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帝国雄心
作者:天空之承

品名:《帝国雄心》产地:中文网(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年份:2010品种:二战军事等级:特优容量:≥100万字酒精度:16VOL(警告:切勿酒后飙车,飙装甲车和坦克不在此列)最佳饮用温度:39.9摄氏度搭配建议:........





帝国雄心 8月份打赏名单,鞠躬感谢
《帝国雄心》上传一个月有余,成绩有目共睹,感谢所有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天空关心、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打赏不是唯一的支持途径,但还是要特别感谢8月份慷慨打赏本书的兄弟姐妹们,以下是8月份打赏名单,天空在此深鞠躬以表感谢:
用户名打赏金额
书友100423133434669
100
书友915191211
100
noscold
588
kay822
588
ぁ幻蓝紫轩ぁ
100
ぁ幻蓝紫轩ぁ
100
ぁ幻蓝紫轩ぁ
100
maxco
100
qq516247797
100
草草毛毛
100
chendfghs
100
忽悠正流行
100
waffen=ss=
100
奥芬
100
万只来自北方的狼
100
天天有烦恼
100
霞飞双颊
100
青藤三木
100
书虫晶晶
100
法西丝
588
书友100104083355701
100
海狼donitz
100
竞速乌龟
100
书友915191211
100
大朋子
100
量产型爱的燃火(百度)
588
不羁的阳光
588
ljsn1980
100
lulei2003
100
海狼donitz
100
m1910
588
不羁的阳光
588
书友100415100035247
100
池袋
100
量产型爱的燃火(百度)
588
书友100607163932847
100
nordsilent
100
书友100104083355701
100
波动的浪
100
齊格蘇
100
冥幻天
100
司令笑笑
100
依文控
100
灰满
100
莫壹杺
100
kay822
100
kay822
100
sss10
100
书友100415100035247
100
爱幻想的赖赖虫
100
上局翔段
100
玄虎no1
100
杀戮荒原
100
sss10
100
大神之子
100
38045569
100
瀚海清银
100
hill2
100
来自第二世界的流浪者
100
wjbz7th
100
回首已沧海
100
回首已沧海
100
回首已沧海
100
书友100104083355701
100
幽默天使
100
书友100607163932847
588
骑猪看黄昏
100
量产型爱的燃火(百度)
100
榮耀,即吾命
100
书友100104083355701
100
天下祭师
100
41314533
588
始凰天
100
tonewin
100
暗夜心殇
100
纳蓝飘血
100
小蓝梦蝶
100
始凰天
100
angel灵犀
100
书虫晶晶
100
界怀
100
江湖书评散人
100
云豆
100
看看行不吗
100
看看行不吗
100
看看行不吗
100
看看行不吗
100
zhitianyuer
100
霸123
588
书友100104083355701
588
霸123
588
雪龙
100
avocet_guan
100
书友100104083355701
588
霸123
588
rbb
588
ws99804
100
fumin1980
100
霸123
588
终结者回归
100
hill2
100
向往荣誉
588




帝国雄心 上架感言(有料,请勿错过)
兄弟姐妹们,天空上架啦!
五个星期,两卷半的公众章节,二十五万余字,情节不说多么精彩绝伦,应该算是比较紧凑和跌宕起伏。得益于大家的支持,作为小众题材,本书的成绩有目共睹,天空在这里诚心诚意地向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深鞠一躬!
在厮混也有近6年时间了,从一战到二战都有涉猎,算得上是“欧战专业户”了,回想这几年的经历,辉煌过也沉沦过,年少轻狂有之,迷茫失措有之,再回首,岁月已逝,重提笔,却发现如今写二战的书是越来越少,真正能红的一本都没有。长此以往,二战题材莫不是要销声匿迹了?
这段时间在链接里做了个小调查,如今在看二战军文的应该是以80后和70后为主。不瞒大家说,在点击、推荐数相近的新书里,就天空这本《帝国雄心》收藏最少,和几个老作者聊起来,不由得感慨近代架空军文的市场越来越小。天空也尝试过转型,6月份开了本很不成功的网游,痛定思痛,终究还是回到了二战这个熟悉的题材上。
和的许多二战军迷一样,天空也是看着《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开始的,锋锐大大的构思和文笔都堪称经典,那也是二战军文的巅峰,再无它作能够超越。顶礼膜拜之下,不敢妄言重铸经典,但至少让那些有意愿在二战军文方面有所作为的写手们看到看到希望,也让饥渴的二战军迷们可以从那些“类似”、“貌似”、“好像”铁血军文的作品中解脱出来,品味一杯纯正的德战军文!
