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所以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萧薇有官职的情况,如果没有了官职,那也就是没有了利用价值了。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对于任何家族来说都不会重视的,所以等待他们的也就是“废物利用”了。
萧薇身为萧家的人,自然知道一旦一个家族成员没有了利用价值,那废物利用也就是唯一的选择。那他们也都是要么也就是送去和别的家族联姻,或者是去处理一些家族生意上门的事情。
而如果升职了。那就是要嫁人,可是如果辞官,那也是要嫁人,这个简直是两头都是一样的结果了。所以萧薇非常无奈,两头都是要嫁人成婚,所以萧薇也都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萧薇真的对男人感觉恐惧了,所以现在也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一旦想到了要让男人在自己身体上为所欲为,这个萧薇也就感觉不寒而栗。
“好的,我接受了!”萧薇说道。
“嗯?刚才不是还非常反对吗?怎么现在如此痛快的接受了?”景文问道。
萧薇无奈的说:“如果实在是干渴得要死了,有一杯鸩酒在面前。你说是不是要喝呢?哪怕知道是饮鸩止渴,那也要先喝下去,不然马上就要渴死了。哪怕是喝下了鸩酒。那还可以说不定马上找到解药啊!”
“莫名其妙!”景文暗骂。
景文根本不知道这个萧薇是怎么想的,萧薇其实认为如果自己辞去了官职,固然可以摆脱景文的控制。可是另一方面她父亲萧瑀却一定会逼迫她马上去结婚,到时候没有了官职,那家族也都没有利用她的地方了,那家族绝对不会客气,直接把她用去联姻。而且联姻的对象肯定是那些丧偶的家主,肯定是年龄很大的人了。不过如果能够保留下官职,虽然也是会被父亲逼婚。可是只要官职还在身上,那父亲也就不可能太过勉强。这样还是能够拖延一阵时间。
“既然这样,那萧薇小姐你算是接受了这个安排了吗?”景文问道。
“嗯!不过希望景文你不要过来干扰我。”萧薇说道。
景文马上拍胸脯保证说:“你放心。我没有事不会去找你的!”
萧薇终于放心了一些,可是她根本不知道,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理由这种东西找找也就有了。只要是景文愿意,那完全也都可以随时找到一些理由去找萧薇,然后继续进行骚扰。反正理由这种东西,景文最擅长编造了,编一个理由连脑细胞都不用耗费,所以非常容易的。
而萧薇根本不知道景文的想法,所以她还是以为短时间内不会遭到景文的骚扰了,所以也就放心了很多。而萧薇现在好歹也是准备的六品官,虽然实权并不大,而好歹也是六品了。对于她一个女人来说,也都不容易了。这些女官,哪怕他们是那些高官的后代,可是想要获得实权的位置也都不同意。能够获得一些实权小的位置也都不容易,所以景文也都不会让这些女人走上重要岗位。毕竟这种女人地位提升,更多的是要她们自己努力,不是某个人恩赐也就行了的。武则天不也是当了皇帝了吗?可是女性地位也都没有能够真正的提升多少。所以一切都是要看经济基础的作用,而且也是要看他们女人自己争取了,景文帮不了他们太多。
“明天我去招募一些外国人,让他们可以进来我们大唐官府做事,然后为我们翻译那些外国的著作。我想在大唐长安里面,应该有不少人会选择和我们官府进行合作的,毕竟这些待遇可以算是不错了。”景文说道。(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1040、外国人眼中的大唐(一)
很快,长安城里面的外国商人也都开始传播出来了一个消息,那也就是大唐官府招收一些外国雇员。这些外国高级雇员的工作将会帮助大唐翻译外国的书籍资料,然后还要负责把大唐的资料翻译到外国文字里面。而这个工作立马让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都有些动心,因为这个待遇也都非常不错,对于那些普通的外国人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因为这些高级雇员都是按照六品官到九品官的待遇来给工资的,而能够接受雇佣的人,可以获得大唐六品官到九品官的一切待遇。当然这个是全部折算成为工资来计算,至于本来大唐官员还有各种田产收入,这个也都是折算成为工资的。毕竟如果直接给了外国人土地,那这个肯定会引起很大争议的。不过比起那些工钱来说,也都不简单了。
因为哪怕是最低的九品官的收入,换算成为后世也都是十多万一年了。这么高额的收入,对于一些关于来说当然也不算太高。可是对于那些千里迢迢来到了东方的外国人,那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在古代能够千里迢迢去来到东方做生意的外国人,其实都是两极分化的。要么也就是非常富裕,要么也就是非常贫困。那些非常富裕的人也就是想要获得更高额的利润,而另一种贫困的人,也就是想要一夜暴富了。
如果能够在大唐按照九品官的工钱来获得收入,那给大唐官府做几年的事情,五六年之后拿着这笔收入去采购大唐的各种物资,然后往西方运送,那肯定是赚到了一辈子都无法赚到的钱啊!
