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雄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坦克兵
“左满舵!”法军舰长惊恐地大叫起来。
库里口号战列舰左满舵,躲过了一枚射来的鱼雷,可是第二枚鱼雷却没有躲过,击中了这艘近万吨级的巨舰,鱼雷击中了库里口号战列舰的尾部,在尾部舱室内发生剧烈爆炸,舵机和螺旋桨的转轴都被炸毁,这艘战列舰速度慢了下来。紧接着,又是两枚鱼雷击中这艘战列舰。
连中了三枚鱼雷的库里口号战列舰浓烟滚滚,战列舰被炸开了三个口子,汹涌的海水涌入这艘舰内,这艘战列舰满满倾斜,在半个小时之后沉入海底。
“快退!”法军舰队司令古尔东下了命令。
这一仗,明显是败了,而且是惨败,被击沉了两艘万吨级战列舰!还损失了三艘巡洋舰、五艘驱逐舰和七艘鱼雷艇,刚刚出来的时候威风凛凛的舰队,已经只剩下几条残破船只。
法军舰队开足马力逃跑,可惜他们跑也跑不过美国人的战舰。
美军舰队司令威廉·伊顿钱德勒下了命令,让两艘布鲁克林级巡洋舰带着鱼雷艇大队,去追击败逃的法军舰队。
天色很快就暗下来了,一旦
进入了天黑,两艘重型巡洋舰掩护鱼雷艇,就能对法国人残存的舰队发起攻击。美国人这次野心极大,想要把法国人的舰队全部留下!毕竟英法列强的破交舰队早就让美国人深恶痛绝了,这两个国家的破交舰队,击沉了大批美利坚联邦的商船,使得大批的物资和粮食沉入海底,给美利坚联邦制造了巨大的损失。
如今是报仇雪恨的时刻,美国人怎么可能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呢?
20时25分,美军的两艘布鲁克林级巡洋舰追上了狼狈逃窜的法军舰队,两艘美军驱逐舰以探照灯照射海面,发现了落在后面的一艘驱逐舰。布鲁克林号和他的姊妹舰一通炮火,就把那艘法军驱逐舰送入海底。
接着,美军两艘重巡洋舰又追上一艘法军驱逐舰,在两艘巡洋舰夹击下,那艘驱逐舰被打得断成两截沉入海底。
美军鱼雷艇没有打出探照灯,而是利用重巡洋舰打出的探照灯照明,自己躲在黑暗中,向法军舰队冲去。
这就是灯下黑,法军舰队被探照灯包裹着,无法发现躲藏在暗处的美军鱼雷艇。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75章 平板船和飞艇
美军舰队取得了完胜,法国人的这支舰队,最终只逃回了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四艘鱼雷艇,法军最后一艘战列舰,马特尔号战列舰也被美军鱼雷艇击沉。而美军自己的损失,仅仅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和三艘鱼雷艇,所有的战列舰、巡洋舰都保存下来,最多只受了点轻伤。
威廉·伊顿钱德勒说道:“我们终于击败了一支干涉军舰队!我们打败了法国人的舰队,可是小伙子们不要太大意了,因为还有更加凶恶的敌人等着我们!那就是英国人!”
英国人的舰队,那才是海上无敌的存在!
