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队伍的最后面是侍候的宫人,以及后卫的羽林。
为了第一母亲的这次出行,羽林军出动了一千骑士进行护卫。没有郅都的点头,田野里钻出一只耗子想进入车队都会被无情的射杀。
“娘啊,这郊外就是比长安城好。喘口气都舒坦些,听说云家能在这个季节种出果蔬,一定要让临潼侯给娘弄些新鲜的吃食。”
“恩,是舒坦不少。你这个大哥呀,就是忘不掉江都王的事情。现在看起来,这个临潼侯虽说贪财了些。不过也是赚得正大光明,人家的东西好就是好。总比那些巧取豪夺的人要强些,这样的人有时候用一用也是可以的。这次去骊山,你给老身提个醒儿,不能埋没了这个人才。”
“外婆,让临潼侯给我多做些芙蓉糕吃。上次小彘儿送来的,就那么一点点我都没吃够。还有,听说云家有黑色的鸡蛋很好吃,我也要吃。”
陈阿娇抱着太后的胳膊使劲的摇晃,运气无敌撒娇*,发起无敌撒娇攻势。
“你这个小馋猫,就知道吃。看你以后嫁给谁去,姥姥以后给你找个厨子嫁了。”
“好啊。只要能做好吃的阿娇就嫁给他。”
“不许胡说。娘你也是的,阿娇才九岁你就跟小孩子说这个。”
“哈哈哈,你九岁的时候老身就开始给你操心了。”
“娘您说给阿娇……”
卫绾从三天前就开始忙活了,劳累程度只比郅都高不必郅都低。如今云家庄子驻有羽林侍卫。銮驾一旦进入云家庄子,安保就是他卫绾的事情。卫绾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云家庄子怪事多,有匈奴人还有那个不知道是不是人的怪物,还有一只整天窜来窜去的豹子。太后擦破一点油皮儿,他就别活了。
匈奴人被赶进了山,太后不走不准踏进庄子一步。同时被打包带走的还有蛮牛,卫绾坚持认为这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这家伙发起狂来没人制得住他。小白因为没有前科,又是招太后喜爱的祥物幸免于难。
云啸坚决制止了黄土垫道这种白痴行为。庄子上的道路都是平整的青石板铺就。上次刘启祸害完走了之后,庄户人清理了好久。黄土垫道无非是为了大路的平整,现在已经够平整了你还要怎样。至多用净水泼一泼街就可以了。
颜纤与栾玲十分的兴奋,她们俩认为接待好大汉的第一母亲是她们的责任。家里的丫鬟仆役被指使得团团转,侯府的仪仗被擦得能照见人影儿。苍鹰趴上去都要劈叉。
后院的暖房和暖棚更是重中之重,宫里传出话儿来,太后指明了要看云家冬日里是怎样种菜的。
玻璃被擦的好似没有,透明的程度空前绝后。颜纤还罔顾太后瞎了眼的现实,坚持着将垄沟修得横平竖直。连排水沟的边儿都被拍成了直角,云啸看着两个败家娘们气得不行,又吵不过两张嘴只好任由她们折腾。
庄户们被勒令待在家里。结果卫绾被几名上了年纪的庄户骂了个狗血淋头。
“正是春播农忙的时候,你将人都关在家里。你是眼睛瞎了还是心瞎了。为了太后来,庄户们就不干活了?都下地,离太后八里地远能伤得了太后?”
