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雄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坦克兵
电动机驱动瓦斯发动机,发动机转动起来,活塞把瓦斯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注入气缸内,电点火塞发出电弧,点燃了混合气体,发动机开始输出功率,转动了起来,反过来给发电机提供了动力,使得发电机发出电。
汽车的气门还未开大,发动机几乎是空转状态,发出的一点不多的电被送入蓄电池。
勒努瓦一推前进挡,电能输送到车轴的电动机上面,车轮开始缓缓转动,随着气门的加大,注入气缸的燃料增多,瓦斯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汽车速度很快就提升到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驰。
有人骑着马和汽车比赛,一开始,马跑动的速度比汽车快,马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很快就把汽车超过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马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汽车还是保持匀速前进。因为马有耐力的,耐力达到了极限,马的速度就慢了。
可是这场马和汽车的赛跑,最终还是马儿取
胜了,因为汽车跑出了三十公里之后,煤气罐内的煤气就消耗殆尽,车缓缓停了下来。
马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慢跑,最终追上了已经动惮不得的汽车。
最后,还是马儿把汽车拉了回去。
“成绩很不错啊,这车已经可以跑三十公里了。”勒努瓦高兴的说道。
但是奥托却不满意的摇了摇头:“可惜了,若是能把发动机改成四冲程发动机,再把燃气发动机变成燃油发动机,这样一次加满油,这车就能跑出一百多公里,两百公里都不成问题。”
之所以燃气汽车一次灌满气,只能跑30公里,是因为二冲程发动机效率低下,这种原始的发动机,效率还不到10%。可是后世的瓦斯发动机的效率,使用电点火方式的燃气发动机效率至少在20%以上,而使用压燃式燃气发动机的效率,达到了40%以上,燃料使用的效率和柴油机差不多了。可是这个时代的燃气发动机,效率十分低下,大部分的能量,都白白变成了热能,或者在别的地方消耗了。
所谓的压燃式发动机,就是利用活塞把空气压缩了,空气被压缩的过程中产生高温,再以喷嘴把燃气或者柴油气雾喷入气缸内,燃气或者汽化的柴油预热燃爆,推动气缸做功。
压燃式发动机的效率比电点火式发动机要高得多,但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还未达到,连柴油机都还没诞生,不,汽油机都还没诞生,怎么可能出现压燃式发动机。
不过现在,奥托却在想办法把燃气发动机改成燃油发动机。
“使用气体驱动发动机,毕竟气罐的厚度就占据了很大的重量,而且压缩的燃气同体积的热效率不如汽油高。勒努瓦老师,您可以看看,现在炼油厂炼出来的汽油,除了拿去制作武器之外,其余的汽油都是白白烧掉了,那种东西不能用来点灯,除了制作武器外,就没有别的任何用途了。若是能造出使用汽油的发动机,那么汽油的作用就大了。”奥托说道。
“可是汽油要怎么在气缸内点燃?”勒努瓦问道。
“一样,用电火花塞点燃。”
“这个我也试过,根本没办法点燃,最后气缸内都积满了汽油,只好把气缸拆开,清理了汽油,才能再输入燃气启动。”
“直接把液体的汽油注入气缸内,是无法点燃的,必须要把汽油同空气混合了,变成气雾喷入气缸内,这样就和燃气的原理一样了。”
事实上,奥托已经经过多次研制一种可以把汽油同空气混合成气雾的装置了,但是这种把汽油变成气雾的装置是造出来了,可是点火还是十分困难,发动机可能转动多圈,才有可能点火成功一次。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遇上了七八次不能点火成功的话,再突然一次点火成功,甚至会出现气缸爆炸的严重事故
。
早在1862年,奥托就造出了一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但是那台发动机极不可靠,所以他被迫放弃了四冲程汽油机,又回到了二冲程瓦斯发动机上来。
“滴滴滴”莱茵公司的电报机,把内燃机的消息发到了兰芳。
