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最后还是穆扬灵找上门来,亲自把小夏氏给带走了。
不管是小夏氏还是范子衿,对此都对穆扬灵非常的感激。
小夏氏心中明白,她嫁给丈夫两年,但其实与他相处的时间有限,他自然尊敬爱重她,但感情并没有多少。
她感觉得出来,在他心里,当时的她只怕都比不上他讨厌的穆扬灵。
但因为她跟他在黔南生活了三四年,他们在那里同甘共苦,在那里生育了长子,她才慢慢的走进他心里,成为他心里承认的家人,一辈子受他庇护。
她心里明白,如果她当时没能跟着穆扬灵去黔南,那三四年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而作为弱势的一方,她赌不起。
也因此,小夏氏才会那么感激穆扬灵,那么快的与她交心,成为好朋友,好闺蜜。
而范子衿感激的原因就直接多了,穆扬灵把妻子抢出来=他生出了嫡长子=他有后了!
所以有一段时间他对穆扬灵的脸色很好,不再动不动的就挑拨齐浩然跟她的关系了。
齐浩然却很担忧他的身心健康,不仅因为太医的诊断,还因为这一次夏氏再一次伤害了范子衿。
因此他丢下刚到黔南的妻子,拎了两罐汤去见范子衿。
“这是阿灵根据王太医的方子叫人熬的,据说最是补血壮骨,多喝好处多,快来尝尝。”
范子衿满脸黑线的丢下公文,问道:“你见谁拎着两罐汤来串门的?”
齐浩然撇嘴道:“有啊,爷不就是吗?礼物有用才是最好的,这汤正好给你补身子,多好的礼物,阿灵可是从昨天晚上用文火慢炖到今儿早上的,又浓又鲜。”
又道:“我倒是想拎两坛酒来,关键是我拎来了你能喝吗?”
范子衿因熬夜劳累太过,太医甚至说于寿命有碍,从此后齐浩然管他无比严格,为了照顾他,齐浩然都很少喝酒了。
范子衿撇撇嘴,虽然面上嫌弃,心里却很开心,让研墨把碗拿来喝汤。
齐浩然就边喝边小心翼翼的瞄他。
范子衿就淡定的道:“别看了,再看也长不出花来,爷心里不伤心。”
齐浩然眉头一皱,斟酌的道:“姨母这事是做得不对,不过她可能是怕表嫂来了岭南,那你就不跟家里联系了,两边的关系到时候只会更糟,所以……”
范子衿点头,“我的确没想再与他们联系,过年过节的送回一份礼单就行了。”
齐浩然看着他淡然的模样更加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范子衿却反而看开了,对他笑道:“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最看重的感情,比如你,看重我与大表哥,可也看重阿灵和小熊,可当这些人你只能选一个活着时,你选谁?”
齐浩然张着嘴巴瞪他。
范子衿就微微一笑道:“我猜你会选大表哥,然后自尽陪着我和阿灵小熊,而对我母亲而言,我父亲是她心里最重要的,她可能恨他,怨他,但心里最重要的还是他,当我与父亲他只能选择一个时,她一定会选择跟父亲一起活着,然后会对死掉的我悲伤自责愧疚,但却不会后悔这个选择。”
齐浩然半响才闭上嘴巴,问道:“那还不是跟我一样,我也放弃了妻儿。”
范子衿摇头,“不一样,你虽然选了大表哥,但不仅因为他是你大哥,还因为他是皇帝,他活着比我们所有人活着都重要。你的选择虽让我和阿灵小熊死了,你却不会愧疚,只会心安理得的自尽陪着我们,然后想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赶紧跑到黄泉路上为他们三开路,然后在阿灵之前投胎,计划着下辈子你还跟我做兄弟,跟阿灵做夫妻,还让小熊做你儿子。”
范子衿冲他微微一笑,温和的道:“也就只有你会做这么蠢计划。”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20.第1420章 番外 范子衿(37)
齐浩然目瞪口呆,刚才有一瞬间他还真是这么想的。
范子衿见状,嘴角微微一挑,他最了解齐浩然不过,这人是兄弟三人中最正常的一个。
兄弟情是兄弟情,夫妻情是夫妻情,父子情便是父子情,他一根筋通到底,不会将这些感情混在一起,更不会去衡量之间的轻重,他只是遵照本心去对重要的人好。
范子衿伸手去摸他的脑袋,笑吟吟的道:“别蠢了,如今天下谁能一下拿住我们这么多人威胁你?”
