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抗战军火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阁序
刘涵在黑水河村留下五十万吨废塑料、五十万个废轮胎,五吨用于制造铝热剂的铝粉、三氧化铁以及十万吨钢筋、水泥就离开了元氏县。石门集中营至元氏县这一片区域,八路军在铁路、公路旁正热火朝天地建造碉堡群和地道网。元氏县的钢筋水泥足够他们在这一带建造星罗棋布的碉堡群,届时八路军可以依托井陉县和元氏县完全控制这里的铁路和公路。
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刘涵带着孙岳山、金明装扮成商人,揣着地下党帮助搞到的良民证,来到石门市,在石门市乘坐火车到了北平。
三个人在北平城中长安胡同一家小旅店住了下来,在旅店里住了一宿,翌日三个人来到城外东南一个名叫龙须沟的棚户区。这里地势低洼,一条又脏又臭的护城河横贯整个棚户区,到了雨季,护城河水暴涨,加之雨水不能流淌出去,这里就变成了水乡泽国。此地居住的都是没有生计的外乡人,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形同乞丐。看到这些国民凄惨的人生,他心生悲悯之情,决定帮他们一把,在他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足以改变这些人的人生。
三个人走到距离龙须沟二里地的一个僻静无人的空地上,刘涵穿越回主位面的孟买,带了六个板房和几百箱火柴、蜡烛、数十根竹子等物品,三个板房供他们居住,板房里桌椅板凳、床铺被褥一应俱全,两个板房摆在前面,里面堆着装火柴、蜡烛的纸箱子,三个人在门口支起一个竹棚子,竹棚子下面摆放着一个铝合金框镶嵌玻璃板的柜台,还有一个板房做仓库,刘涵可以在里面穿越回主位面取东西带过来。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正正经经做生意了,你们以后就叫我刘老板。小山,你去棚户区一趟,找两个稳重、精明的女人过来,就说咱们这个杂货店雇伙计。”刘涵道。
“薪酬怎么说?”孙岳山问。
“一天管两顿饭,没有薪水。”刘涵道。
“这也太抠门了吧,咱们还差那点钱?”孙岳山不满地道。
“我是老板,知道吗?”刘涵瞪了孙岳山一眼。
孙岳山撇了撇嘴,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龙须沟。龙须沟那条护城河里漂着烂菜叶子、破布、死猫、死狗……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这一路差点没把孙岳山熏过去,也不知道这些穷苦人是怎么在这里熬过来的,幸好时令已近深秋,没有蚊子、苍蝇,否则一团团蚊虫围着你转悠,那可就惨了。走到一个土墙围着的大杂院,大杂院没有院门,孙岳山向院子里扫了一眼,两个年轻女子坐在院子里的木墩子上给破衣裳缀补丁,一边手里忙活着,一边说着话。
孙岳山站在院门外,高声道:“能进去喝口水吗?走路口渴了。”
两个女子听见声音,扭头向院门外看一眼,那个高个,脸色黝黑的女子道:“进来吧,我去给你舀水。”
说着那女子把破衣裳搁在木墩上,进了屋,拿着一个瓢出来,递给孙岳山,孙岳山接过来,喝了一口,水有些苦涩,皱着眉喝了一口,把水倒掉,将瓢还给女子,“妹子,这水咋这么苦涩?”