东方很多瓷器茶叶之类的东西也都不贵,其实在东方这些东西很多人都用得起。可是到了西方这些东西可就是非常之前了。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在东方接受官府雇佣,获得了工钱比起给那些商人雇佣要多很多。这些工资的收入至少是普通的商人给的工钱多很多,只要干几年之后再次倒腾一批货物回国。那也就是可以过上别人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生活。
所以这种一夜暴富的机会让大家都红眼了,所以他们纷纷找到了那个放出消息的凯撒。想要打听一下这个是怎么回事。
“凯撒先生,你和中国官府有交情吗?”有人问道。
凯撒当然的说:“当然了,我不但和中国的重要官员有交情,还见到了中国的君王。”
“中国的君王接见了你?”有人惊讶的问道。
“没错,他们还是送给我不少东西!而且那位中国的官员还告诉我,每年都可以提供一万斤茶叶的配额给我。”凯撒说道。
现在景文已经在江南道,也就是后世福建一带建立起来了茶园,所以茶叶的产量大为增加。所以现在茶叶也多开始大量的生产。而现在茶叶的市场也都是供不应求,喝茶的人越来越多。本来这些茶叶都是出口到突厥,去交易给突厥人进行换取牛羊,而阿史那云的人也就是在突厥帮助销售茶叶,然后换取牛羊肉还有奶制品可以回到了中原来销售,其实这个不过是一家人自己内部的生意而已。
而大唐内部也都开始逐渐流行喝茶了,尤其是炒制过的茶叶,更是非常受到欢迎。宫廷里面李世民每月都要去景文的茶叶作坊挑选一些最优质的茶叶进攻当做贡品,而朝廷官员办公的时候,也都习惯了随口叫仆人送来一杯茶。当然。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发生,那都是因为景文在推广茶叶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大唐也都开始了流行喝茶。茶叶那是供不应求。
可是,这个时候西方也是非常需要大量的茶叶的。本来西方没有多少茶叶的,可是自从景文在一两年之前弄了一大批茶叶过去,结果西方上流社会也都开始喝茶了。中国的茶叶在后世可都是世界都喜欢的,茶叶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酒水和咖啡喝多了会损害身体,而茶叶相对来说不但安全,而且还能保健。哪怕是美国那个咖啡大国也都是有一半人口是喝茶的。所以这些足以说明茶叶可以说是全世界都喜欢的东西。
可是最悲剧的也就是西方的土地不适合种植茶叶,所以一切茶叶也都是要从中国进口。那些西方贵族为了能够喝到茶叶,不惜甚至花费重金来购买。而茶叶也成了大唐目前外贸的重要支柱之一。可是景文这个家伙其奸似鬼,早在数年之前也就开始准备垄断了茶叶。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流行喝茶。并且没有炒茶的技术,所以茶叶价格并不高。甚至没有人专门做茶叶生意。可是现在景文弄出了炒茶技术,并且找到了合适的市场。喜欢喝茶的也就是那些文人雅士,还有那些食物里面严重缺乏维生素的突厥游牧民族。而西方人也都是如此,非常重视茶叶里面的营养。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营养学,可是他们却知道不喝茶身体就不舒服。如果没有喝茶之前还能勉强忍耐,可是现在不喝茶了那绝对受不了。
所以茶叶成了西方罗马法兰克一带最畅销的东西,只要有货都会卖得掉,不会亏本。可是东方茶叶都几乎被景文垄断了,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如果是少量,那也许还拿得到。可是如果是大量,那如果没有景文首肯,那恐怕非常困难。所以西方人想要采购茶叶,首先配额也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景文给的配额,他们根本无法采购到茶叶的。因为现在大唐内部也都开始流行喝茶,不可能把所有茶叶都拿去外国卖了。这个茶叶配额成了外国商人最重视的东西,而现在凯撒能够获得每年一万斤茶叶的配额,这个可真的是羡慕死无数人了。就凭借这个,完全可以在短短数年之内来回东西方几次,那也就是赚够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1041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二)
