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职国医最新章节!
“不去巴村了?”
晚上方寒回来,就给阮云飞等人说了这几天的安排。
“对,暂时不急,咱们已经到了华盛顿了,去巴村也不过几个小时的事情,这几天就在华盛顿好好玩一玩,咱们出来一趟也不容易。”
方寒点了点头。
他觉的司怀中说的相当有道理。
这次的交涉具体什么问题方寒其实也没问,而且事也确实不大,毕竟钱出了,研究院建成了,哪怕是现在一些小事上有纠纷,合作的基础还是变不了的,谁要是单方面违约,那之前的钱就真的白扔了。
研究院的前期资金,加起来四个亿的美金,普霍金斯这边出资两个亿,两个亿美金,说扔就扔了?
不过双方的合作是长期的,而且在后续的合作中,很多方面其实都是要以江中院为主的。
当然,这次合作的前提也本就是如此,方寒不可能放任普霍金斯医院主导,真要普霍金斯这边主导,最终也就是中医再次成为附庸,没什么实质意义。
这个其实也谈好了,方寒担任研究院的院长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前提的,换句话说研究院是以方寒为中心的。
有些事方寒之前没考虑,晚上和司怀中聊过之后他也细细想了一下,普霍金斯医院这边到时候过去的科研队伍,那都是心高气傲的,一个个不见的就真的会那么本分那么听话。
各自为各自谋取利益这个方寒理解,可在有些科研项目上,不听话是绝对不行的。
而想要打掉普霍金斯医院这边的高傲,就要让他们觉得离开你们我们照样转。
“方医生,距离研究院挂牌没多少时间了,咱们在这边耽误,时间会不会来不及?”冷岑问道。
“方主任都说了,咱们这次来其实就是来示威的,就像是两国和谈,咱们这个军队要摆在前线,最终谈的是不是顺利,能争取到什么利益,其实还是要打的,打赢了,自然好说,打输了,哪儿还有脸?”
方寒笑着道:“所以说咱们不着急。”
“小师叔,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安排?”叶明晨笑着问。
“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带你们去华盛顿医院参观。”方寒道。
“华盛顿和巴村一墙之隔,咱们到了华盛顿,普霍金斯那么不可能不知道,咱们在这边折腾,就是不过去,他们就该着急了?”
冷岑笑着道:“方医生,您这一招敲山震虎很不错。”
“前提是咱们这次要争气。”
方寒笑着道:“不早了,都去休息吧,明天吃过早饭咱们去华盛顿医院。”
“您要不说,我们还能睡得着,您要说了,都睡不着了。”
叶明岑笑着道:“普霍金斯,华盛顿,啧,回去吹牛逼都有面子啊。”
不仅仅是叶明晨,冷岑几个人多少都是有些激动的。
像华盛顿和普霍金斯这种米国的顶尖医院,寻常医生能来镀个金,回去都能身价倍增。
很多国外的头衔其实都不怎么值钱,可回了国,那都是装逼利器啊。
......
方寒和阮云飞还有司怀中所说的华盛顿医院,准确的说应该是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
稍微有点医疗常识的人都清楚,一般大多享誉盛名的医院都是知名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
一家强大的医院,肯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人才输出基地和相配套的医疗科研中心,而有着实力雄厚的医科大学做后盾,医院的水平往往都是毋庸置疑的。
像协和,就是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燕京医院则是有着特定的历史因素,江州省的几家医院,医附院是江州医科大的附属医院,军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州交大附属医院。
省医院则和燕京医院的情况差不多,除此之外,国内有名的医院基本上都是如此,米国也是一样。
如麻省总医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华盛顿医院说的也就是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是和哈佛医学院齐名的,可以说是世界大学的领导者。
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位于西雅图,吃过早饭,司念华亲自陪同方寒等人前往了华盛顿医院。
司家在华盛顿医院是持有股份的,司怀中同时也是华盛顿医院的议员之一,虽然比重不大,可司念华陪着,方寒一群人前来华盛顿医院参观也是畅通无阻。
在很多人看来,医院自然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可米国的医院绝对没有国内医院那么多患者,不会有那种人满为患的感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差,一个是米国人口和华夏没法比,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起国内稀少太多了,再一个就是之前说过的预约制。
看病先预约,医生常规叮嘱——多喝热水。
司怀中能让方寒逗留华盛顿,自然是早就把事情安排好了,司念华带着方寒几个人到了医院,就有一位五十来岁的白人医生出面招呼。
“方医生,这位是华盛顿医院的比齐耳医生,比齐耳医生是华盛顿医院著名的内科专家。”
司怀中给方寒等人做着介绍。
“比齐耳医生,这位就是方寒方医生,方医生不仅是华夏有名的中医,而且擅长心外、脑外和肝外等各个领域,曾经在华夏和麻省的乔恩医生同台做过手术,普霍金斯医院的索利斯医生对方医生在心外领域的水平也是赞不绝口。”
“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比齐耳非常客气的伸出手和方寒握着手:“我知道,司先生那次的肾病就是您治好的.......”