美军舰队异常小心翼翼的航行,他们派遣了鱼雷艇和驱逐舰,四处分散出去,一旦发现英国舰队的身影,立即以无线电报汇报,让主力舰队避开英国舰队。
毕竟英国人的舰队太可怕了,美国海军虽然击败了法国人的舰队,可是他们知道,自己肯定不是英国人的对手!所以远远的发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美国人想的不是硬冲上去打,而是远远的就躲开了,反正一句话:惹不起躲得起。
英国人的破交舰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这支由美军最强舰队护航的商船队,被美国人巧妙的躲开了。美军舰队在海面上经过了一个月的航行,终于抵达巴西,之后又开往阿根廷,从这两个国家获得了粮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把粮食运回到了美利坚联邦政府控制区。
佛罗里达海以美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这场海战,给全世界上了一课,人们发现,战列舰的副炮不需要太多种型号,一艘战列舰,应该是加强主炮火力,副炮只要有一种速射炮再配上一排机关炮就可以了。
这种全新思路的出现,英国人首先开始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造舰的竞赛,于是一种被称之为无畏舰的新式战列舰,在五年后开始大批量的下水,所谓的无畏舰,就是采取单一口径的主炮,取消了次一级口径主炮,这样有利于统一指挥。
英国人即将建造的无畏舰战列舰,装备了五座双联装45倍口径305毫米主炮,虽然口径小了,但是身管倍数增加了,炮管长度长了,火炮的威力比原来的340毫米主炮更大了,而且精确度更高了,射速也提高了。这种战列舰的副炮,只留下二十门76毫米速射炮和二十门40毫米机关炮,是专门用来对付鱼雷艇的。
面对英国人疯狂的造舰计划,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始造舰,法国人也在建造无畏舰,德国人也在建造。这种新式的战列舰,成为了世界列强海军的统一标准。
德国人建造的拿骚级战列舰排水量达到了20535吨级,装备十二门280毫米主炮,十二门150毫米速射炮和十六门88毫米速射炮。
法国人建造的科尔贝克号战列舰,排水量更是达
到了惊人的26000吨级!装备了十二门305毫米主炮,二十二们138毫米副炮,七门76毫米速射炮和四门45毫米机关炮。
而美国人准备建造最新式的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排水量17746吨级,装备八门305毫米主炮和二十二门75毫米副炮。
也就在各个国家疯狂建造战列舰的时候,陈新元的兰芳帝国,却没有加入到世界列强造舰竞赛中,他却是打算大量建造一种新式的战舰。
兰芳帝国位于婆罗洲岛的坤甸造船厂,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奇怪的船,这艘船的排水量不小,达到了14450吨级,这艘船的涂装,明显是海军的蓝灰色涂装,但是奇怪的是,这艘船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一般的战舰,而是一艘顶部全平的船,上层甲板上面,只有孤零零的一座独立的舰桥位于船的右舷位置。
没有人知道这艘奇怪的船到底有什么用,这艘船虽然是一艘军舰,可是上面的火力也太弱了吧?只有四门152毫米单管炮,六门76毫米副炮,八门40毫米机关炮,四挺15毫米机枪和十挺12.7毫米机枪。如此庞大的吨位,这样火力确实很不般配。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艘军舰的上层甲板下面,有一个非常开阔的空间,这个开阔的空间,才是真正主甲板的位置,从主甲板到上层的平台甲板之间,有三台巨大的升降机。
这艘怪船开出来的时候,兰芳海军司令黄德美根本就不理解,这样一艘大船有什么用?能打仗吗?装甲不厚,火力太弱,唯一的优点就是吨位够大,而且航速也够快,这艘船装备了最新式的透平式多级蒸汽轮机,最大航速可达30节的惊人速度!
陈新元就坐在这艘怪船上,同海军司令黄德美一同出海。
黄德美在这艘巨舰内参观了好几遍了,他对这艘巨舰的感觉就是,这是一艘巨型的运输舰吧?那么大吨位的一艘巨舰,装甲那么弱,火力也那么弱,除了吨位大,速度快之外,真看不到任何优点了,这艘船有什么用呢?
但是这艘船,被陈新元命名为郑和号,船的舷号为cv-1号,上层的平台甲板上有写着cv-1号的船舷号,船艏两侧也有船舷号。
郑和号“运输舰”出海之后,在大海上逛了一圈,船的速度确实非常快,令人感觉风驰电掣,确实无愧于“高速运输舰”的称号。没有人知道这艘船的最终用途到底是什么,只有陈新元自己心里清楚。