都是七老八十的鬓发皆白的老翁,卫绾被噎得直翻白眼却又无可奈何。大汉律,上了七十岁的年纪即便是杀了人也可以免责。得罪不起这帮老家伙。卫绾拿出了唾面自干的涵养,甩袖而去。
整整乱哄哄的闹腾了三天,瑛姑又来视察了一次。老太后这才带齐了爪牙,威风凛凛的来到了云家。
云家全体,包括小白被都安排在门口迎接。门口铺着大红的毡子。小白懒洋洋的趴在地上。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一名不知好歹的羽林校尉想让小白精神一下,结果被一巴掌拍得昏过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来找小白的麻烦。
仪仗终于到了,太后笑吟吟的走下了銮驾。在馆陶公主与瑛姑的搀扶下,踩在红毡子上。
“奶奶。”刘小猪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一把就搂住了太后的大腿。
身后的刘端与刘胜躬身施礼,撒娇是刘小猪的专利。他们过去抱大腿只会被一脚踹开。
“弟弟。”“阿娇姐姐”阿娇从车上跑了下来,拉着刘小猪的手两个孩子顿时玩闹在一起。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一疯起来什么忘了。”
太后听着小孩子笑闹的声音,满是皱纹的脸上笑的菊花灿烂。
云啸心里已经将太后一家子祖宗问候了一万多遍。
没见我们全家都在这见礼,腰都快累折了。您倒是说句免礼再聊天啊,这老王八蛋一会儿给你的菜里加点料。这次得派苍鹰把门,否则再让刘小猪抓住可就不好办。大了两岁精的跟猴儿似的,远没有小时候那么好骗了。这小子现在光长心眼不长个头,比他小一点的卫青都高出了他半个头。
腹诽了无数遍,终于听到了那句传说中的免礼。
扶了扶快累折的老腰,赶紧装出一副弓要缩脖子的状态,迎候第一母亲进入自己的家门。
卫丫战战兢兢的端上了一盘芙蓉糕,这也是太后点名要置办的。太后只尝了一口,说了句不错便放了下来。卫丫躬身退下,云啸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生怕太后吃得舒坦,嘴一张:这丫头我要了。当初云家那个腰围堪比身高的胖厨娘就是这样消失不见的。
汉雄 第三十一章 刘启的话
“陛下,太后与馆陶公主要啊临潼侯家里用过了午膳才会来汤泉宫。您休息一下吧,别着了凉。太医嘱咐您的身子不能着凉的。”
当值的王娡给刘启披了一件衣服,刘启没有动仍是站在殿前,俯视着这片属于自己的江山。他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有些事情也许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
“你进宫也有十年了吧。”
刘启问话的时候身子没有丝毫的移动,连眼珠都没有错动一下,好像是在对空气说话。
“过些日子就十一年了,陛下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事儿来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你侍候朕也十年了。真快啊,一晃都十年了。朕也由当年那个太子,变成了大汉皇帝。
当太子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原以为继了位就可以大展宏图,效高祖之雄姿扬我大汉之天威。可谁成想,先帝留给朕的是一个一盘散沙的大汉。
诸侯群雄并起,他们的土地居然超过了朝廷。国临大事每每掣肘,朕不得已采纳了老师建议开始了削藩。结果吴王、楚王、胶东王、济北王等七个王爷居然起来反叛朝廷,反叛朕。
大汉的江山烽烟四起,叛军兵势滔天当时朕真的怕了。被人逼迫着杀了自己的恩师,朕的头已经低到了地上。可是地终究是地,朕再趴就得趴到地底下去了。情势逼迫,不由得朕不乾纲独断,唤起高祖之雄风一扫宇内,摆定天下平定了七国之乱。
原以为扫荡了七国便可以施展平生抱负,荡平匈奴一雪当年高祖皇帝之耻。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又起了立储之争。太后属意梁王,而梁王又跋扈不法。朕要严惩七国之乱的元凶,屡下诏旨只有梁王充耳不闻,他居然派了一个叫公孙诡的家伙来给济北王开脱说情。也只有他才有这个胆子,而朕呢?也只能同意。
不然天底下的人都会说。只有梁王仁德。朕呢?是个暴君只会听信谗言,只会杀人。朕守的是堂皇中正阳谋,而老三使得便是阴谋诈术。
朕以为自己是皇帝,可以操控天下。可是做事却被人掣肘连连。这些人像狼一样为了利益会红着眼睛扑上来。眼中只有自己的小利,根本不记得有国家有朝廷。
朕要施展抱负就要跟他们斗,这些人中有朕的兄弟妹妹、还有母亲。朕不愿意斗,朕累了。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碳,万物为铜。所有的人都在这个世间,受着煎熬。
煌煌宇宙是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脱这黑暗的坑。”
“陛下,您不要感伤。待陛下龙体康健之日。定可威加宇内一展平生抱负。”王娡见刘启面有悲怆,赶忙出言解劝。
“也许朕已经快要被熬干了。朕做不到是事情只能由下一代来做。太后属意梁王,但老三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寄托我汉室江山的人。朕的孩子有十四个,但太子只能有一个。
自古立太子,不是立贤就是立长。立贤谁又是贤呢?有的孩子聪明,但还是太小。立长就方便多了。老太太那里也说的过去。方方面面也有个交代,管怎么样也要把位置占住,灭了梁王的这个心思。朕说的这些,你心里有个数,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
朕的身子撑不了几年了,争取扶上马走一程。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已经发生的,没有发生的。
你是个明白人,后宫之中人人都戴着梁王送的珠宝首饰。唯有你不戴,朕心里有数。明天你就回长安吧,朕可能会冷落你一阵子。这寂寞也算是你的一道功课吧,好了你下去吧。”
“诺。臣妾知道了。”
王娡赶忙低下头倒退着走了出去,脑中思索着刘启话中的含义。
立贤立长,贤谁又是?难道说陛下属意彘儿?
