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而知府衙门内,于宗潼在见过严光后便坐着轿子到了总督府。
在将自己和严光所谈的事情全部禀报给赵尔丰后,赵尔丰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是如他所说,那么替他向朝廷申请一个七品的顶戴到也没什么。对了,他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华升公司。”于宗潼连忙回答道。
“嗯,既然这个华升公司是目前川内最大的一家企业,同时也在你的治下,以后一定要多行照顾啊…”
于宗潼自然知道这个照顾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别让下面的人捞的太狠了而已。
回了衙门后,于宗潼便将手底下的人全部召了过来,然后将赵尔丰的话转达了一下。
下面的人在听说成都最近兴办的一间很大的工厂后,本来还想过去捞一点好处,如今一听居然是总督发话了,到也打消了不少的念头。
这些人到不会认为赵尔丰是想要培养民族企业,只以为是严光已经将赵尔丰喂饱了,所以才会发下话来。天可怜见,严光压根就连赵尔丰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赵尔丰此举还是替严光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工厂内,严光和其他的人吃过饭后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硬是在当天便将所有的机器全部安装完成。
到了第二天,天才刚刚亮王二就又来敲门了。
“老板,官府的人来了。”
“知道了。”严光伸了个懒腰,然后从床上坐起来。既然已经知道这次是来进行检查的,严光自然也就不会在担心什么了。“你先带他们去看机器,我随后就到。”
“明白了。”王二在门外一点头便离开了。
虽然这次来的人主要是负责检查那些机器的价值,不过阎王易惹小鬼难缠的道理严光还是懂的,所以在穿好衣服后就揣了一些银票在里面。
待会该打点还是要打点的,就算是真的弄到了一个七品,严光也不觉得能吓得到谁,这种官就和买来的官一样,都是不值钱的…
走进厂房后,严光便看到昨天来的官差正带着几个人到处看那些安装完的机器,而正陪着他们的王二在看到严光进来后连忙走了过来。
“老板。”
“怎么样了?”
“厂房里的机器他们已经看完了,现在正在看这些已经安装好的。”
严光点点头,便朝着官府派来的那几个人走了过去。
“诸位?怎么样?”
“嗯…”那几个正围着机器看的人一看严光过来了,也知道是正主于是便一个个的站直了身子。“这些机器的总价值加在一起确实是超过了二十万元,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旁边的几个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算是合格了?”严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自然。”为首的一个穿着马褂的中年人点点头,接着对一旁的差役道。“现在你可以去回复知府大人去了。”
严光连忙掏出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送上去,那个马褂中年人接过一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怎么好意思呢…”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将银票收了起来。
而那几个差役也收到了严光送上去的银票,因此同样露出了一脸笑容。
虽说知府已经转达过总督的意思,让他们不要到这间工厂来捞,不过如今可不是他们捞,而是人家严老板主动给的,那么…
不收下的话,岂不是有些太不识相了?