转眼到了1866年了,德国人制造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研制成功,根据陈新元的要求,两台大功率的发动机被送到兰芳。
兰芳制造出了一艘硬壳气球,这种硬壳气球,和原来的气球不一样,不是圆形的,而是纺锤型的,在硬壳气球的外形是流线型的,气球的
底部,一件舱室就吸附在气球的底部。
好吧,事实上这是一艘硬壳飞艇,而不是气球。
灌入气囊内的气体,是氦气。作为一名化学家的陈新元,要提取氦气,还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氦这种元素,因为比重比空气轻得多,而且又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变成化合物,所以大自然的空气中的氦气,最终都会飘逸到太空中去。地球上的氦气,多半是储存在地下,只能从地下来获得是最快捷的办法。
天然气中,就含有氦气。
先把天然气冷凝了,再进行净化处理,从中就能把氦气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但是因为在地球上的氦气含量十分稀少,所以氦特别宝贵,提炼的成本不低。
氢气球的上升和下降,上升的时候是解开绳子,气球就上升了;要降落的时候,放出气囊内的氢气,气球就下降了。可是这种办法不适用于珍贵的氦气,氦气十分宝贵,不可能放出氦气来让飞艇下降。
但是这个难不倒陈新元,他前世里就是一名军事爱好者,知道氦气飞艇起降的控制办法:采取双重气囊的方式,外层是硬壳气囊,内层有一个软气囊,软气囊内灌入氦气。外面的硬壳气囊内,灌入压缩空气。
飞艇在起飞的时候,打开外气囊的阀门,让硬壳气囊内的压缩空气放出去,这样内气囊受到的压力减小,充满氦气的内气囊膨胀,飞艇的比重比空气轻了,就上升了。
下降的时候,用空气压缩机往外气囊内灌入空气,空气进入外气囊内,给内气囊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内气囊就缩小了,里面的氦气被压缩之后,比重增加了,飞艇的比重增加,就开始缓缓降落。
这种原理,其实和潜艇的原理一样,外气囊相当于潜艇的水柜,水柜灌入水,潜艇下潜;放出水,潜艇上浮。气囊灌入空气,飞艇降落;气囊放出空气,飞艇升空。
这艘飞艇长度为120米,直径25米,体积相当于一艘海上巨舰的大小了,但是质量却非常轻,只有几十吨。这艘飞艇使用两台大功率汽油机,功率为420马力,飞艇的飞行速度为130公里每小时。
飞艇被命名为奋进号,这艘飞艇可以搭载十名士兵和五吨物资,由两名飞行员操纵。飞艇隶属于海军,奋进号在完工之后,就直接编入了海军服役。
1866年10月2日,坤甸军港码头上,汽笛一声长鸣,郑和号“高速运输舰”拔锚起航,缓缓离开了码头,往外海开去。陈新元也乘坐在郑和号上,而海军司令黄德美亲自驾驶这艘“高速运输舰”前往南海。
郑和号驶出了一天一夜之后,通讯室内的士兵通过大功率无线电台,不断的汇报自己目前的位置。
10月4日,这一天的天气非常好,万里无云。没有轮
到当值的舰员们纷纷爬上宽阔的平台甲板,远眺天空。
“来了!”有人兴奋的大喊一声。
郑和号“高速运输舰”后面的高空中,出现了一个灰白色的银子,空中还传来了引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奋进号飞艇来了。
飞艇抵达了郑和号的上空,发动机减慢速度,飞艇悬停在郑和号“高速运输舰”的上空,伴随着空气压缩机的声音,飞艇的高度缓缓的降落下来。在即将抵达郑和号那宽大的平台甲板的时候,飞艇上抛下了绳索。
平台甲板上的士兵立即接住绳索,把飞艇系留在甲板上。
奋进号飞艇的体积十分庞大,停在巨大的郑和号“高速运输舰”的甲板上,几乎和甲板一样长了,宽度也和船都快差不多了。
“准备,把炸弹搬上去。”陈新元下令道。
几名士兵气喘吁吁推着小推车,小推车上装着一枚炸弹。随后就有人把炸弹挂在飞艇上。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76章 空袭(一)
这艘飞艇可以携带十枚200公斤的炸弹,或是四枚500公斤炸弹,飞艇上有两挺机枪,可以对地面扫射。
郑和号“高速运输船”上的水兵们,给飞艇装上了炸弹,还给飞艇加了油。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飞艇就准备起飞了。
“走,我们登艇。”陈新元邀请黄德美登飞艇。
“陛下,您千万不能以身涉险啊。”黄德美和一群海军官兵们苦苦相劝。
“放心吧,这飞艇很安全的,要是现在有飞机,我还真不敢坐。”陈新元笑道。
