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神笔聊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哆啦i梦
天降横财?
祥瑞吉兆?
一时间提同知脑中有千般念想,连忙着命官兵,让他们将百姓清理出去,但官兵已经在跟着捡钱,又有哪一个能听他的话?
韩大夫在药店里面,将药材掀翻一地,拿着箩筐就到外面捡银子,才刚刚捡了一点,在人群中一声怪叫,慌忙跑回院中,没过一会儿就有哭声传来……那是我的钱啊!
韩大夫双腿发软,抱着提同知的大腿,哭道:“那树上落下的钱,是我埋在地上储存着的,上面有我的标记啊。”
古时候,家财放在家中容易招盗贼,故此许多人家都是将钱埋在地下,等到临死的时候告诉孩子,韩大夫就是如此,但是他在金银上面都做有记号,万一被偷了,也能循着这一点抓人,此记号颇为隐秘,但他从地上的银子上一眼就认了出来。
“你的钱怎么会在树上落下来呢?”
提同知正看着两棵树上落钱,对韩大夫的话不以为意。
“一定是那个道士搞的鬼,他把我的钱种在了土里!”
韩大夫说道。
他把你的钱种在了土里……他把我的钱也种在了土里!
此时此刻,提同知悚然一惊,察觉到了情况不对,连忙呼喊下面的差役将钱收回来,但在捡钱大潮中,没有一个人会听他的话,如此喊了一句,眼见无人应声,提同知心急如焚,牵过一匹马,骑着就往家里去,他要先看看自己家的钱是否还在。
“够了。”
苏阳摇晃着怀中揣的金子银子,走到了颜如玉身边,估量一下,说道:“至少一百两。”有金有银,买下一个小船前往金陵,绰绰有余。
颜如玉捏起一个银锭,仔细打量,真实无疑。
“果然是神仙手段。”
对于马道长的本事,颜如玉叹服,拿出小布袋,将金银全部收在了布袋里面,粗略的估算一下,黄金三十五两,白银九十八两,在捡钱的众人中,苏阳拿到的钱不算多,却也够用了。
金银落了这一阵儿,落钱的速度也渐渐慢了,金银也没有几个,几个心急的百姓上前摇树,摇的铜钱哗哗落下,没有多久,枝叶也都秃了。
“怎么没钱了啊。”
“是啊,我都还没有捡多少呢?”
有些百姓在树下抱怨,有些则是刚刚拿着箩筐麻袋赶到,看到树叶都没了,个个抱怨,但跪地痛哭的韩大夫却心中一片绝望,完了完了,当真是一个铜板都没了……
“走吧。”
苏阳给颜如玉示意,已经拿到了钱,两人便要领略一下扬州风光了。
颜如玉低头浅笑,轻声应答。
“小相公……”
正当苏阳要走的时候,一个满脸褶皱的老太婆拦住了苏阳的去路,眼眸对着苏阳提着的小袋子不住打量,笑着对苏阳说道:“小相公,老婆子之前和你说过话的,你不会不记得吧。”
“……”
苏阳自然不会不记得,之前苏阳强势围观,就是这老太婆应了苏阳的话,让苏阳了解形势。
“老婆子适才回了家,没有来得及捡钱,现在听到风声过来了,却一点银子都没了……”
老太婆抱怨两句,看着苏阳说道:“小相公你捡到了这么多钱可谓一喜,不知道小相公想不想再多一喜,做个双喜临门。”
双喜临门?
苏阳看着老太婆,问道:“敢问喜从何来?”
“老太婆有一个女儿,年芳十六,貌相堪绝,小相公如果有意,将黄金拿出二十两供我养老,这女儿我就任你娶去,为奴为妾,绝不多言。”
老太婆对苏阳信誓旦旦的说道。
提亲的,卖女的。
苏阳微微摇头,就算是扬州物价贵,一个侍妾也不值二十两黄金,何况他不缺侍妾……眸光瞥视颜如玉,苏阳问老太婆,说道:“你女儿和她相比如何?”
颜如玉已经是倾世美貌了。
苏阳让她知难而退。
“犹有过之!”