“严老板,既然这几位已经说没问题了,那小人就先在这里恭喜严老板了!”虽然只是个七品,而且还是虚的,根本管不到他们知府衙门的人,不过既然收了钱差役也不介意说点好听的话。
“哪里哪里…”严光摆了摆手。“以后严某的工厂还要拜托诸位多多照顾呢…”
听了这话差役心说我到是想照顾,而且还是好好的照顾一下,可既然总督和知府已经照顾你了,我就是想照顾也照顾不了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今天也是捞到了一百两,他们哥几个分一下每人至少能分到几个月的饷钱,因此心情也是相当的不错。
在说了几句客气话后,严光亲自送这几个人离开了工厂。
接着,严光便让手下的一个会计到城里去,替自己招几个懂英语的翻译回来。
如今机器虽然已经安装完了,但是招募的那些工人却需要进行培训,可全厂几百号人就自己一个人既懂英语又懂中文,平时兼职下翻译到还没什么,真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话…
想到自己要在那几个洋技师和几百号人之间充当翻译,严光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那名会计是无法理解严光感受的,不过既然老板要他到省城里去招懂英文的翻译,那自己去招就是了。就这么一连招了几天,总算是招到了三个懂英语的人。
而这个时候知府衙门也派人下来,让严光过去领朝廷赏下来的顶戴。
在到知府衙门走了一遭后,穿着官服回来的严光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有品级的人了。
——————————
求收藏和票票~~~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十九章 子弹省着点
新招来的三个翻译和几个洋技师都很用心,在他们的配合下很快就使那三百多名女工学会了操作这些机器。而那十七名识字的女工,也被严光安排做了职员,专门负责管理其他的女工。
工厂开业的那一天成都知府于宗潼亲自到场祝贺,四川代理总督赵尔丰也手书了一块匾额派人送过来,上面正好是华升公司这四个大字。
严光相信,只要有这两位在一天,四川省内便不会有人找自己的麻烦。
当然一些小麻烦还是免不了的,不过那些小麻烦严光自己就可以处理的。
于是,在严光来到这个时代的第十一个月,华升公司终于正式开业了。
而随着工厂的开工,第一批棉纱和棉布等产品很快便被生产出来,由于在事先就已经联络好了经销商,所以在销路上很。
不过这也是因为和外省进来的纺织品相比,华升的产品减少了运输成本所以在价格上要低一些的缘故。而且在这个非常重视地域的年代,严光这个老板的来历虽然并不是很清楚,但华升的产品既是川货也是国货,华升公司也毫无疑问的是川人的公司,下面的那些商家们虽然是商人,但也是四川的商人,自然会支持四川的企业。
于是在开业的第一个月严光便发现,想要在短期内将买机器的钱收回来或许不太可能,但如果只是想在保持收支平衡的同时进行盈利,却是绝对没有问题。
而且和严光最早时预期的一样,四川五千余万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成为华升产品的消费者,也是相当不得了的一股力量,以华升公司目前的生产水平根本就无法满足这些消费者,甚至还不足以满足成都的四十万人口。
因此当下面的商人们得知严光的仓库里还有一堆机器并没有动用的时候,便已经跑出来催促他扩大产能了。
“呼,那些家伙们总算是走了…”在送走了又一批催促扩建的经销商后,严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真是一群难缠的家伙,明明跟他们说已经开始扩建了,还是催促我们动作快一些。”
“商人总是逐利的吗…”一旁的王二笑道。
严光瞥了他一眼。“你到是懂了许多啊。”
“在一旁看了这么长时间,总是会学到许多东西的。”
“对了,那群家伙现在怎么样了?”严光口中的那群家伙是原来的十名保安,和后来新加入的十名保安。
这二十个人都是些健壮的小伙子,而且人人都识字,只不过过去既没有做保安的经验,也不是行伍出身,拉出来打打群架倒是没问题,做保安就有些不合格了。因此严光便让王二这个前水匪和现任的保安队长好好的训练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五块大洋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他们?”王二虽说和那些人年纪差不多,但还是哈哈一笑。“那帮家伙现在正躺在宿舍的床上起不来身呢…”
“是吗?”严光也笑了。
那群保安严光是准备打算做将来起义用的班底的,自然希望他们能干练一些,只可惜现在严光手头上并没有合用的人选,只能先拿王二这个前水匪来凑合一下了。
“不过这个到不及…”严光摸了摸下巴在心里想到。“距离武昌起义还有三年的时间,所以先让王二练着也没关系,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是等明年伦敦的股票可以变成银元了再说吧…”
想了想,严光对王二道。“现在工厂正在扩大生产,原来的三百多名工人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要在外面再招募一些工人进来,嗯,至少还要招募三百多人才行。”
“这样的话恐怕也无法将全部机器都开动吧?”
