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中国队长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头文
“这……”
“你的神经很大条啊,球员一般都不敢这么罚。不得不说,你有一颗大心脏。”
“只是一个点球。”
“仅此而已。”
……
很多足球名宿都出来热议这个点球,连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都跳了出来。
他在接受国家电视台的采访时严肃地说:
“我看了这场比赛,看到了这个进球。”
“毫无疑问,我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就像心里头突然被刺了一下。要知道因为这个点球,我当年甚至于没能站在点球点前。”
“可我必须得承认,那是个伟大的点球,今天的这个点球,显然是在致敬。”
“郑确实不错,他在德甲有着美好的未来。”
“那么拜仁慕尼黑有没有对他产生兴趣?”电视台记者干脆八卦起来。
“呵呵,这个得问希斯菲尔德,他才是拜仁慕尼黑的主教练。”贝肯鲍尔笑笑,然后补充道,“但我认为他的年纪还小,还不适合在豪门打比赛,他应该再锻炼一两年。包括代斯勒、施耐德这些球员,他们都需要更多的上场时间来提升自己,然后下一步才应该考虑豪门。”
贝肯鲍尔的意思很明显,郑志他们还应该继续历练,加盟豪门的时机还没有到,拜仁慕尼黑是暂时不会考虑的。
“那他有加盟拜仁的实力吗?”
“毫无疑问,如果他继续这样的出色表现,他以后肯定会在豪门效力。”
“一个好球员,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仅仅只有一个赛季是不行的,特别是在拜仁慕尼黑这样的俱乐部,竞争压力大,哪怕一两场表现不好,可能就会长期坐在替补席上。”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购买球员不会像其他俱乐部那样轻易就出手,我们至少要考察一到两个赛季才会做作出决定的原因。”
“那么现在拜仁慕尼黑的目标是?是否已经看上了其他俱乐部的一些球员?”
“呵,我说了,这些问题都是希斯菲尔德考虑的,不是我。”
“不过我们今年目标是在南美,不是德国或者欧洲。”
老奸巨猾的贝肯鲍尔不可能说真话的,打死都没说拜仁看上了德甲的哪些球员,还把话题转移到了南美上面……
次日,郑志几乎上了所有体育媒体的头条,都是那个勺子点球太引人注目了。
《图片报》用漫画展示了郑志的勺子点球——一个让德国球迷心碎的勺子点球,回忆起1976那一年,我们的记忆只剩下这个点球和满满的痛苦。而这一次,打进勺子点球的依旧不是德国人,他是中国人。
《法兰克福汇报》——这就是法兰克福球迷高兴的原因,郑志用一个勺子点球在欧洲的心脏轻快跳动着,他又一次主导了球队的胜利,哪怕是梅开二度的克洛泽也没有郑志的表现高光。
《踢球者》又一次给了郑志1分——又一场完美无缺的比赛,勺子点球就是皇冠上的最闪亮的明珠。代斯勒的表现虽然也很优秀,但是郑志带领球队从0:2到4:2逆转,这说明代斯勒距离郑志还是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代斯勒不是不够优秀,只是郑志更加优秀。
代斯勒同样拿到了不错的分数,1.5分虽然不完美,但也是门兴格拉德巴赫队的最高分了。
另外,克洛泽也拿到了1.5分,《踢球者》的评语是——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前锋,就像他的空翻一样光芒万丈,闪耀全场,4场4球,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据,也许赛季结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德国又出现了一名强力空霸?





我,中国队长 第二五二章 都要向郑志学习一下(求月票)
“郑,”
“你真的不去?”
