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很快,全军将士也都被叫出来了,然后大家都要来参与这次乙支文德家属的葬礼。(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966、给敌人追封(上)
“众位将士们,你们知道这些棺材是谁吗?他们不是我大唐的将士,也不是我大唐人。他们甚至是我们的敌人,对我们中华子弟有莫大血仇的敌人,还有他的家眷。”李世民说道。
大家看着那些棺材,足足有三十多具,大家也都不知道这些棺材分别是什么人。而接下来只能够等着李世民亲自解释,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明白这些人是谁。
“这些棺材也就是高句丽名将,乙支文德还有他们的家人!”李世民说道。
而听到了这话,不少将领甚至是士兵也都一阵惊呼。因为他们当然知道乙支文德是谁,他们有不少将士的父亲都是死在了高句丽,而对于指挥高句丽军队的将领他们当然知道,也就是乙支文德。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杀父仇人,谁不知道啊!哪怕他们不了解高句丽文化,可是乙支文德这几个字的翻译他们也都是深刻知道的。现在乙支文德的尸体还有他们家属的尸体都被送来了这里,那他们心里面也是五味俱陈,不知道怎么说好。因为如果要说报仇,他们的仇恨已经报了,那乙支文德甚至是他们的家眷也都死了,他们还能够说什么呢?
不过乙支文德还是幸运的,他早早的也就嗝屁了,不然如果等到大唐攻克高句丽,那些愤怒的士兵绝对会把他给活刮了。到时候皇帝李世民也都不会阻止,毕竟杀了中华数十万人,这个还不是最可恶的。最可恶的也就是把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尸骨都作为京观炫耀武功,这个才是最可恶的。不过现在他和他的家人都死了。算是受到了报应,大家心里面也都满足了。
“皇上,把这些尸体拉去喂狗!”“是啊!皇上,把这些尸体剁了喂狗,这样让他们死无全尸。然后让他们做孤魂野鬼!”“皇上,他们不能够就这么一死了之,必须哟啊好好的处罚,让他们知道死了也不能够逃过处罚!”“皇上,不能够让他们这么一死了之啊!”……
面对一大群请求处置这些尸体的人,李世民面无表情。不过却对景文使了一个眼色。
“你爷爷的,你再次做好人,黑锅我来背,你爷爷的,做皇帝咋就这么好呢?”景文心里面吐槽无比。
“皇上。臣有话说!”景文说道。
“景文爱卿,你有何话要说?”李世民问道。
景文大声说道:“皇上,臣以为虽然他们对于我们华夏子弟有莫大的仇恨,可是我们不能够也如此对待他们。我们中华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不能够如此的对待别人的尸骨。就好比狗咬了人一口,人不可能也去咬狗一口啊!虽然这些高句丽人如此对待我们中华军队的遗骨,那我们也不能够如此回报他们。毕竟我们是文明人,不是畜生。所以,我们还是必须要尊重他们。他们也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对手。而乙支文德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应该尊重。”
而大家听了这话,也都有些动容。作为一个军人,当然知道尊重对手的重要性。军人如果不尊重对手。那到时候受辱的也绝对是自己。这个乙支文德虽然杀死了中原数十万军队,可是其实对于古代军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算特别痛恨。一次杀死数十万人,那中国内战的时候都有不少。甚至比起高句丽战争更残酷的战争都有。当年白起不也是一次杀死了四十万俘虏吗?
所以说军人在战场上杀敌,哪怕是自己被杀,他们也都不会有太多的怨恨。毕竟战场就是这样,谁都是身不由己,谁都没有个人私人的仇恨。而乙支文德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也都是为保卫自己祖国高句丽而战斗,对于大唐的军人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们对于乙支文德的仇恨并不是他杀死了数十万汉人的生命,而是他如此不尊重汉人的军队。拿敌人的尸骨作为京观炫耀武功,这个可以说是莫大的不尊重,这个才是大唐军队仇恨乙支文德的原因。
而现在景文说了,如果大唐也拿着这些乙支文德和他家眷的尸体剁了喂狗,或者是什么别的侮辱尸体的行为,那何尝不是不尊重对方呢?景文说的狗咬人一口,人不可能咬狗一口,这个也是一个道理。虽然乙支文德不尊重当年隋朝的军队,可是现在大唐也不可能如此对待他们,不然大唐和高句丽有什么两样?中原毕竟是文化礼仪之邦,哪怕没有读书识字的军队那些武夫也都被深刻种植了礼仪还有各种道德,所以他们现在听了景文的话,也都知道如果自己这次也和乙支文德一样,那恐怕也还是不尊重对手。当年乙支文德不尊重中原的阵亡将士,他现在遭到了报应,全家被杀。如果这次自己不尊重对手,那下次自己会不会也要遭到报应。
这里是古代,很多神秘的东西都是无法解释的,所以他们也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如此报应了。现在没有人说什么要把乙支文德的尸体还有他家人的尸体拿去喂狗,还有剁了什么的,毕竟乙支文德在战场上,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虽然他死了,可是中原也不至于要把他和他家人的尸体拿来喂狗啊!
