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炮火1906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费虚
袁世凯也没有什么借口让东北这三十个师的兵力裁撤一部分,这三十个师看似多,实际上驻防区域包括东三省、外东北、伊尔库兹克、内外蒙,加上山西与陕西,甚至将来还要包括远东部分,这三十个师还不够。
关键就是地域太过庞大,驻防起来压力不小。
这三十个步兵师还基本都是甲种师编制,尤其是那几个教导师,简直就是堪比日本的王牌师团。
这便是东北军在中俄战争之中所获取的好处,什么军事上的编制什么,都要优先给东北军。
现在李安生又要打造大海军,说不定是与程德全串通好的,东北直接拨款给北洋海军,两江直接拨款给南洋海军。
不过,任凭你李安生如何取巧,总不见得将东北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海军上头吧?
是李安生自己说的,准备将国税与地税分开,哪怕地方强势,要分中央的国税之权,但是总体上的数目总归是有一个底的。
一直倾向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的袁世凯容不得有相对独立的地方税收体系。他一直打算取消地方自治,取消国地税收划分方案,仍实行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旧财税体制。
但是现在李安生跳出来支持国地税收划分,那么他也只能点头认同。
最起码,在如今地方强势中央式微的情形下,似乎国税分家是件好事情。
如今地方分权思想日益流行,表现在财政方面,则是主张增加地方收入(如田赋等项应划归地方),增加地方政费(如内政、教育、工商诸费全归地方)。
先前一直在讨论分税,袁世凯倒不是怕中央吃亏,反而是怕地方由于中央收税过多,而产生逆反,从而引发战争。
民国初建,标榜实行“立宪政治”,中央与地方不能不编制国家预算和地方预算,而编制预算,又不能不首先确定国家和地方财权的划分和收入的来源。
但在民国建立之初,时局动荡,旧章既已废除,新制尚未建立,中央财政困窘,实行分税制既必要又步履艰难。
为给所谓的“自治行政”装点门面,唐绍仪内阁一直在琢磨《国家税和地方税草案》。
根据袁世凯的了解,这个草案中,属于中央管理的国家税收计有:田赋、盐课、关税、常关、统捐、厘金、矿税、契税、牙税、当税、牙捐、当捐、烟税、酒税、茶税、糖税、渔业税共十七项。
属于地方管理的地方税收计有:田赋附加税、商税、牲畜税、杂税捐、粮米捐、土膏捐、油捐、酱油捐、船捐、店捐、房捐、戏捐、车捐、乐户捐、茶饭捐、饭馆捐、肉捐、鱼捐、屠捐、夫行捐、其他的杂捐杂税等二十多项。
将新设的国家税有:印花税、登录税、继承税、营业税、所得税、出产税、纸币发行税。将新设的地方税包括:房屋税、入市税、使用物税、使用人税、营业附加税、所得附加税等。
分税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已为西方列强广泛采用,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许多国家一般都是采用分税制的办法来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
袁世凯何尝不想以实现真正民主的名义,将中央财政尽可能的强化,削弱地方。
但是,唐绍仪内阁脑子都不太好用,给所谓的民主冲昏了头脑,别说是地方野心家,比如他最为忌惮与欣赏的湖南谭延闿,就连一向致力于推动真正民主的李安生也接受不了。
按照那个该死的草案,只怕地方财政完全无法满足基本所需,要是和平时期,或许还没有关系,可是如今是地方都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无论是地方政务还是基础工程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就是袁世凯比较悲哀的地方,他对不识时务坑害他名声的唐绍仪内阁是越来越不满意。
如今李安生主动提出实行分税制,倒是让他喜出望外,既然对方能在他面前提出来,那么必定说明一点,这是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李安生拿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大概就是所谓的分税制草案了。
