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土豪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武昌鱼
三言两语,在场几人就将蛋糕瓜分完毕,皆大欢喜,竟是无人关注王祯真实死因,吴为这才松了口气,暗道是自己多虑了。想到王祯怎么说也是一卫的最高长官,这才刚死不久,就已经变成过去式了,被人弃如敝屣,又不禁暗叹人情冷暖,古今如一,再是现实不过。
高迎祥的尸身静静地躺在地上,怒目圆睁,仿佛胸中还有多少壮志未酬一般。吴为看了他一眼,心中不禁百感交集,这位流贼中的天王巨星,李自成的舅父,张献忠的boss,凤阳皇陵的掘墓者,第一任闯王,居然是死在了自己,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才毕业的大学生手上。此刻他身着标志性的白袍白巾,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他的脑袋已注定将成为某个官军将领的进身之阶,呃,多半便是那位刘佥事了。阵斩流贼前锋高迎祥,估计可以让他晋官一阶,顶替王祯的位置罢。安排既定,延安卫众将望向吴为的目光均是带有敬畏之意,隐隐以其马首是瞻。吴为虽是位卑职低,但一来身为文官,地位超然,二来安塞营战力强横,远胜官军。另一个原因众人心知肚明却又不能宣之于口,王祯的死因其实大是可疑,吴为手段狠辣,却又极为圆滑,行事滴水不漏,一时众人心中都是对吴为暗自忌惮不已。
此时在南营门外阻击的王龙也率军与吴为、杨承祖会合,两边加起来不下2000人,声势大增,众将看得更是心惊。吴为命安塞营列队清查人数,一番清点之下竟然没有阵亡一人,伤者也只寥寥,还都是在搜检财物时被装死的马贼暴起所伤,真正在厮杀时受伤却是一个也无。另有几人失踪,想来多半是在夜中行军时掉队了的,马上安塞营将北上增援罗汝才,一路上仔细搜寻,料来都能归队。延安卫众将闻听安塞营战损如此之低,无不心惊,对安塞营的大盾、长枪、头盔之类装备更是好奇,想是都认为这都是装备的功劳了。只是无论延安卫众将如何套话,吴为对自家装备来源仍是缄口不言,问得多了就推说是从海外采购,众人也知如此重要的信息他不欲与旁人分享,只索罢了。
清查完毕,吴为留下一队兵士,配合驻官军大营的运输商一起将缴获所得运回安塞营中,自己与王龙、杨承祖一起率领大部队继续向北进发。经过一晚折腾,天边已经开始隐隐泛出鱼肚白,饶是安塞营众兵士训练有素,体力甚佳,此刻也都疲累不堪,只是军令如山,只得勉力前行,并无一人口出怨言。
王祯既死,延安卫剩余二千多卫军就暂以刘佥事为首,他有心接纳吴为,对其要求无不应允,吴为与他商量,将其运粮草的马车借了一百辆,加上自家原有的一共凑了二百多辆各类马车,让兵士们轮流乘车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否则就算到了前线,兵士们也精疲力尽了,又怎么能打仗?所幸官军大营离前线三岔口不算太远,紧赶慢赶,一个多时辰后,吴为总算在天色大亮之前与罗汝才会师了。其实一路上吴为用便携电台与罗汝才联系,知道“二王”大部队离得尚远,只是大敌当前,终究心中不安,现在全军到齐,差不多3千大军在此,就是流贼大军全部到来也有一战之力,方才放下心来,命令部队分为两班,轮流睡觉,以补充精力,准备迎接马上将要爆发的大战。
刘佥事是员老将,多历兵事,知道三岔口是整个战局的关键,他又是见过吴为手段的,知道这位爷敷衍不得,连忙命令部下紧急集合,北上援应安塞营。只是官军一向是散漫惯了的,经过一夜混战,伤亡惨重,此时战事告一段落,整个军营中处处哀声震天,好手好脚的人又多半在争抢安塞营放弃的战场物资,乱哄哄一片,一时之间又哪里有那么快就能聚拢起来了。再加上延安卫众将各怀鬼胎,都在打瓜分王祯等人残存家丁部属的主意,并无半分心思放在北边战局之上,因此上官军直过得两个时辰还未集结完毕,直气得刘佥事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各位了!
