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雄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坦克兵
汉斯操起机枪,又瞄准了地面一门正在对空
中射击的高射炮,他压下了机枪扳机。
“咣”炮口喷出一团火球,炮弹向空中飞来。戈尔茨一压操纵杆,飞机一个急剧的转身,炮弹擦着飞机翼尖飞过。
在戈尔茨转身的时候,汉斯努力的压住机枪手柄,枪口始终对准目标。航空机枪发出愤怒的嘶吼声,机枪子弹打在高射炮阵地上,只见地面高射炮阵地上腾起了无数弥漫的血雾,法军炮手一个接一个惨叫着倒下。
戈尔茨再次拉起操纵杆,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螺旋桨高速转动,发出划破空气的嘶鸣声,令地面的法军士兵心惊胆战。他操纵着飞机,往一颗企图回收的热气球猛扑而去。
此时热气球已经缓缓降落到1000米以下的低空,若是飞机进入低空,很可能被地面的防空火力击落。但是戈尔茨毫不犹豫的压低了高度,飞机向热气球猛扑而去。
“砰砰砰”地面的法军士兵端起步枪,对准正扑下来的飞机猛烈射击,无数子弹射上天空,戈尔茨只感觉,机翼上中弹,出现了一个破洞。但是一个小小的破洞丝毫不影响他的飞机。
“哒哒哒”戈尔茨按下了电按钮,两条火镰飞扑而出,子弹从空中射了下来,击穿了热气球的气囊顶部。
顶部漏气的热气球气囊一下就瘪了,因为热气是往高处冒的,若是气囊的侧面破了,还能支撑一会儿。可是顶部破了几个洞,气囊一下就支撑不住了,更何况,热气球为了回收,火炉已经关闭,没有新的热气注入,结果这颗热气球飞快的坠向地面。
戈尔茨在俯冲的同时,操纵飞机,从站得整整齐齐,端起步枪射击的法军士兵头顶掠过,他压下了电按钮。
“哒哒哒”两挺机枪射出火舌,两条弹痕从地面扫了过去,站得整整齐齐,端着步枪射击的法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下,有不少人被威力巨大的12.7毫米子弹打得粉身碎骨,有的人身首异处,有人胳膊大腿被打掉。
航空机枪扫射过去,留下了遍地尸体。
戈尔茨迅速拉起飞机,就在飞机机头冲向高空的时候,尾部座舱内的汉斯压下机枪扳机,尾部机枪向地面来回扫射,打得地面奔跑的法军士兵一片片倒下。
“该死的普鲁士人,那是什么鬼玩意儿?”法国人惊恐的看着一架架飞机从自己的头顶掠过,他们的热气球就像是活靶子一样,纷纷被德国人打得从空中掉落下来。
戈尔茨并没有驾驶飞机离去,他看了一眼燃油表,飞机上的燃油还足够他飞行50分钟左右,于是他决定,攻击法国人更有价值的目标!这一次出来,就打掉了几个毫无还手能力的气球,这简直就像是大人欺负小孩子了,因此,他决定去干掉几艘法国人的飞艇再回去。
“哈哈,果然有飞艇!”戈尔茨发现远处天
空中有一个纺锤型的物体正在飞行,他大喜过望,一压操纵杆,飞机向法军的飞艇方向飞去。
打掉一艘飞艇,那比打下十颗气球效果都好,那些法国人的飞艇上面,还有机枪可以扫射地面的,当然了,如果自己驾驶飞机向法国人的飞艇扑去的话,飞艇上的机枪也可以攻击自己。
戈尔茨的飞机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往八公里外的法军飞艇扑去。
“该死,德国佬的怪物来了!他的目标是我们!”飞艇上的一名士兵惊恐的喊道。
“快,降低高度!往我们的高射炮旁边飞!”飞艇上的法军军官喊道。
法军的飞艇迅速降低高度,往己方高射炮阵地上空飞了过去。
戈尔茨却没有放弃,仍然驾驶飞机,继续往法军飞艇的方向杀了过去。就在此时,法军的高射炮开火了,只听到一阵“轰轰轰”的炮声,地面高射炮不断喷出火光,炮弹飞上天空,从戈尔茨的飞机两边呼啸而过。幸亏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否则他的飞机早就被爆炸的弹片撕成碎片了。
看到飞艇的高度正在降低,戈尔茨心急如焚,他只怕飞艇一旦落在地面,就无法击毁了。
“哒哒哒”飞艇上的机枪出了一长串子弹,戈尔茨摇晃飞机,躲过了射来的子弹。他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有了,飞到飞艇上面,再俯冲下来攻击,这样又能挡住地面法国佬高射炮的视野,又能让飞艇上的机枪失去作用!
