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娘子在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齐修远看见荣轩时他就缩在一群士兵中,明明看着比他还大,却脸色苍白,脚步虚浮,齐修远想,他一个手指头伸过去只怕都能把人戳倒。
他并不想要这样的兵,因为他看上去太白嫩了,一看就没什么力气,这样的人上了战场就是给敌军磨刀的,连为他们挡刀的作用都达不到。
然而还未满十四岁的齐修远心还太软,秉着对生命的敬畏,他来回看了他好几次,他的上峰总旗大人看见了,主动把荣轩拨到了他手下,道:“这个虽然弱一点,但练练说不定能替你们挡挡刀之类的。”
齐修远低着头把荣轩和另外九个小兵领走了。
已经见过血的他知道,只要自己多强一分,那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就大一分,所以他往死里操练这十个小兵,特别是荣轩。
其他人对齐修远或多或少有些意见,因为他虽是长官,却是所有人中年纪最小的,训练达不到他的标准他虽不会抽人却会把人拉出去继续练,练不好不仅不能吃饭,连觉都不能睡。
私底下大家都恨死了他。
但荣轩不是,齐修远对他越严厉,他就越喜欢齐修远。
这让孤独没朋友的齐修远跟他渐渐成了朋友,也让齐修远对他关照更多,上战场时经常替他挡刀。
那一年的战事特别的多,或许是祝青与参将打过招呼,齐修远一直被放在前线第一线,所以军功累积得很快。
而他手下的兵来了又走,有死在战场上的,也有被其他的上峰看中后挖走的,只有荣轩一直留在他的身边,随着他由小旗升到总旗,再由总旗升到校尉,荣轩也由一开始的小兵成了他的智囊。
边关战事频繁,虽然危险大,但机遇也大,齐修远才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用实打实的军功把自己推到了四品参将的位置上。
十七岁的参将,就算是在乱世也很少见,而齐修远能做到不过是念着尚在京城的弟弟及母亲的仇罢了。
这也是齐丰如鲠在喉的原因,他儿子晋升得太快了,只是三年的时间就把品级与他拉平,可见以后他的前程。
虽然四品到三品是一道鸿沟,而越往上就越难升迁,但齐修远手握兵权,又有能力,且又生逢乱世,晋升是迟早的事。
而他因为旧事被人鄙夷,又被祝家打压,想要更进一步难之又难,等到一天这个逆子远远的凌驾于他之上,他还会放过他吗?
也因此,齐丰对齐浩然看管的越发严厉,也对齐修远更加戒备,恨不得将他的羽翼打折,困在京城。
所以齐丰才想给齐修远定下吴氏的侄女,快刀斩乱麻的让齐浩然代兄拜堂,到时候齐修远是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谁知道他都把人关在屋里了人还能逃走,他倒是依然想定下这门亲事,但他和吴氏都拿不准齐修远的性格,不敢用吴家的闺女去赌。
以前他们手上有齐浩然还能威胁他,现在齐浩然跑了,齐修远要不听他们的话他们难道还能把人娶进门来放着?
别说吴家不肯,就是吴氏也不敢这么赌。
而远在边关的齐修远知道弟弟跟表弟跑出来后就气了个倒仰。
现在是乱世啊,盗匪猖獗,两个十二岁的少年就敢独自跑出来,这是活腻歪了吗?
齐修远立即派了人沿路找回去,却一直没有消息。
荣轩见他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不由劝道:“将军不是说令弟武功高强吗,一些宵小有何惧?说不定过两日他们就自己找到府上来了。”
齐修远是把弟弟当儿子养的,闻言紧拢着眉头道:“那傻小子虽武艺高强却没见过世事,只怕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我如何放心得下?”
