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第二百一十三章北洋(二更)
提到北洋军阀,最着名的当然就是北洋六镇,也就是由一到六这六个镇。六镇当中除了第一镇是由旗兵组成,袁世凯还无法完全掌控外,其他五个镇都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
等到了民国时期,也就是清室退位后,袁世凯除了将北洋六镇改编为师外(也就是第一到第六师),同时还将原有第二十镇和第二十三镇两个清末新军改编为师,也就是北洋陆军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师长就是张绍曾和孟恩远。至此,北洋便由原来的六个师扩充为八个师。
随后没多久,袁世凯将原来的清末陆军第十三协改为北洋陆军第十九师。同时将奉天五路军(奉天省原有的旧军八路四十营,也就是巡防营)当中的前、中两路改为北洋第二十七师,同时将剩下的几路改为北洋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由冯德麟担任(张作霖早期的对头)。
在整编了第二十、第二十三、第十九、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师后,袁世凯的实力扩充到了十一个师。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奉天混成协、直隶混成协、陆军第二混成协、第十三混成协、第二十九和第四十三等十余个混成协…
以上这些部队,就是为什么辛亥**后孙中山和同盟会会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拱手相让的原因。无他,真打起来,袁世凯碾压**军无压力。
不过虽然如此,但袁世凯手下真能打的除了老北洋的六个镇外,也只有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三师和张勋的辫子军战力还算不错,剩下的如二十七、二十八师以及其他的一些混成旅,战斗力都不能算是很好。
所以到了1913年,也就是二次**前夕的时候,袁世凯又扩编了北洋陆军第七师和第八师(雷振春部和杨善德部),以及另外三个混成旅,使得袁世凯拥有十三个师和十九个混成旅的兵力。
以上的部队,也是为什么二次**之前黄兴会说武力不可恃的原因。而事实也证明了黄兴的看法,在二次**期间,讨袁军所依仗的武装力量在北洋军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以上资料出自:北洋军装备与编制、简论北洋军的编制及军械装备、北洋军阀部队序列、二次**-袁世凯与**党的军事对抗、北洋陆军沿革等等等等…)
话说如果没查资料,真的弄了个北洋第九师、第十师什么的出来那就搞笑了…
——————————
巴东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比如说湖南都督谭延闿什么的…
在得知巴东失守的时候,张绍曾和孟恩远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巴东县失守的主要责任在鄂军,而不是他们北洋。至于湖北的战局?虽说有些担心,但两人也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在湖北有过十万的军队,其中的七万余人还是冯国璋和段祺瑞率领的北洋精锐。
在他们看来国社军虽然也是很能打的部队,但是区区几万国社军就想抗衡北洋的十万大军?这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
“没仗打,真的是很无聊啊…”
北洋陆军第二十师的指挥部内,张绍曾正捧着酒碗大口大口的喝着烈酒。
作为一个正统军人,虽说他并不是很喜欢打仗,但是在有仗打的情况下却只能在老家看着别人打,这种感受绝对是马邦德之流无法体会的。何况如今湖北省内光是摆在明面上的部队就已经超过了十万,用不了多久甚至有可能超过二十万,这种场面不说百年难得一见,至少也是十年一见,可如今这么大的场面他却无法掺和一脚,真是让人…
“唉…”
就在张绍曾捧着酒碗喝闷酒的时候,第二十师的参谋长夏鸿均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夏鸿均,名字起的不错吧。ps:这个在历史上真的是第二十师的参谋长…)。
“师长,还在喝闷酒呢?”
看着张绍曾一个人坐在那里喝闷酒,其他的人,包括勤务兵在内都躲的远远的,夏鸿均笑着问道。
“唉…看着别人在前面打仗,我却只能在后面干瞅着,这个心里难受啊…”
说着张绍曾还用袖子蹭了蹭胡子上的酒渍,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审美观,居然特意留下这种胡子。
然而看着张绍曾这个样子,夏鸿均却是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电报。
“师长,你看这是什么?”