“一瞧你这身衣裤就不是这沟里的人,这的井水都这样,我们早习惯了。”女子道。
孙岳山并不渴,喝水只是进院搭话的由头,要人家有耐心跟你聊天,不给些好处,没人愿意舍出功夫陪你。孙岳山从衣兜里掏出水果糖,一人分了一把。两个女人见了水果糖,顿时喜上眉梢。
那个脸色稍显白净,浓眉大眼的女子看上去一颦一笑都带着大家闺秀的样子,像是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的女子。
“哎呀!你这个先生可真客气,喝口水还发糖果,我有些年没有吃到糖果了?”白净面皮的女子语气带着些许感伤道。
“我只是在城里的街上看见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吃过这种糖果,我可是从来也没有吃过。”面色黝黑的女子道。
“我们老板在这附近开了一家杂货铺,买日用品,这几天就要开张,还没有雇到售货员。我们老板让我到这里来找寻合适的售货员,可是我对这里不熟悉。”孙岳山道。
“要女售货员吗?那些时髦的商铺都用女售货员的。”面色白净的女子道。
“就是要女售货员,我们老板说要找心细、嘴甜的年轻女子,你们两个愿意去吗?”孙岳山道。
“一个月开多少钱?”面色白净的女子颇为心动地道。
孙岳山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道:“没薪水,就管两顿饭。”
“是这样啊。”面色白净的女子失望地道。
“这位先生,我叫二春,不给钱也没关系,反正在家也是闲着,管饭就行。”面色黝黑的女子道,“只是我从来也没卖过东西。”
“没关系,只要不傻,到了店里一学就会,没什么难的。”孙岳山道,“你能再找一个姐妹过去吗?我们要两个人。”
“秀莲姐,你也过去吧,咱们做个伴。我一个人过去心里没底。”二春带着央求的语气对秀莲道。
“那我得问问我爹,我娘,没有他们同意,我哪都不能去。”秀莲道。
“二春妹子,你要是想到我们店里卖货,最好现在就跟我过去,先熟悉一下店里的情况。”孙岳山道。
“那可不成,谁知道你是不是坏人?”二春拧着眉头,不悦地道。
“明天过去也可以,我们那个店离这里也就四五里地,在那边的高岗上,一共四间房子,店门前支着竹棚子,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你能看到。”孙岳山道,“你们要是同意的话,我就不去找别人了。”
秀莲道:“我明天跟二春过去看看,再决定好吗?”
“没问题,我们那里虽然不给薪水,但伙食还是不错的,吃的是白面馒头,菜里有肉。你明天去了就知道了。”孙岳山道。
这地方臭气熏天,孙岳山可不想久留,办完事情,逃一般地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二春、秀莲在一个年轻男子的陪同下来到店里,这个年轻人身形魁梧、五官端正,是秀莲的哥哥,名jiào chun生。几个人在店里打量一番,见各种货物不多,店铺也很小,位置也偏僻,周围没有人家,也不靠近道路,不知道有什么人会来这里买东西,他们略显失望。
“三位吃饭了吗?”金明笑着问。
秀莲和二春摇摇头,“我们都不吃早饭。”
“既然来了就别客气了,进屋一起吃吧。”金明道。
“这怎么好意思,还没干活呢,过来就吃饭。”二春道。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小兄弟,你也过来一起吃吧,人多吃饭热闹。”金明说着就拉着春生走到后面的板房。板房里刘涵坐在桌前看一本穿越明朝的小说,看得正上瘾。孙岳山一个人忙活着,从厨房端过来小米稀粥、茶蛋、牛奶和馒头、咸菜。
“刘老板,吃饭了。”孙岳山招呼道。
刘涵抬起头,看见屋里多了三个人,打量一眼,道:“你们就是小山请来的店员吧,别客气,一起吃吧。”
二春、秀莲、春生看着饭桌上的馒头和鸡蛋口水都流出来了,秀莲家里没搬到龙须沟的时候一天三顿白米饭、馒头,可是二春和春生却大小就住在这里,从没吃过细粮,至于鸡蛋,除非病了,才有鸡蛋吃,在他们眼里鸡蛋、馒头都是了不得的食物,这世上只有财主家才吃得起。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二百六十章 黑旋风
一番扭捏后,三个人忐忑不安地坐在饭桌旁,孙岳山和金明见他们不好意思动筷子,只顾着喝粥、吃馒头,就拿起鸡蛋,一人面前放了两个。孙岳山、金明、刘涵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个鸡蛋、一个馒头就放下筷子,离开了屋子。刚出屋子,就听见身后传来狼吞虎咽的声音,回头一瞧,只见三个人不住往嘴里塞馒头、鸡蛋,两个女子也不顾形象,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好像随时会把脸撑破。
“慢点吃,别噎着,在我这里干,顿顿白面馒头。”刘涵道。
“真的假的?”春生努力咽下一个鸡蛋,问。
“不给工钱,还不给好吃的,那就太抠门了,我不是铁公鸡。”刘涵道。
“那你们这里要男的吗?”春生眨巴着眼睛问。
“看你有些力气,又年轻,就留下来吧,给我跑跑腿,干些力气活。”刘涵道。
‘“得嘞,刘老板,您真是大善人,今后我就给您效力了。”春生由衷地道。
“你们都吃了,别剩下,我这人不愿意吃剩饭。”刘涵道。
“得嘞,我是大肚汉,管保剩不下。”春生道。
三个人果然吃得精光,二春和秀莲刷碗、擦桌子,春生拍着肚子,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跟在刘涵身后,准备随时听吩咐。刘涵指着手推车,“春生,你一会把火柴、蜡烛各搬几箱到车上,去乡下卖。”
“刘老板,我没做过买卖。”春生挠着脑袋,犯难地道。
“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会干事情,一回生,两回熟,多做几次就会了,之所以没有让你去城里就是让你积累经验。”刘涵道。
“这些东西咋卖呀?”春生问。
“比城里卖的便宜就成,你看着办吧,遇到没钱的主,可以用老物件、粮食什么的换。具体怎么换,你看着办吧。”
见春生还要问,刘涵不耐烦地道:“好了,你这就去吧。”
春生推着车子正要去乡下,金明走到刘涵跟前,“刘老板,咱们这里还没有厕所,来了女生,得修两个厕所。”
刘涵点点头,叫住春生,“春生,先别去了,给我办件事情。”
春生过来,“老板,啥事?”