要是只拼武力他才不担心,弟弟三岁习武,至今已有九年,虽然只有信件来往,但他也知道弟弟的厉害,但盗匪又不是只会挥刀喊杀的人,弟弟那么蠢,只怕人家只略施小计就把他给骗去了。
荣轩闻言笑道:“可你不是说你表弟聪慧机灵吗?他也跟着令弟离家出走,有他在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齐修远更担心了,“子衿虽聪慧,但心性太高,他们身边若有仆人跟随周旋我自然不担心,但他们只有两人,聪明的心高气傲,平易近人的又是个武艺高强的蠢货,我只怕他们弄巧成拙。”
齐修远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担忧,却没想到自己说准了,三天后他看着形容狼狈的两个臭小子说不出话来。
齐浩然没懂看眼色,他只觉终于见到了大哥,激动的上前抱住他哭道:“大哥,我终于见到你了,”
齐修远刚把手放在弟弟的背上就听他嚎道:“我饿啊——”
虽然刚被穆扬灵支援过,但那兔子野鸡真不够吃,最关键是他从那山脚走到县城也花费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是饿得裤腰带都紧了两圈了。
齐修远看着狼吞虎咽的两个弟弟,知道了他们离家出走的真相,一时间眼中寒光直闪,冷声道:“既如此,你们就留在北地,别回去了。”
齐浩然和范子衿欢喜得连连点头。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80.第1380章 番外 齐修远(13)
齐修远从未放弃过报仇,但他的仇人除了吴氏还有他的亲生父亲。而子害父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不容于世的。
虽然齐修远从未想过要杀齐丰,但也早就打算好不让他好过,至少要让他因为害死母亲而付出代价。
齐修远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他从未享受过父爱,所以对齐丰的感情不深,在是非观念还未形成的时候就目睹了母亲的死亡,对父亲满怀恨意。
这虽然让人难受,但因为他对齐丰没多少感情,想着要为母报仇时反而不多纠结,心里也多是为母亲感到悲伤和愤怒。
他以为他要报仇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那是他的父亲,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的父亲,他想要反抗他都要踩着钢丝,更何况报仇?
但齐丰就是死了,死得比他预想的要快得多,齐修远承认,这里面有他的算计在。
当初弟弟把圆慧带回来,齐修远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个妖僧,要么把他杀了,要么把他圈禁,他是不相信命的,何况还是这样算出来的命。
这世上若真有阴司报应,那母亲为何会不得善终,齐丰为何能过得那么好?
但圆慧被关在深宅,却总能先他一步算到些事情,不可否认,齐修远隐约有些信服,但真正让他起了谋夺天下念头的却是因为景炎帝把他卖给了大金。
齐修远的确不太喜欢景炎帝,自认还算勤恳,也从未有逾矩之举,这样景炎帝都容不下他,那以后他们君臣还如何相处?
难道他也要像袁将军一样一边与大金打仗,一边与皇帝斗智斗勇?
而且他弟弟浩然比他还厉害,预计五年后他们齐氏两兄弟就一起变成景炎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这么一想,齐修远瞬间下定决心要造反,用子衿的话说是“顺应天命”。
其实就是他不愿意受景炎帝的威胁,他想要这个天下照着自己的设想来发展。
于是,他准备造反了。
但造反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除了兵马还要武器,粮草,金钱,人才,没个七八年准备都不好意思说造反。
齐修远觉得他有生之年能把半壁江山占下来就不错了,毕竟当时情况复杂,大周内有景炎帝控制的禁军,还有各路大将军的军队,特别是袁将军,那是个忠心耿耿的将领,而外面还有大金和西夏虎视眈眈。
齐修远只要一想就觉得任重而道远,估计得等到他儿子或孙子可能才平定好江山,当上皇帝。
谁也没想到机会他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二皇子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逼宫造反了。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且彼时西夏进攻大周,浩然手上还握着一支军队在抵抗西夏兵,他们占着大义!
齐修远想也不想就让阿灵带着李菁华和两个孩子赶紧逃,只要不落在二皇子手里做人质就行。
他承认,他是故意忽略齐丰的。
所有人都知道,妻子可以再娶,儿子可以再生,父亲却只有一个,因此父母才是人质的最佳选择,而且杀妻灭子的攻城可以说是为大义而牺牲了妻儿,世人说不定还会同情称赞对方大义。
可要是置父母孝道于不顾,就算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也依然会遭人鄙夷,但他就是丢得这么理直气壮。
他带着军队往南赶的时候就想,他若是死了,那便一切勾销,他若是不死,那他也有办法让他为母亲忏悔一辈子。
齐修远就抱着这么复杂的心思赶到了临安城,看到齐丰被拉上城楼,他发现他竟然可以无动于衷,若不是一边站着袁将军,他说不定还真就面无表情的注视着齐丰被折磨了。
齐修远不可能让齐丰成为自己的弱点,也不会让自己陷于不孝,所以他让百里带人进城援救,当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把袁将军的家眷救出来。
齐修远让百里着重保护袁家家眷,但也要救齐家的人,除了齐丰,若不能带出来他不介意让他们牺牲。
但他没想到吴氏等人没事,齐丰却死了。
年纪比齐丰还大的袁母都没事,齐修远就猜到了一些原因,因此去见他时对他容忍度很高,毕竟这人是因为他才被杀的。
齐丰得知齐修远有意造反,一时又气又恨,问道:“你可有当我是你父亲?”
