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夏雄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坦克兵
“生产新式武器,我想,可以制造出一种海战的新式武器,能够击败英国人那些庞大的战列舰!而这种新式武器的生产和试验,应当交给我们来完成。”陈新元回答道。
“为何不能在我们德国生产和试验?”
“你们德国,周围都是敌人,一种新式海战武器开始试验,难道英国人的间谍都是瞎子?就算你们开出远海试验,他们的间谍肯定也会看到你们的船出海,再想尽办法获得其中秘密,你们能确保不泄密?我可以给您透露一点,这种武器不是潜艇,潜艇你们可以保密,可是这种武器只要在你们德国,就无法保住秘密。”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427章 舰载机(一)
陈新元告诉德国人,这种武器,其实应该是两种新式武器的结合,也就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结合!
造航空母舰,在那个年代其实航母的技术十分简单,说难听点,就是一艘商船铺上木板就好了,其实一直到二战,护航航空母舰都是拿廉价的商船改的,改装很简单,上面铺上一层木板。
而兰芳帝国准备和德意志帝国合作生产的航空母舰当然不可能是护航航空母舰,是正规的舰队航空母舰。其实在喷气式战斗机、斜角甲板这一系列技术还未出现之前的航空母舰,都比后来能够起降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空母舰简单得多。舰队航空母舰只是功率比较大,吨位比较大,以兰芳已经有了飞艇母舰的技术,略微改装,就能造出真正的航空母舰。
此时,因为德国人成功造出了飞机的缘故,郑和号“高速运输舰”早已离开了大西洋,返回到了兰芳位于南曾母大岛上的一座秘密船厂,正在进行改装任务。
对新式武器的实验,是进行分批实验的,首先进行的是陆上的起降实验,陆上起降实验是在德国本土进行,等陆上实验结束了,一批德国飞行员将会赶往兰芳,在兰芳进行海上起降实验。
这几天,莱茵公司发动机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连日加班加点,一些科技人员甚至一天工作十七小时!饿了就坐在实验室里面啃一块面包,困了就在实验室里面的沙发上躺着睡觉。他们拼命的加班加点,就为了制造出一台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德国科学家提出的,转缸式结构发动机,被陈新元一口就给否决了,因为陈新元认为,旋转气缸式发动机虽然能以最小的体积输出更大的功率,可是旋转气缸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与其制造旋转气缸发动机,不如制造气缸不动的星型发动机。
星型发动机,气缸不动,连杆曲轴以一定的形状排列,活塞在进退的时候,推动曲轴,带动转子高速转动,这样就给螺旋桨提供了功率。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第一台星型发动机制造出来了,但是功率和性能不能让人满意,因为这台星型发动机的体积大,功率却小,重量和目前福克式战斗机使用的v式活塞式发动机的重量差不多,功率反而更小了,只有100马力,明显是不能令人满意。
陈新元已经回国去了,接到了从德国发来的电报,他把自己脑中前世的记忆努力的回忆一下,突然想起来了,星型发动机的汽缸盖是关键,英国布里斯托尔公司,于1920年生产的木星发动机,就采取了四阀门汽缸盖,使得气缸可以更好的呼吸,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功率和更好的可靠性,因此这种发动机的专利,在多个国家获得了生产许可性。
陈新元决定,抄袭罗伊·费登的设计方法,于是他让人回
电给莱茵公司:“可以制造四阀门汽缸盖,来解决气缸呼吸的问题。”
听了陈新元的提议,德国人立即对汽缸盖进行了改进,在一个月后,又一台星型发动机被造出。
柏林机场,这台新式发动机被固定在一个坚固的铁架子上,一根燃油管连接发动机,几名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围绕着发动机,发动机的后面还有风速仪之类的仪器,发动机本身连接了功率表。
“准备,开机!”一名工作人员大喊一声。
站在发动机前面的工人猛然一扳螺旋桨,迅速跑开。
发动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螺旋桨高度转动起来,发动机喷出了白色的烟雾,站在螺旋桨后面的人们被强大的风力吹得衣服敞开,发型凌乱,脸上的肌肉都被吹得往后移动了。
“好强大的风力!”一名技术人员感叹道。
一名在观看转速表的技术人员惊叫起来:“速度达到了每分钟两千转!”
