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大冒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江海横流
杨行舟道“等天下平定之后,这皇帝谁爱当谁当,当皇帝还不如当乞丐自在”
洪七公笑道“杨教主,你要是这么说的话,老叫花子跟你的位置换一换,你乐意不乐意”
杨行舟一脸鄙视“你想当皇帝啊你先把自己拾掇干净再说我把皇帝的位置给你,你便能当的好么七公,当皇帝跟当大侠可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你领导丐帮可以,治理国家却差远了你当一个地保都当不了”
洪七公大怒“丐帮几万弟子都被我治理的井井有条,我现在连地保都当不了你小子也太小看人”
杨行舟道“一群废物乞丐,不事生产,散漫无度,管理他们轻松的很,可是治理地方却不一样,七公,我劝你返回中原之后,好好治理一下你们丐帮中人,我估摸着用不了十年,天下乞丐将会大大的减少,若是人人有饭吃,有田种,你们丐帮竟然还存在的话,嘿嘿,我会第一时间灭了你们丐帮,省的你们闹事”
洪七公大声叫好“好,我就等着这一天天下没有乞丐,那才是我们丐帮最大的心愿若是人人都能吃饱,又有几个愿意乞讨为生”
杨行舟笑道“便是国家再好,也少不了流浪汉,那里都有好吃懒做之辈,乞丐是怎么也清除不尽的。但是日后只要有手有脚四肢及安全的乞丐,我会号召天下百姓,不能给他们任何钱财。乞讨是可以,但只能要饭,不能要钱”
洪七公道“当今天下能要一口吃的就不错了,谁还能要钱啊要钱也得有人给啊”
杨行舟摇头道“七公,只要你活得久,你应该能看到不要饭只要钱的乞丐,到那时,我希望丐帮还是现在的丐帮,而不是变了味的江湖恶势力”
洪七公道“我丐帮弟子仁义为先,怎么会成为恶势力如果真的变了味,江湖同道也不会放过我们”
杨行舟道“七公,咱们做个约定,若是日后丐帮弟子慢慢的变成了毒瘤,那就别怪朝廷不客气,直接进行围剿,杀光作恶之辈,不会给你们留一点情面”
洪七公道“若是丐帮弟子真的作恶,不用朝廷出手,我们自己也能清理门户”
杨行舟抬起手掌,道“君子一言”
洪七公道“快马一鞭”
啪啪啪
两人手掌向击,当着众人的面,将丐帮以后的命运给定了下来。
有这些见证,到时候杨行舟想要灭掉丐帮,那可要容易多了。
杨行舟前世最烦的几种人中,其中就有那些满天下要钱的假乞丐,有些乞丐故意偷小孩,然后将小孩装进瓮中,使其无法生长,从而变成畸形,还有的直接打断手脚,故意使其残疾,以方便在乞讨之时获取同情,种种残忍手段不一而足,便是在洪七公统领下的丐帮,也不乏作恶之辈。
他这次与洪七公三击掌,这丐帮存在世间的时日已然不多。
第二百二十三章 开国大典,天下初定
对杨行舟来说,丐帮一群要饭的,真没什么大用,拎出来当夜壶都有点不合手,可偏偏这丐帮还是尘世第一大帮,对朝廷的威胁也最大,杨行舟在登基之后,最不能放过的便是丐帮这样的帮派。
至于少林、全真等门派,反倒因为是出家人居多,对王权影响不大,倒是可以容忍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
洪七公现在已经不是丐帮帮主,鲁有脚这个丐帮帮主有点废物,最近几年在明教的宣传之下,很多有骨气的热血乞丐都加入了明教之中,建立功勋,剩下的乞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庸碌之辈,在地方上名声一般都不怎么好。
这一次洪七公与杨行舟击掌盟誓之后,不用杨行舟动手,他自己都会把丐帮主动清理一番,洪七公又不傻,杨行舟对丐帮的忌惮与杀心他自然能感觉的出来,为了丐帮的传承着想,他也会将丐帮重新肃清一下,不给杨行舟出手的机会,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中秋赏月之后,杨行舟便与众人一起赶赴中原,只有杨过与黄蓉、郭芙留在了昆仑山光明顶。
杨过此时已经是明教的少教主,杨行舟走后,便由他坐镇光明顶,统帅西域的明教弟子,打探蒙古的消息,暗中壮大实力。
而黄蓉则留在光明顶上照料怀孕的郭芙,等着自己外孙的出生,杨行舟深明医理,为郭芙把脉之后,便知道郭芙怀的是男孩,因此孩子还未出生,黄蓉便知道了这是自己的外孙,当下留在光明顶上悉心照料,只等孩子出生。
