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武林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骁骑校
元封微微一笑道:“我也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不会拿儿郎们的性命换取民心,我这样做,是因为援兵已经赶来,鞑子的兵力优势保持不了多久了。”
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众人面上的愁容一扫而空,西凉骑兵天下无敌,西凉火器声名远播,就算大周和蒙元加在一起也挡不住西凉铁骑,自打元封开始争霸天下,逐鹿中原以来,用的全是白手起家从陕甘河南征募的兵将,自家的人马根本没有动用过,好牌全抓在手里一张都没往外打,现在打出去那还不轰的敌人皮开肉绽、外焦里嫩。
既然如此,众人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欢天喜地的散场去了,元封回到后帐,脸色却阴郁起来,一直没有言的柳迎儿悄悄跟了进来,站在他身后说道:“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援军,对吧?”
元封回头,见是柳迎儿,无奈的笑笑:“还是你聪明,不过援军确实存在,只不过行程未定,不知道他们是一个月后抵达,还是一年后抵达。”
“那你还骗他们?”柳迎儿瞪大了眼睛。
“军中恐鞑子的情绪蔓延,不得不用这样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士气,这也是无奈之举,至于李善长徐达他们,我如果不这样说,他们肯定要坚持撤军。”
柳迎儿摇了摇头,道:“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你把牛皮吹爆了如何收场?”
元封道:“那就要看你了。”
“我?”柳迎儿再次瞪大了眼睛,“你也太高估我了吧?”
“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的。”
柳迎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终于道:“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关键要对方配合才行,你觉得蒙古那个什么汗是个怎样的角色?”
元封道:“出身贵胄,年少轻狂,但又不失机敏狡黠,既有汉人的谋略,又有蒙古人的勇武。”
柳迎儿道:“照你这个说法,他一定是个聪明人,那就好办了。”
元封大惑不解,柳迎儿得意的一笑,道:“你附耳过来。”
……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的蒙古大军忽然止住了南下的铁蹄,停止在在山东一线。
济南府,大明湖畔,蒙古大汗满都古勒的王帐就扎在这里,今天他连续接待了两拨客人,一拨是奴颜婢膝,低三下四的周朝使者,一拨是气势汹汹,昂阔步的汉军使者。
眼下蒙古和周朝有密约,以土地换出兵,使者正是依约来送金银的,看着堆在地毯上的两大箱金锭子,满都古勒只是摸着下巴,淡淡的点了点头:“好,搬下去吧。”
使者还想说点什么,满都古勒一脸的不耐烦,摆摆手让人将使者带了出去,就在周使走出帐篷的时候,一名高大健壮的汉军使者推开侍卫的阻拦闯了进来。
侍卫刚要抽刀,被满都古勒厉声喝止:“这是我安达派来的人,不可无礼。”
说着,又堆起笑脸道:“那顺格日勒兄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这位叫做那顺格日勒的汉军使者,属于西蒙古人,早先曾被编入突厥军,西凉大战后投降了汉军,成为元封的卫队,去年不远万里护送满都古勒回北疆大漠就是他领队,一路之上历经千辛万苦保的满都古勒的安全,算起来满都古勒还欠他一份情。
那顺格日勒昂然道:“我是来下战书的。”
满都古勒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是何故,咱们三家不是约好三分天下的么,难道元封大哥不要我这个安达了么?”