老太婆信誓旦旦说道。
“……”
苏阳看了看老太婆,人的貌相多少都有遗传,苏阳看老太婆的貌相,估量她年轻时的面貌,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美艳的,这信誓旦旦的吹嘘多半是假的,毕竟媒人口中,个个秒西施,秒昭君,夸得天上地下少有,如此印证“无谎不成媒”这一句话。
“哦,那你可以去看看。”
颜如玉说道:“妾室选择,可以面试,由你看过,再说满不满意,若此女子果然艳绝,错过了她岂不甚憾?”
阴阳怪气,几个意思?
苏阳摸不透颜如玉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拿出十两黄金,对老太婆说道:“天降横财,捡到了是福分,捡不到是没缘分,我这十两黄金,非是媒聘,也足以你养老了,有个漂亮女儿,就给她找个好夫婿,别拿着卖钱。”
说上两句,苏阳牵着颜如玉便走,少了十两黄金也不短缺什么。
“小相公。”
老太婆扭过来,看着苏阳和颜如玉,说道:“老身领听教训,今后为小女嫦娥媒聘,必然多看品行,为她谋一个好夫婿。”
嫦娥?
苏阳心中咯噔一下,他又错过了聊斋高速?





神笔聊斋 第一百八十章 仙能制情
聊斋里面有篇目《嫦娥》,讲述嫦娥仙子下凡历劫,在扬州和凡人宗子美成婚,并且为宗子美生了两个孩子,在这一篇目之中,嫦娥还和一狐妖颠当关系暧昧,篇目所旨是阳极阴生这个至理。
也是某一方面到了极致,就会引发灾祸。
故事中的宗子美一开始和颠当好,又娶了嫦娥,嫦娥是一个cosplay的大手子,能够变幻多种古代美女,让宗子美乐极,在乐极之后,嫦娥终究察觉自己是仙,是浮沉来到世间,托故而走,又被颠当搅合,待到嫦娥再一次回到宗子美身边之时,貌丽端庄,举止庄重,不和宗子美亲热,但宗子美却放开了,和颠当,丫鬟狎昵嬉戏,乐极生悲出了人命,最后由嫦娥管制,将此人命之事遮掩过去,后来一家人方才端正的过日子。
惟仙多情,惟仙能制情,惟仙真乐,惟仙不极乐。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恰到好处便是最佳。
苏阳很清楚上面的道理。
但是二十两黄金买一个嫦娥,这绝对血赚的生意居然就这么放了……
要知道在《嫦娥》篇目中,宗子美娶嫦娥仅仅画了一锭黄金,并且这黄金还是嫦娥给的。
“呵呵。”
苏阳对着老太婆呵呵干笑。
在神秘的裴盼儿之后,苏阳又错过了一趟聊斋高速,并且还是千古美人嫦娥仙子,饶是苏阳旷达,此时心态也有些炸裂。
“你女儿开心就好。”
苏阳心塞说道。
扬州城,提同知府。
提同知回到了府中,呼喊仆人,连忙打开库房,进门一看,所有金银珠宝不翼而飞,整个房间里面空空荡荡,眼前一黑,扑通一声就瘫在地上,原本这几日他受了风寒,有些头疼,遭逢此变,急病一下涌了上来,等到家中妻妾围上来,将他扶到床上的时候,提同知已经丢了不少心气。
“快找大夫……”
提同知的夫人四十来岁,端庄娴静,指挥下面的人,躺在床上的提同知却止住此令,说道:“我今日在韩大夫那里抓来点药,是治头疼的,你们把那药熬了就是,我的身体我知道。”
韩大夫可是梦中神灵身旁的人。
夫人闻言,便让人将韩大夫带回来的药煎了。
提同知在床上勉强撑着身体,将从韩大夫那里包的药喝了,这药喝完之后,口中发涩,四肢发麻,脑袋像是针扎一样,提同知在床上shēn yin了一会儿,都没有来得及将大夫叫来,提同知便死了。
“听说昨天晚上官兵就冲到了韩大夫的家里,将韩大夫的家眷都给抓了。”
“提同知可是知府的副手,在扬州呼风唤雨的人物,就这么死了,哪里肯放过韩大夫。”
“我早就说过韩大夫治病不行,一点伤痛让他医治都是大病。”
“听说东岳帝君和阎罗王派遣了十万八千个阴鬼小鬼到了人间,分布天下,专门给人治病,这一治病就要了命,我们去看病的时候不可不察啊。”
