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于帆摆了摆手,神色颇为庄严,口中说道:“樊捕头、廖捕头,本官刚到衙门,便听人说你们手下的兄弟打伤了衙门的厨子,这是怎么一回事”

    樊通和廖大纲知道自己手下这些公差捕快自从到了修武县之后,便即耀武扬威,飞扬跋扈。虽然两人刚刚到了衙门,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是听于帆如此一说,倒也将事情猜得**不离十,知道肯定是自己手下这些公差捕快理亏。只不过两人身为捕头,自然知道如何推卸责任。却见樊通故作惊讶,口中说道:“竟然有这等事在下和廖捕头竟然不知道,真是该死。咱们也是刚刚来到这里,不晓得这些混蛋干了什么坏事,还望于大人恕罪!”

    樊通说到这里,转头冲着被两名捕快扶着的那个姓刘的捕快说道:“是你打伤了衙门的厨子吗”

    姓刘的捕快方才见樊通和廖大纲到了,登时有了主心骨,正想着请两位捕头为自己报仇。只不过看到廖大纲在厉秋风手下吃了大亏,登时吓了一大跳,站在一边不敢说话。此时见樊通询问自己,语气颇为不善,心下一凛,急忙点头哈腰地说道:“樊捕头,这事也怪不得小人。修武县这些王八……这些兄弟没有给咱们送饭。小人见兄弟们在衙门里守了一个晚上,一个个又饥又渴,连口饭都吃不上。小人一时着急,便去找厨子理论,情急之下动了手,将那厨子打倒在地。可是他若是老老实实给咱们送饭,小人又怎么会打他!”

    姓刘的捕快话音方落,几名修武县衙门的公差登时鼓噪起来。那名被姓刘的捕快打了两记耳光的公差说道:“说话做事可要讲良心!厨子一大早便给你们送了饭菜,是你们嫌弃有菜无酒,肉菜又少了些,便将厨子打伤。此刻公然颠倒黑白,你还要不要脸!”

    姓刘的捕快见自己的谎言被人揭穿,在樊通、廖大纲和于帆面前,哪里肯承认自己的不是是以他一口咬定厨子压根就没有送来饭菜,直到自己带人找到厨子质问,厨子却是气焰嚣张,说话阴阳怪气,暗含讥讽之意,自己这才忍不住动手。

    姓刘的捕快如此一说,他手下那十几名捕快也在一边帮腔。修武县衙门的公差自然不肯相让,双方各执一词,登时吵了起来。

    于帆这几日已接到不少修武县衙门公差捕快告状,都说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太过无礼。是以他见那姓刘的捕快说话之时目光游移不定,一脸狡诈的模样,知道这人十有**在说谎。只不过这些人毕竟是知府衙门的人,轻易不能得罪。只须让这些人有所顾忌,不敢再欺压修武县衙门的公差,便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是以他见双方争吵不休,便即大声说道:“都不要吵了,本官有话要说!”

    待众人住口之后,于帆这才沉声说道:“修武县衙门也好,洛阳知府衙门也罢,大伙儿都是吃公门饭的,原本要想着互相照应才是。今日之事定然是有些误会,何必吵成如此模样自今日起,大伙儿不可再有吵架争斗之事,否则不论是哪一方挑起事端,为首之人各打三十板子,参与之人每人各打十板子。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修武县衙门一众公差捕快知道于帆帮着自己说话,登时大声答应。而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却是一个个面露不忿之色,一时之间无人答话。樊通急忙说道:“于大人的话你们都听清楚了没有若是还有人敢和修武县衙门的兄弟过不去,待打完板子之后,樊某禀报知府大人,每人再追打二十板子。”




第866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见樊通吩咐下来,这才一个个极不情愿地答应了一声。廖大纲冷笑了一声,口中说道:“既然樊捕头帮着于大人说话,咱们也没什么话说。不过修武县衙门连顿饭都不给咱们吃,咱们兄弟总不能饿着肚子当值罢各位兄弟听好了,咱们这就出去吃饭,请修武县衙门的朋友们自行当值守卫罢。”

    他此言一出,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们登时叫起好来。樊通脸色一变,正想出言呵斥,廖大纲瞥了他一眼,竟然理也不理,便即扬长而去。二十多名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跟在廖大纲身后,一边故意大声说笑,一边向角门走去。

    樊通在于帆、冯师爷、厉秋风等人面前,却也不好和廖大纲发火。他冲着于帆和冯师爷拱了拱手,口中说道:“于大人,老冯,今日之事多有得罪,待此间事了之后,樊某再向两位赔罪。”

