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途遗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小小沙丁鱼
“既然华国那边已经先发现了问题,有了准备,有了一定的应对之策,那可未必愿意,出现两个天眷者。说起来,正因为有两个天眷者,那位‘林冬连’姑娘的安全,倒是挺值得担心的。”
施长安一怔。
明明在禁制之中,墨鸦说话却依然颇有分寸,完全不提林冬连和林水馨之间的关系。她之前还以为,是墨鸦惯常的谨慎。加上有些事情确实是背着人最好也别说,她也就配合了他。
但现在看来……
好像不止是那样啊!
施长安微微眯起了眼睛,回顾了一下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暗暗有了几分心惊的感觉。
——那些话,不是说给我听的吧?
“……怎么这么说?”依然是征求宁朔的意见,让他分析,这一次,施长安的声音却低沉了不少。
“林冬连提过,之前在卧龙山脉绑架她的人,有自身的信念,而不是被元神誓言什么的控制。而从华国左相的态度看来,华国皇室确实是做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他们调动了大量的人手,在明国卧龙山脉布局数十年,甚至是有完整的后勤线,却依然瞒过了至少大半的宗室和世家。真人认为,如果只是给这些人手洗脑,让他们忠于皇室,为了皇室能超脱限制,修炼到更高境界,可能做到那些事吗?”
可能吗?
施长安有些头痛——可能吗?
施长安发现自己没有答案。
墨鸦换了个方向,“圣儒林云瑞在升上界的时候,扔下了一朵万色莲,刚好镇压在了定海城那边,一个上古封印的上面。那里应该是和妖魔有关的。偏偏他的弟子们,显然不知道妖魔战争可能重新开始,浮月界并不稳定的事实……也就是说,圣儒是在升上界,和下界的关系已经基本断绝的情况下,知道这一点的。他甚至无法通知自己的亲传弟子。但我相信他肯定还是想要把消息传递出来的。那么,这消息能传递给谁呢?”
“……靠!”施长安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她懂墨鸦的意思了。
林氏血脉!
林氏血脉在儒门的体系里有多重要的位置啊!万色莲制造的梦域,甚至直接有血修的存在。
林云瑞在没有办法给自己弟子传递具体消息的时候,他有没有可能给自己的亲儿子传消息呢?
很可能是有的啊!
“虽然这些东西都只是猜测。但卧龙山脉的布局不是一二十年能完成的,甚至不是上百年能完成的。而早在圣儒升上界,三国分立的时候,华国皇帝的局限,就已经存在了。”墨鸦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墨鸦也从来不会轻易将人往好处想。
所以他确实是怀疑——林氏皇室在得到了圣儒传讯的情况下(也许有些模糊?)隐瞒了消息,公器私用,暗自布局,为自己打算!
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真的有妖魔重临世间的一天,浮月界的人们要再次对抗妖魔,为什么不能是自己主导?
如果他们已经准备了那么多代,那么多年,又怎么会允许天眷者引领风骚?
而如果不能轻易的将天眷者除掉,提升自己的力量也就成了很重要的事。
卧龙山脉的成果明显非常重要——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轻易放弃!?还是引得圣儒留影出售了的东西。哪怕是一丝希望也要抓住啊!
仙途遗祸 1627 “叶经”后续
墨鸦的这些猜测,最重要的根由,其实是他之前一言带过的,水馨透露的消息——她说,当初在卧龙山脉将“林冬连”绑架的儒修和剑修们,在明国卧薪尝胆,主动筹谋策划,是心中自有信仰。而那个信仰的源头,貌似并非皇帝。
墨鸦是在凡间待过的。
而南方修仙界的七十二国,其实都是神权大于政权。那些南方修仙界国家的皇帝,说是皇帝,可实际权力有多少?宗门利用教派来培养信徒制造红尘念火,真正虔诚的信徒又有哪些?
墨鸦看得很清楚,不管是皇帝或者别的凡人势力培养死士,还是教派培养信徒,都是用洗脑的手段。可能够洗脑成功的,基本上也就失去了自己想法。说得难听一点儿,用这种方法培养死士、剑修,都是靠谱的。但用来培养谋士,就是说笑了。
越是聪明人,就越容易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洗脑——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难道他从小接受的不是死士类型的洗脑教育么?
