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导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黑色的单车
所以。最后没办法。吴祥又托李雪儿帮忙找来了老版山本一木的扮演者,陆蓬!
选来选去的最后还是他了,不但让他演戏,吴祥还让陆蓬做了个工作,那就是顾问。这个顾问啊,就是指导一下日本人。吴祥的意思就是,你看着有什么不对,你就说,那几个日本人演的不好。你别给我面子,大耳刮子扇都行!
人家陆蓬自然不会那么不文明了,人家可是电影学博士,很有素zhi的,而且日语还好,还能出任一个翻译的角色,正好可以完成吴祥交给他的任务。
吴祥这回没小气,对陆蓬他开出了一个不错的价码,给了8万块,这对于一个只有不到十集的配角来说,已经不低了。
其实,就吴祥对老版《亮剑》的研究,这部戏啊,真没花多少钱,可能几百万都多说。道具布景这类的钱,真心不多。再说这场面,那都不大,一个镜头里,最多出现的人,都不超过100。也就是说,没什么太多花钱的地方。
至于演员,当时李幼宾老师,他的那个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他是拿过影帝,《横空出世》嘛,可那个时候,影帝也不值钱,他的片酬当时并不高,直到这部电视剧之后,这行市才看涨。
张光邶老师就更是如此了,他也是体制内的,于商业这方面,还不如李幼宾老师有名气呢。
至于饰演赵刚的何正军老师,丁伟的王全友,他们虽说是演过戏,可当时真的没什么大名气,至于演孔杰的由里,他原来是演过戏,可在拍《亮剑》之前他在鹏城做旅游协会的副会长呢。李雪儿找人联系的时候,人家还以为是洽谈什么旅游业务呢。
你看就这帮人,这能有多少的片酬啊?
演日本人的,除了陆蓬,大部分都是临时找的,比群众演员多不了几个钱。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证明这部片子是个小成本的电视剧,那就是《亮剑》是国内电视领域里,重播次数最多的一部,这是个记录,别人没办法超过的记录!
为什么这么多次?
原因就是播放权便宜,便宜的很,而且她的收视率还好,电视台都喜欢播,反反复复的播。
老版的,是个低成本的作品,但现在吴祥来了,他准备把这个片子精工细作一下,咱就算是没办法弄的跟《兄弟连》一样,可也得跟人家靠近不是?
这就是吴祥的想法,他想给电视台们,凭借着自己重来一次的优势,留下一个永恒的经典!
河bei张嘉口的蔚()县,这里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这里一片黄土啊,有山有水,关键是还有一个古堡,这个地方叫上苏,这就是吴祥选择的新版《亮剑》的拍摄地。
其实这里也是老版《亮剑》的拍摄地,主要就是这里的地貌,地势,还有几乎完全保留下来的古风古建筑,非常的适合拍摄这部电视剧。
吴祥把这个电视剧那都是研究透了,自然知道这里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亮剑》剧组已经进驻了,上苏的村民们,那是感觉到很新奇的,至于当地的村官什么的,那是大力配合,因为上面发话了,这个剧组来头不小,别给怠慢了,弄的好了,咱们这儿啊,就能上电视,那多带劲儿啊。
这怎么吴祥就又跟当地官员联系好了呢?
这事儿吧,主要就是吴祥在开拍之前找到了黄团座,哦。现在不能叫团座了,得叫师座,人家升了。
吴祥去找,那自然是要人了,你拍这样的戏,就算是如老版《亮剑》那样场面不大,那也得去找部队啊,群众演员还是不如部队的好啊。
再说了,这戏里可是有骑马打仗的事儿,吴祥想要黄师座帮他再联系一下骑兵营的战士。还得用他们啊,没有其他选择啊。
这回要的不多,骑兵营,再联系一个步兵营,这就可以了。那要动用部队。地方上自然就得知道,而且啊。这个地方对于拍戏。特别是拍抗日剧,那是很有经验的。
比吴祥都有经验,蔚()县啊,都知道拍过多少电视剧、电影吗?
远的不说,就姜玟的那部《鬼子来了》那就是在这儿拍的,《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就这个地方,那就是国内抗日题材影视剧的摄制基地,她建国后的历史,那就是抗日戏的历史。
就这地方。吴祥当然知道了,他以前经常来啊,只是这回他来,就不一样了。
大导演呀!
