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一边骂着,老板娘已经到了巷子口,进了门冲里面的人喊:“今天关门歇业,小张去帮我开车,马上去医附院.....”
老板娘并没有听从方寒的去江中院,而是选择去医附院,这倒不是老板娘觉得江中院不如医附院,也不是女人觉得中医不如西医,而是单纯的认为医附院比江中院近。
从篷花村去江中院,即便是路上不堵车的情况下也需要四五十分钟以上,如果遇上堵车,那就惨了,而篷花村去江中院的路有很多路段都堵车。
而篷花村去医附院则快得多,不堵车的情况下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即便是堵车,绕一路,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
方寒自然不知道老板娘并没有去江中院,脑膜炎虽然严重,却也不是绝症,只要治疗及时,痊愈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这种病最怕的就是耽误。
要不是老爷子多嘴,方寒其实是不打算让老板娘去医院的,他开的方子完全可以,没必要多此一举。
随着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方寒身上自然而然的也有了一种淡淡的自信。
同样是医生,医生和医生那也是有很大差别的,遇到一些重症急症,实习生住院医往往就手忙脚乱,可副主任主任就显得淡定的多。
这个淡定,一方面是因为见惯了大场面,见怪不怪,另一方面那也是因为自信。
当然,老爷子让患者去医院,方寒想了想也没拒绝,去医院保证大一些,万一有什么意外呢,再说,人家患者家属也放心不是?
方寒是自信了,可方老爷子这会儿却不乐意了,正在给孙子上课。
“你小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方远晨语重心长:“有些时候莽是好事,可有些时候那也是坏事,凡事要考虑清楚后果,什么病你都敢乱开药,万一人家孩子有个什么意外,你怎么办?”
“您老不是说过,医不避险吗?”方寒不以为然。
“医不避险那也要分情况,我说过医不避险,也说过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老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哪怕你有信心,该有的保护措施总要有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要是实在不放心,跟着一起去医院也行,在这儿随便开方,你想过后果没有?”
方寒不吭声了,老爷子说的在理。
医不避险确实没错,可正如老爷子所说,医生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好好保护自己的医生医术再高那也落不到好下场。
治病有时候并不是第一步,治病先治心。
医者开方,方子不仅仅要对症还要对患者的喜好。
你的药方哪怕再对症,患者不喜欢或者不认可,那也无济于事,有时候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最为人熟知的例子,华佗。
华佗作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名医,放眼华夏五千年历史,能和华佗并称的医生也就那么寥寥数位,扁鹊、张仲景。
人们一般形容某位医生医术高,要么说扁鹊重生、要么说华佗在世、要么说当代医圣,由此可见华佗的名气。
可华佗怎么死的,被曹操杀了,为什么被曹操杀了,正是因为华佗的治疗方案不符合曹操的认可,不符合曹操的性格。
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开颅手术,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别说像曹操那样多疑的性子。
华佗死了,名传千古,曹操也死了,同样名传千古,世人都知道因为曹操华佗的一身医术失传了,可知道又能如何,能挽回吗?
作为医者,华佗直言不讳,可歌可涕,可因为一个曹操而丧命,从而失去了治疗更多的患者的机会,一身医术断了传承,真的值得吗?
医不避险和保护自己,两个对立的命题,究竟是该迎难而上,医不避险呢,还是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时时警惕呢?
方寒细细琢磨,老爷子说的不错,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他就是太自信了,没有考虑过是否会有别的什么后果。
正如老爷子所说,不放心他可以跟着,他是江中院的医生,可以跟着孩子去江中院,可以提前安排,到了医院,医院有着各种保护措施。
为什么医院动不动让患者签署什么责任协议书、病危通知书?
这其实正是对医生的保护,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
在医院,医生治病之前为什么要对患者说清楚各种隐患?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患者担忧?
别的不说,就说阑尾。
现在的阑尾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发生危险的概率已经很低很低了,为什么做一个阑尾手术还要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责任书?
概率再低,那也是概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可在诊所,你见过哪一家诊所让人签署什么病危通知书的?
诊所本来就不是看大病的地方,遇到一些拿不下或者不可控的病症,诊所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患者去医院,或者帮助患者联系医院。
当然,一般诊所的医生也没有方寒这种本事。
老爷子哼了一声:“下次长点脑子,医不避险是让你鸡蛋碰石头?医不避险你也要带脑子,莽上,匹夫之勇。”
方寒一声不吭,今天确实是他考虑不周。
......
医附院急诊科。
老板娘抱着孩子急匆匆来到分诊台:“医生,护士,快救救我家孩子吧。”
护士闻言急忙上前:“孩子什么情况?”
“附近的诊所说是脑膜炎。”老板娘急忙道。
护士一听孩子是脑膜炎,就知道病情紧急,急忙叫医生,然后迅速的开了几个化验单对老板娘道:“你们一个人去挂号交费,然后带孩子去做化验......”
