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2006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去欲续
“从公司角度来看,秒拍一旦上线,后续所做的也仅仅是维护运营。那么对于研发小组来说,工作就会很轻松,这一点,不利于人力的利用。”
“每年推出一款新的软件,既可以做到前面我说的对市场份额的抢夺,也可以提高研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林素目光泛彩,面露惊喜之色。
陆恒的话,她越听,心里越激动。
随着秒拍推出之后,她也的确感觉到了公司各个部门的变化。
有的部门变得忙碌起来,有的部门却是越发清闲。
对于一个才起步的公司来说,员工变得清闲,绝对不是好事情。
作为老板,她自然能理解这种情况。
而陆恒所说的几个软件创意,她更是听得心潮澎湃。
原来区区一个视频拍摄软件,也可以弄出花来,有那么多方向可以发展。
尤其陆恒还提到了可以往直播方向过渡,这就让林素欣喜难耐了。
互联网公司发展到中后期,什么问题最关键?
变现用户资源,以求盈利!
yy为什么从一款语音软件发展得越来越好,不就是后面引入了直播,将用户资源,转化为现金盈利吗?
腾讯帝国为何可以稳如泰山,睥睨同行?
有人说是因为qq!
但要知道,在当年那个时代,类似qq这种软件,多不胜数,又有几个坚持了下来?
那时候的腾讯,或者说那时候的马化藤等人,都是差点坚持不下去,把qq几百万卖掉了。
即便拿到了雪中送炭般的风险投资,qq盈利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这个问题,直到腾讯推出qq秀销售这个小玩意,才逐步解决。
也就是那个时候,腾讯团队才逐步把qq的定位,从即时通讯软件,转移到了泛娱乐这个范畴。
后续的游戏业务,也不过是用户资源的高效利用而已。
在陆恒的话语中,木耳科技旗下未来研发的视频软件,皆可以往手机直播这方向走。
而且以林素的认知来看,手机直播,绝对不是难题!
现如今的手机,早就可以做到视频通话。
而现在的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好,3g到4g的过渡,十分顺畅。
以4g的网络环境,配合功能强大的智能硬件设备,手机直播,无疑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事情。
直播,将是变现盈利的关键一步!
说到后面,林素已经不仅仅是在听了,而是跳下来,坐到电脑边,将陆恒说的话,一点一滴的快速记在上面。
一边记着,林素一边赞叹道:“老公,你可真厉害,有些东西,我压根都没意识到。你一说,我才发现,原来公司还有那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陆恒乐了,“那可不是,你老公盛名在外,可是号称商业天才。”
“切,夸你一句,怎么就喘上了。老公,要不你来公司挂个名,当创意总监吧!”
陆恒耸了耸肩膀,摆摆手。
“这还是算了吧,我忙不过来。”
林素十分遗憾,不过转瞬即逝,这可是自己老公,哪里不懂,就问他,多方便。
陆恒手搭在林素肩膀上,想了想,给出了最后的话。
“等以后木耳科技旗下的软件变多,如何管理发展也会是大问题。到那时,你可能就得考虑,将几个软件独立开来,各自成立子公司,聘请专人负责相关业务。”
林素回头,惊讶的看着他。
“那岂不是木耳科技,有机会成为一个集团性质的大公司?”
“嗯,难道你不想吗?”
林素摇头,既然开始创业了,谁又不想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呢。
“不过在这之前,我怕是得先考虑拉到第一笔投资再说!”
陆恒点了点头,“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我估计快了。现在秒拍发展得这么好,有心人肯定早就注意到了,投资并不难找。”
“希望如此吧!”
林素叹了口气,随即看着电脑上记录的东西,又兴奋起来。
陆恒站在一边,捧着茶杯饮了一口。
苦涩久留口中,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变为清香回甜荡漾在口腔中。
由秒拍想到滴滴打车上,陆恒不禁叹了口气。
李华冰的动作,或许还得加快了。
秒拍这边明明晚起步,据陆恒在投资界的渠道来看,已经有不少人感兴趣了,但是滴滴打车,仍然让不少人顾忌万分。
就连和雷君的小米合作,对方虽然答应了,但在谈判过程中,对方也露出了犹豫纠结的心情。
到底是一个出行方式的变革之举啊,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无比。
天才本站地址:m.





重生之2006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制定行业规则
李华冰的动作慢吗?