且说杨行舟返回中原之后,径直来到金陵城,此时金陵城已经被明教弟子攻克,杨行舟准备暂时定都金陵,在金陵城中称帝,之后打下燕云十六州,再考虑重建都城事情,现阶段还是将一帮文武班子定下之后,将南方稳定下来,再商议北伐之事。
郭靖等人来到金陵之后,只见百姓面貌与以往大不相同,问了一下各地百姓,发现各地村镇的农民都被分了土地,便是有的人家还被分了牲畜,一个个喜气洋洋,眉开眼笑,只是有些地主士绅损失极大,家中钱财全都被散尽,好在只要不是作恶之辈,倒是没有性命之忧,偶有官府中人欺压地主,但很快就会各地纠察抓起来砍头。
建国之初,一切从严,但凡作恶之辈,几乎全都杀头处理,刚组建的官府根本没能力也没耐心在监狱中养活那么多人。
“他真的做到了让百姓人人耕其田”
郭靖一路前行,看到百姓的现状之后,震撼之前溢于言表,对黄药师道“岳父,杨兄这般举动,可是了不起的大手笔啊”
黄药师一声冷哼,道“王田制篡汉王莽也做过这种事情,结果呢在位十四年,便即灭亡。我倒要看看,这杨行舟的明朝,能存在多少年”
昔日王莽篡位,推行土地国有,恢复井田制,奖励耕种,分给天下百姓土地,使得人人有田地可种,限定男丁八口以下家庭,占有的田地不能够超过九百亩,只是有些事情太过偏激,激起“民愤”,各路“义军”征讨不断,导致功败垂成,十四年而斩。
郭靖虽然这些年来读过不少书,但对王莽的事情却不怎么熟悉,只知道几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听黄药师如此说,惊讶道“原来王莽这个窃国贼也做过这种事情”
黄药师哼道“窃国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什么叫窃国贼自古成王败寇,国家神器,哪有什么窃不窃只有夺不夺”
他说到这里,眼中露出无尽的好奇之色“我倒要看看,杨行舟这小子怎么处理各地地主乡绅他现在分了他们的田地,嘿嘿,这些人怎么还能真心实意帮他治理地方”
自古皇权不下乡,县城以下都是乡绅自治,杨行舟这一次将天下士绅彻底得罪,天知道这些士子还会不会诚心帮他。黄药师好奇的就是,杨行舟这般大刀阔斧的将地主乡绅一锅给端了,他到底能不能撑得住这些乡绅的反击。
旁边的洪七公说道“地主乡绅现在还有什么地主乡绅都他妈成了苦哈哈啦这些地主的钱财,都被收缴啦便是明教中身居高位之人,家中田地也被均分,钱财也被散尽,谁也不敢与众不同。有几个将军不服,早就被杨行舟那小子杀掉了。”
黄药师一脸钦佩“这可真狠啊历代王朝,开国帝王,从来没有一个像他出手这么狠的人,士大夫他也杀,地主乡绅他也杀,嘿嘿,真有他的”
有宋一朝,少有杀士大夫的事情发生,因此文风极盛,文人大胆,敢抨击时政,便是皇帝想要杀大臣,也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就连范仲淹都说过这种话“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徳之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他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也”
由此可见官官相护,历代王朝尽皆如此,所有官员都在维护他们整个阶层的利益不容侵犯,即便是皇帝也难以撼动,这么长时间以来,“不杀士大夫”已经成了宋朝人的共识,似乎约定俗成一般,成了默认的东西。
现在杨行舟却是丝毫不给这些所谓的士子乡绅面子,行凶作恶者当杀则杀,毫不留情,根本就不把这些士大夫当成一回事,这令黄药师十分不解。
见黄药师疑惑,郭靖道“杨兄之前曾给我说过一件事,他说咱们中原大地,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当官的。只要开科取士,用不几年,就能驯化出一批官员来,况且宋国境内国土狭小,短时间内官员任免肯定够用,几年后,新的官员也差不多长成,足以治理地方。”
黄药师愣了愣,道“他竟然这么说倒是有点意思”