看夏鸿均这个样子,张绍曾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顺手拿了过来,边拆边问道。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啊?”
趁着张绍曾拆电报的功夫,夏鸿均也给自己倒了碗酒,等满满灌了一口后才开口道。
“就是你朝思暮想的出征令啊。”
“出征令?”
听夏鸿均这么说,张绍曾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出征令?怎么回事?”
“袁宫保的命令,让我们和孟师长他们入关作战。”
听到孟恩远,正在看电报的张绍曾顿了一下,然后有些吃惊的问道。
“怎么还有老孟的事情?那家伙可是在吉林啊”
如果仅仅只是自己的第二十师到还好说,奉天虽然不算近,但好歹也不算太远,拼命行军的话入关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可孟恩远?他的第二十三师的驻地可是在吉林啊,真要等他入关,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然而看张绍曾的样子,夏鸿均却只是笑了笑道。
“这一点宫保他早就想好了。”说着夏鸿均走到师指挥部的东三省地图旁。“宫保的意思是,孟师长的第二十三师通过中东铁路乘火车前往长春,然后再由长春的南满铁路前往旅顺。我们也同样如此…”
“旅顺…”张绍曾皱了皱眉。“我记得旅顺港是日本人的吧,他们会同意让我们在那里乘船吗…”提到旅顺的时候,虽然张绍曾是陆军将领,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不舒服。
“当然会。”夏鸿均示意张绍曾将电报的内容看完。“宫保大人已经和俄国人、日本人联系过了,他们已经同意我们使用中东铁路、南满铁路还有旅顺港口运送部队…”
“让日本人和俄国人同意,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吧…”
“那是当然。”夏鸿均苦笑了一下。“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没有好处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帮忙?只是不知道宫保究竟答应了什么好处给他们…”
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出了名的贪婪,而且两者也都对中国的东北部垂涎若渴。如果袁世凯没有提供什么好处,很显然两个是不会为袁世凯打开方便之门的。
其实袁世凯也很无奈,如今北洋的架子虽然很大,有13个步兵师和19个混成旅,但是实际上能用的部队却很少。像第二十七师和第二十八师这样的,都是由原来的巡防营整编出来的,战力如何可想而知?
剩下的老北洋六镇,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已经派出去了,新建的第七和第八也派出去了,只剩下第一和第三师留着看家,这个时候能动用的也只有第二十和第二十三师了。虽说这两个师并不是老北洋出身,但好歹也有新军的底子在那里,战力上也比那些个新建的混成旅强上许多,派出去至少不会闹出什么笑话来,这也是为什么张绍曾和孟恩远的部队都在东北,袁世凯却依然调动他们的原因。
没错,北洋的架子是大,但是需要看住的地方也大,而且能打的太少了…
至于将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调走东北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今东北还有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师以及几个混成旅在,再加上日本人和俄国人的互相制衡,袁世凯到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而这时的第二十师指挥部内,张绍曾却摇了摇脑袋停止思考。
“算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让我们掺和一脚就可以…”
对袁世凯和俄国人还有日本人的交易,张绍曾不想,也没兴趣知道,他现在关心的就是如何才能将分散在各地的部队集结起来。
“老夏,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啊。”
知道张绍曾在说什么的夏鸿均点了一下头。
“放心吧,师长。”
——————————
在得到了袁世凯的命令后,驻守在哈尔滨的第二十三师和驻守在奉天的第二十师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集结,然后就一批一批的乘坐火车前往属于日本的旅顺军港。
在那里,日本人和英国人已经帮忙准备了数十艘客轮和货轮,这些船只将会帮袁世凯将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运送到上海,在由上海转乘船只前往武汉。
得益于军情局在上海、直隶和奉天的情报网,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刚刚有所动静远在成都的严光就已经知道了。
“新增援的两个师吗…”在看过有关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的资料后严光点点头。“看来将水军调往巴东到是没有做错啊…”
说着严光看向了王耀武和其他人。
“你们说,要不要在派些援军给朱庆澜和杨山?”