想到这里,戈尔茨拉起了飞机,飞机直冲高空。
“嗖嗖嗖”一条条弹痕从戈尔茨的飞机两边划过,那是地面法军的高射机关炮和高射机枪射来的炮弹和子弹。但是他的飞机高度已经拉起来了,地面法军的防空火力不容易击中他。
飞机冲入了5000米高空,此时飞艇距离地面只有大约800米。
戈尔茨操纵着飞机,从高空开始往地面俯冲,不过他的俯冲是对准了飞艇上方俯冲下来。
“咣咣咣”地面的大口径高射炮不断开火,炮弹呼啸着飞上天空,戈尔茨摇晃机翼,灵活的躲过炮弹。
“咚咚咚”一串串高射机关炮炮弹呼啸而来,擦着机身划过。
戈尔茨一直从5000米高空,俯冲到了1200米的低空,他按下了机枪按钮。
“哒哒哒”两挺机枪吐出一条条火舌,密集的子弹在飞艇的顶部打出了几个库隆。就在飞机眼看着就要撞上飞艇气囊的时候,他猛然一拉操纵杆,飞机拉起,尾部的汉斯转动机枪,瞄准了飞艇,“哒哒哒”打出了一长串子弹。
福克式飞机的发动机所有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了,飞机拉起来,机头对准天空,随后又往后翻滚,在空中划了一个圈子,再次俯冲下来,前面的机枪再次咆哮。
“这动作太牛逼了!也不怕失速啊!”汉斯擦了一把冷汗。
“不怕,我利用俯冲的速度,拉起来后,再俯冲,只要保持速度,就不会失速。”戈尔茨笑道。其实他握着操纵杆的手也都湿了,皮手套下的手心一把冷汗。
以这个时代的飞机发动机,这样干确实很危险,非常容易失速。而且一旦失速的话,飞机就会撞上飞艇气囊,螺旋桨虽然可以撕碎气囊,可是飞机也会被气囊裹住,跟着飞艇一起掉在地面。
飞机再次拉起的时候,戈尔茨明显感觉发动机的力量已经不足了,他没有再一次进行危险动作,而是继续往高空升去。后座的汉斯再次射出了一串子弹,飞艇气囊上又出现了几个破洞,可是庞大的飞艇却仍然是缓缓降落。
“这东西生命力太强了!中了那么多子弹,也没有打下来。”戈尔茨失望的说道。可是此时,他已经没有机会再攻击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飞艇落地。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416章 飞行大队受挫
戈尔茨的飞行大队大获全胜,胜利返航了,他们的飞行大队以受伤了三架飞机的代价,共取得了击落法军热气球二十九颗,击伤热气球二十三颗,击伤飞艇一艘,击毙法军空中观察员六十七名,击毙法军飞艇飞行员一名,击毙法军地面高射炮手和高射机枪射手四十六人的战果。
虽然戈尔茨的飞行大队大获全胜,可是在这次的空袭行动中,这些飞机也暴露出了严重的不足:首先就是攻击武器威力太小了,需要击中热气球的燃气罐,引发爆炸,才能秒杀热气球;若是子弹击中热气球的气囊,需要耗费大量的子弹,把气囊打成渔网一样,热气球才会坠毁。若是只有一串子弹击中热气球的气囊,最多也就是撕开几个破洞,热气球虽然漏气了,但还是可以缓缓的回收,热气球上的法军空中观察员也不会因此丧生。
至于对法军飞艇的攻击,那么效果就更差了,戈尔茨和汉斯两人把剩下的子弹全部打完了,也未能击落飞艇,还是让那艘飞艇缓缓落地了,战果仅仅是击毙了一名法军飞艇飞行员。
事实上,不仅是飞机上的航空机枪威力太小了一些,就是德国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威力也太小了一些,高射机枪不用说了,威力和飞机上的航空机枪差不多,很难真正摧毁热气球,几乎无法摧毁飞艇;高射炮威力虽然较大,但是引信的问题,大部分的炮弹在击穿气囊之后不会发生爆炸,而是直接从气囊中间穿过去了,也就是说,打在热气球上,打在飞艇上,是一对对穿的洞,这样的话对热气球和飞艇的杀伤力就非常有限,中弹的热气球还能回收,飞艇还能返航,只有高射炮炮弹击中热气球吊篮或是飞艇座舱,才能秒杀。
飞艇的生命力其实还是很强的,即便是真实历史上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填充氢气的齐柏林飞艇,英军用战斗机攻击,最早的攻击也发现很难摧毁,后来英国人发明了穿甲燃烧子弹,击穿飞艇气囊蒙皮的时候引发火焰,这才能把飞艇烧毁。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人缺少氦气,氦气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德国人只能用氢气来填充飞艇,结果就很容易被摧毁。
