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抗战军火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阁序
刘涵和金明分别教会了老赵和麻杆还有他们从村子里救出来的抗联营长徐春峰学会了驾驶九七式骑兵战车,使用自动榴弹发射器,九七式战车很好驾驭,几个小时不断练习,几个人都能熟练驾驶了。刘涵和金明各驾驶一辆卡车,一辆卡车装人,另一辆卡车装武器、dàn yào,老赵、麻杆、徐春峰驾驶三辆九七式骑兵装甲车,车队开上公路,一路向南行进。
车队伪装成日军接连端掉了几个哨卡,这一日车队在肇州附近遭到一个大队日军、两千伪军的拦击。倘若日军开炮,车队立即就会变成垃圾。只有穿越回主位面,带过来一辆t72坦克才能绝地求生。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林杀敌
t72坦克的坦克炮也加入了战斗,频频向日伪军射击。坐在坦克内,透过前面的观察窗,刘涵看见自行迫击炮射出的迫击炮弹如同冰雹一般落在日伪军中,120毫米迫击炮射出的炮弹在地面bào zhà,炮弹内的钢珠四处飞射,炸点周围数十米寸草不生。t72射出的炮弹威力更强,但射速相比较就太慢了。
杨靖宇原本在各处密营中藏了足够熬过这个冬天的粮食,可是万没想到程斌这个败类会叛变,带着鬼子进入各处密营,挖出粮食,带走或毁掉,致使抗联陷入绝境。饥寒交迫的抗联战士正坐在密林中搭建的简陋窝棚旁烤火,杨靖宇与几名指挥员在窝棚里分析当前部队面临的险恶局势,商量将四百多战士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为了掩护其他小股部队成功突围,杨靖宇坚持由自己率领数十名战士在濛江牵制日伪军。日军喊出了只捉杨靖宇,抗联其他人既往不咎的口号,这个口号太有杀伤力了,一些一直不坚强的抗联战士实在受不了饥饿、苦寒的煎熬,借着出去找粮食的机会偷偷跑了,有良心的没有去鬼子那里出卖战友,黑心肠的投奔了程斌,跟着程斌追杀抗联,这些人百死不能赎其罪。
在如此艰苦、险恶的环境里,这四百多人能够坚持下来,自然有对日寇的刻骨仇恨,有对国家、党的热爱,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杨靖宇将军的个人魅力,将他们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使他们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一直在这里坚守。杨靖宇提出自己带小股部队留在濛江与日伪军周旋,其他指挥员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森林外隆隆炮声传进营地。众人凝神倾听,判断炮弹在向远处射击,难道日本人在树林wài wéi住了另一支进入濛江的抗联队伍?杨靖宇亲自带着几名战士前去侦查。大家踩着没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树林外,站在树林边缘,杨靖宇举起望远镜向远处观察,发现一辆战车上挂着一面红旗,上面赫然写着杨靖宇三个大字。杨靖宇有点发懵,若这战车是日本人的,为啥要弄这样一面旗帜?若不是日本人的,那东北的任何一支抗日队伍都不会装备战车这种高级武器,会不会是某支抗联队伍从日本人手里夺取了战车,打算过来救援自己这支队伍,无法找到自己的藏身处,便在战车上悬挂了这面旗帜呢?这种可能还是很大的。应该过去碰碰运气,与其在树林里躲着挨饿受冻,不如过去看看,没准就能绝处逢生,虽然有些冒险,但此时部队陷入绝境,冒险也是值得的。想到此处,杨靖宇带着那些战士向那辆战车走过去。