——————————
多谢留在兴中、甜蜜的甘蔗还有龙牙-血三位帅哥了~
^o^。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上(三更)
第二百一十四章江上(三更)
对袁世凯发过来的电报,段祺瑞和冯国璋只是看了看就扔到了一边。
援军?确实是个好东西,可如果这个援军还在东北的话…
算上集结和运载的时间,这两个师能在一个星期内抵达上海就已经很不错了。等到他们抵达武汉的时候,或许冯国璋他们已经在宜昌和国社军交手几个回合了。
在将电报扔到一边后,段祺瑞对一旁的黎元洪道。
“宋卿,汤次长那边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国社军在港口的火炮虽然多,但是汤次长每次都是打完就走,所以效果到还算不错,如今汤次长正在进行第三次任务。”
听黎元洪这么说,段祺瑞点了点头。
“那就好…”
——————————
就在段祺瑞和黎元洪在都督府内交谈的时候,汤芗铭正躺在一张躺椅上,享受着温和的阳光和飞鹰号的甲板风。
就在汤芗铭还在那里享受的时候,飞鹰号的舰长林海沧突然走了过来。“汤次长,快到中午了,要不要先到餐厅去用餐?”
摇了摇头,睁开双眼的汤芗铭抬头对林海沧道。
“林舰长,距离巴东还剩多少时间了?”
听汤芗铭这么问,林海沧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
“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这样…”汤芗铭点点头,重新躺回了躺椅上。“你们先吃吧,我再呆一会。”
“是。”
等到林海沧离开了甲板后,汤芗铭一边继续享受着阳光和甲板风,一边回忆着这次任务的起因。
五天前,黎元洪在巴东的探子突然回报,说国社军正在对巴东原有的码头进行扩建。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黎元洪和段祺瑞他们很快就判断出国社军是想将巴东县建设成通往湖北的桥头堡和中转站。只要能将巴东建设成一个拥有足够吞吐量的桥头堡和中转站,那么依靠长江河道的帮助,国社军在进军湖北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担心后勤上的问题了。如果国社军想要对巴东进行增援的话,也只需要通过船只将部队运抵巴东就可以了。
而这些,都是黎元洪和段祺瑞他们不能容忍的。
如今北洋的援军想要抵达武汉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京汉铁路,通过火车运输的方式将部队由北京运抵武汉。另一个就是通过海运,也就是由安东(丹东)、旅顺、天津这样的港口,通过海运的方式将部队由上述这些港口运往上海,然后在转运到武汉。
相较于根本就是在家门口的国社军,北洋的援军想要抵达湖北的话,耗时极长。
如果国社军真的在巴东站稳脚,顺便在弄个吞吐量极大的港口出来,估计袁世凯就需要想想要不要换一个地方打了。
所以为了阻止……至少是拖延巴东港口扩建的进度,段祺瑞就让汤芗铭带着他的舰队到港口外去执行骚扰任务。也就是没事放两炮,将工人们好不容易造好的港口毁掉什么的。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任务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对汤芗铭的到来巴东的国社军毫无察觉。
不过等到扩建中的港口第一次被骚扰后,朱庆澜就将军中全部的105和120口径加农炮部署在了港口附近。
在朱庆澜看来,部署了这么多的120口径加农炮后,如果汤芗铭还敢来的话,这些火炮绝对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过朱庆澜很明显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距离达到七八公里的情况下,岸防舰炮想要击中漂在水面上的军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军舰上的舰炮想要击中目标更难,只不过……和江面上小小的军舰相比,岸上的港口显然要大上许多,军舰上的那些炮手甚至不需要刻意瞄准,就能轻易的击中港口中的码头…
