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站在一门体型极为庞大的210口径重型榴弹炮的面前,惦脚细摸着榴弹炮极长的炮管,严光对着身边站着的柳慧学和岳昌兴奋的道。
210口径的重炮,可不是75口径的山炮、野炮可以比拟的,如此大口径的重炮,在整个中国恐怕也只有四川兵工厂可以制造,这如何能不让严光兴奋。
看严光如此的兴奋,互相对望一眼,柳慧学和岳昌也笑着附和了两句。
事实上对重炮的制造,早在兵工厂部分投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只不过最开始制造的是150口径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在德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柳慧学等国产工程师用了3个月的时间,在试制了几门150口径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后,才算是掌握了对大口径火炮的制造经验。
而在对这些经验进行了一定消化后,柳慧学他们又开始挑战210口径的大口径重炮。因为严光当初采购的生产设备本身就拥有生产210口径重炮的能力,而且柳慧学这帮国产专家过去也曾经用简陋的条件试制过75毫米的轻炮,再加上不久前150火炮的经验,在德国工程师们的帮助下,柳慧学他们开始对210口径的重炮开始试制。
如今摆在严光面前的就是柳慧学他们试制的成果,今天被拉来武器实验场,就是想看看这次的试制成不成功。
“都督,我先给您介绍一下这门榴弹炮的性能。”看严光的兴致这么高,柳慧学在一旁介绍道。“这是德国最新式的榴弹炮,口径210毫米,炮管倍径12倍,高低射界为+6度到+70度,水平射界则是4度,同时炮弹的弹药重120公斤,火炮全重7380公斤,最大射程为9400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榴弹炮之一…”
严光当然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榴弹炮,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让柳慧学这么着急就进行试制了。
“210口径,在面对240口径的重炮时,应该不会吃亏吧…”
在日本有一种大口径榴弹炮,叫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弹炮,是日本在去年开始装备的大口径重型榴弹炮。当然,这种武器主要是用来攻城的,不过如果某一天发生了一场仅局限于山东半岛的局部冲突时,在海军大口径舰炮的掩护下,他却会成为非常恐怖的武器,这也是为什么严光会这么着急让柳慧学他们开始试制210口径炮的原因了…
——————————
75毫米德造山炮的重量是529公斤,还有一款是275公斤的,不过射程只有3公里。另210口径榴弹炮的重量是7380公斤,也就是七吨多的重量。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代表
第一百九十七章代表
除了210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外,兵工厂的工程师们也在试制同样口径的重型加农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弹炮是日军用来摧毁敌方要塞防御工事的攻城重炮,装备常设步兵师团野战重炮兵旅团的攻城重炮兵中队。同时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也是918事变时日军打出第1发炮弹的大炮,此炮当时在中国战场广泛使用,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曾参与过巴丹要塞总攻,发挥了巨大毁伤威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进攻德国青岛的时候,就曾动用过这种240毫米和另外一种28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不过后者是青铜制的,口径虽然不小,但是威胁反而不如前者大。
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是10350米,比刚刚试制出来的21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9400米要远出一些。虽说明治45年式要比严光的210口径榴弹炮的射程远一公里,不过在德制150口径加农炮中也有射程超过12公里的,只是威力什么的就…
所以射程超过13公里的克虏伯210毫米重型速射加农炮就应运而生了。
“日本海军虽然很强,但是这个时代的日本陆军却还没有后世那么“疯”,实力也不像后世那样强,尤其是日本陆军的炮兵实力,更是渣渣中的渣渣…”
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不过到也多少符合事实,因为在日本陆军当中,充作远程火力打击的大口径重炮仅有150和240这两种口径的榴弹炮而已(150口径的到也不能说只有榴弹炮,事实上日本还有一种150口径的加农炮,不过这种加农炮主要是用于要塞防御,却很少用于野战,所以严光也就自动忽略了,至于为什么?因为这种150口径加农炮的重量是严光眼前摆放的210口径榴弹炮的三倍以上…)。换句话说,虽然在口径上严光还无法造出超过240和280(这个可以无视)毫米的重炮,但是至少在陆军的炮兵上严光还无需太过担心日本。
就在严光还在心里想着火炮的事情时,一旁的柳慧学开口道。
“都督,工程师已经做好最后调试了,现在是不是先进行测试?”
