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老太太其实也是顺口一说,但这话实在有些歧义,屋里虽然都是女子,但赵氏还是羞得脸色爆红,难得跺脚恼了,“哎呀,娘,您这是说的什么啊…”
说罢,她就开门跑了出去。
留下董氏有些尴尬,眨巴两下眼睛,无辜道,“我这个…也没说什么啊。”
周心秀笑的不成,就是大莲也忍不住,努力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嘴唇。
娇娇跳起来,掀开棉被,赶紧给奶奶解围。
“嫂子,帮我把窗帘都挂上,屋里越黑越好,然后点两根蜡烛来。”
“哎,好。”大莲应了,周心秀也跟去帮忙。
很快屋里就变得暗淡下来,只有两根蜡烛燃烧着,点亮了一方小世界。
娇娇摸出一个鸡蛋,一手遮住上半截,对着蜡烛照了照。这颗蛋还真是受过精的,蛋壳内有个很明显的小黑点儿,像一只小蜘蛛的形状,蜘蛛腿辐射出去,又好像一根根毛细血管。
她就示意董氏几人凑近,仔细讲了一遍。
众人都觉得神奇,问道,“这就是小鸡仔了?”
“对啊,这会儿还不明显,只能分辨能不能孵出鸡仔。再过七八日,就基本能看出小鸡的模样了。”
“真是神奇,我也来试试。”
董氏几人纷纷动手帮忙,四个人对着两个蜡烛,忙了两刻钟,才算把所有鸡蛋都照了一遍。
结果还不错,三百多颗鸡蛋,只挑拣出五十几个寡蛋。
娇娇嫌弃,董氏虽然觉得可惜,但也不肯留着家里吃,都送到京华堂给孩子们加菜去了。
这倒不是老太太坏心,实在是农家娃子有口饱饭吃就不错了,鸡蛋更是一年都难得尝一口。这寡蛋也不是毒药,只不过在热炕头放了几日,自然还是好东西。
剩下的鸡蛋,自然还是周心秀照顾。娇娇最放心这个周到细心的婶子,嘱咐几句就回屋去了。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那就是以空间消失为前提,尽可能做好万全准备,这样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唯一让她难过之极的是,若是空间不在了,夜岚怎么办?他们以后还会见面吗?
娇娇狠狠心,把鼻子里的酸涩丢在一边,然后闷头把空间里的都归拢到一起,开始挑拣分类。
之后的一段时日,她就打算埋头在书海了。
这都是前世无数人的心血结晶,也是她以后安身立命的资本…
不说,娇娇这里忙的是天昏地暗。只说林大河同林大山定了章程,又亲自坐车去同三个村子的里正说个清楚明白。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13章 闲人闲话
虽然林家是好意,想要给孩子们一个锻炼机会,又能补贴家用。但万一有人嘴巴一歪,给林家扣个压榨学童做工的名头,就实在是不值得了。
赵家是林家姻亲,这些时日没少受林家照顾,堪称林家铁杆拥护者,自然是但凡所命,无有不从。
更何况冬日了,孩子们下午回家也没什么活计,去城里见见世面,还能赚些零钱补贴家用,一举两得。
小王庄和三里河那边也是尽皆赞成,于是,第二日吃过午饭,城里就来了马车,林华亲自带队,一溜八辆,满满当当坐了一百个半大孩子就出村去了。
林大山放心不下,外冷内热的刘师傅又喊刀哥带着林平林护几个跟随。
这下,城里可热闹了。
一百个孩子,便宜坊三十个,故事会五十个,街面上还留了二十。
下午时候,城西的乡亲为了一家人的晚饭,拎了篮子去便宜坊,琢磨着挑拣一些便宜的菜蔬,或者舍几枚铜钱买根肉骨头,就发现大院里多了一些穿戴干净的小学童,帮忙拎篮子或者跑腿也都勤快,免不得多问几句,待得知道是林家学堂里的学童过来勤工俭学,都是惊奇。有平日行事尖刻吝啬的,这会儿也下意识收了脾气,说话客客气气。
即便只在开蒙,这些孩子也是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从古至今,已经清楚的纂刻在所有人的心里了。
故事会那里更是如此,客人们本就是一些富贵闲人,听说各个包厢前守候的小童,都是开蒙的学童。有那好为人师,或者头上顶着功名的,就忍不住叫到跟前问询几句。
自然也有人恼怒林家带了学童来伺候客人,是辱没了读书人的名头。
但小童们早就被嘱咐过,正好被问询的又是赵三生,他开口就道,“我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承蒙京华堂不弃,收入学堂,供给吃用,教授读书明理。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先生有差遣,自然要遵从。更何况,利用闲暇之余出来做事还能赚工钱补贴家用。先生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今日来此,不但能帮助家里,还能增长见识。
最重要的是,故事会是听书听故事之地,出入之人即便不是饱学之士,但喜好故事之人,总是明世事知廉耻。我们在此做事,又怎么可能被羞辱?”