谈及订阅,要上升到所谓拯救文学、验明人品的高度有些言过其实,天空在这里只套用一句江湖口号:乡亲们有钱的就捧个钱场,有人的就捧个人场——有条件的订阅一下、砸张月票,天空感激不尽;没条件的转悠一圈,回来随手投张推荐票,亦算是对天空辛苦构思、勤劳码字的一种肯定。
末了,跟大家报告一下上架后的计划安排。天空现在不是全职写手,每天坚持更新两章以上,上午11点和晚上7点各一章,每章至少3000字,加更时间不定;情节方面,主角最初两次作战行动确实给人一种走钢丝的感觉,而从怀特岛之战开始,主角将利用自己历史知识和指挥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指挥官,从而将那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呈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不列颠之战,绝对和大家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正所谓旧瓶装新酒,天空会用自己的实力向大家证明:二战军文的特有魅力是其他任何题材都无法比拟的!
在本书的感情路线方面,天空正在尝试新的突破,尤其是激情场面的描述,已经请几位密友鉴赏过了,反响相当强烈。根据情节发展,大家很快就能一探究竟。
最后,肯定大家将手中的保底月票投给天空,让《帝国雄心》在月票榜上浩然印证:吾之荣誉及忠诚,二战军文最大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一群忠诚的铁血书友!
让我们一起努力!
天空之承,写于2010年9月3日夜




帝国雄心 9月8日加更通知,答谢广大书友!
感谢各位书友的鼎力支持,《帝国雄心》得以在晚将近三天(9月3日夜)上架的情况下位列新书月票榜前列,天空以你们为荣!!!
无以报答,唯有双手送上新鲜热辣的精彩文字,并继续以稳定的速度和精彩的情节回馈广大书迷朋友们!
对于今后的情节,具体的天空暂不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二战绝对会令大家非常过瘾,主线非常清晰,但不论战略还是战术层面,有n多大家意料不到的,例如英国本土的沦陷,例如英国沦陷后苏联人的防备……(咳咳,更多的就不能讲了)
还是那句老话,大家有月票的狠狠砸,有条件的帮忙订阅支持一下,没条件的转一圈回来顺手投张推荐票,天空就感激不尽了!
老规矩,晚上10点加更,敬请期待!




帝国雄心 扬子江上的风雷-紫石英号事件(转)
1949年4月20日,就在我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横渡长江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的时候,在南京附近江面上,围绕着一艘闯入长江的英国护卫舰,发生了一系列相当激烈的水陆炮战,及历时数周的交涉活动,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中英南京事件,即紫石英号事件。交战的规模虽不甚大,但其影响却是十分深远。在中国,这象征着中国**人在涉及到本国主权时决不动摇的决心,而在英国,这次事件则被视为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的最终收场,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有关这次事件,前几年的《舰船知识》曾经有过一次集中的介绍,但是,由于当时的资料来源问题,介绍的内容有一些内容不够准确,对于双方长达数星期的谈判则基本没有述及,对紫石英号的最后脱逃时我方拦截失败则语焉不详,而有些内容则近于传说,在此,笔者想将这一事件的大致过程作一简单描述。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董晨鹏《炮打紫石英号-中英南京事件始末》《陈粟大军征战记》叶飞《征战记事》,在此表示感谢。(应该不会告我侵犯版权吧)《第三野战军战史》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简要介绍一下双方的主角们。
英方领衔主演:快速护卫舰紫石英号,(hmsamethyst)属改进型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modifiedblackswanclasssloop),由斯蒂芬斯船厂建造,1943年11月2日建成,二战中舷号为u16,战后舷号改为f116。该舰排水量1475吨,长91.3米,宽11.6米,吃水2.9米,主机功率4300马力,航速20节,舰员192名。武器装备为双联102毫米高平两用炮3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炮4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4座、深弹投掷器8座、深弹施放轨2座、刺猬弹发射器1座。该舰于1957年退役解体。
