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现在看起来万事俱备,就连东风也不缺了!
待到6点30分,机场上终于开始喧闹起来,“容克大婶”们一架接着一架发动起来,跑道附近顿时飞沙走石!由于参加空降的运输机和******总数超过了300架,全部集中在一个机场既不利于展开、又存在一定的隐患,故而分散到了圣洛、维尔、弗莱尔和莱格勒四座机场,其中圣洛和莱格勒都是新翻修扩建的大型机场,维尔是法军留下的临时野战机场,弗莱尔的机库和跑道则属于当地的飞机工厂——由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大都赶在德军占领这里之前撤往南方,部分机器设备遭到工人的破坏,加之原料供应等原因,这座原本为法国生产轰炸机的工厂目前仍未重启生产线!
十分钟之内,罗根目送第一批容克-52升空、编队,在与东面飞来的战斗机会合后一起向北飞去。
根据前期空中侦察和最近几天的试探,怀特岛上的英军防御力量虽然获得加强,但总人数应该不超过2000人,配备各型高射炮100门左右——空军的俯冲轰炸机部队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真正的硬骨头仍需要德国空降兵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啃下来!
7点差5分,第二批满载伞兵和装备的容克-52开始陆续飞离跑道。在此次“堡垒行动”计划中,第3伞兵营(即第7伞兵师1团3营)连同模范空降师一部共计1900人将分乘120架容克-52率先伞降到怀特岛上,他们的任务是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纽波特机场、雅茅斯港、纽敦港、伍敦港、赖德港和本布里奇港这几个战略要点!
7点半,机场上的尘土虽然还没完全消散,但已经不妨碍后续机群再次使用跑道,而当前方那架担当牵引机的容克-52启动发动机、螺旋桨吹去一阵狂沙,罗根关上顶部舱盖,默默地祈祷飞行顺利。如今这个阶段,很难说伞降和机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降方式哪种在战场上拥有更高的生存率,但考虑到******能够搭载无线电设备并且更为利于集结,罗根仍然选择了这种无需考验伞降技术的运载工具——尽管他本人早已获得跳伞执照并且有过多次伞降经验。
负责牵引******的容克-52与它们的“大风筝”一架接着一架滑离跑道、平缓升空,十来分钟之后,终于轮到罗根和他的同伴了。由于这架dfs230轻型突击******上搭载了两部电台,因而连驾驶员在内仅有6名乘员:疗养归来的老资格驾驶托比亚斯、社会经验丰富的格罗特、射术出众的奥利弗.斯考布、忠心可鉴的通讯官凯伦.莫尔特还有自己的副官布伦.哈特曼。刚刚归队的史蒂芬伯格、在尖刀行动中表现稳健的施尔梅等营连级指挥官依然被委以重任,只不过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军官们都分散搭乘运输机或者******。
前方的容克-52开始移动,长长的缆绳在地面上摆成了s形状,直到它最终绷直的时候,******才像是启动的云霄飞车般开始前移——当然,这可远比普通的云霄飞车刺激多了!
“上校,收到1营3连发来的电报,他们已经在本布里奇港外围降落,没有遭到英军的强烈抵抗,先正向港区进军!”
“很好!”罗根平静地回应道。尽管克虏伯公司制造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有效距离仅有60米,破甲能力还无法达到100毫米以上,但这样的“山寨货”在1940年的战场上还是相当强悍的,尤其对于此前仅装备轻武器的德国伞兵是极其重要的补充!在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克虏伯这个武器帝国展现出了他们雄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1200具“铁拳”发射筒和相应的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直接运抵法国前线——和历史上的产品一样,这种反坦克火箭筒对付一般的轻型坦克、装甲车辆以及混凝土工事根本不在话下!
轻微的颤抖中,******的速度越来越快,罗根抽空看了一眼南面停机坪,有两架身躯庞大的容克-90运输机螺旋桨已经启动。按照工程师们的测算,这种大型运输机的4台宝马132发动机最高能够提供3520马力的动力,当“巨人”******的载重不超过12吨时,可以藉由加长的飞行跑道升空,但当载重超过12吨甚至达到设计最大载重22吨时,就必须使用辅助动力。
为了配合“堡垒行动”,基尔的******工厂紧急提供了30具火箭助推器,单个推力最大能够达到1200磅,也即是大约540公斤,持续时间为25秒(这些都是历史上的现成货,无须再开金手指)。
78架容克-52和它们牵引的******很快从4个机场升空并在圣洛附近空域完成集结,加上前来护航的20多架战斗机,上百架飞机组成两个大机群向北飞去,从空中向四周看,这样的场景煞是壮观,难怪门茨.博格斯这样的高级战地记者死活要跟着一同前来——如此波澜壮阔的战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幸遇到的!