小张就跟着老板娘,闻言急忙去交费,老板娘抱着孩子跟在后面。
做完化验,不等结果出来,医生就来了,开始给孩子做检查,老板娘在边上是火急火燎,她心中还存在侥幸心理,可千万不要是脑膜炎啊,或许是方寒那个小年轻诊断错了。
医生一边检查一边眉头紧皱:“确实有些脑膜炎的症状,具体还要等化验结果出来才行。”
化验结果出来,护士第一时间就拿给了医生,医生接过化验单仔细的看过:“确实是脑膜炎,而且拖延的时间太长,已经不好治了。”
说着,医生回头对护士吩咐:“尽快通知内科进行会诊。”
老板娘闻言,整个人直接就瘫坐在了地上:“怎么会,怎么可能。”
“孩子一直持续高烧,这么长时间,怎么才来医院.....”医生也有些埋怨。
以现在的医疗技术,脑膜炎只要送来的及时,治愈率还是很高的,这种病就怕耽误。
“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啊,我为什么舍不得关门......”老板娘已经涕不成声。
医生也皱着眉,再次看向孩子,这么小的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呢?
正想着,医生看到孩子的衣服上有一张纸条,下意识拿了过来展开。
这竟然是一张药方,药方医生有些看不懂,可药方下面的签名他却认识。
“方寒?”
“你们来之前去哪儿给孩子看病了。”医生急忙问。
“就在家里附近的诊所。”老板娘有些疑惑。
“给孩子看病的叫方寒?”
老板娘点头:“是叫方寒,现在在江中院实习,今天休假在家。”
“怎么不早说,你有没有方寒电话?。”
“没有。”老板娘摇头,她只是附近开店,又不算篷花村人,其实和方家人不是很熟。
医生又拿起药方看了看,然后拿出电话找到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被接通,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冯啊,怎么有功夫给我打电话了?”
不错,这位医生不是别人,正是医附院急诊科的冯医生,那次的鱼钩患者,方寒来医附院医疗支援遇到的就是这位冯医生。
不仅如此,冯医生还参加了前不久的全国经济研讨会,更是对方寒不陌生,这个年轻人很了不得。
“老苗啊,方寒的电话有没有,给我一下。”冯医生道。
电话那头正是苗大龙,苗大龙愣了一下,然后笑着道:“老冯你要方寒电话干什么,难道还惦记着挖墙脚?”





全职国医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方医生的脾气
田玲女士的手艺永远都是那么好。
不得不说,这世上确实是有天赋一说的,有的人整天埋头苦学,可就是成绩上不去,有些人整天吊儿郎当,可人家就是成绩好,没天理的。
田玲女士的厨艺那就是没天理的那种。
方寒长这么大,见过田玲女士下厨的次数真的是少之又少,一月能有一两次就算很不错了,可人家田玲女士的手艺那真是没话说,方寒觉得甚至比滨江大饭店的大厨手艺好。
饭桌上的人不多,方寒、田玲女士,方老爷子,老方同志也在。
老方同志是附近中学的体育老师,学校距离家里不远,共享单车也就十五六分钟的路程。
当然,还有一位外人,林欣彤黄经理.....不对,是林经理。
林经理平常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没想到吃起饭来那竟然是狼吞虎咽,一点也不比方寒优雅多少。
“唔,好吃,田姐您的手艺真是没的说,这是我长这么大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一边吃林欣彤还一边赞不绝口,拍着田玲女士的马屁。
当然,这会儿林经理的身份已经被戳穿了,田玲女士也知道这位和自己儿子没什么,所以也态度好了不少。
一个人家没有占自家儿子便宜,二一个,还是上门求儿子办事的,这就让田玲女士和方老爷子很高兴。
长这么大,一直都是方家人求别人办事,什么时候被人上门求过?
不由的田玲女士看了一眼老方,和儿子一比,老方同志是越来越显得窝囊了。
林经理的身份被戳穿,其实还是老方同志的功劳。
老方同志在楼下停好共享单车,上了楼看到林欣彤就是一愣:“林经理,你怎么在这儿?”
林欣彤看到老方同志也同样愣了一下:“方老师?”
边上的田玲女士脸色瞬间就变的很可怕,这是怎么回事,父子通杀?
老方同志紧接着就抱怨了:“我说林经理,你们公司为了推销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这竟然找到我们家里来了。”
方寒也愣了一下,林经理也找老方同志推销了?
老方同志又不是医生,她推销什么?
林欣彤急忙解释:“方老师您误会了,我是来找方医生的,训练器材那块不归我负责,我上次只是去帮忙的。”
方寒讶异:“你们公司还销售健身器材?”
