉,盘着腿坐到床上,练起了气。很快,于立飞就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桌上的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散发出一种微不可察的光芒。就好像一个馒头,突然被加热,冒出那种丝丝白气。
光芒越聚越多,慢慢的形成了一束光柱,慢慢的包围着于立飞。如果此时任志伟再来看于立飞的话,一定会觉得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因为此时于立飞周围,笼罩着一层似雾非雾的光芒,于立飞的整个身形,已经有点朦朦胧胧。就连于立飞的脸孔,也似是而非,看不真切。
这样的情况,持续两个小时,而于立飞周围的光芒也越来越多。而此时,于立飞也准备收功。可这个时候,那些光芒好像有感应似的,竟然慢慢围着于立飞旋转。就好像有人在指挥它们似的,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一块光幕,完全把于立飞挡住。
突然,光幕开始减速,并且有一部分光芒开始朝着于立飞的胸口涌入。随着涌入的速度越来越快,光芒消失的越来越多。很快,于立飞的身形全部显露出来,而所有的光芒,全部钻进他胸前,消失不见。
直到此时,于立飞才缓缓的睁开眼睛。在刚才收功的时候,他觉得脑海中的玉牌好像被注入了什么东西,如果说原来只是一个立体图,那现在就像是注了些水在里面似的,好像玉牌变成了实质似的。
而最令他奇怪的是,在玉牌的旁边,还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玉形,于立飞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当初自己从南方带回来,准备送给老头子的玉。几个月前,于立飞就是带着这块玉,在山上练气,结果练完之后,圆玉消失了。他一直四处寻找,没想到突然在他脑海出现。
换在一天之前,于立飞对脑海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恐怕会觉得惊世骇俗。可是现在,他隐约猜想,那块玉之所以不见了,恐怕是真的被自己的脑海吸收,只不过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让它突然出现在脑海中。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立飞也解释不清。但圆玉进了脑海之后,自己就拥有了跟古玩的沟通能力,这还是很让他欣喜的。只是于立飞担心的是,这种能力会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影响。幸好到目前为止,他的身体还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
虽然一夜没睡,可是于立飞却没有任何疲惫的感觉。相反,整个人精神焕发,他觉得在这里练气,比在山里的效果更好。至于桌上的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他只是目光随意扫了一眼,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脑海中之所以会有了变化,正是跟这个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有莫大的关系。
“小于,醒来啦?”任志伟正在餐桌上摆放着豆浆、油条,原本他还打算让任志伟多睡一会,没想到他这么早就起床了。
“任叔,这事让我去做就可以了。”于立飞不好意思的说,在这里白住不说,还要白吃,让他很是不好意思。
“年纪大了,睡眠时间也短了,你快去洗把脸,早点吃了去上班。”任志伟说道,今天是于立飞第一天上班,可不能迟到。
昨天于立飞领了两套服装,换好之后就出了门。从任静天家到潭州市博物馆,正常人步行的话,可能要四十分钟左右。但于立飞脚下如飞,看着他好像走的不快,可是速度却很快,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而且走到博物馆的时候,脸上一滴汗都没有,就像是散步过来似的。
昨天已经到办公室报到,今天直接向保卫科长李常悟报到即可。于立飞到保卫科的时候,李常悟还没有来,甚至外面的大办公室也是紧锁着门。直到七点四十左右的时候,才来了一个跟于立飞穿着同样服装的年轻人。他一看于立飞怔了一下,但马上露出了然的神情,科里多了一个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你好,我是新来的于立飞。”于立飞连忙走过去,微笑着说。
“你好,我叫夏日鸣,以后大家都是同事,不用这么客气。”夏日鸣个子不高,但很结实,而且笑的真诚,让人心生好感。
于立飞跟着夏日鸣进了办公室,看到他要去打水,连忙抢过开水瓶。他在外面有两年打工的经历,知道新人初来乍到,肯定要抢着干脏活累活的。等到快八点的时候,办公室的人才陆续进来,而李常悟更是掐着时间,在八点正的时候,才踏进办公室。
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第二十六章 报到(求推荐收藏)
看到李常悟进了办公室,于立飞马上就想跟着进去,但他刚要动身,夏日鸣原本要去展厅执勤,马上一个箭步冲了上来,紧紧拉住了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因为不懂规矩得罪人,那就太划不来了。
“先别进去,过半个小时再说。”夏日鸣轻声说道,当领导的,哪有一上班就做事的?如果于立飞有编制,倒也好说,但他刚才已经打听清楚,于立飞不过是一个临时工,在保卫科可以说是最小的小兵。怎么能在科长刚进办公室,就去打扰呢。总得容别人倒杯茶,整理一下思绪再说吧。