“好,这孩子当真是个明理的。”
“京华堂的先生是谁,居然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学童。”
“好一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道理,饱读诗书一辈子都不见得有几人看得清楚明白。”
众人忍不住都是点头夸赞,原本心里还存了那么点儿的轻视,也都消失了。
这番话,很快就传到了林大山和林大河的耳朵里。
林大河忍不住拍了弟弟的肩膀,笑道,“你苦读这么多年,功名只考了个秀才,偏偏教出的弟子很多都是好苗子。不得不说,你这运气实在不错。”
林大山也是欢喜,应道,“都是好孩子,只不过家里贫苦,耽搁了几年,若是自小就开蒙,如今肯定会更出色。”
“放心,家里如今生意不错,待得过几年,咱爹肯定会扩大京华堂,更多孩子过来读书,机会也更多。”
“说起来,三哥,辛苦你照料生意了。倒是我,除了教书,什么也帮不上。”
“一家兄弟,说什么外道话。家里还指望你考个举人回来光耀门楣呢,我就是赚再多银钱,没有你考功名撑门户也是提心吊胆。再说,以后京华堂声名大起,咱家声名更盛,对我这里的生意也有好处啊。”
兄弟俩说的欢喜,惹得一旁的方杰看着羡慕,忍不住酸溜溜插了两句。
“可怜我是独子啊,连个帮扶的兄弟都没有。”
林大河听得好笑,应道,“我们兄弟四个,哪个当你是外人了?”
“这倒也是,”方杰被哄得笑眯了眼睛,原本受伤的手臂,这会儿已经伸展自如的甩开了折扇,末了喊了小厮去酒楼叫了一桌小席面儿,三人凑一起吃喝的热闹。
原本,他们以为,这些学童,赵三生已经算是最出彩的,却是不知道出人意料的还在后边。
第三队学童按照先生的分配,就近从故事会或者便宜坊,搬了桌椅摆在街边。有的负责吆喝招揽生意,有的则提笔蘸墨等着写字。
无论是商街还是城西的百姓们,都是没见过年纪这么小的代笔先生,很是好奇。
有人上前问询,听说这些小学童,无论契书状纸,书信算账都可以胜任,就有些不相信。
但因为收费比之别的摊子要便宜很多,就有人当真找到跟前,要求代写书信给外地的亲人。
孩子们写的又快又好,甚至没有用拗口的文言,反倒模拟了老人的语气习惯,写好读了一遍,欢喜的老人连连点头,直道,“俺平日给儿子写信,那先生写完,俺都听不懂。还是这小先生好,俺儿子肯定也能看得容易。”
说罢,就痛快付了钱。末了回去,又给代笔摊子拉了好几笔生意。
有闲人看了热闹,回去铺子就同掌柜说起。掌柜也是个闲着无事的,探头看着商街路旁也有摊子,孩子穿了一样的衣衫,背后绣了“京华”俩字,猜得都是林家学堂出来的,就起了逗趣的心思,拿了铺子里无关紧要的账册,上前问学童,“你这里核对一本账册要多少银钱?”
碰巧守着这个摊子的学童是林旺,先前学堂还只是林家一族子弟读书的时候,他就拿过头名。如今在京华堂,也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这会儿眼见老板手里的账册很厚,也没为难,不卑不亢的应道,“掌柜的,这样的账册,核对一本要五文钱。”
“五文?倒是不贵…”这掌柜眼见有旁人围上来,玩笑之心更甚,就故意为难道,“但这账册我急用,你只有半个时辰的功夫核对,这活计能接吗?”
旁边有人熟悉这掌柜,就笑道,“路掌柜又寻人玩笑了,这么厚的账册,别说半个时辰,好账房也得一个时辰啊。简直是为难人家孩子!”