“当然不能,不过饭总是要一步一步吃的吗。”严光笑着道。“而且工厂的人多了,你们的责任也比原来大了许多,现在的二十个人肯定是不够用的,我决定将保安队伍在扩充一些。”
“扩充多少?”王二连忙问了一下。
“扩充三十人,将整个保安队伍扩充到五十人大概就可以了。”说着严光揉了揉脖子。“等到工厂将所有的机器全部投入使用的时候,整个工厂至少会有两千多名工人,到那个时候恐怕你们还要扩充。”
“可是老板…”王二挠了挠头。“五十个人已经够用了吧?”
在王二看来保安的工作仅仅只是防范厂内的人将东西带出去,或者是厂外的人潜入到厂内偷东西,所以哪怕是一两千人的工厂五十个保安也是够用的…
“当然不够!”严光摆了摆手。“将来至少要扩充到一百人的,你该不会以为我仅仅是建一座纺织厂就完了吧?将来还有洋灰厂和玻璃厂的!”这也是严光打造保安部队的理由。
虽然如今王二也算是严光的心腹,但严光并不打算现在就对他说自己的真正目的,那些重金打造的保安部队也是如此。
当然,到了最后还是要说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是运动爆发,川内震动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严光相信这个自己亲手打造的队伍一定会支持自己。
说到这里严光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对了,你们还需要枪吧?”
想起义总是要有枪的,没枪的话怎么起义,还好这个时代枪的问题不难解决。
“枪?”愣了一下后,王二点点头。“确实需要一批枪,嗯,十支汉阳造就可以了。”说着王二小心的看了严光一眼。
和后世抗战的时候不同,在这个时期汉阳造可是标准的好枪,更好的也只有高上一代的毛瑟g98步枪了,不过这个时候毛瑟98步枪还没有对中国销售,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所以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汉阳造…
虽然王二仅仅只是需要十支汉阳造给自己手下轮着用,但严光可不希望自己的起义部队成为一支连枪都缺的部队,哪怕仅仅只是在初创时期,不过这些严光并不打算对王二说,所以仅仅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得子弹省着点用啊…”
“?”
——————————
求收藏和票票~~~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三十章 清末枪照
清末民初,是中国枪支最为泛滥的时期。
当然,后面这个民初是可以涵盖整个民国时期的。无论是早先的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政府,对下面的各个省的控制力都相当的薄弱,自然就无法控制泛滥的枪支。
而清末的满清政府与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不同的是,虽然满清政府对各个省的控制力不断被削弱,但至少在辛亥革命之前还拥有一定控制能力。所以清末的枪支泛滥,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执行的“核发枪照”政策。
“核发枪照。”如果简单点讲就是枪证,这种政策一直从清末持续到民国…
只要有了枪证,即使是持枪在大街上乱转也不犯法,当然枪证的价格并不便宜,从几十银元到上百银元都有,有的时候一张枪证甚至要比枪本身更加值钱,而且每张枪证都仅仅只对一支枪有效。
这是满清政府在发现无法禁绝枪支泛滥后想出来的办法,也为满清政府和早期的民国政府提供了大笔收益,是极为有效的敛财手段。
所以在清末想要搞到枪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无论你是什么人。
唯一的难点就是五十支汉阳造的数量有些大,毕竟汉阳造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也算是新锐步枪了,如今的四川第十七镇新军都没有到人手一支的地步。
虽然拍着胸脯对王二说到时候只需要给自己省这点子弹就可以了,但是到了最后严光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别的不说,光是买枪的门路严光就没有头绪,于宗潼和赵尔丰到是很照顾他,但这仅仅只限于生意方面,如果只是找他们买枪的话…
即使是严光也知道,五十支汉阳造是什么观念。
最后没有办法,严光只能将自己手底下的几个读书人全部找来。
“老板…”在严光将几个会计全都招过来想办法后,一个叫林威的会计犹豫了一下。“既然那个汉阳造不容易买到,那为什么不直接从上海的德国洋行那里买呢?”