“皇上,既然这个是高句丽王为了讨好我们大唐,而杀死了自己的功臣。高建武这种人,他杀死了自己的功臣,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这种国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而皇上应该对乙支文德进行一些追封,这样算是我大唐尊重对手,也算是尊重功臣,尊重忠臣。我们也让乙支文德在天之灵看看,他的祖国高句丽是如何对待他这个忠臣和功臣的,而我们大唐作为对手,是如何对待他们这个敌人的。由此可以体现我大唐是仁义之邦国,是礼仪之邦。”景文说道。
“给敌人追封?”大家都有些惊讶。(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967、给敌人追封(下)
按照古代传统,封爵的都只是给自己的功臣。当然还有另一种,也就是给被自己打败了,并且主动投降的敌人封爵。比如说一些当年征战天下的对手,被打败了也可以让他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算是尊重他们了。还有也就是开疆拓土的时候,那些外国君王也都被册封一些爵位,然后来到长安养老了,所以这些都是给敌人封赏。可是这些都是给活人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给死人的。他们之间非亲非故,都不是亲人,所以怎么可能给死人追封呢?
“皇上,虽然这个乙支文德是大唐的敌人,可是我们也应该尊重他。而对他进行追封,也是对他的尊重。也都能够让天下万民看到我们大唐的仁慈,还有我大唐尊重每一个对手。这样才显得我们是礼仪之邦,让高句丽百姓能够知道我们大唐是真正的文明,而不是高句丽那种野蛮禽兽!”景文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显然非常满意。而当然,这些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就连景文说的那些“台词”也都是事先说好的。不过这个也是李世民的主意,他想要通过追封这个乙支文德,然后用来瓦解高句丽人的士气。毕竟人家高句丽一方为了讨好大唐,都能够杀死自己功臣的全家,还把已经死了的功臣的尸骨挖出来。可是大唐却对他们非常的尊重,对他们进行追封,这样也就算是非常仁慈了。这点也就可以看出来,中原王朝其实是对高句丽非常的仁义的,而不是要赶尽杀绝。这样让高句丽百姓反抗少一些,这样对于接下来的征服剥削也就容易很多。
“朕令。册封高句丽将领乙支文德为上柱国、辽东郡王,乙支文德尸骨重新以郡王之礼安葬。”李世民说道。
“郡王?封王了?”大家也都是一阵疑惑。
而景文马上听出来了,李世民这厮绝对是满肚子坏水。因为李世民给乙支文德册封的上柱国,还有辽东郡王其实是当年太上皇李渊给高句丽王高建武的爵位。一般来说中原王朝也都是给那些属国的国王一些封赏,一般也都是郡王的爵位。当然这个并不代表是中原王朝可以直接干涉他们的事情。这个也就是表明一个态度,算是中原王朝赠送给他们的。
可是现在李世民居然把高建武的爵位给了乙支文德,这样也就是代表着贬低了高建武。本来高建武也是一个郡王,可是现在大唐把他的爵位给了乙支文德,那也就是说在大唐眼里面,乙支文德比起高建武来说重要多了。而且这个可是郡王的册封。在古代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而古代一般普通外姓功臣最高也就是册封国公,绝对很少封王的。一旦封王,那意味着绝对是权臣,而且是马上就要篡位了的人了。而且异性封王那很多都是不能够善终的,要么也就篡位。要么也就是被杀。当然,还有另一种,也就是给外国的君王封王,这个另外说,不能够算在内。
而现在李世民给这个乙支文德封王,那也就是想要恶心一下高建武。而且李世民也不担心乙支文德能够“活了”起来,能够造反。再加上乙支文德全家人,整个直系亲属也都被高建武杀死了。那也就是说李世民封赏这个辽东郡王的爵位不过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并不是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因为乙支文德已经没有后代可以继承这个爵位了,所以这个爵位其实是没有人可以继承。那也就不怕有人可以异性封王。这样谁还担心呢?反正这个也就是一个荣誉称号,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却能够用来打击高句丽的民心,这样谁不用啊!