“就是,路掌柜为难人了。”
不想林旺却是伸手接了账册,简单翻了翻就道,“掌柜的,不必半个时辰,一炷香功夫就能核对好。”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14章 一鸣惊人
“什么?”
众人都是听得惊奇,转而又觉得林旺同路掌柜斗气,就是劝道,“你这孩子,可不能说大话。路掌柜也没恶意,不过是逗着你玩儿,你服个软,说声学艺不精就算过去了。”
“就是啊,三个账房一起算,也不见得在一炷香内核对完啊。”
路掌柜也是觉得林旺吹牛,就说道,“你若是能一炷香内完成,我就给你二两银子做工钱。但若是你不能完成,那就不要在这条街上摆摊子了。不是我霸道,是林家名声不错,我不能看着你们这些小子丢了学堂的脸面。”
“是啊,小子,路掌柜不是坏人,你们学艺不精,出来做事丢的可是学堂和先生的脸。”
“哎呀,你们是不是过分了,这还是几个孩子呢。”
“就是啊,老账房都做不了,怎么就逼着一个小孩子做呢。”
看客们各有言辞,七嘴八舌议论的欢快。
林旺扫了一眼那账册,想了想就喊了一边的林富站到身旁,这才同路掌柜说道,“掌柜的,我找一个同伴帮我读账册,这样成吗?”
路掌柜看了一眼干瘦的林富,好似比林旺还小了两岁,也没往心里去,就道,“这倒是不怕,这账册无关紧要,不过是拿来逗个乐子。”
林旺虽然年纪小,但平日在学堂独占鳌头习惯了,也有三分傲气,听得路掌柜一口一个逗乐,显见没把他们看在眼里,就道,“那好,掌柜的等等看吧。一炷香,我一定能核算完。”
“哎呦,这小子还挺有志气。”
路掌柜也不含糊,喊了铺子里的小伙计拿了香炉和一根线香,点燃就插了下去。
林旺深吸一口气从背包里拿出一只细细的木棍,然后示意林富开始。
林富初始手指还有些颤抖,显见有些胆怯,但小声读着账册,却是清楚又明白。
林旺听在耳里,手里的小木棍就往纸上书写。那小木棍里不知道夹了什么东西,居然能划下浅黑色的痕迹,在纸上留下一个个奇怪的符号。
众人都是看的惊奇,不明白这两个孩子在搞什么东西。
路上旁人,眼见这一处摊子有热闹可看,也是涌了上来,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
“什么事,这么热闹?”
“呦,这俩小子是哪来的,这是做什么?”
有闲人正觉得兴奋,也不吝惜口水,不断地给新加入的看客解释。
林旺和林富却是不受这些影响,一个小声读,一个快速的书写,很快就抄了密密麻麻两页纸,账册也翻到了最后一页。
林富长松一口气,林旺则左手迅速掐着指节,右手不时记下一个个奇异的符号。
这般又过了一会儿,他才放了笔,重新整理检查了一遍,末了抬起头说道,“路掌柜,核算好了,这本账册进项是三百七十九两四钱银子,支出是二百三十两六钱,剩余一百四十八两八钱。”
“啊…”路掌柜下意识扫了一眼香炉里的线香,居然只烧了一大半,他实在难以置信,忍不住又问了一句,“小子,你确定核算完了?”
“核算完了,”林旺笑的腼腆,眼睛里却满是骄傲,“肯定没错,掌柜的可以核对一下。”
旁人看热闹也是看的心急,一个劲儿的催促,“路掌柜,快核对一下,看看到底错没错?”
“是啊,赶紧啊,急死我了。”
这账册是去年的账册,路掌柜这几日正好在查旧账,倒也方便。他就喊了小伙计去取了总账册,翻到某页,只扫了一眼,就惊奇的瞪了眼睛,干巴巴说道,“居然…当真算对了。”
“啊,这小子真是厉害!”
“当真是一炷香都没用完?太神了!”
有人看热闹不怕事大,又对路掌柜嚷着,“路掌柜,愿赌服输,赶紧去拿银子啊。二两!”
路掌柜有些肉疼,扫了林旺一眼,很是不甘心。这小子当真是深藏不露,方才还是有些托大了。
不想林旺却是起身同众人行礼,笑道,“我们先生教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方才路掌柜说给二两银子的工钱,我并没有应下,所以,一本账册还是只收五文钱!”