“不去。”
周日晚,克洛泽经过郑志的家门口,再三邀请郑志去看蝎子乐队的演唱会,可郑志还是没答应。其实他并不讨厌蝎子乐队,不想去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
现在的他,只是相貌年轻了,可心灵还是39岁的。看着克洛泽驾着车子远去,郑志重新回到了后院,投入了训练中。
训练是孤独的,可不训练更孤独。
他做不到杨辰那样每天和不同的女孩子约会,也做不到像克洛泽那般深情款款,他甚至于羡慕李伟峰和李银,因为他们的记忆里只有简单的美好,而他的脑海里装着的记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平时这个时候,李伟峰和克洛泽都回来他的后院训练,而李银喜欢拿着笔记本坐在球门旁记录他当天从教练里听来的教学内容。
但今天他们都去看演唱会了。
郑志盯着眼前的球门,突然感叹了一句,“自己其实一点儿都不年轻,”
“他们才是真正的年轻人。”
“很想家人。”
“很想。”
想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们。
他往左低下了头,看向了自己的左肩。
左肩光滑得很,却少了一样东西——纹身。
原来的左肩,上面纹着一颗心的,上面纹有妻子的名字。
现在什么都没有,心里头突然感觉空荡荡的,孤独再次侵袭了他……
“郑志,”
“想什么呢?”
这个时候,吴荻出现了,和他一起出现的还有邵加一,以及严强。
郑志一转身,就笑了。
“呵,”
“试训怎样了?”
他倒是立即关心起了邵加一。
“应该没问题。”
“国安那边好说话。”
“应该可以赶得及。”
严强抢答道。
“恭喜。”
郑志看向邵加一,“好好踢。”
“这么说,德国以后有6个中国球员了。”
郑志、李银、李伟峰、杨辰、周咛、邵加一,比伊朗还要猛,伊朗也有好几名球员在德国,不过数量没有中国的多。再加上李金玉、范志一、孙继海,一共有9名球员在欧洲,可以说是亚洲留洋第一大户了。
经过郑志一提醒,严强也是兴奋起来。
“妈呀,我数了一下,好像有9名球员在欧洲。”
“以后国家队至少占据半壁江山啊。”
“别高兴得太早,”郑志立即泼了一盘冷水。
“在欧洲踢球,不代表就一定可以踢出来,踢不出来,就进不了国家队。”
他又看向了邵加一。
“加一,”
“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什么都不是。”
“在欧洲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不能有丝毫懈怠啊。”
“你看看李伟峰就知道了,他在国内首屈一指,但是在法兰克福,他现在还没有进入大名单里。”
他立即把李伟峰当做典型来教育邵加一。
其实在他的印象里,邵加一的留洋算是成功的,只不过现在才18岁,万一邵加一走偏了怎么办,必要的话,他还是会说的。
吴荻又一脸不敢相信的看向了表弟。年纪最大的就是他,可他还没组织好语言,郑志却一口气全说完了。心中不免嘀咕起来,怪胎……
“对了,今天怎么不见李伟峰他们?”
“他们都去看演唱会了。”
“啊,是蝎子乐队的演唱会!”邵加一的眼睛突然亮了,看得出来,他也是蝎子乐队的歌迷。
“我也买了票。”
“……”梅恩的歌迷可真多啊!郑志无语。
“郑志,你怎么不去?”
吴荻突然问道。
“都是年轻人,可你像个大爷一样天天呆在家里,哪里像年轻人的样子,有时候,还是该玩一玩的,不然生活太无趣了。这是你的青春啊。”
“我真担心你是不是80岁了。”
“前几天你爸妈还给我打电话,问你现在的生活怎样了,有没有谈对象。我一听,立即乐了,我说我表弟如果谈恋爱,估计太阳都要从西边出来了,如果真的谈了,他女朋友的名字一定叫做足球。”
“……”郑志又无语了。
他确实有点儿与众不同。
“加一,你要去演唱会就赶紧吃完饭去,法兰克福的路都堵死了。妈的,就是周末打比赛也没有这么夸张。”
“我现在只想找点东西吃。”吴荻摸了摸肚子,然后钻进了厨房里,不过一看厨房里的饭菜,瞬间失去了胃口。
因为那都是郑志吃的,他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就是李伟峰和李银看到这种食物也没有胃口,他们更喜欢吃正常的中国饭菜。不过郑志一直在给他们科普运动员营养学的知识,现在也开始慢慢改变饮食习惯了。
“加一,你过来尝尝。”
“都要向郑志学习一下。”
“呸,真是难以下咽啊。”虽然营养师是吴荻找来的,可是吴荻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从来不会和郑志吃这些。
“我记得以前在成都时,教练从来没有要求过我们应该怎么吃。国内和国外差别太大了。不一样的环境,早就不一样的人才啊。以前我们都以为吃什么没关系,后来我发现这是极大的错误。”
“就说这营养吧,学问可大了。”
“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肯定没有欧洲人的好,他们从小都是喝牛奶,吃牛肉,而我们吃的是猪肉,什么都吃。肌肉就没别人长得好。说没影响是不可能呢,体质不如他们。”
吴荻一边捣鼓着冰箱,一边哔哔着。
邵加一已经坐在餐桌前,看着不伦不类的白水煮鸡,确实没有任何食欲,不过他还是抓起了一块鸡肉啃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中国球员,都以杨辰和郑志为榜样,他们的成功,激励着大家。
郑志能吃的,自己为什么不能吃?所以邵加一吃得很卖力……
“不难吃吗?”