而且港口中的木制码头在炮弹面前简直就是脆弱不堪,如飞鹰和江利、江元这样的军舰,只需要随便来上几发就能将码头弄的一团乱,而这时,负责防御的火炮群即使运气好也不过是命中一两发罢了…
每次汤芗铭的舰队在巴东港口肆虐一番离开后,闻讯赶来的朱庆澜看着一团乱的港口和扬长而去的汤芗铭,都有种跳到江里和他拼命的冲动。
但是没办法,即使他真的跳进江里,也不是汤芗铭的对手。
要知道即使是5艘军舰当中速度最慢的江利和江元号长江炮舰,最大的航速也达到了13节,飞鹰号和湖隼、湖鹰三艘舰艇的航速更是达到了23节。朱庆澜虽然也擅长游泳,但是就算速度在快上十倍也是追不上他们的…
“呼…”
在躺椅上躺了十多分钟,觉得已经吹够了后,汤芗铭先是伸了一下懒腰,起身朝着餐厅的方向走去。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抵达临近巴东的水域了,他可不想在战斗的时候用餐。
至于这次任务的危险性?听说国社军在重庆驻有一支四川水军的时候,汤芗铭也曾经警惕过,毕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支舰队究竟有多么弱小。但是在他带着这支舰队连续袭扰巴东守军多次四川水军却依然没有出现后,汤芗铭的警惕也就淡了下来。
“也对,海军毕竟不是随便买几艘军舰就行的,还要培养海兵和军官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在后勤和维修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那个姓严的暴发户虽然从德国买了不少炮舰回来,但如今恐怕连开军舰的水兵都还没有招齐呢吧…”
这么想着,汤芗铭走进了飞鹰号舰内的餐厅中。
就常理而言,汤芗铭心中所想的一点都没错,百年海军,一支好的海军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随便买些装备就能行的—————我们伟大的三哥就是其中的典型…
不过……也正是因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选择德制炮舰的时候,严光还顺便“购买”了一大批“德制”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不但负责对严光的水军装备提供保障能力,同时也负责培训中国学员。
在这些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四川水军的妥善率可以说是相当的高…
当然,尚在舰上的汤芗铭是不会明白这一点的。
——————————
在餐厅内和林海沧以及其他军官用过餐后,汤芗铭一个人静静的品尝着刚刚沏好的铁观音……这是汤芗铭最喜欢的茶叶。
而在汤芗铭品茶的时候,其他的人,如林海沧等也在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至于战时计划什么的?完全不用,在汤芗铭他们看来,这次的任务和前几次一样,只要用舰炮将工人们辛苦维修好的码头再次摧毁掉就可以了。
只不过就在汤芗铭他们还在餐厅内优哉游哉的时候,飞鹰号上突然传出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同时一名海军军官也突然从外面跑了进来。
“出了什么事了?”
看着下属慌张的样子,林海沧皱了皱眉后问道。
往日里林海一直教导下面的下属,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冷静,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如今下属这个样子,林海沧自然觉得有些不高兴。
然而这时军官却根本无法顾忌林海沧的想法,他只是指着外面大声的道。
“外面……外面出现了一支舰队”
“什么?”
听到军官这么说,汤芗铭和林海沧都站了起来,然后快步的走了出去。
汤芗铭和林海沧的身后,一众飞鹰号的军官也都跟着走了出去。
等到汤芗铭和林海沧他们走入舰桥后,就发现在正前方正有15艘军舰迎面而来。
然后看着这15艘,几乎每一艘都和自己脚下的飞鹰号一样,不,应该说是比飞鹰号还要大上那么一点的军舰,汤芗铭觉得自己的眼皮都跳了好几下。
“四川水军?”
