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东亚风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东亚枭雄
詹天佑道:“主要是列车轴承。说实在的,要不是奥匈帝国有十几个这方面的人才,我们要独立完成轴承制造,起码要两年以上时间。轴承是动力关键部位,涉及许多精密制造,具备这种技术水平的,我们西南只怕只有军工的几名老技师。”
王猛冷笑道:“这不可能。全世界有多少火车在运行?每天更换的轴承有多少?凭手工制造肯定无法满足需求,必定要实现工业化生产,肯定有设备能够保障生产规模。高峰,想办法进口设备,就算我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允许进口零件,可是这核心零件我们必须保障自行生产。”
高峰应声道:“是。”示意身边的秘书将这件事记录下来。
王猛望向冯如道:“飞机研制怎么样了?”
冯如道:“主要还是发动机问题。总司令要求的160马多缸发动机各方面参数要求极高,虽然我们制造出了样品,但是故障率很高,暂时达不到使用要求,我建议还是采用国际目前技术已经成熟的120马动力。”
王猛道:“目前飞机厂月产飞机能达到几架?”
冯如道:“发动机能保障的话,可以达到三十架左右。(这个时期的飞机十分简单,也几乎没有什么空气动力学要求,发动机几乎就是核心,比汽车难不倒哪去)”
王猛想了想道:“进口一批120发动机,我们还是全力攻关160马发动机技术。足够的动力才能保障飞机飞得更快,更高。”
重工业系列工厂都设立在郊区钢铁厂附近,包括兵工厂,飞机厂,火车机车厂,汽车厂等。
火车很快抵达重工业区,王猛一干人直接到飞机厂。在试飞跑道上,是一架简陋的木头架子飞机,典型的一战时代四面漏风的机型。
冯如立即介绍道:“这款飞机我们称为‘黄蜂’。目前采用我们制造的东方-120马八缸动力,最大时速可达到100公里,双座机,射击靠副驾驶座的机枪手完成,。”
王猛一干人听着介绍,看到飞机发动很快冲天而起。
王猛望着在天空中盘旋的飞机,听着耳边的惊呼和振奋的欢呼,心中感慨万千:好歹纯国产飞机上天了,可是真是惨不忍睹啊。网络军史大神们说的铝镁合金(航空用超硬铝)啥时候才能研制成功?老子的金手指啥时候才发挥啊
离开飞机厂,王猛一干人就抵达兵工厂。
由于战争时期,兵工厂十分繁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技师帮助下,兵工厂的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线已经形成,金属的切割不断冒出火花,每台机器的技工都有几个学徒在打手下学习王猛立即被机枪生产线所吸引,这是轻机枪生产线,他看到了一款极其简陋的轻机枪,之所以被吸引,那是因为实在很像后世电视中的捷克式机枪。
汤和立即道:“老大,这就是你说的可以更换枪管的轻机枪,从麦德森轻机枪基础上改装,不过采用我们7、00mm通用弹药,使用五十发的供弹弹夹,全重10公斤,目前生产线还在调试,预计一个月最多可以生产600挺,不过暂时三个月内月产量不会超过一百挺。”
王猛大喜道:“好东西,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武器。”对于南征,他的目的是和英法日在西南打山地战、丛林作战和游击战,轻机枪远比重机枪方便得多。
汤和指着边上重机枪生产线道:“现在我们能生产7、0mm和12、7mm两种口径重机枪,目前预计月产量能有三十挺,最大月产量可达到100挺,按老大的要求,我们主要生产7、0mm口径的,弹药可以通用,减轻后勤压力。”又引导一干人到一处厂房,大量机器设备在紧急安装调试,其中大多是洋人,“这是75mm火炮生产线,一旦完工,月产火炮可达30门以上。”
王猛等又参观了手榴弹,地雷等生产车间。
对王猛而言,成果超出了他的想象,要知道即使抗日时期,历史上国军的军工能力只怕比这也强不了多少,甚至连火炮也不能生产。按道理当时德国也帮国军发展军工,可为什么发展那么慢呢?他只能理解为那是军阀混战导致的倒退,失去了大量满清长期培养的老技师,加上国军那会也没有以万计的洋人技师协助。
王猛在这一刻明显感受到抱大腿带来的好处,激动地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国防工业。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曙光。”