严光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猛拍了一下巴掌。
虽然在这个时候汉阳造并不好买,但是并不代表委员会1888步枪不好买,如今德国那边已经换装毛瑟98步枪(换装一直持续到1915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买不到毛瑟98的缘故),大批的委员会1888步枪被弄到了二线或者是直接销售到了中国、奥斯曼土耳其和一些亚非国家。
五十支汉阳造,对没有门路的严光来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对上海那边的德国洋行来说却仅仅只是一笔小买卖而已。
“林子,明天我去趟知府衙门去办理证件,办好了以后你带着到上海去买五十支枪回来。”
“明白。”林威点了一下头。
敲定了买枪的方法,严光便让几个会计回去休息了。到了第二天,严光带着王二到知府衙门去办理五十支步枪的证件。
虽然这个时候民间的枪支已经很泛滥了,但是五十支枪的威力还是不小,更何况还是五十支1888式委员会步枪,现在汉阳兵工厂的汉阳造就是根据这个仿制的。
衙门下面的人不敢轻易决定这件事情,只能向上面禀报,最后于宗潼亲自出面询问。
对此严光解释说自己扩招了一倍的工人,因此需要加强安保力量,于宗潼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
严光扩建工厂的事情于宗潼也知道,他还曾经亲自去总督府和赵尔丰谈过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治下出了这么一间大型工厂两个人也很高兴。
不过高兴归高兴,枪的问题确实是有些…
而且严光的华升公司是在成都附近,于宗潼可不认为在那里会出什么状况。真要是出了什么状况,都不需要衙门里的差役,只要出动城内的巡防营和新军就可以将一切问题摆平。
好在这个时候四川除了袍哥会那样的组织外,就连一些普通的商会也有不小的武装力量,严光的五十支枪在这里面并不算出奇。最重要的是,于宗潼不相信严光这么一个商人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眼下虽然广州等地不停的在闹革命党,但总体上来说四川还是风平浪静的,更何况此时只听说有会党、新军出来闹革命,还没听说有商人也跑出来闹革命的,所以最后于宗潼还是批准了严光申请的枪证。
在缴纳了每张枪证五十银元,一共两千五百银元的费用后,严光和王二带着五十张枪证离开了知府衙门。
在将手提箱里的现金和枪证全部交给林威后,严光带着王二亲自送他们三个人到车马行,一直目送着他们离开才回到了工厂。
如今枪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一半了,工厂也逐渐的步入了正轨,那么另外一件事情也该去办理了…
“王二…”回到办公室后严光往沙发上一座,不怀好意的笑了笑。“你喜欢读书吗?”
“读书?”刚刚坐下的王二一愣,有些不明白严光的意思。
严光是不知道王二喜不喜欢念书,他只知道自己上学的时候,周围没几个喜欢念书的。
不过作为严光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准心腹,武的方面自然是不用说,毕竟一年多的水匪头目不是白当的(虽然不入流),但是在文的方面…
大字不识一个,估计就连文的边也擦不到吧…
严光收下他,并不仅仅只是想要一个保镖,保镖的话只要有钱就可以了,而且各个都很有职业道德,严光需要的是文武双全的手下,所以…
“我打算给你请一个老师回来,教你识字…”
“?!”