王娡惶恐的四下打量,若是今天的谈话被人知道了。不但刘彘难以活命,就连自己恐怕也离死不远。大殿里面没有一个侍候的宫人。这太反常了。就连一向与陛下形影不离的千度都躲得远远的。看来这次谈话刘启已经酝酿了很久,至少不会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
见四周没有人,这多少让王娡有些放心。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如今刘荣就是被刘启刻意竖起来的那颗大叔,朝廷里的风不停的在向他吹着。有了这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哥哥,刘小猪才可以安安静静健健康康的茁壮成长。
“小青去请田郎将来。”
“诺”
这个时候要有一个商量事情的人,打虎亲兄弟自己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正是合适的人选。
“姐姐你找我。”
田蚡一身的甲胄,他正在当值这个时候被王娡召来这还是第一次。
“今天陛下说了一些话,原话我就不跟你说了。我觉得陛下有可能想立彘儿做太子,这些话你可别传出去。若是被人知道了,咱们王家满门都可能被灭门。
不单单是梁王要灭了咱们,窦家栗家还有太傅大鸿胪都将成为咱们的敌人。你可知道这里面的利害。”
王娡的话将田蚡的脸吓得有些发白。
“姐……姐姐你说。我听着就是了。”
“今天既然陛下给姐姐我透了这个口风,证明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咱们不能轻举妄动,有几件事情你要替姐姐去办。这一是笼络临潼侯,此人智计百出又善左右逢源。与栗家又是生死仇敌,这是我们天然的帮手。
第二,想办法打听一下栗妃的动作。记住,只听不做。若是能收买到她身边的人最好,我们只要消息就成了。至于做,那就让云啸去好了。”
“姐姐高明,这一招借力打力。既可将临潼侯推到前边,又可以打击太子。待太子与梁王斗得两败俱伤,姐姐就是那个渔翁。”
“世面上最柔弱者为水,碰到一点微小的阻碍,就会改变其形状和方向。放在圆的器皿里则圆,放在方的器皿里则方,似乎没有自己的主张,一旦形成洪水,则再大的岩石都难以阻碍。不要总是以硬碰硬,积蓄势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去吧,这两样事情不要怕花钱。缺钱了和小青说,我的钱财随你花销。只有一样你记住了,只能带着耳朵不许带着嘴和手。知道了么?”
“姐姐放心,这样的事情弟弟怎么会马虎。更何况上次去云家,临潼侯已经答应帮助咱们。扳倒了太子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对他来说是生死之计。他还能敢马虎了?
再者说,即便太子登基。姐姐也可以带着彘儿去胶东国做个太后,不过他云家只能满门抄斩这一条路走。孰轻孰重,临潼侯分得出来。”
“好了,你正在值役离开久了不好。明天就跟着我回长安。”
“王娘娘离开这里都做了什么?”