“……省收入者,有营业税、土地税(由县市分得15%-45%)、房屋税(由县分得15%-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15%)、所得税(由中央分得10%-20%);院辖市收入者,有土地税、房屋税、营业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行为取缔税、所得税(由中央分得20%-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25%);县级或省辖市收入者,有土地税、房屋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行为取缔税、所得税(由中央分得20%-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25%)、营业税(由省分得30%)。……”
袁世凯粗略的看了一段,这才明白,李安生是打算不搞什么一刀切,而是根据中央与地方所需,合理的安排分税。
要是不合理,只怕地方都敢截留国税部分,甚至是直接将国税部分偷偷地转移到地税部分。
语气倒是引起不堪甚至是内战,倒不如将税彻底分了,国税归国税,地税归地税,然后国税与地税中的部分,由中央与地方分享。
这个就看各个地方的情形,无论如何,地方还是能够避免全盘给中央卷走大部分,余下的自身发展满足不了的情形,中央也不会分的太少,或者太多。
袁世凯眼光毒辣,一看就知道,基本上中央跟地方是皆大欢喜,只是对东北这样的农业税大户,两江这样的工商税大户有些不公平。
怪不得李安生提出由东北直接拨款给北洋海军,两江直接拨款给南洋海军,如此一来,就大家都不吃亏,省的争来吵去。
他不住的翻看着这本小册子,脑子里头反复思量,心里是认同的,但也要防一脚,李安生有没有设置什么陷阱。
众人都席地而坐,远处都是零零落落的蒙古包,牧民在烤着黄羊,火架上发出滋滋的声音,柴火哔哔啵啵,不时的有羊油滴到火中,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
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锡良作为主人,亲自用银刀在烤架上的黄羊上头,用刀子轻轻的划出道道,不时的有血丝渗出来。
在场有很多南方来的朋友,故而,他也撒上些南方才有的香料,也略微的烤熟一些。
礼仪复古,却不必拘泥太多,这是李安生的提议。
包括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古之风,同样如此,不必太过拘泥。
现在流行穿汉服,那种大汉全盛时期的汉服,也只是作为节日时的盛装,平日里民国还是推广中山装与西装。
古代便有胡服骑射,宽袍大袖已经给时代淘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不过,李安生还是让人根据汉服加以改动,设计出了几款能够在正式场合穿戴的常服,仿汉仿唐皆有,不过特点都是去除了宽袍大袖的弊病,使得日常起居穿着,尽量能够舒服些。
锡良存心将蒙古族招待客人最为古典的礼仪呈现,以宣示蒙古族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密不可分的一员。
每位客人的面前都摆着奶豆腐,奶皮,新鲜的乳酪,奶油拌炒米,都用银碗盛着,由于制造工艺、包装以及运输,还有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逐步应用,使得内外蒙的奶制品开始成为了一项稳定的经济收入。
尤其是冰柜与冰箱,这个时代在欧美也没有普及,只是一部分阶层才拥有这种家用电器。
蒙古人最忌讳的是将自家牲畜的乳汁卖掉,认为这是一种标志贫穷的耻辱,不过牛羊奶制成奶粉与奶制品出售,倒是给推广了起来。
加上国家现在无比重视国民全体喝奶吃奶制品,使得蒙古族的牧民们倒是多了几分自豪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将牛羊奶制成宝贵的奶制品甚至是奶粉让国人享用,更加的使得他们对国家有认同感,国家也在将他们当成亲密的一份子。
他们很自豪,能够为整个中华民族强身健体服务。
蒙古人具有好客的美好传统,即使对陌不相识的来客,也往往以礼相待。所以,人们说:“在蒙古,即使没带干粮,也可旅行数月”。
蒙古各地每年7月总要举行那达慕盛会,7月与8月,是骒马乳汁旺盛的时节也是酿制马奶酒的大好季节,更是草原上最为热闹的季节,草场不被破坏,战争没有使得草原受到伤害,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希冀,使得整个气氛相当的融洽。
银碗是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品,以往,它还曾是人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就以使用银器闻名于世,而银碗是其中之一。
