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哎呀,娘,疼,疼啊!“
其实冯氏也舍不得多用力气,但娇娇还是叫的凄惨可怜之极,大眼睛牢牢盯着爷爷求救。
果然,老爷子不舍得孙女遭难,干咳两声劝儿媳,“那个,保哥儿他娘啊,娇娇还小,慢慢教吧。”
公爹都发话了,冯氏就是再大的火气也不敢发作啊,更何况闺女也没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
赶巧,她的手还不等松开,董氏随后也进来了,立刻就扯了孙女到身后,解救得毫不迟疑。
“打俺家娇娇干什么?”
冯氏被公婆“围攻”,神色讪讪的放下另一手的盘子,“嗯,那个,灶间还有活计,我先下去了。”
说着话儿,她就脚底抹油了,惹得娇娇揉着红耳朵坐在奶奶怀里撒娇说委屈。
不必说,老爷子也被心疼孙女的董氏数落了好几句。
“你是死人啊,娇娇她娘脾气急,好动手,你也不拦着一些。亏得娇娇平日还说你最疼她呢!”
老爷子脸上挂不住,再瞧瞧孙女的红耳朵,也是心疼,就起身道,“我去老二院子转转,正好问问学艺的事。
说着话儿,他就背着手出门了。
留下娇娇躲在奶奶怀里,偷笑不已。家就是这个样子,可能有吵闹,可能勺子碰了锅沿儿,但凑在一起就是热闹又温暖的乐曲…
林大江的院子里,众人坐在热烫的大炕上,对着明亮的大窗子,手里忙碌,嘴里说着闲话儿,很是自在。
特别是刚刚拿了工钱,一个老师傅最少都分了一两多银子,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了。想着这般忙碌上俩月,说不定回家都能盖座院子,买上十亩地了。
于是,人人手下越发麻利了,脸上的笑更是收也收不住。
林老爷子就是这时候过来的,赵熊赶紧扔下活计迎了上去。
老爷子同众人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客气,然后带了赵熊去堂屋坐下,末了把村人想要学艺的事说了,当然重点说明白,村人不抢生意,等到大伙儿回了乡之后,再支摊子卖草编。
赵熊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
倒不是他要奉承老爷子,实在是这事是个顺水人情。灾民们都回了家乡,这里有没有人卖草编同他们都没关系了。更何况,带有清香味道的稻草是林家提供的,他们回乡之后没有这种稻草,怕是想再做草编的生意也不成。
如今教给林家村人,也算回报一些他们的恩情。两好合一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老爷子放了心,又问了问众人吃喝用度方面有没有难处,闲话儿了好半晌才离开。
赵熊也是担心众人误会林家挟恩图报,把其中的道理和利弊掰碎了给乡亲们说了。
果然,大伙儿虽然有些担心林家村的人说话不算数,但到底也没说不教。
就像赵熊说的,林家有稻草,他们不教,也会寻到别人教啊。
于是,第二日一早,林老爷子带了狗剩子几个后生过来的时候,几个老师傅一见,居然还都算熟悉。
因为当初他们刚来的时候,狗剩子几个挨个村屯的跑,买了旧被褥袄裤之类的回来,灾民们都看在眼里,多了这几分人情,自然这次拜师也就更顺利了。
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林老爷子陪了一会儿,见狗剩儿几个也算有天分,行事机灵,不偷懒。老师傅们也是教授的尽心,他就回去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遇到程老大夫上门,于是就接了他一起进屋。
程老大夫最近隔三差五出入林家,村里人见到,也会聚来请老大夫诊断一些小毛病,这么一来一往,相处的都很熟识。
特别是林老爷子,可被他赖上了。
当初他打劫回去的好酒,因为要给伤口消毒,他只尝了一次就舍不得再喝。但身为爷们儿,而且还是苦寒之地的爷们儿,哪有几个不好酒的。
于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老爷子的头上。村人给诊金,他也不要,甚至偶尔还倒贴一些药材,只为了老爷子请他喝酒。
老爷子本就大方,也欢喜多个酒友,于是两人但凡见面,几乎都要喝上一顿。
好在,程老大夫身为医者,很明白贪杯的坏处。两人每次都是一碗酒,喝得微醺又伤身体。
所以,董氏等人也就不拦着他们了。
这不,一见老爷子,程大夫就举了手里的油纸包,笑道,“老哥,我买了城南刘家的烧鸡,喷喷香儿,中午咱俩来一碗?”