陈新元看了电文,喜笑颜开,在历史知识方面很差,在机械方面成绩不怎么样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内燃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只知道是十九世纪末,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造出了汽车。看到消息,他笑着道:“想不到德国人还真厉害!已经造出内燃机了,但是他们的内燃机还十分简陋,没办法真正造出可以长时间行走的汽车,更没有办法用在潜艇上。不过,你可以给莱茵公司总部回一封电报,让他们去找两个人,一个叫戴姆勒,一个叫本茨。”
戴姆勒奔驰,这可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汽车公司,陈新元历史知识再烂,也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
“找到这两个人?”年轻的小秘书张之洞吃惊的问道。
张之洞,原本应该是在去年的时候参加大清科举,获得进士,但因为陈新元改变了历史,张之洞来到了广东,参加兰芳举办的恩科考试,考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结果陈新元一看名单,一下就看中了这个人,把他吸收到自己身边担任秘书。
兰芳帝国没有太监,也就不存在司礼监,而当皇帝的秘书,今后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按照陈新元的计划,张之洞当几年秘书之后,就会外放出去当官。
张之洞拿着陈新元给他的电文,转身出去,去电报室,让人去发电了。
从兰芳来的电报,通过电报线路,转眼就到了欧洲。
莱茵金属公司收到电文之后,立即派人去寻找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两人。
不过这个时候,本茨还只是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院机械系的一名年轻学生,此时他的年龄才刚满二十岁。
“年轻人啊,兰芳皇帝陛下,莱茵金属公司真正的幕后大老板看中了你,你前途无量啊!”来的人对本茨说道。
本茨目瞪口呆看着前来找自己的官员,他不知道为什么,莱茵金属公司会看中自己。本茨回答道:“这位尊敬的先生,我还只是一名普通学生,暂时没办法为你们做事情,能不能多给我一段时间,让我学完我的学业?”
事实上本茨是一名天才,因为他在两岁的时候,父亲在火车事故中去世,所以他很早就自立了,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修理钟表来维持生计,正是因为他在钟表齿轮方面的基础,所以后来他造出了变速箱,这才使得内燃机的可操作性变得更强,造出了奔驰汽车。
别小看小小的变速箱,那可是汽车的中枢神经,变速箱的结构极其复杂,不是精通机械的人,
根本就不可能搞出这个东西,变速箱是利用齿轮组,来完成传动比的改变,空转和倒退等功能,使得汽车制造业真正可以投入商用。
本茨不仅在机械方面深入钻研,而且对内燃机其实也很感兴趣。
当来的人对本茨说出了来意之后,本茨惊喜的问道:“我可以见到勒努瓦先生和奥托先生?”
“是的,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先去见见他们。”来人说道。
“那太好了!”本茨高兴的说道,“我最喜欢的就是机械了,能见到这两位老师,相信一定能对我的专业知识能有所提高。”
至于戴姆勒,这时候已经在莱茵公司了。之前戴姆勒很早就认识了奥托,他和迈巴赫是同事,两人协助奥托进行瓦斯发动机的改进工作。奥托一直致力于研究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但屡屡失败,又回到了二冲程瓦斯发动机的路子上,但是戴姆勒坚持不懈。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64章 内燃机(下)
戴姆勒利用奥托教他的知识,开始在改进化油器,可是几次试验,均宣告失败了,他造出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从一开始点火,都要点火四到五次才能点着火,在好容易点着火之后,发动机转动几圈,却发出气缸做功不平衡的声音,这就意味着,发动机在旋转过程之中,有多次做功冲程没有点着火。
“难道是化油器把汽油汽化得不够充分吗?”戴姆勒检查了化油器,发现没有问题。
戴姆勒又多次改进,这个不容易点火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毕竟汽油汽化成的可燃性气体,还是不如瓦斯那么容易点燃。而一直致力于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奥托,就是在汽油机的研制失败之后,转过来改进瓦斯发动机,使得瓦斯发动机可以投入到商业使用之中。
无论戴姆勒如何改进,还是无法解决点火困难的问题,甚至一次,还发生了气缸爆炸的事件,活塞被炸得飞上天空,气缸都被炸裂了。