真是大导演,这票房过亿,全国几个啊?还这么年轻,那这地方当官的,主动出来接见,当时搞的彷如众星捧月一般。
“这真是……”不知道为什么,吴祥这心里突然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人家如此热情,那就搞出一个仪式来,那就是开机仪式!
本来,吴祥之前拍戏的时候,这方面是没怎么注重的,大家都是学生,还大学生,拍个戏开个机,还搞什么隆重仪式啊,最多合个影就搞定了。
可这回不一样了,咱们得隆重点儿。
烧香拜佛不说,那还整个祭品出来,一个不小的猪头!
吴祥本来说用不着,咱也不信这个,可人家当地的群众不答应啊,人家片子都这么整的,你不这么整,出点儿事儿咋办?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很强大,吴祥也就跟着来了。
其实没什么佛,就是点个香,拜一拜,吴祥第一个,然后大家就都跟上了。
烧完了香,拜完了猪,没佛嘛,咱们这戏也就开始拍了!
“亮剑,第一集,第八场。”啪的一声,这场记板一响这戏就开始了,这回打板的是沈宇星,他是个什么都想学的家伙,吴祥干脆就让他先做场记了。
一个好同志,就要培养嘛。
“开始!”这是吴祥喊的。
“兄弟们!都说小鬼子拼刺刀有两下,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谁怕谁啊?!我们新一团,不是被吓大的!别说几个小鬼子,就是阎王爷来了,我也得揪他几根胡子下来!狭路相逢,勇者胜!”
李幼宾老师用他那仿佛破锣般的嗓子,呲牙咧嘴的喊出了出来这一大段台词,这段戏就是第一集里新一团反冲锋之前的戏,非常的有气势。
“好!接下来,大家听我指挥。”吴祥让镜头停了一下,然后对着远处的一个远景镜头示意开机,“一,二,三!勇者胜!”
“勇者胜!”
呼啦一家伙,这之前搭建好的战壕里,一下子冒出来数不清的八路军战士,个个手持大刀,英武非凡!
“很好!”吴祥马上又让那边停下来,然后再对着李幼宾老师这边,“打板的呢?”
之前那沈宇星刚才已经跑到那个镜头前打板去了,这马上又跑回来。
啪的一声,“开始!”
“冲啊!!”
李幼宾老师大喊一声,然后便跳出了战壕!
“冲啊!”后面的八路军战士一个个的宛如小老虎,也都一个个的冲了出来。
同时,哒哒哒的,那战壕上的机枪也响了,喷射出了愤怒的火舌!
“卡!ok!过了!你们原地别动啊!”吴祥这地方一喊,然后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
“换地方!”
为毛啊?
拍远景嘛,刚才的这个冲锋都已经拍完了,自然要给来个远景的才好。
“好,一,二,三!”吴祥在山坡上拿了个大喇叭,对着下面大吼,“开始!”
“啊啊啊啊……”
乌泱泱一路冲锋,这是1000多人啊,这个场面可比老版的《亮剑》,大多了……(未完待续……)
ps:感谢龙绍兄的再次打赏,感谢‘大号鸡蛋饼’的打赏,感谢‘00wei’的打赏和评价,感谢‘千斤顶’的打赏,黑车非常的感谢大家!
红色大导演 第一百四十三章 所谓‘爱兵如子’
按照吴祥的拍摄习惯,一开始是不会拍这种大场面的戏,因为这个成本高啊,大家没磨合好,直接就上,容易出事儿。
可这场不一样,这场戏还是很安全的,另外就是,这场戏好啊,这场戏书里是没有的啊。
书里确实没有,什么坂田联队啊,哪有这个人儿啊,可是这场戏相当的出彩,一开头就把人物的性格给凸显出来了,镜头不多,台词很赶劲儿,甚至有的那做企业培训的都讲过,这场戏就能看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部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另外还有一点,这场戏是冲锋,是战争,虽然很多的演员都是战士,但现在是和平年代,大家都没真正的打过仗。吴祥希望通guo这场戏,直接把所有的人,都给带入到那个战争状态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吴祥刚才拍的那些个镜头好多都不是分着拍的,而是尽量的连贯,有点儿按照剧本拍的意思,这都是为了让大家早点儿进入那个状态。
再说了,吴祥现在有钱啊,而且还坑了那么多的人,片酬都不多,他更不在乎这么点儿了。
不但是不在乎了,吴祥这回还用上了数码高清摄影机,这玩意可不便宜,但它是新技术啊,这个东西是拍电影的,真的是拍电影,国内拍电视剧的还没这么奢侈呢。
不是买的,买不起,一台一天的租金包括各种配件那就是将近5000多块,这还不是最贵的呢,也就是个中游的水平,你说买的起吗?