而当初那个带领甄婉秋北上的,在被采补之后,都尽心尽力都收集各种信息,哪怕根基受损,却完全不顾身体声名,要将收集到的详细情报传递出来的,化名为“云昭”的人,显然又和他是类似的人。
而“云昭”又显然不是卧龙山脉那边的独苗苗。和他类似的人,至少还有不少。
如果这些人全都是为了让皇室挣脱束缚,那么基本不可能是因为皇帝的人格魅力太大,或者说被直接洗脑成了无脑的忠诚。
只可能是因为“皇室挣脱束缚”这个结果,也能为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
或者名,或者利。
可是啊,皇室挣脱束缚,能带来什么名利呢?
皇帝的寿命延长,就意味着皇室、宗室、世家之间的制衡在明国彻底被打破,只会引发明国的混乱。就算是皇帝能战胜宗室、世家,独揽大权……在这样的混乱之中,当南边的明国是吃屎的么?
而皇室要是可以修炼……这也是开玩笑。
皇室在掌握玉玺能够调动国运的情况下,寿命不长是真的,实力却是足够强大。本来就能够和大儒抗衡。甚至超过对方。换句话说,本来就达到了“浮月界能够达到的最强层次”。
就算是能挣脱束缚,他们能获得的只是更长的寿命,而不是更强的实力。
换句话说,除非在挣脱了束缚之后就放下权力,否则,皇室其实根本抗不过宗室和世家的联手,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以手上的部分权力,来换取寿命的提升。
——这对追随、效忠他们的人来说,有什么好处?
所以之前墨鸦的问句根本不是问句。
他肯定皇室挣脱束缚这一点,不能给他的追随者带来名利上的好处,能得利的顶多只有皇室自身,甚至那还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实力不够的追随者基本上是死定的结局。
所以皇室根本不可能让那么多的忠诚之士,单单为了皇室的寿命,甘愿赴死、苦心筹谋。
更不要说,像云昭等人那样……他们根本就是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大义”!
可皇室的寿命限制,甚至圣儒自己定下的,算个鬼的“大义”!
所以,墨鸦接到消息之后,其实挺想不通的。
直到之前,林殊在朝堂上给出了暗示。
如果有“妖魔入侵”的可能,那一切就都说得过去了。
首先,皇室如果能摆脱限制,那么也就可能修炼到更高的层次——也许就能在短时间内升上界呢?因为修炼方式的特殊性还有可能带一批人走?
只要能升上界,自然就不用在面对浮月界可能的凶险了。
其次,上界变下界,浮月界的灵气日渐枯竭、灵材日渐减少。想要重新完善、加固上古大能留下的封印之类的,那基本是妄想。
但圣儒到底留下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修炼功法。
倘若皇室能够挣脱束缚,本来就能够调动国运的皇室,或者就能达到浮月界的某种临界点。统御整个北方三国的话,保不定就能做到无法靠灵材之类的东西做到的事?
在有些时候,“统一思想”、“绝对领袖”是很有必要的啊。
尤其是儒门这种以凡人为根基的教派。
倘若天下都归于皇帝,万民都臣服于皇帝,那么,“红尘念火”的力量就能叠加到最强!
…………
总之,墨鸦只是脑袋随便转转,就能想到,在有“妖魔入侵”这个前提之下,皇室那边能够寻找出来的好几种“大义”!
“能逃走”的利益,足以笼络一批小人。
“儒门大义”,则足以鼓动一大批儒门弟子!对太多的儒门弟子来说,用大义洗脑,比用皇室的个人利益洗脑靠谱太多了。
否则,自认优秀的儒修们,如吴皎等人那边,从宗室女身上寻找晋身之阶就基本是极限了。吃饱了撑的去帮皇室挣脱界限?
有了大义,甚至连隐瞒同僚、暗坑临国的事儿都成了理所当然。
为防天下不安、人心动荡、奸人做祟……等等等等啊!