方寒其他领域的事情比齐耳并不怎么感兴趣,也不怎么上心,无论司念华说的多么漂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可司念华上次生病原本就是在华盛顿医院治疗的,主治医生就是比齐耳。
当时司念华是肾病综合症入院,在华盛顿医院治疗了四十多天,不仅病情没有好转,而且持续恶化,当时找上方寒的时候已经高热五天不退了。
比齐耳作为司念华的主治医生,是很清楚司念华当时的情况的,按照司念华当时的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
当时要不是司念华的病情危急,司怀中也不会半夜直升机飞巴村了。
当时司念华转院的时候,比齐耳其实是反对的,当时的情况他觉的转院的风险很高,也不觉的普霍金斯医院就有人有什么办法。
然而仅仅半个月,比齐耳再次见到司念华的时候就震惊了,直呼上帝。
之前司念华在华盛顿医院住院四十多天是什么情况比齐耳很清楚,可他再次见到司念华的时候司念华看上去已经宛若常人了。
不仅仅没有出现他想象的肾衰竭等并发症,而且看上去格外的好。
半个月,司念华当时还没有完全痊愈,可各方面的情况都已经相当良好了,比齐耳还亲自给司念华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他差点以为是检查设备出问题了。
详细了解之后比齐耳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普霍金斯医院的某位医生给司念华治疗的,而是来自华夏的中医。
之前比齐耳也只是听说过中医这个说法,他是完全不相信的,可司念华的例子就在眼前,比齐耳不相信都不行。
大多数的米国人其实有一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那就是非常认可事实。
没有见过,你说的天花乱坠他可能不信,可一旦亲眼所见,往往就会深信不疑,不像有些国人,背着牛头都不认账,事实摆在眼前,都不愿意承认。
针灸之所以在米国大行其道,其实也正是因此,因为米国人见到了针灸的神奇,所以就相信,就认可。
“也很高兴见到您。”
方寒也非常客气的和比齐耳握着手。
客套过后,比齐耳就带着方寒一群人到了一间病房。
这次来华盛顿医院,参观是一方面,治病才是关键,司怀中给方寒介绍了一位患者。
患者是一位白人青年,二十五六岁。
来之前司怀中和司念华也没有给方寒说过患者是什么情况,只是说自己一位朋友的儿子,当然司怀中的朋友,自然也是非富即贵。
青年认识司念华,见到司念华热情的打着招呼:“哦,亲爱的司,听说你给我介绍了一位医生?”
“不错。”
司念华点着头,给对方介绍道:“这位是方寒方医生,我华夏的名医,我上次生病就是方医生医好的。”
“华夏的中医吗?”
青年听说之后反而显得相当兴奋的样子。
一方面是对中医的好奇,对于国外的人来说,一部分人类似于索利斯,认为中医完全就是骗人的,坚决不喝中药,还有一部分人对中医不了解,反而有点好奇,就像是遇到华夏功夫一样。
另一个方面,司念华上次生病青年是清楚的,当时病的什么情况他很清楚,之后司念华恢复他也清楚,前后对比,就对医好司念华的方寒有了几分好奇和期待。





全职国医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蓄水证(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职国医最新章节!
白人青年说的是英语,司念华给方寒几个人做了翻译。
方寒向青年点了点头,然后向比齐耳询问:“比齐耳医生,患者是什么情况?”