再说了,这技术还会发展,日后有更好的。等有钱了咱们再买好了。
吴祥租了两台,这作为主力,这玩意的好处就是效率高,可以当场就剪,这也就可以带来一个成本降低的效果,不用胶片了嘛,但到底是贵还是便宜,这个还得等拍完了才能知道。
吴祥一开始就计划好了,这回的电视剧,他一方面是找找以前的感觉。重温一下旧梦,一方面就是实yàn一下新技术,他虽然是重生的,这玩意他见过,可他没玩过啊。虽然帮着设计过镜头角度,可哪里有现在这种机会啊。
最高兴的是宁皓。这个数字摄影机很明显的。就是个未来趋势,电影学院摄影系的穆德缘老师已经开始讲这方面的知识了,当然,全是国外的案例,就是分析国外的电影画面,真正国内接触实物的还不多。但是未来一定很多。
是以,能真正的摆弄这个东西,宁皓心情很是激动啊,当时吴祥说用这玩意的时候。宁皓高兴坏了,就等着跟你吴祥去拍戏了。不过,吴祥对摄影这方面是有要求的,就是要偏冷色,因为冷色这个可以增强这种战场上的效果,那种冰冷的肃杀之气,非常符合剧情要求,这样给宁皓的空间就稍微小了一点,可也算不错了,有好东西玩嘛。
新技术是新技术,可这机qi是so-ny的产品,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呀!
今天是《亮剑》剧组开机第一天,主要就是拍第一集这个战斗场面,八路军这边的镜头。
因为吴祥的一反常态,所以,这个布景是之前搭好的,在搭布景的时候,吴祥跟郝亦那是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咱不用什么麻袋,就是挖战壕啊,因为这样才真实嘛,当年的时候八路这边哪有那么多的麻袋啊,直接挖地多好啊。
另外还有这个衣服,第一场啊,那都是崭新的呀,吴祥当时就发话了,都给整埋汰了,往地上滚几圈,往那领子上抹点儿机油!
你小子要是真有那么多油汗,能给那领子做出自然效果来那就最好,弄不出来,那就整点儿油去。
反正损招有的是,为了效果嘛,细节一定要注意。
最后就是检查枪支弹药了,道具公司那边做的还是不错的,咱们这生产能力是很强的,只要不弄出56式或者什么其他高精尖武器,那就算可以了。
至于子弹,那自然都是空包弹,可别小看空包弹,这玩意也能伤人,所以,一定要在开火的时候,把这前面给清空了。
“第一集,第二场!”
“开始!”
“开火!狠狠的打!”
哒哒哒,哒哒哒……你这射击的镜头得拍啊,到时候好剪进去。
吴祥这回玩的场面大啊,一千多人在那里放枪,这可比老版的《亮剑》猛多了。
这各地方没什么要求,打了一阵,大家消停了就好,然后再来点儿战场的全景镜头,大家跑跑,扛扛弹药箱,行了,之后这才进入文戏的镜头。
“一营长!”
“有!”
“张大彪,师部和野战医院转移了没有?”
“报告团长,已经全部转移。”
“嗯……”李幼宾老师点点头,然后说了一声,“咱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去,抓个活的问问……”
“卡!”就在这个时候,吴祥突然喊了停!
咋了?吓人一跳的。
“李老师,这个地方啊,你这感觉不够啊!”吴祥这家伙蹦出来给人家李老师说戏了。
“感觉呢不对啊?”李老师那也得听导演的啊。
“你这个地方啊,太有礼貌了。”
“有礼貌?”李老师心里说了,我这就够狠的了,还不够?
