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公子风流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堂中的郝风楼立即回应:“微臣在。”
朱棣道:“跟着朕,走!”
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一句话,干脆利落。
郝风楼哦了一声,起身便走。
倒是闫恒糊涂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天子驾临,他当然不敢造次,更不敢拦人,眼下他心乱如麻,哪里还敢想其他的?不过……陛下已经来了,自己身为臣子,岂有不见礼的道理?
于是闫恒连忙站起。小心翼翼地下了正堂,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唤了一声:“微臣大理寺卿闫……”
话说到这里,闫恒住嘴了。
他猛然发现,那一双杀机腾腾的眸子朝他射过来,那布满血丝的瞳孔宛如即将扑食的饿狼,凶性毕露。
闫恒打了个冷战,他从没有见过这样冷酷的眼睛,也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如此。他感觉到有些不妙,后悔自己不该这个时候出来,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枚玉佩落在朱棣的手里,这枚玉佩自是玉带上的饰物,颇有些沉重,随即,朱棣狠狠地砸出去。
砰……
躲闪不及的闫恒眼前一花,随即,额头便被玉佩砸中。
闫恒吃痛,他下意识地想要捂住痛处,可是手在半空,却又垂了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致命的错误,于是连忙拜倒磕头,战战兢兢地道:“微臣万死!”
砰……砰……
那本就红肿的额头一次次地磕着地面,疼得他连说话都不利索,可是他不敢停,闫恒生出一种感觉,感觉自己似乎与死神离得如此之近,他毫不怀疑,陛下是会杀人的。
没错,陛下绝对会杀人。
因此闫恒魂不附体,吓得身如筛糠,脑子一片空白,只是不断地磕头。
朱棣冷冷地看他,似是余怒未消,随即他扫视了一眼堂中诸人,堂中的差役和胥吏一个个目瞪口呆,面色煞白,谁也作声不得。
堂里只剩下那清脆的磕头声,还有那反反复复的微臣万死。
这时候,朱棣终于冷笑道:“闫大人,你好大的官威!朕且记着了。”
他留下这番话,旋身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郝风楼看了地上依旧还在磕头的闫恒一眼,脸上没有丝毫的同情,因为在此之前,这个老家伙还希望将所有的脏水泼在自己的身上,若是遂了他的心愿,自己便是被千刀万剐只怕也不够。
而郝风楼唯一能庆幸的是,如今自己是胜利者,那么现在闫恒今日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活该。他几乎可以想象,在接下来,这位闫大人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乖乖地写上一份致仕的奏书,然后乖乖地回家听候发落,若是幸运,致仕奏书得到批准,或许他还能以致仕官员的身份衣锦还乡。假若运气不好,一个驾贴过来,只怕接下来,郝风楼就要和他掉个样,到时少不得要以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身份要去探望一下这位罪官了。
郝风楼没有再多想,便快步跟了出去。
朱棣没有做声,只是在前头走,也没有理会在后头亦步亦趋的郝风楼,就这般被人拥簇,抵达了大理寺外头。
这大理寺外,早有如林的禁军乌压压地拥堵了整个街道。
数百个内官和宫人束手而立。禁卫挺直,手持刀剑,如标枪一样。
宽大舒适的乘撵足足占了半个街道,富丽堂皇。
郑和上前,他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小心翼翼地看了郝风楼一眼,见郝风楼无恙,便放下了心,于是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朱棣眯着眼,固然有无数禁卫如小牛犊一般傲然挺立,可是与铁塔般的朱棣相比。却显得黯然失色了许多,朱棣虎眸一张,无形之中似有一股不敢与他的眼眸对视的力量。他拂袖道:“起驾,回宫!郝风楼,上撵。”
“这……”郝风楼不由道:“父皇,儿臣身上污秽不堪……”
朱棣却是道:“叫你上去就上去。”
郝风楼不再说什么了,直接上辇,朱棣亦是上去,这乘撵极其宽大。犹如一个移动的寝卧,郝风楼只得贴着角落欠身坐着,朱棣则一个人占了大部分位置。
朱棣看了郝风楼一眼。淡淡地道:“你辛苦了,吃了不少的苦吧?你现在入宫,皇后那边对你多有记挂,你理当去问安。”
郝风楼默默点头。
朱棣吁口气。才继续道:“去了宫里。换身衣衫,今日的事没这么轻易结束,待会儿去见了你的义母之后,少不得还要随朕会一会咱们大明的诸公,你在这里好生歇一歇,打个盹也好。”
郝风楼抿嘴一笑,倒是不客气了,直接靠着辇壁。当真微微地合上了眼睛。
………………………………………………………………………………………………………………………………………………………………………………………………
南京哗然。
各部堂的官员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而后所有人目瞪口呆。
那罪恶满盈的郝风楼。身上所有的证据都可谓是确凿。大家原本以为郝风楼这一次必死无疑,即便不死,只怕也要摘掉乌纱帽。
幸灾乐祸的人可谓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郝风楼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屡屡触犯到了官场上的底线。
可是谁知那位秉公而断的大理寺卿闫大人还没审完,陛下居然出现,居然不顾法纪直接就把郝风楼带走,临走之时还顺道儿把闫大人揍了一顿。
这……
还有王法吗?
