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地上的尸体密密麻麻的铺了一层,源义京惊恐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任由亲兵拉扯向黑暗中奔去,他知道他的命没了。即便回到京都,也会被愤怒的天皇砍去头颅。(未完待续)





汉雄 第二十四章 众口铄金
苍鹰手中的箭矢好像连珠炮似的往外射,几乎每一箭便会有一名倭兵毙命。苍鹰杀的正兴起,伸进箭壶的手却抓了一个空。
不知不觉间随身携带的三十枝箭居然已经射完。苍鹰有些无奈的抽出了马刀,再一次投入了追杀的行列。
杀人其实是个体力活儿,一刀下去鲜血飞溅。看似简单,其实很耗费体力。云家侍卫手中的毕竟还是马刀,不是激光剑。
到处都是衣衫不整,甚至光屁股逃命的人。浑身甲胄的云家侍卫一个个累得呼呼直喘,到头来也没杀多少人。反而是身穿竹甲的大院君手下闪展腾挪,杀伤了许多近卫军。
“娘的,如果咱家的马队在。还会让这些人跑了?”苍鹰恨得磨牙,如果云家那无敌的骑兵在。断然不会让这么多的近卫军,趁着黑夜的掩护逃走。
可此时,苍鹰只能看着一道道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云家的侍卫穿着几十斤的甲胄,只能在后面望洋兴叹。
云啸踏上下关之时,火红的太阳已然升起。
初升的红日将天地间染成一片血色,大院君的手下和苍鹰等人沐浴在这血色之中。搜寻着没有断气的近卫军军卒,重伤的便给一刀结束他们的性命。碰见装死的便拎起来,送进俘虏营。不管是云家还是大院君,都需要一些劳工。
大院君带着扶桑在海边迎接云啸。态度极其谦恭。
“末将率犬子扶桑见过云侯爷!”大院君对着云啸行了大礼,礼数之周全让云啸都有些吃惊。
一般这种时候,被跪拜者往往会将跪下之人搀扶起来。然后说声。折煞兄弟啦之类的无聊废话。
云啸不走寻常路,他伸出一只手按在了大院君的头顶。
“你这颗头,本侯原打算是取走的。奈何你做了正确的选择,本侯只得让他好好的长着。希望你不要给本侯机会,否则它便不会长在这里。”
面对这赤果果的威胁,大院君却更加的恭顺。因为他知道,云啸其实没有骗他。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恭顺其实是唯一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做狗,大院君很有做狗的觉悟。
“侯爷请放心。既然投了侯爷。末将火里来水里去,任凭侯爷驱使。”
云啸很满意大院君的答复,虽然嘴里的话不靠谱。但听其言观其行,话听了下一步就要看他怎么做。
“下一步。大院君怎么看?”云啸看了一眼远处青烟袅袅的战场,许多士卒还在晨光中打扫战场。
“依末将看,侯爷应该整顿兵马直下京都。今夜的事情,源义京一定会派快马禀告京都。天皇知道我兵库士卒哗变,怕是会派人去兵库残杀我军士卒的家眷。”
大院君说得没错,如果天皇知道了大院君及其手下哗变。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派近卫军将兵库县的妇孺杀个鸡犬不留。
“哦,京都的情况是怎样的。驻军有多少人,战力如何?”云啸没有急着回答大院君。而是首先询问京都的战备。
“回侯爷的话,京都是东瀛最大的城市。在徐福登陆东瀛之时,便已经有了些雏形。经过这百余年的扩建。已经修建得极其庞大。
人口实有编户两万余户,总计大概十二三万人。东瀛的人口四有其一都居住在京都,京都的常备军是一万名皇家近卫军。他们的训练装备都是东瀛军中最好的。我们用竹甲,他们穿的都是青铜甲。
我们只有很少的弓箭,他们却有威力巨大的蹶张弩。这还只是和平时期的军备,若是战时。天皇可以临时募集超过三万的青壮年编入军队。虽然这些人没有近卫军那样善战。但毕竟人数众多,而且这些人用来守城还是不错的。”
十二三万的人口就算是规模庞大。云啸不禁失笑。如果看到人口百万以上的洛阳,长安。不知道这位大院君会作何感想,土豹子就是土豹子一点儿都没见过世面。
“那京都的存粮如何?”