齐浩然回过神来,横眉道:“欺负我好玩吗?”
范子衿哈哈大笑起来,畅快的道:“好玩!”
母亲为了范思文竟然连他的子嗣都敢拿来赌,范子衿怎会不恼不伤?
有那么一刻他难受得都喘不过气来了,但或是这些年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失望太多,那一刻过后他竟然觉得轻松了许多,到现在,妻子都来到岭南了,他再多的伤心也消散了。
范子衿没告诉齐浩然,同伤心一起消失的是对母亲最后一点的依恋。
以前他纵然埋怨母亲,甚至是怨恨她,但在他心里,母亲依然占着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有危险时他会想着去保护她,会想着给她庇护。
但现在,夏氏在他心里已经几乎等同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了,他本来就小心眼,在承受这么多次的遗弃后不可能还对她有那么深的感情。
范子衿大费周章的与齐浩然说这番话是希望他能在以后他们母子发生冲突时能够站在他这边,或是直接不插手。
他现在说权势滔天也不为过,大齐三分之二的财权掌握在他手里,而范家和夏氏处于弱势。
范家还罢,母亲对浩然却有养育之恩,而浩然懵懂时期甚至追着范思文叫爹,夏氏叫娘,所以他对范思文和夏氏感情很身后,尤其是对夏氏。
齐浩然不说,范子衿却知道他私底下可给母亲撑过不少次腰,暗地里帮扶不少。
他不希望以后他们兄弟间会因为她心生介意,所以他举例告诉齐浩然,在夏氏的心里,任何人,包括他这个嫡亲的儿子都不能与范思文对比,一旦之间有冲突,他母亲一定会选择他父亲,即使心里再愧疚伤心也会放弃他这个做儿子的。
范子衿本意是给他心里埋下颗种子,不希望他们之间以后因此起冲突,但齐浩然并没有多想,更没有领会到他的本意。
只是心里对姨母愈加的怒其不争,恨其不慈而已。
其实,齐浩然后来的表现比范子衿所希望的还要好,他并不插手他们一家三口的恩怨情仇,只是在范思文实在过分的时候表明一下立场,替他撑腰,或是偶尔劝说夏氏一二。
在范子衿行事猖狂时或替他遮掩,或是阻止他而已,但本意也是不想他被抓住把柄,被人以“不孝”的罪名的攻击。
说到底,齐浩然对范家,对夏氏都有感情,但这些感情都比不上范子衿。
毕竟从小陪同他一起长大,一起出生入死的是范子衿。
而阿灵说的也有道理,他们毕竟不是当事者,介入更多不过是让情况更加复杂罢了。
通过这么多事情,子衿不论是对姨父,还是姨母,心结都很深,再想要父慈子孝的在一起生活是不可能的。
而这件事是姨父和姨母一手造成的,说到底,子衿也是受害者,因此他们只要保证子衿不因为这事受损就行,他们怎么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
反正子衿如今位高权重,姨父根本奈何不得他,而子衿也不会因为这点恩怨就做出不奉养父母的不孝之事。
齐浩然虽不插手,但对姨父姨母怨气也不小,晚上和穆扬灵咬耳朵道:“姨父简直疯魔了,为了范家,一个劲儿的逼子衿,那不是把他推得更远吗?姨母也是,子衿才是她亲生的儿子,姨父出了这么个烂主意,她竟然也答应了。”
齐浩然皱紧眉头道:“小夏氏要是不来岭南,子衿上哪儿生嫡长子去?难不成也叫他的国公府跟范府一样混乱?”
