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还有,爷爷,这教识字的地方可不能在咱家。咱家不好让外人进进出出,但是家里不缺粮食,匀出一些,做个人情还成。”
“你这丫头啊,这么小小的一团,怎么就这么多心眼儿。”老爷子眼见孙女说的头头是道,心里欢喜又感慨,抱了孙女拍了又拍,免不得又遗憾,小孙女若是孙子多好,将来林家光耀门楣简直是板上钉钉儿的事。
可惜,她偏偏就是女儿身,即便教族里孩子读个书,都要顾及许多。
其余一众小子们,还以为老爷子舍不得妹妹去教村里的淘气小子,就笑嘻嘻凑到跟前,嚷道,“爷爷,你放心,我们不会让妹妹受欺负的。”
“你妹妹是当先生,谁敢欺负!”
老爷子对孙儿们可没有孙女这么慈爱,生怕小子们被宠的没了样子。
“好了,你们继续读书,我去寻里正说话。今冬太冷,总要寻个暖和地方,冻坏俺家娇娇可不成。”
老爷子是个雷厉风行的脾气,说完话儿就径直出了门,留下小子们几乎要炸翻了天。
“哈哈,等一起读书了,让二柱子看看,总笑话我冰尜没他抽的好,我也写几个大字,馋死他!”
“我也是,大牛数铜钱都超不过五个呢。”
娇娇也不理会哥哥们的得意,低头继续绣她的大猫,偶尔抽空凉凉添上一句,“还有两刻钟,抄不完文章的人没饭吃!”
“哎呀,我还有一大半没写。”
“妹妹,多宽限一会儿!”
小子们这才想起还有功课没做,赶紧涌去桌子旁边,运笔如飞…
再说林老爷子追着里正,前后脚就进了里正家门。正好几个老爷子也没散去,见他过来就笑了起来。
“我猜,大哥定然是来说好事的。”
“这还用说嘛,大哥一向最仗义。”
林老爷子摆手,“你们也不用给我戴高帽子,这是全族的大事,我怎么也要尽力。教授读书识字的人,我家里出。但是,地方你们要安排明白了,一定暖和干净,不好冻着孩子们。”
“这个是自然,”里正一时欢喜,倒没注意老爷子话里有话,“我早就盘算好了,咱们宗祠正房供奉祖先,两侧厢房可都闲着呢。明日就把西厢房拾掇出来,大炕烧热,地上搭两个土炉子,怎么也冻不到孩子们。”
其余几个族老也道,“秋日时候,家家都没少打柴,谁家送孩子来读书,就带几捆柴过来,总不会缺了柴烧。”
林老爷子也是点头,应道,“这天儿太冷了,我看不如在东厢搭两口大灶儿。我家如今日子好过很多,就再多送一些粮食来。孩子们每日上午读书,中间加顿饭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一冬,学学写算,也长长个子。”
众人听得都是意外又欢喜,里正赶紧推拒,“大伯,族里孩子沾光儿跟着学写算就好了,怎么能再要您出粮食?”
“别跟我客套了,我家里如今也是有,若是没有,你们就是榨干我的老骨头也没有一粒米。”
林老爷子豪爽的挥挥手,又道,“你们若是过意不去,谁家婆娘做饭好,家里冬菜多,也都送些过来就是了。族里齐心合力,怎么也把孩子们都养成才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01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
“好,都听大伯的。”里正起身行礼,郑重同老爷子道谢,末了感慨道,“大伯如此明理,家里富庶也不忘族人,咱们林氏一族何愁不兴旺。”
其余几个族老也是欢喜,纷纷应和。
里正当时就喊了媳妇儿进门,吩咐准备饭菜。里正婆娘有些为难,虽然里正管着一村的族人,又拿了县衙给的薪俸,但一月也不过百十文。如今不年不节的,家里哪里有什么酒肉,倒真是难为她这个巧妇要做无米之炊了。
林老爷子精明,看出里正媳妇儿的难处,就喊了里正家里的孩子,“小子去跑趟我们家,让你大奶奶把昨日你大河叔叔送回来的五花肉拿一条子,再搬一坛酒来。”
