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他是匪,齐修远是兵,他躲着都来不及,又怎会上赶着找死?
大当家因此对那群来收买他们一起杀齐浩然的江湖人意见很大,这群人显见是知道齐浩然的身份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提出一定要在他们进入兴州府前杀了他们。
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范子衿在得知曾经迫害过他们的土匪都没有好下场后就放心了,和齐浩然勾肩搭背的四处去玩,大表哥可是说了,等他回来就给他们请先生,该读书的读书,该习武的习武,谁也不能偷懒。
因此范子衿很抓紧时间游玩,然后就一不小心又碰到了那小女孩,这次他知道对方的名字了——穆扬灵。
范子衿对穆扬灵很戒备,没办法,对方一点也不像九岁的小姑娘。
农村的九岁小姑娘整日都浑浑噩噩,除了干活就是玩,谁能像她一样口齿伶俐?
对方只是微微抿着嘴角笑,微微弯头用如墨的眼睛注视着你,整个人就好似如沐春风一般,好像在她的眼中只有你一个人,没看见他身边那个傻小子眼睛里只看到她吗?
齐浩然对哪个刚认识的人这样过?
范子衿绝对不承认他是吃她的醋了。
他拦着齐浩然,不让他们太过接触,他的理由充分得很,“京中那些九岁的小姑娘,幼承庭训都没她这份稳重与机敏,你如何能把她当一个猎户之女来看?”
齐浩然开心道:“所以我才说她厉害啊,那些女孩都只会哭哭啼啼,可你看她就能在山里打猎了。”
说到这儿他心有戚戚的道:“打猎太难了,你只看我们在山里那几日的情况便知了,我还想下次找机会问问她如何在山里找到猎物呢。”
范子衿严肃道:“但我怀疑她居心不良,你别忘了,她爹是半个胡人。”
齐浩然严肃的纠正道:“她爹是四分之一个胡人,而且大哥都查过了,他们从她祖父那一代就居于鸣水县,她祖父祖母还是因为抗击胡人,保护村民牺牲的呢,你完全不用担心她父亲会投敌。”
范子衿:“……或许她是看出我们身份高贵,所以特意接近我们谋求利益。”
齐浩然挠了挠脑袋问:“我们的身份很高贵吗?”
在皇族随街溜达,权贵遍地走的京城当然不高贵,但这是在兴州府。
他大表哥不仅是与知府同品的武将,还是手握大军,镇守边关的将军,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他相当于土皇帝。
范子衿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他,用眼神问,“你说我们高贵不高贵?”
但齐浩然还是很想和穆扬灵一起玩,因此他犹豫了半响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可是救过我们命的。”
“就因为那张胡饼和那两只野兔野鸡?”范子衿的脸色很不好看。
齐浩然严肃的点头道:“如果没有她送的东西,我们估计连厨山都出不了,到时候肯定要饿死在山里的,所以她对我们的确是救命之恩。”
范子衿一噎,瞪着他说不出话来。
自从他们被骗,又被围追堵截后,子衿一直有些偏激,齐浩然苦恼的皱着眉头,拍着他的肩膀道:“这世上虽有坏人,但我觉得还是好人多,子衿,我们别把她想得那么坏。”
范子衿冷哼一声,不置可否,总之他就是不喜欢穆扬灵,就是看不惯她。
他本还想做些事情,但见齐浩然又要读书,又要练武,还要去军营学着练兵,忙得不得了,别说穆扬灵,就连陪他都没时间了。
范子衿估计他连穆扬灵是谁都想不起来,因此也乐得不再提起她,将心思沉到读书中来。
北地不比京城,大表哥费尽心思才帮他请到一个举人做先生,而他早打定主意以后要发愤图强把范子萧和父亲踩在脚下,因此读书很刻苦。
他的心思沉浸在中,也很快将这些争执丢在了脑后。
兴州府府城与鸣水县相距甚远,既然浩然都忘了她,他不觉得他们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可他没想到,他们之间的孽缘竟然如此深厚,一场大雪,一场兵祸,他们不仅重逢了,还有可能要经常见面。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10.第1410章 番外 范子衿(27)
范子衿不喜欢穆扬灵,他第一次见到她时心里就满是戒备,当然,当时大半是因为他们刚被骗过,又正在被追杀。
但或许是第一次的戒备太过深入人心,加上她实在与一般的小女孩不同,所以这份戒备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喜欢她,甚至还要盯着齐浩然不要太喜欢她。
到后来虽然他已从心里信任她,至少嘴上却不愿意认输。
而真正让他对她有好感是因为她有一个厨艺不错的好母亲。
范子衿一开始跟着齐浩然与穆家来往,大多是防备浩然那傻小子被人给骗了,后来知道穆扬灵在某一方面跟浩然一样蠢后也暂时没改了行为模式。
因为舒伯母做的饭菜太好吃了!