大东亚风云 第四十二章 威胁
西南军大举南下,前锋部队更是攻克了法属安南印度支那,和英属印度阿萨姆邦迪布鲁格尔地区,震惊世界。
远东局势急剧恶化,战火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西南军的攻势犹如摧枯拉朽般就击垮了英法殖民者,英法的脆弱让世界难以置信。
这也让英法政府真正感到恐慌,局势变化已经彻底超出了他们的掌控。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他们在亚洲力量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虚弱时期。对公开喊出“扫平南洋,踏平印度”的西南军,英法充满了愤怒和恐惧。
日本首相桂太郎满头冷汗,陪着笑脸对着在他眼前咆哮的英法大使,心中无比愤怒却一点没表现出来,日本的政客已经深深明白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日本虽然已经号称强国,可在英法面前依然是弱国。
“该死的,难道你们没有脑子吗?居然在谈判中使用战争威胁,如果他们惧怕战争,还会有这一系列战争?”英国驻日大使葛林充满了愤怒,他也被外务大臣贝尔福斥责,当然还有布置下任务。
“由于贵国的错误,导致了中南半岛战争爆发,贵国应该为此负责。”法国大使同样气势汹汹。
桂太郎快气得吐血,这本来不干日本的事,可却惹得一身腥。但是日本却没有办法对英法强硬,因为日本是岛国,而英法是当今海上强国,随时可以让日本海军灰飞烟灭。他艰难地道:“帝国已经严肃处理日置益公使,很快会给二位一个交待。”
葛林道:“交待?现在重要的是怎么解决问题,打败中国西南军。”
桂太郎立即明白过来,英法这是要日本出兵。恩施战役已经让英法远东的陆军主力消耗殚尽,而欧洲两大集团对持让英法无法抽调兵力投入远东,英法这是要*日本做打手。
日本该不该拒绝?
在送走发泄后的英法大使后,桂太郎紧急召开了内阁会议,提出了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外务大臣内田康栽头疼万分,这关系到日本兴衰的大事,出在外务省,空前的压力几乎让他快崩溃,引咎辞职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
山县有朋沉声道:“诸君,东亚之争就是日支之争,帝国必须打压支那的崛起,维护帝国的威名。”
西园寺公望做为财政大臣,苦涩地道:“元帅阁下,对此所有人都很明白。可是帝国的财政状况诸君也明白。帝国打赢了日俄战争,没有得到赔款,为此欠下高达二十亿日元的巨额债务,财政收入连偿还利息都艰难万分,如何支撑战争?”
陆军大臣寺内正毅道:“帝国有得选择吗?”
东乡平八郎沉声道:“这场战争帝国完全得不到利益,就算取胜了,难道英法会把中南半岛的利益分给帝国?即便是支那西南也不可能允许帝国染指。我不赞成这汇总投入巨大,却没有任何回报的战争。”
山县有朋道:“拒绝了英法,帝国将面临英法的全面打压。东乡平君想过吗?”
东乡平八郎冷笑道:“那又如何?他们还能在这个时期对帝国动武不成?*急了帝国加入同盟国。”
桂太郎怒道:“诸君,请认真对待。东乡元帅,您拿到认为英国人是傻子吗?*急了英法,他们与支那和谈,满足他们的条件,转而要求支那对帝国开战,那会是什么后果?帝国的海军比英法强大吗?帝国的陆军极可能将面对支那和俄国人的联手打击。那将是灭顶之灾,亡国之祸。”
外务大臣内田康栽犹豫地道:“诸君,我认为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应付。”
桂太郎急道:“快说。”
内田康栽道:“帝国可以出兵,可是帝国财政无力支撑,可以要求英法出钱。”
西园寺公望被气得乐了:“你真把英法当傻子吗?”
内田康栽道:“当然不。我们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没钱的话,帝国想出兵也不可能。这样帝国虽然会牺牲一些勇士,可是帝国的工厂却也可以获取一定的订单。”
“贷款终究还是要还的,帝国负债已经到了极限。”西园寺公望叹息。
内田康栽道:“不是贷款,是让英法出钱。”
桂太郎叹息道:“英法怎么可能会答应?”