又多了一个黑大夫的段子。
这并非是马道长的本事,就是韩大夫纯废物,没看准病……
苏阳和颜如玉在等着吃早饭的时候,听到扬州城的百姓们议论纷纷,心中明白,这摇钱树,庸医害命一时,基本上到此为止了。
提同知死了,韩大夫被抓了,两人遭遇足以警醒世人。
只是这提同知果然头铁,帮着韩大夫处理事情,最后求来的方药又害了自己的性命……
“客官,您的汤包来喽。”
小二给苏阳送上来了早茶点心。
摆放在桌子上的是蟹黄汤包,旁边放着早茶,分别摆在了苏阳和颜如玉面前之后,小二便退了下去。
“呼呼……”
苏阳看着汤包,轻轻吹吹,筷子一夹,汤包里面的汁水便流了出来,用勺子舀着,如此慢慢品尝,舌识开通,苏阳味觉更为细腻,能感受到各种味道在口中交织,非常不错。
颜如玉轻轻提起汤包,看着汤包在她手中如同灯笼,这也正是汤包的精妙所在,轻轻啃咬,慢慢品尝,感觉汤包味道鲜而不腻,端是极美。
“传说在三国时期,孙尚香孙夫人死了,诸葛亮想要祭祀,便差人前往东吴,询问祭品之时,诸葛亮说肉馒头。”
苏阳看着自己的“小百科”吃的香,主动对她科普道:“肉馒头是诸葛亮渡泸水不杀生灵,用面团肉造的祭品,也就是现在的包子,差人来到东吴祭祀之时,又念及孙尚香孙夫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便将它们添加一起,造成了现在的汤包。”
所以这汤包里面,是孙尚香最喜欢的味道。
“确实鲜美。”
颜如玉说道。
“扬州城的美食还有很多,这两日我带着你多多尝尝。”
苏阳笑道。
颜如玉轻轻摇头,看着苏阳,说道:“我知道你心心念念要去金陵,到了那里必有事情,若要游玩,今日在扬州城略略泛游就好,还是早些到金陵城中,除了你心中一刺,往后逍遥安乐的日子多着呢。”
苏阳眺望窗外。
若说心中一刺,就是太子陈阳了。
穿越之后糊里糊涂被人做了手脚,苏阳都差点以为自己是魂穿,身边的仆人演戏一套一套,若非机警察觉不对,又有春燕解开迷惑,自己都要被人玩死了。
现在陈阳服用了鹿衔草,苟身在金陵城,苏阳就要找到他,报了仇怨,卷走金钱,然后安乐修仙。
“先吃饭。”
苏阳笑道:“吃过饭我带你看看当地书乡,午后买船。”
扬州金陵隔着水路,走水路最是便捷。
两个人用过了早饭,苏阳和颜如玉便走在扬州街头,此时扬州当真是百业繁荣,苏阳和颜如玉两人走入书店,瞧扬州书店里面书籍众多,儒释道三家皆有,其中更有一些书籍是当朝大官的手稿,价值千金。
“孟子说【盈科渐进】,此当真为世间至理也,仙家学说,常用婴儿譬喻,料想一人出生,本由父母血气所化,清纯透彻,不通人间道理,而后会哭,而后会笑,能立,能行,能持,能负,精气日足,聪明日开,筋力日强,可见做学问也好,修行也罢,终究是要循序渐进,如一棵树,如一束花,种子栽下,才有根芽……”
“《大衍易书》应当为后人伪造,书中托名,曰康节先生梦中有兆,移床挖土,得‘赠予康节’,却不知康节乃是死后数年,皇帝所给谥号,然而此经易理精深,吾试之验算,一一皆有应验,和伍羽商谈检验,终不得解。”
“儒家本旨,明达体用,在格物致知,非信口天地多宽,可叹……”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希高慕大,桀纣之心,岂能做出尧舜伟业?需立正身,删其繁枝,如此才能挺拔生长,认知本心之后,佛,道,儒皆我所用,皆我所不用,正如佛经所说宝筏,达到【彼岸】即可弃下,正如余在河南曾遇一人,坐而论道,曰:……”
苏阳手中拿着一个《严馆笔谈》,打开之后正在翻看,书中字迹严谨端正,外面圆融,内里方正,所说之事不想平常书生所能说出口的,严馆笔记中写过好几个和人坐而论道,但时间多在半夜,地点多在荒山,所写往往有惊人之笔,不似人间之事。
“掌柜的,这个守正先生是哪一位?”
