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聂老太爷却是面色如常,对韩去思说道:“咱们四家上下一千多口,生死存亡系于今日。定南身亡,却也是为了咱们四家做出的牺牲,算不得什么。他死在这里,总比躲在家中,老死在床榻之上要好过千倍。”
韩去思听聂老太爷说话似有所指,心下一凛,不敢再说,只得默然不语。张百行此时却已从惊惧中清醒了过来,气急败坏地对聂老太爷说道:“我早就瞧着那个小子不地道!他来历可疑,行事诡异。咱们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何苦攀附于他?到头来这小子却溜了,还害死了三哥……”
张百行说到这里,聂老太爷冷笑了一声,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此说来,你是在抱怨我处事不公了?”
张百行这才发觉自己情急之下说错了话,见聂老太爷眯缝着的眼睛中射出了一缕寒光,身子一抖,颤声说道:“我、我、不敢……”
聂老太爷不待他说完,便即厉声喝道:“不敢?世间还有你不敢做的事情吗?!这些年来,你在修武县利用种种手段,弄到了不下十万两银子。私下里派人到江南购买良田、桑树,置办宅子,真以为我不知道?!”
张百行吓得目瞪口呆,身子抖如筛糠,嘴角抽搐,想要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聂老太爷见他如此模样,轻蔑地一笑,道:“大丈夫做便做了,何必怕成如此模样?你还算聪明,花钱置地买宅,只是托了一个心腹办理,自己没有露出行迹。只不过大事未成,你先想退路,未免有些不智。今日只要灭了倭寇,遂了咱们的愿,大伙儿都有好处。你这些年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出仕做官。只要剿灭了倭寇,仗着咱们聂家的钱财,你日后即便是做到一省巡抚,也并非难事,何必急于一时呢?”
张百行听出聂老太爷的话中似有回护之意,“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一连磕了十几个响头,这才直起了身子,颤声说道:“老太爷目光如矩,咱们这些儿孙的一点小心思,自然逃不过您老人家的法眼。今日若是不与倭寇拼个死活,您老人家尽可以将我千刀万剐,五马分尸,以示效尤!”
只见张百行额头鲜血淋漓,一张面孔扭曲变形,看上去极为恐怖。
聂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都是自家儿孙,你何必如此?快快起来,带人到庙外巡视。若是倭寇到了,便依计行事,将倭寇的头目请进庙内。”
张百行答应一声,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带人向庙外走去。





一刀倾情 第1011章
韩去思冷眼旁观,心下却是悚然一惊。他心下暗想,此时此刻,连同四周木城上数百名江湖汉子,还有院子中洛阳知府衙门、修武县知县衙门的一二百名公差捕快,将近千人亲眼看到聂老太爷教训张百行。而聂老太爷毫无顾忌地说出了张百行的丑事,又说事成之后,要让张百行坐上一省巡抚的位子。以聂老太爷的城府,当众说出这些话,要么是他有必胜倭寇的把握,得意忘形之下,这才全无顾忌。要么是他算准了这些人即便知道了此事,却也无法泄漏出去,这才会毫无忌惮,将此事说了出来。
想到聂老太爷的手段,韩去思激凌凌打了一个冷颤,一阵寒意自脚下直冲到头顶。
聂老太爷对众人说道:“大家各自依计行事,不可惊慌失措。”
厉秋风冲出庙门之后,守在庙门外的数十名聂家子弟和公差捕快知道他是锦衣卫,自然无人敢上前盘问。他施展轻功,踩着庙门前数十座木屋的屋顶,瞬间便掠过了庙门前那片空地。众人见他轻功如此了得,一个个惊得瞠目结舌,半晌无人说话。
只是厉秋风到了大街之上,却见街道上冷冷清清,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想来衙门已经传下命令,严禁百姓上街。厉秋风站在长街之上,心下却又犹豫起来。方才厉秋风一心要找到徐承宗,抢在他通知倭寇城隍庙中有埋伏之前,将这人杀掉,以免走漏了消息。可是冲出庙后才蓦然发觉,自己压根不晓得徐承宗身在何处,又要到哪里去找他?
长街上一片寂静。厉秋风慢慢向前走去,右手紧握刀柄,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向何处去才好。
便在此时,忽听得远处马蹄声响。厉秋风悚然一惊,身形一闪,已自避到旁边一处小巷之中。
只听得马蹄声自西向东,越来越近。而且除了马蹄声之外,又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厉秋风心下一凛,从脚步声判断,至少有数百人正在向自己靠近。
厉秋风心下暗想,眼下修武县衙门和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已尽数进入城隍庙,汝阳卫的三千铁骑又潜伏在城外,城中哪里又会有这样一支人马突然出现?难不成是倭寇大队人马已进入城中,正向城隍庙走去?