董氏心肠软,平日不只疼爱儿孙,就是村里小子,但凡上门的,也多半要塞两块点心或者一把瓜子。
所以,里正家里的小子一听,大袄都不穿,立刻开门就跑掉了。
里正媳妇儿追着喊了几声,眼不见儿子不见影子,到底也是忍着心酸下厨切菜去了。
很快,林保就拎了肉,抱着酒坛子上门了。他额外还多带了一只鸡,笑道,“爷爷,奶奶说里正和族老爷爷们商量的是大好事,就多杀了一只鸡让我送来。”
“好,老嫂子也是个爽快人。”
“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哥仗义,大嫂自然也不差。”
几个老爷子都是欢喜坏了,里正媳妇儿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有了吃食,谁家媳妇儿也不打怵整治饭菜啊。
于是,天黑时候,林老爷子才吃饱喝足,晃晃悠悠回了家。
不提他如何被老太太念叨,只说村里早就传遍了消息,天下做父母的,无不是望子成龙。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虽然谁家也没敢盼着儿子读书考状元,但总要会写自己名字,会算个简单账目,不然进城卖个菜,送个粮食,都被骗被欺负。
所以,第二日拾掇宗祠的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出了人手。
人多好干活儿,不过一上午,宗祠的院子里,积雪清理的干干净净,院角放了各家送来的木柴。东西厢房擦抹的锃亮,西厢房的大炕,换了林大海扛来的新草席,窗下新搭了一个土炉子,已经点好了柴,这会儿正烧的红彤彤,几乎立刻就把糊炉子的黄泥烘干了,于是屋子里弥漫了一股泥土的气息。
另一侧的东厢房里,却是个大工程。两侧的里间,一个放了祭祀用物,一个则收拾了大炕,预备平日送孩子过来的村人落脚取暖。中间的堂屋则改了灶间,林老爷子从家里搬了两口大锅,挑了几筐建院子时候剩下的青砖,林大江带了几个村人,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大灶砌了起来。
有妇人喜欢那两口铁锅,舀水烧的滚开才罢手。
农家日子清苦,一口铁锅差不多要三两银子,谁家也没有多余。若不是林老爷子主动送了来,怕是众人就要面对,土灶搭好却无锅可用的尴尬了。
里正瞧着东西厢房,如今收拾的这么齐整,担心村里哪个惹祸精趁机晚上寻来聚赌,或者做什么阴私之事,就喊了各家的男人们,“以后每晚留两人在这里守夜,一来是祖宗安息的地方,不好让不长眼睛的打扰。二来,孩子们早晨赶来读书,总不能现烧炉子。”
“是,三叔放心,我们省的。”
众人都是应了,很快都纷纷同交好的兄弟凑了对子,最后倒一口气排出去七八日。林家出人出力,又出草席和铁锅,众人感激,死活不用林家再出人守夜。
林老爷子也没推辞,就道,“那明日我让大海再送些粮食过来,孩子们读书累脑子,多吃一顿也补补身体。”
众人听了,虽然欢喜,却没当回事。因为在他们想来,老爷子嘴里这粮食二字,不过是谷糠馍馍配了粟米粥。
可是第二日清晨,众人带了各家的鼻涕小子过来时候,眼见林大海赶了马爬犁,往下搬粮食,各个都是有些傻眼。
一袋子粟米,一袋子细面,一袋子白米,还有各色油盐酱醋,外加一条腊肉,十几颗白菜,一筐萝卜…
这哪里是给孩子们垫肚子,简直是比家里平日的饭菜都好啊,当即就有精明的人回家去把闺女也领来了…
待得娇娇被奶奶裹得同棉球一般,又由哥哥们轮流背着送到祠堂大院的时候,很是被眼前乌压压的人头吓了一跳。
“咱们村里这么多孩子吗?”