那顺格日勒道:“是你背信弃义在先,吞掉了我们一个千人队,我们汉军上下同仇敌忾,要为冤死的兄弟报仇,现在汉王命我来来给你递个话,你要战,那便战,时间地点随便你选。”
满都古勒哈哈大笑:“我安达果然还是那般直爽豪迈!不过这回他错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当初的誓言,蒙古汉子一言九鼎,怎么可能违背在长生天面前过的誓呢,此事一定有误会,那顺兄弟,你先下去休息,待我查清楚之后给你回话。”
那顺格日勒是个耿直的汉子,听满都古勒这样一说便没有再说什么,下去休息去了。
由于他曾经对大汗有恩,又是西蒙古人,大家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招待极其优厚,大帐篷里面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金盘子里摆着葡萄西瓜等水果,铁钳子上插着肥美的烤羊肉,马奶酒尽情的喝,还有蒙古乐师弹着马头琴伴奏,两个体健貌端的蒙古女子跳舞助兴。
那顺格日勒在一群蒙古将军的频频劝酒下,开怀畅饮,酒宴从白天喝到了晚上,酒量很好的那顺格日勒也不免喝醉了,人一醉话就多,再加上那几位特意安排来套话的家伙的循循善诱,那顺格日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汉军的底细全都泄露了。
“咱们蒙古人有句老话,一口锅里不能煮两个羊头,我们汉王和你们大汗迟早有一战……”
“别看你们现在牛气冲天,用不了多久就得完蛋……”
“你别费心问了,我啥都不知道,你问我也不会说的……”
“五十万西凉精骑……炮队……抄后路……”
醉的一塌糊涂的那顺格日勒用西蒙古话口齿不清的说出一些让陪酒人员心惊肉跳的词语之后便沉入了梦乡,几个陪酒将军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起身飞奔去禀报大汗。
……
满都古勒坐在太师椅上,面前摆着一本《孙子兵法》,他是真正的皇室后裔,对汉文化有着相当的了解,汉人有一句话叫兵不厌诈,那顺格日勒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值得考量。
满都古勒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是机遇和冒险,但是更多的确是精确地判断,周人开关邀请蒙古人南下,那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当时在草原上,满都古勒的势力并不算大,所以这个险可以冒,也值得冒。
但是今非昔比,满都古勒已经是蒙古人的大汗,并且收复了大都,掌握了一大片汉人的土地,原先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再冒险就没有必要了。
元封的实力如何,他是知道的,西凉骑兵同样是游牧民族为主体,又常年作战,经验丰富,真打起来自己可占不到便宜,根据西域过来的人说,那边的战乱确实快要平定了,届时大军东进北上,在自己后背上来一下子,可就前功尽弃了。
满都古勒知道一句汉人谚语,叫贪多嚼不烂,真要再打下去饮马长江的话,不但把元封惹怒了,还会把周人逼急了,到时候他们两家万一联手,自己可就抓瞎了。
争夺天下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当初祖宗打宋朝不也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么,情况如此复杂,不如徐徐图之,保存实力,稳固后方,消化占领土地,挑动汉军和周军鹤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才是上策。
……
次日,满都古勒再次接见了那顺格日勒,大汗痛心疾的说:“经过调查,济南事件纯属误会,小的们以为那是周军所以才出击,伤到了自家兄弟,我很难过,不过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我看不如这样,我赔偿你们五百匹战马外加一万两银子吧。”
那顺格日勒也没料到事情会转变的如此之快,他只是来下战书的而已,面临变局不敢擅作主张,只能传话回去,等汉王的决策。
满都古勒要的就是拖延时间,他笑眯眯的送走了那顺格日勒,开始部署防御,侦察敌情,铲除异己,稳固自己的统制。
……
蒙古人忽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不和汉军交战了,皇帝的计策落了空,不免暴跳如雷,在养心殿内大雷霆,如今皇帝的身子骨是越来越差了,性情也大变,声音变得高亢尖利,易怒乖僻,晚上睡觉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会醒来,搞得太监们叫苦不迭。
而且他不再临幸任何妃子,只是对怀着龙种的翠妃关爱有加,时不时的召见一下,赐些东西,以往深得皇帝宠爱的安乐公主,现在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父皇一面。
二皇子让出燕京之后,带着本部人马进驻了登州莱州一带,在密约当中,山东半岛依然归官军,这一股人马通过海路和京师保持着联络,也算是在敌后安插的一股伏兵。
蒙古人没有按照计划中那样和汉军火并,作为这条计策的始作俑者,二皇子也是如坐针毡,忍不住派出使者催促满都古勒赶快进兵,可是他却等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满都古勒要求和大周和亲,迎娶安乐公主殿下。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武林帝国 6-10 和亲亚克西
满都古勒提出和亲的要求并非一时脑热,而是早有此意,恰巧他游历中原之际,对安乐公主的美名如雷贯耳,早已仰慕不已,若在以前,斗胆提亲只会沦为笑柄,但现在就不同了,周人巴不得和蒙古人拉上关系呢,收到消息还不巴巴地把公主洗干净了打扮的漂漂亮亮给送来。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满都古勒认为应该给周人一颗定心丸吃,让他们明白自己确实是愿意和周朝结盟共同对付元封的,自古以来中原政权向游牧民族示好的办法就是和亲,自己也不妨效仿一次。
燕王派人催促满都古勒进兵,结果却收到要求和亲的信件,考虑再三,燕王认为这是蒙古人有诚意的表现,遂修书一封回京,强烈促成和亲事宜。
如今皇帝对权力的**更加强烈,内阁和司礼监货真价实的成为了皇帝的秘书处,帝王权力的核心集中在了养心殿之内,皇帝废寝忘食,亲自指挥作战,调拨钱粮,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大小朝会更是一连开五六个时辰,大臣们疲态尽显,皇帝却依然精神奕奕,这不尽让大小臣工感受到了帝国复兴的希望。
燕王的书信通过水路送达京师,皇帝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做出了决定,同意和亲。
为了帝国江山永固,皇帝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在乎再多付出一个女儿。
消息迅传到储秀宫,安乐公主如遭雷击,半天都没有说话,随即风风火火赶往养心殿,可是在宫门口就被太监拦了下来,要知道当年安乐公主进出养心殿可是如履平地,绝无任何人胆敢阻拦的,如今竟然落得如此境遇,公主殿下更是伤心欲绝,那个疼爱自己,娇惯自己的父皇哪里去了?
