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第一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虎万行
却是见到之前卫涛早有所令,已经是有一万军卒立于魏延之后。
魏延并没有是趁着对方立阵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势,而是待到对方已经是将阵型立足之后,才是一杆长枪直指。
“李典,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义阳武卒的厉害!众军,随我杀!”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魏延当先冲杀而出,其后三千士兵紧随其后,速度最快,隐隐与其他七千士兵拉开距离,这三千士卒正是魏延本部人马义阳武卒。
“哼!自找死路!”
那李典相比武艺更是长于率军,见到魏延前后卫似乎是有脱节的意思,当即眼睛一亮,心中暗笑,再是一挥手,就是领军而杀来,整个阵型如一。
“文长此人太过弄险,却不知道此阵如何……”
其他人或有不了解,只以为这是魏延得意忘形,但深知魏延秉性的卫涛却是明白,这不是魏延得意忘形,而是那魏延在弄险。
“李曼成!你太小看我魏延了!”
果然,下一刻那魏延身后士卒便是直接分散开来,后军速度极快,迅速是赶上前军,同时从两翼包抄而下,目标正是那李典大军。
正如卫涛所想,魏延这一番举动做作所为的目的不是其他,正是弄险以破其军也!
李典为人本来也是谨慎,但哪里想到魏延在这等关键大战之上还敢如此行险,一时不察,竟然行成险局。
纵然后面还有二十多万大军,但李典知道,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哪怕是曹操,也不可能轻易下令救援。
“众将士!拼命的时候到了,随我杀!”
不得不说李典也不是浪得虚名,一声暴喝就是当前迎杀而来,却是在片刻之间已经是明白魏延如此行做的不妥,中军过于薄弱。
“杀!”
但魏延身后就是他所信任的义阳武卒,同样也不见有丝毫犹豫,依旧是步伐不停冲杀而上。
“昔日有陷阵营统领高顺,领其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陷阵营虽只八百人,却可敌三千军。惜哉高顺将军没于下邳,陷阵营因此而无有所闻,今日得见义阳武卒,犹胜于昔日陷阵营也!”
这时候见到那义阳武卒皆是无所畏惧之势,卫涛忍不住长长感叹一声,谓说左右而言道。
“魏延果有大将之风也!若是其性子无有那行险一搏之故却为更好。”
“杀啊……杀啊……”
战场之上,喊杀之声响成一片,两军绞杀之间,惨杀极为壮烈。
不得不说那义阳武卒不愧是魏延带出,冲杀之间根本不见有丝毫惧意,本来三千人不过是薄薄一层,但任由那曹军如何冲击,始终不能杀透。
如此下去,那么就真的中了魏延数面合击之计,到时候这一阵就算是败了。
“魏延!”
但就在这时,那李典一声暴喝,猛然向着魏延一冲,却是李典看出,那义阳武卒如此奋杀,全因着魏延在前,要破义阳武卒,就要先破魏延。
“死来!”
知道自己不可能速胜魏延,那李典却是起了拼命的心思,一枪之中全是强攻,没有半点防护的意思。
但魏延这时候眼眸之中也是凶光大盛,别人只看到义阳武卒之强韧,却是不知道每死一人,魏延的心头也都是在滴血,这可是家乡子弟兵!
所以在见到李典不顾性命杀来的时候,那魏延也同样顾不得性命,身子一晃,竟然是避也不避直迎了上去。
“扑!”
一声轻响,李典一枪正中魏延肩头,正是魏延避开要害,以自身硬接李典一击。
魏延自然不会是要白白挨上一枪,只见他左肩中枪,右手却更是猛烈一劈而下,当即那李典胸前被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受此猛烈而击,两人皆是坚持不住,随即落马,生死不知。
“将军!快救将军!”