听柳慧学这么说,严光点了点头,毕竟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测试火炮的。
“好,我们先到那边去躲一下吧。”
要知道武器试验可不是什么安全的活,日俄战争时日本人就曾经在测试一款轻炮的时候发生了炸膛事故,周围的十多个人非死即伤,那还只不过是小口径的轻炮,如今这款可是210毫米口径的超重炮,万一出了什么事故那可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严光的带领下,柳慧学和岳昌等人全都走进了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工事当中。这里距离榴弹炮的位置足足有百米多,就算榴弹炮发生炸膛之类的以外,也不会伤到工事内的人。
在一行人躲到工事内后,柳慧学对着榴弹炮旁的工程师做了一个ok的动作。
在得到讯息后,几个工程师开始将120公斤重的弹药填装入炮内。
这次榴弹炮的测试目标是5公里外的一个靶子,因为事先工程师们就已经做好了校位,所以两三分钟后只听一声轰鸣,极远处就传来了一记爆炸声。
因为工事是修筑在一座土丘上的,再加上严光他们的手上都有望远镜,所以刚刚那一炮的效果他们看的很清楚。
这一炮…
打偏了…
因为此刻天上正飘着一个校正气球,所以下面的几个工程师很快就了解到了刚刚的数据。在稍微做过一些调整后,第二发炮弹冲出了炮膛,直接命中了目标。
看到炮弹正中目标,严光等人全都在工事内鼓起掌来。
“老柳,这次你们是做的真不错啊。”
榴弹炮弹道弯曲,重量较轻,而且威力也不小,恰好适合西南地势,如今有了这210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对国社党来说正是如虎添翼。
而对严光的称赞,柳慧学仅仅只是笑了笑道。
“都是大家的功劳,慧学不敢独占…”
此次出力最大的就是那些德国工程师,如果不是他们的话,即使柳慧学他们手里有图纸和模具,想要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试制出合格的榴弹炮,恐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柳慧学这么说到也不算是自谦。
就在众人还在工事里谈笑的时候,一个军官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都督,重庆刚刚发过来的电报。”
说着军官将一份电报交给了严光。
“电报?”
听军官这么说,严光稍微愣了一下,不会很快就拆开电报仔细的看了起来,过了半响才开口道。
“原来是国民党的人来了啊。”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航行,国民党的人总算是抵达了重庆。
而在接待了国民党的代表后,陈堪就发了份电报给武器试验场,询问严光应该怎么办?
“都督,我们现在?”一直站在一旁的岳昌开口问道。
“先回去吧,看看那些人想说些什么。”
虽然后面一些如150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击测试没有观看,不过既然已经看过了210榴弹炮的测试。至少今天严光并没有白来。
——————————
“这就是重庆吗?”
看着混凝土路面的街道,还有街道两旁的路灯和崭新的建筑,廖仲恺多少有些愕然的道。
几年前廖仲恺曾经来过一次四川,作为四川的第二重镇重庆,廖仲恺自然也曾经来过,只不过和几年前比起来,重庆的变化似乎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而且…
“陈市长,你们这里的路面怎么这么整洁?”
看着马车车轮下面整洁的路面,廖仲恺多少有些奇怪的道。
廖仲恺曾经在日本留学,在他的印象里,似乎就连东京的路面也没有重庆这么干净,这让刚刚才从上海启程的廖仲恺相当的好奇。
听廖仲恺这么说,陈堪先是对他笑了笑,然后就拉开了马车的车窗。在对外面扫视了一段时间后,陈堪指着一个妇人对着廖仲恺道。
“廖先生,您看到那位妇人了吗?”