“功率达到三百五十,还在继续提高,天啊,到了三百八了!”查看功率表的一名技术人员大叫起来。
发动机功率达到了惊人的380马力,虽然和后来二战中那些上千马力的发动机比起来,功率还是非常低,可是在这个时代,380马力的发动机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比原来的福克式战斗机的发动机功率,可是翻了一倍!
当然了,发动机功率提高之后,飞机的外形就要重新设计了,飞机的重量可以提高到接近一吨,而飞机的最大速度,估计可以突破300了,所以说,原来的福克式的外形已经是落后了,需要重新设计一种气动外形的飞机,才能满足要求。
根据陈新元的要求,莱茵公司至少需要设计三种机型,第一种是舰载战斗机,采取单座结构,除了可以携带12.7毫米机枪或20毫米机关炮之外,还能携带一枚炸弹;第二种是轰炸机,要求能够携带一枚500公斤或两枚250公斤级别的大炸弹,那么大的炸弹,当然就不可能用飞行员来手投炸弹了,必须设计专用的挂架,以及投弹装置;第三种是鱼雷机,能够携带一枚鱼雷,也和轰炸机一样,需要又挂架,由座舱内的飞行员来控制鱼雷投掷。
轰炸机是双座结构的,前座为驾驶员兼投弹手,后座为机枪射手兼通讯兵;鱼雷机是三座的,前座为驾驶员,中间是投弹手,后座是机枪射手兼通讯兵。
一年后,第一架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验证机被制造出来,开始了陆上起降实验。
在普法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戈尔茨,又回到了莱茵公司,他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十多名飞行员,他们都将成为这种新式飞机的试飞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飞之后,戈尔茨和他的伙伴们将会远渡重洋,来到兰芳进行舰上起降的训练。
“把飞机拉
上起飞跑道上。”李林塔尔看着停放在停机坪上的福克-4舰载飞机,向工人下了命令。
工人开着车,把这架飞机拉了出来,拉到一条长度只有100米的跑道上,放在跑道。
“弗拉克,首次试飞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记得,飞机启动之后,必须在这一百米之内飞上天空,若是超过了,你的首次试飞就宣布失败,立即降落。”李林塔尔说道。
弗拉克登上了福克-4舰载战斗机,当他听到起飞命令的时候,他拧开了开关,前面的一名工人扳动螺旋桨,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还有两名工人搬开了起落架轮子前面的木块,迅速跑开。
用来挡住轮子的木块一搬开,发动机功率已经加到了最大的飞机猛然一下就冲了出去。
弗拉克感觉飞机的加速非常快,他心中感慨,发动机功率大了,飞机加速性能确实好多了。飞机冲出了大约60米的时候,弗拉克就拼命的拉起操纵杆,他感觉飞机重量变轻,在即将冲出100米线的时候,飞机的机头抬起,前起落架的轮子已经离开地面。
“成功了!”一群努力了一年半的技术人员欢呼雀跃。
李林塔尔脸上却没有任何喜色:“起飞容易,一会儿降落的时候才困难,飞机降落的时候,不能超过一百二十米的线,否则飞机就算是坠入大海了,试飞失败。”
弗拉克驾驶着福克-4舰载战斗机,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地面发出了“降落”的命令。
看到“降落”的命令,弗拉克转动机头,对准了地面那块长120米,宽30米的白框,他把飞机襟翼和减速板全部放了下来,飞机的速度从300公里的时速迅速下降,当速度降到100公里时速的时候,飞机起落架已经接触到白框里面。
飞机落地了,弗拉克猛踩刹车,刹车片压了下去,起落架的轮子铁框同刹车片剧烈摩擦,火星四溅,只听到刺耳的刹车声,飞机在短小的跑道上很快的减速,但是没有成功,飞机还是冲出了120米白框的尽头,冲到了250米外,飞机才停了下来。
“实验失败!”李林塔尔宣布了实验结果。
随后,技术人员又对舰载机的刹车装置进行了改进,甚至有人想出了在飞机尾部安装减速伞的方式,可是接下来进行的二十六次实验,没有一次成功,无一例外,都是飞机冲出了白框,距离最近的一次,也冲出了150米,超过了120米白框30米。
