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现在看来。这朝廷里还真就是窦婴能打点仗。我在陇右与他对峙之时,几次试探都差点被他包围。”
巴震与窦婴曾经对峙长达一月有余,自然对窦婴了解颇深。
“窦婴是不可能再掌兵了,这个人的脑子灵的很精的像个猴。他现在就怕日后太皇太后不再了,皇帝与太后找他的麻烦,听说现在在南山整日里闭门谢客。连那些三山五岳的朋友都不见了。”
家将们之间互相谈论的还是大汉的事情,毕竟树叶连着树根。无论这片树叶在空中如何的飘零,落叶终究要归根。可无论如何云啸再也回不去了。
云啸喝了一口酒,有些无奈的说道:“大汉的戍边最终还是要靠汉军,这军队都是打出来的。兵是如此。将也是如此。别看现在大汉跟匈奴打,互有胜负。但匈奴败局已定,你们想想大汉有多少人口。匈奴又有多少人口。
你们说大汉战损率高,这打着打着兵打的精了战损会自然下来。而匈奴呢,现在看着占了些便宜。可即便是按照现在的战损下来,匈奴人也是得不偿失。
草原生息繁衍困难,巴震知道在草原上。一个男子长大成人得多困难,加上他们都是小股侵扰抢掠不了多少。看着吧。匈奴不久就会罢兵。停止这样的消耗。
巴震你回去告诉你阿爸要小心,匈奴人抢不着汉境。便会打西域和东湖的主意,匈奴人现在有中行悦出谋划策。你们莫中了他的圈套。”
“侯爷请放心。现在东胡有两万常备精骑。加上临时征召,动员十万骑兵轻而易举。他们是骑兵,我们也是骑兵。
如果他们敢来,我倒是要比一比。到底是我们的马刀锋利,还是他们的脖子坚硬。”
巴震说得豪气干云大有乃父之风。
“哈哈哈,老巴图的儿子。果然有劳巴图当年的影子。哈哈哈。”
众人说笑着,苍鹰却有些笑不起来。
“侯爷。在山东招兵的时候。屡有朝廷的官员出来干预,虽然还没有明目张胆的驱逐咱家人。但他们吓唬百姓。说什么咱家拿着新兵不当人之类的话。还说,若是家人报名便将徭役指派给谁家。弄得山东人都不敢报名。今年的征兵员额还空着一半,您看……”
“娘的,这些朝廷命官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我们过关的时候,他们也说要增加关税。开始我还以为是朝廷收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只是城门校尉收的。
我一气之下便带着人去讨要了回来。这些地方官吏,仗着天高皇帝远。什么事干不出来,我看这是向鹰爷您索贿呐。只要您支了银钱,包管他们连屁都不放一个。”
巴震因为来往贸易,与朝廷的官吏打交道比较多。知道这是官吏索贿惯常的办法。
“江南的情势还好些,特别是苍澜与郑彬闹了一番。现在九江王已然老实多了,长沙王也不干预咱们在他的属地招兵。
倒是东瓯国时常袭扰一下咱家的船队,拿了几个活的。说是东瓯王要与闽越王开战,军费紧张所以他们便冒做盗匪出来劫掠。”
“东瓯要与闽越王开战!”云啸吃惊的问道。
东瓯与闽越都是江南诸国,但他们不属大汉疆域。与大汉的关系是正经八百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过闽越国已然对大汉称臣,虽然版图还未划入大汉。但每年都会向朝廷进贡。
云啸有些担心,这东瓯与闽越一旦开战。闽越必然请求大汉朝廷保护,江南的诸位王爷们能够派得出兵么?