顺着陈堪的手指看去,廖仲恺点点头道。
“看到了。”
“那个是环委会雇佣的,专门负责在城内的各处街道进行巡视,只要碰到有人敢随地吐痰或者是乱扔垃圾什么的,她们就会上去进行罚款,一次一分钱。”
想让一个人均识字率还不到百分之五的国家的国民,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自觉维护,至少在严光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比孔融单挑赢了吕布还要不可能。所以为了保持城市的环境卫生,严光也只好请居委会的大妈们出马了。
相信只要是后世的人几乎都很了解这些居委会大妈们的厉害,而事实是她们也确实起到了不少的效果,尤其是在那些有居委会大妈游荡的区域。而在招募了无数大妈成立了环境卫生委员会,也就是环委会后,在每次一分钱的威胁下,原本随处吐痰和乱扔垃圾的人群一下子就减少了,整座城市也变得干净了许多。
“用罚款的方式吗?”
听陈堪这么说,廖仲恺在失望的同时也皱了皱眉。
原本他还以为四川这里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还想要取经回去改善一下上海的环境。如今的上海可以说的上是鱼龙混杂,一些比较主要的地区到还算好,那些次要的地区放到后世和垃圾堆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的。
不过当他从陈堪口中得知如今的情形仅仅只是靠罚款的方式维持后,廖仲恺就皱了皱眉,因为他并不支持这种带有强迫手段的方式。
看到了廖仲恺的脸色,不过陈堪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陈堪也没有兴趣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马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后,陈堪带着廖仲恺抵达了市政府的大楼。
“怎么样,给都督发电报了吗?”
在走进大楼后,看着迎上来的秘书陈堪问道。
“已经发过去了,都督刚刚回的电报说他们正在赶回来。”听到陈堪的问题,他的那个男秘书连忙回答道。
“那就好。”陈堪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廖仲恺道。“重庆距离铜梁差不多有半天的路程,廖先生一路上舟车劳顿,要不要我先安排一下地方供您休息?”
虽说坐船的时候身体并不会感到累,但是这么长时间的航行廖仲恺还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疲惫,所以活动了一下多少有些无力的身体,廖仲恺再想了想后点点头道。
“也好。”
得到了廖仲恺的回答后,陈堪笑着对秘书道。
“去,给廖先生安排一间房间。”
“是”
就这么过了十多分钟,秘书再次出现在了办公室内。
“市长,廖先生的住处我已经安排好了。”
点了点头,陈堪对着廖仲恺道。
“廖先生,您就先跟着我的秘书去吧,我先忙一下其他的事情。”
“好,那我就不麻烦陈市长了。”
——————————
10分钟后发下一章,我是两章一起写好一起发的~
ps:有同学问为什么要杀宋教仁,我只想说,如果他不死的话,就不会有二次**。
当然我也可以安排主角什么都不做,但是现在主角已经改变不少历史了,如果主角什么都不做而宋教仁依然会和历史上一样,大家觉得合理吗?
所以我只好安排主角补刀了。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九十八章 商谈
第一百九十八章商谈
市政府的大楼内,廖仲恺正在陈堪安排的房间中休息。
所谓舟车劳顿,一路上廖仲恺虽然没走过几步,但一直困在客轮上,廖仲恺还是觉得浑身上下都有一种无力感,所以在进了陈堪安排的房间后,廖仲恺先是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就躺倒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或许是巧合,就在廖仲恺抵达后的第5个小时,袁世凯派来的人也抵达了。
在得到消息后,正在大楼内等着严光返回的陈堪连忙再次乘着马车前去迎接。
等到陈堪将杨度接上马车,车辆行驶在几个小时前刚刚路过的街道时,陈堪笑着问道。
“皙子先生,您觉得重庆如何?”
