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炮火1906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费虚
当时觉不到冷,此时松懈下来,又是夜幕降临,忽然越发的寒冷起来。
由于天气无比的寒冷,融雪天的寒意让鏖战了一整天的双方将士都感到无比的难熬,战场上弥漫着一股阴冷,让人心里发寒,冰冷。
不过东北军的保暖措施还是相当不错,大棉皮鞋,里头根本就不用塞乌拉草,大棉袄里头皮衣皮背心,帽子也是好毛皮,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军队有东北军这么奢侈的装备——这些都是李安生的功劳。
暂时还不需要清理尸体,但是整场战役下来,清理尸体的时候,想必会无比壮观。
在这样的战场下,呆上一小会都是在考验人的神经,新兵蛋子们只要给拎到这样的战场上,就会瞬间成长。
也只有王大虎这样的马大哈,才大咧咧的,仿佛浑若无事,到处兜售着他爽朗的笑容,不断的笑谈怒骂,让某个角落的气氛有些回暖。
“咋样?小毛孩子,没吓坏你们吧?告诉你们,刺刀就是这么拼的,效果如何?”
他咧着大嘴,憨憨傻傻的笑着。
这厮,也忒无耻了些,刚才明明挥舞着大刀片子,生生的砍死了十余名老毛子,还都是一刀下去,拦腰两段,或是上半边身子斜斜的给劈开,血腥残暴,让人心生惧意。
他还有脸说刺刀是如何如何拼刺的,他哪里动过一回刺刀?
旁边的小兵蛋子们可没有取笑他的意思,相反,还很是钦佩这位老大哥。
刚才要不是王大虎左冲右撞,势不可挡,将哥萨克的势头给压了下去,否则他们两条战壕,一个队的兄弟们,损失不会小。
而正是王大虎如中流砥柱一般,稳定了军心,他们才凭借着火力优势,迅速的打退了哥萨克。
俄军固然悍不畏死,但是在绝对的火力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这也让他们在迅速成长的同时,增加了不少的底气。
“大虎哥,来一根,来一根。”
兵蛋子们纷纷掏出口袋里头压的扁扁的香烟来,向王大虎不住的递去。
今天老毛子的节奏很快,一直没停,让他们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在战壕里头美美的吸上一支香烟。
底下普通士兵都是发的“松花江”与“乌拉草”等几种中低档次卷烟,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奉如至宝。
这在从前,这些卷烟可都是那些有身份的人才能抽得起的。
东北军的待遇相对北洋军来说,还是要好上不少,饷银虽然没差别,但是这福利上头就相差太多。
抛开那些硬政策,条条框框,东北军还有许多的其他地方军队没有的福利可拿,比如香烟、定量的白糖、味精等日常用品特供,医疗保障等等,军人在许多商品的消费上头都有优惠权。
林林总总数十项,虽然数目都不多,但胜在实惠,许多东西有钱都买不到,加起来还是很相当可观。
这也是李安生借鉴了后世有些公司的企业文化,隔三岔五的就发点什么东西,发点优惠券,不仅可以增加军人家庭的收入,增强军人对东北的认同以及荣誉感,还能够使得军人阶层成为一个独特的消费阶层。
这个时代是要靠武力说话的时代,无论是针对国内,还是针对国外蠢蠢欲动的敌人,都是如此。
只有将军队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李安生的种种计划才有实施的机会,自然不肯薄待这些军队。
老袁能够将北洋军当成他的最大依仗,李安生同样如此。





炮火1906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刀队
买卖城战役,在第二天继续燃起战火,俄军似乎并没有因为伤兵满营,并且不断的有伤员哀嚎着死去,而对士气有丝毫的影响。
在冰天雪地间,在无尽的荒野里,俄罗斯农夫们的神经无比粗线条,他们都是苦过来的,自然无畏生死。
事实上,据李安生所知,西伯利亚农民们在一战中的表现很好,甚至在大革命中也是先驱者。
这与他们的彪悍性格是分不开的。
“乌拉,乌拉。”
他们喊着号子,不断的用血肉填满战壕,攻克着一段又一段的防线,虽然基层军官给射杀许多,但是,似乎他们从前几日的战事中学到了不少。
东北军依然不吝啬炮弹,只是,迫击炮弹的库存已经告急,无法再组织大规模的弹雨,成片的杀伤俄军。
依然是十多万人的冲锋,不断的有人倒下,不断的有人死状凄惨,但是,更多的是后面的毫无作战经验以及任何军事训练的农夫与矿丁们拼命的捡起还能用的枪支,胡乱的放着枪。
俄军正规军已经损失了一万余人,其中能够治愈返回战场的,在一千人一下,大多数人昨晚哀嚎了一整夜,痛苦的死去。