即便是天子也不该如此啊。
太祖皇帝在的时候,虽然是严刑峻法,可也还算公正,当时的驸马欧阳伦获罪,太祖皇帝拼着女儿守活寡,也直接将其处死。
可是现在,你对别人的时候是严刑峻法,杀方孝孺,杀铁铉,杀齐泰和黄子澄,那倒也没什么,你要酷刑治国,大家也觉得无妨,可问题在于,你厚此薄彼,就因为宠幸郝风楼便不顾法纪,直接赦免,还将其带入宫中,不但网开一面,还更加恩宠有加。这……如何服众?
部堂的大人们只是沉痛,一个个摇头,只恨不得说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出来,可是他们只能忍着,他们深知这其中的厉害,所以不敢造次。
可是下头的给事中、御使和翰林庶吉士们却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们是清流,而且多数人较为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刻惊闻这消息,立即捶胸顿足,一个个如丧考妣。
国家要亡了,眼下是奸臣当道,谗佞盈朝啊。而君子却不为天子所喜,宠臣犯法,却不能追究,证据确凿,却可以直接赦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清流们顿时感到干系重大,他们岂能……眼睁睁看到天子这般放任自流。
于是乎,在短暂的沉痛和叫骂之后,终于有人登高一呼:“奸贼不除,吾辈这血肉之躯,留之何用?诸公何惜此身,不如随某殿前见驾,针砭时弊,说明厉害!”
……………………………………………………………………………………………………………………
其实在半个小时之前就码好了,只是这几天情节比较严谨,又修改了一下,还是过了之前答应的七点了,老虎认错,但是老虎也只是想大家看得时候可以看得流畅一些,大家应该不会记恨老虎吧!最后谢谢大家对老虎的支持,看到一张张的月票,那其实是大家对老虎一个个的支持,老虎很感激,老虎会继续好好写书,另外希望大家还有月票的,请也支持老虎,毕竟能进前三难度大,保持的难度更大,而且老虎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这种心情,估计大家也懂的,对吧!(未完待续。。)





公子风流 第三百二十六章:摊牌
人总是盲从的,尤其是那些自诩人中龙凤的清流。
有人振臂一呼,其余人纷纷有了动作。上百人直接跪于午门之外,恳请见驾。
消息传到文渊阁,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急转直下,甚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解缙感觉到不太对劲了,从陛下总总表现来看,尤其是跑去大理寺当众殴打大理寺卿,这显然不同寻常,唯一的可能,就是中途出了什么变故。
可是变故是什么呢?解缙不明白,不过他很快有了蛛丝马迹,通政司那边的消息证实,就在一个时辰之前,远在安南的禄州侯郝政上书,可至于上了什么,却是无从知晓。
“不对!”解缙在值房里,猛地身躯一颤,陡然想到了什么,他眯着眼,喃喃自语:“解铃还需系铃人,莫不是安南那儿传来了足以推翻所有罪状的东西……没错,应当是陈情,不是陈情,陛下断不可能如此。”
想到这里,解缙更加糊涂了,按理来说,安南人即便不将郝风楼恨得牙痒痒,那也该漠然以对才是,可是为何……
不明白啊……解缙是削尖了脑袋也不明白,他自诩聪明,料人先机,可是这一次却是糊涂了。
假若如他所料那般,当真是案情反转,那么眼下……这些清流滋事……不好……要出事!