    于帆拱手还礼,口中说道:“好说,好说。”

    樊通又看了厉秋风一眼,便即转身向廖大纲等人追了过去。

    于帆对冯师爷道:“眼下知府衙门的公差与咱们已经生了嫌隙,本官须得去见韩知府解释此事,免得有些小人煽风点火,事情便不好收拾了。这里就交给你了,须得小心谨慎,免得再生大变。”

    于帆说完之后,不待冯师爷说话,便即匆匆离开。他与厉秋风已生嫌隙,已不似此前那般亲热,是以走时也未与厉秋风招呼。

    待于帆带着几名公差离开之后,一名捕快“呸”了一口,恨恨说道:“知府衙门那些王八蛋,晚上当值时都在睡大觉,只让咱们巡查守夜,方才又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真他娘的恶心。若是他们昨夜真的打起精神来,姜家兄弟又怎么会被人悄无声息地取了人头”

    冯师爷皱了皱眉头,口中说道:“你们几人昨晚都在县衙中,姜家兄弟在县衙中被人杀死,怎么没有人发觉签押房不是留了十几个兄弟吗难道他们一个个都睡得死过去了不成”

    一名捕快说道:“冯师爷,这事情奇就奇在这里。姜家那四个大爷你也不是不知道,一个个狠着哩。平日里这四个家伙只跟张师爷亲近,就连知县大人的账他们都不买,何况是咱们这些人他们三更下值之时,咱们还有兄弟看到他们得意洋洋地回去歇息。衙门里面都是洛阳知府衙门的人守着,姜家兄弟歇息的屋子外面就有十多人巡查守卫。可是天还没亮时,有下值的兄弟回去歇息,闻到姜氏兄弟睡觉的屋子中飘出血腥味道,进去一看,唉,那场面真是凄惨无比啊!”

    这捕快一边说一边摇头,可是脸上却没有半点凄然之色,倒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其余四名捕快也是一脸坏笑,似乎巴不得姜家兄弟早些死掉才好。

    冯师爷道:“你们可记好了,姜家兄弟是张师爷的心腹,他若是看到你们这副模样,有你们好受的。”

    几名捕快脸色一变,急忙收起笑容,口中连连称是。冯师爷道:“既然知府衙门这些大爷出去吃酒了,只好辛苦你们几位在这里暂时守卫,待我将厉大侠安顿好之后,再找人来替你们便是。”

    几名捕快连声答应。其中一名捕快笑道:“冯师爷,你尽管去忙罢。知府衙门那帮王八蛋不在,大伙儿心气好了不少。便是让咱们在这里守上一日一夜,也绝对没有丝毫怨言。”

    冯师爷又嘱咐了众人几句,这才带着厉秋风向右侧角门走去。待穿过角门,却并不向后宅走,而是折向右侧。一直走到厢房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拱门前。冯师爷一边带着厉秋风穿过小拱门,一边沉声说道:“知县大人请厉大侠到衙门说话,倒也是一片好意。眼下韩知府、胡指挥使都在城中,城隍庙出了这么多条人命,这两位大人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厉大侠若是落在这两人手中,只怕他们会动刑逼供。知县大人将厉大侠请回衙门,而不是送入城西监狱,便是想护得厉大侠周全。”

    厉秋风点了点头,口中说道:“知县大人一片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方才那几名捕快提到姜家兄弟被杀一事,倒有些古怪。这四人我曾经见过,武功着实不弱。何况衙门中守卫森严,这四人竟然被人一举杀掉,院子中的捕快也没有察觉,这事情太过诡异。即便是绝顶高手,要办成此事,只怕比登天还难。”

    此时两人已穿过小门,走进了一处极狭窄的小巷。厉秋风没有想到衙门内竟然还有这样一处所在,心下倒有些好奇。这小巷左侧是衙门后宅的厢房,右侧却是两丈多高的石墙。石墙以大块石头垒成,看上去颇为厚重结实。

    冯师爷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厉大侠果然了得,一句话就点出了此事的关健所在。”

    他说到这里,蓦然间停下了脚步,转头看了看四周,只见小巷幽深,除了两人之外,再无一个人影。冯师爷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厉秋风说道:“其实我与厉大侠想得一样,姜家兄弟之死,一定是衙门内部的人干的。”

    厉秋风方才便想到此节,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此时听冯师爷如此一说,便也点了点头。两人复向前行,走了大约五六丈,便已到了巷子的尽头。只见眼前出现了一处不大的院落,纵横各有二十余步。院落左首尽头处有一座石屋,孤零零地立在院子中,看上去颇为诡异。

