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董氏心里疼惜,嘴上却是开了嘲讽模式。不得不说,冯氏同样嘴硬心软这一点,是随了婆婆的脾气。
老爷子摆手,喝了半碗热茶,就问儿子,“大海,你怎么同灾民吵架了?可是工地的活计太重?这些日子太冷,活计怕是太难做,不如减到三成,饭食照样供给,让大伙儿有个事情做,别闲着生事就成。”
林大海面色带了一丝犹豫,刚要应声的时候,胡天明就在院子里喊,“东家,在家吗?”
周心秀赶紧开了门让他进来,他进来就给众人行礼,末了才笑道,“我来送学堂这个月的用度账本,小子们最近练武太卖力,吃的也是多,粮食比上个月多了两成。”
林大海起身扯了他坐下说话,胡天明倒也没推脱,但还是坐了最靠门口的末座。
周心秀帮忙倒了茶,他也双手接了,恭敬不失礼,又不外道,惹得林家众人待他更亲切。
先前他来林家,跪着说要卖身报恩的时候,林家众人也没觉得如何。家里既然养了一千灾民,就不差他这一个人的饭菜。
不想,林家居然捡了个宝儿。
自从胡天明进了京华堂帮忙打理杂事,林大山是彻底解放了,每日制定孩子们读书识字的进度,就算是个大活计了。其余时候,读书写字,做文章,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就是林护几个,也再没被爹爹抓过壮丁,除了做先生之外,同学生们一样早晨“打架”,白日做先生,晚上玩耍。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自在啊!
叔侄几个再也不用记账,不用关心做饭的妇人们是不是吵架,是不是偷拿了粮食。不用惦记库房里还有多少纸墨笔砚,不用去采买,不用同掌柜讨价还价…
于是,胡天明迅速成为京华堂的二号人物。小子们的晨练,大半时候是他在监督,学堂里,方方面面都是他在操持,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就连几个做饭的妇人,也对他极信服,再没有争吵过,更没有人因为他是奴仆之身就轻视慢待。
林家老少见此,特别是林老爷子,慢慢就把家里的一些杂务也交给他。比如灾民这一块的吃食用物,开销之类。
这会儿正好他过来,又同林大海说起灾民之事,于是老爷子就留了他,说道,“正好,地窨子那边有事,你也一起听听。”
“是,老太爷。”
胡天明从善如流的应了,笑道,“正好,地窨子那边的账册我也拿了,一会儿一起请您过目。”
老爷子摆摆手,继续问儿子,“地窨子那边的灾民,是不是觉得这些时日太冷,工地活计重啊。以后把活计减到每日三成就行,这么冷的天气,万一冻伤了人,就不好。”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79章 聚赌
林大海琢磨着有些事瞒不过,就道,“爹,那些人不是因为活计重才闹事,是因为…嗯,因为他们要离开咱家去城里讨生活。如今进城,根本没什么活计好做,城里吃住也都贵。我劝他们留在咱家,有吃有住,就是要找活计,也要过了年再去,但是他们不听,我这才有些急了。”
“什么,有人要离开?”
老爷子听得皱眉,神色有些不好。林家待这些灾民,虽然不能说千好万好,但也是吃穿不愁,每日修水渠建围墙,确实辛苦,可也没人鞭打监管,不过是别太清闲就成。
没想到,这些灾民,居然还要主动离开。难道城里还有不做活计,就白给吃住的地方吗?
“这么说,还是工地的活计重了。这些人事不想做活儿,才想离开?”
这话不等林大海回答,胡天明已经半弯了腰应道,“老太爷,小人常出入地窨子那边,对这事倒是比大老爷知道的清楚一些。”
“那倒是正好,你说说看,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进城?”
众人都是望过去,老爷子也没恼了胡天明随便插话,示意他回答。
胡天明就笑道,“说起来,这些人要离开,也是咱们家里对他们太好了。先前签了死契,卖身进咱们家里的那些小子们,如今有在城里铺子做工的,也有跟着三老爷去府城那边的。他们每月都有工钱,有的还有打赏可拿,于是就捎回来给了他们的爹娘。
有那心里有成算的,还好,打算把这些工钱留起来,准备明年回家乡重建家园。但有的…就聚在一起赌钱,没钱的想要赢钱,有钱的还想更有钱。
这般,天字三号地窨子每晚几乎都是亮灯到天亮。
白日里再做活儿,免不得就会更觉疲累,不如躺着补觉舒服,于是就有了怨言,想着脱离咱们林家,以后更自由一些。”
“还有这事?”