舒婉娘和他的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人,他母亲行事雷厉风行,脾气大,与父亲吵架十次有八次会揍他,或是挥着鞭子抽他。
但抽过后她还是会哭,会妥协,为了不让父亲难过牺牲他的利益。
所以他一直觉得母亲表现得再坚强,其实心里却很软弱,或许是因为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祝舅舅家里,她面上再骄傲,心里也一直没有安全感。
所以她几乎把所有的爱意和希望都寄托在了父亲的身上。
舒婉娘却和她不一样,她很温柔,甚至很软弱,明明她才是家里的大人,却事事听穆扬灵的,那马刘氏不过是半路出来的亲戚,在家里说的话都比她管用。
但有时候她又很坚强,凡是涉及到穆石和她儿女的利益,她再害怕也会坚强起来。
她会把家里的权利都交给一双年幼的儿女,却也会在他们被欺负时战战兢兢的站出来护着他们。
为了穆扬灵和穆博文,她会柔声说服穆石,让她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范子衿曾经一度渴望自己有这样一个母亲。
她软弱无能没关系,哪怕辖制不住下人都可以,他可以保护她,只要她在心里支持他,在父亲面前维护他就行。
在这里,他不用再像在京城一样时时提着一颗心,戒备的看着周围人,怕他们又从他身上抢走了什么。
大表哥不是父亲,他会压着自己读书,关心他的身心健康,还会给他计划好未来,甚至开始想办法与文官交好,希望能给他铺出一条路来。
大表哥还会因为他心思不正而揍他,然后教他做人,这和那个只会让自己读书和让他多让着庶出兄弟的父亲完全不一样。
可以说他从齐修远这里感受到了一直未曾有过的父爱。
在这里,他不用隔三差五的听到父母的争吵声,不用戒备父亲,不用戒备兄弟,他只要努力读书,和齐浩然一样快快乐乐的长大就行。
而他们还受到了舒婉娘慈母般的关心。
舒婉娘的确有一腔慈母心肠,他和浩然这两个外来的孩子她都会为他们做衣服,还会记住他们爱吃的菜,每次去都收拾出一大桌来。
因为这份情义,范子衿勉强认同了穆扬灵,愿意跟她一起合开兔肉坊。
眼见着齐浩然与她越来越亲密,而大表哥也因为她又一次救了浩然而默许他们的往来,范子衿就知道,穆扬灵多半要成为浩然的媳妇,他的弟媳了。
范子衿觉得她是配不上浩然的,她要是能有舒伯母一半的柔情,一半的厨艺和女工还不错,但她武力值不弱于浩然,煮的东西也就能下口,女工更不用说了,做出来的衣服也就齐浩然敢穿出去。
所以范子衿一度想要劝说大表哥再考虑考虑,但见浩然欢天喜地,穆扬灵反而不开窍的样子,他也只能咽下到嘴的话。
算了,好歹小伙伴是高兴的。
表兄弟三人对齐浩然与穆扬灵的事达成了一定共识,范子衿更是把穆扬灵当弟媳一样挑剔,所以在感觉到舒婉娘用丈母娘的目光看他时他才吓了一大跳,差点没吓死过去。
他连忙扭头去看穆扬灵和齐浩然。
俩人正凑在一起说话,也不知说了什么,齐浩然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舒婉娘端了盘青菜出来,满脸笑意的招呼他,“这是伯母做的青菜,知道你不宜多吃烤肉,所以多吃些青菜吧,还想吃什么就告诉伯母,我给你做去。”
范子衿如坐针毡,道:“不用了,这就很好了。”
顿了顿又道:“浩然或许有想吃的东西,伯母不如去问问。”
舒婉娘笑着点头,“我一会儿就去问他,不过那孩子就喜欢烤鹿肉,今天晚上有这一只鹿腿估计就差不多了。”
范子衿感觉到舒婉娘看着自己的目光更满意了,立时不知怎么办好。
难道他要夺兄弟所爱?