内田康栽道:“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呢?反正急的不是帝国,那就拖。”
火轮穿行在三峡水道,风光秀丽。
大群学子在甲板上欣赏美景,很快看到一座要塞炮台,依稀可见炮台的要塞炮巨大的炮管。其中为首一个学生道:“看。同学们,这就是三峡要塞了。就是这个要塞击沉了英国四艘军舰。”
“哇,太厉害了。我看见了,那是铁锁。”
“铁锁横江,英夷铩羽。这三峡又多了一个典故流传后世啊。”
宋教仁正在这艘船上,他的目的是为了说服王猛结束和列强的冲突,将重兵投入压制北洋方面,改变南北实力对比。见到这些兴致勃勃,高谈阔论的学生,不由得走了过去道:“江山如画,可惜却要因为西南的鲁莽变成血海滔滔。”
为首那学生反驳道:“这位先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今国难当头,正是我辈男儿奋起之机。”
宋教仁道:“战火延绵,生灵涂炭,不知得死多少人啊?”
那学生嗤笑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阁下不闻六君子之谭嗣同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我辈鲜血,铸就我中华魂,我等不胜荣幸,能在祖国复兴崛起的伟大历程中留下足迹,虽死无憾。”
宋教仁能清晰感受到这帮学子炙热的激情,汹涌的热血豪情,那浓烈深沉的爱国情怀,不由道:“请问小先生大名?”
那学生道:“我叫马涛,是北大学生,这些都是我的同学。”
宋教仁吃惊地道:“你们这是?”北大做为当今最高学府,宋教仁当然知道,他更知道北大校长严复是北洋文学泰斗,北洋对于北大的人才,也是视为禁腐。可怎么能允许北大学生去为西南效力?
马涛还未回答,就有北大同学大声道:“自然是投笔从戎,身赴国难,追随总司令,横扫南洋,踏平印度,驱逐外虏,复兴中华。”
跟随在宋教仁身边的孙武冷笑道:“不知天高地厚,英法日皆为世界强国,尤其是英国更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岂是王猛能抗衡?不过螳臂当车而已。”
马涛和北大学子们脸色都沉了下来,马涛道:“诚如阁下所说,那么恩施三战如何解释?其他人打不赢,不等于总司令对付不了。”
孙武道:“王猛不过走了狗屎运罢了。而且也不是靠真实实力取胜,不过采用阴谋诡计,难登大堂之雅。”
马涛冷笑道:“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军事上采用谋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按阁下这么说,那孙武、卫霍(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等历史名将也都是走的狗屎运了。”
“是啊。自己没本事却眼红人家的战功,不要脸。”不少北大学子嘀咕出声。
“你。”孙武一时无言以对,却被刺激得几乎吐血。
宋教仁见状,连忙打圆场:“诸位,孙先生不是这个意思。”
马涛断然道:“不必解释。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请。”
宋教仁见对方已经完全一副拒人千里的姿态,有话也难以启齿,只得长叹作罢,他真的不希望这些国家栋梁之才卷入这场旋窝,可是




大东亚风云 第四十三章 论政
火轮停在重庆码头,直接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批英法俘虏在西南军看押和监工皮鞭下抢修扩建码头。这形成了重庆独特的风景线,也是世界唯一一个奇特风景线,在这个白人至上的世界,这简直是个奇迹。
马涛和他的北大同学简直看傻了眼,做梦都没想到英法白人在西南居然当奴隶一般的使用,一个个新奇不已。
宋教仁,孙武一干人看了,只觉得头疼万分。看到这一幕,他们也终于明白,王猛是豁出去了,把英法往死里得罪,这个仇恨跳进大海也洗不清。
宋教仁喃喃自语:“为什么?王猛为什么要这么做?”
孙武边上低声道:“找死呗。英法受此奇耻大辱,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宋教仁看到几个德奥记者在不远拍照,颇有幸灾乐祸的以为。这几个记者都有人举着国旗,所以很容易分辨,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避免误伤。可据他所知,列强在华一向是合纵连横,利益均沾,从现在看,似乎已经分化。
很快有数名身穿汉服的西南政府官员迎向码头,走到北大学生们面前,一个四十许的中年人道:“请问各位是北大学生吗?”
马涛迎上去道:“我们是。我叫马涛,大人是?”