苏阳拿着严馆笔记,询问掌柜的。
掌柜的三十来岁,看到此书脸上苦笑,说道:“公子,这是我们大乾朝严司马的笔记,严司马在朝中得罪了恶人,被人陷害,王爷入京的时候把他给杀了,将家产也给抄了,这些书籍都是从官家那里流出来的。”
司马,就是兵部尚书,当朝正二品。
抄家之后,再流到民间,这种事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官清如水,不免吏滑如油。
“书店里面可还有严司马的书?”
苏阳问道。
“严司马的没有了。”
掌柜的说道:“倒是还有一本从严司马家中流出来的文集,应当是有人看诗书之时,看到喜欢的,便抄录的文章。”
掌柜的找了找,拿出来的本子并无名字,苏阳翻看一下,确实只是一些诗文散记。
“就这两本吧。”
苏阳将这两本书都给买下。
颜如玉在书店中转了一圈,了解此处书乡如何,便又到了苏阳身边,如此两人一天时间都是在扬州各个书馆里面观看淘书,除了《严馆笔记》,那个抄录的诗集,苏阳还淘到了两本道经,如此转了一天,顺带也看了扬州有名的景致,到了晚上的时候,苏阳又买了一艘小船,将柴米油盐搬了进去。
明月在天,映射在静谧水中。
苏阳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又看了看水中的影子。
地球和月亮之间有三十八万公里,但是我和嫦娥的距离就tè mǎ二十两黄金,来了扬州一趟,错过月中女神,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心态失衡。
“走啦!”
长出一口气,苏阳手中长浆一划,打破了水中明月,在月夜下循水而下,下一站,就是巍峨的金陵城。
嫦娥念想彻底被抛之脑后,这也算是仙能制情吧。




神笔聊斋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地如何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这是苏轼的赤壁赋,可谓是千古名篇,此时苏阳划船,颜如玉手中翻看苏阳购买不知名的文集,轻轻朗诵里面的赤壁赋,苏阳左右眺望,看秋日夜景,月光下面水面浮动,如同千万条银蛇扭动,在运河之上,唯有远远一船,上面烛光明亮,时有男女笑声,听谈论的,也多是经意诗集,倒似雅人。
经过了飙船,现在苏阳划船很是稳重,船桨张合自和水势。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
两艘船均是在运河上面赶夜路,苏阳船快,不觉便靠近了前面的船,听到里面有男子正在高声吟诵,所说的正是《楚辞,远游》。
颜如玉停住了朗诵,和苏阳一并听着大船上面的声音。
远游一篇作者是谁,无可考证,有说是屈原,有说不是屈原,在这一篇里面,感叹世情狭隘,充满了避世求仙的心念,这是屈原诗词所未有。
苏阳和颜如玉两人听着上面吟诗,自然是听出来了里面一共有八个人,其中四个女子,四个男子,此时一人正在吟诵楚辞,剩下的人都在静听。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远游》念罢,书生长叹一声。
“李兄啊,自古道百炼精钢,你这只算是些许挫折,从这挫折里面走出,
仍然是大好人生。”
船舱里面一人对背诵远游的书生说道:“知府确实有意封堵你的仕途,但你若一蹶不振,岂不辜负了胜仙姑娘的一片痴心?要我说来,李兄你应当发奋苦读,为科考涵养元气,易名改姓,再度科举,如此定然有所功成,正如同当年欧阳修于刘几那般。”
欧阳修主持科考之时,有一书生写文章,经常有诡谲之语,写的欧阳修甚是厌恶,故此几次考试,只要看到刘几就会暗暗下心,在考卷之中品评,找出刘几的文章直接刷下,又有一次考试,欧阳修再度遇到了刘几,拿到试卷之时,便开始从文风之中寻找刘几,挑出之后,果断刷下,而后品评其他文章,待到放榜之时,有一刘辉是头名,欧阳修一看,才知道刘几改名刘辉,变了文风,才将这里面的事情说出来,成全了刘辉的名声。
“谈何容易,恐怕我也只能辜负胜仙的一片深情了。”
姓李的书生说道。
胜仙姑娘,是知府家的女儿,她和李书生在灯会上面相识,一见钟情,私传书信,两下相好,李书生也是扬州有名的才子,便托老师前去给知府说媒,结果被知府安排了,下狱,革去功名,更说让他永远都走不上仕途,让他死心。
经过一番波折又仕途无望,李牧亭才会有修仙念想。
苏阳划船一直在侧,听到上面的话暗暗偷笑,李牧亭尚未取得功名,就想要知府的女儿,真的是想得太美,不过这个知府也未免太过苛刻了。
“看样子,李兄当真是要当天上人了。”
书生在后面说道:“待到李兄有所成就之时,可千万要来度化我们这些红尘中人啊。”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大船里面的书生们讨论远游中的词,询问老师,问道:“老师,您觉这天人相隔,会有多远?星宫排列又是什么样子的?”