路掌柜听得眼睛一亮,这次夸赞的可是真心实意,“小子,真是好样的。林家是有名的仁义之家,教出的孩子也真是不错。”
旁边有人听得好笑,就道,“路掌柜可是省了二两银子呢,这样的夸赞再来一筐!”
众人都是笑起来,惹得路掌柜脸红,赶紧扔下五文钱,借口铺子忙碌,直接走掉了。
林旺收了五文钱,笑着对林富说道,“方才你帮我一起核账,这份工钱分你两文。”
“好啊,下一份活计我来算。”
林富欢喜应下了,大大方方,没有一点儿忸怩推拒。这小哥俩如此模样,倒是让众人更夸赞了一番。
待得众人散去,这件事自然也在城里传开了。
很多人不相信,特别是一些资深的老账房们,特意寻到摊子前,拿了账册让学童们核算。
京华堂里,林旺和林富都是算学学的最好的,但其余孩子也不差。
不管这些人寻到哪个摊子,最后都是心服口服。
慢慢的,城里就流传开了,城外林家开办的京华堂,教授孩童们一种神奇的算学,速度快又精准,胜过大越所有术科技法。
而随着商贾们南来北往,这消息也是越带越远…
林大山苦读多年,难得没有读书读傻了,还算知道变通。眼见街上的摊子生意如此好,就赶紧把故事会里的学童轮换过去一部分。
虽然故事会里,看客们打赏的银钱多,包厢里剩下的点心果子,学童们也能带回家去,算是这次勤工俭学最好的差事了。
但在街上接账册核算,这样实战的好机会,可是不多,总要学童们都试试才好。
这一日,轮到便宜坊的二十个孩子摆摊,他特意跟到街上给学生们撑腰。
世道再艰难,总是不缺看热闹的闲人。
摊子前,照旧还是人头攒动。
几个学童,桌子上都是摆了厚厚一叠账册。照旧是两人分工合作,一个埋头抄写账册,一个认真核算,做的是又快又好。
一旁等着的客人,几乎都是商街各家铺子的掌柜。
掌柜们都是精明人,他们自己核对一日,也不过只能核对三五本,累的头昏眼花,恨不得晚上睡觉都要扯着老猫的尾巴上炕。
如今花上个十文二十文,就有京华堂的小子们代劳了,何乐而不为呢。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15章 顾天泽的心事
于是,但凡没那么重要的账册,都被他们抱了过来。
如今已经是秋末,天气算不得冷,偶尔正午的太阳还晒的有些热。
林大山生怕他的宝贝学生们热坏了,在背后看了一会儿就想去买些茶水点心回来。
结果挤出人群,居然碰到了一个熟人,正是顾家小少爷,顾天泽。
曾经的师生见面,林大山微微有些惊讶。毕竟当初因为顾夫人处事不公,让娇娇和林安受了委屈,两家闹得很不愉快。
顾天泽却惊喜非常,直接上前行礼,笑道,“先生,您怎么在这里?”