英方联合主演:驱逐舰伴侣号(hmsconsort)属co级驱逐舰,由斯蒂芬斯船厂建造,1946年建成,舷号为r76,后改为d76。该舰排水量2530吨,长110.5米,宽10.9米,吃水3米,主机功率40000马力,航速36.7节,舰员230名。武备为单管114毫米炮4座、双联40毫米博福斯机炮1座、单管40毫米博福斯机炮4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四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深弹投掷器4座、深弹施放轨2座。该舰于1961年退役解体。
伦敦”号(hmslondon)为伦敦级重巡洋舰首舰,是著名的郡级重巡洋舰之一。由普次茅斯船厂建造,1929年1月31日建成,1939年至1941年进行大规模改造,相当于重建,所有郡级重巡洋舰中只有“伦敦”号接受了这样的改造,改造后的外观接近于斐济级轻巡洋舰,与原来差别甚大。改造后排水量9750吨,长192米,宽20.8米,吃水5米,主机功率80000马力,航速31.5节,舰员685名。武备为双联203毫米炮4座、双联102毫米炮4座、八联2磅乒乓炮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10座,可载水上飞机1架。该舰战后舷号为c69,于1950年退役解体。快速护卫舰黑天鹅号“黑天鹅”号(hmsblackswan)为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blackswanclasssloop)首舰,由亚罗船厂建造,1940年1月27日建成,二战中舷号为u57,战后舷号改为f57。该舰排水量1300吨,长91.3米,宽11.6米,吃水2.6米,主机功率3300马力,航速19.25节,舰员180名。武器装备为双联102毫米防空炮3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深弹投掷器8座、深弹施放轨2座、刺猬弹发射器1座。该舰于1956年退役解体。
中方领衔主演: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所属炮兵第3团、炮兵第6团、炮兵第1团和23军、25军所属的炮兵部队。据说对岸的国民党军第51军也曾经参加过对英舰的炮击(这点未得到证实)。
第一次炮战
1949年4月,为了参加即将发动的渡江战役,中国人民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各部队已经在长江北岸进入阵地。就在各部队正忙于进行战前准备时,4月20日,炮6团、1团、3团分别报告发现一艘不明外舰由东向西疾驶而来。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快速护卫舰,其任务是接替原在南京江面的伴侣号驱逐舰执行为英国驻南京大使馆担任无线电中继舰(真正原因)和运送燃油、食品(表面理由)等任务。由于紫石英号的航线直接威胁到了我渡江路线,且其前后主炮进行了某种形式的“火力检测”(很暧昧的说法,具体含义令人怀疑)。早8时30分,我北岸炮1团向其鸣炮警告,史基纳少校对此警告的回答是在后主炮塔侧面展开大幅英国国旗以表明身份,同时各炮塔开始转向我方,准备实施还击。9时30分,紫石英号航行至三江营附近江面时,我炮3团7连见警告无效,而该舰的航线有对我方即将发动的渡江战役构成了明显的威胁,7连连长便下令开火,震惊中外的中英南京事件正式开始。在炮3团开火的同时,炮1团的部队也主动投入战斗,转眼间,有三十多发炮弹命中了紫石英号,其中两发75mm炮弹(很明显是由7连的火炮发射)击中了舰桥,舰长史基纳少校,副舰长威士顿上尉重伤,操舵兵被被当场击毙,最重要的是,操舵兵倒下时,将舵卡死,导致该舰一时失去控制,直向浅滩撞去,随即搁浅。遭到炮击后,紫石英号也尽力进行了抵抗,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因该舰的位置,只有后主炮可以有效地射击,因而无法发挥其火力优势。据我方参战人员回忆并得到当时的国统区报纸证实,遭到炮击后,紫石英号曾升起白旗,以示求和(当然英国人是不会承认的),在看到白旗后,我方停止了射击。英国人则在紫石英号脱逃成功后声称不知道为何我军会主动停止了射击(英雄当然是不能挂白旗的)。
第二次炮战