“你去找几个人过来,咱们这里要修两个厕所。”
“厕所?厕所是啥东西?”春生茫然地问。
“就是茅房。”金明道。
“找三个人够吗?”春生问。
“找三十个人,我不给工钱,只管饭,白面馒头管够。”刘老板道。
一个小时后,春生带来三十个人过来,刘涵计划弄两个带下水道,陶瓷洁具的厕所,上完厕所,可以用水桶冲刷。需要挖两个五米深的土坑,土坑还要倾斜向下挖十几米一个土洞,土洞尽头还要挖一个两米深的土坑……刘涵把一个厕所弄得这样复杂,主要是为了想让这些人多干两天,多吃几顿饱饭。看到这里有人说了,刘涵掌握着主位面偌大一片富饶的土地,还有住次位面的贸易大权,享有的资源堪称海量,无偿送给这些穷苦百姓一些钱财不可以吗?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白送人东西,起初人家还对你感恩戴德,送得多了,人家就对你产生依赖性了,到时候这些人都变成了懒汉,都把刘涵当做大善人,大傻瓜,你一日不给他们,他们就欺上门来,向你讨要。再者,现在北平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刘涵若当起了大善人,估计用不了多久,日本人、汉奸就会纷至沓来,百般勒索,届时刘涵只能带着孙岳山和金明逃之夭夭。
厕所正式开工之前,先用沙袋堆起来一男一女两个简易厕所,毕竟这些人要在这里连续干几天,要有方便的地方。修好两个简易厕所,又在工地附近用玉米秸秆搭建了几个棚子,供工人们吃饭、休息用。金明和孙岳山活动惯了,看见工人忙碌,手也痒了,也跟着干起来。刘涵从库房里找了一块铁皮,两小桶油漆,将铁皮刷了黑漆,又用毛笔沾着黄漆在上面写下刘记杂货铺,几个字,权作杂货铺的招牌,在二春和秀莲的协助下,将招牌固定在食杂店旁边一根埋在土里的竹竿上。随后刘涵便开始向两个女店员介绍各种商品的价格,如何算账、记账,秀莲识字,也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二春却大字不识一个,怎么教都不会,真是笨死了。刘涵教会了秀莲,扔给她们几个本子和铅笔,让秀莲教二春识字和算数。
中午刘涵指导二春和秀莲蒸了三百个白面馒头,做了一大盆紫菜鸡蛋汤,炖了一锅野兔肉。三十几个人吃的满嘴流油,风卷残云一般,馒头、汤、野兔肉一点没剩下。夜幕降临时,工人们吃了晚饭回去了,二春和秀莲守在店里,要等到春生回来一起回家。秀莲正在为春生担心,春生却回来了,他推着推车满身疲倦,带去的货物没剩下多少,大多数都换了高粱米、玉米和在这个时代一文不值的老物件。春生吃了饭,刘涵给三个人分了几斤乡下换到的粗粮,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他们千恩万谢地回家了。
今天中午、晚上这三十几个人吃了两顿美餐,回到家里难免要炫耀一番,第二天这件事就不知怎么传到了汉奸黑旋风的耳朵里。日本人没来之前,黑旋风是这一带的流氓头子,日本人占了北平,黑旋风就跟他那些小弟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汉奸。这一带的赌场、商铺除了向日本人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还要向黑旋风额外交一笔保护费,谁要是不交,他就派人把你的生意搅和黄了,老百姓恨透了这个驴日的东西。
“他娘的,哪来的傻蛋,给做工的顿顿吃白面馒头,兔子肉,这得多有钱?走咱们瞧瞧去。”黑旋风带着十几个小弟来到刘记杂货铺,金明和孙岳山远远地看见这些杂种,就要去库房取qiāng,刘涵拦住他,悄声道:“别多事,给他点好处,找机会收拾他。”
“哪位是刘老板?”一个打手摸样的家伙走上前对金明道。
“我们老板去城里办事情了。”金明道。
“你是伙计?”打手道。
“就算是吧。”金明道。
“一个杂货铺不到城里开,在这荒郊野外开很不寻常呀,我看没准是gong dǎng的联络站。”黑旋风一把推开打手,恶狠狠地道。
“gong dǎng我倒是有所耳闻,至于联络站我没听说过,不知道啥意思。”金明道。
“嘿,小兔崽子,还挺横,信不信老子现在就能把你抓到宪兵队,让你尝尝老虎凳、辣椒水的滋味?”黑旋风道。
孙岳山从库房里走出来,手里拎着一个dà má袋,他把dà má袋放在黑旋风跟前,“我们就是买卖人,不懂啥联络站,也没有加入这个党,那个派,这是我们老板临走的时候准备的一点心意,请笑纳。等我们老板回来,知道这件事,一定登门拜访。”
黑旋风打开麻袋,向里一瞧,面孔立即阴沉下来,“这是啥玩意,打发叫花子呢?”