“起飞都取得成功,为何降落,却没有一次成功,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远在兰芳的陈新元又接到了电报。
接到了电报之后,陈新元心里暗暗想着:二战航空母舰到底有没有阻拦索呢?弹射器他知道的,像埃塞克斯级、赤城号、凤翔号等二战正规舰队航空母
舰是没有弹射器的,而小型的护航航空母舰装有液压弹射器或是燃气弹射器,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阻拦索。
其实这一点是陈新元在前世的时候,看书看资料的时候不仔细了,不要说二战航空母舰,一战前的航空母舰,都已经装了阻拦索了,舰载机带有尾钩。
起飞可以不用弹射器,但是降落,必须又阻拦索。后世的中俄航空母舰,都是采取滑跃起飞的方式,就没有弹射器,可是降落,必须有阻拦索,没有阻拦索保证冲到海里去。
最后,陈新元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让人回电:“告诉他们,在地面安装有一定弹性的阻拦索,在飞机尾部安装尾钩,飞机降落的时候,尾钩勾住阻拦索,用这个办法实验看看。”
李林塔尔接到了电报,略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要安装尾钩,首先就要对飞机进行改进。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428章 舰载机(二)
要在飞机的尾部加装一根尾钩,可不是简单的加上一根钩子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对整个机体强度都要进行重新设计了。
因为陈新元这个小小的失误,没有及时把金手指送到,结果还得莱茵公司的技术人员不得不催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进行重新设计,对机身、机体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还要重新进行风洞试验。
又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第二架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验证机完工,虽然都是福克-4验证机,可是这架飞机和第一架福克-4却大不相同了,首先这架飞机加强了机身强度,也加强了尾部的框架强度,连接尾钩的钢索是连接在钢架上面的,尾部蒙皮外面,有一个盖板,平时尾钩藏在尾部尾钩盒子内,盖板关闭。在飞机降落之前,飞行员按下开关,盖板打开,尾钩掉出。
又一次试飞实验开始了,弗拉克坐在座舱内,一名工人扳动螺旋桨,启动了发动机之后,他把油门杆推到底,飞机发动机功率开到了最大。但是因为起落架轮子前面的木块挡住,而且轮子刹车闸压紧,所以飞机停在地面上纹丝不动。工人钻入飞机底部,搬走了挡住起落架轮子的木块,然后飞快的跑开。
看到挡住起落架的木块搬开了,弗拉克松开刹车闸,发动机功率已经开到了最大的飞机一下就冲了出去,速度非常快,冲出了80米后,飞机的前轮就已经离开地面了,弗拉克一拉操纵杆,飞机腾空而起。
“准备降落!”看看飞机已经冲到最高空,李林塔尔让人发出命令。
一名工人发出了信号,在空中盘旋的弗拉克驾驶着飞机,转了一圈回来,高度缓缓降低,襟翼和减速板放下,强大的空气阻力,使得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下来。当飞机的速度降低到100公里时速的时候,弗拉克按下尾钩按钮,飞机尾部蒙皮上的盖板弹开,尾钩掉落下来。
飞机的前起落架轮子已经落在地面的白框以内了,前起落架轮子和后起落架轮子轮番碾过了地面的阻拦索,这时候挂在尾部的尾钩稳稳当当的构住了阻拦索,在飞机的拉力作用下,钢索两边的液压装置迅速把钢索释放出来,由于液压的作用,飞机被阻拦索死死拉住,很快的减速。当阻拦索被拉到最长的时候,飞机终于停了下来。
“成功了!”所有的人都欢呼雀跃。
飞机停下来之后,地勤人员迅速跑上去,把尾钩从阻拦索上摘了下来,再拉动液压装置上的开关,阻拦索缓缓的回收回去。只能缓缓回收,若是迅速的回收,很可能会打伤人甚至打死人!