安乐公主没有硬闯养心殿,而是望着壁垒森严的宫门,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正值酷暑时分,烈日当空、天热难耐,但谁也不敢来扶公主殿下,就由着她跪在骄阳下。
一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眼瞅着花朵一般娇艳的安乐公主渐渐变得面无血色,摇摇欲坠,焦躁的宫女们欲上前来搀,却依然被她执拗的推开,并且威胁道,谁在靠近半步她就咬舌头!
公主殿下的性格随她的父皇,认定的事情就绝不罢手。
张婉儿就一直这样跪着,从上午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滴水未进,纹丝不动,眼看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忽然大变,狂风夹杂着暴雨呼啸而来,大滴的雨水砸在养心殿前的石板地上,将黄铜鎏金的水缸敲击的砰砰作响,地上很快积起一滩滩水,安乐公主全身湿透,散乱的头贴在脸上,依然倔强的跪在水洼里,宫女们躲在宫殿檐下都难过的哭泣起来。
娇生惯养、金枝玉叶的公主殿下到底受不了这种摧残,渐渐的,张婉儿只觉得头晕目眩,摇摇欲坠,但她依然咬紧牙关苦苦坚持,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她宁愿以死明志,也不愿嫁给鞑子。
暴雨如注,皇帝依然没有露面,哀莫大于心死,张婉儿万念俱灰,身子一晃就要栽倒,就在昏过去前的那一瞬间,一张打伞遮住了张婉儿头顶的一片天空,高大伟岸的身影印在了她最后的记忆中,父皇他终于出现了。
当张婉儿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养心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她微微侧头,看到父皇伟岸的身影背对着自己挺立在大殿内,正在欣赏着什么。
“婉儿,你醒了。”皇帝淡淡地说。
张婉儿强撑着爬起来,这才看到父皇面前挂着的不是什么山水风景画,而是一副山川地理图,不过和印象中的有所不同,这幅山川地理图中很多地区都被不同的颜色所覆盖。
皇帝并不转身,只是用手指着山川地理图,缓慢而沉重的语讲述着地图上的改变:“这里是陕西、甘肃,河南,已经被反贼占领,这里是河北、山东,现在被蒙古人控制,这里是苏杭、宁波,匪患屡剿不止,这里是福建、广东,叛乱也是层出不穷……”
皇帝忽然沉默了,良久才沙哑着嗓子说道:“婉儿,你是朕的女儿,也是大周的公主,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
……
和亲,这个字眼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中原人民的耳朵里了,自从汉唐以后,大宋宁愿以岁币纳贡,也不与蛮夷和亲,这种制度也被历史学术界认为是屈辱的象征,国力衰败的体现。
而如今朝廷以安乐公主下嫁蒙古大汗满都古勒,却在京城激起了一片赞誉之声,文人学子无不以昭君文成赞誉安乐公主,并且对周元结成秦晋之好,共同对付反贼表示出极大地憧憬。
京师街头,茶楼酒肆中,两个獐头鼠目头戴方巾身穿文士袍服的男子正在谈论着和亲的好处,一人道:“宋朝为什么不如汉唐那样强盛,就是因为没有和亲制度,只有和四邻结成亲戚,才能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长久的平安,试想一下,什么蒙古契丹突厥的大汗都是咱们皇帝的外甥,这仗还怎么打的起来,所以说啊,这和亲制度就是亚克西啊亚克西。”
另外一人拍手赞道:“老兄所言极是,句句是理,不过这句亚克西用的不是地方,这句话是突厥语,跟咱们大周和亲的是蒙古人,应该说和亲拜努才是。”
两人一唱一和,不亦乐乎,茶楼中众人都充耳不闻,只当是放屁,只有一个刚刚进京的外地学子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骂道:“耻辱!悲哀!将自家女儿送给仇敌去换取和平,悄悄做了也就罢了,偏偏还拿出来吹嘘,你们还有没有廉耻,有没有脑子!”