而这个时代的法军飞艇,都是热气飞艇。
热气飞艇的载重量和航程都远远低于氢气飞艇,但是很难击落。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这位在真实历史上一战中杰出的军事家,现在是德国航空大队的大队长,他驾机返航之后,立即提出了飞机武器威力不足的问题。
“是否能够改进机载武器呢?”戈尔茨率先提出了改进意见。
德军指挥官施泰因梅茨点了点头:“是可以让莱茵公司的人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原本在地面用的高射机关炮安装在飞机上面。”
莱茵公
司的奥托·李林塔尔等人接到了俾斯麦首相给他们下达的任务之后,就在着手改进飞机的机载武器。
“根据前线的戈尔茨汇报,我们的机载武器存在着威力太弱的问题,对付一艘法国人的飞艇,一千多发机枪子弹全部打完了,还是未能完全摧毁法国人的飞艇。”李林塔尔对在座的技术员们说道。
按照首相俾斯麦的要求,希望能够把高射机关炮安装到飞机上面。但是问题就出现了,机关炮的后坐力远大于航空机枪,重量也将会增加很多,这就需要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而且载弹量又要减少了许多。譬如说,安装上一门20毫米机关炮,原本可以携带3000发子弹的飞机,只能携带300发到500炮弹了,若是安装30毫米机关炮,就只能携带150发炮弹甚至更少。
“安装机关炮的做法也不可取,根据前线高射机关炮手的反应,很多热气球被我们的机关炮击中之后,大部分的炮弹都是直接穿透过去,不会在气囊内爆炸,这就无法起到摧毁热气球的效果。”李林塔尔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在机枪威力上做文章了,能否制造出一种可以爆炸的子弹?”弗拉克问道。
“可是子弹的口径就那么点大,要制造那么小的引信,在技术上十分复杂,机枪消耗子弹的数量巨大,那样成本太高了,爆炸威力也不大,我们的军方恐怕承受不起那么大的负担。”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我们还是必须在枪的方面和子弹的方面改进,否则就要重新设计飞机了,现在重新设计飞机,肯定来不及投入战场。当然了,重新设计一种新式飞机的工作也要立即展开,同步进行。”李林塔尔点了点头道。
后来,在一名技术人员努力下,制造出了一种叫穿甲燃烧弹的子弹,这种子弹的铜皮和钢芯之间装入了白磷,平时因为的密封的,白磷同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在子弹发射出去之后,撞击目标,钢芯在惯性作用下往前推动,刺破铜皮,产生的热量以及铜皮破裂,流入的空气使得白磷燃烧,这样在击穿目标的同时,子弹就能燃烧。
之后工人们对穿甲燃烧弹进行实验,发现在击穿木板和薄铁皮的时候,子弹都会喷出燃烧的白磷,点燃目标。但是在对气球的气囊进行射击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气囊很薄,子弹在穿透气囊的时候,不足以引发钢芯运动,自然也无法点燃白磷,效果就和普通的子弹击穿气球的气囊一样。
遭到空袭的法国人也在改进,一批新的气球和飞艇升空了。
飞机机载武器的改进工作还未完工,但发现法国人的炮兵观瞄热气球和侦察热气飞艇升空,戈尔茨的航空大队还是得出发。
震耳欲聋的飞机轰鸣声中,戈尔茨率领的二十
四架飞机向法军阵地上空飞去,准备攻击那些升空的热气球和侦察飞艇。
“轰轰轰”机群还未进入法军阵地上空,就听到地面响起一阵轰鸣的炮声,从空中望去,只见地面火光闪烁,一门门高昂着炮口的火炮对空中射出了一排排炮弹。
“该死,法国佬的高射炮居然能打得那么远!”戈尔茨大喊一声。
这时候距离法军前沿阵地还有五公里!法国人的高射炮就已经开火了,呼啸的炮弹不断飞上天空,从飞机的两边划过。有些炮弹在还未抵达机群之前就爆炸了,甚至还有的炮弹在机群中间爆炸!横飞的弹片击伤了一架飞机。
“轰”又是一声巨响,一枚炮弹在机群之中炸开一团黑烟,一架福克多用途飞机的发动机不幸被碎片击中,这架飞机立即冒起滚滚黑烟。