这是云啸关心的问题,如果京都的存粮足够的多。自己劳师远征,补给线水路旱路如此漫长。想要围死京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侯爷的话,最近几年稻米都是大熟。京都国仓中的存粮若是省着吃。怕是可以两年支撑有余。”
“嘶……”云啸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天皇倒是能攒包。光存粮就能吃上两年,这城还围个屁啊。到时候外有礼亲王的船队作祟。内有困兽犹斗的数万倭兵。这仗可就难打了,绝对不能让战局发展到这种程度。
云啸看着眼前的万道霞光,思索着对敌之策。江南的时局不稳,自己不能长时间陷入对东瀛的战争。开战不过半月时间,自己已经损兵折将。云家断然经不起这样的损失,看起来还要想一个好的办法才行。
猛然间云啸似乎有所顿悟,转过身来询问大院君道:“你是说天皇知道你们哗变,会第一时间派出军队袭击兵库县?”
“诺,神武天皇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如果他知道我们军哗变,必然会出兵兵库。”
原来是这样,云啸的嘴角浮现出了一抹微笑。一个经典的战术名词出现在云啸的脑子里,围点打援。
“你说天皇陛下会派谁出来扫荡兵库县呢?”云啸目光炯炯的看着大院君。
“必是神武天皇的长子直亲王无疑,因为朝中只有直亲王最善于统兵。神武天皇对礼亲王一样不信任,断然不会将统兵之权交给礼亲王。”
天皇的长子,皇位未来的继承人。完美,这一切太完美了。云啸深深的盼望着,事情会像大院君猜测的那样发展。
源义京此时正狼狈不堪的挣扎在回京都的路上,一路上他的脑子里掠过了无数个想法。他想自杀,想逃走。不过想来想去,他还是有一线生机。
只要将失败的责任全部都推卸到大院君的哗变上,自己便很有可能逃过一劫。让天皇对大院君充满了愤恨,那他源义京便不会被过分责难。
想到这里,源义京打起精神。一边赶路,一边打着腹稿。他本是天皇身边的近臣,对天皇的脾气了如指掌。一番腹稿打下来,不怕天皇陛下不对大院君恨之入骨。
让源义京颇为意外的是,这一路他倒是收拢了不少的残兵败将。黑暗之中追杀不易,许多的近卫军又是亡命奔逃。源义京一路走走停停,居然收拢了两千多走散的近卫军卒。
这下源义京更加有了底气,他并没有如大院君猜测的那样派快马奔回京都送信。而是走走停停,一路上尽可能收拢跑散的军卒。
到了京都的外围,源义京的手下居然有了两千五六百人。
“陛下!”源义京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跑进了大殿之中。见到天皇纳头便拜,嘴里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好了,朕不听你嚎丧。快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天皇听说下关失守,已经是心急如焚哪里还有心思听源义京在这里哭号。
“陛下!那大院君背叛了天皇陛下,趁夜攻击我近卫军大营。臣率部反击,无奈敌军众多。微臣这些天,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京都的边儿上。或许汉人和大院君畏惧天皇的威仪,这才罢兵远遁。
大院君深受皇恩,却背叛天皇陛下。求天皇陛下给臣做主,给那些冤死的将士做主啊!”源义京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一般。“嘭嘭”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待两帮的近卫将他拉起之时。额头上已经明显渗出了鲜血。
“什么?大院君背叛了朕!这怎么可能!”天皇有些不相信源义京的话,自己已经给了大院君足够的好处。在这个当口,他怎么可能背叛自己。
“天皇陛下!臣之所言句句属实,不信您可以询问我带回来的那些幸存将士。他们都是亲眼所见,大院君所部,率先对我军进行袭击。若不是臣拼死断后,恐怕此时已经是全军覆没。”
“父皇,源义京在父皇身边多年。孤看他不像是说谎之人,而且大院君与源义京一同出征。为何只有源义京逃了回来。若是战败,二人应该一起逃回京都才对。”
直亲王与源义京平日里关系匪浅,这个时候自然要拉狗腿子一把。做大哥的此时不罩着小弟更待何时。
天皇陷入了沉思之中,若是大院君倒戈。那下关的败局还真不能怪罪源义京,不过他还是不相信大院君会背叛自己,因为不管怎么想他都没有背叛的理由。
“传召近卫军将佐觐见!”神武天皇经过了深思之后便宣召了那些逃回来的将佐。
源义京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一路上他都与这些将佐对好了口供。就等着神武天皇质询,这些将佐自然也想推卸战败的责任。对源义京倒是积极配合,于是乎半真半假之间。大院君的背叛,众口铄金之下便被说成了是早有预谋。
神武天皇出离的愤怒了,一个人说谎。不可能人人都说谎,
“来人!”(未完待续)




汉雄 第二十五章 仓促的使团
暴怒的神武天皇立刻命令直亲王带领三千名皇家近卫,前往兵库。杀光那些背叛者的一切亲眷。
就在直亲王出发的那一天,云啸便接到了密报。
“侯爷,京都的眼线回来了。果真是直亲王率领军队前来!”大院君很得意自己的眼线。在如此情形之下,还跟随自己必然是死忠无疑。
“有多少人?”云啸站在山坡上,无数次的用望远镜观察着每一块土地。
“三千人!”