林大海听完,第一个嚷了起来,他平日直接管着工地。虽然也觉得有些人偷懒,比如当初救了娇娇的王三发和刘石头,这两人就是在做工的时候偷跑,打水时候碰巧救了娇娇。但他想着天气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深究。
不想,这些人偷懒还是次要的,居然偷偷在地窨子里聚赌。
而他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实在是不知道说他愚蠢好,还是怨怪众人知情不报的好。若不是胡天明今日说起,怕是林家到过年,甚至开春送了众人南归,都半点儿不知。
老爷子也是皱眉,虽然说大儿一向憨厚本分,他也没指望大儿立刻就变得精明世故,但灾民在眼皮子底下开了赌场,大儿还被蒙在鼓里,就实在有些说不过了。
何况,“赌”这一个字,实在是万恶之源。
赌徒贪心,特别是输红了眼的时候,妻女都能卖掉抵押,心里根本没有是非对错。
谁也保不住,他们没有赌本儿的时候,会不会把主意打到谁头上。
林家在救他们于危难的时候,是个仁善的富户。也许在他们缺赌本儿的时候,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猪了…
“大海,一会儿你就把灾民聚集起来,告诉他们,想离开的林家不拦着。记得暗中,记一下离开人的名字,去信告诉大河,也要防备他们家里在做工的小子,能带到府城去的都带走,最好让他们同家里人少见面,省得生出什么事端。
所有想留下的人,告诫他们,谁也不能沾赌,但凡敢违背的,立刻撵出去。”
林老爷子从来都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几乎是想明白事情轻重的同时,就做出了决定。
林大海赶紧起身应了下来,老爷子还是不放心,又吩咐胡天明,“天明,你一起跟去看看,多留心记一下。小心无大错!”
“是,老太爷放心。大老爷平日见得多半是各村乡亲,淳朴诚实,就把这些灾民也当一样的人对待了。岂不知,他们有些原本在家乡就满身恶习。性命不保的时候,看着无害,如今吃好喝好,兜里又有些银钱,就固态萌生,也是难免。别说大老爷疏忽,就是我也是碰巧才发现聚赌的。”
林天明圆滑,几句话就解了林大海的尴尬,又把灾民如此变化的原因说了,安抚了林家老少受伤的善心。
老爷子听得叹气,若是儿子有胡天明三分本事,他也放心很多。
“你也不必给大海扯遮羞布,他有错就是有错,这次不长记性,下次怕是要吃更大的亏。”
林大海听得脸红,低着头不敢抬起,“爹,我错了,以后一定注意。”
“去吧,平日别太心粗,多看看细处。”
老爷子虽然伤好了,但气血亏虚,在外溜达一圈,又说了这么半晌话,脸色就有些泛白。
娇娇赶紧示意老爹和胡天明去忙,然后扶着爷爷进了屋子,董氏赶去灶间给老伴儿熬药,娇娇就照料爷爷躺上热炕。
听得爷爷长吁短叹,娇娇就劝,“爷爷,别跟我爹上火啊。我爹勤快又心善,有些事想不到,以后慢慢学起来就好了。”
“我也知道这些,先前家里就那么二十亩地,一辈子不出林家村,你爹的本事也足够养活你们兄妹了。但如今家里日子红火,你爹这个长子,就显得太老实本分了,心智不够撑起咱们林家的门户啊。”
老爷子许是这次受伤,伤了元气,人也显得苍老很多,没了先前的锐气,事事都为自己身故之后打算。
娇娇听得这话里兆头不好,赶紧打断话头儿,笑道,“爷爷太贪心了,你看咱家,三叔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四叔更是要读书考功名,就是二叔的手艺也是十里八村有名。要是我爹也精明的眼睫毛都是空的,那真是老天爷太偏心咱家了。怕是外人嫉妒的睡不着觉呢!”
