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问道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莫问初心
龙吉公主一看到那果篮和灵橘后是彻底无语了。
那不是她山里的……野果嘛!
“是么?陆府主这礼还真轻啊。”
龙吉咬牙挤出一丝笑容道。
陆川道:“礼轻情意重。”
龙吉无语的侧身道:“那进来吧!”
陆川边走边看,道:“仙子清修之处果然是个福地,好地方。”
虽然心里对其什么身份一清二楚,但那层窗户纸还是不戳破比较好。
这样至少还可以做朋友。
龙吉道:“还行吧,话说陆府主向来都是大忙人,怎么想起来我这儿了?”
说着两人进入大殿,分主宾坐下。
陆川道:“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你们这的野果,想让我给你引见一下。”
“原来是这样。”
龙吉听完陆川的话说不清有些什么失落的感觉,点头道:“我们这里没人吃,要是他喜欢吃那随时可以来。”
“太好了,多谢道友。”
陆川的袖口探出个小脑袋欢呼道。
龙吉不禁莞尔,原来不是“他”,是“它”啊!
陆川也点头道:“多谢仙子。”
坐了一阵,交谈几句后陆川起身提出告辞,龙吉将其送出门外。
陆川道:“实不相瞒,只因在下知道仙子不食人间烟火,所以那篮果子并不是凡间带来,而是在仙子的这座山中采摘的。”
“原来如此!”
龙吉点头,没想到陆川记得此事,心中舒服了很多,道:“这个我知道。”
陆川微微一笑,道:“此物虽是你所有,你却从没有吃过。”
龙吉道:“那又怎么样?”
“没别的意思。”
陆川微笑道:“只是上次在山中偶然吃过后,觉得很好吃,所以想让你这个主人也尝尝,仅此而已。”
封神问道行 第268章 征西或征南?
陆川驾驭遁光,冲天而起。
来到半空后停下转过身,重复道:“真挺好吃的。”
说完这才驾驭神虹“哧”的一声消失。
龙吉看着他的背影,眉头一挑。
回府后,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果篮,装在里面的是她视作‘野果’的东西。
平常见了她都不会多看一眼,可是现在有人送到她眼前,推荐给她。
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所以哪怕被贬下人间她也没有吃过凡间的任何食物,偶尔也就吃几片花瓣,喝一些露水就足够。
可是……
她看向不给她正视的野果。
外面金黄,灵气氤氲,气味芬芳。
好像的确很好吃啊。
再说了这是自己地盘上的树长得,叫野果倒是有点贬低了,应该叫灵果才是,又不是凡人吃的。
不久后龙吉试探着将一瓣黄澄澄何晶莹剔透的橘瓣送进了口中。
接着眼睛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时光流转,两月时间匆匆而过。
在一如往常的平静中,天气开始渐暖。
春天来了!
也是在这两个月里,人族终于有了铁匠这个职业。
奇士府的工匠完全掌握技艺,更何况府上还有大汉赤阳,没多久东海的工匠便被陆川送回。
两个月来很平静。
不过很多人都也没有闲着。
比如奇士府的铁匠们,他们经过培训后立马开始工作,紧赶慢赶的进行府主交待的任务。
只是十个人,人力实在有限,所以在两个月内他们打造出了五十套铁制战刀和铠甲。
陆川也有一大堆事。
除了偶尔去视察外他还要修炼,他已在炼气境很多年了。
可杨戬在劈山救母时,便有着炼神境的修为,所以他又被拉开了一大步。
修炼是第二个月的事情了。
前一个月,他忙着去凤凰山做客,移植果树蔬菜等回来。
不过后一个月他就不去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对这位天界公主有意思了。
说起来这个也并不奇怪。
龙吉本尊长什么样,这个就不必再多说了,陆川又不眼瞎,漂亮女神谁不喜欢。
注,她可不是人封的女神,而是一位真正的女神,还是天界的公主。
如果这个世界有白富美这种说法的话,那龙吉公主绝对是让所有白富美都要绝望的一个。
可是这样的好妹子,陆川却不敢有非分之……
咳咳,当然想一想还是敢的,但是却不敢有别的心思,只能做朋友。
至于原因么,便是勾搭天庭的女神绝没什么好下场。
这点杨戬他爹已经证明了,唉!
想想云华仙子还只是玉帝的妹妹,他老公和大儿子就被杀了。
要是换成他的亲女儿那玉帝知道了不得当场炸啊!
撩妹有风险,下手需谨慎。
神是不可以动情成亲的。
这是天条天律,神圣不可触犯,另外也有云华仙子的例子在前。
可见天庭对于这种事完全就是零容忍的态度。
所以现在陆川非常搞不懂了。
那龙吉公主作为神,以后怎么会莫名其妙多出一段姻缘,便宜了一个手下败将的小白脸洪锦呢?