“好啊,我家老三以前总买这家的烧鸡回来。结果这小子去了府城,我也好久没吃到了。”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进了屋子,娇娇这几日忙碌,程大夫上次留下的药方没有背诵完,她很是心虚,忙着端茶倒水,殷勤之极。
程大夫猜到原因,就笑道,“行了,娇娇也别忙了。知道你最近忙,下次再来考教你。”
说着话儿,老大夫指了装点心的草编盘子,又道,“我今日来可不是复诊,我是来买草编书箱的。我两个孙儿都在读书,听人家说这箱子千好万好,我也给他们买两个。没想到木香阁还没有存货,我就找来这里了。不管怎么说,咱们也是熟人,匀给我两个。”
老爷子听得好笑,就道,“这算什么大事儿,一会儿回去时候保证让你一起带走。”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90章 真真假假
“那就太好了,”程老大夫欢喜的眉开眼笑,“你们是不知道,你家这草编生意在城里火了。听说那些过来收购毛皮的行商,走得时候也买了不少呢。说不定没多久就扬名大越了!”
这话有些奉承的成分,但也大半是事实。
老爷子却是不知道,还以为酒友又哄他欢喜,打算多骗些好酒回去。于是就道,“你就是好话一箩筐,我家也没有多余的酒给你带回去。”
众人都是听得笑起来,冯氏下厨做了两个老大夫喜欢的菜,就着那只烧鸡,两个老头儿说笑的热闹。
直到日头西斜,老大夫才带着微微的醉意,又嘱咐娇娇几句,拎了两个书箱子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林家老少都没把程老大夫的话当回事,但有些人却不能不当回事。
那就是先前离开林家,进城讨生活的那一百多人。
原本他们觉得,在林家要卖力气才有饭吃,不如进城寻些轻省活计,加者手里也有些余钱,在城西租个屋子,日子总比在林家好。
主要是自由,想去哪里去哪里,想赌两把也不用偷偷摸摸。
但没想到,他们刚刚离开,林家随后就带着剩下的人做起了新生意。
草编,那是他们刚会拿筷子时候,就学会的本事。
林家不知道用了什么巧计策,居然在城里卖疯了。一个小篮子,居然都要几十文,一个书箱子费些功夫,居然一两银子。
这简直让他们看得眼睛都红了,要知道他们家里的孩儿在林家的铺子里做工,工钱加是赏钱,一个月也不过七八百文,居然不如一个草编箱子。
有人后悔,后悔不该离开林家。特别是在外边的日子,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的时候。租房子要银钱,粮食要银钱,买菜要银钱,甚至烧柴都要买。他们手里的那点儿微薄积蓄,根本就不够在城里活上一个月。
于是,他们渐渐开始忍饥挨饿的去街市上寻短工,开始在夜里躺在冰冷的炕上苦熬。
这般,再眼见草编的生意越来越好,先前的同伴很多都发了财。
有人终于按耐不住,动了些歪心思。
不就是草编吗,谁不会啊,田里寻捆稻草,浸泡剥皮,两三日也编制出十几个物件儿,借了一根扁担挑去市集。
“草编啊,卖草编!精致又风雅,南边的老手艺啊!”
有人听了就忍不住停下看个热闹,“呦,这手艺不错啊,你们是…林家村那里的灾民吧?也就你们会这手艺了,我们这里人都手艺糙!”
售卖的人心虚,不敢说的清楚明白,就含糊应着,“我们那里从小就学这个,手艺自然好一些。”
有妇人扭着胖大的身子,挑起三寸不烂之舌,努力砍价把一个书箱从一两砍到了五百文,末了满意的背着要回家。
有街坊邻居看到,就嘲笑道,“如今买草编是帮着灾民回乡呢,积德行善的好事,你居然也砍价?就不怕善事变恶事!”
胖大妇人是个厉害的,当即就骂了回去,“我砍价是砍价,但我也是买了啊。你呢,还不是只说嘴,不掏钱!”
旁人怕两人吵架,就纷纷劝说,“天冷,赶紧回去吧。”
胖大妇人掂掂书箱子,笑得眯了眼,应道,“可不是吗,俺家小孙子要下学堂了,才没空闲计较呢。都说这书箱子能提神醒脑,我孙儿抱着读书,肯定能考个秀才!”