周围人纷纷递眼色过来,让这个书生不要再说了,但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依然大感慨,狠狠地泄了一通,将那两人驳斥的灰头土脸,无言以对,这才昂阔步的出门去了。
刚出大门,就被两个人跟上,拍一拍他的肩膀,亮出腰牌道:“锦衣卫,跟我们走一趟吧。”
为了营造和谐局面,锦衣卫在京城遍布耳目,严禁人们抨击和亲之事,凡是敢妄议国事者,一律拿问,另外大学士杨峰又成立了一个宣传衙门,雇佣了上百个酸丁,每天在城门口、菜市场、茶楼酒肆中谈论和亲的好处和朝廷的英明,皇帝的睿智,每表演一次就有五个铜板进账,一时间闲人趋之若鹜,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团体,叫五钱党。
……
周朝如此爽快的答应了和亲的要求,倒让满都古勒有些吃惊,但吃惊之后便是巨大的欣喜,周皇连最宠爱的女儿都能毫不犹豫的送出去,说明他们已经山穷水尽了,对蒙古人的依赖性比想象的还要高。
再者说,二十余岁的满都古勒虽然已经是八位女子的丈夫,十二个孩子的爹爹,但他的红宫中却全是蒙古人,所谓的蒙古佳丽,草原之花,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即使贵族女子也不例外,晚上一脱衣服,气味令人绝倒,本来生在草原上的满都古勒也不在乎这个,可是自打京师一游过后,蒙古小王子在秦楼楚馆中尝过了江南佳丽的味道,一直念念不忘,试想一下,烟花女子都是如此风情万种,更何况金枝玉叶精通琴棋书画的的公主殿下。
满都古勒不禁想入非非,迅收罗了一批金银财宝充做聘礼送往京师,大周方面收了聘礼和婚书,这桩婚事就算定下,大周朝的安乐公主已经是蒙古大汗满都古勒的合法未婚妻了。
非常时期,事不宜迟,一支规模适中的车队从京城出,度过长江向北而去,车队满载着公主殿下的嫁妆,随行卫队不过五百人而已。
金碧辉煌的马车中,面无表情的安乐公主呆呆的坐着,自打她被迫答应和亲以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脸上厚重的脂粉也掩盖不了日渐消瘦憔悴的面庞,大周皇朝的公主从没想过自己的婚姻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什么才高八斗的状元郎,什么英武潇洒的年轻将军,都是黄粱美梦而已,到最后自己的余生却会和一个素未谋面,浑身腥膻,粗野凶悍的蒙古鞑子一起度过。
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命运吧,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或许还可以用私奔,自杀来抗争宿命,可是身为和亲公主,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国家百姓带来灾害,此时张婉儿已经不是张婉儿,她只是大周的公主,一个为父皇,为百姓献出自己终生幸福的女孩子。
车队行进在茫茫原野之上,窗外野花烂漫,一片苍翠,古道旁,柳树下,白苍苍的老农在卖着黄瓜,池塘里,大水牛在戏水,牧童头顶着荷叶在吹笛子,一派田园风光,看到这一幕,张婉儿不禁觉得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
忽然远处尘烟迭起,护送和亲队伍的御林军校尉大喝一声:“有贼来袭,全军戒备!”