明明都想要造反了,让自己的妻儿和弟媳侄子都走了,却把他扔下,不是明摆着拿他挡刀吗?
齐修远却激烈的反问,“那父亲可有把我和四弟当成儿子?父亲只当我与四弟是耻辱,从不肯看顾一眼,如今却要反问我是否拿你当父亲。”
“父为子纲,”齐丰喃喃道:“我给予你血脉生命……”
“但生而不养,父亲就无过吗?若无不慈,怎会有不孝?我自认对你不住,心有愧,所以会完成你所愿,照看二弟三弟,那父亲你呢,你对母亲就无愧吗?这场婚姻本就是你算计而来,你为此可以保住性命家族,却又以我和四弟为耻辱,将我母亲磋磨死,您心中可有愧?”
齐丰呐呐不语,眼前浮现了祝宛的音容笑貌。
齐修远就弯腰凑到他耳边,一字一顿的道:“父亲,本来你若是不死我以后也会替母亲讨回公道的,当年你与吴氏逼死母亲,我就在窗外看着。”
齐修远直起身子,低头无悲无喜的看着他道:“您与母亲都是我看着离开的。”
齐丰只觉得心中一寒,有些后悔起来,他当年不该如此疏忽齐修远的,不然将他朝文弱书生上培养,他不也一生掌握在他手里吗?
念头不过一闪而过,他一抬头就看到了儿子眼中的寒意,他立时脸色巨变,一把伸手抓住他的衣襟,瞪圆了眼睛问,“那你要如何对吴氏?如何对你二弟三弟?”
齐丰激动的道:“吴氏是你的继母,少盛和少泰也是你弟弟,你不能,你不能……”
齐修远就握住父亲的手,轻声笑道:“父亲放心,你是因我而死的,我答应了你会照顾两个弟弟我自然会履行承诺,而吴氏,”他收起脸上的笑容,轻声道:“她还不配做我的继母,不过是个妾室,您放心,该她的我也绝不会亏待,同样,她欠我与四弟的,也得一一归还。”
齐丰一下瞪圆了眼睛,身子剧烈的一颤,然后重重的摔到床上,竟是死不瞑目。
齐修远伸手将衣角从他手里拽出来,慢慢的合上他的眼睛,轻声道:“当年母亲与您一样,死的时候眼睛是开着的,眼里都是不放心,我知道她是担忧我和四弟,我才五岁,四弟更小,她担心她死后我们要怎么办。娘亲她不想死,却不得不死,父亲,你现在体会到了那种感觉吗?”
他轻轻地道:“您放心,我答应了会照顾吴氏和二弟三弟就一定会做到的。”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81.第1381章 番外 齐修远(14)
齐修远一直觉得人死万事消,所以齐丰死了,他对他的恨和怨也消得差不多了。
但吴氏也想要如此轻松的脱身是不可能的。
活着没有一点希望却又怕死,这才是最大的痛苦,而他对吴氏也的确是这样做了。
本来他没那么快想起吴氏的,毕竟平定乱势后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要登基,要安抚百姓,要赈济因战祸而流离的灾民,还要收拢手中的权势,平衡朝中的势力,如果不是她带着齐少盛和齐少泰蹦出来,齐修远三两年内说不定还注意不到她。
齐修远气笑了,对范子衿笑问,“她哪来那么大的脸?”
熟知内情的齐修远不屑的撇撇嘴,道:“皇上,您此时需要好名声,让我去吧,我定要叫他们有苦说不出。”
当年他和浩然也在吴氏手里吃过亏。
齐修远摇手,脸上依然带着笑,眼中却深寒无比,“朕现在是皇帝,还用与她虚与委蛇吗?”
