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那时候宋夫人还没有冒出撮合两人的奇思妙想,两人还纯然地做着兄妹,兄友妹恭,十分亲近。
夷光偶尔还会跟他讲一些琐事,包括一些小烦恼,比如又考砸了,比如长智齿了,比如在桌洞里发现了不具名人士的情书,不知道是不是恶作剧。
之后就疏远了,因为那个没有拿到台面上说的婚约。最初是他单方面的,她一开始不知所措,碰过几次壁之后,就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彼此的距离,渐渐到了见面只点头致意而无话可说的地步。
到了现在,她看到他的时候,眼中只剩下一片平静,曾经的仓惶、委屈、希冀,都尽数敛去了。夷光能放开,照说他该高兴才是,可这心里,为什么会觉得空荡荡的呢?
“峰哥哥,”宋皎皎看着宋奇峰陡然泛起郁色的脸,心中一沉,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
“没什么。”宋奇峰摇摇头,迈开长腿,跨过满地的碎片,走到宋皎皎跟前,直视着她的双眼,“皎皎,你告诉我,夷光受伤,你真的是失手?”
“当然是失手,难不成我还能故意推她?”宋皎皎被他冷厉的目光注视着,心跳如鼓,几乎要以为他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脸上却流露出委屈伤心,“峰哥哥,你不相信我?”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知道吗?”宋奇峰淡淡道,宋皎皎是有些任性,却不是个胆大的人,更遑论凶残地罔顾人命了。
他只是没想到,元伯会帮着宋皎皎封锁消息,还给大宅的帮佣下了封口令。
宋皎皎很清楚这一点,欺骗宋奇峰,她心中也不好受。她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复杂:“那你干嘛这样问?”
“皎皎,你还不明白吗?我相信你没用,问题是夷光相信你吗?爸妈相信你吗?”宋奇峰叹了口气。
宋皎皎愤然道:“那她想怎么样?让我跪着给她道歉吗?这样她就能相信了?大伯父大伯母就能相信我了?”
“胡说什么!女儿膝下亦有黄金,谁让你跪?”宋奇峰轻咳两声,“三万字的检讨。”
“什么?”宋皎皎难以置信地看着宋奇峰,“峰哥哥,你在开玩笑吗?我哪儿会写那种东西啊,还三万字!你还不如直接杀了我更直接些。”
宋奇峰一脸失望地看着她:“皎皎,我替你道歉才换来这么个交换条件,你——”
他拖长了声调,宋皎皎心中就是一慌,她对宋奇峰依赖非常,最怕的就是他对自己失望,听他这么说,立刻截道:“我写!”
“真的?”宋奇峰挑了挑眉,显然有点不相信她的话,“三万字,手写,不能找枪手,你能办到?”
宋皎皎咬咬牙,斩钉截铁道:“能!”
“知错能改,这才是我的好妹妹。”宋奇峰赞许地点点头,从兜里掏出手帕给宋皎皎擦了擦脸,“你这房里的东西毁得可够彻底的,先叫人进来收拾吧。”
“嗯。”宋皎皎乖乖地点头,任由宋奇峰将自己牵出房间,他的手干燥温暖,他的背影宽厚可靠,他依旧疼爱她,他还是她的。
宋奇峰将宋皎皎安置在离他的房间最近的客房里,等明天她房里的东西置办齐全了再搬回去。之后他给宋皎皎拿了纸跟笔,写检讨这事儿他是爱莫能助的——他长这么大从没写过检讨,所以没办法给宋皎皎什么提示。三万字呢,夷光一定是故意的。
那边孟檀音也回了房间。房间正对着楼下花园,整体风格简约明了,各样东西摆放整齐,设施摆件,色调位置,都是照夷光的喜好来的。
天色渐晚,孟檀音不知道宋家三巨头要谈到什么时候,估摸着一时半会儿也开不了饭,就歪在还带着夷光气息的床上,准备眯一会儿。
没想到居然就睡着了。梦里年华变,她与顾鼎臣提心悬胆,有志一同努力搞定祁家这个庞然大物。
那样一条无法回头的复仇路,不成功便要成仁。有人携手一起走过,当真比做孤胆英雄要好上百倍。
那时候压力很大,可是很快乐。只是,一转眼,就只听到顾鼎臣冷然道:“你不过是我顾家养的一条狗!凭你,也配做顾太太?”