刘启躺在榻上,千度端着药碗在一旁侍候着。
“回陛下,王娘娘回到寝殿便让她的侍女青儿去找了羽林卫田郎将。也就是王娘娘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两人密晤了一盏茶的时间田郎将便回去继续值役。其间再没有离开。”
“打虎亲兄弟,好。让人盯着这个田蚡,有什么举动报与朕知道。花不可无蝶,石不可无苔。这做事,身边总是要有两个人的。只要没有什么过格的举动就好。”
“诺,奴婢这就去安排。”
“好了,你去吧。太后到了之后你再叫朕,朕累了想休息一会儿。有求见的人一律不准觐见。”
“诺”
汉雄 第三十二章 匈奴人来了
云家庄子。
相对于繁琐的迎驾准备,太后中午的饭食却是最简单的。
太后的饮食一向简朴不喜奢华,老年人又偏好写清淡的口味。
云家的厨子对侯爷定下的四菜一汤标准极为不满,认为只是四个菜不住已发挥自己的手艺。便创造性的将围碟这种东西鼓捣了出来,四碟精致到极点的小酱菜。吃的太后眉开眼笑,厨子听得前院的风传立刻满脸堆笑,太后的盛赞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云啸远没有厨子的觉悟,恶客盈门啊。那个阿娇冲进暖棚犹如野猪,横冲直撞,逮着什么就往嘴里塞,那黄瓜就指头大有什么好吃的,就不能等长大了再吃。刚想往辣椒边上领,那个吃里扒外的刘小猪便钻了出来。
“阿娇姐姐,那个是毒药不能吃。”
一句话,便将云啸的如意算盘击得灰飞烟灭。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云啸决定以后禁止刘小猪进入暖棚。
现在更惨,人家吃着自家除了小闺女都得在边上站着看,两个老婆还得服侍着那个老不死的太后,不停的端汤布菜。脸上还得陪着笑,这脸都笑得僵硬了。云啸认为自己应该学学后世礼仪小姐,没事儿叼个筷子。一笑就露出八颗牙那种。
“奶奶,这个丸子汤是最好吃的。临潼侯说,只这个能长大个子。奶奶多吃些,可以长高。”
刘小猪在旁边细声细语的介绍着。
“哈哈哈,奶奶可不敢再长了。奶奶再长就成老妖精喽,还是我们小彘儿不吃些长的壮壮的。”
太后老怀大慰,嘴里吃着丸子还不停的夸赞孙子。
刘端与刘胜只能在一边装鹌鹑,他们俩一个十三一个十四。若是按照以前的标准,早就应该去藩国就藩。只是现在刘启病重,没有人张罗这事儿,这才耽搁下来。
现在两个小子学习愈加的刻苦。他们很喜欢清华的环境。也很喜欢清华的课业,在清华他们可以学到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学问。这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加之有一个聪明伶俐而又变态的弟弟,总是能在学校的考试中获得第一。
这让两位王爷压力山大。哪个做哥哥的都不想顶着一个不如弟弟的名头去封地就藩。当然,若是云家的卫丫能跟着自己去封地就藩。哥俩愿意立即放弃学业,远远的滚到封地去。
现在兄弟二人看着刘小猪在奶奶面前撒娇卖萌,也只得看着。没办法人家有年龄优势,这是个硬指标。您二位半大小子若是这样卖萌,会被太后打屁股。
“外婆,你吃这个猪耳朵。嚼在嘴里嘎支支的,可好吃了。”
阿娇在一边嘟着吃得油汪汪的小嘴,向太后献宝似的推荐那盘猪耳朵。
“你看看你外婆还有多少颗牙,能吃那东西么。傻孩子。你自己吃吧。”
馆陶公主宠溺的拿布巾子给阿娇擦了擦小嘴。
“云家的,这几样小菜很合胃口。一会儿,带些给陛下尝尝,你去准备一下,这猪耳朵拌得脆生。多带些。你云家也真有本事,别人不吃的东西也能做出花儿来。”
“娘,那个黑水水里的鸡蛋也要。”
阿娇蹦跶着开始点菜,这小家伙对茶鸡蛋情有独钟。已经吃了三个了,也不怕撑着。
“太后与公主喜欢就好。”
颜纤这个当家主妇陪着笑到。
太过分了,不但吃还拿。哎,没办法就当是鬼子进村好了。
这顿饭太后与馆陶公主吃得心满意足。又打劫了云家好多蔬菜,这才算放过了云家。带着大批的爪牙,烟尘滚滚的向骊山去了。
卫绾战战兢兢的将太后一只送到了骊山才折回来。回到云家已经的掌灯时分,一进门儿便大声的嚷嚷。
“兄弟,匈奴人来了。”
“回来了就回来了呗,太后都走了还不让人家回来。你还打算让人家在山里过夜不成。这虽然开春儿了。山里的夜也凉,都是自家人你不用这么狠吧。”
云啸躺在藤制的躺椅上倒气,这一天可算是把他累坏了。脸上的肌肉都笑僵硬了,敷了好些热毛巾这才算缓过来。
“哎呀,不是你家庄子上的匈奴人。是草原上的匈奴人。”
卫绾一把拉起云啸脸上蒙着的热毛巾。一脸紧张的说道。
“草原上的匈奴人?匈奴人打过来了?不可能啊,这个季节一般他们都忙着放牧,怎么会进攻大汉?怎么回事你说。”
云啸一下便坐了起来,若是匈奴进攻那可不是好消息。弄不好云家庄子都会受到影响。
“不是匈奴人打来了,是匈奴派出了使节来咱们大汉。已经到了马邑,朝廷派人去接了。过不了几天,便会抵达长安。”
卫绾见成功的召唤起了云啸,他反而不着急,喝了一口丫鬟端上来的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
“左贤王刚刚突袭了云中和代郡,这个时候匈奴的使节来做什么。难道战场上没捞着的还要在谈判上捞过来?”