说着话儿,她就像得胜的将军一样回去了。
留下众人,有人也掏了荷包买一两个小物件,也有看看热闹就走掉的。
总之,一日下来,这冒充之人也把草编都卖光了,得了一两多银子,欢喜的他恨不得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鼓掌,心里盘算着晚上回去熬夜编制,明日再过来卖。
可惜,好景不长,也正应了那句话,真的假不了,假的也永远真不了。
胖大妇人得了书箱子,回家给了孙儿,她的孙女也随了奶奶的脾气,喜好显摆。第二日就背去了学堂,眉飞色舞的同同窗孩子们说起这书箱多难得。
但偏偏同一个学堂里,还真有一个孩子也背了草编书箱过去。人家那个就是木香阁里买的了,结果两个一对比,就立刻发现不同之处了。
虽然都是书箱子,但木香阁的式样更精致,最重要的是,木香阁的箱子有稻草的清香,让人嗅了好似从鼻子到心里都舒坦。但胖妇人孙子这个,半点儿香味都没有。
显见,这是个假的。
小孩子也是爱颜面的,被同窗们奚落嘲笑,胖妇人的孙儿当即就拎着箱子,哭唧唧回家去了。
胖妇人家里以杀猪为生,多年来纵横市井,没吃过亏,一听孙儿哭诉,哪里还能忍得了。
当即抄起杀猪刀,带着孙儿和箱子就杀去了市集。
世人从来不缺胆子大的,冬日本就清闲,鸟雀都没一只,最缺的就是热闹了。
于是,胖妇人拎着杀猪刀一出现,人群就轰然散开,替她让了一条路,然后又极默契的尾随在后,一脸的兴致勃勃。
昨日卖草编的人今日生意也是不错,这会儿正好空闲,正要数数荷包里的银钱,结果被妇人赶到,一脚就把所有剩下的草编都踹翻了。
“你干什么?要抢劫杀人啊?”
卖草编的人急了,这些草编在他眼里可都是钱啊,孔方兄实在有些大,挡了他的眼,也就没看见妇人手里的杀猪刀。
妇人每次拎着杀猪刀出现,不是吓得街坊邻里抱头鼠窜,自觉今日受了轻视,哪里还忍得住,“该死的骗子,居然敢骗老娘的银子,今日不剥了你的皮,以后什么阿猫阿狗都要欺负到老娘头上!”
她说着话儿,就举了杀猪刀扎了上去。
麦草编的人这会儿总算把眼睛从草编上挪过来了,结果雪亮的尖刀,吓得他脊背寒凉,撒腿就跑,“杀人了,杀人了!抢劫了,救命啊!”
胖妇人自然是紧追不放,两人一前一后跑去哪里,那里就空了一片。行人躲避不及,不是踩翻了菜摊子,就是踢飞了鸡笼,一时间,惹得整个集市大乱。
有人也怕真出了人命官司,赶紧跑去报了案,两个官差闻讯赶来。
卖草编的人直接抱了差役的大腿,高声喊着,“大人,救命啊,有人要杀我抢银钱啊!”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91章 刘氏回村
那妇人正好也撵到跟前,听得这里,就气喘吁吁骂道,“放屁…明明是他卖假货,骗我的银子!”
妇人到底也没被恼怒冲昏了头脑,一边说一边藏起了杀猪刀。
这两个差役平时常在这里走动,同妇人也是熟识,不愿她走一趟衙门,少不得上下打点破费,眼见她又如此乖觉,收了凶器,于是就道,“你们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谁赶紧说明白前因后果,否则就带你们会衙门审问!”
妇人不愿被抢先,她嘴皮也是麻利,竹筒倒豆子,稀里哗啦,说的唾沫横飞,把这人如何打了灾民的名义卖草编,她如何受骗害孙儿被嘲笑都说了一遍。
末了,她跳脚大骂道,“两位差爷,你们想想那可是五百文啊,够买二十斤肉还能搭几根肉骨头呢。若不是想帮灾民一把,谁舍得拿出来买个破草箱子啊!这人行骗,居然骗到咱们城西这里来了,我不吓唬他一顿,他还以为咱们城西的乡亲好欺负呢。”
她倒也不笨,话里话外捎带上所有人,果然,看热闹的众人都是帮腔,“这人实在可恶,打着林家村那边的草编名头,跑来骗人来了。我家隔壁的嫂子还买了一个针线筐呢,一会儿回去,我可得提醒人家一声。”
“就是,当我们城西的乡亲好欺负呢,他怎么没去城南城东啊。”
众人七嘴八舌,眼见就有群起而攻之的模样,那买草编的人也害怕了,壮着胆子嚷道,“我…我从来也没说,我是林家村那边来的啊。但我也是南边逃灾的灾民,手艺都是自小学的,我没骗人,是你们自己想一出是一出,跟我没干系!”