“抓来的舌头是这么说的。不过这些年,东瓯国力强盛早已超越了闽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若是东瓯与闽越开战,闽越必败。”
“多事之秋啊!北方还没整肃,南方又闹。这朝廷也真够糟心的。
苍鹰,过了年你回去招兵时。不但招兵,还找家人。不是说害怕地方官报复,那好咱们就连窝端。干脆让他们连家都搬过来,按人头发给土地。免缴三年的赋税,哼!还怕本侯发不起么。别说移来八千户,即便是移来一万户本侯也发的起。
若有地方官员敢于阻拦,你便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莫要以为咱家好欺负。”
“侯爷这招妙,咱们这里就是人少地多。别说一万户,再来两万户也不怕。”(未完待续)





汉雄 第一百一十七章 泥瓦匠南宫
伊稚斜的营帐中点着炭炉,汉人昂贵的兽碳冒着橘黄色的火苗,使得大帐之中温暖如春。
抢掠汉境,使得匈奴人这个冬天富足了很多。伊稚斜重新喝上了云家的蒸酒,草原上的汉子最喜欢这种霸道的烈酒。
中行悦谦恭的站在伊稚斜的身旁,虽然有着拥戴之功。但中行悦知道,此时最忌讳的就是居功自傲。有多少王侯将相就倒在了这四个字上,被自己效忠的主子无情杀戮。
晋三与田荣站在大帐的中央,详细汇报着此次出访大王城的经过。
“大王城十分的富足,他们都是一种好吃的稻米。似乎比汉人的麦子更加容易煮一些,只是简单的加上水煮熟即可食用。味道还算香甜,云侯在那里似乎已经有了不少的子民。
那座城池十分高大,云侯似乎还在扩建。许多地方都在打地基,派了人去查访说是要建什么工厂。”
“大王城的商业也十分发达,街市的两边都是商铺。卖的东西从南海的珍珠到大汉的丝绸应有尽有。从百姓的穿着上看,似乎还算不上那么富裕。不过吃饭还是不成问题的,属下派出去的人回报说家家都有一年左右的储粮。”
田荣见晋三回报得周详,有些不甘的补充道。正在兴头上的晋三厌恶的白了田荣一眼,伊稚斜没有注意到,可中行悦却全看在眼里。
正副使不合是一个大忌,看起来以后不能让他们一同出使。
“我不是让你们说这些,他们再富足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问你们的是,他收了我的礼物究竟是如何答复的。”
伊稚斜没心情管这些事情。他只要云啸不干涉他侵扰汉境的承诺。只要有了这个承诺,他便可以挥师南下给那些汉人一点颜色瞧瞧。
晋三抢着答道:“大单于,我已经说服了云侯。使得他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不过云侯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云侯提出,大单于想要与他修好必须拿拓跋氏的大首领拓跋宏的人头来换。事成之后。云侯可以送给大单于五百口上等铁锅作为酬谢。”
“拓跋宏?他离着大王城那么远,怎么会得罪了云侯。莫不是云侯要挑起大匈奴与肃慎人的战争?”
伊稚斜疑惑的询问中行悦,云啸要拓跋宏的人头,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中行悦低着头不说话,他也猜不透云啸如此做的用意。
“启禀大单于,原因在于夏天的时候。肃慎人被汉朝太守的内弟收买。袭击了云家的一队侍卫。并且杀死了近两百人,云侯十分愤怒,查出幕后的主谋是拓跋氏。所以才会对大单于提出这样的请求。”
“原来是这个样子,这拓跋氏也真是不嫌远,千山万水的去得罪这个活阎王。大单于。您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置。”
中行悦吃不准伊稚斜的心思,干脆将皮球踢了回去。
“我正要问你的想法,你却又来问我。事情都我想好了,还要你做什么。”
“奴才匆忙间想了几条,供大单于参详。
这第一,云家的对我们很重要。按照大匈奴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是云家那些黑甲骑兵的对手。所以,我们想要抢掠汉境。便必须争取云家的中立。
这第二。拓跋氏领衔肃慎人。这些年在大鲜卑山东征西讨,已然成为一方霸主。这对咱们大匈奴的侧后方非常的危险,虽然肃慎人多是在山林里生活。但骑射比起咱们大匈奴来并不弱许多。若是让他们强大起来。那后果……”中行悦看了一眼伊稚斜的脸色,发觉伊稚斜认真的听着便继续说道。
“如果鲜卑人发展起来,那将是我大匈奴的心腹大患。我大匈奴对汉人来说是狼,我们打不过总逃得掉。汉人也没有能力,长途奔袭来攻打我们的漠北草原。