两人如此一落马,双方军士当即顾不得再战,赶紧是将自家主将抢回阵中,而后顾及两人的伤势,卫涛和曹操随即就此鸣金收兵。
此一仗真的说来,是卫涛一方占了些许上风,曹军伤亡更重几分,但真的算起来,虽然是胜,也不过是惨胜,卫军比曹军好不了多少。
所以这时候,卫涛的心情也是不好,军医已经是有初步消息传来,纵然是能够保住性命,但要恢复那魏延手臂却是不易,那一枪可是将其左肩都是刺了一个对穿。
这才开战不久,卫涛就已经是损失了两员大将,虽然说曹操也同样是如此,但依旧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这一战的确不好打。
想到如此,卫涛终于是有几分按捺不住,再一次将麾下的谋臣、武将召集了起来,而后就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此次乃是两国交战,必定要分于胜负。曹军厉害难敌,虽有各位奋力,还是难破,值此之际,我当前往上阵,力求可破曹军也!”
听到卫涛所言所有谋臣武将皆是面面相觑,不知所言。r1152





三国第一将 第四百二十一章 草原琐事
严格说来,随着卫涛地位步步高升,卫涛就越来越是要远离战事。
以往卫涛往往是亲自冲锋陷阵,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级,可是到得后来之后,卫涛就当是只在单挑胜负之间。
待到卫涛亲自为帝之后,哪怕是亲征也应该只是坐镇军中。
事实上,若不是当时卫涛亲征之时,手下将领全都是刚刚新降,亦或者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将领,不可能是劝阻得了卫涛,卫涛都不可能是亲自上阵斩敌。
卫涛自己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虽然有些不甘,但其实在这一战之中本来也并没有是出手的打算。
但这时,形势又见有不同。
连连平手之下,卫涛自然能够看出,自己与曹操实力相当,用谋又是难以施展,一番思量之下,自然就是想要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出手之上。
不过事事劳动卫涛出手,其实就是显得属下无能。
当然更重要的是,刀剑无眼,一旦卫涛有失,那么整个王朝就是有崩塌之势。
虽然如今卫涛已经是有后,但不过数岁小儿,怎堪大任?
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是希望卫涛会是出事,若不是这一次乃是决定两国命运的最后一战,而且对方也是曹操亲来,恐怕哪怕是周瑜也会是劝阻卫涛到来。
但如今卫涛虽然临战,但要说要上场,这就是未免是不可了。
“朕也知各位之意,但此战拖延到如何就是不说了,两军相争。不说要死伤的士卒。若是我不为出战。如何压制取胜?凭着两军如今之实力,恐怕短短三月却不足以是能够分出胜负。”
卫涛倒不需要什么狡辩理由,但这个时候却还是不得不说言说道,毕竟虽然各个谋臣、武将一时之间皆是沉默不言,但卫涛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不甚赞同。
“诸位谋臣将士之意朕更是明白,但如今之事为如此,却让朕是为何?朕之所为,乃是为我大汉民族。攘除外敌,安定天下,这是朕的责任。而如今一战若是延绵下去,不说攘除外敌了,就是连我大汉百姓都不得安生。此非朕之意,恐怕也不是那曹操所是想。若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一战了。”
听到卫涛如此一言,所有谋臣脸上都是泛起了丝丝苦笑。
毕竟卫涛所言不差,若不是曹操也有着这心思的话,这一场大战就不会是如此,但如今正因为这一场大战是如此。所有的人发现自己都不好是妄自而动。
面面相觑之间,所有的目光却是集中在了周瑜身上。
谁让周瑜的身份大有不同呢?
“陛下且听我一言。”
周瑜心头一叹。感觉到了四周同僚的目光,周瑜自然是心中明白,不过他同样也知道,这时候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开口。
卫涛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结果。
“陛下,如今两军交战可谓是胜负未分,虽然典韦、魏延两位将军先后受创,但其实也不过只是平局而已,陛下何必是如此着急?虽然曹操为人谋略深远,麾下武将勇猛,谋臣过人,但陛下也知道这等战事不是一二日就可分出胜负,一二次的平局并不能够代表什么。”
“公瑾这是在安慰我了?”