他是搞不懂,但换成他敢打其主意,保证不用多久就有天庭的人找上门弄他。
龙吉是被贬下凡了不假,但不代表没人看着监管。
总之,龙吉对他来说是可望不可及,所以他也就不必想太多了,免得坏了心境,耽搁了修炼。
另外龙吉是神,天庭宣扬的时候也说神无欲无私。
虽不知道龙吉为何被贬下凡,但总归不是想和人谈恋爱就是了。
……
二月十八,晴。
早春已过,此时正是快到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候,带着花香的春风轻柔吹过大地。
陆川进了趟王宫,接着,帝辛秘密驾临到了奇士府。
帝辛一来,就被陆川请入了炼铁作坊。
里面当然已经暂时停工,铁匠们难得有了半天的休息时间,当然,不能出府。
作坊中,只剩下少数的几个人。
最后帝辛看到了两个木人,一个身上穿着青色铠甲,两个穿着另外一种没见过的铠甲。
“这是……”
帝辛惊奇的快步上前看着那些铠甲。
陆川施身一礼,道:“恭喜大王,我人族已掌握冶铁炼铁之术了。”
“铁?”
帝辛回头惊异的看向陆川。
人族不是没有铁,只是不会冶炼制造,有的是天然的陨铁,价值极为昂贵。
陆川认真的点了点头。
帝辛惊喜道:“我们人自己研究出来的?”
陆川摇头道:“从东海龙族引入的,为此臣斗胆和东海龙王做了个交换。”
帝辛道:“什么交换?”
陆川认真道:“人族的友情,或者说我们大商的友情。”
帝辛听完后若有所思,又笑道:“没想到他对我们大商倒是有信心……”
陆川说道:“本来没有的,微臣和他聊了好几次就有了。”
帝辛一愣,扭过头愕然的看向陆川,忽然仰起头大笑了起来。
“这又是大功一件。”
陆川道:“属下不敢居功,如今铁制铠甲战刀已经造成,大王请看。”
说完一个府卫拿铁刀斩在青铜甲上,一刀下去不仅兵甲被斩开个口子,刀还切进了木人。
用青铜刀砍铁甲,‘当’的一声响后刀被崩出了口子,铁甲之上只留下一道划痕。
“好!”
帝辛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战场上虽说有武道高手,但最多的还是普通士兵。
这样的铠甲和战刀,若搭配在普通人身上,可想而知战斗力提升多高。
陆川道:“现在臣可以将那批铁匠交给大王了。”
交出那批铁匠,意味着将打造兵器、以及炼铁技术一并交给大商。
大商的军队穿着青铜兵甲,那自然有制作的地方。
现在大商要比所有诸侯国更先一步,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了。
帝辛道:“陆卿这是大功一件。”
陆川道:“为大商效力是臣的本分。”
这一天,忙活了大半年的炼铁工坊一下子变得人去楼空,陆川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三天后闻太师在早朝时,启奏了一件事。
南征!
这是已经和陆川商议好的,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不过对此,既有一些官员表示赞成,说叛臣猖獗,大逆不道,早该如此。
当然也有人反对,说一旦打仗,必将劳民伤财。
接着,双方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到了最后都没有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帝辛对此没有表态,只是说明日再论。
实际上,忍耐了这许多年后他也早有征讨之意,只是和闻太师的意见不同。
他想讨伐镇压的是西岐。
因为当年申公豹说过,凤鸣岐山,明主已生,天命归周,亡商也必周!
这西岐才是他的心头大患。
征西或者征南,这是一个需要他做决断的事。
封神问道行 第269章 老实好欺负
“太师上奏南征完之事,群臣议论,但大王没有下决定?”
奇士府中,当陆川听到来人的禀报后点点头:“行,本府知道了。”
那人转身退了出去。
“没有下决定?”
陆川沉吟起来,“莫非大王是不想打南鄂而是想攻西岐?”
丁策道:“有可能。”
陆川转头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了:“差点忘了,丁策你也是位高明之士,那不妨说说。”
此人的确如郭宸所言,胸藏兵法韬略,有着治世之才。
只是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科举制,现在的官位的制度都是世官制。
何谓世官?