帝国雄心 第14章 鹰降英伦
久违的阳光洒满大地和海洋,顺势让天空中的朵朵浮云展现出仙山般的圣洁与雄伟,大群飞行器的存在,让原本只属于神与鸟的空间充满了另类的生机。
当怀特岛那深色的轮廓出现在海面上时,罗根所在的******起飞不过25分钟。视线中,岛屿上空布满了数量难以估计的黑点,很显然,英国人的防空火力正全力以赴地抵抗德军空袭,但岛屿东部和南部显眼的巨大灰白色烟柱也充分说明了德国空军的战果!
“上校,伞2营已经成功控制了雅茅斯的港口和码头,原先在港内抵抗的几艘炮艇已经被斯图卡悉数炸沉,无一逃走!”
在飞行期间,凯伦.莫尔特和布伦.哈特曼各自“照料”一部电台,使得来自各方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罗根这位行动指挥官手中。
“机1营控制了本布里奇港的码头,港内有一艘扫雷舰在轰炸中沉没,还有一艘驱逐舰溜走了!不过,他们在激战中损失了19人!”
“模范空降营3连发来电报,他们已经占领了纽敦港,只遭到英军地方部队的轻微抵抗!”
“上校,延森中尉(模范空降营第2伞兵连连长)发来电报,由于兵力不足,他们向伍顿发起的第二次进攻还是没能得手,中尉准备在收拢更多伞兵后发起新的进攻!”
对于这些报告,罗根基本上是只听不说。在空降作战中,战场形势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陆军阵地战,也正因如此,伞兵作战非常强调一线指挥官的自身指挥素质与应变能力,后方指挥官所能做的,往往就是布置后续兵力、协调空中火力支援。
“还是没有舒尔茨少校的消息?”罗根独自呢喃道,这位33岁的军官被认为是第7伞兵师最好的营级指挥官,在入侵低地国家的战斗中有着上佳表现,上个月刚刚从上尉晋升为少校,仍然担任第1伞兵团3营营长职务——罗根之所以要求将他的营划入临时组建的空降突击团,一来这是“汉斯.罗根”给自己留下的宝贵“友情遗产”,二来舒尔茨的营经过补充现在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再者,他们与模范空降营之间的士官交换,也使得这两支部队拥有较高的战场默契度!
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前,以营长身份参战的卡尔.舒尔茨,率领他的营作为先锋部队率先空降到了纽波特军用机场——怀特岛上唯一的大型机场。他们的任务十分明确,那就是竭尽所能夺取这座机场!一旦跑道得以向德国空军开放,后续部队将可以源源不断地空运而来。在瑟堡、格朗康迈西、贝桑于潘等港口,迪特里希指挥的“元首警卫旗队”4个先头营已经登船,他的部队还有6000人等待通过船运和空运前往怀特岛,兵员总数达到8000人之巨的戈林将军团同样需要靠从法国搜集来的船只和德国空军的运输机运往怀特岛——空运虽然只能运送步兵和一些轻型装备,但在时间效率上无疑大大超过船运,尤其是在战斗前期,每一支登上怀特岛的德国步兵连都可能成为战役的关键力量!
“大家注意,要解缆了!”托比亚斯声音虽大,却不至于给人惊慌失措之感。在医院休养了两个月,他跟格罗特都像是困兽一般渴求新的战斗!
从正面座舱往前看,一架架容克-52尾部信号灯都在闪动,由于各机之间都保持着安全距离,四、五十架就占据了偌大的空间,场景煞是壮观——若是换作夜晚,身处其中的人们大概要以为自己走进星群了吧!
在牵引机解开缆绳的刹那,******依然只是轻微地晃动了一下,但接下来的场面就令人热血沸腾了:容克-52陆续加速爬升、离开了庞大的机群,只剩dfs230轻型突击******的空中队列反而更显整齐划一。由于没有了发动机的嘶吼,它们就像是一群安静的大鸟,无需拍动双翅就能轻松飞行。
“前面就是机场了!”