如果这个时代出现了飞机,人类早期的飞机安全性就很差,经常失事。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就是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摔死了。虽然早期的飞机速度慢,飞行高度低,但是经常摔,尽管摔死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断胳膊断腿的,摔半死的很多。
只是目前的汽油机功率还不够大,陈新元没有把握让飞机飞上天。但目前这艘飞艇,却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空中交通工具,因为飞艇使用氦气升空,即使被击穿了漏气,也是慢慢漏气,有足够的时间逃生。飞艇对发动机的功率要求不高,因为飞艇不是依靠空气动力学升空的,而是依靠空气浮力升空。
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空气压缩机故障了,飞艇的外气囊又漏气了,这样飞艇就无法落地,将会越飞越高,直到最后,气囊承受不住压力爆炸,那就直接从高空掉落下来摔死了。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飞艇的内气囊内也有放气的阀门,一旦出现压缩机故障,飞艇无法降落,就会放出内气囊的氦气,让飞艇强行落地。
陈新元登上了氦气硬壳飞艇,黄德美见皇帝陛下都登上飞艇去试验了,他不好意思不跟上去,于是也上了飞艇。
“起飞!”陈新元下令道。
飞行员拨动起飞的阀门,外气囊内的压缩空气缓缓放出去,外气囊内的空气减少,内气囊受到的压力小了,充满氦气的内气囊膨胀,飞艇便缓缓升高。
飞艇在郑和号的甲板上升空,距离海面的军舰越来越远,不久之后,从飞艇上望海面望去,只见郑和号变成了火柴盒那么小。
“啊!我飞上天空了!”黄德美喊叫起来。
之前的战舰装备了系留热气球,不过黄德美从来就不敢乘坐热气球升空,反而是他的儿子黄位,不止一次乘坐热气球升空。但是舰队用的热气球是系留热气球,也就是固定在军舰上的,不能自由飞行,只能系在军舰上,军舰跑到哪里,热气球跟到哪里。热气与也不是自由升降,升空的时候加大火焰,送入的热气增加了,就升空了。降落的时候,减少或熄灭火焰,军舰上的人拉动缆绳,把热气球拉下来。
而现在的这艘飞艇,在起飞的时候,系在军舰甲板上的绳子就解开了,飞艇上的士兵收起
了缆绳,飞艇很快就升入高空。
飞艇的驾驶舱和生活区都在气囊下面,气囊下面悬挂着一间房屋,房屋的前面是驾驶舱,驾驶舱的前面、两侧和下面都是玻璃,驾驶舱内坐着两名飞行员,一人是主驾驶,控制飞艇的速度、航行、升降;另外一人是副驾驶,主要控制飞艇的水平舵、气囊空气压缩机、飞艇平衡等工作。其实只要一名驾驶员就够了,但在空中飞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需要两人配合。
事实上,这艘飞艇配备了四名飞行员,两班制度,轮流驾驶。
飞艇上一共有十二个人,四名轮换的飞行员,一名无线电通讯员,四名机枪手、一名机械师和两名投弹手。飞艇上还有卧室,因为飞艇的空间足够大,飞艇上每一名官兵都有独立的床位,飞艇上还有一间卫生间和一间厨房。现在飞艇多了黄德美和陈新元两人乘坐,一共有十四个人在上面,也不会显得拥挤。
有些舱室,底部装有斜的玻璃窗,可以从空中鸟瞰海面。
飞艇越飞越高,看着脚下的大海和白云,黄德美感觉自己有置身云霄的感觉:“第一次飞上天空,这感觉真好啊。”
“飞往目标,让黄将军你见识一下,我们飞艇的攻击力。”陈新元笑道。
飞艇飞往预定海域,即将抵达预定海域的时候,可以看到前面的海面上有几艘船在航行。其实是前面的船拉着后面的靶船,在海面上航行。飞艇这次的任务,就是对靶船进行投弹攻击。
“准备攻击,高度降低!”正驾驶和投弹手交换了命令。
正副驾驶一起配合,飞艇的飞行高度从8000米的高空一直往下降落,降低到了距离海面只剩下1000米的时候,飞艇飞行的速度减慢下来,同靶船保持同向飞行,经过计算,飞艇的速度只比靶船略快一点点。
“投弹!”机长兼正驾驶一声令下。
投弹手一拉投弹手柄,挂在飞艇外面挂架上的两枚200公斤炸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向海面上的靶船砸下。
“轰轰”海面上响起了两声巨响,炸弹落在海水中,腾起了冲天水柱。
“没有命中。”投弹手失望的说道。
“速度、风向和风速都有关。”机长说道。
陈新元点了点头:“先测好风向风速,再根据速度表进行计算,计算完之后再投弹,才能提高命中率。”
“为什么不能再靠近点投弹?”黄德美问道。
“不能再近了,再近的话,假如我们攻击的不是靶船,而是敌舰,那么敌舰上的机枪就能击中我们。”陈新元回道。
毕竟飞艇的体积庞大,不像飞机,可以规避海面射来的机枪子弹和机关炮弹,所以飞艇只能远远的高空投弹。
两名投弹手根据机长送来的数据,经过了一番复杂的计算,在确定好了瞄准提前量之后