只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此事太过荒谬。修武县城内的公差捕快虽然都已进入城隍庙埋伏,但是四座城门都有军兵把守。这些守城军士属军队卫所管辖,与知县衙门互不统属。若是有大队人马进城,守城军士必定会拦阻。双方若是起了争执,城墙上便会点起烽火示警。可是四处都看不到烽烟,想来四座城门都无异状。倭寇大队人马就算已经潜入城中,却也绝对不敢公然结成队伍,向城隍庙逼近。
厉秋风思忖之际,这队人马已到了巷口处。只听得马蹄踩在青石板上,发出“铮铮”之声。而一阵阵的脚步声如波涛拍岸,沉闷的“轰轰”之声不绝于耳。
厉秋风身子贴着墙面,右手紧握刀柄,眼睛直盯着巷口。
片刻之后,只见十几匹高头大马排成两列,缓缓走过巷口。马上骑士目不斜视,甚是威武雄壮。
厉秋风见这些骑士身穿公差捕快的衣衫,心下一怔。只是这些人面目陌生,似乎不是洛阳知府衙门和修武县知县衙门的公差捕快。
马队走过之后,却又是一队徒步行进的捕快。这些人沉默无语,随着马队向前走去。
大约走过了三四十人之后,却又来了一顶八抬大轿。厉秋风一见轿子,心下一动,已然知道这队人马来自何方了。
这顶轿子正是河南按察使梁欢的坐桥,厉秋风此前曾经在街上见过。而这队人马,自然是今日一早刚刚赶到修武县城的河南按察司衙门的公差捕快。厉秋风方才计算修武县城内城外的各路人马,却忘了前来修武县赴援的这支队伍。
只见大街上公差捕快络绎不绝,足足走了半柱香工夫,尽数通过巷口。而走在最后面的数十人却没有穿着公差捕快的衣衫,打扮与寻常百姓无异。
厉秋风心下暗自计算,这队人马足有六百多人。他心下暗想,看这些人的模样,个个彪悍异常,比之前几日到达修武县城的那些公差捕快要强上许多。跟在后面这数十人没有身穿官服,极有可能是按察司衙门从河南各处召回的办案高手,果然与寻常的公差捕快全然不同。有这些人相助,击败倭寇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厉秋风正想等这队人马走远了之后,自己再出了巷子,去寻找徐承宗。想不到这时又有五六人走过了巷口,其中两人赫然便是徐承宗和徐承嗣。另外一人却是方才到过城隍庙的按察司衙门的白师爷。
厉秋风心下一凛,万万没有想到徐承宗竟然在此时出现。他眼看着徐承宗和白师爷等人走了过去,心下暗想,徐承宗冒用于帆的身份,做了修武县的县丞。想来他是奉了黄崇或是韩去思之命,前去迎接赶到修武县城赴援的按察司衙门的大队人马。既然徐承宗和徐承嗣都没有出城,自己倒也不必四处寻找。只须跟着众人,伺机将这两人杀掉,事情就好办多了。
厉秋风心意已决,待徐承宗等人走过去之后,他一步一步挪到巷口,探出头向东首望去。只见徐承嗣等人已走出十余丈外,而按察司衙门的大队人马更是走出了五六十丈。只不过大街上空无一人,厉秋风若是走了出去,极易被徐承宗等人发现。他心下犹豫,正不知道如何是好之时,徐承宗等人加快了脚步,眼看着就要走入城隍庙前那片空地。
厉秋风心想不能再耽搁下去,他将牙一咬,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趁着众人走入空地,四周遍布木屋和案板之机,厉秋风施展轻功,转眼之间便跟了上去。此时按察司衙门的人马已到了城隍庙门前,白师爷、徐承宗和徐承嗣挤到了众人身前,似乎正在与守在庙门口的张百行说话。
厉秋风趁此机会,悄无声息地快走了几步,混进了站在公差捕快身后的那些身穿寻常衣衫的人群之中。这些人一个个面色凝重,目不斜视,厉秋风又是镇静自若,是以他混入人群之后,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异动。
只见张百行带着数十名聂家子弟和公差捕快站在庙门前的石阶之上,徐承宗正在与他说话。只是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两人在说些什么。片刻之后,张百行右手一挥,石阶上的聂家子弟让开了一条道路,那顶八抬大轿被轿夫抬着上了石阶,稳稳地进入庙内。随后白师爷、徐承宗、徐承嗣跟在大轿之后,也先后进了院子。
厉秋风跟在一群公差捕快背后,慢慢向前挪动。他心下暗想,梁欢好大的架子,乘坐八抬大轿已然逾制,到了庙前也不下轿,竟然坐着轿子进了院子。自己在京城遇到的大官不计其数,极少有人像梁欢这般嚣张。
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一直走上了石阶。庙门前虽然有不少聂家子弟和修武县知县衙门的捕快守卫,只是这些人知道按察司衙门的公差极为嚣张,都不想与这些人有什么纠葛,是以一个个目不斜视,紧守在庙门前,没有发现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