“看起来,那位天皇陛下不是很看得起你。三千人就想来端你的老窝。”云啸调笑着道。
“末将这里的壮丁都带去下关,留守的兵力左右不过数百人……”
大院君赶忙反驳,被自己的新主子说战力低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莫着急辩解,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不过几百人便能钓出天皇的三千兵马,也算是不错了。
这个地方不错,简直是天然的狩猎场。你们的蹶张弩其实不错,只是制造太过粗糙。导致不能平射,不然那天我的损失恐怕还要大些。那些东西就都配给你们,弩箭也都给你。
咱们两边儿加起来一万两三千人,围住这三千人还是绰绰有余。记住,一定要放一些人逃出去。而且这些人里面还不能有那个直亲王,我们就是要留着直亲王这个诱饵。将京都里面的军卒钓出来。不然咱们攻城会有很大的伤亡。
相比在野外杀死一名军卒,在攻城战中杀死一名敌军是多么不容易。”
“属下明白,这便带着人去布置。只要直亲王进来。属下包管他出不去。”
大院君的指挥能力云啸丝毫不质疑,在下关他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既然上了云啸的船,就由着他放手去干。云啸要做的只是监视就好,毕竟是刚刚反水过来的人,让云啸完全放心这根本不可能。
云啸在为自己不信任的人操心,而远在长安的刘彻却为自己信任的人操心。
招贤榜贴出快半个月了,居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揭榜。刘彻感觉自己有些下不来台。可就在刚刚千度一脸奇怪神色的向刘彻禀报。说是有人揭了招贤榜,正在承明殿外侯见。
“宣!”正在批阅奏章的刘彻很高兴。终于有一个人肯站出来。必须要重重的赏赐这个人,只要趟开了西域的商路,自己便可以有大量的钱财入账。
打造兵刃铠甲,还有购置那死贵死贵的战马。已经将内府掏得精光。阿娇还不识趣的整天吵嚷着要买首饰。
刘彻就不明白,云啸到底哪弄来的那么多钱。能够养得起那么多的军队,自己养了八千人现在都有破产的危险。
千度去了很久,刘彻感觉有个人走进来。抬头一看,原来是张骞。便不觉为意,继续低着头批阅奏章。
过了良久,刘彻终于批阅完了奏章却见张骞仍然站在丹樨下。千度也一脸漠然的站在他的旁边,刘彻大大的抻了一个懒腰。觉得身上的骨节都“嘎巴”“嘎巴”直响。
“千度,你这奴才越来越不精心了。不是说有人揭了那招贤榜么?怎么还不将人带与朕看?”
千度无奈的撇了撇嘴。看了一眼身边的张骞。
“启奏陛下,臣张骞揭了招贤榜。愿为陛下趟出一条可行的西域之路。”张骞长躬到地,对着刘彻说道。
“什么?张骞你……”刘彻惊得差点儿冲椅子上跳起来。
从儿时起。张骞就长在自己的身边。可以说与刘彻既是君臣,又是一起长大的朋友。如今朝廷政局混乱正是人手紧缺之际,张骞这个时候要去出使西域,开什么玩笑!
“臣每每看到陛下为了筹措军费而劳心伤神,颜夫子说过主忧臣辱。主上如此忧心,这是臣子的过错。臣愿往西域一行。尽快开辟商路助吾主……”
“张骞!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况且此去西域危险重重。要经过东胡人。羌人,甚至是匈奴人的领地。这关山万里,你有个什么闪失朕都护不了你。”刘彻打断了张骞的奏报,有些着急的说道。
“陛下,臣知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可军费的问题不能再拖延,向太皇太后要府库里面的钱,根本就是痴心妄想。陛下要训练期门羽林,与窦家想抗衡。内府已经入不敷出,明年更是要购买新的战马。请问,陛下真的能够拿出那笔钱么?