卫涛微微苦笑摇头,他也是有些想象不到这事情,但也知道这是自己麾下谋臣武将的好意,所以是在微微考虑之后,就是开口而道。
“也罢,我便听从公瑾之言。不过当是以一月为期。毕竟真的说来,我军也不过就是三月之粮食。而且动用如此大战用于中原争斗本来就是不合我意,可一决不可再。若是汝等无法占到上风,到时候我亦不会再听其言。”
卫涛平平而道,有些时候卫涛的确很是好说话,但所有的人都是能够明白,在这好说话之中,卫涛同样也是难以改变其决定。
哪怕是周瑜这样的顶级谋士,心头也是不自觉地多出了几分急迫。
不过虽然也是急迫,但并不代表他们会是盲目行动,事实上,包括周瑜在内的所有谋臣武将都只在细细思量该死如何应对,并没有是主动盲目而一战。
卫涛军中是如此,那曹操军中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卫涛这般逼迫,曹军麾下也就是没有了这一分急切。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双方接下来虽然也是有数次交锋,但实际上每每都是两败俱伤,虽然没有再如魏延、李典那般相互重创,但相互之间的士兵也已经是损失了不少。
转眼之间,已经是得大半个月过去,双方依旧是相持在此,不说其他,单单只是每日的粮食损耗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在这时候,双方之间自然不可能有所退却。
“哼!竟敢是如此!”
这时候帐内的卫涛心头又是一怒,不是为着眼前之局势,而是因为后方传来的消息。
在这一战之前,那些曾是被卫涛压制住的匈奴、乌桓、鲜卑、羌族本来就是蠢蠢欲动,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按着卫涛的策略的确是有不少心生代是自认为汉人,但同样的,也有一些人更为憎恨汉族。
本来有着卫涛压制,那些人虽然心中憎恨,但却起不了什么风浪,只是随着卫涛将大军开拨至此,而且卫涛在之前更是很明显的要让那些‘族中老人’迁至中原,彻底将其根苗尽断,这时候有着反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对此卫涛早就是有着严令,张辽等人更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物,必定是立即执行卫涛之令,派兵镇压。
不过那匈奴、乌桓、鲜卑、羌族敢是反抗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他们之间早就是串联到了一起,从各个方向齐齐而动,这就让卫涛麾下的众将的兵力是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好在张辽等人的反应也是迅速,他们想要重新将其族权夺回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今我算是面临两面大战了。”
卫涛没有立即将周瑜等人找来,倒不是不信任他们,也不是有什么隔阂,而是他们正是在准备一次谋算,看看能不能够算计到曹操,这时候卫涛自然不愿意有什么意外发生。
何况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那几族的力量早就是被削弱到了极点,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什么兵器,想要平乱的话,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之所以会让张辽感觉到为难,那就是那些‘各族老人’在发动起事的时候,除了那些激进的后辈之外,还是裹挟了不少秉持中立,以及已经心向大汉的人。
除此之外,就是虽然反应及时,但还是有些汉人是落在对方的手中,那些汉人可不是普通的汉人,最少也是识文断字之人,是卫涛让其教化蛮夷之人。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识文断字的人的确是有不少,但多是各个家族之人,愿意从事这事情的人是有限,所以卫涛也不会轻易就将那些人是为舍弃。
“不过这些人也是愚蠢,真就以为我拿他们无有办法了吗?”
但这时候卫涛突然微微一笑,而后就是直接命人传令而下。
“传我命令,命人出使各族传令,但凡是有心归服我中原者,即刻与之断绝内外关系。而后令张辽、赵云、徐晃领兵出击,胁迫其牧场,但凡是有牛羊,立即将之截下。而后再是传令,令其各族牧民,只要其能够是斩杀一个逆贼,便可为汉人身份,斩杀三人,赐居室可于关内居住,斩杀五人,赏良田十亩,并且授其耕种之术。若是不喜田,可赏羊是匹,草场三倾,另外再是断了那草原粮食供应,就让我看看那几族能够坚持多久。”
卫涛冷冷一笑,从这里传过命令还要数日,但卫涛对于那些游牧民族可不是没有防范。
卫涛毕竟两世为人,自然知道,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文化侵夺的事情发生,可到最后往往是让那些草原民族反是崛起过来侵略中原。
所以卫涛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其一就是切断草原供应,以中原粮食供养,而草原多以牛羊,并且将之输入中原。
其二,则是卫涛虽然限制铁器流通,但却是专门命人大量输出各个布帛器物,吃喝玩乐尽然是有。
虽然比起中原来说还是远远自有不如,但对那些族人而言,比起以往的生活来说已经是好上了许多。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句话也是极为重要,虽然是在草原上,但若能够安居,如何会是愿意南下拼命?