舰载机的地面起降实验终于取得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地面起降试飞任务就结束了,接下来,还要对这架飞机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譬如说飞机的最高速度、最低速度、
爬升率、最大飞行高度、转弯半径、燃油和起飞状态等等,需要经过多次试飞,之后才算是完成陆上试飞任务,然后莱茵公司还会多造一批验证机,同这些飞行员一起,送到兰芳去,在兰芳的海域进行海上试飞项目。
随着福克-4舰载战斗机验证机的起降实验成功之后,莱茵公司就开始制造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机的项目了。
无论是舰载鱼雷机还是舰载轰炸机,使用的发动机都是和福克-4舰载战斗机一样的,也同样是双翼机。但是鱼雷机和轰炸机比较重,所以机翼的面积比较大,以更低的速度就能升空。
陈新元又一次来到了德国,对于轰炸机和鱼雷机的项目,是他最关心的项目,因为在这个时代,别国都还没出现战斗机,舰载战斗机的数量根本就不需要多,只要有几架就好了,航母上的主要进攻武器,还是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机。
“尊敬的陈先生,虽然我们已经造出战斗机了,而且着手在造轰炸机和鱼雷机,可是说到瞄准具,战斗机的射击,轰炸机的瞄准,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李林塔尔对陈新元反馈问题。
原来,战斗机最大的问题是,机枪或者机炮位置的安装,机枪或者机炮若是放在上翼的上方,是可以避免子弹和炮弹打在螺旋桨上面,可是瞄准具的误差就大了。同样的道理,机枪和机炮安装在机翼上面,也会出现距离越近误差越大的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机枪或者机炮安装在机身上面。
可是机枪或者机炮安装在机身上,就容易打到螺旋桨,虽然有可能子弹和炮弹穿过螺旋桨叶片缝隙,但还是又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子弹击中螺旋桨叶片,造成叶片损伤。至于20毫米以上的机关炮就更加危险了,说不定打中叶片,就把叶片打断了。
陈新元把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想法提了出来,其实这种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螺旋桨的转轴上面安装一个装置,来控制机枪的射击。当螺旋桨叶片刚好挡住机枪枪口的时候,机枪自动停止射击,当螺旋桨过去之后,机枪子弹就从螺旋桨的缝隙之中穿过。
事实上,到了二战的时候,很多战斗机已经不用这种装置了,因为机枪和机关炮都是安装在机翼上,那也是二战时候,瞄准具技术的提高,机枪和机炮安装在两边,距离飞行员的中轴线远了,仍然可以瞄准目标射击,精度不会又多大影响。可是这个时代,瞄准具的技术也没有那么成熟,各方面的性能都达不到要求,所以还是安装机首机枪是最合理的布局,那就需要机枪射击协调器。
接着,陈新元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航空母舰上的空间有限,为了能够让机库内容纳更多的飞机,能否制造出折叠机翼?”
双翼机
的折叠机翼,肯定不能像单翼机那样往上翻的折叠了,而是往后折叠,就像是英国人的剑鱼鱼雷机那样,折叠机翼后,剑鱼鱼雷机就变成了苍蝇一样趴在甲板上。
因为陈新元之前的疏忽,这下福克-4舰载战斗机又要进行改动了,不过把固定机翼变成折叠机翼的改动,难度比加装尾钩要小一些,接下来的第三架福克-4舰载战斗机,在机翼根部位置,加装了可以转动的装置,飞机被推到跑道上之后,地勤人员把机翼往前推动,恢复原样,然后把固定装置卡死了,这样机翼就不会被风吹得折叠起来。飞机降落之后,地勤人员把固定装置解开,然后把机翼往后推就是了。
至于轰炸机,陈新元提出的方法是,采取俯冲轰炸的办法,轰炸机的瞄准具和战斗机的也差不多,都是安装在座舱前面,当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发起攻击的时候,首先是进入最大飞行高度,从俯冲轰炸机的6000米升限开始向地面俯冲,为了提高命中率,飞行员可以一直俯冲到距离地面只剩下500米的时候,才投下炸弹。在投下炸弹的同时,迅速拉起。
鱼雷机的瞄准具也和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差不多,都是安装在前面,只要鱼雷机对准了敌舰冲过去,把敌舰套在瞄准具中,距离近了,按下鱼雷发射按钮,鱼雷就自动从挂架上掉落,落在海中之后,鱼雷发动机启动,鱼雷向敌舰冲去。
这次陈新元在德国待了很长时间,国内的事情,他都交给左宗棠、罗泽南和肖柏等人了,自己在莱茵公司“帮忙指导”,虽然他不是机械专业的,但他经常可以想到一些宝贵的意见,向技术人员提出来。
改进过的福克-4战斗机,同刚刚生产出来的斯图卡-1轰炸机,以及亨克尔-2鱼雷攻击机从外表上来看,都十分相似,都是双翼机。而福克-4战斗机的的空机重量为76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1286公斤,比起使用同样发动机的轰炸机和鱼雷机要轻得多了,发动机功率390马力,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60公里的时速,升限可达8400米,机载武器为两挺12.7毫米机首机枪,携带子弹2000发,机腹下的挂架还能携带一枚200公斤的炸弹,也可以向目标俯冲投弹。