可以说,我们大匈奴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而那鲜卑人可就不同了。当大山已经容不下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会进攻汉人的土地,因为即便打下来他们也不会耕种。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草原。与我们争夺草原的控制权。短期来看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但二三十年之后说不定他们可能会有这个能力。
据此奴才认为。我们还是杀了拓跋宏。这个人十分有头脑,看看大鲜卑山在他手中这十年的变化就知道。只要杀了他,拓跋氏部落就会四分五裂。
不但打断了拓跋氏的发展进程,还会满足了云侯的要求。顺便还能为大单于赚五百口铁锅的好处,若是云侯高兴能卖我们一些军械……嘿嘿”做下属的切忌比上司聪明,中行悦一见伊稚邪豁然开朗。便知道他已经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聪明的干笑两声闭上了嘴。
“嗯,你说的很好。只是大鲜卑山森林茂密,咱们大匈奴人不善于在森林里作战,这倒是个麻烦。”
“大单于,您不是和肃慎人商量好了。明年开春进行奴隶贸易,到时候您可以邀请拓跋宏会盟。只要他出了森林,来到大草原还怕他飞了不成。”
“你们这些汉人就喜欢用些诡力诈术,就按你说的办吧。派人去通知拓跋宏,就说本单于要与他会盟。”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却在忙活着一场官司。
先是刘彻的近臣韩焉上书,奏报校尉苏建贪生怕死畏敌怯战。刘彻大怒之下,派人抓捕苏建进京严办。
偏巧不巧,这案子落到了刚刚出山的韩安国手里。这老家伙一问之下便弄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与田蚡一番计议。韩焉非常识时务的送来了一千贯钱,于是苏建便被判了个腰斩之刑。
可事情峰回路转,苏武不知怎的搭上了卫青。一封记述了吕梁山之战详情的奏疏便到了刘彻的案头。
一边是自己的忠实走狗,一边是自己的小舅子。这两个不搭界的人,忽然掐了起来。事情就这样倒蹬大发了。
认为案情重大的刘彻,不得已派遣张汤亲自去太原了解情况。
这张汤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苏建平素人缘也算不错。那些同僚都在为苏建打抱不平,可这些丘八没有直言上奏的权利。这些校尉一个个都是芥菜籽大的官,连些奏章的权利都没有。虽然人人气氛,但也无可奈何。
张汤扮作客商来到太原,只是打听了两三天便将事情打听了一个七七八八。竟是与卫青的奏章九成的相似,或许卫青给着韩焉留着颜面。阵前烤火,露了行藏的事情并未提起。
悄悄回到长安的张汤在承明殿单独奏报了一个时辰,说的什么谁也不知道。有千度亲自把人,苍蝇都飞不进去一只。
田蚡是个好同志,深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一见事情不妙,连忙去了漪澜殿哭诉了半个时辰。直到王娡亲自到了承明殿与刘彻谈判,这才算保全了田蚡。
刘彻一个头有两个大,不处置田蚡就处置不了韩焉。如果不处置韩焉,那卫青就是诬告同僚。
无奈的刘彻在老娘有老婆之间进退两难,这个命题不比后世老娘和老婆掉水里先救谁简单。
“大姐,你说这事儿怎么办才好。现在朕都不愿意回宫,卫美人与娘亲那里两头受气。原来这做皇帝的还有这重难处,当初父皇也没和朕说过。”
刘彻坐在南宫的对面,喝着酸酸甜甜的葡萄酒。尽情的发泄自己无奈的情绪。
“你肩挑社稷手掌乾坤,哪有一碗水端平的事情。父皇虽然没说,可有句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跟着颜夫子学习连这都没听说过?”
“你的意思是要朕和稀泥,可朝廷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都盯着这桩案子。若是稀里糊涂的结了案子,那日后朕还如何治理朝纲。”
“你这么聪明,怎么这件事情就偏偏一根筋。卫青保这苏建的校尉,左右不过是保全他一条性命罢了。
你先按照韩安国的主意判他有罪,然后跟舅舅说一声让他出来求个情。我们的皇帝陛下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便饶过了这苏校尉。贬去官职做个娃样子。