齐修远转身就封她做太妃,并让齐氏一族出来做证,吴氏一直窃居正房,其实不过一贵妾,平妻之说完全子虚乌有。
又诏令天下,一夫只有一妻,凡违此律,不管何种理由皆按重婚罪算,民告,则衙门必须受理。
其实中国一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法律上公认的妻室只有一个,但在民间就混乱得多,有借口肩挑两房娶两房妻子的,也有如齐丰一样的平妻,但不管哪一种都得不到法律认可,最多是家族承认。
但在这个时代,氏族的族规比律法还要有用,因此很少有人会将此事拿到衙门里让官员审判。
齐修远此举也并不是要挑拨那些家庭,不过是再一次申明律法,若真有女子不堪受辱上门求告时,衙门不至于推脱。
而且,这是他登基以来表达的第一个好恶,也是他当皇帝生涯中唯一的一个好恶,官员百姓尽皆推崇,让那些有双妻的人担惊受怕了好一阵,也让大齐在今后的三十年内少有出现这样的纷争。
谁想立两房妻子,那得抬头看看上头,保证两房妻子没有一个有怨言,不会把自己告上衙门,否则进了衙门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谁都知道当今因幼年之事对妻妾,嫡庶看得很分明。
而齐修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两个庶弟,不喜欢到只封了他们两个没有实权的侯爷,也就每年除夕见他们一面,如此之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奉承他们?
看着自己的兄长成为九五至尊,弟弟也是手握大权的王爷,他们则是只能龟缩一府的侯爷,齐修远想,以两个弟弟好高骛远的性格,他们一定不好受吧?
这种折磨是钝刀子割肉,不疼,但一下一下的磨却会让人受尽折磨。
齐修远的报复自然不会只限于此,对齐丰和吴氏的报复早从他六岁那年就开始了。
他觉得对他们最大的报复莫过于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长歪,一点出息也没有。
当年弟弟开始慢慢会走路,会调皮,会说话,他就知道教育尤其重要,他是把齐浩然当儿子来养的,因此操碎了一颗心,由此思彼,他当然也知道如何让一个人移了性情。
齐府多的是人奉承齐少盛兄弟,齐府和吴氏也疼他们,如果没有意外,他们长大后也就是个普通的纨绔,但谁让他们成长的路途中加进了他呢?
齐修远几乎逮着机会就鄙夷这两个弟弟,他才六岁的时候就敢抬高了下巴冲他们骂道:“不过是两个庶子,见了嫡亲的兄长不仅不行礼,反而无礼至此,果然是妾室肚子里爬出来的。”
在一家吃饭的时候,他甚至敢当着齐丰的面教训吴氏,“妾室就该有妾室的样子”。
在这样奉承与鄙夷的两重天教育下,齐少盛和齐少泰想长成个好人都难,他们既自负又自卑,心理几乎都扭曲了。
那几年里,整个齐府都在孤立他,齐少盛逮着机会就带下人打他,他自然是反揍回去,所以才养成了齐少盛目光短浅和心胸狭隘的性子。
而在这种环境之下自己竟然还能长成一个爱国小青年,满怀抱负,心胸宽大,善取建议,简直连他都钦佩自己。
齐修远越说越觉得自己厉害,李菁华笑倒在床上,本来还心疼他,此时只剩下好笑了,忍不住推了他一把道:“皇上这些话可不要与别人说,不然朝臣该进谏您骄傲自负了。”
齐修远握住她的手笑道:“这些话我连浩然都没说,又怎么会与别人说?不过以前不觉得,现在这么一清点果然是朕的根子好,不然如此经历下来肯定也要长歪的,不过这些经历倒也打磨了朕的性子。”
李菁华就双手紧握住他的手,带了三分心疼道:“那皇上也辛苦,妾身宁愿您不受这些打磨,哪怕是平庸一些也好。”
齐修远但笑不语,他要是平庸又怎么能护得住一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呢?
“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齐修远板着她的手指玩,似笑非笑的问道:“你不觉得我残忍无道吗?”