斯图卡-1轰炸机,空机重量为142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2576公斤,尾部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机腹下可以携带一枚500公斤炸弹。这种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220公里,巡航速度180公里,升限为6100米,但最大俯冲速度可以达到410公里的惊人时速!在如此快的速度俯冲之下,再投出炸弹,炸弹就有很强的攻击力。
亨克尔-2鱼雷攻击机,空机重量为164
2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2815公斤,尾部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机腹下挂一枚650公斤重的航空鱼雷。该型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90公里,巡航速度为160公里,升限为3300米。
鱼雷机因为重量最重的缘故,所以除了载重量之外,其余的各项性能,都是三种飞机里面最差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是慢吞吞的,最大飞行高度又很低。看这一系列的数据,陈新元就很清楚,这种飞机估计生存率很低,性能比起英国人后来的剑鱼鱼雷机还差。
虽然这种鱼雷机的性能数据非常难看,可是陈新元也很清楚,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不错了。虽然可以用双发动机的办法来提高性能,可是这个时代的舰载机不适合使用双发动机。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429章 舰载机(三)
亨克尔-2鱼雷机虽然各项数据都非常难看,可是能击沉敌舰就好了。陈新元的考虑,这种鱼雷机的用途,一种是偷袭,趁着敌人没有防备,发起偷袭,或者是从敌舰防空火力最弱的尾部进入,发射鱼雷攻击。还有一种用途是,在轰炸机和战斗机牵制住了敌舰的时候,发射鱼雷攻击,也就是说,己方战斗机扫射敌舰上的防空炮塔,轰炸机投下炸弹,扫射敌舰,这时候鱼雷机进入攻击。
鱼雷机虽然数据不好,很容易被防空火力击落,可是这个时代的防空火力,性能也非常差。大口径高射炮没有近炸引信,也没有定高引信,除了德国人搞出了定高引信之外,其余的国家用的还是定时引信,而且是最简陋嘴不准确的定时引信。能给低空接近的飞机造成最大威胁的小口径高射机关炮,这个时候的技术也不成熟,射速太慢,就很难击中目标。
所以说,亨克尔-2鱼雷机性能不怎么样,可是其他国家的军舰想要击落这种落后的飞机,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这种各项数据都很难看的鱼雷机在今后的海战中,还是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更何况,兰芳建造的航空母舰,至今还在对列强保密,各国也不可能想得到,远离陆地的大海上,会突然出现一批飞机,向他们的舰队发起空袭。
舰载战斗机、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机各造出一架验证机之后,接下来就是三种飞机的试飞工作了。
陆上试飞的实验,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完成,陈新元也不可能一直在德国等下去,于是他就先告辞,乘坐军舰返回了兰芳。
也就在德国人开始进行舰载机实验的时候,飞机这种新式武器在普法战争中出现,已经引起了世界列强的注意。列强中,实力最强的英国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就开始实验制造飞机了;美国人紧随其后,也开始着手准备制造飞机;接下来就是俄国,虽然俄国的科技力量在列强中是最弱的,但是俄国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了大批人力物力,来搞这种新式武器的实验。最后是法国,法国虽然战败,连本带息,一共要支付59亿金法郎的赔款,可是法国实力还是很强的,列强都在研制这种新式武器了,法国肯定不能落后。
但是这些国家研制飞机起步已经晚了,而且这个时代最好的飞机气动外形设计师奥托·李林塔尔就是德国人,英国、美国、俄国和法国,只能凭借着别人拍下的飞机照片,对照着照片研究外形。除此之外,他们虽然通过购买的德国汽车来仿制出汽油机来,可是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远比飞机发动机小,他们现在最多也只能搞出直列式气缸发动机的飞机,而且还是水冷式发动机。
1...175176177178179...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