穆扬灵一边躺着轻轻拍打脸上的面膜,一边总结道:“这件事告诉我们,一,做父母的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就算是偏心也不能偏心太过,不然不是为孩子们好,而是害了他们。比如子衿和他几个庶出的兄弟,虽然嫡出庶出感情较淡,甚至之间还有些矛盾,但相比于外人来说却也要亲热得多,也有共同的利益。”
“因此不管是庶出,还是嫡出,都愿意伸手扶持一把兄弟,以后总有回报的时候,京中大部分的人家都是这么权衡的。而就因为姨父偏心,子衿与范子萧势同水火,连带着跟其他两个庶出的弟弟感情也没多少感情,他明明有从龙之功,位至国公,但他愿意提拔自己的朋友,甚至是下人都不愿意露出一点好处给几个庶出的兄弟。”
穆扬灵啧啧道:“这一切事情的本源就是姨父太偏心,浩然,你可记住了,现在我们只有小熊一个儿子,但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孩子,你可不能只偏心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尽量一碗水端平,尤其是不能重男轻女。”
齐浩然一个激灵,立即举手发誓道:“我一定会一碗水端平,甚至更疼闺女些,那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闺女?”
穆扬灵没理他,继续总结道:“姨父和姨母犯的第二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妄想掌握孩子的人生。别说子衿是一个成年人,就是小熊,那毛孩子才两岁呢就超有主意了,你前手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他后手就全拨你碗里了。”
齐浩然:“……”
“子衿一个成年人,还是从小就缺少关爱的成年人会听姨父的话把自己手上的利益分给曾是仇人的庶出兄弟?更别说还要花费大力气提拔曾对他漠视的范氏一族了。”
“姨父太想当然了,以为他是父亲,就能决定儿子的一生,替他做所有的决定。”穆扬灵讥讽的撇撇嘴,让脸上的黄瓜滑落了好几块,她干脆全拿下,坐起身子与齐浩然面对面的道:“父为子纲这样的话你听听就算了,别当真,更不要用此来教儿子,孩子拥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我们只能参与进去,尤其是在他成年以后,我们可以给建议,但却不能像姨父一样,妄想着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去指挥孩子,那不是在为孩子好,理由再冠冕堂皇,也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21.第1421章 番外 范子衿(38)
穆扬灵很不喜欢范思文,对夏氏也称不上喜欢,不过是因为对方是长辈,且养育过浩然而尊敬她罢了。
在她看来,范思文不过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渣男罢了,这样的人认不清现实,认为自己以为的就是最正确的。
他心里认定庶出弱势,会被嫡子和嫡母压制,所以就专注偏心二十多年。
既然知道庶出必定弱势,知道嫡出和庶出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怎么不管住自己的下半身,非要纳妾?
偏他理由还很充分,因为范家几代单传,而夏氏进门迟迟不孕,想到夏氏不过进门两年就被喜当娘,她几乎要恶心的呕出来。
别人家还给个三年的期限呢,他不过成亲一年就好像能笃定夏氏一辈子不孕一样以此为理由纳妾。
自己好色便好色,偏还拿自己的妻子做借口。
穆扬灵对这种伪君子最厌恶,因此当时去抢小夏氏出门时她语言才会那么犀利,才会那么不给他面子。
其实她早想那么干了。
至于夏氏,穆扬灵以前是很同情她的。
在这个女人永远被苛求的时代,夏氏天生处于弱势,她在北地时就常听浩然提起这位姨母,知道她对齐浩然和范子衿都很好,所以才会气愤她被渣男欺辱。
还是到了京城,她才渐渐觉出味来。
范思文的确是渣男,但造成范子衿如此境况,如此性格的,夏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是个爱情至上的女子,至少在她的心里,不断辜负她,伤害她的范思文所占的分量比范子衿这个亲生的儿子还要大。
这个时代女子纵然处于弱势,但她们也有保障自己利益的资本与手段。
夏氏手上有一手好牌。
她与范思文的婚事是双方祖父定下的,所以除非她犯下大错,不然范思文不能拿她怎么样。
她手里有夏家全部的动产与大部分不动产,真认真算起来,她的嫁妆与整个范家的家产并不差多少,所以她有钱。
她有两个疼爱自己且手握兵权的表兄。
范思文当年能带着母亲家仆一路跟随朝廷南下,还保留住大部分的家产,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跟夏氏的这门亲事。
这样的一手好牌,却生生让她打坏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太在乎范思文,先爱上的必定先输,何况她还爱的那么卑微。
当初范思文纳妾就让祝家兄弟揍了一顿,如果不是她心软让步,以当时祝家两兄弟的权势,逼着范思文放妾是轻而易举的,甚至还能一辈子压着范思文出不了头。
原理跟夏家选择范子衿做女婿一样,直到现在,祝家两兄弟也稳稳的压在范思文头上。
可握着这一手好牌,夏氏不仅让自己过得很糟糕,更让儿子在范府中被下人欺辱,被庶出的兄弟轻视,进而养成范子衿睚眦必报,心狠手辣的性格。
穆扬灵怎能喜欢上她?