世代为官,不仅爵位,连官位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
这样给了贵族和官吏以充分共享政权,世世代代做官做贵族的机会,保证了他们代代矢志效忠王朝。
这就是世官制发挥的作用。
比如他陆川,现在是大商的中大夫,以后他若是有儿子,那就算没什么本事也能做中大夫。
在这样的制度下,能做官的自然都是贵族子弟。
平民阶层中,真正能有机会见到大人物,怀才所遇的人实在太少。
不仅是大商,还有其它诸侯国都用的是这种制度,文官和武将官职都是如此。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这里毕竟是很遥远的先秦时代,就算是神魔版的,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出现更完善的制度。
至于推出新的制度……
陆川是没想过的。
虽然他知道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很多先进的制度,但你也不看看现在大商的处境。
内忧算是解决了,可是外患一大堆。
那些科举等先进的选官制度一出,损害的是贵族阶层的利益。
现在朝堂上几乎都是贵族,他要是真提出这个,只怕他第二天就能被贵族官员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如果帝辛这么做,那才真的是作死,不用外人反首先他手下人就不干了。
“大人过奖了。”
丁策道:“如今三大诸侯竖起反旗,明面上虽然东鲁最强大,实则西岐的危险最大。”
“哦?”
陆川笑道:“为什么?”
“原因有四。”
丁策道:“第一,上有仁君,第二,中有能人辅佐,第三,下有民心依附,第四,贤名在外。”
陆川满意道“不错,一语中的。”
丁策没说错,想那姬昌经营了一辈子的名声,甚至被百姓称之为圣人,可想而知他名声有多好。
圣人,以前只有对人族做出巨大功绩的人才能得此称呼,如燧皇、有巢氏、伏羲、神农、仓颉等等。
姬昌最大的功绩在于,将凡人难懂的先天八卦,演算为凡人可学的后天八卦而已。
只是对于他的圣人名头,咳咳,陆川还是有点儿看法的。
比如他在明知道肉饼是亲儿子伯邑考的肉所做,他还能吃得下去。
这个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虎毒都还不食子呢。
但这位姬圣人……
也许可以说他不吃就会死,吃也是为了活下去吧!
八卦涉及演算,一般人是真看不懂。
姬昌是连先天八卦这样的东西,都能演算为后天八卦的六十四卦的牛人,最擅长的自然是个算字。
他经营西岐的同时还有名声,当然,还在付诸于实际行动,对百姓很好。
现在他将经营了一辈子的西岐,还有名声,人心所向,这些都留给了姬发。
另外还有姜子牙辅佐,这的确是一个危险性最高的对手。
丁策想了想,问道:“那府主觉得大王会选哪个?”
陆川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道:“西岐!”
丁策分析的不错。
几乎把一切都分析到位了,但他终究是个凡人,眼界有限,所以不知道令帝辛真正决意征西的一点。
天命!
这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在这个神魔都有的世界,人们自然很相信命运。
不过现在天命到了西岐那边。
不然没有天命的话,西岐和南鄂、东鲁的区别真的不大
帝辛知道了此事。
大商能得天下,天命所归,现在西岐和姬发是‘天命所归’了,岂不是……
因此他一定会选择最先除掉西岐这个心头大患。
……
的确如陆川所料。
虽然现在有三路大诸侯竖反旗,很多路小诸侯呐喊。
但帝辛的心患的确是西岐。
下朝后帝辛一人在龙德殿思索了很久,最后有了决定。
征西!
既然说西岐是天命所归,那他便先击碎了所谓的天命再说。
不然的话,南鄂、东鲁的实力不弱。
作为大诸侯,东鲁地处东边富庶之地,盐资源丰富,兵力多达四十万,几乎可与朝歌抗衡。
南鄂是比较弱不假,但这个弱是相对于四大诸侯而言的。
对于那些只有数万兵马的小诸侯而言,那也是惹不起的庞然大物。
若是打南鄂,就算打下来也必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再和一路大诸侯打仗不现实。
因此,不如在此强盛之时,倾全力把西岐这个地方打下来了再说。
只要平定了西岐,那所谓的什么天命也就自破。
到时再休养生息几年也无妨,他虽然年近五十,但修成武道巅峰后将近三百年的寿元,等得起。
另外他的雄心可不止是这些诸侯国。
还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蛮夷部族,十分野蛮凶残,也十分凶悍,不时进犯,劫掠女人和牲畜。
那是他以后的目标。
……
在大商要动起来的时候,西岐有人也坐不住了。
“又暖和了啊……”
姜子牙放下手中的书简,来到屋外,晒着暖洋洋的温暖阳光道。
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日光最好。
院中武吉还是练武,使的是一根长枪。
这些年,他日夜勤修苦练,再加上武道上有些天赋,故而进境极快,已到武道二重的五极境。
“师父怎么出来了?”
看到姜子牙出来,武吉停枪笑道。
姜子牙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笑道:“坐不住喽,而且坐不住的人可不止为师一个。”
说罢,他往东方深深看了一眼。
西岐往东便是大商。
姜子牙道:“准备一下,我们去找主公。”
西伯侯府。
姬发也和帝辛一样,在处理奏简,只是相对而言要少很多罢了。
姬发看起来非常的年轻英俊,就像一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年纪也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岁。
可实际上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说起来他和帝辛同辈,他父亲姬昌和帝乙是同辈。
帝乙还曾将帝辛的姑姑嫁给了他父亲,只是已经早亡。
姜子牙来了。
进来的第一句便是:“主公,开春了,我们要防御大殿,作好交战准备了。”
“交战?”