孙岳山从麻袋里取出一个椰子,“这是椰子,北方不产这个,我们是从南洋弄到的,这一个椰子千万里运过来价值不菲,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东西整个北平也见不到第二份。”
“是吗?可别糊弄我,小心脑袋搬家。”黑旋风道。
“我们哪有那个胆呀?真是椰子,用菜刀切开这个硬壳,里面是甜水,可好喝了。”孙岳山道。
黑旋风这辈子惹下无数仇家,时刻担心有人对他下毒手,他指着麻袋,“这个东西还是你们留着吧,我这次过来是收保护费的,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知道啥时候飞来一颗子弹就把人干掉了?你说是吧。”
“钱全进货了,只有东西,吃的你们不要,店里的东西你们随便拿就是了。”孙岳山道。
黑旋风冲手下一招手,带着众人进了店铺,在里面一通翻找,最终带着十几条香烟,几箱蜡烛、火柴离开了。那些香烟里面都掺了白粉,是刘涵特意为汉奸、鬼子准备的,黑旋风没有想到这里面有问题,看到那些香烟做工美观,一瞧就是高档货,就带走了,如果用这些香烟孝敬鬼子可就摊上事了。
工人们连续干了三天,把厕所修好了,刘涵又让他们建围墙。刘涵带过来数千根水泥电线杆子,工人们挖了两米深的土坑,将一根根电线杆子一根挨一根深埋在土坑里,围出来一个大大的院子。
“这刘老板真有钱啊!没见过这么弄院墙的。”工人们议论道。
“这水泥杆子不便宜,一根少说得一块银元。”一个见过世面的人道。
“你们说那天姓岳的伙计给黑旋风的香烟得值多少?”一个人问。
“黑旋风是个识货的主,那香烟不便宜,我看黑旋风抽出来一根,那根香烟后面带着金纸,估计那一根就老鼻子钱了。”
在工人们议论声中,春生推着满载货物的手推车进了城,手推车上装着十几箱塑料玩具,昨天春生进城推销塑料玩具,那些稍有规模的商店都看中了,要求进货。刘涵特意进了北平城,同那些商家谈妥了价钱,每日让春生给那些商店送货。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二百六十一章 办厂
主位面孟买开办了一座稻米加工厂和鼠肉香肠、罐头厂,自从这片土地上的人全部被白垩纪吞噬后,留在粮仓里的稻米有许多发霉、变质,水稻加工厂就是将这些霉变的稻米去除霉斑,打磨抛光,加工后的稻米晶莹剔透,跟珍珠似的,让人见了就想买回家煮了吃。至于鼠肉香肠和罐头那就更不用提了,吃一口,那个香,五脏六腑都舒坦。
刘涵现在跟黑旋风好的跟亲兄弟一般,那一天他去黑旋风家登门拜访,带去了五十条掺了白面的香烟,随后在北平的大饭店请黑旋风吃了一顿大餐,酒桌上刘涵请黑旋风给他介绍一位日本商人,说自己要跟日本人做生意,黑旋风爽快地答应了。
黑旋风给刘涵介绍的这个日本商人名叫小林光一,在北平做棉布生意。第一次见面刘涵关起门来同小林光一进行了密谈。
“小林先生,我手里有一批稻米。”刘涵开门见山地道。
“稻米?中国人的,不可以做到米生意,这个是违法的,让军方知道了,你的杀头地干活。”小林摸着黑乎乎的唇须道。
“市场上稻米紧缺,所以军方才会禁止中国百姓吃稻米,如果有人能供应足够多的稻米呢?”刘涵道。
小林光一摇了摇肥大的头颅,“稻米种植很费力气,产量也很低,这决定了稻米永远供不应求。”
“我有渠道每个月弄到一万吨稻米。”刘涵道。
“每个月一万吨?这些稻米可供两千万人一天食用,你的确定不是在吹嘘吗?你是从未被帝国军队攻陷的南方地区弄到的?要知道从那些地方运送大批稻米是根本不可能的,所有的道路、关口都被帝国军队管控了,即便能运送过来,也不会太多,成本也十分巨大。”小林光一道。