几天后严光从外面请来了一个先生,专门教王二和其他几个没念过书的人识字。
不过王二和其他几个人似乎并不讨厌读书,这让严光有种失算的感觉。
在一百年后的某个时代,能读书的人羡慕不能读书的人,而不能读书的人却羡慕可以读书的人,那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世界啊…
不过至少在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读过书,所以他们都很向往读书…
——————————
求收藏和票票~~~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三十一章 宋鼎寒
“你就是宋鼎寒,宋先生吧。”看到王二带着一个削瘦的中年人走进来,严光连忙上前和他握手道。
“不敢不敢,叫我鼎寒就可以了。”宋鼎寒连忙道。
“你就叫鼎寒兄吧,鼎寒兄,请坐。”
等到宋鼎寒坐下后,严光开始打量起眼前这个理查德和查理介绍过来的人。
大约在一个月以前,严光的华升公司终于扩建完成,第二批的工人也已经从培训班毕业,现在正在和第一批的工人一起投入生产。如今的华升公司占地三公顷,拥有员工八百余人,织机三十台,纱锭一千多件,备用织机五十台、纱锭三千多件,每个月的盈利达到三千多银元,可以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川内第一大工厂。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严光发现单凭自己和其他几个会计已经忙不过来了,而此时尚有五十台织机和三千多纱锭没有投入使用,等到这些机器也投入使用的时候,恐怕整个工厂的职工将会超过两千人。
而且伦敦的橡胶股票达到了巅峰时,严光还准备建造洋灰厂、造纸厂、服装厂甚至是玻璃厂,到那时恐怕整个华升的员工数量就要过万人了。
没有办法,严光只好通过电报拜托远在上海的理查德和查理,希望他们可以帮自己找一位合适的人选来打理工厂。
严光的要求不高,只有三点。第一,必须要懂英语(能多几样更好),第二,没有任何的不良记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个中国人…
至于管理经验,有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慢慢学习。
和在沿海不同,整个四川最大的纺织厂就是严光的华升,其他的纺织厂无论是在成本、质量还是在效率上都无法和华升媲美,所以对严光来说最重要的是管理者。
虽然严光的要求不高,但是在接到电报后理查德还是拖着查理帮忙挑起了人选,最后的挑选结果就是站在严光面前的宋鼎寒。
宋鼎寒、男、三十三岁,民族:汉,四川简阳人,通晓英语和德语,而且曾经在上海的一家纺织厂担任过管理人员,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件事情与上司交恶,最后不得不卷铺盖走人。
在担当管理人员的时候,曾经和怡和洋行的查理有一点交情,所以当严光发电报希望他们找人选的时候,查理就选了这个正准备回老家的宋鼎寒。
在得知老家四川正有一间大型纺织厂在招募管理者后,宋鼎寒立刻订了回四川的船票。
当然,和宋鼎寒一起回来的还有林威等人和五十支1888式委员会步枪,以及每支步枪1000发的共五万发七九圆弹。
本来德国洋行那边也有七九尖弹,只是在价格上要比七九圆弹高上不少,考虑到距离辛亥革命还有三年的时间,这些步枪目前只是用于训练,所以最后严光还是选择了七九圆弹,不过即使如此在买了枪和子弹后,严光工厂两个月的盈利还是没了。
其实严光更喜欢毛瑟98和李恩菲尔德,可惜毛瑟98没货,想买也买不到,恩菲尔德就算是有货也用不起,作战的时候用恩菲尔德,消耗的子弹数量可以把严光的心脏病弄出来。
要知道,想要大规模的使用恩菲尔德步枪,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可是支撑不住的…
——————————
等到外面的人将茶送上来后,严光示意宋鼎寒尝尝看。
“鼎寒兄,你的资料我已经看过了,而且你是理查德和查理介绍过来的,所以以后华升就拜托给你了…”
“请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让华升发展的更好的。”这一点宋鼎寒到是非常的有自信,因为在四川华升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外省的那些对手又有运输成本这个劣势,再加上坐拥四川五千万人口市场,如果这都不能将华升发展好的话宋鼎寒自己就抹脖子了。
“这点我自然放心。”严光笑了笑。“一会我就给你安排办公室和卧室,如今工厂初创一切条件都还很简陋,多多包涵啊。”
宋鼎寒也笑了。“在上海时我的卧室也是一张床和一个书桌,只要不会比这个更简陋就可以了。”
“哈哈哈哈。”两个人全都笑了起来。
等到安排好了宋鼎寒后,严光带着王二到仓库去看买回来的新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