想到穆扬灵抱起一座假山就走的模样,他不由打了两个寒颤,穆扬灵可不是他娘,他娘揍他爹都是意思意思,伤不到皮肉,心又软,不管什么事闹得再大她最后也会妥协。
穆扬灵却是个倔性子,她要是跟他吵架动起手来,他都不够她摔的!
范子衿额头冒着冷汗,着急的看向对面的俩人,所以,舒伯母到底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目光看他?
齐浩然似有所觉,抬起头看过来,诧异的问道:“子衿,你怎么满头大汗?”
现在可是冬天啊,子衿又向来怕寒,就算坐得离火堆近了点也不该出这么多汗啊。
范子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摇头道:“没事。”
看来得和大表哥说一声,让他赶紧把穆扬灵和浩然的婚事定下,不然他以后怕是不敢再上门蹭饭吃了。
穆扬灵和齐浩然不知他心里转的小九九,正高兴的拿刀片了鹿肉吃,不时的照顾一下坐在身边的博文,秀红和秀兰。
舒婉娘并不参与孩子们的烧烤大宴,而是坐在家里往外看,越看范子衿就越喜欢。
这孩子温文尔雅,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是他以后肯定是要做文官的,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
可惜了,阿灵的身份太低,不然嫁给他就好了。
舒婉娘虽然是用丈母娘的目光去看范子衿的,却从未想过把女儿嫁给他,她是世家出身,知道官宦人家里面的门道。
婚姻首要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不然女儿嫁进高门大户里,就算吃穿再好也会被看轻和欺负,在她看来,心里不幸福那就不算幸福。
就好比她,跟着穆石固然吃穿不精,甚至连命都可能保不住,但她心里高兴便是幸福了。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11.第1411章 番外 范子衿(28)
范子衿和齐浩然是好兄弟,在他心里除了母亲之外最重要的人,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母亲的背叛,齐浩然一度成了他心中唯一信赖和依靠的人。
所以兄弟妻不可欺,何况还是穆扬灵那样的妻,白送他都不要。
因此他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大表哥,隐晦的建议他赶紧把浩然的婚事定下,再不济也该跟穆家通一下风,免得舒婉娘再用看女婿的目光看他。
他还是很喜欢舒婉娘给他做的衣服和饭菜的,他不想以后为了避嫌就牺牲掉这些福利。
齐修远倒没同意立即给弟弟定亲,虽然浩然这个年纪定亲是正常的,但一来作为长兄的他都没娶亲,浩然不好越过他;二来,两个孩子年纪都小,弟弟又经常性闯祸,战场上刀枪无眼,所以为了不坑穆家,还是等穆扬灵年纪大一些再定亲的好。
不过倒正应该与穆石暗示一下,毕竟是儿女亲事,也得对方同意才行。
不过好端端的,子衿怎么会提起这件事?