伴侣号援助失败紫石英号被困之后,英国人的反应很快,当天下午,原在南京的伴侣号驱逐舰就疾驶三江营,试图加以援手。伴侣号在靠近紫石英号时再次遭到我炮3团7连的射击,中弹五发后,这艘英舰便利用我方火炮射界有限的弱点,躲进我军射击死角猛烈还击,英舰上配备有八门114毫米主炮,加之舰炮射速较快,其火力恐怕不会弱于我方两个105榴炮营,对7连的三门75毫米野战炮当然优势巨大,迅速击毁我7连野炮两门,我方六名炮手牺牲,一人负伤。见已压制我7连炮火,伴侣号便靠近紫石英号试图将该舰从泥滩中拖走。随即我1连的三门日制105毫米榴弹炮与附近步兵部队的37毫米反坦克炮(战防炮)先后开火。伴侣号也集中其全部火力进行还击,其四门114毫米(4.5英寸)主炮即向我方阵地发射三百余发炮弹。激战中,英舰的a、b炮塔先后被击毁,x炮塔也被打坏,伴侣号的火力锐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舰长罗伯森海军中校负伤。鉴于解救紫石英号此时已无可能,再打下去只会把伴侣号也赔进去,罗伯森中校不得不驾舰脱离战区,向长江下游驶去。在脱离过程中,伴侣号再次遭到我炮1团1营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的射击,该营的很多干部战士是鲁南战役中解放过来的,军事素质过硬,射击相当准确。在美制炮弹的一路“欢送”下,伴侣号开足马力,以27至29节的高速(据说创造了在长江上航行的最高纪录)逃往下游。后在上海与由梅登中将指挥的伦敦号巡洋舰会合。应该指出,第一次炮击后,炮3团对于英军可能的救援行动并非全无戒备,但我军并不知道英军在南京附近江面上还有一艘战舰存在,因而只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下游方向,在战斗开始阶段,面对英军的四门114毫米火炮的集中轰击,一度处境相当被动,7连的三门75毫米野战炮被击毁两门,损失不小。在1连的三门105毫米榴弹炮开火后,我军才扭转过局面,迫使伴侣号不得不放弃了救援行动。战斗中,伴侣号上的英军被击毙、击伤各十名。而我军,据英军估计伤亡约六十人,实际损失约四十人。是为第一次炮战。
紫石英号的自救
伴侣号的救援虽不成功,当仍旧大大鼓舞了紫石英号上的英国舰员的信心。因舰长史基纳海军少校伤势沉重,已无法继续履行舰长职责,便由相对伤势较轻的副舰长威士顿海军上尉代理。在威士顿上尉的指挥下,紫石英舰的自救行动紧锣密鼓的展开。在遭到炮击时,为避免遭到更重的伤亡,威士顿海军上尉曾经命令部分舰员暂时撤到附近的还处于国民党军控制下的一个小岛上(雷公岛)。此时需要将失散在岛上的官兵召集回来,但因天黑,无法穿越国民党军的雷区而只获得了部分成功。但最大的成果则是与国民党的当地驻军建立了联系。在自救方面紫石英号的成绩则相当不错。事实上,由于我军的火炮普遍缺乏穿甲弹,榴弹也只有触发信管,命中英舰表面时立即爆炸,虽给英舰的表面上层建筑造成很大破坏,但却无力破坏其内部结构,也就是说,紫石英号并未伤筋动骨,水密结构、动力系统基本完整,电台也已修复。不过,应该指出,紫石英号的运气也实在不错,在后来检修时,曾经在舰上的弹药舱内发现了一发75毫米炮弹(应该是由7连的94式75毫米野战炮发射),但是未炸。否则,紫石英号有幸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艘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沉的外舰。经过一番努力,到4月20日晚10点30分,紫石英号便以基本整修完毕。威士顿海军上尉随即下令抛掉部分物品甚至包括十吨燃油以减轻重量。经过几番折腾,至次日凌晨1点左右,紫石英号终于从你摊上挣脱出来。随后,紫石英号就以八节的航速躲到了距离搁浅处约三公里的江面上停泊了下来,虽然此时紫石英号已经恢复自由,但是,在前面的炮战中,舰上的中国领航员被打死,加上仅以紫石英号此时的火力,显然不足以压制来自北岸的炮火,在这种情况下,紫石英号当然无法自行逃跑,威士顿上尉采取不刺激中方的行为无疑是很明智的。
第三次炮战
在紫石英号进行自救的同时,已从香港赶到的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梅登海军中将的座舰重巡洋舰伦敦号已经与原在上海的黑天鹅号护卫舰会合,并向长江上游缓缓驶去。按照梅登中将最开始的计划,他将以伦敦号的八门203毫米重炮压制我方炮兵阵地,掩护黑天鹅号拖带紫石英号。在获知紫石英号已经脱困之后,拖带的任务便已不需要,伦敦号与黑天鹅号将共同压制我方炮火,为紫石英号提供护航。看来梅登中将全然没有考虑过如果他的重炮不能压制住北岸炮火又该怎样。