林安林护几个也是惊奇,不等他们应声,穿了大红袄的红英已经窜了过来,高声嚷着,“娇娇,你也来了!我奶奶说过来读书有馍馍吃,硬是把我从被窝里挖起来了。要是知道你也来,我哪里用她喊,早就跑来了。”
人群里的林三婶被孙女轻易揭破了小心思,尴尬的脸色通红。好在家家户户打这个主意的不在少数,大伙一个心思,也就大哥别笑话二哥了。
里正显见也没想到会来了这么多孩子,一边恼怒众人贪便宜,一边又忍不住叹气。若是族人们日子过的好,怕是谁也不会为了孩子多吃几口粮食而不要这个脸面。
但他身为里正,也是林家一族的族长,该说的还是要说。
“大伙都听好了,咱们这个学堂开起来,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个写算,不是为了来吃饭的。以后以七日为期,若是哪家孩子只顾了吃喝,连别的孩子一半都不如,那别怪我不讲情面,直接把孩子撵家去。若是抱了这个心思的,不如趁早把孩子领回去,省的到时候没脸啊。”
“三叔放心,谁家娃子谁疼,不是都盼着孩子能写会算,以后不做睁眼瞎吗。”
“就是啊,三叔,大爷爷一家仗义,我们心里有数,只要好孩子们读得好,我们也送粮食来。”
村人们都是纷纷应和,不论以后如何做,起码这会儿是把话说到了。
里正这才放了心,转向林老爷子。
“大伯,你看孩子们都来了,沙盘和树枝也都带了,是不是请先生进屋啊。”
林老爷子点点头,扭身冲着站在不远处的娇娇招招手,待得孙女到了跟前,就慈爱的拍拍她的小肩膀,笑道,“娇娇啊,好好教哥哥姐姐们写算。不要紧张,就是教不好,村里叔伯们也不会怨怪你。”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02章 先生和筷子
娇娇前世为了赚学费,几乎大学四年都在做家教,对于当老师一事又怎么会紧张。不过是一群毛小子毛丫头,胡萝卜加大棒,很容易就训得服服帖帖了。
“爷爷放心,娇娇会尽心尽力的。”
说罢,娇娇就迈开小胖腿往屋里走。她抬头挺胸的模样,倒是有几分老先生的架势,可惜厢房的门槛有点儿高,她的下巴高抬了,腿脚却没跟上,于是差点儿一个跟头栽进门,好在林安一直走在她旁边,伸手扶了一把。这才避免了,先生第一日进门就给学生们行大礼的尴尬…
“这,这…大伯,怎么是娇娇做先生?”
里正憋了半晌才憋出这么一句,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余村人也是刚刚从惊讶里回过神来,纷纷问道,“大伯,娇娇才五岁,就算识字了,但是能教别人吗?而且…”
“怎么不行,我家这些小子,平日都是跟着娇娇读书的。”
林老爷子怎么可能允许别人质疑自己的宝贝孙女,瞪了眼睛反驳,末了又指了屋里说道,“你们听听娇娇怎么教,不放心的就赶紧把孩子领回去。”
众人虽然心里还是不服气,但听得这话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左右林家出了粮食,就算家里孩子们学不到什么,每日混顿饭吃也不错。
就在众人这般安慰自己的时候,屋子里的娇娇,却是慢悠悠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一把筷子。
然后扫视了一眼孩子们,这会儿炕上炕下都被挤满了,孩子多了,难免就要打闹,吵架,屋子里很有些乱哄哄。
她想了想,又在背包里拿出两个黄橙橙的梨子,果然,贪嘴是孩子的天性,立刻就有孩子发现了,好似不能相信一般,又喊了小伙伴来看,小伙伴又喊了小伙伴…
于是,没有片刻,房间里就安静了下来。有平日同娇娇熟悉的小子,忍不住高声喊着,“娇娇,你家从哪里摘的梨子,真是新鲜啊,一看就好吃。”
“对啊,特别好吃,咬一口,满嘴都是甜水儿。”娇娇笑眯眯应声,惹得所有孩子都是吞口水,她就又添了一句,“我也不知道爷爷从哪里寻来给我吃的,但是我知道…这两个梨子是给今日最听话,最守规矩的学生吃的。”
“真的?”所有孩子都是兴奋起来,“谁最听话,谁最守规矩就给谁吃?真给吃?”
“自然是真的,梨子,我放这里,上课结束的时候,就会发下去。”
因为屋子太小,孩子多,只有娇娇这个先生有张炕桌儿。她展示完了诱惑小毛驴们的“胡萝卜”,就拿出了大棒,不,一根戒尺。
这可是老爷子昨日亲自打磨的,生怕磨坏孙女的手掌,还在一端包了棉布。
娇娇用力敲了桌子,正色道,“规矩很简单,上课时候不准说话!敢打闹吵架的,立刻撵出去!别说没有梨子吃,就是一会儿的炖菜和馒头都没份儿!”
“啊,还有馒头吃!”