多的是在依靠血肉来抵挡子弹与炮弹的侵袭,东北军发现了俄军的后继乏力,开始逐步的吸引俄军近前,用手榴弹与机枪进行大规模的杀伤。
王大虎操起一架马克沁重机枪,狠狠的扫射着汹涌而来的俄军,枪管红彤彤的,依然不管不顾,他娘的,实在是太多了。
他搞不明白,为何这些没有摸过枪的俄国农民与矿丁也会如此的疯狂。
事实上,连年的粮食欠收,使得整个西伯利亚到远东的俄罗斯农民们心灰意冷,他们更加的渴望中国富庶的土地,渴望那些高产的土地,渴望过上东北百姓那种富足的生活。
他们无比的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并不介意从中国人手中将这些土地抢夺过来,就如同当年他们义无反顾的离开欧俄,来到苦寒的西伯利亚,来到遥远的远东,甚至是海边。
刚开始还有士兵对这些手无寸铁依然在疯狂前冲的俄国人心怀不忍,这是在屠杀,他们不是军人,都是平民。
可是,这种心慈手软很快就付出了代价,俄罗斯人可不管中国人为何会忽然丧心病狂的停止了射击,或者是枪声稀疏下来,他们只知道一点,那就是用各种方式弄死那些支那人,抢夺他们的武器,并且用他们的武器继续杀伤对手。
哪怕他们没有放过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很快的就能摸索一二。
在生死光头,别小看人的智慧。
这些是用血肉换来的,用血肉换来的防线的夺取。
东北军逐渐的从开始的慌乱到镇定下来,经过多日的作战,他们已经心如铁石,无比的适应战争。
他们很快的调整过来,等着那些俄国平民们上来,用点射有条不紊的解决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浪费子弹。
教导队打的尤其欢快,他们清一色的“1911”型半自动步枪,班长以上都配备了冲锋枪。
在大规模扩军有些为难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终于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事实上,在轻机枪的技术成熟之后,成熟的半自动步枪技术难关并不难,而且,冲锋枪也能够逐步量产。
只是冲锋枪的性能还不是十分的优越、稳定,所以只是小范围装备,作为火力填补,并没有装备给特战部队。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毫米半自动步枪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
虽然半自动步枪要到二战时才大放光彩,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安生成功的捣鼓出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原理图,这些图纸在后世网上一搜一大片。
性能基本与后世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相近,只是由于操作以及维护保养的问题,在文化水平整体还不高的东北军中还难以大规模普及,只能逐步的推广。
而冲锋枪则同样仿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就是威名赫赫的ak47,只是性能上还达不到,技术还不够成熟而已。
既然穿越者有特权,有金手指,那么不用实在太可惜。
要不然,俄国跟日本都能动员上百万的军队,东北可承受不起,更何况俄国常备军都有百万。
嫩江铜矿以及合成氨、人造硝石基本能够弹药的自给自足,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要是德国的工业援助效率高一点,凭借东北自身的几家兵工厂,甚至都不需要江南制造局支援。
弹还是相当充足的,毕竟李安生可是为此精心准备了许久,早就知道俄国要吞并蒙古,避免不了一场大战,哪里会错过这个机会。
吴禄贞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要尽快消耗俄军的元气,争取早日转向反攻,要不然等到俄军的援兵与补给到来,这仗就更加的难打。
经过了连续的作战,士兵们的射击技术要好了许多,相比前几天的战斗,有了经验的他们懂得了如何更好的杀伤敌人。
甚至还根据枪支的特性,创造出了许多射击技巧。
体杀伤效果的提升,对于俄军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只需要经历战火,农夫都能变成战士,而现在,东北军似乎成长的比俄国农夫们更快。