说罢,他想起伴读说起的事,又赶紧添了一句,“我听说这里有学童在摆摊核对账册,很是神奇,过来看看,不想居然遇到了先生。”
林大山不擅长撒谎,也没什么想要瞒着这个曾经的得意弟子,就道,“我们林家开了个学堂,这些学童都是我的学生。这段时日他们到此勤工俭学,我不放心,跟来看看。”
顾天泽扫来了一眼被围了里外三圈儿的摊子,脸上多了一抹羡慕,应道,“先生高才,教授的弟子自然也是极好的。”
林大山到底还念着往日的情分,抬手拍拍顾天泽的肩膀,嘱咐道,“天色不早了,记得早些回家。”
说罢,他就扭身走了。
顾天泽神色一黯,赶紧行礼,抬头时候,林大山已经走远了。
他身后的伴读,当初也是一同跟着林大山读过书的,见此就劝道,“少爷,林先生这般也是为了你好。若是夫人知道今日事,怕是会不高兴。”
想起母亲,顾天泽皱了眉头,这些时日,母亲又把表妹接来小住,总是缠得他心烦,母亲却好似乐见其成。身为儿子,他也不能恼怒反抗,这才私自出府来走动散心。
不想寻个新奇之事,打算看个热闹,还是林先生的弟子…
想起林家那个小丫头,白胖可爱,手里托着红彤彤的果子,笑得眉眼弯弯,他就越发烦躁了。若是表妹有娇娇一半可爱,他也不至于被逼出家门啊。
“不回去,咱们也进去看看。”
说着话儿,他就往人群里挤去。伴读没有办法,赶紧帮忙开路。
原本想着看一会儿就离开,不想,摆摊的学童当真是神奇,好似长了几只手,脑子里也住了几个老账房一般,核账核得飞快。
顾天泽盯着看了好久,待得被伴读催着回家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笑脸。
顾家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别人不说什么,一向把孙子当眼珠子的顾老夫人第一个坐不住了。
她寻了老嬷嬷问询几句,就把儿媳拎到跟前敲打了好几番。老夫人人老成精,没有直说陈家姑娘配不上孙儿,只说孙儿将来要考状元,不要让不相干的人耽误孙儿读书。
顾夫人当家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婆婆的意思,她其实也不是多想侄女做儿媳,不过是先把侄女往儿子跟前凑一凑,若是两个小儿女看对眼,青梅竹马,她自然是乐见其成。若是相处不好,也没什么坏处。
哪里想到侄女不招儿子喜欢,婆婆也插手了。
她无奈,只能把侄女送回了陈家。
但陈家姑娘走了,顾天泽依旧愁眉不展,甚至饮食都减半了。
这下子,顾夫人也慌了,哭咧咧拉扯了儿子问询,也没得到什么实话。
无奈,她只能寻了顾老爷说起此事。
顾天泽对着母亲可以隐瞒,但被一向明理的父亲问询,就说了实话。
“当初,母亲处事不公,逼走了林先生。虽然如今的先生也是才学出众,但不如林先生同孩儿投契。前几日,孩儿在街上看到一些学童摆摊替人核对账册,算法很新奇,又快又好。碰巧林先生也在,林先生亲口说,这些学童就是他的学生。孩儿…孩儿也想跟着林先生学习算法,但先前母亲…林先生必定恼了孩儿,孩儿…”
说到最后,顾天泽已经有些哽咽。这几日,只要他有机会就回去街上围观那些学童核对账册,越看越是懊悔。他本就喜欢算学,若是当初母亲没有处事不公,如今林先生还在教授他,是不是他也能学到这样神奇的本事。
顾老爷平日也是个严父,但儿子才八岁,又一向懂事,如今第一次同他这个父亲诉说苦恼,更是好学,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
于是就道,“你这几日,还是继续跟着先生好好读书。我去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你重新跟着林先生习学算法。”
“当真?”顾天泽欢喜坏了,差点儿蹦了起来,末了直接跪倒磕头,谢过父亲。
顾老爷扶了儿子,又嘱咐几句,这就去了后院。
结果,顾老夫人听了缘由,倒是欢喜孙儿如此好学。顾夫人却是酸溜溜说道,“林家是不是在当初那些白米里下了什么毒药,怎么就惹得天泽对他们一家念念不忘?”
顾老爷当时就皱了眉头,低声呵斥道,“闭嘴,这话以后不要再说。”
顾夫人也觉有些失言,但也拉不下脸面当着婆母的面儿赔礼,于是低了头不说话。
顾老爷同老母亲对视一眼,都是有些失望。于是,顾老夫人就道,“天泽既然愿意同你多说话,以后你就多费心教导。”
“母亲说的是,我也正有这个打算,以后一定常把他带在身边。”
“后院女子多,脂粉气重,别把他养得娇气,以后尽量少过来。”
这娘俩几句话就把孙儿从后院摘了出来,惊得顾夫人想要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日升月落,北风带来的凉气越来越冷的时候,秋日也彻底过去了。
县城外的田野里,早就被收割干净,远看光秃秃一片,近看斑驳又苍凉。少了夏日的苍翠,冬日的严酷,别又一番萧条味道。
京华堂里,一百学童早起被大师兄操练的死去活来,又读了半上午的书,饿的是前胸贴后背,这会儿刚刚在灶间坐下,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今年老天爷开恩,风调雨顺,粮食比往年都好。学童们家里多留了一些口粮,这一月又每日下午进城去勤工俭学。几乎每人都拿了几百文的工钱回家,欢喜的家里差点儿敲锣打鼓了。
1...6061626364...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