以往那些部族之所以南侵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草原的性命不值钱,可如今情况大是不同,卫涛自然是毫不惧怕。
卫涛的命令自然很快就是传到了张辽等人的手中,有了卫涛正式传令,他们自然不会是有丝毫示弱当即依照命令而行。
果然这样的命令传到草原之上,就此让草原都是为之一乱,毕竟哪怕是那些草原中人,也是能够知道,如今中原势强,而草原势弱,所以却是又不少草原之人,直接就是按着卫涛颁布下的命令而行之。(未完待续。。)ur752




三国第一将 第四百二十二章 后方安定
“全杀了!”
张辽看着眼前一众被绑缚着的人,只是冷冷扫过一眼,而后就是毫不犹豫直接而下令。。
不过命令虽然是下,但张辽身后的士兵却是一个未动,他们知晓,这一个命令并不是下给他们的。
这一道命令乃是下给旁边那些草原汉子,按着卫涛的命令,就是要他们亲自出手将这些人了解。
一旦如此,这些人就只能够真真正正按着卫涛的命令死心塌地的是投入到汉族之中,再是如何杀戮了自己民族中的人也不可能继续存留族中。
显然,这些人很是犹豫,但再是犹豫也是有着一个极限,很快就是有些人狠狠一咬牙,拿着赐予的刀就是狠狠斩向了一人的头颅。
顿时喝骂之声顿成一片,那人见到如此,心头更狠,斩杀了一人之后,不言不语就此直接要杀另外一人。
“传天子之令,但凡预入我汉族者皆须斩杀此等逆贼,尔等还不动手,莫非也为逆贼者乎?”
就在这时张辽冷冷一笑,就是开口而道。
一听这话,那些人顿时知道不动手是不行,纷纷是动手,不到片刻之后,这些人都是被斩杀而光。
“很好!你们可以是以此功绩换取我汉族身份,但这只限于你们,若是你们想让你们之妻儿也能是得此机会,那么就要更为奋力。如今我欲组狼卫,尔等可愿是入否?”
待到所有俘虏全都杀尽之后,张辽才是悠悠然地开口说道。
“我等愿意!”
草原之上。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虽然是有几分夸大,但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些都是优质兵员。
如今既然已经是完全被定下了决心,自然毫不犹豫。
“好!”
张辽微微一笑,心中却是满意,他自然知道,自己奉命组建这一军之中所有的士兵都是这样的‘汉人’。不过为将者却是真正的汉人。
但这并不是最为重要,重要的是一视同仁,每一个将领都是知道,要将他们当作真正的汉人来看待。
如此对比之下就算本来还有异心者,最后也是心归汉族。
不仅仅是张辽如此,赵云、徐晃莫不是按着卫涛之令而如此行事,所以一开始的确是外敌人数更众,哪怕是张辽等将领也只能够凭着更好装备、军纪与之僵持。
可到了现在,不过区区十数日,就是完全的倒转了过来。许多人都是选择了投‘汉’,甚至有着不少人就是阵前所降服。
毕竟以往卫涛所行。可不是什么没有道理之事,大汉中原之强盛早已经铭刻在他们这些草原人的心里。
所以这一段时间捷报就是连连传到卫涛手中,让卫涛始终无法拿下曹操的心情也是为之轻松了许多。
如今本来预计的三月之期已经过半,卫涛与曹操双方也的确是死伤颇重,双方加起来只是死者已经是有二三万人,更不用说伤者了。
若不是双方的准备的确是十分齐备,恐怕这一个结果还要是更为严重。
“唉……这一仗要如何才是能够获胜?”
卫涛揉揉眉心,虽然那些外族的消息令卫涛心头的确舒服了一些,但当前的事情其实也依旧还是让卫涛感觉头疼。
想了想之后,卫涛还是再将周瑜等谋臣找来,而后直接而是问道。
“公瑾,前些时候你说有所谋,不知道如今可是如何了?”