而东北军拼刺的技术也好了许多,人高马大的老毛子并没有占到便宜,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东北军拼刺刀居然完全占据了上风。
东北军讲究的是多人协作,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动作,两名或者更多的东北军战士两三下就能捅倒一名俄军战士,然后嗷嗷叫着冲向下一个对手,这种杀戮的感觉太过美妙。
而更为恐怖的,是王大虎居然组织起了一支大刀队,作为机动兵力,哪里陷入白刃战,就往哪里冲,两三百把大刀片子齐齐挥舞的时候,让人心胆俱裂,屁滚尿流。
大刀队的杀伤效果或许并不比刺刀高出多少,但胜在无形中的心理压迫,刀起寒光闪,刀落血肉断肢起。
残忍的王大虎等人则直接是斩首,让人忍不住要打退堂鼓,仿佛面对恶魔一般,不敢上前。
大刀队还喜欢齐齐的喊着口号,杀,杀,杀,齐齐的叫喊声,一声声都是在催命。
粗线条的俄国农夫们居然遇到了让他们恐怖的物事。




炮火1906 第三百三十八章 马克沁发威
俄军不顾生死的强悍突击,之前让东北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随着大量缺乏有效武器的俄国农夫与矿丁涌了上来,压力变成了动力。
俄军明知道这样做并不恰当,但是无济于事,他们急于攻克防线,赢取胜利,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吴禄贞等人目瞪口呆,李安生却是并不惊讶,在后来的一战中,俄国就是这么干的。
窘迫的时候,十个俄国士兵只能有一个拿着莫辛纳干,其他的都在等着英法美甚至丹麦、瑞典、意大利枪,光靠援助固然能够满足俄军的枪支需求,但是很多时候,俄军作战之时有无数的士兵们是拿着老式枪械——甚至是发射黑火药的滑膛枪以及长矛大刀作战,就跟清军与太平军厮杀时没什么两样。
如此怪诞的一幕,是事实存在的,还被写入了教科书之中。
到战场上遗落的大量法国勒伯尔、崔斯波特与格拉斯黑火药步枪,意大利70黑火药步枪,日本的村田十三、十八与二十二等多种黑火药步枪,以及美国枪、墨西哥枪,还有大量的英国枪,简直就是个万国武器展览会。
怪不得一战的时候,美国的西屋公司与雷明顿公司为俄军生产160余万支步枪,但是由于弹药的缺乏——俄国最大兵工厂的一个月的产能甚至不能满足俄军一天的需求,曾经在许多次战役中,俄军士兵是挥舞着枪支,像走秀一样,被成批的撂倒——他们没有子弹。
此刻,各种各样的黑火药步枪出现了,成片成片的硝烟弥漫在天空之中,让吴禄贞等人仿佛回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
其实这个时代黑火药步枪子弹基本已经不生产,俄国国内仅有一些小作坊还在继续制造,各种圆头弹、小屁股弹、坑爹弹,不是一般的坑爹。
4毫米到6毫米口径的步枪林林总总,吴禄贞让人数了一下,大概有四十余种口径。
而东北军则相对要简单许多,黑龙江造与上海造实际上只是结构稍微有些不同,大部分零件都能通用,都是毫米口径,半自动步枪同样是这个口径,甚至是仿ak原始坑爹型冲锋枪,同样是毫米子弹。
加上驳壳枪、勃朗宁等手枪,狙击枪、霰弹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研发不久的毫米航空机枪子弹,整个东北军的子弹型号给压缩在最多十一种,后勤压力给降低到了最小。
其实俄军本来不会如此窘迫的,实际上还是之前太过轻视中国,轻视东北军造成的。
那些给扔在柴房里,磨房中,阁楼上的老掉牙的黑火药步枪重现天日,实际上也是俄军的失策。
征集了十余万的民兵,候补兵力是够了,足以应付大规模的减员,可是,这关键的枪支弹药却没有全部到位,随着阿季穆尔过来的两万五千条莫辛纳干,实际上在铁道破袭中损失了数千条,还有许多是损坏的,无法使用,俄军对枪支的维护保养本来就是弱项。
后面一批五万条步枪四千余箱子弹,本来也应该抵达恰克图的,可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未到,使得这批俄国农夫与矿工们真的拿起了黑火药步枪作战,也算是战场奇景。
官僚作风、自由散漫以及低效低能,各种的坑爹情况在沙俄这个腐朽的没落帝国身上尽显无余。
东北军明显是有心算无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提前布置了陷阱,但是沙俄依然出于傲慢出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急匆匆的踏了进来,匆忙之间能够形成多大的战斗力,实在是值得怀疑。
这本来就是一场练兵,经历了数天的激战之后,东北军更加的有章法起来,而俄军的攻势则越来越消沉,不再凶猛,犹如温吞水一般,强弩之末。