林欣彤有些尴尬:“是有这一块的业务,不过我们公司主要还是以医疗器材为主,而且和国外不少医疗器材商都有合作,国产的进口的都有。”
“我记得你上次给我们孙校长就是这么说的。”老方顺便来了一句。
林欣彤更尴尬了。
方寒接过话头:“其实你没必要一直找我的,只要你们的医疗器材没问题,找方主任也是一样。”
这一下林欣彤终于有了解释的机会,她急忙道:“方医生,您或许对这一快不是很懂,医疗器材其实和药物差不多,现在各大医院都有专门的药物供应商和医疗器材供应商,这些商家都是老资历,一些新企业想要打开市场很难的,我也不瞒您,我们江平以前确实是主打健身器材的,这几年才开始做医疗器材这一行,我去找过方主任几次,人都没见到。”
“唔。”方寒应了一声,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
正吃着饭,方寒的手机就响了,一看是个陌生的江中号码,方寒下意识的就要挂断,看了一眼边上的方老爷子这才不情愿的接了起来。
“喂,我是方寒。”
“方医生吗,我是冯医生啊。”电话中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传来,说话很客气。
“冯医生?”方寒愣了一下,急诊科有姓冯的吗?没注意过。
“冯医生有事?”方寒的语气顿时就不怎么和气了,他这正休假呢,科室打电话准没好事。
在医院的时候,方寒是巴不得多来患者,可是休假的时候他是完全不希望被人打扰的,特别是吃饭的时候。
上次回家,田玲女士好不容易下厨,饭吃了一半被苗大龙叫到了医院,这次又这样,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休个假?
“方医生,我就是想问一下,有位脑膜炎的小女孩您还记得吗?”
方寒一听是这事,口气更不善了:“我不是开了药方吗,按方抓药就行了,要是不放心,安排住院观察,这事也要问我?”
现在方医生说起话来那却是是范儿十足。
听对方的语气,八成是个住院医,急诊科的住院医那在方医生面前就是学生,就是下级,别说住院医,苗大龙现在都不怎么随便质疑方寒的决定。
你打这个电话什么意思?质疑我的能力,当我方寒两个字在急诊科不值钱?
刚才方寒为什么塞一张药方,那就是为了避免一些医生耽误时间,现在急诊科的医生们谁不知道方寒?看到方寒的药方,那绝对会重视。
冯医生拿着电话一愣一愣的,这位方医生语气好重啊,他甚至感觉到了压力。
冯医生甚至有些不习惯,多久了?
自从自己晋升为主治,已经好久没这么被人训斥了吧?
冯医生强压着火气:“方医生,我只是证实一下,刚才患者的化验单我已经看过了,情况不容乐观,治疗的难度很大,您这个方子?”
方寒顿时不耐烦了,这个姓冯的哪儿来的,第一天在急诊科?
“不懂就去找方主任、找李主任,什么化验单不化验单?”说完方寒就挂了电话,然后幽怨的看向林欣彤。
自己最喜欢的一盘酱排骨竟然被吃光了,他就接了一个电话的功夫。
.......
医附院急诊科,冯医生拿着电话愣了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
这个方寒自己第一次见的时候还感觉人不错,怎么这次这么难相处?
语气很冲,而且说话毫不客气,就像是上级医生训斥下级一样,我冯海生是你们江中院的吗?是你的下级医生吗?
“冯医生,内科的几位专家来了。”边上一位住院医急忙提醒。
冯医生收了手机,急忙迎了上去:“王主任、田主任。”
内科直接来了两位副主任,可见对这个病症的重视。
两位主任对孩子做了详细的检查,然后又看了化验单,走到边上又低声交流了一下,这才对冯医生说:“情况不容乐观,耽误的有点久了,我们现在只能尽量治疗,但是有可能发生的后果你这边还是要和患者家属说清楚。”
冯医生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了方寒开的药方:“王主任,田主任,这是我从患儿身上发现的,患者前来我们医院之前去过一家诊所。”
“诊所?”
王主任的眉头下意识就是一皱,然后接过药方,用不确定的口吻问:“你是说这个药方有问题?”
小诊所那是什么地方,王主任根本就看不到眼中,冯海生这会儿拿出来应该是药方有问题,这就属于意外情况了。
“药方没有问题。”
冯医生急忙解释:“这张药方是江中院一位医生开的,这位医生我认识,水平还是可以的,而且我刚才也和对方通了电话,听对方的意思,这张方子完全对症。”
王主任和田主任又不是傻子,马上就明白了冯医生的意思。
“你是说这张药方有可能能治好这个孩子?”
“我也不是很确定,所以.......”
“你不是和对方通过电话了吗,对方怎么说?”田主任也看向药方:“方寒?”
王主任也低声道:“这个名字很耳熟啊。”
田主任接过话茬:“我想起来了,现在省十佳评选票数第一的那个。”
王主任恍然大悟:“对,我就说看着名字耳熟。”
田主任道:“这个方寒好像只是个实习生吧,这方子可靠?”