众人不住的品尝着碗中的美食,随意的闲聊几句,而袁世凯则翻阅着那份分税制方案,窸窣有声。
李安生则把玩着手中的银碗,这是一套锡良家中珍藏的器具,这次锡良打算在库伦定居下来,颐养天年,军事交给吴禄贞,民政有哲布尊丹巴等宗教人士帮衬,对他的身体也有好处。
银碗主要分为木包银碗和铜胎银碗,多以手工制作,工序复杂。他手中的银碗为木包银碗,制作时首先将木材大致旋挖成碗型,经细致打磨后用银片加以包镶,银片与木质的碗胎严丝合缝,碗的外侧涂红漆修饰。银碗托亦为银制,雕錾着连续的齿状、珠状等花纹。犹如好马要配好鞍一样,制作精良的银碗也要配上雅致的碗套,银碗的碗套上绣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并用银圈和玛瑙石加以装饰,足见银碗之于蒙古人是十分重要的。
纯银餐具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将象征吉祥、美好、幸福的马奶酒盛在银碗招待尊贵的客人,不仅表达了恭敬和虔诚的祝福,还传递着他们对客人的友谊像银子那样纯洁,像马奶酒那样洁净的美好情意。
“清冽的马奶酒,酿在坛子里。芳香浓郁的酒,给亲朋斟上。烈性的马奶酒,装在坛子里。热情洋溢的酒,给大家斟上。斟上最美好的酒,端起来尽情地唱。但愿佛爷苍天,保佑子孙平安无恙……”
远处传来了亲切祥和的歌声,这是哲布尊丹巴带着草原牧民与僧侣问候不断赶来的蒙古各族王公统领,以及军队将官。
每当亲朋相聚,挚友相见,质朴好客的蒙古族人就用传统的礼节——斟酒敬客为客人接风洗尘。
锡良也劝着客人都饮上几碗马奶酒,甚至还拿出了李安生让人印刷一个小册子,上头用五族语言书写,介绍纯正马奶酒对人体的好处。
目前内外蒙办起了多家国营马奶酒厂,以及到内地兴办马奶酒疗养院,专门治疗某些疾病。
就连锡良自己也不知道马奶酒经过某些特殊工艺制造,居然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倒是让他大为开怀,足见李安生对蒙古族人民的前途还是安排妥当。
马奶酒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等,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纯银保健品,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强壮了蒙古人的体魄,使他们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马奶酒不仅是蒙古人生活中的传统佳酿,也被视作圣洁的辟邪之物,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和神佛。
每一位前来的客人,都恭敬的结果马奶酒,一饮而尽,表示对主人慷慨之情的酬谢。
就连李安生也闹明白了,为了表示豪爽,这个随便什么都不能一口一口慢慢喝,要一饮而尽。
蒙古兄弟们虽然豪爽,但是心思还是很细腻的。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炮火1906 第三百七十五章 草原盛会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哲布尊丹巴亲切的注视着僧侣们将醇香的马奶酒斟在银碗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热情洋溢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宾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他的眼睛,望向了辽阔的苍穹,深邃无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前的愧疚与自责,以及惶恐,尽数给抛去,大自在,大解脱。
李安生与锡良约法三章,不破坏草场,不过度放牧,宗教信仰自由、尊重民族传统,库伦集团军不问政事,地方民族自治。
尤其是李安生所颁布的,一系列完全承袭于呼伦贝尔的政策,让无数牧民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东北每年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保持,以及畜牧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呼伦贝尔发展地方经济,这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不是嘴上说说。