会草编,而且不是来自林家村?
众人脑子里几乎转了一圈儿,立刻就猜出这人是先前离开林家进城的灾民,于是所有人神色里都露出了三分鄙夷。
林家开了便宜坊,在城西本就名声极好,日子久了也就被城西众人当做了其中的一员。
先前,林家收拢灾民,城西的乡亲还没捐旧衣旧被褥呢,提起这事,也是纷纷竖大拇指。毕竟都是穷苦人,谁不希望艰难得时候有人能帮一把。将心比心,有林家在,说不定他们某日落难了,林家也会伸出援手呢。
结果,前些日子听说有灾民离开林家,私底下大伙就都忍不住骂几句,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总是不招人喜欢。
没想到,今日居然又碰到这些白眼狼,打着林家的名义卖假货。
有人嘴巴尖刻,开口就骂道,“原来是白眼狼啊,怎么着,先前觉得林家供你们吃住,没把你们伺候好,你们奔城里来了。如今又羡慕人家带着灾民日子过得好,打着旗号也来分点儿好处了?”
“是啊,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实在是让人恶心。”
“这样的人,当初就该让他们冻死在城外,救他们干什么,简直是浪费粮食。”
那卖草编的人被揭了老底,想要反驳又不敢,只能涨红着脸,低着头,心里不知是后悔还是恼怒了。
两个官差心里也是不耻,但他们总要维护城区的安定,于是开口让卖草编的人把妇人的钱退了,这才喝令众人散去。
妇人狠狠唾了一口,这才拿着铜钱,领了孙子扬长而去。留下众人都是摇头,也回去同邻里把这事当新鲜说闲话儿了。
卖草编的人垂头丧气,回到摊子,结果草编已经丢的没剩几个了。他也不敢声张,生怕别人也找来退钱,于是赶紧收拾了一下跑掉了。
几乎是不等晚上,这事儿就在城里传扬开了。
于是买了草编的人家,都赶紧拿出来嗅一嗅,有香味的自然欢喜,没有香味的就大骂不止。
当然,没有香味的还是极少数,找不到人也就自认倒霉了。
林大江一家坐镇便宜坊和木香阁,自然也听说这事儿了。刘氏琢磨着最好同家里说说,于是雇了一辆马爬犁,天黑前赶回了老宅。
老宅里,一家老少正团团围坐,打算吃晚饭呢。
娇娇白日里,被老娘抓去灶间学厨,一时偷懒就寻了砂锅做了个乱炖,其实就是骨汤里添了羊肉片豆腐和蔬菜,没想到味道还不错,晚上就做了两锅,给家里人吃个新鲜。
一见刘氏回来,娇娇第一个就冲了过去,“二婶,你怎么回来了。我都想你了!”
刘氏一把抱了侄女,重重在她脸上亲了一记,笑的合不拢嘴。
“二婶也想你了,今日回来的急,下次把给你做的新袄裙拿回来试试。”
“他二婶,你平日那么忙,别挨累给娇娇做针线了,大莲和他四婶儿也是针线不离手,还没过年,这丫头已经得了好几套新衣衫了。”
冯氏嗔怪的瞪了一眼爱娇的闺女,嘴里同妯娌客套着。
刘氏摆手,笑道,“咱们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怎么也要打扮漂亮儿的。再说我白日忙活,晚上可闲着呢,我还给爹娘,一人做了一套,你和他四婶就别沾手了。家里活计多,你们也累。”
周心秀正帮忙摆了新碗筷,听得这话就笑的温柔,“二嫂快来吃饭。”
他们几个妯娌相处亲近,见面如此热闹,董氏和老爷子看在眼里也是欢喜。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和睦最重要了。
“来,先吃饭,有事吃完饭再说。”
老爷子发了话,众人重新落座,刘氏左边坐了娇娇,右边坐了好久不见的小儿子林贵,两个孩子,这个给她夹菜,那个给她盛饭的,惹得她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待得热热闹闹吃了晚饭,饭桌撤下,刘氏也没同妯娌们客套,她亲手给公婆倒了茶水,然后就把白日里听来的消息说了一遍。
董氏听了,觉得心头痛快,就道,“这些人啊,真是活该。当初要离开地窨子,好似咱们家里留下他们要如何占便宜呢。如今眼见家里带着剩下的人过了好日子,就又眼红了。”