云啸有些狐疑,谈判是个什么玩意儿他太了解了。所谓谈判,就是双方在一起吃吃饭,吹吹牛,互相忽悠,实在的东西实在不多。
最终决定政治动向的因素是利益,以及利益的平衡!这些是绝对不会因为几个使节的忽悠而改变的,一般说来战争只有两种形式。进攻与防守,双方都进攻那会形成大战。双方都防守,那就叫对峙。
大汉和匈奴之间,应该说还是应该算对峙。一方着急回家种地,一方着急回家放羊。双方都很忙,家里都有老婆孩子,打仗很重要不过要是耽误了种地放羊,老婆孩子一年吃什么?
边境的和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双方将士互道珍重。待收了麦子养肥了羊再来打过,这就是匈奴抢劫犯与大汉保安之间的敌我矛盾。
其实匈奴人也不是天生爱抢劫,无奈生产力水平实在太次。许多地方连锅都造不出来,时不时的搞抢劫大汉还不敢跟你做生意。那只有抢,不过抢劫也是有成本的,匈奴人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为了一口锅,豁出命去实在有些划不来。
而且抢劫也有个品种的问题。一般来说抢劫的时候的逮着什么抢什么,从粮食布匹到铁锅麻布。在品种问题上,匈奴人一向不挑嘴。但问题是,你家需要几匹麻布。却偏偏抢了两袋麦子,你家需要一口铁锅,却偏偏抢了一匹绸缎。
云啸认为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只有边境贸易,而恰恰这个边境贸易是不能开放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开放了边境贸易。匈奴就会越来越强大,一个强大的匈奴是不符合大汉的利益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一支能打仗的骑兵部队,能够深入大漠戈壁与匈奴人打消耗战。打上了三年五载,那百十万匈奴人就差不多消耗光了。
见云啸又神游天外,卫绾也不说话。只是喝着茶,看着窗外漆黑的夜晚。他知道,只要云啸想明白了,一定会有一个惊人的论调出现。
“难道说匈奴人是来谈互市的问题?”
云啸思索了半天之后说道。
“互市?兵荒马乱的,咋个互市法。你刚把东西弄到边关,匈奴人就过来了。骑着马跑的飞快,抢一把就跑你只能干瞪眼。”
卫绾对云啸的说法十分的不屑,这年头谁疯了去和匈奴人互市。
“也不是这么说,互市对双方都有好处。我若没有猜错,此次匈奴使节前来,必然是为了互市的事情。”
九月二十八号到十月一号双倍月票,如果各位书友喜欢汉雄,请在双倍月票期间投汉雄一票。谢谢啦。
汉雄 第三十三章 窦婴的毒计
“娘亲这是卫丫姐姐给您做的芙蓉糕,可好吃了娘您尝尝。”
刘小猪双手端着一碟芙蓉糕,小大人似的捧给王娡。
“哎呦,你敲这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孝敬母亲了,姐姐您日后的福气可大着呢。”
田蚡在一旁看着刘小猪的样子,恭维着自己的姐姐。
“彘儿乖,给你舅舅也尝尝。”
王娡拿了一块芙蓉糕,然后示意刘小猪也给田蚡一块。
“嗯,这糕点做的松软。还有弹性,看这手艺即便是宫里的御厨都做不出来。难怪这些孩子都愿意去云家,没有宫里的管束,吃的又好玩的也好,若是我也愿意去。彘儿啊,卫丫姐姐是谁啊。”
“卫丫姐姐就是卫丫姐姐,她是卫青的姐姐所以我也叫她姐姐。”
“这糕点做的好吃,给皇宫里的其他娘娘也送去些。你皇祖母那里也送去些。”
“可是娘亲,卫丫姐姐一共就做了那么多,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送去。这样咱们就不够吃了啊。”
小家伙护食的毛病上来了,他可不愿意卫丫姐姐辛苦做的东西就被那些人拿去吃了。
“彘儿啊,娘亲是你父皇的嫔妃自然不会饿肚子。这糕点只是饱口腹之欲可有可无的东西,你记住若想要别人喜欢你。就要学会将可有可无的东西与他人分享,知道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