那中年人笑道:“鄙人高峰,大都督得知北大高贤来西南支援抵御侵略,不胜欢喜,特命鄙人来迎接。”
北大一干学生不清楚高峰在西南的地位,宋教仁做为政治任务却非常了解,那可是西南行政仅次于王猛的头号大员,居然来迎接北大学子,可见王猛对这批学生的重视。
孙武不岔,上前道:“高大人,我们国民党宋教仁先生在此。”
高峰吃了一惊,对宋教仁笑了笑道:“原来宋先生来访,西南真实蓬荜生辉。”并施以礼节性问候。
宋教仁笑道:“不敢当,高大人名满天下,宋某神交已久。”
双方客套几句,高峰接着到:“高某尚有任务,就不奉陪了。”客气的告别,很快引导北大学生朝大都督府而去,“各位一路辛苦,大都督公务繁忙命高某向各位告罪。不过特别交代各位先住下休息一下,晚上为各位接风洗尘。”
宋教仁有点尴尬,他做为国民党三大巨头之一,无论在哪里都受到礼遇,可是今天似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接待。
孙武愤恨地道:“该死。这王猛简直不把先生放在眼里。”
宋教仁叹息道:“只怕西南方面仍然在对英法日联军长驱直入进攻四川之事耿耿于怀。况且我们此来也没通知对方。”
孙武道:“高峰不是在吗?难道我们还不如几个学生重要?”
宋教仁皱皱眉头,不悦地道:“他不是另有任务吗?做为革命者,我们要心胸宽广,对这种小事不必斤斤计较。我知道你对王猛当初没全力支援湖北不满,可你要记住,王猛没有那个义务,而且我们此次来是为合作而来,不是兴师问罪。”
孙武心中嫉妒也恼恨,却不能发作,谁会想到当初的王猛会一飞冲天?
宋教仁拜访,王猛已经有了准备,也是无法拒绝的。
宋教仁进入大都督府,沿途看到的,文官穿汉服,武官皆是戎装,各个精神饱满,似乎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朝气。
在会客厅,双方落座。很快客套一番。
王猛在首席,边上是高峰、王渊、刘明、汤和等,宋教仁带孙武出席,双方客套一番很快计入正题。
宋教仁道:“总司令,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实在不宜节外生枝,不如尽快谈判?”
王猛笑道:“这不可能。这一战不把英法日彻底打痛,是绝对不会轻易和谈的。对此宋先生不必劝,如果宋先生是为此而来,只怕要失望了。”
宋教仁苦笑道:“重庆码头那一幕让我明白,总司令是决心和英法彻底决裂。且不说这个,宋某斗胆请问总司令,对国内政局有和看法?”
王猛沉吟半响道:“袁世凯最强。”
宋教仁点头道:“没错。所以我们希望和西南联合压制北洋,共建共和。”
王猛道:“送先生真以为共和能在我国实行?”
宋教仁脸色严肃地道:“美国就是个最佳的典范,难道总司令不这么认为?”
王猛摇头道:“联邦共和制是很好,但是不适合我国。我国的传统是胜者为王,这么做指挥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反而导致长期内战,群雄逐鹿。而且我国人民的教育水平也没达到这个程度,有几个人能明白共和的含义?”
对于王猛这种巨头的话,宋教仁不得不重视。思索半响道:“那么以总司令的意思是君主立宪制?”
王猛道:“没错。不过立宪分两步走。初期仿效德国,集权中央,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发展工业,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二步,经过二三十年时间,工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转为英国式虚君立宪制模式,采用民主选举首相责任制。”
宋教仁摇头道:“几千年来,我国君权至上,又有几人能甘心放弃权势?总司令就不担心回到历史老路上去?”
王猛淡淡地道:“民主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历史潮流者,都将被历史所埋葬,这是毋庸置疑的。”
孙武突然插嘴道:“那总司令是支持孙先生做皇帝了?”
王猛轻蔑的看了孙武一眼道:“孙先生是坚定的革命者,对此我毫不怀疑。但在我看来,志大才疏,连远交近攻的道理都不知道,对国际局势判断能力不足,实在不足以领导中国在如此艰险的恶劣环境下走向复兴。”
宋教仁道:“总司令的意思是您做皇帝才是最适合的?”