刘氏怕老太太气坏了,赶紧笑道,“暂时也就听说这么一个假冒的,有了今日的事,以后怕是谁也不敢了。我就琢磨着,这事回来同爹说说,家里也防备一下。”
“老二媳妇说的对,明日同赵熊说一声,那些人再过来,还是少接触。”
老爷子点头,把这事应了下来。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92章 嫉恨
林家历来是老爷子当家做主,他既然点了头,那就什么都不用小辈儿们费心了。
刘氏完成了任务,就同家里人说起便宜坊的生意,城西的新鲜事,一时倒也热闹。
夜深了,众人纷纷散去,刘氏许久不回来,想念小儿子,就抱儿子睡在了厢房,夜里娘俩说说话,听得儿子在学堂里做先生,难得的有滋有味,身体长得也壮实,袄裤和棉鞋都暖和,就越发放心了。
第二日,刘氏跟了林保的爬犁回了城,老爷子也把假冒草编一事告诉了赵熊等人,自然是人人都骂不绝口。
这事往小了说,不过是原来的同伴眼红,往大了说就是砸大伙儿的饭碗呢。这是及时发现假冒了,否则传出消息说他们的东西不好,草编再卖不出去,大伙儿别说明年回乡,买房置地,怕是盘缠都成问题。
赵熊当即就保证道,“老爷子放心,我晚上就同大伙儿说,一定不同他们来往。他们当初既然走了,就不是一路人了。如今眼见大伙儿日子好过,又要凑回来,这成什么了。脸皮太厚了!”
老爷子倒不是要众人孤立排挤那些离开的人,只是防备那些人嫉妒之下,铤而走险,再害了这些苦命人。
很多时候,不患寡,患不均。
如今,就是极明显的不均。离开的人日子不好过,留下的人日进斗金。对比之下,难免就会不平,不平就会生事。
当晚,赵熊挨个地窨子都说了一下这事儿,众人比林家想象的还要在意。
第二日,赵熊就带头找到老爷子,请求把以后售卖草编的银钱都暂时由林家保管。待得年后归乡时候一并发放给大伙儿。否则放在手里,容易被人觊觎不说,也忍不住总想花用。这般,暂时存起来,实在是省心很多。
林家倒是欢喜灾民的这份信任,以他们的处境,这些银钱就是所有希望。如今都交给林家,不担心林家私吞或者干脆截留,实在难得。
灾民知道林家同意了,就好似把银钱存进了钱庄,都是安心继续做活计。偶尔闲下来就盼着年后回乡,如何重新开始新生活。
日子就这般,慢慢划了过去,就如同老爷子猜测的那般,城里的灾民还真有回来走动的。
但众人当初就不喜他们离开,如今又存了防备之心,自然也不算热情,于是这些人流连半日,连饭都没有吃到就回去了。
谁也不是傻子,那些人隐约知道一些,为了脸皮,也就不在回来了。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会看眼色的,回来就帮忙干活儿,也不提讨要稻草,或者搬回来的事,只说当初逃难路上的艰辛绝望。
慢慢,居然也让大伙儿有些心软,招待他们吃两块林家得来的点心,或者喝一碗粗茶。偶尔被夸赞羡慕得了财路的时候,也会笑两声,说一说对回乡之后的安排。
而来人多半会替他们欢喜,于是也就隐约恢复了当初的亲近。
这些人里,就有村外救了娇娇的赵三发和刘石头。他们两人原本赌钱赢了几两银子,又不愿做工,就离开了地窨子。结果进城不久,就把兜里的银子都送进了赌坊,顿时日子就艰难了。
两人也算幸运,寻了一个酒楼的后厨,给人家做杂活,一日勉强吃饱肚子,但却被呼喝指使的小狗一样。
两人都是后悔,听得林家这里做草编,走上了发财路。他们也动过心思,打算分一杯羹,但没等动手,就有人被拆穿。
他们也就歇了心思,碰巧两人赌场里转了运,又赢了几两银子,有了赌本。两人就起意跑回地窨子,打算再开小赌场。
他们的算盘是打的精明,琢磨着众人的草编卖了很多银钱,他们鼓动几句,下了场子,那些银钱也就长了腿儿跑到他们的荷包里了。
1...8283848586...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