穿越明末当土豪 第九十二章 “二王”本生
顺利干掉了王祯和高迎祥,而且轻轻松松就摆平了后续事宜,多少有点出乎吴为意料之外,他的心头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再不必担心前有狼后有虎,可以安心应对迎面之敌了。与此同时,他的心情也有点儿复杂,因为他发现自已似乎越来越有暴力倾向了,就好比刚才,自己一个眼神,几句话,就轻描淡写地宣告了一个卫指挥使、一个流贼巨寇以及数百马贼的死亡,就好像在玩一盘电脑游戏一样,多少感觉有点不真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自己还只穿越过来几个月而已,不过刚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就已经这样了,将来呢,要是自己有机会决定千万人的生死,会不会也像今天这般冷静,呃,或者说冷血?刚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见到一个饿殍就胆战心惊,现在见到上千颗人头落地眼皮都不眨一下,居然还能冷静思考利弊得失!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枭雄之资么?又或者这才是真正的自己,心中本来就有恶,只是被现代法制和道德束缚得太久,在这明末乱世中遇到合适的土壤被释放出来而已?
吴为思前想后,不得要领,只得警惕自己,在任何时候不要失去一颗赤子之心,不要忘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初衷,让更多的百姓能活下去!
“二王”的大军在路上与宁夏镇军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双方都很意外,宁夏镇本是外镇,是被三边总督杨鹤强令过来助战的,他们对掳掠财物的兴趣比打流寇要大得多,真刀真枪地干仗他们是避之不及的。没办法,这年头信息通讯太差,双方道路又都不熟,阴差阳错就碰到了一起,三心二意地打了一场之后,双方又很有默契地各自收兵,开玩笑,宁夏镇凭什么为延绥镇的事跟几万流贼死拼,伤了残了算谁的,还不是抬回去自己养着?
一来二去,流贼的行军进度毕竟被耽搁了不少,而且宁夏镇的出现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三边总督杨鹤已经离得很近了。“二王”深感形势严重,催促大军加速前行。
“二王”中的老大王嘉胤是府谷县人,三十多岁年纪,中等身材,黝黑的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再加上倒耷着一副八字眉,满面愁苦之色,乍一看就如五十多岁的老农一般。这年月生计艰难,底层人民大多如此,如他这般模样那是再常见不过,任谁也难以将其与流贼巨寇这几个字联系起来。只是他只要一开口,气势立时不同,声如洪钟,即便面前是千军万马也能听得清清楚楚。王嘉胤曾经在延绥镇当过兵,边地贫瘠苦寒,粮食亩产当然也不可能太高,他的家口又多,一家人生计颇为艰难。以往边军军饷能够按时发放的时候还好,凑合着勉强也能混个温饱,自从万历末年以来,朝廷加派辽饷,每亩地折银九厘之多,大伙儿的日子一下子就紧了起来。自打天启爷即位,朝中阉党当权,官场风气愈发败坏,地方官不刮地皮行贿上司就不得升迁,这笔负担又转嫁到了小民头上,竟还多过加派的辽饷!如此也就罢了,前年朝廷新封了一个劳什子瑞王在陕西,赐田两万顷!陕西全省闲田也不够此数,循例将田租折银向全省摊派,这一来更是要了大伙儿的亲命!
其实即便是这样,王嘉胤也不至于造反,他自家伙食由军队包了不说,还有一份饷银可以贴补家计,他再偷偷从嘴里勒啃点下来,一家人也还是饿不死的,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温顺得过份,只要不被逼上绝路,他们是不会造反的。不料情势雪上加霜,偏偏要把他往绝路上逼。从天启初年开始,陕北年年大旱,连边军也开始欠饷,饷银一直积欠了十几个月之多,伙食从两餐变成了一餐,连自己都不够吃了,更别提省下来给家人。如此一来,王嘉胤只得跟同伍其他兵士一样,偷偷将兵器甲胄拿出营去卖掉,聊以糊口,直到什么都没得卖了,连一件旧棉衣都被他拿去换了两升小米,自家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眼看山穷水尽,一家人都要饿死,王嘉胤索性把心一横,与几个同乡一起,趁夜里抢了军械库,逃回乡里扯起了反旗!
说起来旱灾虽重,却总有些田地是不受影响的,那就是各个河谷中的滩地,在这陕北那就是最上等的良田,一亩出产足抵得王嘉胤家那贫瘠坡地的三四亩不止!而且这些田地多属于府谷县的大缙绅所有,这些人多有功名在身,属于明朝的免税特权阶级,官府也不敢对其催比。而他们应纳的那份税额自然都被转嫁到了小民头上。即使天灾频仍,这些人还是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即使家中囤积了大量粮食,让他们拿粮食出来赈济灾民却是千难万难。
守财奴的做法被证明再愚蠢不过,饿极了的人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什么都干得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大旱,府谷境内已和陕北各地一样民不聊生,歉收之余却还面临官府残酷的催比,县衙门口枷号的农民越来越多,不少人被衙役打板子打得血肉模糊。官府和缙绅在这种情形下兀自安之若素,浑然不觉民间已是遍地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燃起冲天大火,直至将他们完全吞噬!