杨度早年曾经瞒着老师王闿运自费前往日本,留学于东京弘文书院师范速成班,就连黄兴和孙中山的相识也是通过他介绍的(两人当时是同学),所以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街景后,杨度点头称赞道。
“杨某虽然也曾在相片上看过,但此时一看才发现重庆要比照片上漂亮许多,尤其是干净的街道,如果不是风物不同的话,杨某都要以为是回到日本了。”无论是蜀报还是英国和日本人提供的一些资料上,都有着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相片,也正是透过这些相片,袁世凯和杨士琦及杨度等谋士才能对国社党和严光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不过在看到相片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的杨度还以为是摄像师将差的地方漏下,专门挑那些好的地方拍摄,所以这次来多少都带着一些眼见为实的心思,不过等杨度到了重庆后才知道,如今的重庆显然要比几个月前看过的照片更加的漂亮。
不过杨度还是有些奇怪,在他看来,只要愿意投入资金,那么想将一座城市建的漂亮虽不是简单的事情,但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如今一看重庆,除了崭新的街道和楼房外,整座城市相较于上海和北京也是格外的干净,这可就不是钱能办到的了…
在听到杨度的疑问后,陈堪笑着将刚刚对廖仲恺说过的话再次对杨度说了一遍。
在得知了真相后,杨度和廖仲恺的反应到是截然不同。
杨度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换句话说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疗效。所以在听了陈堪的解答后,杨度只是笑着道。“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等回了北京后我向宫保建议一下。”如今才是5月初,袁世凯还只是临时大总统,所以杨度依然称他为宫保,不过等到10月的时候,恐怕他就要换个称呼了。
这时马车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行驶后,也停在了市政府大楼的院落内。
“皙子先生一路辛苦,要不要我先替您安排一下休息的地方?”
等到马车停在院落内后,陈堪对着一脸疲惫的杨度开口道。
在被袁世凯委托为代表后,杨度先是乘坐火车通过京汉铁路前往汉口,然后再转搭客轮前往重庆,认真的讲要比廖仲恺辛苦上许多被。不过在听了陈堪的话后,杨度却仅仅只是笑着道。
“刚刚陈市长不是说严都督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吗?既然这样杨某就先等上一段时间吧。”
“这样…”
既然杨度这么坚持,陈堪也无法勉强只好道。
“那我就先带皙子先生到会议室去吧,等都督回来了在通知您。”
杨度点点头。“也好。”
陈堪也知道此时不宜让廖仲恺和杨度两人见面,所以在得到杨度的同意后,陈堪就将他带上了会议室。
进了会议室后,因为闲着也是闲着,杨度就向陈堪要了许多四川当地的报纸来消遣。
如今川贵两省实行的是新闻审查制度,报社刊登的新闻在刊登的前一天都必须由驻派的内务部人员审查后才能发行。当然,在制度实行之初时也有不少人进行反对,就连邓孝可也亲自跑到都督府来找严光表示反对。不过等到严光表示这仅仅只是为了防止政府机密外泄,同时各大报社的主编和记者们也发现一些评击政府的稿子依然可以发行后,渐渐的抗议之声也就没有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如今的川贵报社的报纸上,是绝对看不到有可能泄漏情报的“消息”的。
并不知道这一点,杨度还在报纸上找着可能有用的消息,不过可惜的是他除了一些普通报社都在引用的消息外,就只看到那些赞美严光如何如何“伟光正”的恶心词语。
看着那些赞美严光的恶心词语,杨度多少有些反胃的感觉,最后不得不将报纸扔的离自己远一些。
不过回想一下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内容,并不知道这些都是托了新闻审查的福,杨度只是在心里道。“报纸上居然都是这么肉麻的评价,也不知道这个严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还不知道杨度对自己产生了好奇,严光仅仅只是拿着一个柳慧学以全兵工厂员工的名义送上的21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模型把玩着。因为是要送给严光的礼物,所以这个模型做的极为精致,也让严光非常的喜爱。
就这么把玩了模型几个小时,严光的马车终于在几百名骑兵的簇拥下进入了城内。
“都督,您终于回来了。”
得知严光回来了后,陈堪连忙走了出来。
“那个廖仲恺现在在哪?”