看着面前这支和己方相比根本就是庞然大物的水军舰队,汤芗铭的口中蹦出了这四个字。
这时一旁放下望远镜的林海沧也看向了汤芗铭。
“汤次长,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汤芗铭苦笑了一下。“让湖隼、湖鹰两舰发射鱼雷,扰乱四川水军的队形,然后我们就转向………逃回武汉去吧…”刚刚汤芗铭用望远镜看了一眼,对面的那群炮舰光是前甲板上就有4门120口径的舰炮,真要是打起来的话今天自己的这百多斤肉,恐怕全都要献给长江龙王了。
然而听到汤芗铭这么说,林海沧一边示意传令兵想其他4舰下令,一边皱眉对汤芗铭道。
“可是汤次长,如果这么做的话,恐怕江元、江利两舰就逃不掉了啊…”
江元、江利两艘炮舰的航速是13节,而面前四川水军的炮舰航速至少在20节以上,真要选择不战而逃的话,自己一行能不能逃掉还不一定,可江元、江利两舰却是死定了。
“如今是能跑掉一个就跑掉一个,死两个总比全都死要好的多…”
说话间,湖隼、湖鹰以及飞鹰号已经将9枚鱼雷射向了迎面而来的15艘德制炮舰。
而那15艘德制炮舰也和汤芗铭想的一样,在见到那9道白条后,纷纷进行机动规避鱼雷。
趁着这个机会,飞鹰等舰纷纷调转方向朝来路返回。
而这时,在规避掉了9枚鱼雷后,15艘炮舰前甲板上的60门120口径舰炮已经朝着汤芗铭的舰队进行了第一轮炮击…
——————————
终于赶上了,话说这个标题我好像用过?。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底
第二百一十五章江底
四川水军德制“江湖”级浅水炮舰旗舰“江蛟”舰的舰桥上,何文君正手持着望远镜观察几公里外的汤芗铭舰队。
“子桥就是被这些小船弄的焦头烂额的?他不是总吹嘘说不管什么样的舰队都敌不过他的炮群吗。”说着何文君放下了望远镜。“不过汤芗铭的这些船还真是小啊,比军情局提供的照片显示的还要小…”
也难怪何文君会这么说,毕竟何文君的15艘炮舰全都是标排800吨的大型炮舰,自然也就看不起汤芗铭手里的那些小舰了。
听到何文君这么说,江蛟舰的舰长何济世也开口笑着道。
“司令,你这么说恐怕就有点欺负人了吧。”
何文君和何济世都姓何,算是本家,关系一向不错,所以说话的时候到也不用太过拘束。
至于何济世说何文君欺负人?严光购回的15艘浅水炮舰,每艘炮舰的价格都达到了一百三十万,而汤芗铭的这支舰队里,哪怕是价格最高的飞鹰号也不到一百万银元,排水量550吨的江利和江元更是只值三十万,两者根本无从比起。
就在何文君和何济世指着汤芗铭的舰队谈笑的时候,9道白条突然从汤芗铭的舰队中穿梭过来。
“是鱼雷。”
就在何文君和何济世做出判断的时候,江蛟舰已经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其他14艘炮舰也同样如此。
根本不需要何文君做出指挥,在见到穿梭而来的鱼雷后,15艘炮舰已经自动进行规避动作。
鱼雷,自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发明了第一枚具有实战意义的鱼雷“白头鱼雷”后(射程为180——640米,速度只有11公里每小时,相当杯具),这种新式的海战武器就一直不断的在进行着改进,只不过将其改进的更具有实战意义,依然是那位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
1895年,罗伯特怀特黑德对白头鱼雷进行了首次重要改进,这次的改进增强了白头鱼雷的射程,使其由原来杯具的180——640米的射程变更为6400米,也就是六公里半…
除了罗伯特怀特黑德外,也有其他人在对鱼雷进行改进,如1904年的美国人布里斯发明的热动力鱼雷,也就是蒸汽瓦斯鱼雷,在用热动力取代了冷动力(压缩空气发动机)后,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5公里,不过射程只有2740米…
当然,美国人的那个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因为汤芗铭他们用的是英国的白头鱼雷…
虽说经过罗伯特怀特黑德的改进后,白头鱼雷的理论射程已经能够达到6400米,不过真在这个距离发射的话,偏靶多远就是很难说的事情了。
何文君他们所处的水域,虽然不像长江口那样有30多公里宽,或者稍次一点有7、8公里宽,但也有1公里多的宽度。再加上汤芗铭舰队上的水兵突然看见这么大一支敌对舰队,心理上多少有些“受精”,发射的鱼雷自然也就没了准度,何况汤芗铭的目的也只是扰乱何文君的队形。
1...6768697071...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