也就在戴姆勒一次次的失败,却一次次锲而不舍,完全对四冲程汽油机走火入魔的时候,奥托和本茨联手,造出了一辆以变速箱来传动的瓦斯发动机汽车。
瓦斯发动机有着消耗能量极大,工作效率极低,汽车的行程很短的缺点,但这并非就证明了燃气发动机不可取。后来二十一世纪的汽车,很多环保型公交车用的都是燃气发动机,只是采取了压燃式的方法,和柴油机原理差不多。而燃气轿车的燃气发动机,原理和汽油机一样,因为电点火装置的发动机,体积比压燃式发动机的体积要小,噪音也小,更适合小型车辆使用。
所以说,电点火式瓦斯发动机并非不可取,只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不成熟,而且是牵涉到各方面的技术。
电火花塞的技术不成熟,金属材料技术不成熟,导致气缸壁特别厚,发动机重量大,甚至气缸结合不太严密,工作效率极低,燃气发动机的功率也低于汽油机,汽车的最大行程也短了很多。
而二十一世纪的燃气汽车,因为各方面的技术都成熟了,所以汽车的行程可以延长许多,但燃气汽车的行程还是不如汽油机汽车,所以一般是在市区跑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采取燃气发动机,长途大巴、长途货车,私家车,还是采用柴油机和汽油机。
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变速箱,这是一台带有离合器和挡位的变速箱,变速箱有空档、一档、二挡、三挡和倒挡五个档位,脚踩下离合器,发动机转轴同变速箱就分离了,发动机不再带动齿轮转动。空档的时候,发动机的转动,不带动车轴转动。挂上倒挡,车轮就反向转动。一档的时候,车轮转速最慢,但是扭力最大;二挡是过渡挡,三挡是高速挡,汽车速度提升上
去之后,就以三挡行驶,在上坡掉速的时候,可以换成二挡爬坡。
奥托把一台他最新改进的二冲程瓦斯发动机安装在一辆四轮马车前面,再把本茨制造的变速箱安装上去。
发动机在汽车前面,发动机转轴同离合器连接,再连接到变速箱中,变速箱的位置,就在正副驾驶座的中间,正驾驶座的右手,有一个档位手柄,司机踩下离合器的时候,就能进行换挡操作了。
奥托爬上汽车,启动了发动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可是当他用手去拉挂挡的时候,却发现怎么都拉不动,这时候他才想起,换挡要踩离合器,于是他一脚踩下离合器,推上了一档,汽车发出一声轰鸣声,往前冲了出去。
“快换二档!”本茨焦急地喊道。
奥托又踩下离合器,换上二档,等到速度再次提升了,他换上了三挡,汽车在试验场上匀速行驶,车速达到了20公里的时速。
要停车了,奥托一脚踩下了刹车,可是车速减慢下来之后,他要停车的时候,又忘记了要踩下离合器,结果车在快停下来的时候,变速箱齿轮发出了一阵“咔咔咔”的摩擦声。
“快踩离合器!”本茨喊了声。
话声未落,发动机已经自动熄火了。
奥托走下汽车,摇了摇头:“用惯了电传动车,用这变速箱传动车,用起来还是不太适应。”
原本的电传动汽车,操作起来十分简单,简单得就像是后来的自动挡汽车一样简单,只要踩下油门,汽车就开出去了,油门越加大,汽车的速度越高;要停车的时候,先缓缓刹车,最后快停下的时候,再一脚刹死,根本不用考虑换挡和离合的问题,唯一需要换挡的,就是在倒车的时候,往后一推,推到倒车挡即可。
而且这变速箱的汽车,在上坡的时候,一旦熄火了,要起步有些困难,离合器、刹车和油门之间需要很好的配合,三者配合没有掌握好,汽车就从坡上滑下来,然后熄火了。
“还是不大好操作,很不习惯。”奥托说道。
“熟能生巧,其实这车很简单,用了变速箱之后,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减少了发电机和电动机,车的重量更轻了,行程也增加了。”本茨说道。
这辆瓦斯动力汽车,最大时速可达25公里,最大公路行程可以达到50公里,已经是可以投入到商业上了。
本茨对这种汽车再次进行了改进,把原本的木头车轮换成了最新式的充气橡胶车轮,轴承也进行改进,换成了滚针轴承,但是这种汽车的外形还是像一辆没有封闭式车厢的四轮马车,是敞篷式的四轮马车,汽车有四个座位,前面是正副驾驶座,后面两个座位。经过改进的汽车,在公路上的颠
簸减少了许多,速度和行程又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公路行程提高到70公里。
由奥托和本茨研制的第一批瓦斯发动机汽车,开始投产了,这种汽车的最大缺点就是行程太短了,不过在市区取代马车,还是不错的。
本茨公司开工建设了,这家公司,也是隶属于莱茵金属公司下辖的一家公司,专门生产汽车。
厂房是本来就有的,本茨公司奠基之后,莱茵金属公司根据董事长陈新元的命令,给本茨公司提供了厂房,之后又开始招募工人。
半年后,本茨公司开始生产汽车,一辆辆瓦斯动力汽车走下了生产线,被送到德国各地,标出了价格,开始出售。