城隍庙规模不小,前院更是宽阔。但是六七百人一涌而入,加上院子中还有一二百名公差捕快,原本宽敞的前院登时显得拥挤不堪。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更加无人发觉。他抬头张望,却见韩去思和黄崇已经到了院子中,正在与白师爷说话。而聂老太爷等人却并未出现,想来害怕露出破绽,躲在后院厢房之中,并没有出来露面。
:。:




一刀倾情 第1012章
厉秋风站在人群之中,只听韩去思笑道:“白师爷做事真是干净利落,不到一个时辰,便带着这么多兄弟赶到了这里。即便是古之良将,比之也不遑多让。佩服,佩服之至。”
白师爷微微一笑,道:“韩大人客气了,白某愧不敢受。在下回去禀报了梁大人之后,他听说了此事,却也极为重视,亲自召集人手,带着咱们赶到了这里。否则以白某一个小小师爷的身份,哪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将这些兄弟调了过来?”
白师爷说到这里,向四周望了望,这才接着说道:“这庙里都准备停当了罢?”
韩去思笑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不过咱们没有想到梁大人会亲自到了这里,倒有些惶恐不安。一旦倭寇突然来袭,梁大人是千金之体,若是遇到了危险,咱们可是百死莫赎啊。”
厉秋风听两人说话,心下暗想,姓梁的一直坐在轿子中不肯现身,官架子摆得有些过了。韩去思虽然官职不如梁欢,可是毕竟是洛阳知府,也算得上是威震一方的人物。梁欢如此做作,得罪得地方官多了,日后却也不好收场。
却听白师爷说道:“这个韩大人就不要多虑了。咱们带了五六百名兄弟来,固然是为了助韩大人、黄大人一臂之力,却也是想到了护卫梁大人的重任。有这么多兄弟围在四周,倭寇再厉害,也伤不到梁大人。只是梁大人今早起来之后,便有些不大舒服,头疼难忍。此刻他坐在轿中歇息,就不出来和各位招呼了。”
韩去思听白师爷如此一说,心下暗想,早上我去禀报倭寇即将来袭之事,梁欢还对我厉声喝斥,说我杞人忧天,胡说八道,将我骂了出来。那时他可是生龙活虎,威风十足,哪像是有病的样子?十有**是酒瘾犯了,或是故意摆他按察使的臭架子!
只不过韩去思心下虽然这样想,脸上却是一副恭谨的神情,口中说道:“梁大人既然贵体有恙,就请尽早回去歇息罢。”
白师爷道:“梁大人做事一向亲力亲为,怎么能只让韩大人、黄大人犯险?不过确实应该找个稳妥之地请梁大人暂时歇息。”
他说到这里,转头看着大殿,口中说道:“就请梁大人到大殿之中暂歇,不知道韩大人意下如何?”
韩去思急忙答道:“白师爷高见。既然如此,我这就吩咐人去将大殿打扫干净,再请梁大人进去歇息。”
白师爷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兴师动众。这座城隍庙每日有人清扫,想来大殿也不会肮脏到哪里去。眼下是多事之时,只能暂时从权,不妨请梁大人现在就过去罢。”
韩去思不敢再说,只得点头答应。白师爷右手一挥,八名轿夫抬起轿子,直奔大殿而去。十余名精干捕快围在轿子四周,一个个目不斜视,随着轿子一直走进大殿去了。
白师爷看着梁欢的轿子被抬入大殿,这才转头对韩去思道:“韩大人,今早赶到修武县城的按察司衙门的兄弟之中,有不少善射之士。我瞧着韩大人在四周木城之上密布弓箭手,不妨也让按察司衙门的兄弟上去帮忙,必然能将倭寇拦在庙外。”
搭建木城,以弓箭阻挡倭寇的主意乃是纪定中所定。只不过韩去思对于史家刀、雷拳门、碧云坞三个帮派的门人弟子是否精通射术,心中却是颇为忐忑。史家刀和雷拳门都是陆家门人创立的帮派,韩去思私下里问过史念豪和杨子乔。两人都说若是动刀子打架,史家刀和雷拳门虽然算不上什么名门正派,可是仗着人多,乱拳打死老师傅,或许也能有几分胜算。但是于射箭之术,这两个帮派的门人弟子却都不擅长,只能凭借着臂力乱射一通。至于碧云坞,乃是杜家门人蔡氏所创。不过这几年受了聂家的收买,碧云坞明面上虽然对于杜家族长黄崇颇为尊敬,暗地里却只听从聂家的号令。韩去思担心纪定中和黄崇怀疑自己拉拢碧云坞,却也不好去向碧云坞坞主蔡笑打听。不过瞧碧云坞门下帮众的模样,与史家刀和雷拳门的弟子也没什么两样。一旦倭寇大举来攻,只能寄希望于三个帮派人多势众,一起开弓放箭,虽然准头差了些,仗着射出的箭多,也有杀伤不少倭寇。此时听白师爷说按察司衙门有精通射术之士,韩去思自然心下大喜,笑道:“那就有劳各位兄弟了。”
白师爷叫过一名捕快,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名捕快点了点头,右手一举,立时有一百多名按察司衙门的捕快站了出来。为首那名捕快大声说道:“登上木城,准备以弓箭迎敌!”