自行迫击炮的射速太快了,炮弹又打光了,刘涵已经连续三次回到主位面带来120毫米迫击炮弹,一名穿越众换下他,在t72坦克里协助金明引导自行迫击炮向日军射击,刘涵留在后方,专门负责为迫击炮供应炮弹。迫击炮打出最后几发炮弹,刘涵打开后门,钻出装甲车,向数十米外的dàn yào车走过去。不经意地扭头向树林那边瞥了一眼,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身后跟着几个人向这边走过来。他举起望远镜向那边观察,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那个大个子不就是杨靖宇将军吗?那面容就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这么些年一直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中,所以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刘涵本想飞跑过去,可是自行迫击炮没了炮弹,日本人很快就会冲过来,他必须尽快取一些炮弹过来。刘涵钻进dàn yào车回到主位面,那边早已备下了一车炮弹,无需耽误多少时间,这回他不但要带一车炮弹,还要给抗联准备一些粮食和五匹马。十几分钟后刘涵带着一辆dàn yào车过来,车里装了迫击炮弹,五匹马背上驮着十袋面粉。
刘涵带过来这些东西,杨靖宇他们还没有走到,七八里距离,地上积雪深可没膝,加之抗联将士很多天没有吃到粮食,身体虚弱,走得很慢。刘涵牵着两匹马向杨靖宇他们走过去,杨靖宇等人警惕地趴在雪地里,摆出战斗架势。刘涵在杨靖宇身旁停下来,刘涵打量着这些满脸菜色的抗联将士,感慨万千,“抗联将士们,我们是从苏联过来的,苏联人在诺门坎狠狠地教训了日本人,苏联人援助我们一批武器,派我们来东北抗击日本人,我们此次特地来援助你们,车上都是粮食,你们快拿去给大家填饱肚子,咱们有了力气既可以拿起武器打鬼子。”
杨靖宇凝视着刘涵,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苏联人和日本人干上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今年五月至九月这段时间的事情,日本人关东军伤亡了大概一万多人,都是精锐老兵。”接着刘涵就给杨靖宇大致讲了一遍这次战役的经过。
“这么说只是一次边境冲突,苏联人不会和日本人全面开战?”杨靖宇有些失望地道。
“九月份德国入侵波兰,打到了苏联家门口,苏联对德国始终保持着警惕,为了防备德国下一步把矛头指向自己,也出兵波兰,占了一大片土地,得到战略缓冲地带。日本人这次在诺门坎向苏联发动进攻,估计也是再配合德国牵制苏联,苏联的主要敌人是德国,所以弄门槛战役的最终结果是苏联人与日本人达成和平协议,日本人在诺门坎损兵折将,碰了一鼻子灰,意识到自己不是苏联人的对手,苏联也不想跟日本人纠缠下去,两面作战,和平符合双方的利益。”
杨靖宇叹了口气,“我们被日本人围追堵截,在林子里躲了很久了,消息闭塞,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情却茫然无知。”
杨靖宇让几名战士将五匹马牵回去,给营地里的战士们熬几锅面糊糊填饱肚子,自己留下来帮助刘涵搬运炮弹。刘涵取出几块巧克力递给杨靖宇,杨靖宇放下炮弹,接过来,狼吞虎咽地吃下巧克力,刘涵又在雪地上支起一口锅,熬了几罐八宝粥,放了很多雪,八宝粥照的出人影,杨靖宇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只能先喝稀粥,等到胃肠功能恢复了,才能正常进食。
再次打光了炮弹,刘涵就准备撤进森林里,找了个理由支走了杨靖宇,刘涵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几名穿越众送回主位面,带着金明钻进了树林。