王猛摇头道:“不,就目前而言,袁世凯是最适合的。”
宋教仁肃然道:“愿闻其详。”
王猛道:“袁世凯雄才大略,实力雄厚,而且有丰富的执政经验,有能力周旋于列强之间。更重要的是,他老了,袁氏后续无人,其后辈并无惊才绝艳之辈,难保皇权独裁。北洋虽强,却也未必能一手遮天,通过谈判,保他一个皇室荣耀,相信袁世凯会妥协。如此有利于过度到首相责任制,逐步走向民主。”
孙武怒道:“荒谬。这岂不是将革命成果拱手相让?”
王猛冷笑道:“那你想如何?让你孙武来做皇帝?。”
在北京。
袁世凯在书房中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露出沉思之色。台下秘事处的主任唐宽额头冒着冷汗,在袁世凯面前,他总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袁世凯将情报递给身边的杨度和杨士琦道:“你们看看。”许久沉声对唐宽道:“你确定这份情报是真实的?”
唐宽道:“是。王猛崛起太快,秘事处安排的人到不了核心。但是革命党方面有我们的人,这是我们的人亲耳听到的。为此,王猛还和革命党方面的人争论起来。”
袁世凯道:“王猛说得有道理。孙文连远交近攻的道理都不懂,又有什么资格做做国家领袖?在远东,真正能威胁到我国的只有俄国和日本。孙文和日本人纠缠不清,迟早引狼入室。再说,王猛正和日本人作战,无疑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想王猛支持他?简直是白日做梦。”
杨度道:“大总统高见。当初我去西南,王猛决议于英法日开战,就曾经说过,即使西南覆灭,中国还有北洋。”
袁世凯心神一动,但是仍然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哪。谁知道王猛是否真心?这家伙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军事战略非同小可,传统兵法运用炉火纯青,实在是非同小可啊。”
杨士琦道:“依学生之意,王猛说的应该较为可信。有几点可以说明:1,王猛嫉恶如仇,在川黔抄杀了大量的豪门地主世家,这么做简直是与天下豪门为敌。甚至连立宪派也杀了不少。足见他政治见地地下,他若称帝,只怕天下皆反。2,第三次恩施会战,王猛居然以自己为饵,不顾自身安危。如他有心称帝,岂会如此?3,王猛勇烈,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和英法日决裂,就算取胜,他也将损失惨重,元气大伤。4,王猛根基太浅。综合四点,王猛称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袁世凯凝重地点点头道:“有道理。但是也不能放松监视。此人在辛亥之前,名不经传,却一鸣惊人,现在居然反攻到英法殖民地。单论军事,此人在我国堪称无人能及啊。”
杨度道:“大总统所言极是。为此国民党居然出动宋遁初亲自去拉拢,推销美式联邦共和制,只可惜王猛推崇德国,话不投机。”
袁世凯叹息道:“王猛也是一代枭雄啊。”此时他内心想的是王猛的话:他老了,而袁氏后续无人。王猛之所以推举他为帝,也正是看重这一点。也许王猛认为,除他之外,再无人可与之抗衡,如此可独揽朝政或取而代之




大东亚风云 第四十四章 说服
马涛和北大学子们来到个露天会场,王猛将在此欢迎各地学子,他们才发现,来的不仅仅是北大学生,还有上海复旦大学,湖南师范等,足足数千人之巨。
数百桌学子不少在兴奋的低声交谈,每一桌上面有备茶水和几坛酒,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期待。
“总司令到。”洪亮的声音传来,在岗哨卫兵的敬礼中,王猛从后方通道在亲卫的保护下进入主席台。
所有学子都起身相迎,见到一身戎装,英武不凡又年轻的王猛,会场登时沸腾。王猛力拒英法日联军,并战而胜之,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热血青年的偶像。不少人已经狂热的欢呼:“总司令万岁。”
王猛已经在军队中积累了经验,但是面对狂热的青年学子们的崇拜和欢呼,仍然有种豪气干云,指点江山的感觉,忍不住热血澎湃。
许久才安抚下现场的情绪,王猛在主席台上道:“看到了诸位,我内心十分激动,因为我看到了祖国崛起的希望。”
1...1213141516...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