片刻之后,大队骑兵便呼啸而至,御林军们力战不敌,仓皇而退,陪同的蒙古使者奋战不止,但还是被打翻马下,昏死过去。
惊慌失措的安乐公主藏在马车里瑟瑟抖,耳边全是粗野的叫骂声和战马的嘶鸣,她悄悄掀起窗帘一角望过去,只看见那些骑兵护背旗上都浓墨重彩的写着一个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武林帝国 6-11 不成功的毒计
公主的车驾被汉军俘获了,不过这些骑兵倒也客气,并没有唐突公主殿下,只是裹挟着车辆呼啸而去。
待汉军撤走之后,蒙古使者才摇摇晃晃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擦一擦脸上的血迹,左顾右盼,看到一匹无主的战马正在一旁悠闲地吃草,便过去翻身上马,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这里已经是鲁南地界,汉军和蒙古军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入蒙古人掌握的地盘,这位使者心急如焚,怒火万丈,汉军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连大汗的妃子都敢劫,害的自己也前途难保,若是妃子有个三长两短,恐怕一大批人都要掉脑袋。
公主的马车连同数辆乘坐着女官和宫娥的车辆被汉军骑兵们裹挟到了一个小树林旁,士兵们粗暴地将那些宫廷女子拉下马车,径直撕开施暴,惨叫呼救之声不绝于耳,张婉儿恐惧之极,缩在马车角落里,紧攥着衣襟着抖,嫁给蒙古大汗她还能强忍着接受,被这些兵痞糟践可是身为公主的她决不能容忍的。
原来传说中烧杀抢掠的汉军是真的,他们真的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牲!当马车门被拉开的时候,张婉儿依然将一根锋利的金簪对准了自己的喉咙,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李公公,怎么是你!”张婉儿惊呼道,手中金簪落地。
面前穿着汉军号衣之人,正是在内务府当差的李公公,储秀宫之内的巡夜事宜由他负责,所以张婉儿是认识这张面孔的。
李公公毕恭毕敬拱手施礼:“奴婢见过公主殿下。”
旁边穿着铠甲的汉子也瓮声瓮气的随意一拱手:“末将见过公主。”一嘴的京师口音,格外熟悉。
张婉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帮汉军打扮的骑兵竟然是朝廷官军,可远处那些凄厉的惨叫还在继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公公,你们在干什么!赶快住手!”张婉儿厉声喝道。
那太监和将军充耳不闻,不为所动,张婉儿急了,跳下马车就要去救人,却被将军一把拦住:“公主,你哪里也不能去。”
张婉儿愕然:“你们想干什么?”
此时远处一声声利刃刺入人体的闷响和惨叫声传来,这群畜生在杀人了,李公公顿了一顿,脸上的表情无奈又痛苦:“殿下,奴婢是来送您归天的。”
“为什么!谁允许你们这样做的?”
李公公嗫嚅两声,终于眼含清泪道:“陛下让奴婢给您带个话,他老人家最疼的就是公主殿下,自始至终也不愿意您下嫁鞑子,您的死,对谁都好,就安心去吧。”说着,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摆的都是张婉儿爱吃的零食,还有从小喜欢的香囊,刺绣等,下面垫着的却赫然是三尺白绫。
“陛下有旨,赐安乐公主死。”李公公颤微微的声音说道,一阵燥热的风吹过树林,远处又有马蹄声响起,张婉儿呆呆的望着托盘里的东西,小时候的一幕幕情景浮上心头,那时候的天是多么蓝,心情是多么舒畅,父皇是多么的慈祥啊。
频临死亡的这一刻,张婉儿的心绪异常清晰,父皇好不容易把自己说服愿意嫁给蒙古大汗,怎么又会赐死自己,还别出心裁的弄了几百号人装成汉军,还残忍的折磨杀害那些宫女,看他们经过精心准备的战袍和兵器就能知道,这个计划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蓄谋已久。
张婉儿的才智不比柳迎儿差多少,立刻就想到了父皇的真实目的:嫁祸于人。
试想一下,蒙古大汗的未婚妻被汉军劫走并且杀害,那么大汗的面子往哪里放,就算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会向汉军开战,公主一个人的死,换来的是大周的偏安和千千万万中原百姓的生灵涂炭,背井离乡。
父皇真狠,为了所谓的张家江山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一刻,张婉儿忽然觉得父亲是那么的陌生,又是那么的青面獠牙,狰狞无比,她忽然挺直了腰杆,冷冷道:“你们矫诏,本宫拒不接受赐死。”
这一来那将军可急了,眼瞅着兄弟们都齐活了,自己这边还没有动静,都是这个死太监唧唧歪歪,磨磨蹭蹭耽误的,他干咳一声,手按刀柄道:“殿下不愿意自尽,那末将就代劳了。”说着就要拔刀。
1...146147148149150...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