    厉秋风见院子四周垒着两丈多高的石墙,将石屋围在其中,使得此处与监狱无异,心下倒有些迟疑。冯师爷带着厉秋风走到石屋门前,这才停下了脚步,转头对厉秋风道:“厉大侠,这座院落不大,不过颇有些来历。大唐贞观年间,大将李靖曾驻军于此,建此石屋,供奉的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张子房。张良体弱,不能冲锋陷阵,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李靖是大唐第一名将,对于张良极为推崇,这才在屯营之处建了这座张良庙。李靖率领大军离开之后,这座张良庙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大明立国之后,这座张良庙又成了修武县的土地庙,县衙门便建在这石屋的左首。太祖严刑峻法,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便要处以极刑,死后尸体剥皮揎草,立于衙门旁边的土地庙中,用以警示后来的官员。咱们眼前这座石屋,当年里面就立着五具被剥皮揎草的尸体。这五人都做过修武县的知县,最多的贪污了一百二十两官银,最少的贪污了五十八两。据说贪污五十八两官银的那名知县原本被判了斩监候,只是案子报到了御前,太祖皇帝批了八个字,此等蠹虫留之何用。结果也被杀了,剥下的人皮填入稻草,连同他的四位前辈,一同摆放在这土地庙之中。”

    冯师爷说到这里,便即住口不说。厉秋风看着眼前这座石屋,心下却也有些寒意。

    冯师爷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太祖驾崩之后,剥皮揎草的酷刑却也无人再用。大约是仁宗朝时,时任知县将此处的五具尸体运走掩埋,土地庙也搬到了城南,这间石屋被圈入知县衙门后宅之中。只不过因为此处摆放过尸体,又做过土地庙,阴气太重,县衙中极少有人愿意到这里来。后来有一任知县将此处四周垒起高墙,便成了这副模样。黄知县上任之后,倒没有什么忌讳,将这石屋整修了一番,起名为静思堂,有时会到这里坐上一坐。方才他吩咐我将厉大侠请到这里,却也是一番苦心,不想让别人打扰厉大侠。”

    冯师爷说完之后,伸手推开了石屋的木门。只听“吱呀”一声响,木门缓缓向内打开。冯师爷对厉秋风道:“厉大侠,请罢。”



第867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厉秋风虽然知道冯师爷并无恶意,不过眼看着木门内一片漆黑,这石屋又极为诡异,心下却也有些惊疑。是以他迈步向前,右手紧握绣春刀,全身贯注内力,随时都可出刀攻敌。

    只是他走进了石屋,却觉得屋内并不像他初时所想的那般黑暗。只见屋内空荡荡的,只在屋子中央摆了一张木桌,左右各放了一把椅子。靠着北侧墙壁立了一副黑木书架,上下共分四层,每层零零落落摆放着一些书卷,除此之外便再无一物。这间石屋方方正正,地上铺着青砖,打扫得甚是干净。

    冯师爷道:“厉大侠在此稍候,我这就去吩咐给厉大侠备好早饭。”

    厉秋风摇了摇头,笑道:“冯师爷不必忙活了,在下并不饥饿。”

    冯师爷道:“厉大侠不必客气。我和老尹一大早便将你叫了起来,在城隍庙忙活了大半天,没有顾得上吃饭,岂能不饿”

    冯师爷说完之后,冲着厉秋风拱了拱手,便即转身离开。他素知厉秋风之能,知道厉秋风若是想走,即便木门上锁,他也能一掌震开。是以冯师爷离开之时,连石屋的木门都没有关闭。

    厉秋风坐在右首的木椅上,眼看着冯师爷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尽头,这才站起身来,在石屋内缓缓踱步。待他走到黑木书架前,便即停下了脚步。只见书架最高一层摆放着十几卷书,从书脊上的文字看去,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

    厉秋风站在书架前,眼睛与书架的第二层恰好同高。只见这一层上放着三摞书。左首一摞书的书脊上都写着“宋史”二字,中间一摞书的书脊上写着“五代史”,而右首一摞书的书脊上全都写着“五代史记”。此外还零零散散放着一些厚薄不一的小册子。厉秋风随手抽出一本册子,只见上面写着“宋史集注”四个字。

    厉秋风将这本册子拿在手中,翻来覆去仔细观看,随后又将册子打开,翻到其中几页,看着那几页上的文字,心中若有所思。随后他又抽出了几本书来,每本只翻看其中的几段,脸色越发凝重起来。最后他将零散的册子放回到书架上,双眼紧盯着那摞“宋史”。半晌之后,他微闭双目,一边思忖一边伸出左手,在一摞“宋史”的书脊上轻轻摩挲。突然之间,他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正好搭在一册书的书脊之上,这姿势说不出的舒服。厉秋风双眼蓦然睁开,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那本册子,将它从一摞“宋史”之中抽了出来。