虽然她也不太喜欢范子衿的性格,但毕竟从小一起长大,看到自己的小伙伴被人这么欺负,穆扬灵难免替其不公。
在她看来,范子衿养成这副性格他自己要付两成的责任,范思文要付五成,而夏氏则要付三成了。
穆扬灵郑重的与齐浩然道:“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重蹈姨父姨母的覆辙,以后对孩子不能太偏心,不能太宠,在他们长大后更不能干涉太过,人生是他们的,该由他们自己来过。”
见齐浩然蹙眉,她就柔声道:“所以为了不让孩子们长大后歪了,我们要从小教育好他们,给他们树立好榜样。”
穆扬灵承上启下道:“所以从今以后你再不喜欢也得多吃青菜少吃肉,再懒也得每天洗澡换衣服,再生气也不准爆粗口,再不耐烦也不准砸书……”
齐浩然目瞪口呆,不明白这事最后怎么扯到他头上来了,见她要求越来越过分,他不由喊道:“小熊还小呢,连话都不会说,哪里需要这么教?”
穆扬灵严肃的道:“言传身教不懂吗?以前我喂他吃青菜他都吃,可自从看见你光挑肉吃后他就总把青菜挑你碗里,打死不吃;以前我每天给他洗澡他都兴奋得踢脚拍手,现在我一抱他去浴室,他就放声大哭,逮着空就往外跑,还不是跟你学的;以前……”
“行了,”齐浩然躺在床上掀过被子盖住自己的身子,闷声道:“我以后改过来便是了。”
穆扬灵就笑吟吟的推了推他,柔声道:“那爷就从现在做起吧,我让人给你备热水,你赶紧洗澡去。”
“今儿晚了,明儿再开始吧……”齐浩然颇有些心虚的小声道。
穆扬灵就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微笑道:“爷要是去洗澡,我就奖励给你擦背哦。”
齐浩然立即转了转眼珠子,道:“那你每天晚上都给爷擦背。”
穆扬灵轻柔游动的手立即一顿,手上的力气微微加大,笑吟吟的反问:“你确定?”
齐浩然感觉肩膀一重,立即改口道:“不用每天,你心情好的时候给爷擦背就行。”
穆扬灵满意了。
或许真是穆扬灵的劝说有效了,齐浩然开始在孩子面前注意自身的言行,虽然他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犯懒不想洗澡,但耍赖也都是选孩子不在的时候,他虽然依然讨厌吃青菜,但在孩子面前不管穆扬灵给他夹多少青菜,哪怕是眼睛含泪,他也要欢欢喜喜的吃下,还要回头告诉儿子一生,“好吃!”