孟檀音也不反驳,只是一笑:“呵呵,再见。”
再不相见,永别。
梦里暮色如铁,顾鼎臣执拗地扣着她的手:“檀音,我还有一个问题。”
孟檀音几乎笑出眼泪,她听到自己说——
“爱过。”
“不后悔。”
“顾鼎臣,再见。”





大唐弄臣 525 指点江山 一
没几天,随着皇帝一声令下,各位公子们就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往南方去。而这些家伙被景文美其名曰命名为援南干部,专门支援江南的官员。而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应该会面对怎么样的生活。他们都是被景文的美妙前景给忽悠了,而他们根本不知道江南是一个什么情况。他们虽然之前也认为江南是贫瘠之地,可是被景文这么偷换概念之后,马上就变成了一个个富裕的地方,好像非常有价值的地方。虽然景文自认为说得是事实,因为这个是数百年之后的事实。数百年之后,江南确实是一个非常秀美的地方,所以景文没有欺骗他们。不过,这个秀美确是要让他们自己创造,而后人来享受。
把那些公子打发走了之后,景文再次来到了江南开发衙门,可是那个长孙无忌这次却难得黑脸了。因为不用想也知道,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也被一脚踢到了江南,还搭上了几个别的儿子。他对于景文这个始作俑者大忽悠,能够有好脸色吗?
“长孙大人,皇上让各位公子去江南锻炼,这个可是要锻炼各位公子,以后好能够子承父业啊!”景文说道。
景文却在心里暗想:“让你坑我,我反过来坑你的儿子!”
“哼,进来吧!”长孙无忌说道。
而这个时候,江南的那些委员还没有被选出来,所以也就是景文和长孙无忌他们而已。现在,太子李承乾,长孙无忌,景文,也就是江南开发衙门的三巨头了。现在他们要商讨关于江南开发的计划,也就是应该制定怎么样的开发计划。
“现在,江南开发的计划已经势在必行。可是我们必须要给皇上和朝廷节省资金,所以我们要商讨一下这个钱,应该怎么花?”长孙无忌说道。
“很简单,平均撒到每一个地方不久行了?”太子李承乾说道。
景文和长孙无忌听了太子李承乾这话,马上满脸黑线。即使是景文这个发展地方经济的外行人,也知道发展地方绝对不能够玩什么平均主义的。像是李承乾这么玩,绝对地方发展不起来,反而会什么用处都没有。发展地方绝对不能够玩平均的,不然最终结果就是什么都发展不起来。这个李承乾,还是真正的执政经验非常缺乏,所以他根本想当然的认为要一视同仁的发展。可是他那里知道,发展地方经济根本不是排排坐,分果果那种绝对平均模式。
而长孙无忌这个多年执政经验的老油条,对于李承乾这种方法,也是差点吐血。长孙无忌终于知道,为什么皇帝李世民让李承乾来学习管理国家了。就这个水平,显然是连李世民的几分之一都没有学到啊!
“景文参赞,你是参赞,给我们出几个主意好了。如果你不能够想出什么好的战略,那你就是一个吃闲饭的。我们这里可不养着吃闲饭的。我们身负教导太子的重要责任,让一个吃闲饭的人过来算什么事儿?”长孙无忌说道。
景文马上知道了,这个长孙无忌是想要轰走自己,然后独揽这个江南开发衙门。如果只要赶走了景文,那这个江南开发衙门谁能够和他争夺?太子李承乾只是一个来学习的人,将来即使选出一些委员,他们的资历都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自然不可能和长孙无忌争夺什么权利。而唯一要忌讳的就是景文这个家伙,景文这个家伙和长孙无忌结仇了,而长孙无忌也不认为景文会对他跪舔,所以自然要轰走他。现在他逼迫景文出主意,其实也就是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修理一下景文。到时候,长孙无忌一定会把景文的战略批驳得一文不值,那就可以借机否定景文,这样景文根本在这个江南开发衙门做不下去了。而长孙无忌也可以趁机抓住大权,可以接着江南大开发的资历到时候等房玄龄杜如晦其中一个嗝屁之后,马上上位当宰相。这算盘打得真是精明啊!