“谢谢。”于立飞投向夏日鸣的目光中充满感激,博物馆虽说只是公益事业单位,但里面的人都把自己当行政机关人员看待。政府机关做事情,讲究的人际关系,他跟李常悟的关系还薄如纸,怎么能第一个进去?如果是在民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于立飞的做法就是正确的,人家讲究的是效率。
过了十来分钟,办公室有两个人进了李常悟的办公室。而此时,夏日鸣也在展厅转了一圈回来了。他正好看到了那两个人,告诉于立飞:“第一个进去的是副科长轩辕涛,另外一个是科里的小队长武振伟。轩副科长是转业干部,作风严谨,批评起来不留情面。武队长是李科长的小舅了。”
夏日鸣的话没有说透,于立飞听起来更是回味无穷。但有些事情,不好问的太明白,只能自己慢慢琢磨。
半个小时之后,于立飞才过去轻轻敲了敲李常悟办公室的门,听到里面说了声“请进”之后,他才推门而去。李常悟正在低头看头一份文件,右手还拿着一枝笔,好像随时准备批阅似的。于立飞进去之后,他连头也没有抬一下。
“李科长,我来报到了。”于立飞走到办公桌前,轻声说道。
“嗯。”李常悟含糊不清的应了一句,依然望着手中的文件。他自然听出了于立飞的声音,之所以没理会,只是想晾晾于立飞。这是当领导者惯用的一种方法,把你晾在那里,就能建立起权威。
但李常悟对于立飞的了解,显然还不够。看到办公桌前面有两把椅子,于立飞一点客气的意思也没有,径直就坐了下来。昨天李常悟对他的态度,他就知道,李常悟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既然如此,何必让对方得逞呢。
于立飞的人生格言是,你对我好,我会对你更好,你如果对我使坏,我会对你更坏。他跟吴文古只是见了几面,前天晚上,吴文古能亲自陪他去派出所,并且让他没留案底就出来,让他心存感激。至于吴文古答应给他安排工作,只是让他觉得吴文古是个好人。
所以于立飞愿意把《南岳旧稿》送给他,哪怕就算他知道《南岳旧稿》是宋刻本,他也没有再收回的意思。而任静天对他像朋友,他身无长物,只能以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相赠。而且当时于立飞根本就不知道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的价值,对他而言,这不过就是一个五十块钱的罐子罢了。
在有些人眼里,于立飞的做法是愚蠢而无知。自己马上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怎么还能把价值百万的古玩送人呢?可是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于立飞依然会这样做。这是他做人的原则,宁可别人欠自己的情,自己绝对不欠别人的情。
在保卫科,历来就是李常悟一个人说了算。纵然轩辕涛这个转业干部,也别想翻出天去。可是没想到,于立飞却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按照李常悟的想法,于立飞应该畏畏缩缩的站在一旁,随时时间的推移,心里的傲气会被磨得粉碎。到那个时候,于立飞肯定知道谦卑进退,那才是跟他谈话的时机。
现在于立飞的做法,让李常悟有火发不出来,难道说他对面的会客椅,不是让人坐的?如果这件事传到吴志存耳朵里,终归是自己理亏。而且李常悟觉得,于立飞以前没有在政府机关工作过,不懂这些套路,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要批评他,只能以后找机会。但作为保卫科长,是想要给于立飞这个临时工穿小鞋,顺手就能做到。
“于立飞,你知道当一名合格的博物馆保安,需要怎么做吗?”李常悟很快把笔随手扔开,手中的文件也顾不上看了,抬起头来,严肃的望着于立飞,问。
“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保证博物馆的安全。”于立飞坐直身子,说道。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处所,是国家必须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为了确保文物标本安全,保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方针。实行逐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治安管理,积极推进综合治理。你是大专生,又是吴副馆长亲自介绍来的,科里自然更要严格要求你。这是我国最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另外这里还有份我馆的保卫工作规定,你也必须熟记。”李常悟从案头拿出两份文件,递给于立飞,说道。这两份文件有好几十页,哪怕于立飞记忆力再好,一时之间怕是记不住的。只要于立飞犯了错,他就有理由教训于立飞了。
“我下班之后,一定好好熟悉。”于立飞连忙站起来,接过文件之后说道。
“这是以后你工作的行为准则,不但要能倒背如流,而且还要会灵活运用。刚才说了,你的情况跟别人有些不一样,所以我的要求自然要严厉一些。文物保护法,三天之内要熟悉了解,到时我会抽查。至于保卫工作规定,必须在今天就要全部背下来。”李常悟淡淡的说道。
“那我今天的工作怎么办?”于立飞问,这可是好几十页的东西,让他边工作边背资料,一般人谁能做得到?
“不,你今天上晚班,白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两份文件,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李常悟说道。
“那好吧。”于立飞说道,昨天晚上那本四百多页的《古玩指南》他看了差不多一小半,一百多页的文字图形,只是看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记住了。这部文物保护法跟保卫工作规定,只不过几十页,他相信一天的时间,应该就能记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