“皇上英明!”景文马上说道。
“皇上英明!臣以为如果乙支文德在天有灵,一定会后悔自己当年所作所为,一定会投靠我大唐。做我大唐的忠臣。”“是啊,他为高句丽立功无数。可是最终却落得如此全家别杀,自己也被从坟墓里面挖出来。这个可真的是令人唏嘘啊!”“一个如此对待自己功臣的君主,那有何颜面继续在君王位置上待下去。而我大唐皇帝能够如此重视敌人,那才是真正的明君。”……
一大堆马屁话再次说了出来,显然是想要拍马屁的。不过李世民也都坦然接受了,反正这个给乙支文德的封赏,不过是为了体现李世民的仁德,然后让那些高句丽百姓对高句丽王的失望,之后也就会让他们愿意接受大唐统治。如果那些死忠于高句丽王的,那就是贬为奴隶,然后让他们互相争斗。而大唐要维护好双方的平衡,这样才能够方便大唐统治这片土地。
而如果不出意外,高句丽的首都平壤城以内,恐怕都会引起一阵的惊慌。因为高句丽王高建武不但杀死了自己的功臣全家,可是敌人却给了他们追封,而且还是郡王级别的爵位。虽然这个爵位没有人能够继承,可是也好歹也是一个爵位了。而那个时候平壤城里面的百姓也都会民心尽失,说不定还会引起某些大臣的叛乱,这样才是最美妙的。所以说高建武可真的是要倒霉了,所以这个也是景文的一个阴谋,一个攻心的阴谋。
“把朕的册封通过羽箭的传单送进平壤城里面,让高句丽百姓看看他们那个高句丽往高建武是怎么对待功臣的,让他们心向我们大唐,这样才是根本。如果谁还要替那个昏君做事,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把他们贬为奴隶了。”李世民说道。
“皇上圣明,臣以为这样高句丽百姓知道以后,一定会放弃高建武,向皇上效忠的。”“是啊!皇上,高建武如此昏庸,高句丽百姓一定会好好效忠皇上,不会再有二心。到时候,皇上可以尽收高句丽领土!”
李世民露出了会心一笑,显然对于这个情况非常满意。(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968、文明和野蛮
“嗖嗖嗖嗖……”
一封封用高句丽文字书写的文书被用羽箭射到了高句丽首都平壤城里面,而这些箭矢都是被削去了箭头,所以不会伤人。而那些羽箭射进了城里面之后,他们纷纷的都被那些百姓捡起来。当然,普通的高句丽百姓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不认得。在古代大唐的识字率也都不超过百分之十,而高句丽绝对是更低的。而他们纷纷拿去给那些高句丽的文人去看看,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些答案。
“哎,大王居然如此?”高句丽的文人马上摇摇头说。
“怎么了?”大家纷纷问道。
“大王把乙支文德全家都给杀了,就是为了讨好外面的唐军。大王以为杀死了乙支文德的家人,唐军也就会退兵了。结果现在杀死了乙支文德的家人,可是却没有能够换来唐朝退兵,我们……”
而高句丽百姓都有些懵了,因为乙支文德在高句丽人心里面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乙支文德打退了隋朝上百万大军的进攻,并且杀死了很多隋军,让高句丽的民族自尊提高了很多。本来他们面对隋朝都是臣服的,可是因为乙支文德,他们才能够和隋朝平起平坐,所以乙支文德一直都是隋朝的英雄。而乙支文德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哪怕是到了后世的韩国,乙支文德也都是韩国的英雄,虽然这个乙支文德并不是韩国人的祖先,只是他们硬要冒认而已。而乙支武功勋章是后世韩国的第二等的勋章,仅次于太极武功勋章,这个足以说明了乙支文德在朝鲜半岛其实影响力是深入骨髓了。
可是现在高句丽王居然如此“愚蠢”的杀死了乙支文德的家眷。只是为了讨好唐军,希望唐军退兵而已。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对高句丽百姓民心士气的一个莫大打击,本来大家都想要拼尽全力和唐朝人打一次,争取再次打退唐朝人,这样为国家争取荣誉。可是现在自己的国王居然如此不给力。居然想要通过杀死自己功臣的家眷来进行讨好敌人,让敌人退兵。这种想法不得不说是很好很强大,让无数百姓都寒心,而且还是寒透到了骨子里面了。
大家也都在想,如果自己到时候立功了,哪怕这次打退了唐朝人的进攻。那以后中原王朝再次来了,那会不会自己的后代和家人也都要被杀。如果这样的话那这种王朝是否值得效忠呢?想要通过杀戮自己功臣来讨好外敌的政府,绝对不会获得任何人的支持,不管是百姓贵族军人文官,都不会支持这种政府这种国王的。立功了反而被杀。无法保得住自己的功臣,那得多么没有骨气多么没有勇气啊!所以高句丽百姓在这一刻,都对高建武感到万分的寒心了。
“那唐朝人是怎么对待乙支文德将军的?是被剁成肉酱,还是拿去喂狗了?”有人担心的问道。
不过那个高句丽的文化人却摇摇头说:“唐朝人给他追封,追封了一个爵位,是辽东郡王!”