李菁华侧身抱住他的腰身,将脑袋放在他的肩膀上,轻声道:“可你是我丈夫啊。”
齐修远心中怦然一动,眼有些热,察觉到妻子要起来,他忙伸手按住她的肩膀,将人结结实实的抱在怀里,等鼻头的酸意慢慢消失后才道:“那菁华就助为夫一臂之力吧。”
齐修远在心中暗暗许诺道:你既视我为夫,与我一条心,那我也绝不会负你。
齐修远的这个承诺未说出口,却一直谨记在心。
他松开妻子,对着她的眼睛含笑道:“她之前不是想做太后吗?她一个妾室是做不成的,太妃倒是可以,虽然是妾室,但她毕竟伺候过父亲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把人接进宫来荣养吧。”
“至于两位弟弟,他们身无功名,又无一技之长,白得了侯爷的爵位,总不好太过辜负这份俸禄,让他们闭门读书吧,没事别往宫里来。”
相当于把吴氏软禁了。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82.第1382章 番外 齐修远(15)
吴氏看着眼前的宫殿脸色变了几变,最后还是转身道:“我不要留在宫中,去告诉皇上,少盛和少泰都大了,我跟他们住就好。”
被派来看管她的刘嬷嬷含笑道:“这也是皇上的孝心,太妃毕竟伺候过先老爷二十多年,朝中百官都看着呢,皇上为您养老是应当应份的。”
那怎么一样?
她授意那些人上折是想当太后,不是要当一个太妃。
现在齐修远把她的身份定在妾室上,那她对他还有什么约束力?
留在皇宫不是让他搓圆捏扁吗?
吴氏推开刘嬷嬷的手,沉着脸道:“总之我不住在这里。”
吴氏往外闯去,李菁华就一身盛装的出现在她面前。
虽然双方很少打交道,但吴氏毕竟做过她婆婆,吴氏并不惧她,抬高了下巴看她,“李氏,你也敢拦我不成?”
李菁华刚听过齐修远小时候的故事,对吴氏感官很差,此时自然也不给她留面子,“吴太妃,这宫殿是皇上赐给你的,从今以后你就在此安心荣养便是。”
“李氏!”吴氏怒喝。
“大胆,”文翠上前一步,蹙眉喝道:“吴太妃,皇后的姓氏也是你能直呼的?你不过是个妾室,若不是看你伺候了先老爷二十多年,皇上与皇后怜惜你,就凭你曾谋害荣郡王一条就够砍十次脑袋的,皇上与皇后仁慈,你不但不感激反而还敢如此直呼皇后!”
吴氏脸色剧变,看向左右,却见所有人都低头垂首,竟无一人为她出头。
李菁华挥挥手,对她道:“吴太妃若是听话自然好,若不,自然有比这宫殿更好的去处。”
吴氏脸色苍白的道:“你们,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是齐修远的继母,也是他的母亲,他这是不孝!”
李菁华嘴角一挑,道:“妾室扶正需要主母娘家的认同书,而不管是从衙门的文书,还是家族的族谱上来看您都只是公爹的贵妾,何来继室一说?”
李菁华道:“至于您窃居齐府主母二十年,皇上现如今不打算追究,但如果您硬要闹腾,皇上未必就不会改了主意。”
“对了,皇上已封二叔三叔为安乐侯与安平侯,太妃若是想见他们与本宫说一声,本宫会按规矩让人进来给您请安的。”
吴氏脸色苍白,她的两个儿子都在齐修远的手里,她现在才深切感受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痛苦。
但这于她来说才是开始。
她和齐丰在一起时,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很少出去走动,但并不是不走动。
只要没有人刻意提起,谁也不会知道她曾是妾室,所以偶尔也会出去赴宴逛街,但进了皇宫,整座宫殿好像只有她一个人似的,她身边伺候的宫女嬷嬷只要不问她们就不会与她说话。
就是问她们问题也回答的干巴巴的,身边没有一个贴心人,她被彻底的孤立了。
加上深处皇宫的恐惧,吴氏才呆了半个月就受不住了,强烈要求要见两个儿子。
但人不是她想见就能见的,李菁华一直拖到过年才让她见到两个儿子的面。
但见了不如不见。
吴氏惶恐,而从小就被齐修远欺负惯的齐少盛齐少泰更惊恐,齐修远登基带来的惊喜早就变成了惊惧。
一开始他们还想着自己成了皇室子弟,不仅可以换个王爷当,还能大展一番宏图。
但齐修远先是冷落他们,在朝臣渐渐要求封赏他们后只是给他们一个没有实权的侯爵。
与拥有兵权的齐浩然相比,他们连进入皇宫都千难万难,而他们的母亲也由继室变成了妾室,他们更是由嫡子变成了庶子。
1...400401402403404...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