实际上并不慢。
当崇庆这边与出租车协会的约谈结束之后,李华冰就带领公司加快了步伐。
频频出击各地市场,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对谈,尽一切可能解决来自官方的压力。
十二月初的时候,崇庆市政府主抓经济工作的市长,带领着一众官员亲自参观小水滴公司,召开了座谈会。
这算是一剂强心针,代表了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了本地政府的官方背书,李华冰底气更是多了几分,不断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在这种局面下,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
时间来到新的一年,也就是2012年,局面算是慢慢掌控住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竞争对手接连出现。
快的打车、简单出行、神速打车......一众网络打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滴滴打车面前。
没有人是傻子,当滴滴打车稳住局面之后,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切实可行,有利可图,资本逐渐涌入。
尤其官方态度暧昧不清,初期反对,然后逐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谁都清楚,通过移动网络来打车出行,已经被大众所接受。
民意如此,官方也不会进行明目张胆的打压。
一直关注这件事的陆恒,自然乐于见到如此局面。
市场百花齐放,即便是竞争对手,但作为一直和传统出租车行业抗衡的滴滴打车来说,这些新诞生的跟风者,何尝又不是队友。
有他们来分担压力,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协会,也不会将注意力只放在滴滴打车一方身上。
更何况,李华冰这面态度模拟两可,崇庆地区这边滴滴打车与出租车陆续展开合作,这种模式被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协会看见,也就觉得是可以复制推广开来的。
合作邀请,接连送到了李华冰的桌子上。
按理说,这种情况,陆恒与李华冰是乐于见到的。
可任何事都得分开来看,一件事有它的好处,自然也会有它坏的一面。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就是滴滴打车目前所面临局面的的最佳写照。
“这些家伙,要跟风逐利,至少也要跟得到位一点啊!”李华冰烦躁的抓着头发,对着刚到的陆恒开始不断吐槽。
“路子我们都给他们趟出来了,偏偏不按着套路走,现在又闹出大事来了。”
陆恒看着公司收集来的新闻汇总文件,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就如李华冰说的一样,那些既是对手又是队友的跟风竞争者们,做得一点也不到位。
滴滴打车能有目前良好的局面,初期资金投入大是一回事,中期着重改善用户体验又是一回事,但是愿意让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最关键点,却是和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协会打好交道,以及加大对滴滴司机注册与管理上的严格监督力度。
网络出行这玩意,说到底,它是个新东西。
有人抵制,那么可以去解决。
但是既然是新东西,一旦出现,就会产生各种乱象,引发社会安全性问题。
一旦监督管理体系做得不到位,让不法分子混入其中,就会危害到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陆恒现在所看到的文件里,就有至少十起犯罪新闻。
轻一点的是言语冲突、性骚扰,重的就是抢劫、暴力问题,甚至还有一起杀人抛尸的重大恶劣事故。
这些事故,不是滴滴打车这款软件造成的,或者说这种情况,滴滴打车去年经历过,但已经逐渐改善,现在很少出现了。
主要还是分布在几个发展势头很猛的跟风公司上。
为了拉拢用户,为了增加网络司机,放宽了注册资格,从而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按理说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应该是陆恒他们乐见其成的。
但是这一个新兴行业都还没有彻底成型,一颗老鼠屎,就会坏掉一锅汤。
偏偏这锅汤里,滴滴打车还是最大的那块肥肉,自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下意识聚集到滴滴打车上。
甚至某些不实新闻报道里,直接就把罪名按在了滴滴打车上。
谁叫你规模最大,风头最盛。
陆恒放下文件,抬起头来看向烦躁的李华冰。
华冰如此烦躁,也是有他道理的。
辛辛苦苦把局面打开,又慢慢和其他城市的出租车行业交好,开始发展合作关系,官方态度更是缓和了一大半。
可这些负面新闻一出来,至少就让李华冰的努力,如流水般损失了一大半。
“陆董,现在怎么办?有几个大城市已经开始叫停网络打车了,而且是无差别叫停,包括我们滴滴打车在内。”
面对李华冰的叫苦,陆恒也有些头痛。
“我最近才接到几家有实力的风投的投资报价,没注意到这些。现在又搞出这些幺蛾子,你让我先捋一捋。”
李华冰重重拍了下桌子,“这他吗都叫什么事啊!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陆恒摇了摇头,脑子开始不断思考起来。
如果那些跟风的家伙站在他面前,他都想痛骂一顿了。
好的东西不抄,就只盯着利益去了,底子不稳,拿什么去发展。
但是他至少现在还不能骂,也没机会去骂,他得先顾好自己。
就如他刚才说的那样,期盼的风投,终究是姗姗来迟,可如今又出现这档子事,接下来就不好与那些贪婪的家伙谈判了。
陆恒捋了捋思绪,沉声道:“官方态度就是你刚才说的那样?”
李华冰恨声道:“不止如此,那几个叫停的城市算是最严重的,有一些城市,虽然还没叫停,但已经开始加大监管力度,随时有可能叫停网络打车业务。”
“那我们崇庆这边官方怎么说?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愿意为我们出头不?”