虽然墨鸦在施长安的面前,没有将话说得那么明白。
但暗戳戳听到了这番谈话的几个大儒,又怎么可能听不出那些潜藏的言外之意?墨鸦觉得云昭那样的人精神状态不对,云昭都已经是明国的俘虏了,难道其他人不对他的状况感到疑惑?
墨鸦聪敏。
天目却是天资就是“谋心”啊!
“嗯……”文山书院的院长陶方有些呆滞,“我给施长安那小姑娘留的简信有问题,他们是不是看出来了?”
这位院长不但听出了墨鸦的某些言外之意,还听出了另外的小问题,略有些羞愧。
张煜有些意味不明的看着他,“陶院长为什么会想到要在简信上动手脚的?”
气质温文尔雅的陶方的目光就看向了南广连。
张煜扯了扯嘴角,“那么两位又为什么会到我的府上来听这个的?”
虽然他们都是“后起之秀”,和政事堂的另外几位不是一个时代的。但他们自己,也不是一个时代的啊!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同窗、共患难之类的情分好吧!?
就算看其他人和琴绝邱醉有交情,也用不着立刻找他串联吧?
南广连那素日里接近剑修的气质这会儿都略有些僵硬。他沉默了好一会儿。
“正如施长安提到的,如果北方都已经有了异动,不可能南方没有。”南广连的言辞难得详细,“且此人来到北方之后,问及详细,只说天眷者,其他语焉不详。想来明着问也未必能问出什么。”
——所以出身军旅的南大儒,并不介意用窃听的手段。
但他得承认,他并没有想到会那么快有成果,更没有想到这窃听来的消息……已经不仅仅是“有用”两字可以形容的,而是令他都感到了震撼!
不过……
南广连眉头皱起,有些杀气腾腾,“虽有故意,却有道理。”
他可不会因为那消息有“刻意透露”之嫌,就直接否定。
说完,南广连直接看向张煜,“要证明不难,让你外孙去看看那林冬连身边会发生什么。”
难得一个没有官职的空闲之身,不用白不用。
张煜没和南广连抬杠,对着安静站在一边的姚清源点头,“去吧。”
姚清源这时候已经收敛了自身的表情。
因为自家外祖父的培养,姚清源跟在对方身边,本来想看看是不是能听到三个大儒交换意见——他自己也对这两位大儒的拜访感到好奇——结果吧,这边没到正题,那边就来了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消息!
林氏皇室隐瞒了圣儒在升上界的最后传下来的消息?
要真是这样,他们隐瞒民众,那还是有道理的。将圣儒的弟子们都一并隐瞒下来,这可是……
姚清源接住了南广连扔给他的一方小印,行了礼就走了。
张煜随即看向另外两位。
“两位这会儿还有心情说原本的打算么?”
南广连嗤了一声,没吭声。
张煜也就确认了——陶安帮了南广连一个忙(在简信上做手脚,和万花门关系最密切的是书院),于是南广连就陪了他来张府。
陶安轻咳一声,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毕竟比起才得到的消息来说……
“是关于我那个后辈,名唤素安的姑娘,她对令外孙颇有钦慕之心……”
张煜都要有些绷不住脸色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诧——这时候你总不至于是来和我提儿女亲事的吧?
虽然三郎的亲事确实是该直接和我提……
但还好不是。
“我也听说,姚三郎并无议亲之心。姻缘之事强求不来。”
张煜这才点了点头——那陶素安虽说是嫡系,可也不该身份贵重到让文山书院院长亲自开口。
“但她自从见过卢夫人回家之后不久,就神思不属。”
见过卢夫人回家之后……张煜想了想,忒么的不就是那死了两个人,牵扯出一桩大案的女院聚会么?
虽说发生在他宣布了新政策之后,是在他前夫人卢夫人的院子里。
但讲道理,是苏夫人的一杯灵茶引发的啊!
如果被那次的事情吓到了……貌似连苏夫人也不该埋怨的吧?和张家就更是毫无关联了啊!