齐修远好笑的打量表弟,笑问,“子衿是不是也有心上人了?告诉表兄,若是人不错,表兄就帮你与姨母说说。”
范子衿鄙视的撇嘴,“我才不像浩然那么随便呢。”
他的妻子必定要温柔贤惠,大方端庄,最重要的是要听他的话,可不能像穆扬灵一样。
几年之后,范家要帮他说亲时他就是以这个标准来选妻的。
他知道自己只有秀才功名,所以选妻的范围很小,而父亲还想从他的婚事上谋取些利益,那样给自己的选择范围就更小了。
范子衿果断的决定要等秋闱过后再说亲,不过是想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也让他的选择更多些。
若不是担心显得太狂妄,他都想放话说等到春闱后再决定了。
但他毕竟还没参加过秋闱就眼望春闱,未免给人一种自大的表现,所以只能把话咽下。
但他秋闱过后还是说服母亲再次拖延时间,留待明年春闱过后再说。
夏氏正为儿子的争气而得意,虽然要再等半年,但她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还笑道:“男子及冠后再成亲的也比比皆是,你大表哥成亲的年纪也晚,不也娶到了一个贤惠的世家女?我们家子衿也定不会差。”
范子衿在边关六年,回家才半年,对母亲的感情已经变淡,加上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只是扯扯嘴角,再次申明道:“母亲,你若要给我定亲须得我看过才行。”
夏氏连连点头,保证道:“你放心,妻子是要与你过一世的,我自然是要你点头后才同意。”
范子衿满意的起身,正要转身离开时又道:“母亲,我的婚事暂时别让父亲插手了,他选的几个人家我都不喜欢。”
见他们父子间依然如此剑拔弩张,夏氏不由苦笑,半响才应道:“好,娘帮你推了。”
范子衿这才满意的离去。
尔后,范子衿春闱时考入二甲,彼时他才十九岁,算得上青年才俊,加上未婚,媒婆差点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而范子衿也在母亲给他的几家里选中了一家的闺秀,正三品吏部右侍郎的嫡长女,品级比从三品的范思文还高,因此算他高攀了。
范子衿选中她,一来是对方幼承庭训,他偷偷去看过,称得上是贤淑良德,而且跟他母亲外强内弱不一样,对方行事很是果断,是以宗妇的标准来培养的。
而范家情况复杂,他就需要一个镇得住的妻子,而且手腕还得高超,至少不能像穆扬灵一样只能蛮干。
二来则是为了大表哥。
他们已确定要造反,若他能与吏部右侍郎家定亲,那大表哥肯定要多一些助力。两家定下亲事,范子衿也算志得意满,一向看他不顺眼的父亲有时会问候他几句,有事也会拿出来与他商议一番,而范子萧每次都躲着他走,那段时间范子衿可以说得意的不得了。
直到齐浩然因荆州剿匪,卷入朝堂争斗中,为了给浩然奔走,他放弃了庶吉士考试。
在他看来,庶吉士考试不过是进入翰林的一道门槛,而大表哥已确定要造反,那他考不考都不重要了。
但他没想到这次考试在别人的眼中是如此的重要,因为他错过了庶吉士考试,父亲直接摆出一副不认他的架势,而他才定下的亲事也被退了。
范子衿不由好笑,“不过是一个翰林,他们就这么看重?”
研墨小心翼翼的看着主子,生怕他伤心,“那是因为他们有眼无珠,主子您的本事摆在那儿,别说是翰林,便是不做官您也不比别人差的。”
“不错,我便是不做官也不比别人差。”范子衿将酒杯扣在桌上,眼中闪着寒光道:“我倒是要借此好好的看一看,我身边还有谁是这等趋炎附势之人。”
研墨担忧不已,小心的道:“主子,太太气得病了,最近正要与您说另一门亲事呢,您看,是不是要缓一缓?”
“缓什么?”范子衿面无表情的道:“就这个当口上说,我就不信,我不做翰林,不当官,还娶不到媳妇了。”
可这个风口上说亲能说到什么好亲事?研墨张了张嘴,见主子脸上阴寒,到底什么都没敢说。
齐修远得知表弟被退亲,又气又心疼,最后斟酌的给他写了封信,教他不如趁此机会看清亲友面孔。
“我们势大时,多的是趋炎附势之人,势弱时,也不缺迎高踩低之人,而娶亲是一辈子的大事,你不如趁此机会看清世人面目。妻子,唯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子衿,你心里想娶的妻子未必就能与你琴瑟和鸣,甘苦与共。父母,儿女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到最后真正陪在我们身边的只有各自的妻子,因此你要娶妻要慎之又慎。”
“不可为我而委屈自己迎娶高位之女,”齐修远写道:“为兄能力虽有限,却还不用你如此牺牲自我,就是浩然,我也成全了他心中所爱,更何况你?”
范子衿眼眶微红的收好信,起身去找母亲。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12.第1412章 番外 范子衿(29)
范思文正和夏氏在一起,看见儿子一点好脸色也没有,他还在为儿子错过庶吉士考试而生气,加上退婚的事,他觉得这张老脸都被丢尽了。
范子衿一点也不在意,反正父亲对他,十次就九次半是在生气,唯一的半次不生气还有可能是因为他过分优秀,给他脸上增上无限光彩。
所以范子衿直接忽略他对夏氏道:“母亲,我的婚事不急,你与外人说清楚,我不会出仕做官的。”至少在大表哥成功当上皇帝前,他是没兴趣做大周的官员的。
夏氏一愣,范思文则是暴怒,气得拍桌子道:“逆子,你不出仕做官,你读书科举做什么?”