云家之所以能够养那么多的骑兵,甚至一次性购置两万匹战马。还不是因为东胡人帮助他廉价收购西域良马。而我们却需要天价购买云家淘汰不要的匈奴马,这一进一出代价太惊人了。
现在云侯在海外厉兵秣马,听说又在山东和江南招了万余兵源。此子早晚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为眼前计为长远计。朝廷都需要开辟西域商路,西域过来的商品不再受到东胡的挟持。
我们出口到西域的商品,也不被东胡人压低价格。商路一通,西域便与大汉密不可分。我大汉的天威必定使西域诸国臣服于陛下……”
张骞说得唾沫横飞,完全不顾刘彻一脸便秘的表情。
这里虽然是承明殿,但也是太皇太后眼线集中之地。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还是不能说。
通常情况下,要说一些机密之事都是由千度事先清场才可以。如今张骞居然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刘彻知道不过两个时辰。太皇太后便会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到了那时张骞的性命恐怕就会随着落日而永远沉沦。
“够了!”刘彻终于再也听不下去,他忽然明白。张骞这样做是故意的,为的便是让刘彻尽快将他打发走。
只要刘彻还不想张骞死,现在派期门羽林护送他出城然后直奔西域便是唯一的法子。想必这货觐见前,已经在家里收拾好了行李。甚至带着给养的马车就停在未央宫的门口。
好一个心思细密的张骞,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张骞居然有这个本事。将事情算到了骨头里,云侯说过咬人的狗不叫。今天看来倒真是应验了。
“张骞,这一路的艰辛你可想好了。你若现在后悔,朕可以安排你回陇右任职。在那里你家的势力还算庞大,想必应该可以护持得住你。待……来日!”刘彻生生咽下想说的话,他所谓的那个来日便是太皇太后薨逝之日。话已经说得这样明白,就看张骞自己的选择。
“虽千难万险,吾愿往矣!求陛下颁下国书节仗,张骞这便动身。”
刘彻无奈,看起来张骞是铁了心要去这西域走一遭。也不知道这家伙吃了什么药,发了什么疯怎么就一门心思的往西域跑。
国书与节仗那是早就准备好的,甚至当初刘彻还是吩咐张骞置办的节仗。至于国书,那玩意盖上玉玺便可以生效。
张骞见刘彻铁青着脸,腮帮子咬得绷硬。知道刘彻已然同意,这家伙居然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国书双手呈上。
当千度将国书摆到御书案的时候,刘彻差一点骂娘。他娘的这小子连国书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自己盖章。
“盖盖盖,用印给他盖。既然赶着去作死,就让他去作!”刘彻烦恼的吩咐着千度。
千度无奈的取过了玉玺,蘸了些印泥。将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盖在了那丝绢的国书之上。
“封张骞为汉使,出使西域!即刻出发!”