话说王嘉胤举起反旗,只半日间便聚起了千余饥民,几天下来就攻破了府谷城外好几家大户,堆积如山的囤粮全都改姓了王,连带子女玉帛也被饥民首领瓜分一空。手中有粮好办事,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俗话说,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远近饥民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他也全部照单全收,消息传开,就连边军中也有不少人投奔他来的。他麾下的人马越来越多,连最早起兵,名气颇大的白水王二也带兵来投,两人合兵一处,更是声势大振,一连攻破了府谷、榆林两座县城!府谷、榆林乃是边地,民风彪悍,守城土兵虽少,但作战凶猛,给“二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城破之后,弟兄们都杀红了眼,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不仅缙绅大户被一扫而空,平民百姓也多有受害的,府谷的县令姓翟,催比考科最严,残害乡民也最烈,不知逼死了多少条人命,城破之后被众人乱刀分尸而死,妻女也被充作了营妓。流贼的另一个大佬王二是西安府北边的白水县人,年纪比王嘉胤轻些,瘦高个,容长脸,一副精悍模样。与王嘉胤不同,他没有家室,乃是孤家寡人一个,因为苛捐杂税太多,他在老家白水县活不下去,干脆抛弃田地,逃到了白水县旁的澄城县山里,靠打猎为生。象他这样躲避苛捐杂税逃到山林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种地打猎,自给自足,便如在避秦桃源中一般,倒是比在平地上逍遥快活得多,他因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成为了这些人的首领,渐渐手下有了五百多号人。澄城县知县叫张斗耀,在灾荒之年毫不体恤饥民,照样催科逼税,发现了他们这批人的存在后,又强令他们交纳地丁银和力役银。王二一怒之下,大喊道:“谁敢杀张知县?”众人齐呼:“我敢!”如是询问再三之后,他让大家都用墨汁涂黑面孔,率众冲进澄城县城,杀进县衙,将那张知县一刀了账,又将官仓打开,将粮食分发给众人,远近饥民闻讯都来投奔,一时声势无两。王二起兵的时候是天启七年七月,算得是首倡,资历还要老过王嘉胤,自然也受到了官军重点关照。他恐怕被官军合围,遂率军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并一路转战于渭北山区各县。他的队伍一路不断壮大,沿途饥民和官军逃兵纷纷加入,人数从最开始的500多人扩大到2000人。年初闻得府谷王嘉胤起兵后,王二急忙领军北上,与王嘉胤会合,队伍迅速发展到几万之众,号称“二王”!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
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穿越明末当土豪 第九十三章 新式武器
三岔口是安塞境内的重要关口,象它的名字一样,是个三岔路口,往东去往延川,往西北是安定,往南就是安塞了。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过去官军在冲要处建有一个火路墩,常年有二三十名军士驻守,一直到嘉靖后方才逐渐废弛。曾经的夯土墙垣保存得尚好,来往客商颇有将其当作临时避风歇脚之地的。经过一番清理布置,现在这里就成了安塞营的中军所在。
罗汝才已经到达这里两天了,这段时间他可没闲着,按照出发前跟吴为商量的办法,他已经设置好了阻击阵地,并在流贼来路上设置了几重障碍。
第一道屏障是铁蒺藜,简单有效,对限制流贼的骑兵效果很好。这东西是明朝军队防御蒙古人的常用装备,多用生铁制成,不需要太高的工艺,看上去跟刺菱差不多,有四个锐角,随手撒出,必有一个锐角垂直朝上,现在流贼中有不少骑兵,铁蒺藜正好合用。只是这年月寻常军队绝不会像吴为这般大规模使用铁蒺藜,这是连人带马一起防的节奏啊。幸亏安塞的冶铁业已初具规模,最大的冶铁工厂便是吴为办的,人手充足,又全面采用了先进的流水作业,竟然不足半月就完成了吴为十万枚铁蒺藜的订单!