“什么?还能够获得追封?”“是啊!怎么还能够追封呢?我们可是杀死了几乎上百万的汉人,而且还把他们的遗骨拿去作为京观,这个怎么乙支文德还是能获得追封呢?”“乙支文德将军做了那么多。可是唐朝人还能够原谅他,给他一个追封吗?”……
高句丽人都不敢置信,大唐居然还给了乙支文德追封。而不是把乙支文德的家人剁成肉酱,或者是拿去喂狗。而乙支文德还能够以郡王之礼厚葬,这个可以说是给了乙支文德莫大的哀荣了,而这个情况让不少高句丽人都感觉有些羞愧了。
当年乙支文德建议高句丽王把这些隋朝将士的遗骨拿来作为京观,用来炫耀武功。他们当时是何等的嚣张,可是现在大唐来替他们的前辈报仇了。而乙支文德却早就去世了。现在乙支文德的家人也都被高句丽王杀死,然后送给了大唐。不过大唐居然没有趁机对乙支文德还有他家眷进行报仇。反而还十分礼敬的追封了郡王爵位,并且以郡王之礼厚葬了。这个足以说明大唐是真正的文明人。是真正的礼仪之邦。而中原人能够以德报怨,没有对一些尸体进行侮辱,这个比起他们来说太好了。
而不少高句丽人这么一对比,那就发现自己当年做得也太不地道了。当年杀死了对方,还拿着他们的尸体来作为京观。可是现在唐朝人来报仇,也都没有做出侮辱对手尸体的事情,这个比起他们来说文明了一千倍一万倍,这个让不少高句丽人都有些自愧不如了。
“哎,看来中原果然是中原,我们高句丽人还要学很久啊!”有人感叹了一句。
而很多人都默默无语,本来他们以为自己能够真正的和中原平起平坐,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距离中原还差得远呢!虽然也许他们有朝一日军事实力能够超过中原,领土未必比中原少。可是文明这方面,却比起中原来说差了无数倍。不少高句丽百姓早在不久之前还在对那些用隋朝将士遗骨做的京观非常洋洋得意,还自以为是武功。可是现在却发现人家大唐早就超越了这些庸俗的行为,而他们也意识到这种侮辱敌人尸体用来做武功的行为,其实是莫大的野蛮,他们说到底还是一群野蛮人而已。
至于真正的文明人,从来不会对待敌人的尸体进行侮辱,不然他们也就是一群畜生。而高句丽人对比了唐朝人和自己的行为才发现,人家大唐才是真正的文明,自己和大唐比起他们来说差远了。
而这一次,大唐的行为可以说是真正的摧毁了高句丽用和隋朝战争建立起来的民族自尊,打碎了他们自以为能够和中原人平起平坐的情况。他们也都意识到了,自己比起中原来说还要学习很多年啊!(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969、防民之口
“大王,不好了,现在百姓都在议论着大王你杀死乙支文德的家眷,纷纷对大王表示不满。”一个宫廷侍卫说道。
而高建武马上头痛,因为他听信了李世民的意思,说什么杀死了那个乙支文德大唐也就可以退兵。而当时高建武其实也是因为一时头昏脑热,因为他确实没有什么办法了,所以他才想要赌一赌。可是没有想到被大唐利用了,结果现在纷纷被大唐给收拾了。这下好了,自己百姓也都纷纷对自己失望了,所以他非常的无奈。而高建武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兄,我们要赶紧想一个办法啊!如果这么下去,那恐怕我们都要民心尽失啊!现在整个平壤都在议论我们杀死了乙支文德的家人,而大唐却给了他们厚葬并且大加封赏,这下一对比,我们真的里外不是人了。”高藏也说道。
而高建武突然发狠道:“命令城内守军,如果谁敢议论这件事情,就给我杀!高藏,你带着部队出去,如果谁敢议论,当场给我杀!不管是百姓,官员,还有军队,谁敢议论这件事情,那都要杀死!我就是要杀到没有人敢议论为止,这样我倒要看看,谁能够把我怎么样。”
“王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高藏突然说道。