冯医生虽然生气方寒刚才挂了电话,可在这种事情上还是没有带情绪:“方寒虽然是实习生,但是水平还是可以的,我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联系一下江中院那边?”
王主任沉吟了一下:“那就联系一下吧,孩子还这么小,要是江中院那边真的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再好不过。”
田主任也没什么意见。
在这方面,医生们都是有共识的,某家医院要是面对某位患者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联系其他医院的医生或者联系更为擅长的专家,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总不能为了逞能而拿患者的性命开玩笑吧?
今天要是没有药方的事情,那么对于玉玉的情况,医附院也只能尽力而为,至于尽力之后是什么结果那就只能祈祷上苍了。
可有了方寒的药方,田主任和王主任都想确认一下,有希望还是不能放弃,而且江中院在治疗某些病的时候确实有独到之处。
“那是让患者转院去江中院还是联系江中院的专家前来?”冯医生问。
“你去询问一下患者家属的意思?”王主任道。
冯医生前去询问老板娘。
“江中院?”
老板娘正哭的梨花带雨,闻言哽咽道:“方寒当时就交代我去江中院的,我考虑到咱们医院近一些,现在要去江中院吗?”
“你要是愿意,医院可以准备车送你们去江中院,也可以联系江中院的专家过来,你自己看。”冯医生道。
“那还是让专家过来吧,万一路上堵个车什么的?”老板娘道。
“那好,那我就去联系。”冯医生点了点头:“不过我要提前说一下,人家那边专家过来一些相应的费用你这边就要承担的。”
“我承担,我承担。”老板娘这会让哪儿在乎什么其他费用。




全职国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师弟?
冯医生还没来得及打电话,一边的田主任就急忙喊住了。
“杨老今天好像就在咱们医院,要不请杨老看看?”
王主任表示认可:“杨老是郭老的学生,造诣不低,江中院那边也就是来个秦卫华,杨老的水平应该不比秦卫华低。”
冯主任笑呵呵的道:“一个是郭老的学生,一个是罗老的弟子,谁都一样。”
医附院这边联系,自然不会联系急诊科,而是会直接联系内科的秦卫华,相比来说,在方剂等方面,秦卫华的水平还是要比方浩洋高出一线的。
(说一个事,大椎穴那个纯粹是打字太快造成的错误,早已经修改,有些书友就不要揪着不放了,这很显然不是常识错误。)
方浩洋能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成为急诊科实际上的掌权人,事实上也和方浩洋的出身有关,方浩洋是西医急救专业出身,后来转学中医,这样的人担任急诊科主任要比一些没有经历过大场面的老专家更合适。
李文军其实也一样,方浩洋李文军这可是江中院急诊科的两大台柱子,一个是西医转学中医,一个是草根中医出身,都是经历过大场面的。
众然很多时候中医人不愿意承认,可事实上擅长急救的中医人确实很少,一些人坐门诊还行,到了急诊科绝对要手忙脚乱。
这和中西医谁好谁差没关系。
说一句中肯的话,中医高手确实太少了,放眼国内厉害的中医人确实很难找。
这一点从人数比例上就能看出来。
放眼全国,西医从业者应该超过了二百万人,而中医从业者应该只有三十多万,而这三十多万人里面厉害的中医那就更少了,这么往全国一撒,一个省份一个城市能遇到几个中医高手?
说句比较实在的,中医从业者中,医师职称真的很难衡量一个人的水准。
别看有的人是主任医师,水平还真不怎么样,有的人隐藏民间,最多也就有个行医资格,可水准真不比一些专家权威差。
“我联系一下,看看王老这会有空没有?”
田主任拿出手机,找到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喂,江主任吗,我是田康来啊,您和杨老现在还在医附院吗,啊......对,这儿有一位患者,一个周岁的小女孩,脑膜炎.....对......”
田康来的电话是打给江宇文的,他并没有杨老的电话。
看到这儿一些人或许已经猜到了,不错,田康来口中的杨老正是郭文渊的学生,方寒的师兄,杨林成。
江宇文这一阵一直在江州和杨林成在一起,今天正好在医附院。
前文说过,中医人稀少,中医高手稀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厉害的中医高手地位是非常高的。
这个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医高手都比较年长,算是前辈,再者,中医高手稀少,所以很多中医高手都会在各级保健局挂名。
要么省保健局,要么中。央保健局,哪怕是省一级,那也不容小觑。
很多医院的医生打破头皮争取医疗保健任务,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进医疗保健小组?
进了保健小组,那立马就是专家,除此之外,接触的那都是领导,一般人岂能不给面子?
像杨林成,那都是给省部级干部看病的专家,田康来这样的医附院内科副主任见到杨林成那都要客客气气。
1...7374757677...7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