,把剩下的八枚200公斤炸弹全部投下去。
“轰轰轰”海面上响起了一连串爆炸声,呼啸而下的炸弹击中了靶船,共有五枚炸弹命中目标,其余的三枚炸弹落空。炸弹击中靶船,一枚炸弹不偏不倚刚好从烟囱钻入,在船体内发生剧烈爆炸,接着几枚炸弹分别命中了中部、船艏和船尾,这艘靶船燃起冲天大火。
“快解开缆绳!”前面拖船上的战士大喊道。
缆绳被解开,后面的靶船在浓烟烈火中缓缓沉入海底。
“哈哈哈!”黄德美哈哈大笑,“我终于明白了,我们那艘怪异的平板运输船是干什么用的!原来是给飞艇补给的啊!一艘飞艇,可以轻松击沉敌人一艘战列舰!我们这样的一艘平板运输船,敌人再多的战列舰,都能把他们送入海底。”
陈新元点了点头道:“黄将军,其实你说的也不完全正确,我们那艘平板运输船,其实就是航空母舰!主要是用来对水面舰艇部队发起空中打击用的。不过,航空母舰并非是用来搭载飞艇用的,而是要用来搭载飞机!虽然现在飞机还未诞生,可是在不久的将来,飞机诞生之后,航空母舰将会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
“飞艇难道不能对海面攻击吗?”黄德美问道。
“可以是可以,可是飞艇的体积太大,规避的性能很差,很容易被击落。只要对手知道了飞艇能发动空中打击,他们就会想到造出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来应对,到了那个时候,飞艇就根本没办法靠近投弹了,还未靠近,都会被人打下来。”
虽然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袭演戏成功了,可是这种搭载炸弹的飞行器只能用一段时间,在一段时间之后,对手想出了对策,轰炸飞艇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换成轰炸机和鱼雷机取而代之,由轰炸机和鱼雷机来执行对海攻击的任务。到了轰炸机和鱼雷机问世的时候,航空母舰将会在历史舞台上发挥极大的作用。
黄德美笑道:“这船的造价比战列舰低得多了,而攻击力是战列舰根本不能比的!”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想办法提高汽油机的功率,只有功率上去了,才能造出体积小,速度快的飞机。”陈新元说道。
这时候的汽油机还非常落后,这艘飞艇上装备的两台大功率汽油机,体积非常大,而且是直列式活塞发动机,还不是后来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星式活塞发动机,所以说,要研制出飞机,还需要有一段路子要走。陈新元只是一名化学家,而不是机械专家,制造飞机不是他的事情,需要空气动力学和机械工程师来完成。
飞艇的空袭取得了成功,郑和号飞艇编入了海军。过了三个月之后,第二艘飞艇也编入了海军。
半年后,一共有四艘大型飞艇和十二艘小型飞艇编入海
军。
1867年7月6日,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日本东京湾启航,缓缓驶向太平洋的对岸。这支舰队的中心不是战列舰,而是郑和号航空母舰。目前这艘航空母舰,其实是一艘飞艇母舰,搭载四艘飞艇。不过飞艇的体积太大了,只能轮流停靠在航空母舰上,飞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舰队一起飞行。
以郑和号航空母舰为中心,担任护航的有广东号和上海号战列舰,还有广州号、长沙号、杭州号、福州号巡洋舰,这支舰队另外还有十二艘驱逐舰和四艘鱼雷艇母舰伴随,每艘鱼雷艇母舰搭载十艘鱼雷艇。在人们看不到的海水之下,还有两艘潜艇一起行动。
这支舰队的目的地,是通过白令海峡,走北冰洋航线,进入大西洋。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77章 空袭(二)
海军司令黄德美亲自率领这支舰队,这支舰队的旗舰是郑和号航空母舰。这艘排水量14000吨级的巨舰,在主甲板上面覆盖了一层平台甲板,平台甲板和主甲板之间,有高度五米的巨大空间,那是未来的机库甲板。目前飞机还未诞生,这块空间就被用来搭载鱼雷艇和十二艘小型飞艇。作战的时候,可以放出鱼雷艇去攻击对手。
舰桥位于平台甲板的右侧,整块空荡荡的甲板上,孤零零的立着一座高高窄窄的舰桥,驾驶室、指挥台都在舰桥上。
“呜——”郑和号汽笛一声长鸣,从平台甲板右下方伸出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航空母舰以十五节的经济航速,在太平洋上航行。黄德美的儿子黄位,如今是郑和号的舰长,他已经是准将军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