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杨行舟选择了在这一天举行开国大典,中原各地名士尽数前来,便是金轮法王也带着徒弟达尔巴前来参与此次盛会,此时的金轮法王已经辞去了蒙古国师的位置,潜心修行,这次杨行舟建国,特意给他发了帖子,他还真的前来参加了,可见他对杨行舟的手段极为信服,认为杨行舟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因此不敢不给面子。
这一次天下五绝高手几乎全都前来观礼,僧俗都有,便是少林、全真都有门人参与,等到了典礼开始后,杨行舟特意举行了一次大阅兵。
他这种阅兵完全是模仿了现代社会的阅兵仪式,又加上这些有资格被选中参与阅兵的官兵一个个都是高手,最次也将龙象般若功修行到第三层,因此当他们身穿铁甲步伐整齐的在城门前经过时,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杨行舟骑在赤焰火龙驹之上,手持铁枪,与沿途的官兵互相对答,气势之盛,开千古之未有。
黄药师等人一开始从未在杨行舟身上感受到属于帝王的那种威严之气,可是当杨行舟阅兵时,众人才蓦然心惊,这才发现杨行舟威严深藏,只有在不经意间才流露出极度的不可违逆的威风来。
对于初次见到这种千万人如同一体的阅兵队伍的人来说,心中震撼之大,简直难以形容,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一个个精神抖擞,喊口号时,声震全城,肃杀之气,犹如实质。
“竟然有如此精兵”
郭靖在城头上看着一队队精兵从前方大路上缓缓路过,眼睛越睁越大,喃喃道“便是岳爷爷重生,他的岳家军也未必有这般齐整啊”
尤其当一门门火炮,一对对手持火铳的官兵经过时,欢呼声更大,沿途百姓不住鼓掌叫好,郭靖此时已经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见这么多的火炮被推了过来,心中越发的惊骇“有这么多的火炮在手,日后行军打仗,那还用得着弓箭刀枪”
在看到这些火炮之后,郭靖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蒙古铁骑虽然厉害,但是中原官兵有火炮火铳抵抗,在双方交战时,已经不再是永远处于下风的状态了,杨行舟说的几年后便要反攻蒙古,确实不是一句大话,而让自己当元帅征讨蒙古的事情,自然也是不虚。
这场开国大阅兵,被黄药师以丹青妙笔画了下来,一共画了九幅图,将杨行舟阅兵的情形,以及参与这次阅兵的五绝高手等人,全都画在其中,只是少了杨过夫妇与黄蓉。
这九幅画后来成了大明的绝世珍宝,五百之后,竟然还有人在画轴中得到了黄药师藏在画轴中的一门桃花岛的绝世武学,轰动了整个天下,而“太祖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神圣大皇帝杨行舟”更是被后世众人津津乐道,演变成了千百种故事流传到整个星球。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传奇
重阳节开国大典,杨行舟为了装门面,特意让已经归顺了明教的波斯使者达布冒充波斯国的使节,再从别的地方抓了几个外国人当做别的国家的使臣,勉强做了一个万国来朝的样子,这才算是圆满。
后世一些史学家在研究开国之时的事情时,都感好笑,天下间像杨行舟这样,连开国这么糊弄的皇帝,古今少见,恐怕也只有神圣天子大皇帝杨行舟才敢这么玩。
杨行舟开国之后,任命郭靖为陆军大元帅,提拔贤能,让贾似道戴罪立功,协助治理国家,让陆无双和洪凌波也进入军队,组成女子医护队,负责包扎治疗官兵伤势,也给了她们一个将军的头衔,掌握实权。
在杨行舟之前,虽然也有女子为兵的记载,但是像杨行舟这样全方面放开女子束缚,让女子也参与到行政体系和军队上来的情形,却是开千古之未有,在这个朝代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宋朝经济发达,杨行舟鼓励农桑的同时,也鼓励商业和百工之业,海上商业十分发达,很多军费开支都是从商业中获取而来,杨行舟自己名下就有大宋最大的几家商号。