顺着树林里深深的脚印,刘涵和金明来到抗联营地,看见抗联战士住在简陋的窝棚里,刘涵来到僻静处,从主位面带过来大量水泥板、空油桶、煤炭,战士们用水泥板堆叠起一座座碉堡,里面放上空油桶,烧煤炭取暖,烧煤需要考虑安全问题,所以油桶又接上铁皮管将煤烟排到外面。这些碉堡不是零散分布,而是彼此间隔十多米,在林间形成一个圆环,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都将受到碉堡内火力的打击。
夜里大批日伪军循着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来到营地附近,碉堡群外面的的树木没有砍伐,不过距离碉堡距离数百米的所有树木周围都埋了带自毁功能的地雷。日伪军看见前方碉堡内灯火通明,借助树木的掩护向碉堡摸过去,却踏响了树木下的地雷。那地雷与十几枚九七式shou liu dàn埋在一起,足以将合抱粗的大树炸断,黑暗中只听见一声接一声bào zhà传来,周围的大树轰然倒下,地雷炸死了数十个日伪军,大树砸死十几个。
碉堡内机qiāng、步qiāng从射击孔射出子弹,子弹四处乱窜。刘涵将进入东北后缴获的武器、dàn yào中给抗联带过来捷克造、歪把子机qiāng各二十挺,马克辛、九二式重机qiāng各十挺,子弹八万发,打一场稍大规模的战斗足够了。
日伪军连续进攻了数次都被抗联战士轻易击退,后半夜日伪军停止了进攻。翌日凌晨,昨天夜里没有bào zhà的地雷悉数bào zhà,炸断碉堡群周围的树木,碉堡群周围三百米内一览无余。战士们吃着就着榨菜丝,喝着面糊糊,昨天夜里大家喝的都是很稀的面糊糊,今天早上这顿面糊糊是浓稠的,可以插住筷子,备受折磨的肠胃稍稍有了得到了抚慰。
下午日军运来六门大正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狙击炮,日军炮兵借着掷弹筒、步机qiāng火力的掩护将六门火炮拖到距离碉堡三百多米的地方,躲在树后准备对碉堡展开精准打击。刘涵和金明各持一支远程狙击步qiāng对准了树后的日军炮兵,穿甲弹击穿了树木,树后的日军炮兵脑袋炸开,如此近的距离,两个人基本上弹无虚发,抗联战士也纷纷拿起步机qiāng瞄准日军炮兵射击,十几名日军炮兵相继中弹毙命,平射狙击炮一炮未发,日本炮兵全部见了阎王。
刘涵和金明都很会享受,他们坐在海棉转椅上,椅子调整得刚好合适,使得他们坐在椅子里,狙击步qiāng放在射击孔上,可以很舒服地透过瞄准镜瞄准日伪军。另外他们也很会保命,不但身上穿着防弹衣,脑袋上还扣着带防弹玻璃的头盔。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秀水甸子
坐在碉堡里打鬼子很过瘾,鬼子兵很喜欢躲在树干后,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够躲过子弹的射杀,实际上远程狙击步qiāng射出的穿甲弹射穿树干就如同用快刀切蛋糕。上午战斗开始到现在刘涵已经射杀三十几个鬼子,而金明干死了五十多个。至于丧命于各个碉堡的步机qiāng下的日伪军多达三百多人。杨靖宇脚下堆了一层黄橙橙的子弹壳,捷克轻机qiāng在他手里怒吼着、咆哮着,看着冲过来的日伪军一排排倒下去,真是说不出来的痛快。就在昨天他还觉得部队陷入了绝地,自己的革命事业可能就要走到尽头了,他并不怕死,但心里有遗憾,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没有看到民族解放的希望,他不甘心就此闭上双眼。谁曾料到刘涵的到来,将陷入绝地的部队从泥潭里救了上来。刘涵变魔术般地弄出来食物、武器、dàn yào,还有水泥板堆起来的碉堡。充足的dàn yào、坚固的碉堡,使得昔日不可一世的日军变成被屠戮的对象,所有这一切都跟做梦似的,那么虚幻,如果这只是一场梦,那就这样一直做下去好了,永远不要醒过来。