李华冰摇头,“没这么简单,这次事件算是整个行业的负面新闻,其他城市要整治的是整个行业。崇庆这边并不好只为我们出头。我与宁局长私下聊过,就连市长那边都透过口风,他们不好发声。”
陆恒叹了口气,他也反应了过来。
这件事,滴滴打车算是被其他公司拖累了,本地官方确实不好出头。
难道去说“我们崇庆这边的滴滴是清白的,跟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你们就去搞那些家伙,别牵连滴滴了吧?”
没这么个说法,而且滴滴打车早期也不干净,各种负面新闻也是爆发过的。
想了半天,陆恒逐渐理顺了这团乱麻。
说到底,是这个行业出现了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一两家公司,即便现在清白的滴滴,去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换言之,要想重塑好大形象,还得从这个行业出发。
陆恒拍了下桌子,重重说道:“公司规模最大的是我们,受影响最大的也肯定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代表,目前也是我们。既然根子上出了事,那就从根子上来解决。”
李华冰疑惑的皱着眉,“怎么解决?”
“制定行业规则,给那些跟风的家伙一个框架,要竞争,就得按照我们的法子来。不然大家都得一起死!”
李华冰眼前一亮。
陆恒缓了口气,慢慢说道:“想必官方也很愿意看到这一幕。”




重生之2006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敞开怀抱
要想制定行业规则,首先就必须要得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而这一点,陆恒他们毫无疑问已经拥有了。
滴滴打车经过一年的发展,其规模之庞大,即便跟风者现在放宽条件,使进阴招,也不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追上来的。
而目前局面,整个网约车行业乱象丛生,若是滴滴打车首先站出来,约束各方,并且为后进场的新人制定门槛,那肯定是官方政府最愿意看到的。
李华冰深知这个道理,而且更明白陆恒话里的意思。
一旦这件事做到位了,首先就奠定了行业龙头的地位,其次还能取得官方的好感,最后也就是所谓的利益获得了。
“我去联系那几家公司,尽快约到一起,谈一谈!”
陆恒提醒道:“最后邀请一下相关部门的大佬,想必他们也愿意出席露露脸。”
李华冰点了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
“也不是说我想得周到。”陆恒叹了口气,“如果我们不做,官方也会派人来做,就好比之前的约谈一样。区别在于,这一次我们是主动出击,而那一次是被动防御。”
李华冰嘿嘿一笑,“主动与被动,这区别可就大了。”
陆恒不置可否,想到了一些事情。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效果可以预估,但我想并不足以让官方彻底信赖我们,或许,还需要一两个后手。”
“哦?后手?”
“这就跟你关系不大了,集团到时候会出面的。”
陆恒淡淡说道,一些事情,也可以去做了,如今恰是时机。
......
2012年,一个让人记忆颇深的时间点。
倒不是发生了什么什么大事,主要原因还是前两年吵得沸沸扬扬的世界末日预言而已。
虽然最后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预言,但也确实让整个世界狂欢了一把。
陆恒对这一年的记忆,在重生这么久之后,已经没多少了。
深刻一点的,也大概是本地官场的那次大动荡,不过也仅此而已,对他来说,牵连不深。
如果真要深究,其实也还好,陆恒或者说整个恒成集团,牵连到的一些官员,也是市长那一系,即便再往后推几年,也在各自位置上做得好好的。
这些东西,陆恒一直以来都在避免,就怕被拖累。
新的一年到来,旧历春节也比往年来得更早,就在一月份,便是元旦、除夕、春节,接连度过。
陆恒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各种年度会议召开,时不时还得出差去其他城市。
甚至还抽空去了一趟美国,与uber那边的新加入的股东,见了一面,顺便了解了一下uber的发展。
同为网约车行业,滴滴打车在国内发展,诸多掣肘,但是uber在国外,可谓势如破竹。
即便也有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抵抗,但是在国外那个讲究资本为王的社会,只要有钱,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卡兰尼克手笔很大,在接受陆恒的注资之后,不仅将规模扩充全美,更是辐射到了法国与英国。
陆恒与他聊了很久,得知市场扩展方向首先是征服欧美诸国,下一个目标便是亚洲与非洲。
当然,在进军亚洲地区时,uber会刻意避开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
这是当初投资时签订好的合同条件,虽然卡兰尼克现在已经开始眼红中国这块市场大蛋糕了,但也只能作罢。
至于其市值,也已经膨胀了数十倍,要不然也不会引来新的投资商。
这一年的春节,少了些温情,多了几分忙碌。
陆恒连陪爸妈走亲戚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带着林素和二老在家闲了两天,接着去拜访了岳父岳母,之后便投入了忙碌工作。
不仅仅是他忙,林素也很忙,两口子现在就跟上了发条一样,在同龄人毕业一两年后,忙着升职加薪、跳槽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招聘更多的员工了。
春节放假那段时间,高中同学们在苍首办了个同学会,两人没去。
背后或许有非议,或许有感慨,但与二人已经没太大关系了。
他们如今没这个时间去缅怀青春,就跟陆恒对林素说的那样,“我们现在不正是青春的时候吗,还没到缅怀的时候。等四五十岁的时候,再坐到一起聊吧!”