其实进了病房,方寒和阮云飞、晋博几个人就看出来了,白人青年的这个病应该是个怪病,而中医对所认可的怪病却真好有奇效。
所谓怪病,其实也就是指现代医学没法解释的一些病症,亦或者闹不明白病因的病症。
现代医学是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世界,也就是说现代医学的所有观点都是站在自己能看到,能认识的角度,哪怕是有所推断,都要证明确的证实某个东西的存在才能下结论。
而中医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站在规则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不一定要完全是看得见摸得着。
对西医来说,天冷了要穿衣,为什么要穿衣,嗯,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度左右,当周围的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的时候人体的温度就会扩散,体表温度流失,所以会冷,就要穿衣保暖,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体温计啊,可以明确测量。
可对中医来说,天冷就要多穿衣服,天热就要少穿衣服,这是常识,至于天冷为什么人会感觉到冷,不知道,反正是规律,放在哪儿都一样。
所以在不同的认知下,西医面对发热、发冷的患者都是按照体温来衡量的,体温计测量的温度超出了标准,那就是发热,可对中医来说,一旦数据没问题,西医就要抓瞎。
而中医则始终是站在规则的角度,这个人发抖,会穿衣服厚,那就是发怕冷,坦胸露背,衣服都穿不住,那就是怕热,喜欢喝热水,那就是体内有寒,喜欢喝冷水那就是体内有热。
我不需要明白为什么,因为这是常识, 而中医则是基于这种常识之下来治病的。
对西医来说,一些解释不清,病因不明的病症,那就是怪病,可这样的怪病到了中医手中其实往往并不难治。
换句话说,西医确诊讲究的是证据,而中医则注重的是推断,只要推断合理,那么就可以确诊用药。
刚才走进病房,方寒和阮云飞几个人其实就在观察白人青年了。
白人青年是坐在病床边上的,穿着鞋,脚就放在下面,看上去病症应该不重,面色微微偏黄,身材偏瘦。
司怀中能给方寒介绍患者,最起码说明患者的病不好治,要不然人家华盛顿医院不可能治不好,看上去不严重,却又不好治,那很显然,就是怪病了。
比齐耳向方寒几个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患者的情况。
白人青年的病症看上午确实不严重,不过却很煎熬人,症状是排尿困难。这个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没有排尿的感觉,无论喝多少水,过多长时间,去不去卫生间,都没有想要小便的感觉。
这个没有小便的感觉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小便,就像一个人不知道饿一样,你不知道饿,不想吃东西,可你的身体却依旧需要消耗能量,如果长期不吃,是没有饥饿感,可人身体也就垮了。
这个没有小便的感觉,其实也是差不多,没有感觉和不需要小便完全就是两回事。
另一个方面则表现在排尿上,正常人排尿,到了卫生间直接小便就是了,可白人青年却不行,需要用手使劲的挤压小腹,相当困难的才能排出来。
如果说正常人小便,只需要打开阀门,小便就会自动排出来的话,青年则需要不停的在外部挤压才行。
“那患者平常小便怎么解决的?”方寒问道。
“看时间!”
比齐耳道:“基本两三个小时,患者会主动去一次卫生间,因为小便困难,患者平常也尽量的减少饮水量。”
比齐耳医生同样不会说中文,依旧是司念华在边上帮忙翻译。
“这个情况大概多久了?”
方寒又问再次问道。
“差不多快一年了。”
比齐耳医生解释道:“这一年,患者基本上在很多医院都治疗过,各大医院对这个情况有着很多判断,不过.....”
后面的话比齐耳医生没说,却也不用说,自然是毫无效果,要不然今天也轮不到方寒来了。
“哦,我的朋友,你怎么不早说。”司念华关切的对白人青年道。
类似这样的病症,哪怕是在米国,依旧是难以启齿的,全世界所有的男人,不分国度,不分种族,凡事在牵扯到有可能让人误解自己某方面能力的事情上都是一个态度。
所以哪怕是司念华也是第一次知道白人青年的这个情况。
“我要是早知道你认识神奇的华夏中医,我肯定不会隐瞒。”
白人青年向司念华耸了耸肩:“当然,前提是你给我介绍的这位华夏医生真的有那么厉害。”
这会儿双方交流,方寒等人这边用的是中文,而比齐耳和白人青年说的是英语,司念华充当翻译,所以白人青年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方寒几个人不懂英语,说过之后还提醒司念华:“我的朋友,这句就不用翻译了。”
司念华笑着点了点头:“好的。”
现在当医生的,不会英语的还真不多,无论方寒还是阮云飞几个人多少都是懂点英语的,特别是冷岑,在普霍金斯医院实习了好几年,英文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大家说惯了国语,交流的时候没转变过来,司念华正好翻译,也就这么交流了。
“方医生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比齐耳询问方寒。
“除了排尿困难,还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吗?”方寒问道。
“小便的时候有点发热,尿液很浑浊。”司念华翻译之后,白人青年回答道。
“这个症状差不多一年?”
方寒想了想,再次问道:“出现这个症状之前有发生过什么情况吗,比如怕冷,头疼,发烧?”
看着青年回忆的样子,方寒再次提醒:“亦或者之前游泳,洗冷水澡之后出现怕冷、头疼、发烧等这些症状。”
“是的,是的。”
白人青年急忙点头:“哦,买糕的,差不多一年了,您要是不问,我自己都快忘记了,我当时确实是游过泳之后觉的怕冷、头疼,之后就出现了现在的情况。”




全职国医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蓄水证(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职国医最新章节!