“现在正在我安排的房间里休息。”说着陈堪连忙道。“还有,袁世凯派的人也已经到了。”
“已经到了?”本来还准备去见廖仲恺的严光楞了一下。
陈堪点了点头,杨度是严光在回来的路上抵达的。如今虽然有了无线电报,但是电报显然还没办法装在马车上,所以严光到是还不知道杨度已经来了的消息。
“这样…”
严光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才开口道。
“既然杨度也来了,那我就先去见杨度吧…”
“不见那个廖仲恺吗?”
“你不是说那个廖仲恺现在正在休息吗?既然这样那我就先见杨度,然后在见他吧。”
听严光这么说,陈堪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带着严光向着会议室的方向走去。
“可是杨皙子先生?”
推开会议室的大门,看着里面正坐在椅子上看着报纸的3、40岁的削瘦青年,严光笑着开口问道。
看到严光从房外走进来,杨度也连忙将报纸放下起身道。
“正是在下,您就是严都督吧。”
这么说的时候,杨度也在为严光的年轻吃惊着。
等到两个人落座后,严光朝着杨度一拱手道。
“皙子先生的大名严某可说是闻名已久了,今日一见果然如传闻一般啊。”
“哪里哪里,在下才是久仰严都督大名了…”听严光这么说,杨度也连忙客气的回答道。
就这么来去寒暄了十多分钟,杨度才步入了正题。
“严都督应该知道杨某的来意吧。”
说到正事的时候,杨度坐直了身姿盯着严光道。
“多少能猜到一些。”
“既然严都督已经猜到了一些,那事情就好办了。想必严都督也已经知道外界的事情,如今杨某奉宫保之命前来,就是希望严都督能在这次的事情当中站在宫保这一边…”说到底如今的国民党内还是用法律解决的呼声比较大,所以袁世凯也仅仅只是想要将这次的事情压下去,然后削弱一下国民党的实力,到还没有想过一口气将国民党彻底少平,所以这次派杨度来也只是希望他能在这次的事件中站在北洋一边,至少不要站到国民党那里去。
严光当然不可能去帮袁世凯,如果他这么做的话,就算将来袁世凯做的再过分,恐怕国民党的人也不会有胆子掀起二次**,不过如果只是中立的话,到是符合严光的想法。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还是和杨度磨蹭了许久,一直等到近两个小时后,严光才让陈堪替杨度安排一下住处。先让他休息一下,等到了明天的时候在继续为这个问题进行商谈。
不过等到杨度被陈堪的秘书领去休息的时候,严光却在陈堪本人的带领下朝着廖仲恺休息的地方走去。
此时的廖仲恺在房间里正睡的迷糊,不过在听到敲门声的时候还是爬了起来。
“谁啊。”
或许是很久没睡的这么舒服了,在这么说的时候,廖仲恺居然有一种其实自己是在家里的感觉。
不过还没等这种感觉维持多久,门外的陈堪已经开口道。
“廖先生,我们家都督回来了。”
“都督?”廖仲恺一愣,随后就回想起自己这次的使命是什么了。“稍等一下。”先是这么说了一声,然后在稍微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后,廖仲恺才将房门打开。
“您就是廖先生吧?久仰久仰”
等到廖仲恺将房门打开以后,正站在门外的严光握住廖仲恺的手连连摇了起来。
“您是严都督?”
“正是。”
看着有些楞然的廖仲恺,严光一脸笑容的开口道。
——————————
好吧,看来不用十分钟那么长了。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九十九章 稍作支援
正文]第一百九十九章稍作支援——
第一百九十九章稍作支援
1...6061626364...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