吴荻转头看着邵加一,惊讶的问道。
“很难吃!”
邵加一如实回答,但又继续啃了起来。
“嗯,”
“这个态度很好。”
“纵然难吃,也得吃下去……”
吴荻认可的点了点头,对邵加一的态度充满了赞赏,从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邵加一绝对可以……




我,中国队长 第二五三章 巨大的中国球员效应(求月票)
《体坛周报》还是把中国球员夸了一遍,在周一早上出版的《体坛周报》里,严强亲自撰写的新闻稿子被放到了头条的位置上面。
——中国足球迎来留洋的春天。
——郑志、杨辰、李银、李伟峰、范志一、孙季海、周咛、邵加一、李金玉,他们就是中国足球的最大希望。
——随着他们在欧洲证明自己,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会踏上欧洲这片土地。
……
不过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更愿意挖掘中国球员给法兰克福俱乐部带来的效益。
他们采访了法兰克福俱乐部主席费舍尔,然后得到了一个可怕的数据。本赛季法兰克福的营收比上个赛季翻了5倍。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球队去年打的是乙级联赛,今年打的是甲级联赛,可更重要的原因是郑志和杨辰的加盟。1999年1月的球衣销售额马上就要出来了,这个数据居然是去年同期的100倍!
100倍,没错,就是这么恐怖。
以前球衣难卖,因为没有知名球员,现在其实也没有,但是现在有中国知名球星,这就够了。
法兰克福成了中国人最喜欢光顾的城市,来到这里都喜欢参观一下法兰克福俱乐部,购买一件中国球员的球衣。
杨辰的球衣卖得最好,这个月已经卖出了2044件,郑志的有1202件,李银498件,李伟峰有221件。
不要小看这些数据,就李伟峰的数据都直接爆掉了很多球员,他就排在俱乐部第四名的位置。
没错,虽然只有221件,但是他排在杨辰、郑志和李银之后,俱乐部的其他球员一个月甚至于连100件球衣都卖不出去。
当然,购买他们球衣的大多数是中国球迷,还有一部分当地球迷,像郑志和杨辰,他们已经征服了法兰克福球迷,已经不仅仅是需要国内球迷支持了。
李银和李伟峰的球衣销量才靠国内球迷支持。
很多媒体和球迷一开始更加倾向于买入中国球员是偏商业性的签约,可半个赛季过后,杨辰和郑志在竞技商业上的两开花,让法兰克福实现了成绩和金钱的双丰收。
《法兰克福汇报》就表示,郑志和杨辰现在已经不只是属于中国人的故事了,他们早已经赢得了当地球迷的喜爱,赢得了球迷的尊重。
《法兰克福汇报》刊登了对法兰克福俱乐部主席费舍尔的专访,费舍尔详细披露了很多东西,引进杨辰和郑志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郑志和杨辰的球衣甚至于在中国都已经卖出了10万件,而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借助中国球员的效应在中国扎根,未来在中国拥有更多的拥趸。
对于中国球员效应,费舍尔表示:“从市场角度来说,中国球员在三个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首先是品牌的知名度,这在中国特别明显,我们的品牌在中国影响力明显增长。哪怕是打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中国球迷希望法兰克福获胜,这在几个月前是无法想象的。”
第二方面是俱乐部球衣以及周边产品销售方面,费舍尔透露:“我们球队有四个明星,在西方他们没有知名度,但他们让我们销售的比例出现了变化,德国国内的销售额从95%下降到10%。这迫使我们对物流体系做出了调整。上个月在李银到来的时候,我们为高需求做了准备,但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期待。比如2天时间我们就不得不又进了一次围巾,拿了250条。我们多卖1000件球衣,不会让我们变富,但世界上会多1000人穿法兰克福的球衣。”