解缙此时已经顾不得去想原因了,因为他明白,眼下还有更可怕的事情要发生……
他连忙咆哮:“来人,来人,叫胡侍讲到老夫这里来。快……”
解缙说话的功夫,便有一个胥吏进来,却是道:“大人,胡侍讲不在阁里?”
“去了哪里?”
“方才听到什么消息,便告了一声假。走了,好像是去午门……”
“什么……”解缙倒吸口凉气,连忙道:“去,去午门将胡侍讲请回来,告诉他,无论如何。眼下不要轻举妄动……”
他吩咐出去,只是可惜已经迟了。胡广怒火冲天,一听到郝风楼脱罪,顿时火冒三丈,午门外头的消息传来,他终于是坐不住了。
若是其他的事。他能淡然处之,能做到和解缙一样置身事外,冷静地看待事情的发展,退居幕后进行操纵。
可是这杀兄之仇,在他看来不共戴天,他终究是没有忍住,急不可耐的便去了午门。
午门那里已是人山人海。许多人义愤填膺,见到胡广来了,顿时一阵欢呼,在他们看来,得到了文渊阁大臣的支持,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随后,宫中有了举动,开了宫门,有太监出来:“陛下有旨,尔等入宫觐见。”
其中一个用词足以让人生出警惕。太监没有说诸卿,而是尔等,尔等这个词从天子口中说出来,显然有不太尊重的意味,可见天子对这些人带着恶意。
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
胡广倒是察觉到了。不过并不以为意,他已被仇恨彻底的冲昏了头。
随后,众人浩浩荡荡地过午门,朝着深宫鱼贯而去。
这宫里显得极为紧张,一队队的禁卫开始出现在宫中并不常见的地方,原本只是岗哨站班的大汉将军,此时已经撤换,燕山卫指挥使程健已接到了旨意,早已带兵自东华门入宫。
如林的校尉、力士挎着最时新的佩刀,先是如洪峰一般密密麻麻,随后又如溪流一般散开。
后宫已是卫戍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文华门、武英门乃至于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俱都有无数的校尉、力士时隐时现。
在奉天殿,天子召见大臣们的所在,两侧是中右门和中左门,附近是文楼和武楼。平时这文楼、武楼都是大门紧闭,而此时此刻,在金色琉璃瓦折射的光晕之下,两侧的阁楼大门张开,紧接着一身铠甲的校尉哗啦啦的冲了进去。
大门闭上,里头的人没有发出一丁点声响,带队的武官透着门缝观察着外头的一切。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除了那无端出现的肃然气氛之外,谁也不曾想到宫中就在短短的一盏茶功夫就已成为了一座军事堡垒。
另一边,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觐见。他刚刚抵达文华门,便有太监候着他,看了他一眼,道:“纪大人,陛下有口谕,请你在此侯驾。”
其实纪纲来之前早已吓得冷汗浃背,午门突然有清流和读书人滋事,事情如此突然,锦衣卫之前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等到事情发生,又犹豫不决,不知是弹压还是坐视不理,结果一阵犹豫不决之后,宫中便来消息了。
纪纲突然意识到,自己办事不利,只怕这一次入宫少不得要受责了,于是忍不住问一句:“公公,陛下那边……”
这太监冷着脸呵斥道:“站着就是,陛下有口谕,不要多问。”
平时纪纲好歹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哪个太监对着他不给他一点笑脸?可是今日……他已经感到事出非常了。
……………………………………………………………………………………………………………………………………………………………………
奉天殿内,朱棣冕服正冠,高坐御案之后。
殿下则是已换了一身新衣的郝风楼,郝风楼显得老神在在,方才去见了徐皇后,郝风楼便心中大定了,事情已如他此前所料一般,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而自己从罪囚已摇身一变,成了功臣。
可见这好坏不过是一线之间,而自己的这一场豪赌显然押对了宝,只是接下来如何发展,却已不是郝风楼所能掌控。
因为坐在金殿之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才是一切的主宰,清流们自诩公义却是不知,他们那可笑的公义,在皇帝老子的面前一钱不值。
外头有小内官碎步进来,禀告道:“陛下,大臣们到了。”
朱棣抚案,淡淡然道:“宣!”