船内有一老者,闻听如此,就说道:“此话你们当真是问对人了,我恰好知道此事,我认识一人,名叫乐云鹤,为人乐善好施,他曾经对我说了一事,关乎自己生平。”
船内的多人都请教。
老者说道:“乐云鹤是我同乡,他早有贤名,和夏平子相交莫逆,而夏平子则智慧超绝,夏平子死去,乐云鹤便济度夏平子的妻儿,一日,乐云鹤在金陵城遇到一神人,时神人落难,乐云鹤不知神人真面目,仍然施手帮衬,待到神人要离开之时,询问他有什么心愿,乐云鹤便问云间如何,雷霆何物,若能登天视之,此疑得解便无心愿,神人应允,乐云鹤便晕晕沉沉的睡了过去。”
“似梦非梦之际,乐云鹤随着神人来到了天上,拨开云气,见下面房舍如同豆粒,神人拿着乐器,器皿,乐器一响便有雷霆,器皿洒水,则化为雨,当时正是我家乡干旱之时,如此几洒,家乡里面沟渠皆满,再无干旱,再看星辰,有些如同拳头大小,有些如同坛子大小,有些则如一瓮,乐云鹤轻轻摇晃星辰,摘下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星星,待到从天上回来之时,此星星仍在怀中,放在室内,一室皆明……”
“我闻名去见的时候,听乐云鹤所说,星辰化为了光粒进入到了妻子口中,妻子生下一子,叫做星儿,容貌酷似夏平子,已经有了名声,据说此子是少微星转世。”
老者所说的话,苏阳知道,正是聊斋《雷曹》,但是里面所说的世界构造非是如此,苏阳在转轮王府之中看了不少书,其中便有天地多高,世界如何。
“原来天地竟然如此。”
“我们的雨水居然是雷神器皿中的水。”
“若是雷神器皿倾泻,对我们人间岂不是一场灾难?”
船内的书生纷纷说道,这是他们老师所见之人的真事,定然无虚。
“梦中之言,岂能当真?”
苏阳本已经划船要过,听到他们个个吹嘘,不由开口。
船内的书生和老师,姑娘一并走上甲板船头,循声望去,在月夜下不知何时有一小船靠近他们,划船之人蓑衣斗笠,毕竟月色昏暗,他们看不分明,不过听声音,划船之人说话倒是年轻。
“你是何人,为何chā wo们的话?”
当中老者便是老师,看向划船的苏阳,说道。
“只是不忍你们误传误信罢了。”
苏阳放过船桨,看向大船中的诸位,说道:“这天混沌若鸡卵,地hun yuán若弹丸,水附其上,地自西往东而转,水自西往东而流,往上而去,云气寥廓,大气稀薄,自当下往上往上一百里,空气冷冽,曰平流,再往上一百七十里,曰间层,这里已然灼热,若再往上便是外层,倘若过了外层,不是极热便是极冷,身体自然能飞,只是声不能传,及至此时往下,便能看大地hun yuán一球体,再看星辰月亮,和大地几乎无二,之所以有些大,有些小,是因远近不同罢了。”
世界的大体构造,和苏阳没有穿越之前近乎一样。
此话苏阳说来极为平常,但众人听来却大感荒谬。
“你去过天上吗?居然如此信口雌黄!”
先生喝问苏阳,说道:“大地若是一圆球,我们如何能够立足?”
“湖海之间,天水相连之处,四下眺望,如若圆规,此能证实天地皆圆形,极目眺望,船来之时,先看顶端,逐渐船身而起,此能证明天地为圆体。”
1...7576777879...1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