姬发闻言放下手中的奏简,叹了口气后轻声道:“大商还是要第一个冲我们来吗?”
为避免大商第一个就征伐他们西岐,他便只竖反旗,没同意姜子牙让他自立为王的意见。
他觉得西岐和大商打,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而已。
倒是尽管消耗了很多大商的国力,但那时只怕他们西岐也好不到哪去。
这样会在群雄逐鹿中失去竞争王位的资格和实力。
只是没想到,这帝辛还是盯上了他们。
这就让姬发有点想不通,甚至小郁闷了。
你看东鲁、南鄂两边都反了,还蹦跶了那么多年,天天嚷着要打到朝歌。
可你帝辛偏偏不管。
我们西岐很够意思了吧,只是竖起一杆反旗而已,也没说要打到朝歌这样狂妄大逆不道的话,可你却偏偏挑上我们。
合着你就看我们老实好欺负是吧?
姜子牙颔首道:“十之八九。”
还是那句话,有些事凡人接触不到。
封神问道行 第270章 没有利益冲突
“既如此……”
姬发轻轻叹息一声,下一刻抬起头,目光炽盛道:“那便战吧,只是白白便宜了南鄂东鲁和另外那些家伙。”
姜子牙上前施了一礼,道:“所以老臣来此献计,希望主公派人出使南鄂、东鲁、九州等地,联合天下群雄共抗暴商。”
“亚父好主意,若真能如此,那我们西岐损失可降到最低。”
姬发大喜之余,又有些迟疑的道:“只是亚父,那南鄂、东鲁等窥视王位多年,和我们算是对手,他们会和我们联手吗?”
他们西周要是与商打起来,受益的既不会是周,更不会是商,而是想染指天下,实力强劲的大诸侯。
当今天下的人族人族势力分布中,要说最大的自然当属殷商了。
其次是四大诸侯国。
第三是九州国。
正是禹王所划分之九州,实力比起四大诸侯也弱的不是太多。
当今国丈苏护便是九州之一的冀州候。
另外‘盘庚迁殷’定都朝歌,而此城又在九州最中心的豫州境内,所以这豫州在殷商统治范围内。
其余八州便如冀州一般,有诸侯坐镇治理了。
这便是中原人族最大的几股势力划分。
此外天下八百诸侯,有大有小,在偏远之地还有几路土皇帝一般的诸侯,实力也相对不弱。
比如当年北海的袁福通,东海的平灵侯……
这也是帝辛当初接手王位时所面对的群狼环伺局面。
当年帝辛那个气啊,甚至有天半夜他跑到祖宗庙里骂了大半晚。
真坑啊!
那时的殷商用四个字形容,外强中干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要不然他爹帝乙也不会这边忙着把妹妹嫁给姬昌,另一边给他和东鲁联姻。
后来袁福通跳了出来。
也是为了那次征讨,他几乎把当时的大商给掏虚了。
可不打又不行,否则被人看出殷商真正的虚实后全都扑上来更早完蛋。
不然以闻太师的能耐,要手下都是精兵猛将的话,袁福通虽然实力不算弱,但岂会需要七年那么久?
有人造反,大商二话不说直接出兵的这一手也把各大诸侯镇住了。
这大商好像……不虚啊!
要是真虚了的话岂会二话不说,这么牛逼轰轰的出兵征讨袁福通?
于是他们便老实了一些日子。
再后来,帝辛将四大诸侯一起骗到朝歌后杀两个,关一个,收服一个。
这一回彻底把诸侯们给吓破胆了。
连四大诸侯都敢杀,确定了,这是真的没虚啊。
牛逼牛逼,惹不起惹不起。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时的大商是真的很虚了。
四大诸侯名义为朝贺纳贡而来,实际上是为了探清虚实而来。
也是他们知道了虚实,帝辛才不得不冒着他们的人攻商的风险给处决了。
那后面东鲁南鄂启兵造反的时候为什么帝辛不派人平定呢?
不是不派,实在是没兵可派啊。
闻太师去北海带走了大半人马,再派的话那帝都守不守了。
好在游魂关的韩荣和三山关的邓九公这两员老将很给力,坚持了下来。
有功,大功!
不然殷商早完蛋了。
二十多年后,大商缓过来了,接下来就像老虎疗好伤就要出山了。
只是东鲁、南鄂两边从当年开始造反了十多年了,已经回不了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