老爷子被逗笑了,仔细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穷山恶水出刁民,北茅这里就算不是穷山恶水,也差不了多少。
林家四子,没有一个“刁民”,更是有林大山这个读书考功名的,其实就该满足了。何况还有心灵手巧的老二,精明似鬼的老三,如今看来老大就是笨拙一点儿也是应该。
否则岂不是什么好事都聚在林家了,林家到底前世累积了什么福报啊,才能如此得天独厚。
“你说的有道理,你爹也不是愚蠢,就是太老实了,只盼着他多吃点儿小亏,以后就好起来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80章 分道扬镳
董氏在门外偷偷听着孙女把老伴儿劝好了,这才端了热好的药汤进去。
老爷子喝了药汤,很快就睡着了。董氏同娇娇瞧着老爷子眉头还算舒展,这才勉强放了心。
待得出了门,老太太忍不住就是低声抱怨道,“地窨子里那些人,真是不知道好歹。当初他们要饿死,家里收了他们过来,给粮食给衣衫鞋袜,没亏待半点儿,如今他们这是养好身体了,就要走人了!就是走也成,咱家也不是真缺人干活才把他们接过来的,还不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吃咱家粮食的理由,不想他们觉得受了施舍。
可惜,咱家待他们是仁至义尽,他们…唉,可怜你爹了,还担心人家进城没吃没穿呢,人家倒是觉得他拦了他们的发财路了。”
娇娇其实心里也是五味陈杂,灾民们自觉缓过来了,要奔向好日子,这谁也不能说不好。但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有些忘恩负义的嫌疑。
好在,她也是为了空间积累福德,救他们于危难,也算有索取,否则可真是一片好心喂了狗。
“奶奶,您也别生气。咱家救人是看不过他们丢了性命,如今他们想奔去更好的日子,咱们该高兴才是。毕竟以后家里不用每日拿出那么多粮食了,也不用惦记天冷,地窨子里住的是不是暖和了。”
“这倒是,他们愿意走就走吧,都走了才好,省心!”
董氏说了几句,也算痛快了嘴巴,又去灶间和冯氏忙活午饭了。
再说林大海和胡天明到了地窨子那里,挨个门户叫了所有人出来,待得聚集在一处,众人都是疑惑。
这个时候,刚刚下了工,就等着暖和一会儿,大灶开饭吃饱后,还能睡一会儿,下午再干一会儿活计就能彻底歇息了。
林家行事大方,大灶上的米粮给的充足,高粱米饭或者粟米饭管饱,每日中午还有一碗炖菜,白菜萝卜添上豆腐,偶尔还能见到肉片,汤热油水足,这些时日把众人养得身体都是好了很多。
这个时候,林大海召集众人,就是不知道有什么话说了。
有人就猜测林家要减少工量,毕竟先前林大海就有过话头儿,说天气冷了,工地肯定会歇工。
不想,林大海对着北风沉默了一会儿,开口就道,“各位,当初城外相见,我们林家收留了大家在此小住。你们做工,我们林家供给粮食,也算有来有往。我们林家不敢说对各位有恩,起码也做到了无愧于心。
如今,有些乡亲,身体养好了,想着进城谋求更好的生路,我们林家于情于理都不好拦着。
这样吧,明日一早,想要离开的乡亲可以自行离开。棉衣用物,都可以带走,铺盖最好留下给不走的乡亲。
以后,城里相见,若是念着曾经同我们林家有一份交情,点点头道声好,就算全了情分了。
若是我们林家,这段时日有什么怠慢之处,也请大伙儿多包涵。
当然,不想走的乡亲,我们林家也欢喜大伙儿继续留下。一切照旧,不会改变。”
林大海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末了长长松了一口气,摆手又道,“行了,我就说这么多,大伙儿预备吃饭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掉了。
留下胡天明看了众人一眼,笑眯眯去了大灶的草棚。
一众灾民们很是惊讶,半晌没有出声。待得眼见林大海走远,他们才突然嚷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东家怎么突然撵人了?”
“是啊,做工做的好好的,不缺吃住,咱们离开去哪里啊?”
“我也不知道啊!这是东家不准备收留咱们了吗?”
有聪明的人,或者平日听到些风声的人,就道,“你没听东家说吗,想走的人不拦着,不走的人还是一切照旧。咱们不想走,那就好好吃饭,好好干活儿。至于别人,咱们管不着啊。”
众人也都不是傻子,听了这样的点拨,也猜到有人必定是动了什么心思,传到林家耳朵里,林家人才会如此决定。
有人脾气直,就皱了眉头,恼道,“到底是谁啊?吃了林家的,喝了林家的,才留下这条小命,不想着报恩,居然还要这时候离开。让外人知道了,怕是还以为林家苛待我们了呢。这可真是给恩人脸上抹黑了!”