吴祥嘿嘿一笑,“您啊,詪嘚过自己儿子没?就比如,让您儿子给你买包烟。去!给老子买烟去!”
李老师这一听,你还别说真有点儿感觉,可是这对吗?“有点儿过了吧?这是咱们八路军上下级吗?”
其实啊,李老师这回虽然对这个角色很感兴趣,而且也研究了挺长时间,可他还没有进入那种状态。
李云龙这个人物是很有那种匪性的。大老粗爱骂人。现在的李幼宾老师还真的是没接触过这样的角色,就像之前他拿奖的那个角色《横空出世》里面的总工程师,人家那是斯文人,那是知识分子,可现在突然就要转变成一个大老粗,一个好似土匪样的人物,多少有些费劲。
是人就是如此,就算是老表演艺术家,好吧,李老师现在还不是很老……
“不过。”吴祥这腆着脸笑。“战哥啊,你说说,李老师这么对你说,过分不?”
这饰演张大彪的自然是原来的那位,战为华。听名字这就有感觉,而且他其实已经在一些个影视剧里演过不少军人形象了。吴祥自然不会换人。
“不过分!”那导演都让这么说了。他做演员的还看不出来?
“咱们这八路军指挥官,这个样子好吗?我觉得吧?脏话什么的都没问题,可对待下级,自己同志,那还不得如春风般温暖?就算不是这么温暖,那也不能跟詪嘚儿子似得吧?”李老师整出一句名言来。
“李老师啊。”吴祥这明白。刚刚开拍,得让大家有个适应的过程,但是这个戏路得找对了,跑偏了那就完了。所以这个地方,他必须得说,只听他笑道:“古代有句话,叫爱兵如子啊,您老这就是把张大彪当儿子了,说话也就随意了,这绝对是没问题的,您好好合计合计。另外这个形象,我这么跟您老说,没有这么演的,以前咱们那些个干部,部队里的,那不是伟光正,也是忠贞不屈。这些都不是咱们这个角色的特点,咱们这个角色,要的就是个痞劲儿,就是个匪气,不破不立,这形象就是要打破以前的那些个东西的!”
你还别说,吴祥这话真有道理,李老师一合计,反正也是这么个人,这么个角色才吸引自己的,那干脆就玩的狠点儿得了。
“好!来吧!”
这答应了,那马上就位。
“就这段啊,接着来!开始!”
“张大彪,师部和野战医院转移了没有?”
“报告团长,已经全部转移。”
“嗯……咱们这总算是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去!给老子抓个活的,对面的鬼子到底是那个部队!”
这感觉不错。
“日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联队。”战为华这脸上还有点儿笑意,其实这戏不难,因为李老师那身份在那里,这话不伤感情,反而显得亲近。
这段戏好就好在这个地方了,按照剧情,那之前就有一个小鬼子军官的对话,他们说了半天就没有弄明白对面部队的番号,没抓到俘虏嘛。
引申开说,这里面就体现了一个执行力的问题,一个部队啊,乃至一个组织,一个公司,命令下去了,那就要执行,可看这段戏,李云龙这命令刚出来,手下就已经把事儿做完了,这执行力多好啊。而且还有对比,就对比敌方,是以,这个地方看的就带感啊。
这也是为什么,吴祥没有放弃这一段,老版电视剧里加入的情节,因为对于凸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这段戏是很成功的,改编的很好,那干吗要改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关键!
“嘿嘿……坂田联队,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上次扫荡,三八六旅独立团就是和这个坂田连队打了一场遭遇战……”
“……老子打的就是这个精锐,传我的命令,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
“进攻?”张大彪有点儿糊涂,“团长,这是敌人在进攻啊?”
“没听见命令吗?”李云龙好似怒目金刚啊。“听仔细了!到了这个份上!咱们不会别的,就会进攻!”
张大彪吸了一口气,然后全力的大喊,“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
有劲儿啊!真有劲儿啊!