同时,针对蒙古族王公贵族利益的丧失,作为补偿,锡良也将优先像这些甘愿尊奉中央,虔诚于大一统的王公贵族提供各种便利,让他们从传统的大量霸占草场与土地,横征暴敛的模式中走出来,成为草原畜牧业资本家。
他们愿意畜牧便提供各种先进的序幕技术,愿意开办工厂就提供各种工业技术,甚至愿意提供贷款,只要他们愿意放弃特权,中华民国没有皇室贵胄,没有特权,天下大同。
这也让哲布尊丹巴看到了李安生的诚意,加上锡良的劝说,他用银刀割破手指,亲自写下血誓,申明绝不背叛中华民国,永生永世。
长生天在上,我们永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同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这次他也召集失去了大量权力的蒙古王公贵胄们前来,让他们向袁世凯与李安生等人宣誓,从此尊奉中央,愿意放弃特权,成为中华民国的普通一员。
内外蒙齐心协力,共建繁华盛世,这是无数先辈的美好心愿。
锡良亲自向众人诉说起清朝统治时期,对于蒙古的残酷统治,蒙古人民想要独立,不是没有原因的。
说起往事的时候,许多王公头人,都是伏地肃穆,表示恭敬。
这点连袁世凯等人都清楚,清朝统治者在厚养蒙古头领人物的同时,对蒙古防范甚严,作了种种限制规定。蒙古共被分为了200多个盟和旗,始终被束缚在各自的地域,不相统属,不能统一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对满清的统治构成威胁。
这些王公头人们是有了特权,清政府可以凭借掌控他们来掌控蒙古民族,所以,蒙古族内部的矛盾也是相当尖锐的,这些王公贵族眼下要给取消特权,自然是惶恐无比。
锡良身为满清一代名臣,良臣,却对自己民族的命运毫无办法,两百多年下来形成的固有旧制,让他也无能为力。
他心忧蒙古民族命运,心忧中华民族命运,要不是李安生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早就抑郁而终。
“自满清立国起,便禁止蒙古人学习和接触汉文化。蒙古人只准以满州蒙古字义命名,不准取用汉人字义,而且还规定,蒙古王公台吉等不准请内地书吏教读,或充书吏,其公文量词也不得擅用汉文。满清通过这些严格的法律来隔离蒙古与内地汉族地区的交往,严格的游牧界限强化了草原民族的生态封闭性,而这一点恰恰与游牧社会的生产力要求不相符合,从而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
锡良鼓起掌来,李安生的这番话深得他的心意,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十分强悍的蒙古族,曾经一度征服过欧亚许多国家,建立过一个近百年之久的蒙古大元王朝,在经过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后,人口由清初一千多万下降到如今的一百多万,
整个民族被制服成了一个一蹶不振,不相统属,人口下降,贫穷落后的弱小民族。
这是为什么?
锡良过去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无处可躲,现在,他终于正视起来,他决心为百余万蒙古人谋福祉。
当年土尔扈特蒙古忍受不了沙俄更为残酷的迫害,宁愿回到满清的统治之下,实在叫人寒心。
蒙古民族的命运,悲惨到了极点。
长达近三百年的恶毒统治,终于将蒙古族的人口减到了一百多万,这是多么的罪恶滔天。
“同胞们,满清专制政权已经被推翻,中华民国已经建立,对于蒙古族的前途,今日袁大总统也亲自赶来,就是要给大家一个说法。蒙古民族乃为我中华民族密不可分一员,自然同为自由与平等之国民,享受一切公民待遇。从此,蒙古人再也不用减丁,再也不用当喇嘛。将来每个蒙古汉子,都能娶上漂亮的姑娘,无论是蒙古族,还是汉族,甚至是北面的老毛子女人,都随你们的意思。从康熙时代开始,满清在蒙古地区大力提倡喇嘛教,以宗教鸦片来麻醉广大蒙古人民。在清朝三百年中,一户蒙古人如有三到五个男子,就必须有二到三个出家当喇嘛。而喇嘛是不能娶妻的,长此以往,人口必然下降。你们看看,这种制度是在残害蒙古民族,千万不能再继续下去。”
“当然,宗教信仰自由,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民族文化,中央政府说到做到。今天我们的大总统亲自坐在这里,请大家放心。一些宗教陋习要改变,宗教是信仰,而不是特权。当初蒙古全省时多少人口,再看看今天。”
哲布尊丹巴坐在李安生的身边,面有愧色,他是蒙古人,却要李安生来点醒他。