霍森表现的相当惊讶,非常夸张的对司念华道:“我的朋友,这就是神奇的华夏中医吗,竟然这么牛,就像是巫术一样。”
“是的,这就是中医。”
司念华笑着点了点头。
没认识方寒之前,司念华其实对中医了解并不多,可自从方寒治好了他的病之后,司念华也了解过一些中医,特别是接触过谭广平等一些比较厉害的中医,也配合方寒一起给患者治过病。
中医的一些诊断,都是根据症状来推断,推理,某种症状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现这个症状之前有可能有过什么小毛病等等。
所以一些有水平的中医人在诊病的时候就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猜测去询问患者,而这种询问一旦问到点子上,就会让患者产生很惊奇的感觉。
自己都不记得了,人家竟然能知道,这就给人一种很惊奇的感觉。
在国内的话,一些人其实还懂一些,可在国外,这种情况就更显得让人觉的惊讶了,就像是悬丝诊脉,同样的事情放在国内和国外评价是不同的。
国人的思维往往是很奇特的。
同样一个很厉害的视频,要是歪果仁看到,第一反应肯定是:“哦,买糕的。”
而国人看到之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则是:“假的吧?”
这一方面是思维模式,另一个方面也是生活环境,毕竟国内的假货是真特么多。
所以方寒刚才很是随意的询问就给青年一种很惊讶的感觉。
比齐耳也急忙对方寒道:“方医生说的不错,患者确实是去年一次游泳之后出现了发烧、头疼的症状,之后就没办法排尿,检查之后发现双侧输尿管不通,双侧肾盂积水,并且做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输尿管通畅了,之后术后小便依旧排不出,而且连小便的感觉都没有了。”
“嗯。”
方寒点了点头,并没有去问比齐耳刚才为什么没有说这个问题。
虽然比齐耳一直都很客气,可方寒能感觉的到,这位华盛顿医院的内科专家心中其实是有些不服气的,既然不服气,故意隐瞒一些情况考教一下并不算什么稀奇。
当然,方寒要是能想到,询问的话,比齐耳会继续说,方寒要是想不到,事后比齐耳也会提醒,可这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
“有没有做尿常规检查?”方寒问。
“有的。”
比齐耳点了点头:“小便检查白细胞非常多。”
说着比齐耳把一个文件夹递给方寒:“这是患者前两天做的检查。”
方寒打开看了看,检查单的白细胞超标的已经不像话了。
“阮医生你们怎么看?”
方寒大概看了一下,然后询问阮云飞和晋博等人。
“我检查一下吧。”
叶明晨上前,给患者摸了脉,检查了一下舌苔,然后道:“脉略浮,尺肤比较干燥。”
“平常出汗多吗?”阮云飞问。
“自从患病之后几乎很少出汗,即便是夏天天非常热的时候也几乎不出汗。”霍森道。
然后阮云飞和晋博叶明晨三个人都相视一笑。
“阮医生,你们是不是已经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司念华问。
“不错。”
叶明晨笑着点了点头,道:“这个病虽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好像非常难以给出诊断,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看,这个病不难确诊,应该是蓄水证。”
“嗯。”
阮云飞和晋博也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叶明晨的说法。
“蓄水证?”
比齐耳听到司念华的翻译,很是不解:“这是什么病?”
“这是中医的说法。”
叶明晨笑着道:“早在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200年前后,我国的医圣张仲景就已经对这个病症有着一定的认识了,这个症候往往发生在外感病的过程中,这个病症是由于肌体大量丧失水分或者外邪郁闭肌表......”
叶明晨说着,可能是觉的这样的说法比齐耳可能听不懂,换了一种说法:“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因素,人体毛孔封闭,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体内水夜的输步、排泄产生障碍......”
说起这个的时候,叶明晨很明显有一种自豪感。
现在说起现代的一些科技之类的,西方国家就会说自己国家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可要说历史,放眼全球有几个国家能比得上华夏?
这个病症在公元二百前前后,也就是两千年前后张仲景就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就是华夏人的自豪。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两千年前就有认识的病症,你们两千年后还闹不明白。
司念华翻译之后,比齐耳和霍森还是听的一知半解。
方寒想了想,笑着问:“比齐耳医生知道茶壶吗?”
“嗯,知道。”
比齐耳点了点头。
方寒继续问:“那么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比齐耳医生注意到过没有?”
比齐耳再次点头。
方寒笑着道:“茶壶盖上的小孔要是堵住了,茶壶里面的水就流不出来,这个比齐耳医生知道吗?”
比齐耳医生有点茫然,他不喝茶,所以还真没注意到过,倒是霍森急忙插嘴:“我知道,我知道,茶壶盖上的小孔要是堵住了,茶壶里面的水就流不出来了,茶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使作用在壶内外水面上的气压平衡。是用来进空气的,如果在倒水时,壶盖密不透气,壶内缺少空气,壶嘴就会被外面的大气压堵住,倒不出水来。”
好吧,这位白人青年果然很懂,不仅仅知道小孔堵住了倒不出水,而且还知道原因。
方寒点了点头,道:“所以这个病症的原因其实也差不多,人体的毛孔因为某种原因堵住了,就像是茶壶盖的小孔被堵住了一样,那么自然就没办法排小便了。”
1...741742743744745...7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