陆恒是这样说的,林素也是这么想的。
何况以二人如今的身份,与那些平凡普通的同学坐到一起,更多的,可能是尴尬与生分吧!
有些现实,有些赤.裸,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等大家上了年岁,心态放平,不再那么愤世嫉俗的时候,然后再坐下来喝酒畅聊,或许会更好一些。
二月春风刚刚吹拂的时候,李华冰离开了崇庆,前往北京这座城市,召开第一次网约车行业会议。
如陆恒所料,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甚至说官方的支持,显得有些迫切。
不过在这种迫切的支持背后,透露出的,是国家对这个新行业的质疑。
陆恒很明白,想打消这种质疑,只有交给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不过市场的反馈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是比较慢的,为此,陆恒准备了一个后手。
他相信,这个后手一出,官方就会彻底倒向恒成集团,而滴滴打车隶属于恒成,也就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支持。
汽车道路救援!
这个由赵根提出来的项目,积压在陆恒桌子上,已然过去很久了。
久到赵根都已经以为陆恒放弃,不再抱有念想了。
可开年重新开始上班之后,陆恒在管理层会议上,再次提起了这个项目,并且具体探讨了一番可实行性。
赵根在惊讶过后,就是惊喜。
按照陆恒的口风来说,如果真的启动这个项目,那么他赵根,将毫无疑问会是第一负责人!
虽然从短时间角度来讲,这个项目盈利是不可能的,但长期坚持下来,还是可以获得巨大回报。
陆恒考虑的不一样,或者说更加全面。
长期利益,他自然纳入心中。
但是短期的利益,他也看得很明白。
一旦实行这个项目,官方资源就将倾斜,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无疑会让恒成集团披上一层厚而有力的防护面纱。
在这种支持下,集团其他开展的项目,也将获得不小收益。
不过要想获得这种官方力量的支持,项目的规模,就绝不能小气,一开始,就得奔着全国范围去。
自然,资金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也正是这一点,这个项目当陆恒想要启动的时候,除了赵根之外,几乎所有集团高层,都持以反对意见。
面对众人的反对,陆恒只给出了一个答复,所有人都不再反对,甚至说,变得期许起来。
“集团发展这么多年,从没接受过外部融资,如今也是时候敞开怀抱了。”




重生之2006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冷淡反应
三月,草长莺飞时节。
作为恢复正常工作后的第一个月,生意场上,一个个大动作逐渐展开。
恒成集团,这个因为创始人的经历而略带几分传奇味道的公司,对外敞开怀抱,寻求大额融资的消息开始逐渐流传。
对于投资界来说,现如今更加青睐新兴正旺的互联网高新行业,他们的目光在恒成集团上简短停留后,就放到了风头正盛的唯品会之上。
中国互联网界和投资界的人都看见了,唯品会已经开始寻求上市,甚至已经在香港、纽约等地路演,准备启动上市流程。
他们关注唯品会上市的原因很简单,经历去年那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寒冬时期之后,所有人都在等待有人站出来打破僵局。
而唯品会国外上市,无疑就是一个风向标。
一旦成功上市,获得足够好处,就代表着国外投资者们依旧看好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那么接下来,他们就可以不再压抑自己,放开手脚对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投资。而一些发展到了瓶颈的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跟随唯品会的脚步,展开上市计划。
对于这种“冷淡”的反应,恒成集团高层中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绪变化。
一直以来,恒成集团都没有外界资本涌入,但这不代表恒成不受投资者欢迎。
恒成内部人士都清楚,不过是董事长陆恒刻意压制了这个事情。
实际上,对恒成进行投资报价的人,绝不在少数。
只不过在陆恒那里,都吃了闭门羹而已。
也正是如此,如今陆恒松开了口子,大家都以为会引来一群贪婪的投资商。
一旦巨额资金涌入,集团内部的股权激励方案,或许就该理所当然的再度启动,给一众高层带来福利。
可市场的冷淡反应,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开始惴惴不安。
那么处于事件中心的几个当事人呢?
陆恒、赵京、赵根他们三人,又是怎么想的?
1...4995005015025035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