随着托比亚斯的喊声,沉寂了好一会儿的世界又重新开始热闹起来:
视线正前方,黑色的花朵数量随着砰砰乓乓的爆炸声而迅速增加,虽然弹片的波及范围有限,但附近空域的气流仍受到了强力干扰,以至于******像是看到了天敌的小鸟般恐惧地颤抖着;
地面上,奋力射击中的高射炮像是不断划燃的火柴头,它们周围有方形或者圆形的沙包掩体,而且附近几乎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焦黑弹坑。这说明斯图卡的攻击固然猛烈,但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竭力抵抗令人头晕的晃感,罗根举着望远镜费力地观察着机场尤其是跑道周围的情况,当他透过硝烟的间隙看到灰色的身影在向东面的跑道移动时,心中小小地雀跃了一下。仔细辨认,地面上偶尔会有与高射炮开火截然不同的火光闪跃,那应该是爆炸的手榴弹或者反坦克火箭筒——战斗,仍围绕东南两侧的跑道激烈进行着。
******继续在气流的波动中颤抖着,随着它们距离机场越来越近,所受到的阻击也愈发强烈。不远处,一架******的机翼突然被近处的高射炮弹炸断,整机便无可挽回地翻转着向地面坠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机上人员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这便是机降的残酷之处!
“伙计们,抓稳扶好啦!上校!我们在东面第一条跑道外侧的草地上降落如何?”托比亚斯又一次高声喊道。
通过刚刚的观察,罗根已经对机场上的情况有所了解,但这样掌握的信息还远不足以让他做出精确的判断。也就在这个时候,一起出发的******中,已经有两架率先在跑道附近的草地上滑降——滑撬扬起了大片尘土,但从它们着陆的姿势来看,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
时间根本容不得罗根多想:“好,就在那边降落!大家都抓稳了!”
******一个小小的俯冲,就在快要贴近地面的时候,机头猛然上扬,紧接着以机腹下坚固的滑撬着地,刹那间,机舱里的颤抖幅度前所未有的强烈,但这种情况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时间,当颤抖平息之后,机身朝左侧一斜,紧接着便完全稳定下来。
座舱外面灰蒙蒙一片,全是降落过程中扬起的尘土,但咻咻飞过子弹似乎在说:嘿,德国傻瓜们,欢迎来到英国角斗场!
********
明天就是9月1日了,情节发展到这个时候上架按说是比较理想的,但天空为人厚道,每天三更直到周末上架,希望大家有月票的都能留一留。顺便感慨一下,二战题材的小说现在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相同的成绩收藏要比别人少一大截。真的不希望看到二战这样一个经典题材走向没落,天空在努力,希望大家也努把力,把自己喜欢的铁血军文顶上去!
9月大神小神上架的书很多,但有你们这样一群忠实的读者相伴,天空有信心在月票榜上有所作为,预先在这里拜托大家了!




帝国雄心 第15章 为战而生
跳出滑翔机座舱的时候,罗根头上戴着没有护耳且较为轻便的m38型伞兵盔,右手拎着一支标准的mp38冲锋枪,腰挎左三、右三共能容纳6个32发弹匣的皮质弹匣袋,腰带靠右后处的枪套里还放着一支随时可以射击的鲁格08,再加上伞兵作战服和伞兵靴,从头到脚一身朴实无华的德国货——相比于之前两次作战行动披的英国皮,这身装备显然更能激发出官兵们内心的自豪感!
得益于短时间内陆续降落在机场上的数十架滑翔机,英国守军的火力被大大分散了,就连凯伦.莫尔特和布伦.哈特曼也得以背着沉重的无线电发报机离开滑翔机安全来到一旁的草丛中。要说托比亚斯的技术还真是不错,除了平稳降落之外,还把滑翔机停在了一条用于防止跑道积水的小水渠旁。尽管这条干涸的水渠只有三十公分深,勉强到人膝盖高度,狭窄的口子甚至会卡住屁股,但相对于空旷的机场而言,已经是十分难得的“袖珍掩体”了!
放下mp38,罗根用他那喷涂有草绿色迷彩的6x30蔡司军用望远镜四下观察。片刻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次置身于真正的空降战场:敌人的士兵处于清醒的战斗状态,火炮、机枪以及各种武器都在猛烈地向眼前出现的每一个德国兵开火。在这里,不存在花言巧语、巧舌如簧,虚假的表情和大小忽悠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面对面的战斗真刀真枪、毫不含糊!
