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由于稍后意大利也加入了战争当中,在战争进行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后,由于法军的失败,总理保罗?雷诺被迫辞职,因为他拒绝同意结束战争。他的继任者是元帅菲利普?贝当,他在发表电台讲话中向法国人民宣布他打算向德国要求停战。当希特勒接到来自法国政府的消息,他们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停战时,他选择了贡比涅森林作为谈判地点。
因为贡比涅是签定1918年停战的地点,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德国惨败,希特勒观看了选择的地点以作为德国击败法国这个最好的复仇时刻。签署停战是在6月22ri于相同的铁路车厢举行,其中1918年停战协定签署(被移离博物馆座落在1918年相同的位置上),希特勒坐在当年费迪南?福煦元帅面对战败的德国代表相同的椅子上。希特勒在听取了序言后,在计算姿态不屑于法国代表,离开了车厢,留下他的谈判代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威廉?凯特尔。法国第2集团军,在普雷特拉将军的指挥下,在签定停战协定的同一天投降,停火于1940年6月25ri生效。
法国的战败的确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尤其是战争仅仅只进行了一个多多一点的时间。
事实上在5月15ri的上午,由于突然发现德军如此深入法国境内,法国的最高统帅部内充满了失败主义。
5月15ri上午,法国总理保罗?雷诺打电话给新任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我们被打败了,我们已经输了这场战争。”丘吉尔试着安慰雷诺,提醒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冲破了盟军防线后,仍被迫停止前进的景象。然而,雷诺对战争前景仍是非常悲观。
丘吉尔在5月16ri飞往巴黎。他立刻认识到局势的严重xing,因为当时法国政府已经烧毁了档案并准备撤离首都。在与法军指挥官的一个yin沉的会议上,丘吉尔问甘未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拯救了巴黎。”甘未林回答说:“没有。”
但战争结束后,甘未林宣称他的回答是“再没有任何预备队。”后来,丘吉尔形容这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令人震惊的答案。丘吉尔问甘未林提议在何时及何地对德军突出部的侧翼发动反攻。甘未林只是回答说:“缺乏兵力、缺乏装备、没有方法”。
甘未林是正确的。大多数法国预备役师现在已经投入战斗。仍未出战的装甲师只剩下第2装甲师,并于5月16ri仓皇投入进攻。虽然法军的预备役装甲师,作为突破单位时可能有相当的战力,但如果用以挖壕固守,则在战斗中的用处非常有限。他们无法执行步坦协同的战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重要的摩托化步兵组成部分。其战术机动力还很差,因为本身装备的巴塔耶b1坦克过于重型,其中一半的法军坦克预备队已经投入战斗,不得不每天加油两次。因此,第2装甲师被迫分割成一个覆盖自己的烟幕。它的小量单位虽然英勇战斗,但没有太多的战略效果。
法国的战败震惊世界,因为在当时法国虽然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削弱,却依然是世界上有数的强国,然而在德国的进攻下,法国连同比利时等国仅仅只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法国战败后,对于德国发起的军事行动,美国的时代杂志率先给予了一个新的名词。
“闪击战”
法国战败的同时,也让英国人议论着英国到底能不能赢得这场战争,失败主义的气息开始在盟国内部散步开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至少对严光来说不重要。
虽说法国的战败震惊了世界,甚至就连在国防军内部也有很多人惊讶着,当然他们不是在惊讶“闪击战”。虽然国防军内部和曼因斯坦等人一个水平的将领并不是很多,但也不是没有,至于“闪击战”什么的,国防军也有执行的能力,而且由于装备上的优越国防军还可能执行的比德国人更好。
问题的关键是,国防军的将领们从没想过“闪击战”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没办法,没有通过实战而仅仅只是在地图和沙盘上进行推演的话,是很难得出一种战法的真实威力的。
不过国防军内部的这种震惊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法国战败后没多久,新的作战命令已经传到了伊拉克和高加索
“占领叙利亚!”