第二道屏障是铁丝网,这东西在一战中被广泛使用,它不是普通的铁丝网,而是用粗铁丝绞成带刺麻花状的铁索,稍不注意手掌就会被割的鲜血淋漓。使用方法也甚是简单,卷成圆圈状放置在敌方进攻路线上便可。虽是简单,但也颇不容易应付,人马一不小心就会被割伤,而且若是衣物被其上尖刺勾住,往往越挣越紧,沦为敌方的活靶子。现代战争中应付铁丝网可以用工兵钳剪断,用炸药炸断,甚至用坦克碾压,方法多得紧,但在明末几乎是无解的存在!这东西吴为也是在看斯皮尔伯格拍的大片《战马》时受到的启发,那匹马被铁丝网缠得动弹不得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吴为在淘宝上选择了一位好评率最高的卖家,采购了一大批防盗铁丝网,卖家还十分贴心,附送了几副防割帆布手套,否则罗汝才部署它时恐怕还要多费手脚。
先发个开头,明天上午补上,请各位见谅。
穿越明末当土豪 第九十四章 形势变幻
在中军帐中集合军官开了个碰头会后,吴为躺在简易行军床上抓紧时间补觉,吩咐左右没有重要事情不要过来打扰自己。现代人养尊处优,不比这时代的人熬得苦,忙累了一晚对于吴为来说已经到了他的极限,记忆中好像只有大学期末考试这么拼过。不料他这种身娇肉贵的做派看在众人眼里再是正常不过,也从侧面证实了一直以来的传言,那就是吴为的背景深厚,大有来头。没办法,尽管吴为已经非常注意细节了,但要他跟这时代的人一起吃糙麦饭就黑酱菜那是千难万难,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从小锦衣玉食养成的贵公子习气,那是掩也掩饰不住的。
这一觉睡得好香,直至日上三竿,斥候进账禀报前方发现大队流贼踪迹时吴为方才醒来。众人一致认为大敌当前吴为这般做派乃是有大将之风,殊不知吴为不慌的原因是准备随时见势不妙就通过光门跑路。不过这等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不然众人非吐血身亡不可。
流贼势大,又有骑兵,斥候也不敢靠得太近,如果此时吴为将热气球升空的话,他应该可以看到,在离三岔口他们的预设阵地不到5里远的地方,拐过一个山坳,就是流贼的大队了。黄龙山连绵起伏,山岚间的道路并不甚宽,数万人便如蚁聚一般,密密麻麻地在地面蠕动,一直绵延到十里开外。
寒冬腊月,朔风凌冽刺骨,道路上的积雪被几万人踩踏得早已硬实滑溜如同坚冰,不时有人摔倒,流贼们的行军速度也就始终快不起来。这支队伍中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眼神木然,面带菜色,手里都提着刀枪棍棒等一切可以称之为武器的东西,东一团西一群地簇拥在一起向前挪动,互相依靠着同伴身体抵御寒气。他们穿着打扮各异,多数衣衫褴褛,满身都是血迹污渍和尘土,为了御寒,一切能找到的旧衣布条都被他们想方设法缠裹到了身上。只是即便如此,多数人还是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清涕长流。少数人有骡马骑,不用步行,那便是流贼中的大小头目了,他们穿在身上的衣衫布料多是绫罗绸缎,只不过也是一般的肮脏污秽,泛着油光,而且好多都不合身,以致看上去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不过这些毫不妨碍这些新晋暴发户们得意洋洋地骑着马在众多艰难步行的流民面前大秀优越感。毫无例外的,每次流民们羡妒的目光都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在队伍的中间,就是流贼的老营所在,这是流贼中力量最强的部分,除了少数兵士分散到队伍各个部分弹压裹挟来的流民之外,流贼中大部分的精兵都集中在此,包括最高领袖王嘉胤和王二也坐镇其中。此时作为前锋的紫金梁王自用派人回报,前面三岔口发现有官兵驻守,人数不详,打的是安塞营的旗号,跟回报的人一同过来的还有安塞本地刚投奔来的一个流贼小头目,他对安塞营的情况比较清楚。
“安塞营?”王嘉胤骑在马上皱眉道。这些时日他颇听得安塞营的名头,知道它是安塞县典史吴为操练的一支民团,战力十分强悍。安塞县富庶,在这灾年中的陕北独秀于林,听说全是这个吴典史的功劳,周边流贼打安塞县主意的不少,没有不在他手下吃大亏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面前的这位小头目。
“回禀大王,是,前面便是本县吴典史率领的安塞营团练兵。”那个本地小头目跪地回禀道。他虽是在吴为手上吃过亏,但吴为在安塞民间威信极高,他言语中仍然不敢失礼。
“你是姓......姓李?快快请起,既然入伙,就都是兄弟,不必行此大礼。”王嘉胤对这名小头目还有点印象。
“谢大王恩典。小人正是姓李,前日率200弟兄投奔的大王。蒙大王不弃,现在先锋官王大人麾下任游击将军。”那姓李的小头目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原来王嘉胤和王二两人皆已称王,对部下大肆封官许愿,盘子开得甚大,动辄任命为总兵、副将之类,至于游击将军之流更是满天飞,左右不需发一文粮饷,就是个面子光鲜的事儿。
“那安塞营虚实你可知晓?”