由于怀特岛位于英吉利海峡最宽处的北岸,附近的朴茨茅斯、南安普顿等港口又驻扎着用来抵御德国进攻的大批舰艇,防御力量要较以伦敦为中心的首都防卫线和泰晤士河口-多弗尔角-伊斯本特这个三角形的海岸防御线薄弱得多。在雅茅斯、考斯、伍顿等港口,岸防设置仅仅是少量的岸炮加上沿着海滩布设的铁丝网和雷区,唯独之前发生过战斗的本布里奇港紧急加筑了岸炮阵地、配置了鱼雷发射管,甚至还开始在海滩外的浅水区布置3米高的反登陆钢架!
作为怀特岛上唯一的大型机场,纽波特军用机场当仁不让地成了英军的防御重点。在罗根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放着几张放大的航拍照片,这是数日来德国空军对怀特岛的侦察成果。尽管天气很差,可由梅塞施密特109型战斗机改装的侦察机还是成功进行了几次低空拍摄,经过技术部门的研究辨认,推断这座机场共有400到600人的英国守军,并装备有大量的防空武器。此外,沿着跑道分布的一些奇怪土垛也引起了德军技术军官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是英国人近期构筑的小型碉堡,目的就是对抗德军在荷兰、丹麦、比利时以及前期空降怀特岛的伞兵部队——机枪和迫击炮通常被认为无法对付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英国人自然不会知道,罗根的伞兵已经拥有了“铁拳”这样的秘密武器,只要进入有效射程,即便是英军现役最强大的玛蒂尔达ii型坦克也不在话下!
环顾战场,罗根很快就在左前方不到500米处发现了一座不断对外喷吐火舌的碉堡,从地面上看,它更像是法国马其诺防线上可360度转动的钢制机枪堡垒,圆形弧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弹作用,加厚的射击孔更能够有效保护里面的机枪手。不过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武器,即便是马其诺防线上的坚固炮垒,在德军88毫米炮连续的精准轰击下也依然能够被突破,至于眼前这种只能容纳1-2人的小型机枪堡垒,37毫米反坦克炮应该就能对付!
照着英军机枪堡垒射击的方向,罗根看到了一架刚刚落地的德国滑翔机,已经有五、六名空降兵从中撤出,机背位置的机枪手试着掩护同伴,但很不幸地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那些离开滑翔机的士兵们情况也很不乐观,虽然他们中有人携带了初上战场的“铁拳”,但英军堡垒的距离远远超过了这种武器的有效射程,他们只能在没有阵地的情况下用mg-34机枪与之对抗,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带着自己的这小队人马从斜里杀过去,应该有八成的机会拔掉英国佬的机枪堡垒吧!
这个念头仅仅在罗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诚然,前两次战斗带队冲杀、好不痛快,但这一次作为战场指挥官,他的责任已不光是冲锋陷阵、发挥个人的战斗作用,作为战场指挥官,更重要的是总揽全局、运筹帷幄。于是,他强压着内心的冲动,继续冷静地观察这个局势混乱的战场。
自从第一批德国轰炸机飞临此处应该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按照事先制定的战术,三条宽敞平直的跑道是重点保护对象,倒是南北两端的十多座机库遭到重磅炸弹的侵袭,远远就能看到断壁后面那已经变成废铁状的飞机。在距离第三条跑道几百米的草地上,还有一架机身残破不堪的英国战斗机,从尚且完好的尾翼来看,似乎是在起飞过程中被击落的——没能目睹当时的激战场面,对于罗根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了!
距离坠毁的英国战斗机不远处,还有一座英军的单管高射炮。在炮手们的努力下,它仍以较快的速度向空中的德国飞机开火。虽然滑翔机已经基本落地,但尾随而至的战斗机勇敢地俯冲而下,以机炮和机枪疯狂扫射着地面上的英军防空阵地,最大限度地为己方刚刚降落的空降兵们减轻压力!
那座高炮四周砌了一圈半人多高的沙袋掩体,斜对角位置又用沙包堆出了一个小型的机枪战位,一挺水冷的马克斯.维克重机枪正向距离自己最近的德国滑翔机射击。突然间,草丛中火光一闪、阵烟升腾,一个橄榄球状、托着白烟的物体以并不特别快的速度飞向英军的机枪掩体,然后发出一声与体型、速度完全不成比例的巨响,硝烟散去,不仅整个重机枪组消失了,就连高射炮也哑了火!