“一万吨稻米,我只需一万吨玉米或者高粱,一吨换一吨,如何?”刘涵道,“当然我提供的大米质量不如东北、朝鲜大米,甚至比起中国江南的大米也有所不如,这种大米发干、松散,不适合直接吃,只能加工成米粉食用。”
“可以让我参观一下吗?”小林光一道。
刘涵点点头,拍拍手,孙岳山敲门进屋,刘涵对他道:“小林先生要看看咱们的大米,取一袋过来。”
孙岳山拎过一袋大米放在小林光一面前,袋子没有拆封,刘涵拿来裁纸刀割开封口,小林光一抓了一把大米放在眼前仔细端详,但见这大米颗粒比东北、朝鲜大米长出不少,至少有7。1毫米,米粒细长、外观透明,一看就是上等大米。
小林在心里不住赞叹,面上却不露出来分毫。
“可以煮一些尝尝吗?”
“那就煮一些,尝尝。”刘涵道。
半个多小时后,孙岳山盛了一碗米饭端到小林面前,小林拿起筷子夹了一些米饭放在嘴里慢慢品尝,“口感有些怪,不能说不好吃,只是有些不习惯这种口感。”小林斟酌着词句道。
“口感再不习惯,也是大米,不是高粱米和玉米面可以比较的,对吧,这样的大米虽然不适合中日两国百姓的口感,但在国际上的价格却很高的。”刘涵道。
“刘先生还做国际生意?”小林诧异地道。
“忘记介绍我的身份了,我是英籍华人,我在印度专门做肉食品加工、炼油等生意,我在孟买有几家肉食加工厂和炼油厂,粮食生意对于我只是小把戏,以前我在印度收购香米,只销售到中国南方,但现在我准备把肉食加工和炼油业务扩展到北方,为了得到贵国的支持,我准备每月按照一吨大米换一吨高粱或者玉米的方式为贵国提供一万吨大米。”刘涵道。
得知刘涵是英国人,小林对刘涵转变了态度,变得恭敬了,在称呼上也用上了您。原先他还打算私自接下刘涵的大米,从乡下每个月弄一万吨粗粮应付刘涵,然后将印度香米转手卖给军方,获得高额利润。可是现在刘涵亮出了英国人的身份,能够每个月提供一万吨印度香米的人绝不是普通商人,没准他背后有英国政府的支持,这样一来情况就复杂了,不是自己这种小商人能够轻易得罪的。
“你建立的炼油厂规模如何?是炼制车辆使用的成品油吗?”
“我的炼油厂用废轮胎为原料,炼制出的燃油主要为锅炉燃料,成本比煤炭便宜,不过规模不会太大,顶多一年产一万吨。”刘涵道,“肉食品加工是我的主业,我主要靠这个赚钱,我希望小林先生能够帮助我认识一些北平的实权人物。”
话说到这里,小林总算明白了刘涵的意思,原来这是拐着弯要自己牵线搭桥,认识军方大佬。小林尴尬地笑笑,“很抱歉,我只是一个小商人,帮不上刘先生的忙。”
“这样啊,没关系,这不妨碍咱们之间的友谊,我这个人就喜欢交日本朋友。”刘涵道。
“既然您认我做朋友,那么您的印度香米能不能……”小林吞吞吐吐地道,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用粗粮换这样的话,人家是英国富翁,自己手里资源有限,没法帮助人家,再提出这样的要求未免过分了。
“你是想代销我的大米?可以的,不过我的大米价格很贵的,一百斤大米批发价要一块银元,我不收纸币,只收银元。”刘涵道,“如果用粗粮换,那也是等价交换。”
“二比一的方式交换如何?”小林道。
刘涵摇摇头,“印度大米是雇佣英国货轮远道运送到杭州,然后通过运河运送过来的,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二比一我就赔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