于是乎,大臣们鱼贯而入。进来的,大多都是陌生人,至少朱棣没有多少的印象,这印证了他的猜测,除了不知名的清流,真正主政一方的人物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
只是朱棣看到了胡广,顿时双眉一挑,他没有想到,胡广居然也来了。按理来说,胡广身为文渊阁侍讲,实在不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朱棣不由冷笑。
紧接着众人行礼,三呼万岁。
当这些人进来的时候,看到焕然一新的郝风楼,许多人已经怒火冲天,可是他们只能暂且忍耐。
等到朱棣道了一句:“尔等今日滋事午门,所为何事。”
这番话很不客气,直接定性滋事二字,可大可小、可轻可重。
一个御使已是急不可耐地站出来,愤慨地道:“微臣只是想问,郝风楼罪大恶极,为何赦免?大理寺卿闫恒秉公而断,为何……为何……”
后头的话,他一时语塞,因为羞辱闫恒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子。
这个御使,显然还保持着最后一丝的理智。
不过此时,殿中立即炸开了锅,或许他们以为法不责众,既然已经有人率先发言,做了出头鸟,自己还忌讳什么?
“柳大人所言甚是,郝风楼犯的乃是滔天大罪,岂可说赦免便赦免,此例一开,则贻害无穷。”
“陛下岂可因私废公,陛下乃是天下人的父母,郝风楼虽是宫中义子,可是天下万民就不是陛下的子女吗?”
“这样只会骄纵奸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许多话,不客气地发泄出来。
这件事从一开始到现在,实在太过让人失望,他们没有等到郝风楼罪有应得,等到的却是人家鲜衣怒马,好不自在。
有人流涕痛哭,跪倒在地道:“陛下,不可如此啊,还望陛下悬崖勒马,以家国为念。”
朱棣一直保持着冷静,他的目光,其实一直都在殿中并没有发言的胡广身上。
胡广这个人和朱棣也算是老相识,平日里,隔三差五要君臣奏对,而如今,胡广也站在了朱棣的对立面,这非但没有让朱棣露出沮丧之色,反而显得极为冷静。
待大家闹够了,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朱棣才耐着性子道:“胡爱卿,为何踟躇不语?”
对胡广,朱棣还是保留着最后一点尊重,没有称其为尔。
胡广出来,跪倒在地道:“微臣只是心中沉痛,痛心我大明奸贼当道,却可以罔顾法纪,痛惜君子盈朝,陛下却罔顾君子,而亲信奸佞。陛下乃是圣君,允文允武,何故因一个小小郝风楼而惹来这朝野动荡,滋生出民怨。事情的轻重,微臣不想赘言,只是恳请陛下能够从善如流,秉公而断。”
……………………………………………………………………………………………………………………………………………………………………
第一章送到,从27名跌落到了29,一晚上的功夫就落后了,大神们都给力啊,老虎没啥说的,二更、三更会尽快送上,求月票。




公子风流 第三百二十七章:作死
朱棣的眼眸一眯,眼眸中掠过了一丝冷色。
很显然,他的名声不太好,似乎在大臣们眼里,自己是犯有前科的人,所以他自动忽略掉了前头所谓的圣君和允文允武之类的溢美之词,而是抓住了几个不太好的字眼。
朱棣今日的情绪显然不太好,他的眸子半张半合,却是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一字一句地道:“从善如流、秉公而断?胡爱卿,朕有点不太明白了,朕如何就没有从善如流,如何就没有秉公而断了?莫非……朕施政之处,你有什么不满吗?”
他不露声色,继续道:“这却不对,朕的施政多是出于文渊阁,朕既然有过失,那么这文渊阁难道就没有过失?你是值文渊阁的翰林侍讲,莫非就可独善其身?”