这个长孙无忌可以不出什么玩意来!长孙无忌不否认景文有一些小聪明,可是也只是小聪明而已。可是这种管理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东西,哪里是一些小聪明能够做到的呢?所以,长孙无忌认为景文绝对说不出什么料子,到时候就可以批驳得一文不值,然后就长孙无忌就可以借着这个理由,让皇帝撤换这个家伙。而且有景文这个“仇人”在这里,长孙无忌心里非常的不痛快。
景文马上开始搜肠刮肚的想主意,琢磨历史上那些江南开发的流程。而景文不断的看着地图,然后想要琢磨出一个战略思想出来。而景文不愧是后世看了那么多新闻,看了那么多书籍,看了那么多官样文章的人,还有后世公开的政府执政方针。他很快就结合历史,还有后世的各种高层政府官员治理地方的经验,马上有了主意。
景文站起来,拿着伸着手指,对着地图开始指指画画,显然好像真有一股指点江山的感觉。
而景文站在这里,居然指着地图,心里也一阵激动。当年他只是一个diao丝,现在居然能够对这地图指点江山,过了一把伟人的瘾头。前世的景文,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恐怕这是每一个男人都有过的想法,可是现实的无奈让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的人是无法做到的。可是现在穿越到了唐朝,居然有机会指点江山,那当然是兴奋无比的了。
“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点带面,建立地方经济枢纽,起到地方中心城市带动经济的能力,这样就不用朝廷支援了。”景文说道。
而长孙无忌有些迷糊,应是没有听懂景文在说什么。景文说得这个东西,也太高大上,长孙无忌这个多年理政经验的都没有听得懂。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大唐弄臣 526 指点江山 二
“我们要发展江南,那自然要让江南能够反过来让我们获得利益。如果不能够让我们获得利益,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发展江南了。而首要利益,就是各种钱财作为体现。而我们自然不可能把所有投资都平均撒下去,这样我们根本无法能够让发展。而有些地方,发展条件不好,那我们不管怎么样撒钱下去,都不可能能够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的,而且这样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我们不妨设立几个地方中心州郡,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利用这些州郡来发展周围的州府。我们可以把主要资金投入到几个重点的地方,让这些地方带动周围州郡的发展。”
长孙无忌听了这些理论,不由得也觉得这个理论有些水平啊!虽然长孙无忌也是有这个粗略的想法,可是他却没有景文说的这么透彻。长孙无忌也知道朝廷的投资花费不可能平均撒下去,那必须要集中来用。可是用到哪里,这个也就有讲究。长孙无忌也能够粗略的知道,如果在一个地方竖立一个发达的州郡,这样可以带动周围的发展。而自古以来凡是一个国家首都周围的州郡,经济都是比较发达的。而古代之所以设立几个陪都,其实也就是景文这种竖立地方经济中心的思想延伸。只不过,古代这种对于经济的发展,只是可以意会,如果要让他们总结出一套套的理论,那恐怕还真的做不到。他们只是知道特意把几个城市发展起来,然后就可以带动周围发展。现在景文居然能够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地方中心城市,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啊!即使长孙无忌都不得不说,景文这个理论可以说是把他心里面那些东西串成了一串,彻底豁然开朗了。
不过,长孙无忌绝对不会承认,这个是景文的能力。在他眼里景文也就是一个靠着一些小聪明上位的厨师,别的真正大智慧一点都不明白。可是现在这个小厨师居然能够如此直接的指点江山,这个让他这个多年名门世家出身的人感觉非常没有面子。如果一个厨师都能够随便指点江山,那还要他们这些人干什么?难道每一个厨师都是伊尹了?
“那你有什么方案吗?比如说选择那些州郡作为所谓的‘地方中心城市’,靠什么发展,如果你不能够说出来,那你就是无能的,只会夸夸其谈的家伙。”长孙无忌说道。
景文指着长江流域,大概是后世的湖南湖北一代,说:“这里,土地肥沃,能够种植水稻。水稻是一种粮食,口味比我们的粟米好吃的多,而且产量也更高。如果能够在这里都种植水稻,那对于我大唐粮食可以说是安全了很多。我可以肯定,只要这里一代的水稻能够全部成熟,我们大唐目前的人口,即使翻上两番,也足以够吃了。”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目光睁大,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水稻这种东西,之前大唐的主要粮食都是粟米。而听景文说水稻不但更好吃,而且产量更高,那当然动心了。虽然长孙无忌和景文不和,可是他对于大唐,对于皇帝李世民还是忠心耿耿的。如果能够有这种粮食,并且能够在江南种植,那天下人口即使达到上亿,也都可以足够了?