他本来还有些犹豫,怕取消宗教人员以及王公贵族特权,会使得蒙古出现再次的变乱。
蒙古王公贵族不但享有清朝给予的种种待遇和特权,而且其权益也得到清朝统治者的法律保护。
蒙古封建上层喇嘛享有与札萨克王公同等特权和待遇。赐予他们活佛、呼图克图、诺们汗、大国师、禅师、达喇嘛等封号,并授以政教职务,给予印信和敕印,确认他们的地位和特权。
他们都是哲布尊丹巴的支持者,要是拿他们开刀,那么他这个位子都坐不稳。
但是李安生的一份调查报告,让他瞬间脸色煞白。
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
当喇嘛者有红黄缎子穿,又可坐享优厚的俸禄。女子没有充当喇嘛的福气,但又难找得相当的配偶,于是都做了内地人泄欲的对象。
因为由本部内地来的文武官吏及军队、商人,都以道远不能携带家眷,他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临时太太。
一方面是七八个蒙古男子仅有一个妻子,一方面是一个蒙古女子,有若干的内地人为她的临时丈夫,事实上形成一个乱交的社会。同时男女卫生都不讲究,染上淋病、梅毒以后,惟有听其自然。
李安生之前利用东北军做了一次全面的疫病检查与防治,统计出了数据,蒙古青年十七岁至二十五岁者百分之八十五都患有花柳病;二十五岁以上者,所占百分比更加骇人听闻。
这种现象简直就是灾难,如果再不紧急纠正,说不定蒙古族都有亡族灭种的可能。
底层蒙古人为何愿意跟着哲布尊丹巴他们这些特权阶层一起闹独立,就是为了这一点,他们的日子过的太苦了,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连活下去的憧憬都没有。
与整个蒙古民族的存亡相比,他们这个特权阶层的利益已经不算什么。
袁世凯也深有感触,怪来怪去,还是得怪当初的明朝不争气,让满人入关,结果让满人将中华折腾到了如此地步,将蒙古族也折腾到了如此凄惨,这个民族实在是对中华民族犯下了难以磨灭的罪恶。
若是汉人政权,在防范蒙古的同时,也并不会如此灭绝人性的对蒙古进行如此残酷的统治,否则的话,蒙古族将是一大北部疆域的维护者。
哲布尊丹巴等人带头表示尊奉中央,愿意取消特权,支持锡良这个内外蒙总督对于蒙古的种种政策条令,让整个四面八方围过来的蒙古人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欢声雷动,使得牛羊马鹿都齐齐的嘶鸣了起来。
锡良让人端上了烤好的牛羊,各种美食,羊背子、手抓羊肉、驼峰驼掌、荞面炒米等等。
马奶酒干了一碗又一碗,连李安生都用蒙古刀切着羊肉,大块的吃肉,大口得喝酒,当然,他的酒量是不行的。
锡良这两年心情好身体也好,倒是能喝点酒,许多蒙古人敬酒倒是都避开了锡良,怕他喝醉,于是袁世凯跟李安生等人成了替死鬼,这么一碗碗的酒端过来,喝上一半都不行,才不过几个回合,就纷纷给人斩落马下。
段祺瑞与吴禄贞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许多蒙古族官兵也都来敬酒,吃肉,跳舞,早就忘了上下尊卑,只有一团欢乐。
对了,许多小说中描写的草原上酒后的艳遇,那是没有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现实情况,自然是没有加戏的必要。
第二天便是给唐努乌梁海骑兵师在内的蒙古官兵授勋,他们在此之前英勇作战,应该得到奖赏。
此前相关的奖赏与抚恤都发了下去,让他们感激不尽,认识到了民国政府的信誉,只有信任,才有将来的友好共处,美好前途。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炮火190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库张铁路处理办法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制霸天下,不仅仅是战场决胜,更为重要的是通盘战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李安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使得内外蒙古归心,让吴禄贞等人佩服不已。
更加通过与老袁协商一致的分税制,从而奠定了中国真正实现大一统的基础。
分税制一实施,中央相对地方的弱势将会立即得到改观,而李安生,必定是最后的受益者。
在中央军与东北军的泰山压顶之下,有哪个敢跳出来反抗?
1...187188189190191...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