一个小子忍不住惊喜喊出声,末了想起来,赶紧捂了自己的嘴巴。
娇娇很是满意,拿起桌上的筷子,取了一根扔给最近的一个孩子,这孩子是李正家里的小儿子,今年才七岁,平日也算淘气,一个夏日晒得比泥鳅还黑。他这会儿正拖拉着鼻涕,见娇娇扔来筷子,很是疑惑。
他想开口问,但眼睛瞄向梨子,又赶紧忍住了。
娇娇眼见他瞪着眼睛,死死抿着嘴巴的模样,很是好笑,但也不敢笑出声,只能暗暗忍着,说道,“二柱哥儿,你把筷子折断给我。”
“好。”二柱欢快领了任务,两手各拿了筷子一端,轻松折断,然后递给了娇娇。
娇娇举起让大家都看过了,又把桌上的一把筷子拢在一起,用红绳扎了,然后递给二柱,“你再把这些筷子一起折断。”
“好。”二柱照旧接了过去,满不在乎的一用力,却是半根儿也没折断。
旁边一个胖小子见他脸色憋的通红,就嘲笑道,“你早晨没吃饭啊,来,我来折!”
说着话儿,他就把筷子抢了过去,但是使了吃奶的力气,也没有折断。
胖小子挠了挠后脑勺,恼怒道,“这是怎么回事,不就是筷子吗?”
其余小子好热闹,纷纷争抢,不到片刻,几乎所有人都试了一遍,但没有一个人能把筷子折断。
最后筷子原封不动回到了娇娇手里,娇娇笑眯眯问道,“怎么样,你们是不是奇怪,为什么一根筷子,轻易被折断了,一把筷子就这么难?”
“对啊,明明都是筷子…”
孩子们很是不服气,又确实不能把筷子怎么样,于是有些沮丧。
娇娇这时开了口,高声道,“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根筷子,轻易就被会被折断,会被欺负,会被忽略。但是我们抱成团,外人就轻易不能把我们折断,不敢轻易欺负我们,不敢小看我们!就像你们在外边同别村的小子打架时候,一个人吃了亏,要怎么办?”
“回家找人,打回去!”
“对,上次隔壁村刘家兄弟打了我,我回来哭,哥哥们都跑去帮我报仇,打的刘家兄弟走路都绕着咱们村子。”
“我也是!”
孩子们争先恐后喊着,都是兴奋的小脸通红。
娇娇用戒尺敲了桌子,听得屋里安静下来,这才又说道,“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大家跟我一起读,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孩子们都是扯了嗓子吼着,听着倒也整齐。
娇娇又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鼓掌声震天!”
孩子们继续跟上,“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鼓掌声震天!”
“一支长蒿,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屋子里,孩子们清脆又高昂的声音,整齐划一。屋外,所有林氏族人也是听得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各个都是握紧了拳头。
虽然他们一直都知道宗族的力量很重要,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直白,这么浅显的说的清楚明白。
团结,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03章 并肩耐岁寒
里正学过几年字,又平日总同衙门打交道,见识自然比旁的族人要强很多。他兴奋的已经找不到北了,拉着林老爷子一个劲儿的说,“大伯,你听到了吗,一棵小树,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大伯…”
“我听见了,听见了!”老爷子也是激动的不成,他早就知道孙女聪慧,但也没有想到居然有如此能耐。林家每人都是一棵小树,加在一起可不就是一片森林吗?生存不易,众人抱成团,共抗风雨,简直说到了他的心里!
屋子里,娇娇已经带领孩子们读了三遍,末了才道,“这四句话,以后就作为咱们学堂的口号,上课之前大家必定要诵读三遍。好了,今日咱们来学第一个字。大家看看,咱们这些人里,有长得高的,有长的矮的,有的白,有的晒黑了,有小子,也有丫头,很多不同,但是有一点儿是相同的,谁知道是什么?若是有人第一个答出来,我就送他一颗果味糖做奖励!”
说着话儿,娇娇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油纸包,三两下扒开,露出里面十几颗颜色各异的果味糖。这是在林家铺子卖的最火的吃食之一,两颗就是一文钱。
果然小子们都欢喜的差点儿暴动了,争先恐后的嚷着,“我知道,我们都在村里住!”
“这答案差不多,但还是不准确!”娇娇轻轻摇头,惹得孩子们都是失望。
倒是一个平日不太常说话的小丫头,小声应道,“我们都姓林!”
“正确!”