东北军涌现出了大量的神枪手,也出现了无数的战斗英雄,这很正常,在如此高强度的杀戮之下,很容易出成绩。
就如同后世一战索姆河战役,李安生做到了跟德军一样,每百米一架黑龙江产的马克沁重机枪,德军在一天的时间之内打死了6万英军,今天的战斗,成为了马克沁的表演战,同样最起码有三万多俄军倒在了机枪扫射之中——即便其中大部分是毫无训练的俄国民兵。
就连被留下来的一架飞艇,也安装上了八挺重机枪,飞到俄军头上拼命的倾泻子弹,这个发明虽然滑稽了些,却很有效果。
这个时候可没有高射机枪,也没有高射炮,唯一能够对飞的不低的飞艇产生致命威胁的,还是携带机枪的飞机。
不过,俄国虽然在欧俄有一百四十余架飞机(即便到一战爆发也不过两百余架),但大部分都是没有枪支的侦察机,从远东调飞机过来,也只能成为东北军飞机的靶子,装配了东北军自主产权的毫米航空机枪的战斗机已经在路上,虽然只有三架,但是已经足够东北军所用。
东北军的炮兵基本上消停了许多,俄军的火炮已经全数给摧毁,即便还有几门炮,也不敢再露头。
而哥萨克骑兵损失惨重,基本给打残,哪里还能勇气继续在漫天的弹雨中发起自杀式的进攻。
没有人傻到去撞子弹自杀,生命诚可贵啊。
虽然世界都在瞩目买卖城的这场军事冲突——在列强的眼中,连一场战役都算不上,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这里,马克沁机枪谱写了一个神话。
不出意外,俄军的最后攻势戛然而止,超过了四万具的尸体与重伤员被遗弃在了战场上,赤塔要塞守备师最为凶悍,伤亡也最为惨重,而前些天给打残的东西伯利亚第二师则伤亡过半。
一天之内,一万两千多名俄军主力被歼灭,超过三万俄国民兵遗恨战场——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枪未放,就杯具的嘎嘣了。
多的俄国伤员们躺满了恰克图的大街小巷,哀嚎着等死,他们甚至连棉衣被服都不够,这日子有够难熬的。
当初十余万俄国农夫与矿工们浩浩荡荡的开进恰克图,以为可以实现向士兵的转变,建功立勋,南下抢夺中国人的财富,有希望发笔小财。
可是,没有想到,才短短几天的功夫,他们就损失起码三分之一。
恐慌,开始迅速的蔓延起来。




炮火1906 第三百三十九章 沙俄的动员
清晨的买卖城,一轮太阳忽然高高的跃起,放射出了万丈光芒,无比夺目。
谁都知道,这天气是要转暖了,积雪将会迅速的融化,而天气也将更加的适合战争。
对于战争的恐惧,迅速的在俄军军营之中蔓延开来,阿季穆尔自己都陷入了恐惧之中。
他昨天一天没有顾得上啃上一口黑面包,没有喝过一口酒,他都不知道昨天是怎么过下来的,煎熬。
他错误的低估了东北军的作战能力,即便在之前的战斗中,他已经将东北军在他心目中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最起码三四个档次,但是,他依然是太过的小看了东北军,
交叉着喷吐火舌的马克沁机枪,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已经相当恐怖,而对人命的收割,则更加的高亢有力。
漫天的弹雨,避无可避,士兵们一排排成片成片的倒下,血肉与断肢四处横飞。
此外,便是大口径狙击枪对俄军勇武者的扼杀,残忍的狙击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总是喜欢将俄军官兵的脑袋当成西瓜,事实上,当红白相间的血肉与脑浆四散横飞,还夹杂着带头发的头盖骨碎片的时候,这种情形更加的吓人,更能够从心理上打击对手。
虽然无法像后世的反坦克枪、航空机枪打在人身上一般,一枪将人打成两段,但是这种情形足够血腥恐怖。
包括阿季穆尔在内的俄军指挥官们心情糟糕透了,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失败,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段时间的战事,东北军减员很有限,甚至有可能还不到俄军的十分之一。
俄军反复争夺的那些防线,都是用人命去填满的,而东北军则只是付出了炮弹与子弹。
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东北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火炮与重机枪,怎么会有这么躲的重火力,这么多的弹药。
从东北到买卖城,可是要绕一大圈的,即便有飞艇,也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运输要求,对面可是有三万人左右的东北军在消耗着大量的物资。