而景文当然知道湖南湖北这一代可是风水宝地,粮食产量很多。古代有一句话叫做苏湖熟,天下足。后来还有一句话,叫做湖广熟天下足。而到了一千多年之后,湖广一代的粮食可以说是供应了几乎北方数千万人。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都是华夏粮食的主要产区。所以说,景文第一条就是指向了这里,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命脉,如果能够种植足够粮食,那国家兴盛指日可待了。
“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只要种植了水稻,那就能够天下都够吃了吗?”李承乾一阵激动的问道。
“当然,全部够吃不太可能,可是他却足以供应天下一半以上人口的粮食。而以大唐现在的人口数量,那足够供应全部人口了。”景文说道。
而李承乾抚摸着地图上这一小块地方,显然把他当做了宝地了。即使李承乾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也知道,人饿了就要吃东西,而且粮食越多也就越好。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这厮对吃这方面非常有爱好。听到了能让天下人都吃饱的地方,那更是激动无比。
“不过,这里因为靠近长江,所以经常容易泛滥!所以,我们要拿出大量的钱财来兴修水利才行。而兴修水利,这才是最大的花费。不过只要把水利修好了,那这里就是我们大唐的粮仓。”景文说道。
李承乾连连一阵点头,马上显然同意了花钱在这里兴修水利的事情。而长孙无忌也不蠢,他当然知道兴修水利虽然花费巨大,可是只要修好了水利,那接下来可以说是收益万万年的一个粮仓。这种投资,即使投资再大也都是值得的。
“而且,我们可以征发民夫去修建水利,一旦修好了,可以就近安排他们在附近种田。而水利修建的水平是影响到他们以后种田的收益,所以他们一定会努力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把关中还有很多地方的土地置换出来,降低我们关中的人口压力。如果关中一直维持这么多的人口,我可以保证,不出四十年,我大唐就要迁都。”景文说道。
“什么?迁都?”李承乾惊呼。
“没错,如果还是维持这么多人口,到时候越来越多,大唐恐怕要迁都了。”景文说道。
景文研读过历史上,当然知道在李世民死了之后,唐高宗李治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把政治中心设立在洛阳。甚至,武则天时期都把首都设立在洛阳。这个其实何尝不是长安关中一带的人口压力太大了吗?对于古代来说,一个首都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首都人口太多,那再加上朝廷的官员,官员的家属,再加上无数驻军,都要和当地百姓抢夺粮食。可是古代更坑爹的是道路运输问题,道路运输很难以从外面调拨粮食。这样就造成了人口压力,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也就被迫迁都。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迁都,可是事实上已经把政治中心转移到了洛阳,已经是不迁都而迁都了。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大唐弄臣 527 指点江山(三)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听到了景文的大唐四十年之内要迁都的话,马上吓得一阵恶寒。<-》 迁都可是涉及到很多问题的,一旦迁都的过程玩不好,那整个国家都要危险。后来唐高宗李治之所以没有名正言顺的迁都,其实也是因为这里面政治原因太复杂了。可是现在景文提出了四十年之内要迁都,并且还给长孙无忌和李承乾推演了一下未来的人口增长,结果两人都一阵恶寒。因为未来的长安,不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附近关中定居,并且西域的胡商也都赶往这长安。未来长安人口压力可以说是空前的,恐怕长安将会成为第一个突破百万人口的城市。
如果是后世,当然把这个当做了荣誉。可是听到人口突破百万,长孙无忌反而没有感到荣誉,反而感觉到压力。因为未来不到二十年就百万了,可是人口是以几何倍数增加的,用不了四十年,一百五十万就不是问题。这么玩下去,长安不危险了吗?别以为人口就是好事,长孙无忌也显然看到了这里面的危险。
“好了,我同意了,到时候征发关中的民夫去江南兴修水利,而到时候以当地良田作为补偿。”长孙无忌同意了。
这个由不得长孙无忌不同意,因为未来二十年长安人口压力那么大,不赶紧送走一部分人怎么行?而长孙无忌这个也顾不得什么和景文置气,反而他非常“有肚量”的同意了景文的方案,就是为了缓解大唐的人口压力。因为现在每送走一个人。将来就能够减轻几十个人口压力。古代可没有什么计划生育,现在一个人,四十年之后恐怕能够变成几十个人。所以干脆趁着现在赶紧送走,不然到时候压力就大了。
之前没有景文分析,这帮家伙还不知道未来人口压力。现在景文这么一分析,果然令人害怕无比。这个就是古代不重视数据的后果,等到事到临头,他们才会想到统计数据,做一个预算。而且唐朝就连财政预算制度都没有,可以想象他们对于数据的推理差到了什么地步啊!