这就是来自严光的最新命令
虽说德国人的军事行动的确很漂亮,但在严光看来这只不过是历史重演罢了。
严光为什么要求在伊拉克和高加索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为了防备苏联|?那只是一个借口罢了,斯大林不生事也就罢了,他要是敢生事的话,严光连他和ri本一块揍。
严光真正的目的是叙利亚,没错,叙利亚
在后市,认真的讲叙利亚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显眼的国家,当然最近一段时间除外
严光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叙利亚,因为只要能拿下叙利亚,那么中国也就算是真正能在欧洲事务上插上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叙利亚不但在东边和伊拉克交界,而且西边就是地中海
虽说叙利亚和旁边的黎巴嫩一样,都属于没有什么资源的国家,但是单凭地理上的优势,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严光占下他们了。
所以,虽然事先严光并没有将计划透露给下面的人(主要是说了也不相信,毕竟上一次大战打的不错的法国,一个多月就战败了这样的事情说出去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但是由于当地驻军事先已经进入战备状态,所以当法国宣布投降没多久,早已进入战备状态的当地驻军就已经在严光的命令下涌入叙利亚和黎巴嫩
另外严光对约旦和耶路撒冷其实也挺有兴趣的,但想想自己其实就是个无神论者,就算真要信啥也应该是信道家天尊而不是什么上帝、安拉,再加上耶路撒冷真心是个烫手的山芋,而且严光也不希望国内突然冒出来一大堆的宗教疯子,所以这个地方还是算了吧
“其实拿下叙利亚和黎巴嫩也很不错,至少咱们可以直接通过这里向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进行物资上的支持了”
在下达了攻占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命令后,严光对着政府内部的核心人员道。
————————————————————
关于人口,你们不觉得在二战时期八亿人口已经足够扫全场的了吗?
要知道直接对手的美国也不过一亿多人口,剩下的ri本什么的只有个几千万。
中国的八亿人口已经比几个主要对手国家的全部人口总和都多了
另外至于粮食,中国的耕地面积是比较少的,之所以能填报十三亿人的肚子,主要是靠袁隆平的功劳,像是印度,了解一下的话就可以发现,虽然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多,但是印度的粮食产量却让印度的十二亿牲口连肚子都填不饱,全世界营养不良的儿童有一半都在印度。





1908之钢铁雄心 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恨停电
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地方真心是穷乡僻壤,叙利亚的情况到还好一些,有石油、磷酸盐、天然气、岩盐、沥青等资源。-_尤其是石油,但是在储量上不要说伊拉克和伊朗,就连科威特都比不过,不过到也不奇怪毕竟科威特的储量在世界上也是有数的…
叙利亚的资源虽然不多,但是至少还有点价值,可是黎巴嫩就…
和叙利亚相比,黎巴嫩就是真正的一穷二白了。
黎巴嫩的矿藏主要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等。矿产资源少,且开采不多。
单从资源上讲,这两个地方真心没有多少占领价值,当然没有谁会嫌土地多的,至少ri本就不会嫌弃…
认真的讲,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那点资源严光根本看不上,至于土地?在控制了伊朗后,中国的领土面积也未必就比俄国少。
真正让严光看上他们的,是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地理位置。
虽说叙利亚和黎巴嫩都没什么资源,但是他们的旁边就是地中海,因此严光只要占领了这两个地方,就能在地中海获得言权。在此之前,严光虽然曾经在黑海成立过“黑海舰队”,用来和俄国、土耳其等国在黑海对抗,然而从黑海到地中海的海峡却是由土耳其把守的…
想想英国人曾经起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虽然土耳其人的实力并不强,但是凭着地理上的优势,想要单凭海军攻下伊斯坦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因为这个原因严光一直未能踏足地中海…
不过现在…
在有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尤其是在有了像贝鲁特这样的港口后,严光也就有了插手地中海的理由。
而且排除资源价值,叙利亚和黎巴嫩其他方面的价值都很大。
在地理上可以让中国踏足地中海,在经济上,可以通过在两地铺设石油管道,然后将高加索和伊拉克等地产出的石油直接输往欧洲——————这样一来。也就不需要再走阿曼湾和苏伊士运河的路径,也就避免了被人钳制住的风险。
至于军事上的?
在拿下两地后,严光已经开始考虑。究竟是将“黑海舰队”改名为“欧洲舰队”,然后让改名后的“黑海舰队”开始负责地中海的事务,还是干脆新成立个“地中海舰队”用来保障中国在地中海的利益…
可以说在拿下两地前,中国虽然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欧洲。但最多只能在东欧说上话,剩下的中欧和西欧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就更不用提北欧了。
可是在拿下两地后,借着地中海,严光却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影响力扩张到小半个欧洲。
何况在取得了地中海的港口后。严光也可以通过这两个港口同时向同盟国和轴心国输送物资——————严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白种人互相拼个你死我活吗?
借着对两个阵营的输血,严光恰好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而且在输血的过程中,严光也可以顺便捞到足够的好处。
真正的好处…
唯一让严光头疼的就只有耶路撒冷这件事,毕竟耶路撒冷就在严光的眼皮子底下,只要严光愿意随时都可以吃下。可是这么一个宗教圣地却是真正的烫手山芋,如果捧在手里的话绝对会引来别人的惦记。
如果只是一般人的话严光到也不怕,毕竟你在猛也猛不过美、德、苏、英、ri这五个国家?