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就是指必须要让百姓说话,而不要像是堵住洪水一样限制洪水流通,而应该让他们有抱怨的渠道。而统治者也应该积极吸收这些话,然后可以改善自己的执政,然后更好的让百姓生活。不然如果不让百姓说话。看起来是没有人有意见了,可是最终百姓也就会被压迫到了极点,统一的爆发出来。一旦爆发出来,那也就是百姓起兵造反了。而这一点早在中国的西周时期都有了,周厉王一边盘剥百姓。而另一边却也都限制百姓抱怨,谁敢抱怨就杀谁,这样百姓看起来也就没有抱怨了。而这样,最终百姓被迫起义造反,周厉王也就失去了权力。
“王弟,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能够计较这些?给我去,把这些随便议论的人都给我杀了!”高建武怒道。
而高藏无法,只好带着宫廷的侍卫来到了街上。
“刚才就是你在议论大王?给我抓起来!”宫廷侍卫喊道。
“抓起来,统统抓起来!”“敢议论大王,如此不尊敬大王。该杀!”“杀!”……
一下子,宫廷的侍卫也都抓住了数百人,都是刚才在议论高建武杀死乙支文德家人的人。而他们统统被宫廷侍卫抓起来,然后抓到了大家面前,统一的进行斩首。而这一幕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些百姓看到了这一幕,心里面也不好受。
“今后,谁敢议论大王的事情。统统斩首。”宫廷侍卫继续喊道。
而百姓没有继续说什么,而他们走在街道上,都纷纷用目光互相暗示。而这些目光也都纷纷代表着很大的含义。显然也都是在说明这件事情。而市面街道上的议论声也难看也就停止了,而宫廷侍卫也都在巡查,如果凡是有可疑的,凡是有说话有可能牵扯到议论高句丽王的人,他们纷纷抓起来斩首。而一天下来,被斩首的人都足足有将近上千人。可是真正议论高句丽王的不到一半。而剩下的都是被那些宫廷侍卫随意联系到了相关的方面,然后想要斩首了之后。送去宫里面邀功请赏的。
“嗯,这下终于清静了!”高建武说道。
“大王英明。这下绝对没有人会议论大王了。”“是啊是啊,大王这一招,那些普通的庶民百姓还敢议论吗?他们居然敢如此议论大王,这个不是找死吗?而大王就应该杀,杀到他们不敢说话为止!”
周围的那些马屁宦官,纷纷都在拍马屁,显然都是在奉承高建武。而高建武也都如此借助这些马屁话来麻醉自己,好像丝毫不知道外面百姓对自己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了。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少有不慎,百姓也都会开始造反。毕竟民意犹如潮水,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要舒缓。可是高建武如此命令别人杀死他们,等于也就是直接堵住,而不是选择泄洪。万一有朝一日洪水到了极点,那也就会彻底爆发。何况到现在唐军已经到了平壤,随时可以攻城了,那更是危险无比。如果城内百姓和城外的唐军里应外合,那恐怕真的是危险了。
本来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可是发生了乙支文德这件事情,再加上城外唐军不但不侮辱乙支文德和他家眷的尸体,反而予以加封厚葬,这样才是真正获得了民心。而再加上高句丽王如此虐待百姓,那自然让高建武失去了民心。这样一个时候,谁知道百姓会不会投靠大唐,选择背叛那些高句丽的王族呢?
高藏在街道上面巡视,虽然没有人在议论着这件事情了,可是他们看向自己的目光,却充满了仇恨或者是一些别的神色,而这个就让高藏心里面非常害怕。高藏哪里不知道,现在的高句丽百姓心里面充满了怒火,显然也都是在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一旦百姓的怒火爆发出来了,那最终也许能够烧毁一切。到时候高句丽的王室都未必能够好得了,这样就让高藏心里面害怕无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