“湖广解决了。我们接下来再次确立一个地方经济中心。也就是江南道的东边。这里适合种植茶叶。这里可以以茶叶作为发展核心。到时候,我的茶商就会在这里发展,然后生产大量的茶叶。”景文说道。
“茶叶?这个能够卖出什么钱吗?”李承乾问道。
景文马上再次拿出了一个数据。
“现在突厥故地,还有西突厥。甚至是西方诸国。对于茶叶都是越来越大。根据我的统计。过不来三十年,我大唐上下都会形成饮茶的习惯。你们看看,你们这些高官不也是开始喝茶了吗?而上行下效。百姓也自然会喝茶。再加上西方的需求,那更是一个海量啊!我们江南道东边,气候适宜种植茶叶,可以茶叶为带动。只要能够发展茶叶,那就能够让这里富裕起来。而一旦富裕起来,这一代的开发也就能够完成了。”景文说道。
“你敢保证,茶叶一定能够让人喜欢吗?”长孙无忌问道。
“我可以保证,如果到时候茶叶卖不出去,我买了!”景文说道。
“哼,到时候就怕你倾家荡产也都买不起!”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对于景文这个第二个方案,不置可否。因为茶叶这种属于经济作物,古代官员很难理解经济作物能够赚钱,反而他们会为这个经济作物占用粮食耕地十分不太满意。不过,长孙无忌也大概知道,江南道东边,也就是后世福建那一带,山多地少,不适合种植粮食。在这种山多地少地方种植粮食,显然长孙无忌还没有脑袋抽风到了这个地步。所以,长孙无忌并没有勉强这里也种植粮食,不过他对景文的种植茶叶也不做表示。
长孙无忌这个就是他为官的手段,如果这个时候不做表示,到时候出了问题他可以一推二六五,退给景文。而到时候如果有了收获,那可以趁机占功劳。这个就是长孙无忌的权谋老手的手段。
而景文也不在乎,他这个后世人可以知道茶叶可是非常暴利的。长孙无忌看不上还是好事,如果长孙无忌看上了,那恐怕也要“掺一股”,那景文可就要哭了。这种暴利行业,越早介入越好,景文已经介入了,以后茶叶方面的龙头老大那就是景文了。
“南方,我们可以以广州为主,设立一个商贸中心。广州一代我们以商贸为主。”景文说道。
景文接着在新版世界地图里面画了几条线,而这几条线也就是一广州泉州一代为主,作为海上商贸的道路。
“这条海路,也是一条商路,我们大唐可以从这里获得不亚于西域的那条商路的利益。我们可以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景文说道。
“不亚于西域?”李承乾激动的说道。
西域丝绸之路的暴利,谁都知道。可是这条海路不亚于丝绸之路,这个更是让很多人眼红。即使长孙无忌听到了不亚于西域的丝绸之路,也马上眼红了。这么好的风水宝地,当然要关注啊!
“还有,这里也可以顺着往南,去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南方那些大陆,根本没有人占领,都是只有一些荒蛮的人种。这里,那更是一个大粮仓。有了这些土地,我们大唐上千年之内,不用发愁粮食问题。我们可以广州作为跳板,然后发展发展到南洋。这样,为了我大唐开疆拓土,并且可以负责商业事务。将来,这个广州为中心的地方,获得利益完全不亚于西域。可是,这一切都要花费至少十年的时间来开拓。”景文说道。
听到了将来不亚于西域,不过可是要花费十年以上时间来开拓,而且花费的金钱也不少,这个马上让长孙无忌有些担心了。投资量太大,长孙无忌也担心。(未完待续。。)
1...138139140141142...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