吴祥相当的满意啊,这两边各一个摄影机,拍的就是这两个人的特写,到时候一剪,这个感觉太好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沙砾9’投出的月票,非常的感谢,黑车这是码出来就更了,因为黑车看到这么晚了还有书友在给黑车投推荐,真的是非常的感谢,多谢了,黑车会努力的!
红色大导演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分歧终端机’的妙用
开机的第一天主要就是拍八路军的戏,主要就是战争那几场。打的是挺热闹的,但只是一方啊,就是只有八路,没有鬼子。
第二天就是拍鬼子,其实人还是这些人,只是在戏里变成了日本鬼子。
沓见义久演那个坂田大佐,跟着自己一个留学生同学,好一番对话,然后轰隆一炮被干掉了。
当然,这打炮的镜头,昨天都拍完了。
然后就是小鬼子这边的冲锋,差不多少,整个这第一集,两天也就差不多了。
这个第一集啊,是整部戏的关键,书里是没有的,但加的很好,让人一看就想接着看下去,所以,吴祥在拍这段戏的时候,自然也是精益求精,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变并不大,但是注重了场面效果和细节部分。
一部电视剧,一集也就是40来分钟,而吴祥拍了两天,这里面的镜头是非常多的,足够他剪辑了。
其实拍电视剧啊,跟拍电影不太一样,电影是成片率好点儿都是1比8,吴祥之前的两个片子那个是变&态,为了省而省,也就是说,电影是用的胶片多,最后留下的少,可电视剧呀,那就不一样了。
有良心的导演,那是拍30分钟,能给剪出40分钟来,无节操那样的,那20分钟能给你剪出40分钟来,或者干脆更狠的,10分钟我就给你剪出40分钟来!
这太扯了吧?不可能吧!
请看电视剧,《西游记后传》。
所以,就现在来看,吴祥完全是用电影的手法,在拍电视剧,为的就是要出一部好片子。
但这个第一集还没结束呢。你这两边都冲锋了,那是不是应该战斗在一起啊?
没错,确实应该。这个战斗场面的戏,被吴祥安排在第三天,这不是一个很难的戏,吴祥定的计划,那就是这个战斗那自然是要一面倒,自然是八路军这边胜利,然后连着再拍个战斗场面,反正大家都打上了嘛。干脆,咱们就把后面的戏给拍了,这样做比较有效率。
可是没想到啊,这还没拍呢,就出事儿了!
“不行!凭什么你们当八路军啊?我们怎么就是小鬼子啊?我们就是后娘养的?!”
“就是!我们不想当小鬼子!我们要演八路军!”
“这玩意!一拍戏。八路军,小鬼子。有什么啊。不都是我们演吗?”
“那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吵吵起来了,这部队吧,就来了两个营,一个是这京畿附近的步兵营,另外就是骑兵营。这骑兵营吧,来的人少。别忘了,他们是骑兵啊,而且还是最后一支骑兵,他们的拍摄任务多啊。所以,这剧组实际上才一千多人。
可骑兵咱也是营啊,怎么地就演小鬼子?当咱们是后妈生的?
咱这子弟兵,对小日本那是有股子劲儿的,恨啊!
对这个名字都很是厌恶,这演戏吧,本来没什么,大家要是都演八路,都演小鬼子,那也就没什么,可这回得分拨啊,分成两边啊,那谁爱演坏蛋啊,更何况,这还是两支部。
要是人数相等,那也还好办,可这人数不想等啊,想要造成一个好的效果,就是两边人差不多,那就得拨过去一些人,那肯定就不乐意了。
骑兵营吧,以前跟吴祥合作过,吴祥这回主动的找的他们,就是咱发扬一下风格,先当回小鬼子。人家答应了,可是那边步兵营出问题了。
不是不服从命令,实在是这脸上有点儿挂不住。被拨过来演小鬼子的连队,那心里要是没气都怪了。
怎么就不让别的连队来演啊,就让我们来啊?这不公平啊!
之后的发展就更有意思,就是骑兵营那边郁闷了。
你们怎么吵吵什么啊?你当我们喜欢演小鬼子啊?
本来军官弹压下去也就完事儿了,军人嘛,服从命令是天职,可这两边的营长又吵吵上了,这吵架是有传染性的嘛。他们又不是一个系统的,这就不好弄了,乱啊,里面搀和了太多的东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