娇娇欢喜的眉开眼笑,赶紧捏了一颗果味糖递了过去,小丫头猫着腰从一众兄姐们中间走过去,上前接了糖,极力忍了欢喜同娇娇行礼道谢。
娇娇待她回到座位,就高声同众人道,“不管咱们是长得美丑,高矮胖瘦,甚至不管是男是女,将来走去哪里,做了大官或者在家种地,都改变不了一件事,那就是咱们都姓林!咱们都是林家的子孙,身体里流淌着林家的血液,供奉的都是同一个祖先!将来,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之事,林家都是你们的后盾,帮手!只要姓林的,对内要友爱兄弟姐妹,对外要共同对抗敌人!这样,才没人敢欺负我们,没人敢小瞧我们。我们就是一根筷子,抱在一起就谁都不能折断,听懂了吗?”
“听懂了!”
孩子们都是齐声应和,娇娇其实也不指望他们当真就明白清楚,但只要今日这一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团结这俩字在他们心里扎了根,有朝一日,遇到事情催化一下,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大树成林,就当真是无所畏惧了…
娇娇低头,提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了一个“林”字,高高拎起给孩子们看,又用手指顺着笔画描几遍。孩子们都是低头认真在沙盘上,用树枝写起来…
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小雪花,但是等待的村人却没一个喊冷。
到底还是林老爷子发了话,“孩子们还要一上午才能回家呢,大伙儿先回去吧。”
有人就道,“大爷爷,我们再多听一会儿,小时候家里穷,吃饭都顾不及,哪里有这些小子这样运气好,还有机会学写字啊。今日多听听,总觉得心里跟着都松快。”
“就是啊,今日真是来对了,听娇娇这么一说,感觉全身都是力气。”
“都是孩子,我家丫头还抹鼻涕呢,娇娇都做先生了,这真是不能比啊。”
“可不是,先前我家婆娘就说娇娇特别聪明,我还不相信呢。”
众人越说越热闹,林老爷子听了,脸上不喜反忧,摆手示意大伙儿停口,然后说道,“娇娇若是小子,说不得长大有些出息,咱们族里也跟着沾光儿,但她是个丫头,这聪慧过人的名头可是不好,咱们自己人知道就成了,不好传到外边去。”
众人想了想,都猜得老爷子是怕孙女将来不好嫁,于是纷纷点头,“大伯放心,都是自家人,谁不盼着孩子好呢。”
“是啊,大爷爷,娇娇妹妹这么聪慧,一辈子也定然是平平顺顺。”
老爷子点头,喊了站在屋檐下,极力想要听得更清楚的冯氏,吩咐道,“孩子们第一日读书,一会儿的饭菜准备丰盛些。一人两个馒头,再把那条肉也都炖了。”
“是,爹,我这就开伙。”
冯氏这会儿骄傲的恨不得走路都鼻孔朝天,听了公爹吩咐,立刻就跑去了东厢房。
即便别的孩子不吃,她的宝贝闺女还要吃呢。
其余村人见此,也是赶紧喊了过来看热闹的媳妇儿去帮忙。
很快,东厢房的灶间里就烧起了火,妇人们忙碌着,和面蒸馒头,切菜切肉炖进锅里。
待得一个时辰后,孩子们学了一个林字,外加天地君亲师五个,总共六个字,就开始课间休息了。
妇人们麻利的端上了饭菜,孩子们欢呼声差点儿把房盖儿掀翻了。
里正也进屋走了一圈儿,不时拍拍小子们的后脑勺,笑骂道,“都慢点儿吃,你们也是开蒙的小子了,有些模样,别让人笑话了。今日第一顿饭,吃的好些,明日就不是这样了。省的你们来习字,就想着吃,心思不在读书上。”
一众丫头小子们,只在过年时候才能见到肉,平日也只在头疼脑热时候才能见到一碗细面煮的疙瘩汤,今日却是啃了面饼,喝了肉汤,各个幸福的如同掉进面缸里的小老鼠,哪里还有空闲理会里正说了什么啊。
里正也不计较,满心满眼都觉得这屋子里装的就是林家村的希望,林氏一族光耀门楣的。
娇娇家里的饭食丰盛,早晨吃的多,这会儿就只喝了半碗汤,趁着别的孩子吃饭,她又带了自家几个哥哥继续读了一篇论语。
因为进度不同,林家几个小子都坐在地上,有桌椅,也有笔墨,他们跟着娇娇读过一遍,听得娇娇解释了含义,就低头抄写起来。
1...2829303132...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