这些捕快登时四散分开,转眼之间便从各处登上木城,混杂在雷拳门、史家刀、碧云坞三个帮派的帮众之间。只见他们取了弓箭,单膝跪地,从铁板的缝隙中盯着庙外。与这些捕快相比,史家刀等帮派的帮众则是或坐或蹲,一个个显得懒散之极。
厉秋风见按察司衙门一众捕快令行禁止,个个彪悍异常,心下暗想,梁欢虽然是一个昏官,不过他手下这些公差捕快却个个精明。若是换了一人做按察使,河南地面上定然要平安不少。
韩去思笑道:“不愧是按察司衙门的差人。和这些兄弟比起来,咱们这些边鄙小城的公差捕快只配看门站脚,惭愧,惭愧。”
白师爷客套了几句,接着说道:“剩下的四百多名兄弟,就交给韩大人指挥了。这些兄弟见惯了大风大浪,个个对朝廷忠心无二。韩大人指挥他们去哪里,他们绝无二话。”
韩去思道:“咱们打定了先礼后兵的主意,要将倭寇的大头目诱入庙中,将其与倭寇的大队人马隔开。咱们先在庙里下手,除掉倭寇头目。庙外的倭寇大队人马失去了首领,定然是群龙无首。到时咱们冲杀出去,一定能将倭寇杀得片甲不留。按察司衙门这些兄弟个个精明强干,若是要围杀倭寇的大头目,借助这些兄弟之处甚多。是以本官想请这些兄弟就在前院大殿左近待命,待倭寇大头目进庙之后,本官看准机会一声令下,咱们一起动手,将倭寇头目剁成肉酱!”
白师爷微微一笑,道:“韩大人妙计,白某佩服。大人尽管依计而行,白某坐等大人大功告成。”
韩去思叫过洛阳知府衙门捕头樊通,要他分派按察司衙门众捕快在前院各处待命。樊通领命而去,只不过他知道这些捕快地位要比自己高出许多,说话之时极为小心,一脸谄媚,倒像是求着众捕快一般。
厉秋风混在一众身穿便服的捕快之中,眼看着樊通不断将按察司衙门的公差捕快“请”了出去,心下倒有些不安。因为他知道韩去思、黄崇等人都识得自己,一旦樊通分派自己所在的这群人,韩、黄等人必然认出自己,事情便有些尴尬。而聂家诸人因为聂定南之死,必然要向自己寻仇。虽然厉秋风并不害怕聂家,但是倭寇即将大举来攻,此时若是起了内讧,只能让倭寇捡一个大便宜。
厉秋风正自心焦之时,只听白师爷道:“这些没有穿官服的兄弟,乃是按察司衙门专门派出去打探消息和办理一些要案的差役,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明汉子。白某想让他们在大殿内外保护梁大人,不知道韩大人意下如何?”