“我受伤了!”那个名叫巴赫的飞行员大喊道。但是在这个没有无线电对讲机的时代,巴赫喊叫的声音再大,除了他后座的战友外,其他飞机上的战友根本听不到,他的喊叫声,被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的扇动声和空气的呼啸声掩盖住了。
“巴赫,你快返航,不用管我们!”戈尔茨虽然没有听到喊叫声,但他看到巴赫的飞机受伤了,还是冲着巴赫的飞机拼命的摆手,示意他返航。
巴赫驾驶着飞机,脱离了队形,转身往机场方向返航。
“轰轰轰”不断有炮弹在机群的周围爆炸,戈尔茨只能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躲避不断射上高空的炮弹。
原来,上次吃了一次亏的法国人改进了炮弹,他们把炮弹设置为定时引信,在装填炮弹之前,根据敌机的距离和飞行高度,装填手设置好了炮弹引信上的时间。炮弹在发射出去之后,引信上的保险就自动解除,飞行了一段时间的炮弹,引信起爆时间到,就在空中爆炸了。只是这种定时引信的办法并不可靠,在时间方面不可能控制得很精确。
这种定时引信,是药盘式定时引信,引信内有一个金属圆盘,里面缠着一根导火索。在炮弹的外面,有一个可以扳动的装置,用来调整导火索的长度,譬如说,当把时间设置到三秒的时候,一转拨动开关,药盘内的切割刀具就自动把导火索剪裁到三厘米长,这种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每秒一厘米,这样炮弹发射出去后三秒后爆炸。若是设定五秒,就是五秒后爆炸。
可是定时引信不可能像后来的无线电近炸引信那么可靠,高射炮发射出的炮弹,不是太早爆炸了,就是太晚爆炸了,真正能够在飞机边上爆炸的非常少。
在无线电近炸引信诞生之前,定时引信的高射炮炮弹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极不可靠的定时引信命中率很低,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期间,平均2000多发炮弹,才能击中一
架飞机。
虽然定时引信的可靠性非常低,诞生法国人的这种新式高射炮,还是吓了戈尔茨他们一大跳,因为大量的炮弹在他们机群前方爆炸,在空中炸开了滚滚浓烟,形成了一道金属弹幕,阻拦在他们的飞机前面。
“该死,法国人改进了炮弹了!我们小心点!”戈尔茨大喊道。
坐在后座的汉斯摇动小旗,向战友的飞机发出了报警信号,示意他们小心。
机群继续往前飞,就在此时,又是一架飞机中弹,被在身边爆炸的高射炮炮弹的弹片击中,左翼的蒙皮被撕掉了一大块,还有一块弹片击中座舱边上,在机身上留下一个大洞。
受伤的飞机变得难以控制,飞行员只好调转机头准备返航,却又被一枚高射炮弹击中,整个尾翼都被炸没了。
无奈之下,飞行员只好控制住飞机往回滑翔,同时,他和后座的战友一起爬起来,从空中跳了下去。两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包包。当两人跳出机舱之后,就看到失去控制的飞机一头撞向大地的怀抱,只听到“轰”一声巨响,坠地的飞机炸成了一团火球。
两名飞行员在空中下落了一段距离,就感觉整个后背被什么东西猛然一拉,落地的速度变慢了,两朵伞花绽开在空中。
戈尔茨冒着法军密集的炮火,拼命的往一艘法国人的热气球杀去。他不断的摇晃操纵杆,飞机左右摇摆,翻滚,灵活的躲避过法国人射上天空的各种口径的高射炮炮弹。
“哒哒哒”航空机枪终于开火了,吐出两条火舌,那颗热气球的气囊立即被打成了破渔网一样,再也支撑不住,从天上掉了下来。
戈尔茨又瞄准了第二个热气球,压下发射按钮,一连串猛烈的子弹,打得那个热气球的气囊破裂,热气球从空中坠落。
虽然又取得了两次战果,可是他发现,对手的热气球好像变得强悍多了,原本200发左右的子弹就能击落,现在需要消耗500发子弹,需要把气囊打成一张破渔网,才能击落热气球。
原来,法国人在热气球内设置了隔层,被击穿几个洞,根本就没有多少效果,只有把整个气囊打烂了,热气球才会坠落。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弹
非常明显,法国人装备了新式的炮弹,这种可以在半空中爆炸,形成弹幕拦截飞行器的炮弹,对德国人的飞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一次德国飞行第一大队出击,只取得了击落两颗热气球的成绩,自己反而被击落了一架飞机,还被击伤一架飞机。以一毁一伤的代价换到了两颗热气球,这样的交换比明显是太不划算了,热气球的价值可是远远低于飞机。