最后将人踢到卫青的军中效力,若是卫青想提拔他。三两年里,他再做回个校尉有何不可。
自此,苏校尉感念皇帝的仁德。卫青有了面子,还多了一个心腹的校尉。舅舅感激你这个和稀泥的外甥,娘亲欣赏一个顾忌王家体面的儿子。唯独那韩焉,我们的陛下要秘旨严加申斥。按姐姐的傻想头,这韩焉一定会对陛下感激涕零,谢不杀之恩。
你说说这稀泥和的怎么样?里里外外的都照顾到了,咱们的表叔们又挑不出丁点的毛病找奶奶告状。天下太平就是这么来的,这和稀泥的活计你还得好好的练练。”
南宫的一番话说得刘彻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好像不认识似的看着自己的姐姐。良久,刘彻咽下了口中的葡萄酒。
“大姐,你真是一个上好的泥瓦匠。”(未完待续)




汉雄 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情流露
刘彻对南宫真是感佩万分,没想到原先性情淡漠的老姐,和起稀泥来居然质量如此之高。
这个主意当真是照顾了方方面面的所有人,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有一个体面的结果。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究竟会有谁不满意,能解开如此繁琐的迷局。非大智慧断然难以想得出来,看起来老姐在云侯身边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姐姐身为侧室掌管着云家内府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头压着一个夫人。下面还有两个想上位的狐狸精,外有虎狼似的家将内有尚未成年的大公子,做事不周周到到怎么成。
亏得你姐夫教过我一句话,那就是共赢。做事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然后拿出一个方案来,好处均沾不让任何一方受损。这便是家庭和睦的基石,陛下掌管着好大汉的朝廷。其实跟姐姐治家没什么两样,这一碗水要端平也要端不平,这里的学问可深着呢。”
刘彻的神色一黯,公主添居侧室。这在大汉的公主里面还是头一份,虽然当年姐姐与云侯两情相悦,但父皇似乎也太迁就云侯了一些。每每想到这一层,刘彻便没了饮酒的心思。
云啸这样的人如果不能为己所用,便应该早早的辣手除去。奈何猫已经变成了老虎,长出了尖牙也长出了利爪。他不再喵喵的叫,而是虎啸山林的存在。现在即便是想除去,房眼大汉也没有那么一个将军能够担当此任。
“难为姐姐了,这些年你在云家不易。朕心里看这不舒服,可……哎若是当年父皇的心再硬一硬也不至如此。”
“陛下若还是抱着这个心思,那大汉的江山便倾覆在即。”南宫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的弟弟并没有从上次的事情吸取教训。依然认为这天下可以任他我行我素。眼见刘彻的脸上已然变了色,这才缓缓的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要的就是火候与调和。不同种类的菜肴放在一起,还要做出可口的吃食来,这并不容易。
你以为当年父皇就不像除了云侯。可思量再三也下不去手。因为即便下手了,也未必会成功。你姐夫这样的人,一旦虎归山林再想抓住那便是千难万难。
父皇当时内要防着咱们那些表叔们,外要对抗匈奴人。即便是那些族叔也是个个不安分,七国之乱之时大汉朝廷危如累卵。那时你还小,有些事情可能不记得。
若是没有父皇那治世经国的手腕。大汉的江山怕早被吴王拿了去。就好份调和的功夫就够你学上一世的,前些时你姐夫只不过略施手腕。你便焦头烂额无以应对,你真当窦婴看不出东胡使的是疑兵?将大汉精锐的北军十数万精锐集结于陇右,他真的是为了对抗东胡人可能的犯边?
九江王命在旦夕,九江城好像风中的稻草。可你看看江南的那些诸侯王们都在干什么?真要是再来一次七国之乱。陛下真的能挺得住?
那窦渊援助九江,是真奉旨执行王命还是另有所图邀买人心,显示他窦家才是救世主?
我一个女人,这些事情本宫不懂。但本宫知道,若是陛下再这样任意妄为下去。看似固若金汤的大汉江山,可能会在一夜之间风崩离析。到了那个时候,陛下便是大汉的罪人。即便是死了,又有何面目去见高祖还有列祖列宗于天。千万黎明于皇天后土!”