“回禀大王,那安塞营军制与寻常官军不同,小人也不知他们究竟有多少兵力。据小人私下估计,与官军披甲相当,器械完全的总有3000人上下,总兵力当不下万人!”李姓小头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差倒也不算太远,只是他不清楚安塞营的体制,安塞营的兵士都是职业军人,没有传统意义上只能做些杂活,不能上阵厮杀的辅兵,后勤工作多半承包给了民间的运输商,因此按照对官军的常理估算,有3000披甲的话,最少应有2倍于此的辅兵才对,便得出了安塞营兵力超过万人的结论。其实,安塞营的兵士每日都进行操练,而且器械完备,兵器精良,精锐程度远高于普通披甲战兵,甚至强于普通官军将领的家丁,如果按家丁数与总兵力的比例,恐怕他推算出的安塞营兵力会更加离谱。
“嘶。”王嘉胤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旁的王二也朝小头目瞥了一眼,二人显是对这个数字很是意外。因为之前虽然情报工作并不算精细,但多少知道安塞境内的官兵部署,不过是延安卫的3千卫军罢了,自家号称十万大军,实数也不下5万,其中精锐部队也有万人以上,对付3千卫军可算是小菜一碟。至于安塞营,还真不太了解,这年头各地团练多得紧,一时哪记得那许多,即使有人提到过他们颇为厉害,但以前从无人象这个李姓小头目般说得这么仔细。这样一来,双方的兵力对比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上昨日与宁夏镇兵发生的那一场遭遇战,显然后方三边总督杨鹤督阵的大股追兵也离此不远了。一但前锋在安塞受阻,后方再受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想到此,连一向稳如泰山的王嘉胤也紧张起来,正待详问时,只见前方一骑马朝自己这边疾驰而来,定睛看去,竟是前锋王自用本人亲至!在这马上就要接战的关键时刻他怎么撇下部下跑到后军来了,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王嘉胤和王二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顿时浮现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
穿越明末当土豪 第九十五章 高迎祥的首级
王自用是个秃头中年人,有人也叫他王和尚,号紫金梁,延安府绥德县人,他在流贼中的资格和实力仅次于王嘉胤和王二,还在高迎祥之上,能让他抛下队伍亲自过来禀报的事情定然不会小了。他远远看见王嘉胤和王二,稍稍放慢了马速,待行到“二王”跟前不远处猛地勒马停住,他身后几骑急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王自用年纪既大,身份又高,却是端坐不动,慢慢策马踱了过来,在马背上向王嘉胤和王二分别拱了拱手,身体稍稍前倾,压低声音道:“禀报两位大王,高迎祥出事了!”
高迎祥是流贼第四号人物,又是本地人,山川道路再是熟悉不过,因此这次他自告奋勇要为大军前锋,绕过官军把守的要隘,从山间潜越过去。事情若成,端的是一支奇兵,可与大队人马前后夹击官军,为大军南下剪除最大的障碍!正因如此,他出发时所带皆是流贼中最精锐的骑兵,多是套寇回#回出身的积年马贼,按理说遇到官军即便打不过,跑肯定是能跑掉的,又会出什么大事了,遮没是中了官军埋伏?
未等王嘉胤和王二反应过来,又听见王自用道:“高迎祥的一千骑兵......全军覆没了!”
“什么?”王嘉胤和王二几乎同时惊骇出声,虽然已有几分心里准备,但听到高迎祥居然全军覆没时两人心中还是不禁大惊。
王自用回头向身后一人打了个手势,只见那人单膝跪地,不敢起身,抬起头时,竟是鼻青脸肿,虽然经过了清洗,但还是看得出头脸有多处伤痕。他双手将一个红布包裹捧过头顶,身子不停发抖。那包裹约莫人头大小,隐隐透出血迹,见到这般情景二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那定是高迎祥的首级了。王二用询问的目光望向王自用,王自用沉痛地点了点头,那意思代表自己已经亲自验过,的确是高迎祥的首级。他与高迎祥是一起投奔“二王”的,交情与众不同,向来在流贼军中同气连枝,互为奥援,高迎祥的死对他的打击尤为沉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