    厉秋风将册子放在眼前,仔细看了半晌,又转过身子,借着门口透进来的光亮,将那册书在眼前轻轻移动。片刻之后,他才双手将那本书翻开,找到了其中一页,待看到书中所写的内容,心下疑云大起。

    他正看书之时,蓦然间只觉得外面情形有些不对。此时他面朝书架,背对石屋门口,目光停留在书上,却已察觉巷子中有人到了。他急忙将手中的书卷塞回原处,又伸出左手将那摞“宋史”的书脊抹平,看上去就像无人动过一般。待确认书架上再无异样之后,他才缓缓转过身子。只见巷子中有一个人正自匆匆走了过来。

    厉秋风走到桌旁,凝神细看,却见那人一身白衫,正是修武县知县黄崇的独生女儿黄旭。厉秋风心下一怔,暗想黄旭怎么来了。便在此时,黄旭已到了石屋之前。只是她走在院子之中,石屋的木门虽然已经打开,只不过室内黑暗,黄旭一时之间瞧不清楚石屋内的情形。

    待她急匆匆走进石屋,这才发现厉秋风站在桌边。只是仓促之间,她却并没有认出厉秋风,只是察觉眼前突然多了一个人,吓得她惊叫了一声,向后连退三步,“砰”的一声,后背已撞上了门边的墙壁。

    厉秋风见她如此惊恐,急忙开口说道:“黄姑娘不必惊恐,在下厉秋风。”

    黄旭这才看清眼前之人正是厉秋风,她长出了一口气,伸出左手在胸口拍了两下,口中说道:“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厉秋风心下暗自好笑,只不过脸色如常,口中说道:“黄姑娘,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黄旭这才想起了自己的来意,急忙上前两步,对厉秋风道:“尹叔叔派人给我报信,说是爹爹将你抓到县衙问罪。我听了之后急忙赶回县衙,刚好遇到了冯叔叔。他说你在这里,我便匆匆赶了过来。”

    厉秋风暗想尹捕头生怕自己被黄崇问罪,便派人悄悄找到黄旭,让她向黄崇救情。尹捕头自然是一番好意,却不知道黄崇并非要与自己为难。只不过此事自然不能向黄旭说起,是以他微微一笑,对黄旭说道:“知县大人只不过是将在下叫到县衙之中问话,并不是要严刑拷打,逼问罪名。黄姑娘不必担心。”

    黄旭面色沉重,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尹叔叔说了,城隍庙死了很多人,此事绝对不会善了。有些事情我爹爹也是身不由已,即便有心回护,却也是力有不逮。厉大侠,你这就随我离开,不要留在这个地方。”

    黄旭说到这里,身子竟然颤抖了几下,目光中露出了惊恐的神情,压低了声音说道:“厉大侠,你可知道这石屋是什么地方么”

    厉秋风见黄旭如此惊恐,暗想这姑娘十有**知道此处曾经是土地庙,里面摆放过被太祖皇帝剥皮揎草的五具尸体,这才会如此害怕。他念及此处,突然想起了慕容丹砚,心中暗想:“若是慕容姑娘在此,知道这石屋的来历,只怕也会花容失色罢。”

    想到慕容丹砚,厉秋风心中一甜,但是刹那之间,却又是一阵难过。黄旭见厉秋风突然呆若木鸡,一双眼睛滞涩不动,直直地盯着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厉秋风见黄旭面露羞色,低下头去,一双手玩弄着衣角,这才察觉自己有些失态。他颇为尴尬,只得咳嗽了几声,口中说道:“方才听冯师爷说过,这间石屋以前似乎是土地庙……”

    黄旭不待他说完,便即抢着说道:“这石屋中死了不少人,还经常闹鬼!而且还是一个女鬼……”

    黄旭说到这里,脸色变得惨白,嘴角抽搐了几下,再也说不下去了。只见她身子颤抖,眼珠乱转,似乎想转头向左右张望,却又不敢。

    厉秋风见她这副模样,显然心中害怕之极,便即沉声说道:“黄姑娘不必害怕,所谓鬼神之说,终属渺茫。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哪有什么鬼神想来此处摆放过被残杀的官员尸体,衙门中一些无知之人以讹传讹,才会有闹鬼的传说罢。”
1...423424425426427...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