南宫越说越快。最后已经到了疾言厉色的地步。本来她想忍着缓和一些的说出来,可看到刘彻还是对云啸有除之后快的想法,便忍不住讲了出来。
如今的朝廷要防的不是远在海外的云啸。先要治理内部的纷争。既要打压野心勃勃的窦家诸位表叔,又要笼络封番建国的那些族叔。不然早晚有一天,这刘家的天下便会变成窦家的天下。
刘彻呆呆的坐在南宫的对面,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吃惊的表情看着南宫,他怎么也没想到姐姐能够对朝廷的局势洞若观火。她知道,那云啸也必定知道。
若是云啸利用这个漏洞攻击自己。几乎不用云啸废一兵一卒,大汉便先要起内乱。到了那时。云啸只要带着他那群骄兵悍将回来收拾残局。大汉的江山想不姓云都难。
刘彻感觉一股凉气顺着脊背往上窜,直至头皮都有些发麻。
看着刘彻的表情。南宫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个弟弟到底还是年轻,若是父皇此时便绝对不会是这副表情。做帝王,没有些涵养城府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一切都挂在脸上,群臣只要看皇帝的脸色便知道奏陈的结果。那这个帝王,还怎么驾驭群臣怎么操控朝堂。
“你从小跟颜先生读儒家的学问,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说不能。
陛下现在就要在这动心忍性上下功夫,不是本宫替你姐夫说话。如今的云家,陛下已经奈何不得。想要夺取大汉的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你姐夫没这个心思,他常说做皇帝是个苦差事。不过你姐夫没有,他的那些骄兵悍将还有云家的下一代未必没有从龙之意。
现在你姐夫还压制得住,陛下要好好理顺了朝廷内部的纷争。不然,真要有一天你姐夫不再了。或者是被那些部下鼓动了,一盘散沙的大汉朝廷顷刻间便会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
“姐姐的说的,彘儿何尝不知。可弟弟这皇帝做得窝囊啊,高祖留下的兵符如今在太皇太后的手中。朝中的事情,朕事事都要向奶奶禀报。没有奶奶的话,一兵一卒朕都调动不了。想要理清朝廷的种种弊端,谈何容易。”
刘彻一口喝干了杯中的残酒,拿起杯子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接着又是一饮而尽。可见他这个皇帝,做得也是苦恼至极。
“兵符!那只不过是一块铸了形的金子而已。彘儿,兵符从来不再奶奶的手上。兵符在人的心里,只要将军们听你的兵符有没有那有有何妨呢?”
南宫慢悠悠的喝干了杯中的葡萄酒,桃红色的脸上狡猾的好像一只狐狸。
“姐姐你的意思是……”
“将军们都想封侯,可如何才能封侯?太祖律令,非统兵将领立有大功者不可封侯。
如今太皇太后施行黄老之血治国,讲究的是无为而治。轻易不肯动用刀兵征战。可这不动刀兵,将军们便没有仗打。没有仗打,便没有赏赐没有封侯的机会。
而那些士卒们呢,他们靠什么晋升。不也是靠的军功?军人天生嗜血,如果没有战争。军人的价值如何体现?
太皇太后的治国之道虽然使得大汉休养生息,表面上看着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可实际上,军营里面的丘八们早已不满已久。他们缺的就是一次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只要陛下给了他们这个机会,闻见了血腥味儿的鲨鱼自然会跟着陛下走,所谓的那道兵符……呵呵!还是问题么?”
刘彻豁然洞明,是的军人为什么嗜血。因为战争能给他们带来荣誉,带来财富带来尊崇的地位。将军们要封侯,士卒们要赏赐晋封。所以军人骨子里才狂热的喜欢战争,希望战争。
可朝廷施行的无为而治,恰恰阻断了这些军人的晋升之路。南宫说得对,只要自己能够给这些丘八们一场战争。军方的将军们必然会围拢在自己的身边,因为自己给了他们发挥所长的机会。
“姐姐,朕明白了。朕现在要等是就是这个机会,朕可以等可以忍。反正……”刘彻想说太皇太后也活不了多久,可觉得此话太过不孝便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你明白了就好,过了年姐姐也要回海外去了。如今瞧着,咱们的那个舅舅也不是一个老实的主儿。你仔细着,姐姐能帮你的只能到这里。云家在长安还有一些产业,若你还念着一些香火情,便善待这些产业。
本宫走了之后,这里主事的是苍澜。你也是熟识了的,有些事你和他说。本宫在云家的地位难,偏帮着你自然有人说闲话。可放任那些人生坏心思,本宫又不能不管。毕竟本宫的身上还淌着咱刘家的血。”
南宫说到了累心的地方,长叹了一口气眼圈已然是红了。
“姐姐放心,云家在长安的产业朕会妥善保护,姐姐便放心好了。到了海外,一切珍重。”刘彻拉住了南宫的手,眼泪已经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此时此刻,这个家姐好像比母亲更亲一些。随着太皇太后的病重,王娡便越来越跋扈。见到刘彻,不是让他封官便是安插一些私人。弄得刘彻烦不胜烦。
有时候刘彻感觉,偌大的未央宫居然没有几个说话之人。骄纵的皇后,市侩的姑姑兼丈母娘,还有一个利欲熏心的母亲。或许只有在南宫面前,自己才有真情流露的机会。(未完待续)




汉雄 第一百一十九章 辞行
“苍澜,明天本宫就要回大王城了。这里的事情侯爷既然指给了你,便是信任你能够做好,有几件事情我还是要交代。
1...296297298299300...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