可问题是会惦记上耶路撒冷的只有宗教疯子,对这种人严光是真心惹不起。毕竟这帮人是出了名的不怕死和记仇。得罪上的话随便给你来几个恐怖袭击就受不了了。
所以最后严光决定还是别管耶路撒冷这档子事了,反正新领土上的国民还没有什么说话的权利,有权利说话的要么和严光一样没什么信仰,要么就是佛教或道教徒,对耶路撒冷这个其他宗教的圣地也没什么兴趣。
不过在严光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将耶路撒冷设为一座“ziyou城市”。哪个国家也别管,由这座城市里的居民自己决定。不过想想犹太人的能量,这么想还是太天真了一些。
反正对严光来说。只要别触动自己的利益就行,他是真的不想碰和宗教沾边的东西,尤其是像“圣地”什么的地方。
另外在被德国人赶出来后,虽然绝大部分犹太人都去了美国,但也有一部分来到了中国,而且要比历史上的数量多出十几倍,不过这也难怪毕竟现如今中国和美国都是难得的和平国家,像是其他地方都已经战成一团了
这里面的大部分犹太人或许是受到教训了,所以在中国也变得老实了许多,对这些人定居在中国严光也不反对,反正国内也不是没有犹太人。
不过如果这些家伙想要做些有的没的,严光也不介意做些和希特勒一样的事情,不过对此严光其实并不是很担心。
毕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同化过犹太人的国家…
何况对犹太人,严光也不需要讲究什么minzhu…
————————————————————
政客有无能的,却很少有白痴的,通常来说白痴和无能是两码事。
就像法国一样,或许他们的政客很无能,可这却未必说明他们白痴。
英国也一样,虽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搞砸了一切,但要说他白痴却未必,何况现在担任英国相的还是丘吉尔。
一战后的英国迷漫着和平主义的气氛,从政党领袖到平民百姓都鼓吹裁军。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并jing告德国正在撕毁《凡尔赛条约》的人。丘吉尔jing告,希特勒的法西斯ducái将给欧洲带来灾难,如果不立即阻止甚至可能导致文明的毁灭,他督促英国应当重整军备,并鼓励盟友法国加强军事势力,而不是“裁减你的武器,增加你的义务”。但是多数人都将他的jing告视为危言耸听。
1936年3月7ri,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宣布队已经重新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对这一明确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英法两国都未表示强烈的反对,只有丘吉尔jing告这么做不仅违反条约,而且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都造成威胁。丘吉尔再次呼吁。英国应该向法国提供协助,以维持欧洲大陆的权力平衡。
1938年3月11ri,纳粹德国兼并奥地利;4月,在希特勒的教唆下。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ri耳曼人的聚居区苏台德地区的纳粹头子提出自治。7月英国相尼维尔?张伯伦派出的代表团访问捷克,讨论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9月15ri,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亲自访问慕尼黑,与希特勒商讨苏台德问题。会谈中希特勒明确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张伯伦表示同意。在得到法国的肯后,两国驻捷克的公使于9月20ri拜会总统贝奈斯,极力游说他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得知消息后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表了一份声明:“这无异是西方minzhu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但是情况到9月22ri进一步恶化,希特勒提出了具体的时限:捷克政府必须在9月28ri下午2时之前作出决定,否则德国就将起进攻,英国的内阁表示无法接受。
9月28ri,由墨索里尼出面邀请英法德意四国领袖到慕尼黑召开会议,一直幻想避免战争的张伯伦喜出望外。于次ri赶到慕尼黑。丘吉尔认识到张伯伦有可能做出让步。因此想提议由反对党人和保守党中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表一个联合声明,敦促张伯伦坚持立场,但是无人附议。9月30ri,慕尼黑会议结束,英法两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迫使捷克从10月1ri起撤军。否则战争一旦爆英法将不会支援捷克。张伯伦带着希特勒一份保证不会有进一步领土要求的声明回到伦敦,以胜利者的姿态接受欢呼:“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
在议会。只有丘吉尔等少数人还在抨击绥靖政策,他称“我们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他的言引起一片抗议之声。但丘吉尔还是在嘘声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讲。由于其反对绥靖政策的立场,丘吉尔还曾一度遭到自己选区的保守党党部弹劾动议,最终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议席。
1939年3月13ri,德国吞并了捷克的剩余部分,斯洛伐克则在德国的支持下duli,宣告绥靖政策的彻底失败。张伯伦3月31ri在下院表演讲时保证,如果波兰遭受侵略,英国将予以支持。5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丘吉尔后来将二战称为“非必然的战争”,认为这次战争原本在开始时就可以轻易制止,但因英国人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让坏人重新武装”。