总之,齐浩然开始学着去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师长。
这种良好的习惯渐渐改变他的心态,等孩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虽然他们的观念总是与他的相冲,做的事他也多有不赞同,却不会逼着他们照他的想法做,而是在提过建议发现不管用后就撒开手,即使他心里紧张,还提着心,却不会强硬的要求他们改主意之类的。
而齐浩然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态度不免影响到他的好兄弟范子衿。
这让范子衿同样教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且父子感情深厚,让儿子享受到了他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父爱。
就连范子衿都被自己的大度和宽容感动了,当然,这样的自得与骄傲他只会在心里想想,闲暇时与齐浩然夸耀一两句,没敢往外传。
重生娘子在种田 1422.第1422章 番外 范子衿(39)
当一个人面对的世界更广阔时,以前一直觉得不能面对的伤痛也变小了许多。
范子衿就是这样,当他日常所做之事就是让一个国家变得更强大,眼界放在全天下时,父母给他的伤痛变小了很多。
有很长一段时间,范子衿甚至都想不起来他们,如果不是范思文一直在他面前找存在感的话。
等到他回京,终于想起他还有一双父母时,他已经有了乖巧聪慧的长子,能给他们的精力更小了。
直到再面对父母时,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了怨忿,从心到身都透着一股冷漠。
此时,他是安国公,有皇帝的信重,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范思文以前宠庶轻嫡之事,所以以前能决定他命运的人已经再也伤害不到他了。
他甚至只能借助他母亲来博取他的注意,自己再与他们纠缠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因为整个范家都要仰他鼻息。
范子衿颇有些自嘲的撇撇嘴,将目光放在他的工作上。
他并不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以前努力读书不过是想得到父亲的几句夸赞,一些注意力,而后是努力科举是为了有资本保护自己,保护他在乎的人,所以他的理想一直是利己的。
他不会像齐浩然,小小年纪就挥着拳头说要当大将军,为国收回故土,或是直接立志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他没有这么崇高的理想。
一直到现在,他的理想也是协助大表哥治理好这个国家,守护好他们打下的天下,名垂青史。
而实现富民强国不过是他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必经途径罢了,范子衿知道自己自私自利,这一点他有很清楚的认知。
不过其他大臣不这么认为,大齐士林也不这么认为,后代史学家们更不这么认为。
大家一致认同范子衿是个品德高尚,忧国忧民,为国家,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在后世,史学家们评论齐修远是一代明君,其开明心胸,文韬武略胜过唐皇汉武。
而齐浩然就被誉为战神,若没有他,大齐江山不可能那么稳固。
而荣轩和范子衿则被誉为贤相,其中范子衿因为从政时间更长,且颇有政绩被列为大齐第一贤相。
历史上认为这位贤相因从小经历坎坷(史官们憋坏的把范思文嫡庶不分载入史册),长大后心志坚定,心怀大志,不以儿女情长为重,因此一生做下了不少功绩。
如果说齐修远撑起了大齐的天,而齐浩然是齐修远手上的支柱,那么范子衿就是支撑这些支柱的基石,因为众所周知,大齐建国的军费及开国后的经济一大半是靠范子衿撑起的。
如此壮举,非大智慧,大心胸者不可为。
因为设身处地的想,谁也不能不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支撑一个未必成功的造反事业。
加上后来官绅一体纳粮,开海禁,劝课农桑,大力支持商业贸易,开启边贸,收服大元与西夏等都有这位贤相的身影,因此范子衿更被人推崇。
而且这位贤相在教育界也很有名,他有两子一女,女儿且不必说,两个儿子却都优秀得不得了。
其长子也为一代贤相,次子在外交界尤其有名,收复大元与西夏,让两国对大齐称臣,便为属国,他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养出两个这么厉害的儿子,堪称教育学家。
而他在园林建造上也很有造诣,其亲自督造的安郡王府比荣亲王府一点也不差。
哪怕是到了现代,安郡王府依然是保存最完好,最负盛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可惜那是范氏的私产,他们要去参观还得范氏同意才行。
同时他还是收藏家,文学家等各种家,其身后一堆的后缀,跟齐浩然摆在一起时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为这厮名字后面只有一个后缀——军事学家。
范子衿并不知道他后世被人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此时,他正在思考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教育孩子。
小安已经三岁,已经开始认字,再过两年就要开始启蒙了,而孩子最爱学大人,最近他发现以前乖巧听话的小安越来越调皮了,而且脾气越来越大,也会为自己的行事找借口了。
范子衿想,他希望以后孩子长成什么样呢?
不管做父亲的心肝多坏,他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人。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他能把儿子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好人吗?
当然不能!
儿子受欺负了,他就想教他报复回去怎么办?
儿子哭了,他就想迁怒下人怎么办?
儿子软弱了,他就想指着他的鼻子骂,然后教他一堆阴谋诡计怎么办?
范子衿试了几次,发现儿子在他手里被养得越来越怪异,没办法,只能牵着儿子送到隔壁,对齐浩然道:“反正你三个儿子是养,四个孩子也是养,就多养一个吧。”
顿了顿,他到底还是不太信任好兄弟,道:“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交给阿灵吧,你只要带着他们玩就行。”
齐浩然看了看坐在榻上乖巧的玩着玩具的小安,再看了看范子衿,好奇的问道:“你不是说小安该开始认字了吗?怎么又给送回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