因为这几年大唐逐步开始恢复了西方各国商贸生意来往,有一些不甘心做二道贩子的西方商人也都纷纷来到了东方的大唐,他们也都在长安有了落脚点。而他们这些西方商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而他们主要都是以东罗马帝国的人为主。所以在同文同种的情况下,他们也就能够主动抱团,然后组建了一个专门接待西方人的社团会所了。而他们这些西方商人时不时的聚在一起讨论生意上门的事情,还说着一些闲文趣事,反正也就是作为商人交流生意的地方。
而这种情况情况其实很正常,毕竟人类都是喜欢抱团的。就好比后来中国人出到了国外,也都是自发的形成了唐人街,作为中国人的聚居点。而别的国家的人也都是如此,只要去到了国外,那他们都会想办法和本国的人联系上,然后一起互相帮助。当然,这个必须是要侨民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行,如果侨民不多那也就另外说。当然,这个也是随着地域差距而改变的。如果是同一个国家,那同一个省份的人也就会互相抱团。如果是出了国,那就变成同一个国家的人抱团了。甚至,如果有朝一日地球人走向了宇宙,那可就是整个地球的人类都抱团了。
所以这帮西方人来到了东方,而且他们都是以东罗马帝国的人为主,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能够聚集在一起。而现在他们也就正在商谈关于大唐的事情,毕竟他们对于这个东方帝国实在是感觉太过赞叹了。
“我们现在所在的也就是这个古老帝国的首都,叫做长安。我当初在罗马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世界上会有这么巨大的一座城市。而当年我在罗马帝国的时候,我也只是听说我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一百年之前人口达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五十万。可是现在却在不断下降。因为我们的官员根本无法管理那么多的人口。而这座长安城现在都已经八十万了,如果用不了十几年,恐怕也就能够突破百万。真是难以想象。东方的这个古老国家是怎么管理一个城市上百万人口的啊!”
这个家伙说得倒是事实,因为西方的君士坦丁堡其实目前已经也有了数十万人。在差不多一百年之前,都五十万人口了。可是他们后来却限制了人口的发展,因为君士坦丁堡的官员根本不具备管理上百万人口的能力。他们五十万人口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把人口释放出去,最后逐步降低人口。可是长安不同,长安居然能够管理五十万人口以上,甚至长安这座都市还在不断的吞噬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显然不到百万也誓不罢休。
所以这个才是大家惊叹的地方。因为中国人居然能够管理上百万人口的城市,太了不起了。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其实是和中国的官僚体制有关系,虽然很多人都在后世大骂古代的官僚体系,可是对于古人来说,中国的官僚体系绝大多数朝代都是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的官僚体系,其实是中国一个大发明,是经过了数千年演化日益完善的。很多人骂古代的官僚,可是那是他们在后世享受了更高级的官僚体系的好处,所以才看不起古代的官僚体系。可是却不能够否认。在同时代里面能够有更好的官僚体系那反而是中国。因为有了好的官僚体系,这样才能够让中国的城市管理达到了巅峰,能够容纳百万人口的城市。
“这里物产丰富。有我们西方需要的很多东西,我们几乎什么都需要。瓷器,丝绸,茶叶,还有无数东西我们都是需要的,而这些东西在我们西方都是供不应求。而东方的粮食产量也特别高,各种食品生活用具也都是特别的齐全,比起我们罗马帝国来说好很多了。在这里,只要是有钱。很多东西都能够买到,几乎不用担心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在这里的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几乎都能够和我们西方的小贵族相比了。每一个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自己生产。而我们西方的土地都是大贵族。普通人根本没有多少土地啊!”