日伪军扔下满地尸体退却了,森林里qiāng声渐渐平息,世界恢复了安宁。
一个多小时后,金明、刘涵开着一辆t72坦克从两座碉堡之间开出去,坦克在碉堡周围数里地转了一圈,日伪军的确撤走了,走的惶急,没来得及带走伪军伤兵,尸体旁的武器也没有带走。抗联战士们从碉堡里出来,兴奋地捡拾武器、dàn yào,苦日子过惯了,居然把死尸身上的棉军装也扒下来带了回去。
这一场战斗打死了七百多日伪军,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伪军,但抗联成立以来,这已经算是绝无仅有的大胜仗了。打扫了战场,刘涵将日伪军尸体送回主位面喂了鳄鱼,过来的时候,带了五百只鸡、三百斤恐龙肉、各种蔬菜、热带水果若干,三千瓶白兰地和威士忌。晚上抗联战士们开怀畅饮,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抗联零伤亡,击毙七百多日伪军,从上到下兴奋异常,但杨靖宇却定下了规矩,喝酒可以,不准喝多,每人只喝三两,日伪军随时可能杀个回马qiāng。刘涵、金明、杨靖宇坐在一座碉堡里围着一张桌子喝酒。杨靖宇以茶代酒,刘涵和金明无需顾忌那么多,他们又不是抗联战士,杨靖宇无法约束他们,再说了他们是抗联的财神,大家伙还指着他们保证后勤供应呢,哪里敢管他们。
“杨司令,下一步你打算去哪里?”刘涵问。
“自打程斌叛变,我们就陷入了被动,濛江这一带不能呆了,必须突围出去,建立新的根据地。”杨靖宇道。
“我觉得东宁不错,据可靠情报,日本人正在东宁建针对苏联人的大型要塞,日本人从东北、河北等地强行征用至少十几万至二十万劳工,还有战场上抓捕的战俘也押送到了东宁,用来修建要塞。倘若我们能解救出来部分劳工,将其武装起来,四处袭扰日军正在建设的要塞以及各项附属工程,不但发展了队伍,还能沉重打击日军,将来若国际环境变化了,没准苏联会支持我们的抗日行动,届时我们就可以从苏联获取源源不断的援助。”刘涵道。
“十多万劳工!这就是十多万抗日将士,好,我们就去东宁。”杨靖宇激动地道。
过了半响,杨靖宇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可是我们如何突破日伪军的包围圈呢?”
“这个好办,交给我就是了。”刘涵拍着胸脯道。
一觉醒来,刘涵回到主位面,乘坐直升飞机来到印度半岛的一处秘密军事基地,那里封存着大量各国军队淘汰下来的坦克、装甲车,这些坦克、装甲车都是这些年银河系公司从世界各国购买的,运送到这里封存起来,总计数千辆。刘涵从中挑选了二十辆t—55坦克带到次位面抗联营地。从这一天开始刘涵、金明开始制导抗联战士驾驶坦克,不要求会使用坦克炮,只要能熟练驾驶坦克就可以了,战斗的时候可以使用坦克上的机qiāng进行射击。刘涵要求四百多名抗联官兵,包括杨靖宇在内都要学会驾驶坦克,学会了驾驶坦克后,他承诺将带过来一百多辆坦克突出重围。
抗联将士做梦都盼着能突出包围,到更广阔的战场去杀敌立功,学习坦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天的训练任务没有完成,就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完成训练任务,结果原计划半个月的训练计划,不到十天就完成了,所有的抗联战士都学会了驾驶坦克,这期间日伪军多次进入森林,组织进攻,都被抗联战士利用碉堡击退。
刘涵为抗联装备了六十辆t--55坦克、三十辆百夫长坦克、二十辆t--44坦克、十辆t—34坦克,抗联战士经过数日对这些坦克适应性训练,这天一百二十辆坦克轰隆隆地开出森林,抗联去东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沿着铁路线到达东宁,另一种是沿着河流行进。这两种行军方式都可以到达东宁。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因为铁路、河流沿线地势平坦,坦克可以高速行驶。然而铁路线偶尔也会经过山峦之间的狭窄路段,日军若在两旁山上架上火炮居高临下轰击,只要有一枚炮弹落在坦克顶部脆弱的装甲上,这辆坦克就会被击毁。而磐石至东宁沿途河流众多,流经之处地势开阔,日军若在中途设伏,坦克很容易发现,且日军没有地理优势,所以刘涵选择了沿着河流奔赴东宁。抗联的坦克大军奔驰在辉发河两岸,如此大规模的装甲车队将日伪军吓尿了,沿途遇到的日伪军纷纷逃窜。