这种汽车投产后,销路还是很不错,有不少有钱人对这种汽车感兴趣,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虽然行程太短,但是在市区行驶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说,这种汽车还没有独立悬挂装置,车辆的减震几乎完全依靠橡胶轮胎,但是这种汽车一推出来,就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一辆卖价一万马克的汽车,第一批推出来的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一时间,德意志的达官贵人,将军贵族都坐上了这种汽车,这种汽车成为了德意志贵族的炫耀品,如果哪个容克贵族没有一辆汽车的话,那就会被别的容克贵族看不起。
但是戴姆勒并没有去参与这种汽车的研制工作,而是执着的进行他的四冲程汽油发电机的研究。
“呜——”一艘轮船驶入了台北港,轮船停靠在码头上,一辆汽车被吊车从船上吊了下来。
“奔驰汽车!”陈新元看到汽车上那熟悉的标志,心中大喜。
这辆汽车虽然非常原始,但是他的诞生,意味着内燃机时代即将到来了!
陈新元让人给汽车的煤气罐灌满,然后爬上汽车,启动了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在空地上开始缓缓加速,不过速度还是不够快,最大速度也就只能达到25公里。
虽然速度不快,但这已经是工业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有了这种汽车,未来就能出现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随着发动机技术的改进,相信飞机和航空母舰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出现。
陈新元仔细观察了这辆汽车,他发现汽车除了发动机占了最大的重量之外,其他的部分都非常轻便,车厢是敞开式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减轻重量。
不过这辆汽车的可靠性也太差了,用了没多久,车就坏了。
其实在德国,这种情况也经常见到,大街上,人们看到最多的,不是人在驾驶汽车,而是人在推着汽车。最后没办法了,那些贵族乘坐汽车出行的时候,还要由专人来携带马匹跟着,一旦汽车坏了,就把马栓上
去,以马拉着汽车走。经过一段时间,因为故障率太高了,所以汽车的销量又下降了,人们放弃了汽车,又开始使用马车。
“戴姆勒不是在研究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吗?怎么那么久了,也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出来?”陈新元让人发出电报,询问公司情况。
很快,莱茵金属公司就回电了,说四冲程发动机存在点火困难的问题,故障率比瓦斯发动机还高。
陈新元回想了一下,觉得点火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油气混合物中的杂质带来的问题,作为一名化学天才,这个原因他当然知道。可是要如何解决杂质的问题呢?他回想了一下,想到了后世的汽车都有空气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
虽然陈新元不是学机械的,可是他带来的后世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改进还是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
“给莱茵金属公司回电,说要解决点火困难的问题,先试试把汽油和空气都过滤了,取得比较纯净的汽油和空气,再经过混合,看能不能点燃。”陈新元立即让人回电。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65章 不锈钢和汽轮机(上)
莱茵金属公司接到了陈新元的电报之后,立即把电文内容向戴姆勒告知。
“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这倒是一个好主意!”戴姆勒茅塞顿开,一下就得到了启发。
虽然陈新元不懂得汽油机的制造,但是他的小主意,却能给研制汽油机的戴姆勒带来很大的启发。有时候,科技就是一个小小的东西,只要能够想到,一切迎刃而解。
在前世的时候,陈新元就听说过一件事:据说外星人的反重力装置,还有二战德国的飞碟,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只要能想得到,那些东西的结构甚至不会比一个高档抽水马桶复杂!