这话不算好听,那些存了心思要离开的人,原本还有些犹豫,琢磨着明日再悄悄离开,这会儿却忍不住反驳道,“话也别说的这么难听,谁也没卖给林家,怎么就走不得了?咱们是吃了林家的粮食,但也给林家干活了啊。这么冷的天儿,凿石头,刨地,谁也没偷懒闲着啊。那些粮食填肚子,可是凭力气换来的。”
“就算凭力气换,也要有人肯跟你换才行啊。先前咱们也不是没有力气,但谁想着招咱们做工了?再说,你摸着良心想想,你那点儿力气,能换来那么多粮食,还有棉衣和棉鞋吗?”
“就是,这就是手里有几文钱,又觉得自己是个人了,又觉得林家不好了。哼,先前要饿死的时候,怎么没见谁想这么多呢!”
众人议论纷纷,偶尔还有吵成一团的。但不管怎么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谁也不好干涉谁。
林家大灶上,依旧蒸了高粱干饭,做了炖菜。中午众人吃的饱足,下午上工的时候,就缺了两成的人手。
林大海虽然心里不舒坦,但到底也想开了很多。午饭时候,闺女给他倒了酒,说了一句话,“要走的留不住,留下也是生事。”
确实也是这个道理,好事做不成,最后成了仇,就可惜那么多的粮食了。
所以,他脸上也没什么气恼之色,该干什么干什么,倒是让留下的灾民们安了心。
至于留在地窨子里的人更是偷偷松了一口气,他们打着准备行李的名义,其实心头很是忐忑。林家若是恼怒,传出什么消息进城,他们想要寻个好差事,吃香喝辣,住大屋睡婆娘,怕是要有些艰难。
最重要的,他们家里的孩儿还卖身在林家做工呢。
万一林家撵人,或者干脆停了他们的差事,那他们每月就没有银钱可收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81章 问心无愧
地窨子离村里这么近,村里人无事也都喜欢来工地转悠一圈儿,帮着林大海和林保父子张罗几声,自然很快也接到了消息。
老少爷们儿都是脸色不好,不约而同聚去了大院儿。
当初,这些灾民在城外,眼看就要冻饿而死,老爷子出手接了他们回来。众人帮着挖地窨子,盘炕,收旧衣旧鞋,搭大灶做饭,可是没少挨累忙活。
他们倒也不盼着这些灾民如何感恩戴德,只不过是跟着老爷子的步调,一来听吩咐做事,二来也当是积德行善了。
如今这些人像吃饱了的狗一样,养的膘肥体壮,说走就要走,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舒坦。
当然,更多的是替老爷子一家不值。到底救这些人作什么,如今他们只不过是兜里有几文钱,不至于流落街头,就觉得翅膀硬了,想着另寻高枝了,实在是忘恩负义。
特别是里正同族老几个,在林家堂屋里坐了,开口就问询老爷子,“大伯,要不要把地窨子都封了?”