日军做梦都不会想到被自己堵在密林深处就快冻饿饿死的数百抗联战士居然一夜之间弄出了这么多坦克,还没来得及调集炮兵过来,坦克大军已经进入蛟河境内。日军判断接下来抗联必会攻打五常,理由是五常县囤积着一批汽柴油,抗联拥有如此大规模装甲部队,后勤如何解决?要知道这么多的坦克一天消耗的燃油就是一个即便是日军也头疼的数字。抗联势必会攻打五常,夺取那里的燃油,补充油料。日军于是从阿城调来重炮联队,提前赶到五常,准备歼灭抗联装甲部队。
抗联装甲部队的确需要大量柴油,但有刘涵在,柴油的事情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抗联没有必要去五常。刘涵下一个目的地是松花江上的小岛秀水甸子,那里还有一百五十多名抗联官兵,他当初将这些人扔在那里,现在打算带上他们一起去东宁。
就在日军重兵云集五常跃跃欲试,准备张网以待的时候,装甲部队却根本就不按照日军的剧本表演,他们沿着松花江两岸行进,顺利地来到了秀水甸子。这两个多月老赵、徐春峰带着一百五十多名战士利用碉堡群和刘涵留下的大量dàn yào、粮食,始终生活在这个小岛上,期间击退了日伪军发动的多次进攻,共击毙三千多日伪军。日军曾向碉堡群发射大量毒气弹,但刘涵临走时给抗联配备了防化服,日军的毒气弹对抗联没有起到任何杀伤效果,那一天,日军发射毒气弹后,派出一千日伪军走上冰面,向碉堡群摸过去,距离碉堡群两百多米,碉堡里突然喷射出一条条烈焰,冰面上没有任何遮挡物,日伪军完全暴露在碉堡内火力之下,日伪军趴在冰面上,碉堡里停止了射击。碉堡里抗联战士烤着炭火,暖和的直打哈欠,外面日伪军却趴在冰冷的冰面上,刺骨的北风从衣裤缝隙钻进去,吸走身体内的热量,肚皮下是厚厚的积雪,厚厚的冰层,这样趴着十几分钟就冻得受不了了,可是只要你一动弹,碉堡里就会射出一梭子弹,将日伪军打成马蜂窝。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一旦受了伤,不及时救治,基本上就会告别这个世界了。
一些伪军悄悄滴向对岸爬去,重机qiāng zi dàn横扫过去,在他们面前不远处打出无数冰洞,伪军们吓得再也不敢动了。冰面上的日军实在冻得受不了了,爬起来向碉堡发动了肉蛋攻击,他们刚一爬起来,数十道炙热的火舌就喷射过去,数百日军一排排倒下去,短短一分钟,这些日军就全部躺在了冰面上,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剩下的三百多伪军既不想冻死,也不想被机qiāng射杀,他们扔下qiāng支,爬到小岛上,归顺了抗联。
日伪军撤走后,老赵和徐春峰不知道刘涵啥时候过来解救他们,为了节省粮食、dàn yào,他们夜里派人爬到冰面上搜集日伪军的武器、dàn yào、衣服带回来,日伪军的衣服撕成布条,做成渔网,在冰面上凿出冰窟窿,将渔网下到水中捕鱼,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河里的鱼很丰厚,而且十几斤、数十斤的大鱼很多,鱼们为了获得新鲜氧气,纷纷向冰窟窿聚集,结果便宜了抗联,一网下去能捕到很多。天天捕鱼,既打发了无聊的时间,也节省了粮食。抗联装甲部队到达这里,他们居然还剩下一多半粮食。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二百七十八章 要塞