卫涛问得的确很是直接,他倒是不怕周瑜等人会是言谎,不过这几日下来卫涛始终看不出他们是有做什么特别之事,心中也是有几分好奇。
“启禀陛下,如今曹军之中曹操固然是坐镇中军,但其中却是以两大谋臣为主,一为司马懿,此人与我军也是交过手,的确很是厉害,其二便为杨修,此人谋略也自不凡,不过却是颇有自大。”
听到卫涛所问,周瑜也不可能再是隐瞒,微微一拱手就是对卫涛缓缓而道。
“那司马懿为人沉稳,心计又为狠辣,难以有所谋算,但那杨修不同,尤其是近来我军几次似乎用计之后,其更为是得意。若是我军能够借此而动的话,不说能够借此大胜曹军,但让我军占到上风,当是可能。”
“哦?计将安出?”
卫涛眼眸微微一亮,在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占到上风,那么就是自然很有可能是获得最后的胜利,由不得卫涛不关心。
“陛下,那杨修为人狂傲,加上于如今曹操之子曹植关系极佳,更是不将余人放在眼中,尤其是那司马懿,更是所未看。”
周瑜微微一笑就此而答道。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我军当是营造机会是让那杨修有所动,以那杨修性子,必想以此而立功。但司马懿为人谨慎多疑,必定是不允。此事最后必定是有曹操决断,以曹操其人多疑谨慎之意必定不会轻易所采纳。如此一来,那杨修岂能心服?必生自主之意也!”
这一世,曹操最为优秀的两个儿子,曹昂、曹丕皆是已死在昔日败于江东之时,而其子曹彰虽然继承了曹操驱逐异族,还大汉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的志向,但其人却是早早便言明只想要当将军。
于是,曹植这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可以说是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
至于曹冲,这时候的曹冲虽然幼童聪慧,但其实也不过就是七八岁而已,根本不可能作为继承人。
一开始卫涛还不大明白周瑜的意思,可听到最后他也就是想得清楚了。
“公瑾的意思是,那杨修会是找上曹植?不错,杨修本人的确不可能调动得了曹军,必须要依靠曹植。不过曹植虽然已经是被曹操立为继承人,但据我所知,其并未曾是明言获得曹操授予兵权,除非其凭着继承人的身份强行调兵,不过如此所为,事成还是罢了,可若事败,其地位也可能是不稳。”
卫涛的话语之中却是有着几分的怀疑,直接就是开口说道。
“若如此,那曹植也会有所为?以其地位之巩固,何必如此莽撞?而且还是在这样的战事之中?”
卫涛所言自然有理,不过显然周瑜等人对此早有所想,这时候皆是微微一笑,便听到周瑜开口回答说道。
“陛下,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那杨修本性就是自负其才干不凡,那曹植会是与其交好,便可知其性子如何,同样是自负其才干不凡也。”
说到这里周瑜又是微微一笑。
“虽然其的确是有真才实学,所做文章之华美便是我等也不由得叹服。但此等才学岂又是能够与军中战事相提并论?虽有其才学,但于此等军事之上又能够有多少可言之,必定是偏听而信,加上那杨修之才已得认可,只要其想要有所为,必定听从之。我等可是知道,这曹植虽得曹操所认可,但实际上并无多大功绩,其他之人未必是认可啊!”
卫涛微微是点点头,其他人也许还不明白,但卫涛已经是明白了过来。
曹操其人的确是不凡,但也正因为如此,想要继承曹操的基业本身自然也是要有着非凡的事迹。
可那曹植至今,虽然才名满天下,但却是没有实际的战绩,也许那些谋臣还不在意,但那些武将可是在意得很。
哪怕当面不敢言说,但背后必定是有不少的言语,如此一来,那曹植本身的压力也就必定是不小。
加上越是高傲自负的人,就越是想要证明自己,那么的确很有可能是真的听从杨修所言莽撞行事。
“此事也的确是很有可能。”
一阵细思之后,卫涛微微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周瑜等人的想法,但卫涛心中依旧还是有几分犹疑。
“此事其他方面自然无有什么,但那杨修虽然狂傲自负,但其人才能也的确是不凡,不然也不可能是在这时与司马懿同为曹操麾下几大谋士之一。恐怕不会轻易中计,不知道公瑾汝等可是有何所谋?”
1...176177178179180...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