“臣谢陛下!”张骞对着刘彻再次施礼。然后双手接过了国书,倒退着便要向外走。
“慢着!”刘彻在丹樨上一声暴喝。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张骞还是那一脸不死不活的模样。
“点二百期门羽林同行,护卫安全。”刘彻说完便好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一屁股坐到了龙椅之上。
真不知道这张骞究竟是发了哪阵疯,非要去西域。如今的情势只得由着他折腾,不过朋友一场。刘彻也不忍心他就这样上路,派了二百期门羽林便算作是对他最后的支持。至于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来,那便看老天爷的安排。
“臣谢陛下!”张骞再度深施一礼,婆娑的眼泪已经从眼眶中涌出。他又何尝想离开长安,可是……
既然已经骑到了老虎背上,张骞只能再骑下去。咬了咬牙,张骞出了承明殿。一路快步走向未央宫的门口,必须在太皇太后做出决定之前离开。不然,张骞即便想去西域也只能是魂魄。
刘彻猜得一点都没错,未央宫前停放着十辆大马车。车上的驭手都是一副远行的打扮,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张家的老家人。
千度带着二百名期门羽林气喘吁吁的赶了出来,这些羽林急迫得甚至没有时间口述一封家书。
他们懵懵懂懂的接到了一份旨意,说是要他们保护汉使张骞去西域。不管乐意不乐意,他们被千度驱赶着便来到了张骞的面前。
大汉有史以来出发最仓促的使团迎着残阳驰出了长安城,张骞回头看了一眼那宏伟的城墙。此一去,不知道究竟还能不能回来。(未完待续)




汉雄 第二十六章 狼狈逃窜
直亲王看着沉沦的落日勒住了战马,吩咐一声下去。近卫军们便开始安营扎寨,明天就可以到达兵库。近卫军们都卯足了劲儿,想着捞上一笔。
老秦人是勤劳的,兵库老秦人继承了祖先优秀的基因。他们每日劳作不休,所以大多家境殷实。直亲王请命亲自前来,其实也是为了发这一笔财。
反正大院君已经背叛天皇陛下,杀光他的后代抢掠他的妻女。再将兵库百余年的积累打包拿走,这才是直亲王此次前来兵库的真正目的所在。
“让士卒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有得忙。”直亲王转身对着源义京吩咐道。
作为大院君哗变的直接受害者,源义京强烈要求参加这一行动。当然,他的目的和直亲王差不多。虽然有直亲王在吃不到精肉,但喝点汤总是可以的。
高高的山岗上,云啸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近卫军。他也是来吃肉的,不过不是吃大院君而是直亲王。山岗的后面已经埋伏了云家侍卫和大院君的军卒。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将直亲王的这次旅行变成人生最后一次畅游。
“山谷宿营,连个斥候都不派。这便是天皇唯一的带兵人选?”云啸转过身看向大院君。
“侯爷有所不知,这直亲王还算是好的。其他的几位亲王每天只知道飞鹰走狗,还不如这位直亲王。”
“这位天皇陛下的教育很成问题啊!没关系。他老子教育不好。我便越俎代庖替他老子教育一下。入夜之后把守住各处高低,一个耗子也不能逃出去。他的护后军到了什么位置?”
“回侯爷,护后军五百人据此还有二十里已经扎下营盘。”
“算他们命大。大院君让扶桑带一千人顶住这五百人。无论他们怎么冲,都得给本侯顶回去。”
“诺,侯爷放心。一些交给末将便是。”
随着太阳的落山,漆黑的夜幕笼罩了整个山谷。弯弯的月牙高高的挂在天上,好像扒着门缝儿的小孩儿偷看着夜幕下的一切。
一张无形的网已经撒开,山谷中那两千五百条小鱼便是这一网的猎物。而这些猎物此刻还浑然不知,他们憧憬着明天多抢一点。听说兵库的姑娘很漂亮。抢一个回家做丫头也不错。
近卫军的军卒们是各种各样的憧憬中进入了梦乡,他们需要养精蓄锐明天许多很多的体力。
寂静的夜便这样慢慢的过去。山风呼呼的刮着似乎在告诉这些军卒们一些东西。奈何被贪欲霸占的心灵听不懂风声,这一天对他们来说将是终身难忘的一天。这一觉对于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来说,是人生之中最后一个夜晚。
太阳还沉睡在地平线之下,不过天光已然将大地唤醒。一名近卫军的士卒走出帐篷。慵懒的抻了一个懒腰。然后在草地上闭着眼睛放水。
迷迷糊糊中,他似乎感觉有一道劲风飞过来。待睁开眼睛,他惊讶的发现远处的山冈上站满了身穿黑甲的武士。
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狰狞的面甲,浑身冒着凛冽的杀气,一个个仿佛地狱钻出来的杀神。
“敌……”他只喊了半句,便觉得浑身的力气好像被抽空一般。低头一看,胸口插着一根粗大的弩箭。鲜红的血正顺着漆黑的箭杆向外流淌,近卫军士卒“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青青的草,凉凉的风是他最后的记忆。他瞪大着眼睛。可是里面却已经没有了生命的光辉。天照大神召唤走了他的魂魄,没用的躯体将会在这片草地化为一捧泥土。
直亲王是被惨叫声惊醒的,当他走出帐篷的时候。他的军队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近卫军们纷纷竖起盾牌。抵御着云家侍卫的弩箭。
至于那些蹶张弩手,则被三弓床弩压制得死死的。居高临下的云家侍卫,只要见到有人试图拉动蹶张弩,粗大如标枪一般的长矛便会将那人狠狠的钉在地上。
1...308309310311312...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