这五百多人只能坐雪橇了,刘涵给他们装备坦克,学会驾驶坦克估计要至少十几天时间,现在不能一个地方耽搁太久,否则大批日军就会围过来。刘涵给他们带来一百多个移动板房,这种板房四面焊接厚铁板,下面去掉了轱辘,焊上了铁板做的滑板由坦克牵引,在雪地上跑得飞快,又十分平稳。这样的移动板房既可以运载人员,在里面生活,打起仗来也可以作为移动碉堡,躲在里面向外射击。
从石头城周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日本人在诺门坎被苏联人的坦克狠狠教训了一顿,对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产生了畏惧心理,在平原地带日本人根本就不敢拦阻,其实面对快速移动的装甲部队日本人也没办法拦阻。日军以为装甲部队会攻打哈尔滨,这一次日军又判断失误,装甲部队风驰电掣般向五常杀过去。进入五常境内,却忽然改变了方向,向南占领了山河屯车站。
这天三十架日本轰炸机飞到山河屯上空,对装甲部队发动空袭。三十架日本轰炸机铺满了头顶的天空,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行军途中,刘涵就为抗联装备了两百套sa———7单兵防空导弹,实弹训练消耗了一百套,剩下的一百套正可以拿来打击日本轰炸机。日军轰炸机刚出现在远方的天空,身子露出坦克炮塔的抗联战士就发出了警报。一百多辆坦克立即疏散,抗联战士从坦克里钻出来,蹲在坦克附近,肩上扛着单兵防空导弹。日军轰炸机俯冲下来,抗联战士纷纷射出单兵导弹,没有任何悬念,三十架日本轰炸机相继凌空bào zhà,化作万千碎片洒落大地。
装甲部队来到珠河,攻下兵力空虚的县城,在县城里住了一夜,翌日向牡丹江进发。日军从穆棱调来重炮联队,牡丹江的第八旅团以及周边县城的近万伪军在横道河子摆下战场,准备迎击抗联的装甲部队。部队通过牡丹江和穆棱就到了东宁,但牡丹江至东宁全是山区,其间日军重兵云集,装甲部队在山区作战,会遭受重大损失。刘涵决定将装甲车辆送回主位面,部队步行翻越群山,前往东宁。部队在张广才岭西麓放弃了坦克和移动板房,带着步机qiāng钻进山林。刘涵将车辆、物资送回主位面,带着金明跟上了队伍。在张广才岭密林中,部队每个人都发了一套滑雪板,经过数日练习,战士们都能够熟练使用滑雪板行军了。钻出了山林,战士们划动滑雪板飞快地在雪地上行进,速度不比坦克差多少。这一天夜里部队成功在牡丹江与穆棱之间的穿过,钻进老爷岭密林中,在密林中建立了营地。刘涵给抗联留下足够的粮食和武器、dàn yào,便带着金明去了东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伪装成劳工,潜入东宁要塞,才能救出劳工。这件事刘涵没有告诉杨靖宇,担心杨靖宇不同意。他们留下一封信,在信中说有事情要办,两个月后回来,就悄悄滴下了山。进入东宁,两个人伪装成小商贩,挑着担子,到处兜售水果糖。这天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地主把他们叫进院子,说要把他们的水果糖全部买下来,却只给了几块伪满洲国的纸币。金明同地主吵起来,地主便让长工将他们打倒在地,捆起来,第二天地主将他们送到了伪警察署,说他们是fǎn ri分子。两个人在伪警察署关了几天,数日后,同一批犯人押到了日本人的一处正在施工中的要塞。
漆黑的山洞中劳工们挥舞铁镐、钢钎在石头上奋力开凿,这个要塞已经开凿出数条数十米长的隧道,各条隧道都有劳工在干活,刘涵和金明负责向外背石头,背了两次刘涵的腰都快累断了,实在挺不住了,他找了个僻静处,回到主位面,带来手电筒、食物以及数十支汉阳造步qiāng。两个人堵住一条地洞,对劳工说苏联人要派部队打过来,苏联人进攻之前,派他们过来组织劳工起义,只要这边一打响,苏联军队立即就会开过来,将这里的日军消灭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