这个罗马帝国的商人他也看到了中国的物产丰富,而西方同时代根本没有,其实这个也就是西方和东方贸易差。西方需要东方的东西太多了,可是东方却没有多少需要西方的东西。西方也就是拿着各种黄金白银,还有各种奢侈的宝石之类的东西来换取东方的丝绸茶叶之类的东西。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东西方一直都是处于一个贸易差的情况,只不过东方是顺差,而西方是逆差。当然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明白,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好处和劣势。
在大唐,只有景文才能够知道贸易差的优劣。不过现在景文知道贸易差其实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能够带来大量的金银流入。大唐目前采用的是铜本位制,一切都是以铜钱为本位。金银的数量太少,虽然景文也铸造了一些金银币,可是这些金银币还是不是市场上的主流。如果西方的金银能够大量流入,那这样当然最好了。历史上金银能够真正的实行货币化,那是因为西方大航海时代,不断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所以后来在明清时期才能够把白银货币化了。可是目前中国的白银还不算是很多,想要货币化还是要通过大量的贸易才能够换取。而这种东西方的贸易,也就是把西方的黄金白银通过贸易来掠夺过来。这个是景文粗浅的经济学能够所看到的东西,反正现在来说贸易顺差还是对中国有很大好处的。景文这些年不但不会出面打压对外贸易,反而还会补贴外国贸易的商人,让他们去给银行带来金银资源。(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1042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三)
而刚才那个外国商人还说中国每一个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其实也就是指大唐目前的所谓均田制了。而西方的土地都是属于大贵族,普通百姓没有多少土地。而这个其实景文也都无法彻底解决,因为这个也就是东西方的差异而已。东方中国历朝历代其实都是鼓励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从历史来看景文也都知道小农经济不长久。历朝历代都是鼓励小农经济,因为只要百姓有了土地之后就不会因为土地兼并而造反。
可是小农经济却有很大的弊端,也就是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还有缺乏积累储备的能力。至于第二个,也就是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旧,农业技术上难以革新。第三个也就是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很差。
而这三个其实都是非常致命的,越是到了时代后期也就是越是致命。生产规模小,那也就是意味着粮食刚好够吃,很少有储备粮食。这点却带来了第三点危害,也就是一旦有了天灾人祸那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农民破产了。这个也就是普通自耕农的最大危险,一旦有了天灾人祸,他们就是需要出卖土地来为生。那些大地主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很强,哪怕是同样遭受到了天灾人祸,他们也可以生存下来,最后对于那些土地进行抄底。而这个也就是土地越来越兼并的原因,而这个也就是小农经济最大的弊端。
至于生产经营模式老旧,技术无法革新,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中国小农经济,造成了他们生产技术无法快速革新。最明显的例子也就是到了后世,后世很多农业机械都发明出来了,采用农机的效率比起普通的人力畜力的农具要好很多。可是。普通农民的收入却根本买不起农机。农机是高投入高产出,可是百姓却根本无法承受农机高昂的价格成本。而明知道农机效率很高,可是他们因为自己拥有的土地太少。所以无法购买。而这种小农经济,最后造成了那些先进的农机无法得到推广。
而从历史来看。先进的农业机械都是成本很高,普通小农根本无法承受。只有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才能承受的起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机,别的小农都是低成本低产出,最后因为他们无法积累足够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资本,最后技术无法革新。
从景文后世来看,西方采用的种植园经济反而是最终能够走到最后的。种植园经济他们完全可以采用那些高投入高产出的农机,大量采用农机这样让土地产量增大,然后管理成本反而下降了很多。这样综合来看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反而在下降。而且这样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反而能够逼迫他们走向了工业,当了工人的道路。可是东方一直在土地集中,然后分配,再集中,再分配的道路。这个也是历史经常改朝换代,最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循环的结果。而景文认为其实这个小农经济也就是让一个个朝代循环的结果,所以哪怕是分田地,最后的结果也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把国家进行工业化,然后失去土地的百姓都是当工人。这样才是根本啊!