据说德国科学家能够通过时间机器同远古的神灵进行对话,获得新的能源。所谓的远古神灵,事实上是科技远远领先于地球人的外星人。一旦获得了一种新式能源,什么光速飞行,时空隧道,歼星舰,戴森球,都能制造出来,甚至可以造出从黑洞汲取能力的降维武器。
文明发展到最高级,可以说是神级文明,不仅可以造出降唯武器,把威胁到自己的黑洞消灭,甚至可以重启宇宙!而在宇宙被他们重启的同时,神级文明可以跳跃维度,自己避免灭亡。
这些当然对于地球人来讲是太过于遥远了,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也不过才0.7级文明,要真正进入一级文明,需要集中全世界的力量来发展科技。
但是战争存在,事实上也是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人类世界若是完全进入和平,科技发展速度也会减缓下来。不过完全和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始人都有战争,不要说现代人类了。
戴姆勒立即投入到空气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的研制工作之中,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新元估计戴姆勒真正造出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估计还得个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个时代,真正的主流还是蒸汽机和蒸汽轮机之争,燃油锅炉和燃煤锅炉之争。
莱茵金属公司的蒸汽轮机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们正在研究最新式的多级式蒸汽轮机。
由于陈新元的影响,蒸汽轮机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了25年出现!只不过目前已经投入到使用中的汽轮机,都是单级汽轮机,原理和水轮机有些相像,只不过把水流驱动改成了气流驱动。
其实蒸汽轮机最大的难题,就是材料方面的科学。叶片在高温高压气体的冲击之下,不能出现变形,这个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而陈新元本身就是一名化学家,在材料技术方面,他的技术比这个时代先进了许多。
叶片是汽轮机的关键零件,又是最精细、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在极苛刻的条件下承受高温、高压、巨大的离心力、蒸汽力、蒸汽激振力、腐蚀和振动以及湿蒸汽区水滴冲蚀的共同作用。
军舰的舰体钢板,因为浸泡在
海水中,需要涂上一层防锈漆来仿制舰体受到腐蚀而生锈。所以舰船的水线以下部分都是红色的,那种红色的油漆事实上就是防锈漆。
若是去了造船厂参观,可以发现,任何一艘船体,在刚刚涂油漆的时候,都是先涂上一层防锈漆,这时候的船体,整个都是红色的。之后是对水线以上部分和水线以下部分再进行涂油漆,水线以下部分再多涂上一层红色油漆,用来增加保护作用;而水线以上部分,根据需要涂上灰色、白色、黑色等各种颜色的油漆,把红色的防锈漆盖住了,这就形成了船舶的多种颜色。
后世苏联和俄罗斯的战舰,为何甲板是红色的?其实是为了节约成本,就是防锈漆的原色,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为了节省成本,就没有在甲板上再涂上绿色或灰色的涂装了,所以苏俄式战舰,甲板都是醒目的红色。
舰船,就是依靠防锈漆来防止海水的腐蚀。
而汽轮机的工作条件,一点不比浸泡在海水中的船体条件好,条件只能是更加苛刻。
另外,蒸汽轮机的叶片,也不可能涂上防锈漆,在如此高温高压的蒸汽冲击之下,涂上油漆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脱落。
这时候德国人的潜艇已经用上蒸汽轮机了,可是那些蒸汽轮机的叶片寿命都非常短,一艘潜艇使用不到一年,就要更换汽轮机叶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新元想到了用不锈钢制造叶片的办法。
设在海口的兰芳钢铁厂,陈新元亲自到钢铁厂参观指导。
这时候,钢铁厂正在生产一种新式钢材。
根据陈新元的指导,钢铁工人们往炼钢驴里面添加了铬、锰、镍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
第一炉的不锈钢出炉了,红色钢水被倒入槽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钢水逐渐冷却,等到完全冷却,凝固成一块钢板之后,所有人都惊奇的发现,这块钢板不是往常那种黑色的钢板,竟然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银色钢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