韩去思道:“梁大人的安危自然是头等大事,就依白师爷的主意办罢。”
白师爷点了点头,右手轻轻一挥,一众身穿便服的汉子便向大殿走去。厉秋风心下暗说好险,压低了脑袋,随着这些人一同走向了大殿。




一刀倾情 第1013章
待到了大殿门外之后,众人停下了脚步。一名黑须汉子站了出来,对众人说道:“分作两队,一队守在大殿门外,一队进入庙内,保护大人。”
厉秋风见自己前面几人向庙内走去,便也跟了上去。此时到了庙门前有五六十人。这些人有的走向庙内,有的却转头退到院子中,是以大殿门前一片混乱。厉秋风挤在人群之人,竟然没费什么力气,便进到了大殿之中。他心下暗想,听说按察司衙门将派驻在外的公差捕快尽数召了回来,赶到修武县城赴援。想来这些身穿便服之人,便是在外办案的公差。他们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是以我混在其中,才没有被人认出来,这真是天助我也。
厉秋风进了大殿之后,只见梁欢的轿子静静地摆放在城隍娘娘神像之前,八名轿夫已退到了大殿左首墙下,正自垂手侍立。随着梁欢的轿子进入大殿的十几名捕快站在大殿四周,个个目不斜视,手握腰刀,似乎随时都要拔刀厮杀。
这大殿虽然宽敞,可是一下子涌进来三四十人,登时显得狭窄起来。那名黑须汉子不断发号施令,安排众人在各处守卫。厉秋风和另外三人被黑须汉子派到城隍娘娘神像左首,恰好站到了轿子的左后方。
便在此时,忽听得院子中脚步之声大起,紧接着有人大声叫道:“倭寇来啦!倭寇来啦!”
厉秋风听到叫声,心下一凛。大殿中的众捕快却是一动不动,如同庙里的泥像一般。厉秋风从殿门向外望去,只见城隍庙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一名守在庙外的聂家子弟挤了进来,一脸惊慌地跑到韩去思面前,小声说了几句话。韩去思点了点头,又和黄崇小声商议了几句,两人转身便向后院走去。
厉秋风心下暗想,与倭寇大头目会面的是聂、陆、赵、杜四家首脑人物,自然不能有官府参与。韩去思和黄崇身穿官服,倭寇大头目若是看到了,只怕立时便会惊走,是以这两人才会到后院暂避。只是如此一来,到底会是谁出面去将倭寇头目诱入庙中呢?
他正思忖之间,忽然看到纪定中出现在众人身前,只见他右手一挥,聚在他身边的洛阳知府衙门和修武县知县衙门的几十名捕快纷纷向后院跑去。眨眼之间,前院只剩下了纪定中和聂、陆、赵三家的数十名子弟。而按察司衙门的三四百名捕快则分成了四队,分别聚集在前院的四个角落待命。
纪定中安排妥当之后,这才背着双手,慢慢走出了庙门。
厉秋风眼看着纪定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庙门,待他的身影消失在庙门外时,庙门缓缓合拢。
刹那之间,城隍庙前院一片寂静,似乎连呼啸的寒风都停了下来。高悬在院子各处的花灯在空中静止不动,不像是纸糊的,倒像是一个个铁球一般。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只听“吱呀”一声,庙门缓缓打开,紧接着纪定中走了进来。他跨过门槛之后,便停下了脚步,侧着身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后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汉子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人约摸四十多岁年纪,身穿青袍,一张圆脸,目光狡黠。两道八字须极细极长,倒和寻常人的眉毛有些相似。这人虽然个子不高,不过极是敦实,走起路来孔武有力,似乎随时都能从地上弹起来一般。
青袍人向站在门边的纪定中微微躬了躬身,这才大步走进了院子。纪定中紧跟在青袍人身后,随后又走进来十几个人。这些人衣衫普通,有的像是商人,有的像是种田的百姓。不过个个目光如刀,紧紧跟在青袍人身后。
青袍人走到院子中央,这才停下了脚步。他举目四望,已然看到木城上遍布史家刀等帮派的帮众,院子四角又有四队捕快列成了方队。
厉秋风见这人停下了脚步,心下暗想,他看到院子中有这么多人,只怕立时便会惊觉聂家不怀好意。只是柳生宗岩为何没有现身,难道他没有参与此事?
厉秋风正自惊疑之时,却听那青袍人哈哈一笑,道:“聂先生,我原来还以为你是胡吹大气,不过方才我进城之时,倒对你说过的话信了五成。等到了这里,看到庙中如此情形,才知道聂先生果然神通广大。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纪定中故作惊讶,对青袍人说道:“石岛主何出此言?聂某倒要请教了。”
石岛主背着双手,踱了几步,这才对纪定中说道:“当初我与聂先生结盟之时,听聂先生说起聂家在河南的势力,不只可以号令江湖帮派,还能驱动官府为聂家效力。当时我以为聂先生是胡说大气,以壮咱们的胆气。可是方才从城门走到这里,大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自然是聂先生清退了闲人。是以对聂先生的话,我信了五成。现在进到庙内,看到这里不只有江湖豪杰,还有这么多公差捕快,我这才知道聂先生绝非虚言啊。”
1...460461462463464...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