我们可以想象,梅登中将仍然把中国视为那个只要一小支装备良好的外国军队,就可从广州打到北京的中国,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107年前就在这里附近江面上的一艘英舰上签订的那个条约;是23年前在这条扬子江上游万县江面上他的海军前辈射出的连天炮火……4月21日,伦敦号与黑天鹅号驶离江阴,此时,江阴一线属于我第三野战军十兵团23军的作战地域,为支援渡江作战,23军的作战地域配属有特纵炮6团的两个营(均装备有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加上军、师所属的山野炮,共有75毫米以上重炮50门。当日清晨,23军各前沿阵地发现了这两艘英舰,各级指挥员立即上报,4月21日8点30分,粟裕、张震两位将军致电**“请示如何处理”,下午6时,**的回电“凡擅自进入战区妨碍我渡江作战的兵舰,均可轰击……但如该外舰对我渡江在实际上无妨碍,则可置之不理”。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理论上,在4月21日晚6点以前,我军各前线部队实际上无权主动出击,但可以还击。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发现英舰之后,炮6团团长马达卫(同时兼任23军炮群指挥)便一方面上报兵团,另一方面命令下属尤其是直接面对英舰的1营3连(连长肖永福),做好战斗准备,在此同时,23军阵地前沿的炮兵军进入临战状态。虽然肖永福并未下令装弹也未下达射击诸元,但实际上各炮均已自行装定了射击诸元,也已装填完毕,所需要的只是拉拉火索。10点左右,1排2炮炮长梁学路见英舰即将从自己的火炮射界内驶出,在不开火这一仗很可能就达不成,也可能是过于紧张将英舰上受放锚链的撞击声误当成炮声,便一声令下“放!”,2炮三炮手闻声手动差不多是条件反射式的一拉拉火索,第一发炮弹出膛。炮声一响,其他各炮乃至附近阵地上的友邻部队也纷纷开火(早忍不住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水陆炮战就此爆发。遭到炮6团射击后,伦敦号和黑天鹅号立即动用全部火炮还击。据当时的炮6团1营教导员余斌回忆(梁学路正是他的部下),当时1连的四门火炮面对英舰几乎打得是平射,首发(应该就是梁学路的炮弹)就准确命中伦敦号的前炮塔。而英舰还击的炮火也在一瞬间便覆盖了1营的营指挥所,“从未听到过这么猛烈的炮声”,(当然,对于当时连75毫米山炮都当成重炮的中国军人来说,恐怕从未听说过203毫米重炮,跟不可能听过203毫米火炮的射击声),一发“一米多长的”203毫米炮弹准确击中了余斌当时所在的掩体,居然在击穿掩体的顶盖后又穿透了了厚达四米的江堤打到了后面的麦田里,好在没有爆炸。余斌本人被坍塌的掩体压在下面受了重伤,而他的通信员则当场牺牲。当时参加战斗的,除炮6团1营以外,还有23军所属57战防炮连、75山炮连及67、68、69三个师所属的炮兵,总计八个炮连各种火炮32门。从火力上来看,两艘英舰可以使用八门203毫米火炮(我方参战人员的回忆认为是152毫米炮十二门有误),不少于十门的102毫米火炮及多门40毫米炮,加之舰炮的射速远高于陆炮,火力优势可以说非常巨大。但是英国人的射击并不准确,伦敦号的炮弹大多越过江堤,飞向了纵深地带,却给这里正在作战前准备的23军步兵部队主要是202团和205团造成了巨大的伤亡。68师202团正在召开战前准备会,一发203毫米炮弹飞来正好命中会场,团长邓若波当场牺牲,参谋长负重伤,另有官兵和当地群众数十人牺牲。在持续了约4分钟的炮战之后,我方的炮火逐渐沉寂了下来,英方判断是已压制住了我方炮兵,实际上应该是已超出我方的射界。伦敦号随即加大航速,在驶至北沙洲附近江面时,再次遭到我方炮火拦截。这一次参战的的是炮1团1营,即欢送过伴侣号的部队。1营在营长李伦的指挥下对英舰先后发射榴弹72发,虽然使用触发引信的105毫米榴弹很难击穿伦敦号的装甲,但猛烈的爆炸也给伦敦号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舰桥和上层建筑被破坏,舰内通讯一时中断,舰长卡扎勒海军上校负伤,中国领航员被打死。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即使舰坚炮利的的伦敦号可以全身而退,但防护较弱的紫石英号和黑天鹅号却很难幸免,梅登中将不得不放弃了救援紫石英号的企图,在距紫石英号约三十公里的江面上倒伡退走。在两艘英舰退回到23军炮群射界内时,再次遭到我方炮击,据英方称,部署在长江北岸国民党军队桥头堡的炮兵阵地也参加了对英舰的炮击,详情不明。21日,两舰返回上海。在整个炮战中,英方统计,伦敦号共发射八英寸炮弹155发,4英寸炮弹449发,阵亡13人,伤54人。我方的伤亡在二百人左右。经过这场激战,梅登中将的武力解决紫石英号事件的企图彻底破产。
12345...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