范子衿吊儿郎当的道:“我读书是为明理,没办法,我是个没父亲教养的,只能自己读书学着做人,不然不成了野种?”
范子衿满脸嘲讽的道:“至于科举?我之前想做官就考了,但我现在又不想做官了。”
范思文气了个倒仰,手指发颤的指着他说不出话来。
夏氏神情疲惫,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见子衿眉眼间带着阴郁,一时间又是心疼,又是愧疚,一咬牙无视范思文的咆哮安抚儿子道:“好,不做官就不做官,难不成我儿子不当官就娶不到媳妇了吗?‘
范思文失望不已,看看眼睛通红的妻子,再看看满脸嘲讽的儿子,最后拂袖而去。
嫡子虽然优秀,但太过桀骜不驯,子萧虽是庶子,又有些愚笨,但他又孝顺又听话,范思文觉得与其将范家的希望放在范子衿身上,还不如寄托在子萧身上。
范思文绝对不承认他作此决定更大的原因是他驾驭不了范子衿,做不了对方的主。
夏氏心疼儿子,加上对他离家出走六年的事心中有愧,几乎是卯足了劲儿帮他找合适的媳妇。
夏家就是这时候找上门来的。
当然,夏家很矜持,不过是借着一次宴会与夏氏搭上话,暗示自家有一个未出嫁的嫡次女,能不能继续下去就看夏氏的意思了。
其实夏氏一开始是没看上小夏氏的。
两边虽然都是姓夏,但其实半点关系也没有。
夏父是四品的知府,范思文是从三品,嫡女对嫡子,正好相配。
但范子衿已放出话不当官了,以现下的世俗看法却是范子衿高攀了,夏氏看不上小夏氏不是因为她身份比较高,而是因为她的性格。
小夏氏虽从小被夏家娇宠着长大,但不仅没有蛮横的习气,反而还有些懦弱,性格软绵绵的,好像谁都能上前戳一戳似的。
范家情况复杂,夏氏知道丈夫的心偏到了天边,而范府的下人迎高踩低,她是熬死了婆婆以后又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才把混乱的内宅掌控住,就算是这样,范思文的妾室们在后宅也都有自己的势力。
为了儿子,也为了儿媳和未来的孙子着想,儿媳的人选必须强势能干一些,比如之前吏部右侍郎的嫡长女,她的性格就很合适,嫁给子衿至少不会被人欺负死。
所以夏家的情况虽最好,但小夏氏一开始就把他家排除在外,并不打算进一步接洽。
但范子衿却上心了。
收到大表哥的信后,范子衿认真思考过他的未来。
他是要跟着大表哥造反的,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就算不死,那抄家流放也少不了。
但若是赢了,高官厚禄都少不了,所以前途上就只有两条路,没什么可思考的。
但家庭呢?
范子衿并不想过像父母一样的日子,三天两头的吵架,为妻妾,为嫡庶,为各种利益,见识过穆家的和睦,再看见浩然和穆扬灵的琴瑟和鸣,范子衿想,他未来的妻子至少不能给他添堵,不能让他连回家的欲望都没有。
他在外面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可不想像父亲一样回到家里还要吵架,那他不得心力憔悴?
所以问题来了,他能忍受什么样的妻子?
不错,忍受!
齐浩然和穆扬灵都说过,“以后谁能受得了你?”
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他脾气的确算不上多好,可他是天才,范子衿觉得,天才是可以容许有更大的缺陷的。
范子衿在感情上比较迟钝,但没办法,他聪明,他直接把身边的人代入,他想,穆扬灵若是他妻子,那最后不是他死,就是她亡,不过鉴于穆扬灵武力值高且蠢,最后他被她揍死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武力值高且好强,主见性强的人被他排除,这类人跟他合不来。
如果是母亲这样的妻子,范子衿摇了一下脑袋,母亲也很强势,如果他娶了这样的妻子,他要去北郊玩,她却非要去西郊,虽然最后去的依然北郊,但他们肯定是经过一次吵架。
夫妻不是兄弟,他跟齐浩然越吵关系越好,但跟妻子肯定不是,所以母亲这样性格的人也排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