这显然是偏离了话题,胡广的脸色骤变,顿时暗道皇上厉害,这一句话功夫就将这千夫所指的事转到了另一件事上,反过来倒打一耙。
他见陛下动怒,心里却生出奇怪的感觉,陛下这个怒……是假的,而真实的目的却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自然,这里头还透着玄机,假若这个时候,胡广能够悬崖勒马,立即一副知错的样子,来一句微臣万死,再顺着梯子爬下去,今日这件事也就可以掠过去了。
可是……
胡广一眨眼的功夫,自然便看透了陛下的意图,他当然清楚,前头已经有了一根红线,若是贸然冲上去,只怕会粉身碎骨。
可是想到杀兄之仇。又想到自己的身后这么多义愤填膺的清流,自己若是此时认输,那么此前一切的心血尽皆付诸东流。自己还抬得起头,做得了人吗?
固然是如芒在背,胡广却还是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陛下,微臣说的是郝风楼!说的是安南!”
朱棣显然没有想到胡广还要纠缠,他冷笑一声道:“哦?郝风楼和安南怎么了?”
胡广道:“朝廷为了安南,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可是一个郝风楼却是将这一切统统化为乌有,国家不幸。出此奸佞,臣不想计较他擅自调兵,也不愿计较他擅杀藩王,微臣只是想问一问陛下,难道就因为是宫中义子就可罔顾法纪吗?安南糜烂,朝廷损失极大。可是始作俑者却逍遥法外,微臣痛心疾首,只感叹那些死伤在安南的将士,感叹那千里迢迢挥洒血汗的民夫,感叹无数耕作百姓所糜费的辎重,而如今却都挥霍一空,一旦安南时局更加险恶。朝廷又有多少余力继续填这个无底洞?将来又需要糜费多少钱粮,需要增加多少官兵?”
“这么多人的血汗,陛下不为之怜悯,却怜悯一个奸佞小人,去包庇一个罄竹难书的义子,敢问陛下,这天下人谁肯心服?微臣正因为是翰林侍讲,当值文渊阁,所以才不得不站在这里,口出谏言。否则……微臣岂有面目立于这庙堂之上,又有什么面目食这君俸?陛下虽是天子,可是难免会有疏漏,即便唐太宗贤明如此,亦有过失。臣听闻。君上有了过失,错不在君,而在于臣,若非臣子见了君上有过而不加劝谏,反而袖手旁观,那么此人当诛。微臣不敢自比比干、魏征,只是略尽职守,做臣子应当做的事。恳请陛下能够效历代贤君,幡然悔悟,如此,天下幸甚,国家幸甚。”
“此番言辞,皆出于微臣肺腑……”
胡广说到这里,或许在那些清流们听来,可谓语出至诚,实是奏对的典范。
站在一旁的郝风楼却是明白,胡广是真的糊涂了。
这番话乍听上去似是悲天怜悯,而且尽量地不去触怒圣颜,可问题在于,胡广拿出了那些将士还有民夫,颇有几分挟官兵和百姓胁迫的意味。
假若没有安南的陈情,或许这条路走得通,偏偏……
胡广完了……
郝风楼是熟知朱棣性格的,朱棣这个人最反感别人胁迫他,况且胡广居然很愚蠢地拿出了唐太宗来类比,他自称不敢自比魏征,却是将朱棣比喻是大唐太宗皇帝。
这样的对比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在今日的场合,在今日这火药味十足的气氛之下,就不免让人产生联想。朱棣是靠什么上位的?靠的是篡位,无论他怎么抹煞,篡位就是篡位,而大唐太宗皇帝也是如此,一个是靖难之役,一个是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再如何粉饰也抹不掉玄武门的污点,正如朱棣再如何遮掩,这篡夺侄子江山的污点也是永远抹不去。
抹不去是一回事,被人指桑骂槐又是另一回事,你拿唐太宗去比今上,这不是指桑骂槐又是什么?
果然……
胡广最后一句话还没有道出。
啪的一声,朱棣怒了。
龙颜大怒!
这实在不是朱棣逗比青年欢乐多,而在于今日胡广说话本就阴阳怪气,而他很不幸,显然一不留神戳中了天子的痛处……宫变!
朱棣气得发抖,他霍然而起的时候,膝盖磕到了御案,疼得他眼睛赤红,于是毫不犹豫的一脚将御案踹飞。
这数十斤重的御案,如风筝一般自金殿上滚下来,撞击在御阶,咚咚作响。
1...123124125126127...3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