只有执掌过上了规模军队的高级军官,才会知道,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日常消耗,而战事越激烈,消耗的越多。
的确,东北军的弹药储备,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地步,即便之前李安生煞费苦心的大量囤积,依然无法满足接下来大战的需求。
飞艇、骡马与卡车三大运输手段,仍然无法满足东北军所需,毕竟,路途太过遥远。
北洋军北上,袁世凯也征调了大量的骡马,以及帮助东北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这给李安生的是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老袁的这份礼,可不是白送的,京张铁路也不是白用的,张家口到大同的铁路修成以后,能将库伦与北京连接起来,俄蒙贸易京张铁路也能分一杯羹。
狡猾的老袁老谋深算,还是很有眼光,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4月11日,袁世凯在京城通电全国,告全国人民,通报了俄军对买卖城的入侵,也同时通报了东北军浴血杀敌,取得的战果。
“凡分裂我国领土者,中华民国政府绝不姑息,中华陆军绝对不会手软。在此奉劝列强各国以及国内野心家,不要妄图继续侵夺我国领土,不要妄图封建割据,更不要互相勾结。中华过去的耻辱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是个属于中华民国的时代,再不能轻易接受外侮,除非亡国灭种。陆军第六镇以及陆军第二十八镇打出了奇迹,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新天地,从此宣告世界,中华民国军队有能力捍卫国土的完整,有能力让任何侵略者饮恨而归。也奉劝沙皇俄国政权,莫要继续一意孤行,侵略者必将遭到惩罚。也殷切希望全国民众携起手来,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凶狠的外敌,准备应对更加艰险的局势,做好一切准备。”
这实际上,也是在对沙俄最后通牒的回应,此时此刻,袁世凯已经没有回头路,更何况,东北军取得的战果,也增添了他的信心。
沙俄驻华公使库朋斯齐很遗憾的告诉陆徵祥,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希望中国能够承担后果。
4月1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圣彼得堡宣布,俄国即刻进行动员,初步在欧俄调遣十五万的陆军东进,与东方的十万俄军总共号称三十万,并且在西伯利亚等地征召三十万人入伍。
在夏宫举行的酒会上头,尼古拉二世愤怒的谴责了中国的无耻手段,在库张铁路即将完工的时候,居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想要侵夺俄国的财产,甚至不惜冒犯俄罗斯帝国,不惜面对战争。
“看着吧,他们那帮自高自大的猴子们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尼古拉二世一直昏昏噩噩,不太理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的一贯印象,在与库张铁路以及在华利益牵扯颇深的大官僚大资本家的撺掇下,他迅速的做出了动员的决定,要给中国猴子们一点颜色看看。
他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笑了,开心的大笑。
俄国根本就没有能力进行战争,如果这场对中国的战争依然是个战争泥潭,会让俄罗斯国力大损,加剧社会的动荡。
可是,这些又与那些掌权者们有何干系呢?
他们的财产将会得到报复,在华利益能得到保证,甚至还能通过战争来发上一笔国难财,人民的困苦,又何曾让他们在乎过。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一个不应该成为皇帝的普通人。
作为一个已经风雨飘摇帝国的皇帝,他的沙皇应该是一个具有铁血意志,强有力的铁腕人物。
可遗憾的是,尼古拉二世只是一个软弱慈祥的好好先生,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1...170171172173174...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