一开始参军或者参加工作的都是贫家女子,一些士子不住发文攻击嘲讽,可是眼看着这些贫家女子会干活,能挣钱,有些女子还真的当了官员,处理地方事务,在家中地位提高的很快,一些文人酸儒就有点坐不住了,暗中指使家中妻子前去寻找工作,自己却依旧在报纸上大肆抨击女子失德,有伤风化。
可是天下间谁都不傻,这番言论傻老百姓可能会相信,读书识字的人,心眼儿都灵,自然不会信这一套,用不几年,去工厂做工的女子便多了起来,谁也别笑话谁。
因为大力发展科技,发展贸易,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大明境内便已经完全超过了昔日赵昀在位时的境况,百姓风貌也与旧时大不相同,一个个斗志昂扬,不复昔日酸儒状态下的软弱。
十年之后,杨行舟开始发动北伐战争,一路北上,顺利打到大名府,收回幽云十六州,之后打到西夏,将被蒙古军人残害西夏人解救出来,西夏皇族子嗣对杨行舟感恩戴德,想要大明神兵帮他们复国,有几个儒生也建议杨行舟行圣人之道,为这可怜的西夏皇族重新立国,彰显中原皇帝气度。
杨行舟见这些儒生如此富有同情心,大为赞叹,第二天便将这些儒生打发到军队之中担任先锋队报道员,让他们记录大战现场的情形,写成军事文学,发到报纸上刊印。
十天后,这些富有同情心的儒生悉数战死,被追认为烈士,成了天下士子儒生的表率,自此之后,儒家公羊学说的大复仇主义复苏,十世之仇尤可报也,再也没有几个不开眼的家伙敢在杨行舟面前胡言乱语。
收回幽云十六州之后,中原大地这才算是封住了北方铁骑侵略的门户,这要是放在以前的帝王身上,打仗打到这里,已经算的上是功德圆满了,重修长城守卫中原便是。
可是杨行舟偏不,他竟然毫不停歇,将中原政务交给侄子杨过打理,自己却是与郭靖一起出兵,御驾亲征,追亡逐北,咬着蒙古大军一直不放,一直打到红海沿岸,这才做了一次修整,便是天竺也被他拿下,废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让之归如大明版图,像是高丽等周边小国也尽数成为大明国土。
杨行舟在位六十年,打仗却打了三十多年,武功之盛,远迈汉唐,在他手中,打下了中原人想都想不到的国土,在他的疆域之中,太阳永远不落,日月交替,而国土不易。
等到杨行舟将这皇帝的位置传给杨过时,杨过都已经垂垂老矣,连孙子都特么几十岁了,而杨行舟却还是模样不变,一如往常。
六十年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跨度,杨行舟前世所在的现代社会,他穿越前的国家,也只是建国七十年而已,而就在七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又积贫积弱变得繁荣昌盛,很多新生代的人都已经完全理解不了以前开国时遇到的艰难险阻,感觉那是极为遥远事情了,可其实也就过去了七八十年而已。
当杨行舟将这个国家传给杨过时,整个国家的政体制度已经接近完善,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也经过了多次修整,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别的帝王都会为自己所在的年代取一个国号,但是杨行舟却懒得起,直接改变历法,让自己登基那一年为公元元年,然后一年年的传递下去,自己是大明一世开国之君,杨过便是二世祖,后面是三世祖等等,依次后延。
他这一套历法霸气无比,以至于当大明将大半个地球都化为版图之后,世界公认的公元纪年,便以杨行舟定下的历法,以他为准。
杨行舟在位六十多年中,有过不少女人,却是一直没有子嗣,文武百官最担心的便是杨行舟的嫔妃忽然生下儿子来,若是真的产子的话,怕是第一个被杨行舟弄死的就是杨过。
好在这种情形没有发生,一直到杨行舟将皇位传给杨过的时候,他也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一儿半女。
一开始所有人都怀疑杨行舟应该是得了一种隐疾,所以才难有子嗣,可是当杨行舟真正离开时,众人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