在德国入侵波兰后,张伯伦下台,取而代之的就是丘吉尔。
在上任后丘吉尔表了极为著名的讲话。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
可怜的丘吉尔上任刚没多久就对法国进行了访问,然而这时他却得知法国政府已经准备投降,换句话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只有英国一家独自面对德国。
好在稍后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替英国保存了一定实力。
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丘吉尔表了另外一篇极为著名的讲话。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或许是有意的,或许是无意的,反正这通讲话里就和历史上一样没有出现中国,不过就在丘吉尔表完讲话没多久。就传来了中国出兵攻占法属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消息。
对地中海国家来说,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价值或许不大,可对中国来说这里却比高加索的几个产油区都要重要,这点丘吉尔也很清楚。
不但丘吉尔清楚,就连其他的欧洲领导人也很清楚。
因为占领了黎、叙两地后。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东欧,而是透过地中海扩展到了半个欧洲。
一个东亚的黄种人国家将势力扩张到了地中海,这代表着什么?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丘吉尔不得不痛苦的承认严光选择的时机真的是非常好。
如果是在战前,哪怕中国的实力已经变得十分强大,英、法也会果断回击将中国赶出地中海,因为中国这么做已经触犯到了英、法在欧洲的核心利益。
事实上不止是英、法,真要动手的话恐怕就连意大利也会上来帮忙。毕竟在将势力扩张到地中海后。除了希腊外当其中的就是意大利。
然而现在…
伴随着法国的投降。英国人已经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东顾…
这个时候就算英国人心里有意见也无力表露出来,同样也不敢表露出来。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丘吉尔一直庆幸着早先从中国和美国购买了大量武器。在法国投降和敦刻尔克撤退后,中国和美国的武器出口价格可是上扬了不少,如果说法国投降前中美的武器价格还只是有点黑的话。那现在是真正的黑心价了。
而这也是严光一直等到法国投降后才动手的重要原因。
不管怎么说英、法毕竟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强国,意大利在地中海也算是经营多年。再加上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和苏伊士,真要动手的话。只要锁死这三个地方,无论是黑海舰队还是印度洋舰队都绝对无法进入地中海。
到那个时候,没有海军的支援即便是严光也要吃亏。
可是在少了法国的情况下就不同了,何况英国自己现在也是自顾不暇,单只是一个意大利?说实话严光还真没把意大利放在眼里。
想想在历史上意大利人进攻希腊,但是在几天内便被击退,甚至很快被反推到阿尔巴尼亚。
说实在的,意大利实在是太渣了,就算海军比陆军强了很多也没用…
至于希特勒?等到驻德外交官将通过地中海向德国输送物资的建议提出来后,希特勒也就没什么意见了。说到底德国的资源毕竟还是太少了,因此中国掌握了黎叙后德国也算是多了一条输血线…
————————————————————
“嘟!”
随着汽笛声的响起,一艘满载着各式军火的运输舰驶离了贝鲁特。
如果说在法国战败前,国社政府仅仅只是初涉军火生意的话,那么在拿下黎叙两地后,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卖特卖了。
而且就和战争爆后的美国一样,严光也采取了“现购自运”的措施。
简单点讲,所谓的“现购自运”就是现金购买,自己运走。
而这时的英国由于敦刻尔克撤退的关系,回到本土的军队严重缺少武器,于是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采购武器,这其中由于中国和美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两个能够大量购买武器的国家,自然也就成了英国的选。
其实在感情上英国还是比较倾向于美国的,毕竟美国在各项措施上都很配合英国,而且互相都是白种人国家。
但是现在大西洋上已经到处都是德国人的潜艇了,从美国拉军火回英国的危险xing太大。反倒是地中海,虽然也有意大利人活动,但是意大利人实在是太渣了,而且和德国人根本不具可比xing…
而且开始在贝鲁特港做起军火买卖后。严光也宣布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附近海域为非战区,不但不允许有任何交火事件生,同样也不允许轴心国和同盟国的舰队进入——————当然。如果只是说说自然没人会理,可是稍后没多久严光不但在贝鲁特附近部署了数百架各型战机,而且还从大洋舰队、印度洋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了数十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入驻地中海,甚至就连较早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舰”也被严光调了过来。
虽说这里面有部分舰只还在路上。可哪怕只是已经到达的部分舰队,已经足够让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不敢轻举妄动了。
因为这样的阵容,就算是和英、意在地中海的主力舰队相比也毫不逊sè。当然,英、意两国在地中海也算是经营多年,对这里的地理水势相当熟悉。因此真要动手的话吃亏的还是新成立的“地中海舰队”,不过就算这样两国依然不敢轻举妄动。
1...225226227228229...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