这是要撵走所有灾民了,毕竟封了地窨子,灾民就不能在此处安身了。
老爷子不好说出救济灾民,是为了给娇娇累积福德。于是就摆手道,“不必如此,有心离开的也不过那么些人,其余大半还不错。干活卖力气,平日也省心。”
里正平日也常去工地转悠,点头应道,“这倒也是,这几次落雪,早晨起来村里的路就扫干净了,都是地窨子那边过来人忙活的。”
众人听得这话,也就不再吭声了。同为贫苦之人,谁心里都有三分同情,老爷子都不计较,他们也就不多嘴了。
老爷子在家里养伤这一段,很是憋闷,这会儿眼见人凑的齐全,就动了心思,喊着董氏张罗酒菜,请大伙儿留下喝酒。
董氏同老爷子多年夫妻,怎么会不懂他的脾气,几乎是在众人一进门的时候,就吩咐儿媳准备开了。
这会儿也不过嗔怪老头儿一句,“这还用你说,娇娇她娘已经烧火了。”
冬日闲着无事,人人都是无趣,留下陪着老爷子喝喝酒,说说闲话儿,自然是欢喜之事。很快,林家大院就飘起了饭菜的香气,响起了欢声笑语。
娇娇先前被爷爷满身是血的模样,吓得差点儿吓破了胆子,如今眼见爷爷重新活蹦乱跳,又同族人一起热闹,就凑趣取了几瓶好酒。
老爷子一嗅就嗅了出来,这是当日被程老大夫“打劫”走得那种烈酒。
于是,他更是欢喜了,又喊了林保去接赵老爷子和高大全爷俩,还有小王村和三里河的里正。
其实相对来比,小王村和三里河两村,自然不如赵家屯同林家亲近,毕竟赵家屯有高大全一家在中间,怎么说也算半个亲戚。
但老爷子做事大气,宁落下一屯,不落下一人,不肯因为这样的小事,让两个里正心里不舒坦。
果然,林保赶了爬犁,先接了赵老爷子和高大全夫妻,然后又去接了两个里正。
两个里正都是笑容满面,一个拎了一对儿野鸡,一个拎了半只狍子,都说给老爷子加个菜,补补身子。
这么多人,凑在一起,自然更是热闹。
听说灾民有要离开林家进城的,小王村和三里河的里正都是替林家恼怒,赵老爷子也是神色不好,只有高大全哈哈大笑,嚷道,“哎呀,要走的留不住,林家救了他们性命,就是心安了。腿长在他们身上,他们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吧。林家仁至义尽,就是他们心眼长歪了,也不敢嘴巴歪歪说林家如何对不住他们啊!”
林老爷子听得也是哈哈大笑,应道,“就是这个道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我们问心无愧就好!”
这爷俩在这一点儿上,还真是亲生的一般,一个脾气。
众人都是听得好笑,但老爷子不生气,也真就没什么大干系了。
于是,好酒好菜上了桌,众人推杯换盏就吃喝起来。
赵冬梅吃了饭,去后院看望闺女大莲。这些时日,家里再如何喧闹波折,林家也没让大莲动手做事,或者跟着操半点儿心。所以,她养的面色红润,整个人都丰腴了两三圈儿。
娇娇跑来送了果子和点心,笑嘻嘻同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又回了前院。留下赵冬梅替闺女欢喜,“人家做媳妇儿,都是挺着肚子伺候婆婆和小姑子,就你最享福,还有小姑子和婆婆伺候吃喝。做人讲良心,可不能学那些灾民,以后要报恩,要孝顺你婆婆,要照料你小姑子。”
“娘,我知道啊。”大莲举起手里的针线,笑道,“这是给奶奶做的棉鞋,还有婆婆的,再有两三日就能送去前院了。”
“这就好。”
母女俩这般闲话儿,说起灾民也不过一带而过,但村里老少妇人们可是没这么好的涵养了。
白日时候,喂了家里的鸡猪,闲着无事,妇人们都愿意聚在一起做针线,说些闲话儿。
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妇人们差点儿就炸了窝。有人拍了大腿的骂,“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肚里刚衬了二两油膘就忘了当初谁恨不得连草根都当仙丹吃了!”
“可不是,大爷爷家里那么多粮食,这是都喂了狗!不,就是都拿去喂狗,起码也养个几百条,好好看家护院了。”
“要我说啊,当初就不该救他们!”
“他们怕是觉得咱们林家村苛待他们了呢,前几日我去草棚转悠,那些做饭的娘们儿,有几个好像得了儿女送回来的工钱,欢喜的眉毛都要飞了。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捡了金子,或者家里儿子考了状元呢!”
这么骂着,有人就跑去大院儿问询,万一老爷子要撵人,或者冯氏要去地窨子骂人,她们就打算撸胳膊挽袖子,跟去帮忙了。
结果,去了林家的妇人,带回来一大盘子点心,还有冯氏的口信儿,“老爷子说了,咱们问心无愧就好,不同他们计较,以前什么样,以后还什么样儿。”
老爷子是整个林氏一族的实权大家长,他有了决定,自然是人人遵从。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82章 新出路
于是,妇人们分了点心,就继续做针线,继续骂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但到底也没谁跑去地窨子那里吵架生事。
林家的酒席撤下去,醉醺醺的客人被送回家,天色也就完全黑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足足有一百多人,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背在身上,打算离开地窨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