亲自参与了“铁拳”设计过程的罗根,对于自己为德国伞兵作出的技术贡献感到自豪。摧毁了英军的重机枪火力点,草丛中的德国伞兵们一跃而起,飞快地奔向那些高射炮——罗根在任的时候,模范空降营在日常训练中增加了操炮科目,伞兵们被要求掌握常见的德制和英制火炮的使用方法,并被告知高射炮在地面战斗中也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所以看到他们的动作,罗根不看面孔就猜得到是模范空降营的兵,然而他们眼看着就要进入沙包堆砌的掩体了,一辆拥有两座炮塔的英军坦克突然出现在附近。吵杂的战场上,罗根甚至听不到它上面那两挺机枪嘶吼的声音,但喷射的火舌与成串的子弹却是毋庸置疑的,顽强的德军战士一个个倒下了……
杀死这些精锐德国伞兵的,就是英国陆军不太待见、在国外却很吃香的“维克斯6吨坦克”,英国本土制造加上各国授权生产的,总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2万辆,但英国陆军仅仅装备153辆,且绝大部分被扔到了训练学校和后备部队。
目睹袍泽牺牲,罗根咬牙攥拳,忽地感觉背后一阵狂风,只听得托比亚斯惊叹一声“来了”,转过头,望见庞大的“巨人”滑翔机如同传说中黑龙一般猛扑下来!
********
今天上架的神人果然n多,还望有月票的兄弟留一留,天空在这里谢过了!




帝国雄心 第16章 铁十字之魂
主体完好的跑道,就像是预先为“黑龙”准备好的降落场,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巨兽完全无视地面升起的大大小小的光点,无视战场上纷乱局势的生生死死,无视常规战斗中你攻我守的纠葛争斗,飞沙走石之间,霸气十足地降落下来!
战场突然在一瞬间安静了,激烈厮杀中的两军将士目睹这惊人的景象,竟在愕然中忘记了手中的枪炮!
看到周身涂成黑色、机身和机翼上喷着醒目铁十字徽标的“巨人”停落在跑道的最北侧,最自豪的莫过于置身于一条小水沟中的德国空军上校汉斯.罗根,没有他的努力,这种重型滑翔机要到8个月后才能在蓝天中展翅翱翔,但穷其一生也没有参加真正空降作战的机会!
尽管目前只能投入三架刚刚完成调试的样机,但它们初上战场所带来的压倒性气势完全达到了先前的预想!
好吧,让英国佬看看什么叫做天外飞仙!罗根心想,也幸好弗莱里希博士的“野心”够大,设计出的重型滑翔机最大载重量达到22吨——当前德军最先进的坦克莫过于d型pzkpfwiv坦克,这也是四号坦克的第一种量产型,战斗全重20吨,机舱里还能塞进一吨多的安全缓冲物。
没错,滑翔机的机舱里装载的正是大名鼎鼎的iv号坦克,而不是仅仅装备机枪或机关炮、装甲薄弱的i型或者ii型坦克。用罗根的话来说,那就是“一步到位”!
在万众瞩目下,“黑龙”停稳之后却没有向四周喷射出骇人的火焰,亦没有出现变形金刚突变的场景,它是如此的安静,就像是一块天外飞来的陨石,落地之前已经损耗了所有的能量。
死一般的沉寂!
片刻之后,战场上的人们幡然醒悟,耳边又重新被枪炮声所充斥。那辆刚刚屠戮了数名德国伞兵的“维克斯6吨坦克”更是忙不迭地调转枪口向恰好停在自己射程内的“黑龙”猛烈开火。
机枪子弹索索索地扫过去,在穿透机身蒙皮的时候发出轻微的噗噗声!
滑翔机内部没有任何动静,绝大多数子弹射入后也没有再从另一侧穿出,方形的货柜机体就像是一个诡异的黑洞,将维克斯mk.e(a型)坦克喷射的密集枪弹吞噬了……
受到英军火力压制的德军将士们,甚至罗根身旁这些官兵,兴奋的眼神渐渐发生了转变:忐忑、疑惑甚至是失落,难道刚刚的降落过于猛烈,以至于里面的同伴们都震晕震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罗根脸上也显现出了几分焦急。
维克斯mk.e双炮塔里的两挺机枪仍在嘶吼,直到它们250发子弹的弹带消耗殆尽方才暂时平息下来,但英国人的攻击并没有就此结束。似乎是嗅到了猎物的气味,一辆卡车轮廓但周身装配钢板的奇怪东西出现在另一个方向(由于大量装备丢失在法国,英军在1940年夏天利用各种各样的车辆改装成装甲车,使用的武器也千奇百怪),在它驾驶室后上部敞开位置摆放了一挺以粗大枪管为特色的刘易斯风冷机枪——一战时期的英国战斗机便以这种机枪为主要武器!
1...3031323334...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