铩羽而归的戈尔茨向指挥部汇报了这次的情况,同时把飞行员们召集起来,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
这次出击的四十八名飞行员,有两人重伤,不能来参加军事会议,那两名受伤的飞行员估计一段时间都上不了战场了。
飞行员餐厅内,戈尔茨坐在上座,长桌两边坐满了飞行员。戈尔茨环视一圈,拉开嗓门道:“各位弟兄们,很明显,法国佬这次用上了一种新式的武器,这种武器,对我们威胁极大。所以今后在出击的时候,我们进入的高度尽可能飞高空,还要注意规避对方的炮弹。”
接下来,飞行员们议论纷纷,说的自然是那种可以在半空中爆炸的炮弹。汉斯对此判断:“我认为法国人应该是使用了一种定时引信,根据高射炮阵地到我们飞机的距离,他们根据距离得出炮弹飞行的时间,再来定时。”
戈尔茨道:“这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我马上向后方汇报,看看能否研制出这样的炮弹。”
次日,戈尔茨再次驾机出击,这次他没有冒险进入法军阵地上空攻击法国人的那些热气球,而是在距离法军阵地不远的地方巡弋,这次出发的时候,他的飞机上携带了一台无线电台,汉斯把发现的地面目标都汇报给了后方。事实上,他的飞机充当了战斗机使用。
德军的炮兵技术本来就比法军先进,之前几次吃亏只是因为法国人有空中侦察,而德国人没有。现在德国人也有了空中侦察,得到了汉斯发回的电报,德军立即拉出重炮,对法军炮兵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几轮炮击过后,德军发起了进攻。一群德军攻占了法军的一座高射炮阵地,缴获了三门完好无损的高射炮和五车炮弹。
莱茵公司得到了这个消息,也开始研制定时引信炮弹。没几天后,戈尔茨的人送来了一枚缴获的法军炮弹。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多高深的技术!”克虏伯拆开了炮弹,看到里面的结构,哈哈大笑,“原来这用的还是前装炮时代的技术啊!有点像最巅峰时期的前装炮,使用药盘式引信,采取这种办法来定时。”
李林塔尔问道:“我们是否也制造这种定时炮弹?”
克虏伯说道:“我觉得,制造这种简陋的定时引信炮弹,还不如直接制造定高炮弹了,可以按照鱼雷的定深原理,制造高射炮的引信。”
定高引信,就有些类似于鱼雷的定深器了,只是鱼雷的定深器感受的是水压变化,而高射炮的定高引信,感受的是气压变化。当然了,这种复杂的引信价格比法国人那种简单的定时引信要昂贵得多了,但是效果会更好,因为炮弹飞行到预定高度爆炸,而不是凭借人的判断来定时间,比定时引信要可靠得多了。
只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还没办法造出近炸引信,那个需要无线电技术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近炸引信,是引信感受到电磁场、光强场、声场、静电场、压力场和磁场等的变化,便控制引信点火,引爆炮弹内的炸药,放出弹片和钢珠,从而起到了摧毁空中目标的作用,那样的引信十分复杂,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还根本无法做到。
而克虏伯提议的,定高引信,就简单多了,不需要用到无线电的原理,只要一个机械式的气压表,炮弹飞行到一定高度,压力变化,就能引爆炸药。
至于说在炮膛内的时候,火药爆炸,压力是最大的,那种情况下不会爆炸,因为引信的效果只是去感受最小压力才会爆炸,在压力增加的时候,不设压力上限。
经过了德国人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安装了定高引信的75毫米高射炮弹被生产出来,很快就装备到德军的高射炮上。
这一天,位于萨尔布地区的战事再次拉开帷幕,法军炮兵向德军猛烈开火射击,一颗颗热气球升空,用来监视德军的炮兵阵地。
“目标距离6000米,高度3000,定高3000,预备!”一名德军地面高射炮指挥官拿起望远镜,看着一颗法军的热气球,向炮手们发出了一系列指令。
另外一名军官看着风向标和风速仪,把风向和风速的数据汇报给炮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