张煜觉得,自己要是被邱醉问罪,还是会有些心虚的。
但要是被陶安问罪,就可以直接考虑翻脸的事情了。
“一开始我也不知此事,后来因她始终不曾好转,她母亲才给我说了这事。”陶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后辈,我也检查了一番,就发现她并非是受到惊吓,而是受到了某种法术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强烈,却随着时日缓慢增长,她日日不得安寝,影响就越发强烈,如今已经浑浑噩噩,什么话都问不出了。”
听说陶素安不是被当时的事情给惊吓到,张煜就松了口气。
但是……
“当时不是有医修检查过,确认过并无不妥的吗?”
“她回家之时也无不妥,就是第二日醒来,也只说做了噩梦,后来才渐渐不好的。问题在于,按她所说,她每日里做得噩梦,第一幕必然是卢夫人,从她身上爆发了金光。然后就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怪物出现追逐她,又隐约有念诵声,听不清在念诵些什么,却连白日,也在耳边念诵不停。”
张煜挺无语的。
南广连却道,“说起来,那片‘叶经’的异常还没找到吗?”
张煜想想,“那‘叶经’护住她的时候,却也不是爆发金光……当初见到那一幕的姑娘不少,事后却没听说其他姑娘有这样的症候。还请问,陶姑娘的天目神通是什么?”
陶安更尴尬了,“不知道。”
顿了顿就叹了口气,“她也是……自小就被娇养着长大,所谓的修为也就是堆出来的,好叫议亲、嫁人的时候看着好看些。说是先天天目都该有天目神通,但要是自己不发掘、不修练……多少人连‘红尘慧眼’都练不好呢?”
天目神通就和妖兽的天赋法术一样。
使用代价远远低于别人使用同类效果法术需要的消耗。有时候消耗甚至能低得令人惊诧——比如说安元辰的变异天目神通。
但再是天赋,再消耗很小。也不是说天目神通就能随随便便使用出来的。
当然了,陶安这话也确实是说明了另一点——陶素安的天目神通,并不弱小。甚至可能也颇为特殊。若是特别常见弱小的神通,那还真是根本就不需要发掘的。
“我本来也觉得没什么。”南广连忽然开口,打破了另外两人相顾无言的尴尬气氛。
“但刚才的消息,总令人介意——你们是否觉得,华国的皇帝,梵国的‘在世佛’,其实颇有相似之处?”
张煜默然——不过是扯到我那前夫人,她也确实是修了佛。但你怎么能根据这一点点的相似,想到在世佛身上去的?
“因为他们都能叫万民敬畏、虔诚的跪拜么?”陶安倒是很快接口,“在聚拢民心方面,确实是都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优势。”
——和大儒相比,强的不是境界。而是在某些方面的力量。
仙途遗祸 1628 “八卦”的大儒们
卢夫人那异常的“叶经”,可不是被忘记了。
只是,对“叶经”的追查还真查不出什么。
一路追查过去的所有人都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那“叶经”为什么会那么厉害——不就是个炒作商品么?
那片“叶经”甚至能直接追查到制作者,可制作者甚至就是个凡人,且时代居住明都,身世十分清白。谁也不知道“叶经”为什么就有了那样的威能。
然后,一来,当时的事情和卢夫人无关,只是“叶经”的被动反击,怪不到她;二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离的大儒前妻,算得上是新政策的一个标杆,在短时间内,就算不看张煜的面子,也不能对她太过分。
这无疑是最难查的情况,只能暂时搁置。
但在有线索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再提起——所以,陶方才会让南广连陪着来找张煜。
可在同时,陶素安的噩梦,不能说一定就是“叶经”的问题。
也许和陶素安没有开发出来的天目神通有关,但那时候还检查出陶素安没使用天目神通的痕迹呢。
陶方可不敢说那一定就是线索了。事实上他还有些心虚——当时好几个女孩子是出了问题的,谁能保证这个和他并不亲密,以前甚至没仔细观察过的后辈,就一定不是自己出了问题呢?
所以并没有纠缠,没有追根究底。
张煜去查他的前夫人。
而他回去以后查他的这个多辈孙女。
南广连那边一转话题,陶方的注意力也就转开了,他叹息一声,“到底我们生得晚,有些圣儒的事情不知道。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创立佛家的功法,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他立下三国,也直接叫那位太祖登了皇位,自己不肯坐上去,那皇位的限制是必然的呢,还是他主动定下的呢?”