从后世来看,西方种植园经济反而笑到了最后。因为后世景文看过数据,全国种粮大户和农垦公司只是用了相对较少的土地。然后就生产出了相对更多的粮食。所以这足以说明种植园经济其实比起小农经济来说要好不少,至少他能够生存得比小农经济更长久。而后世政府其实也都是在引导农民逐渐把土地集中起来,之后通过集约化种植来进行获得更大的产量,这样也就是一种种植园经济的变种。
“是啊!这里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拥有土地的,如果我们有那么多土地,我们何必要千里迢迢来到东方来经商呢?”另一个商人也都感叹道。
这些商人其实也都是一个个都在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因为自己属于普通庶民,并不是贵族地主,所以他们当然羡慕那些贵族地主了。不过他们如果能够拥有不少的土地。他们也都会愿意主动老老实实的耕种土地,而不是到千里之外去经商。西方之所以能够首先开启殖民浪潮。那其实是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的土地根本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是把人口派出去分流本土压力。可是东方却错过了这些,因为东方的小农经济,让百姓一直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地步,最后也都没有勇气去国外闯荡。所以东方到了一千多年之后的落后,其实景文看来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朝代能够彻底扭转的。
景文倒不是给满清洗地,可是从经济制度来看东方的小农经济其实根本不适合作为工业化国家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景文认为只要小农经济还是占主流,那国家工业化也就是非常缓慢的。而西方工业化和殖民,其实何尝不是被逼出来的啊!
如果没有景文这个穿越者,那唐朝其实注定也是要走上一乱一治的轮回,没有一个穿越者引领改变古代的小农经济制度,那最后也只能够是不断的朝代轮回。所以景文知道均田制还有什么分田地之类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所以景文一直都是在让国家逐步工业化。
“是啊!如果我能够生活在大唐,那该多好啊!不但有土地,还有各种丰富的物产,能够让我能够有很好的生活。这里的普通人,生活得都比西方的人要好很多,这里的人真是太幸福了。”凯撒也都说道。
而凯撒这些话,让不少人感觉深有同感,毕竟这样的生活谁不喜欢。生活条件好不好,那都是比较出来的。反正目前这个时代,大唐比起西方要好不少了。(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1043、西方人眼里的大唐(四)
“如果我能够生活在中国,那我一定会首先品尝一下中国的美食。这里的美食果然是太吸引人了,我吃惯了东方中国的美食,我回到了祖国居然吃不下那些‘垃圾’了。虽然我不愿意承认,可是中国的美食也就是非常好吃,所以我都不想回去了。自从我上次去天天饮食那里吃了一次,接着我感觉我都爱上了这个东方,尤其是这里面的美食啊!”有人激动地说道。
不得不说,中国的美食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是景文主动把后世的各大菜系都弄出来了,这下可真的是引爆了很多人的味蕾。而自从天天饮食出来了之后,整个中国的美食文化被催熟了好几百年。而在天天饮食的刺激下,无数餐馆客栈也都是开始了研发新菜品,如果不研发新菜品,那最终只能够被天天饮食抢夺了市场,最终无法生存。所以在这种人逼迫下,各种新菜品也都是越来越多,让百姓的味蕾能够提前享受到各种美味。至于西方人,那更是如此,他们纷纷来到了中国,首先第一件事也就是迷上了东方的美食。
“是啊!东方不但有很好的美食,而且这里也干净整洁很多。在我们罗马,哪怕是君士坦丁堡街道上也到处都是不干净的垃圾。而这里非常不错,居然街道上都没有垃圾,每户人家的粪便都是有人专门清理收集,从来不会让整个城市变得臭烘烘的。再加上这个长安城弄得非常整洁,非常有条理,四四方方的极具美感。这里哪怕是继续扩大城市,一点也都不会混乱,东方的城市管理能力太好了。在这里住,一定是特别舒服。”
而这个商人也说到了中国的一个特色。外国关于城市规划的思想其实是十七世纪以后才形成的。可是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都有相应的城市规划的思维了。而很多朝代在建设城市的时候,都会有相关的规划。官府也都会进行规划管理,所以城市也都一点都不混乱。各种城市生活设施都被规划好了。自然也就是非常整齐而整洁。这个也就是中国能够管理百万人以上的城市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会规划。因为擅长于规划城市,这个才让中国出现了第一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这个绝对不是什么巧合和偶然,绝对是必然的。而西方这个时候还没有规划城市的思维,所以一切城市都是乱哄哄的。这么混乱的管理,对于官府的压力很大,反而让官员管理成本急剧增加。而且事倍功半。东方正好相反,以为你规划好了一切,所以管理起来事半功倍,这样也就是让他们可以很顺利的解决各种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