“我看他们几个也不会知道。”南广连不以为然的说道。
“圣儒升上界的时候,梵国的在世佛也好,佛祖也罢,都不成气候。又哪里看得出如今的限制?”
“我倒听过一点。”张煜也插口了。
见另外两个同僚的目光转过来,张煜道,“我当初在海疆为官时,一个剑修同僚和我甚好。他少年时就在圣儒宫中做过太祖的玩伴。曾听见圣儒教子的时候说过——天道不是人,没有人的喜怒哀乐,不会犯蠢,但也无法防微杜渐。所以才有天眷,在浮月界出现不可避免的危机的时候,找到最有可能去挽回危机的执行者。但天眷者也永远无法将世界的危机扑灭在萌芽之时。”
圣儒林云瑞崛起的时候,整个浮月界的“冤孽”已经累积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
而制造冤孽的“习惯”更是持续了万年,根本无法通过温和的方式改变。
“当初正是天眷的说法被广为流传的时候,有南方修仙界的人在北方传流言,说圣儒不过是因为天眷,因为运气,才能成功。”
“那有什么意义?”南广连嗤之以鼻,“难道会有人觉得,自己也有了运气,就能取而代之?”
“那时候他们还能做什么呢?”陶方感慨的道。
“当初也不过是闲聊罢了,但这会儿想起来,我倒是有个猜想。”张煜喝了口茶道,“不能说天眷……但皇帝、佛祖之类,是不是比我们更接近天道呢?从圣儒和林水馨的经历来看,所谓的天眷,影响的是气运、是‘势’。至少华国皇帝,撇开战力不谈,能以玉玺影响的东西是类似的。”
陶方说佛门和皇帝的共同优势在于能给予人心一个明确的指向,方便聚拢人心。
而张煜说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比大儒接近天道,甚至于本身的权位职能就是在一定范围的“小天道”。
两种说法其实都没什么问题。
甚至还能相互补充。
比如说,比较让大儒们熟悉的华国皇帝,他可以主持大儒们都难以主持的汇聚数百上千万人共同汇聚的仪式,引导他们统一思想,形成巨大的力量。但他不可能引导这千万人共同产生毁灭的思想,也不可能掌控那样的力量,只能对汇聚而来的力量进行引导。
南广连沉吟了一会儿。
忽然他就挑起剑眉,“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
张煜和他同在政事堂,有作为后进联手的时候,也有政见不合互相小坑的时候,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看到南广连这个表情,立刻就冷漠打断,“不想听。”
然而,要是不能上手,又怎么可能打断一个大儒打定主意要说出口的话来呢?
就算是能上手都不见得能阻止啊!
果然,南广连就和没听到似的,继续道,“当初的华国太祖生得也太容易了……”
张煜和陶方都是嘴角一抽。
这事儿要南广连来说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传说中——也是史官记载——在道儒大战结束以后,凡人只剩下了百万左右,儒修剑修们也是损失惨重。
一开始都想不到建国什么的。
除了圣儒之外,伤势不重的大儒和剑心们对着那些受了天罚的道修玄修就是一阵穷追猛打,直到把修仙界打出了北大陆。
而伤势比较重但还能活动的儒修剑修们,则是开始整顿大战残留的气息,让那些凡人能够找到地方从事农桑,安稳生活、繁衍人口。
反正是忙得不可开交。
基本上也没空考虑“日后该怎么发展”的问题,就是在为大战的残留努力。
等到修仙界退出北方了,剩下的凡人们也基本上安稳了,开始繁衍后代了,圣儒的学生们聚集到了圣儒的面前,就听见圣儒说了两件事。
其一,他的修为已经到了界限,虽然能够压一压,但能留在浮月界的时间已经不长了,十来年就是极限。
其二,就是“三国”的设想。
当时圣儒对三国的政体构架已经相当完善,并且已经开始写佛门的功法了。但需要皇帝的华国,显然还缺一个皇帝。圣儒自己不愿意做,也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儒门弟子去做这个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