郑志和杨辰究竟为法兰克福卖掉了多少球衣?费舍尔没有隐瞒:“仅仅在中国,我们就卖掉了各10万件的球衣。而之前我们全队一年也就卖3000到4000件球衣。以前卖得最好的球衣号码一个赛季也就500件,那对我们来说就已经不少,可以说很多了。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市场大小,在法兰克福有几十万法兰克福球迷,但在中国可能是几百万。我们计算好的可以卖一年的球衣,结果2个半月就卖光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人数增加。费舍尔透露:“亚洲球迷开始涌入球场。我们注意到对法兰克福比赛的兴趣、门票销售、想来看中国球员的球迷都在增加。每个周末法兰克福都有足球比赛。现在,当我们比赛的时候,吸引球迷更容易了。而在任何国际化宣传活动中,我们都会推出中国球员。”
中国球员的加盟也让法兰克福队获得了赞助商的青睐。费舍尔表示:“随着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像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中影响力获得增长,我们的品牌升值了,成为了一个更受青睐的品牌,很多企业都想借助我们的品牌进入某些市场。我们还借助自己拥有的足球学校或指导的学校来建设品牌。很多品牌开始接近我们,一些品牌甚至认为能和我们合作是中奖了。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期待,法兰克福俱乐部现在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认为我们正在利用这机会。”
费舍尔还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所有这些收入并不仅仅归属于俱乐部,还有球员分成,因为中国球员拥有自己的肖像权:“球衣销售、围巾销售、赞助收入,我们和中国球员一起获得利润。”
费舍尔最后表示,俱乐部有一个在中国扎根的长期目标。“从引进中国球员的第一天,直到他们离开,我们都会为此努力:我们的财富、价值……这远远超出球员的范畴。我想球迷一旦追随法兰克福俱乐部,那这些就是我们能够传递给新球迷的东西。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我们,那你永远不会停止当“雄鹰”的球迷。我们的意愿是让这些因为仰慕一个球员而追随我们的球迷,在继续追随球员的同时,他的心里也有多一点的红黑色。”
所以,别看中国球员还没有打出名气,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挣钱了,杨辰和郑志自然不用多说,连李伟峰和李银都挣得不少。
周一早晨,伴随着一阵强劲的轰鸣声,一辆崭新的白色奥迪tt出现在众人面前。
???
“那是谁?”
“噢,上帝,他居然买了这么好的车?”
俱乐部队友惊呆了。
连郑志和杨辰都惊了,两人对望了一眼……
“这……”




我,中国队长 第二五四章 蝴蝶效应
“我艹,”
“李银这家伙,去哪里弄的车子,自己买的?”
杨辰虽然来法兰克福最久,但也是因为看见郑志开了跑车,他才买了一辆,没想到李银才来了一个月,也特么买上跑车了。
真的那么有钱啊?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是第一次看见他开车。”
“驾照拿得也太快了吧?”
“不清楚……”
李银的举动吓坏了郑志和杨辰。
李伟峰一直默默的站在他的身后,突然开口道,“好像他有韩国驾照,去年就有了。韩国驾照在德国可以通用。”
“……”
“牛逼。”
“可是这车又是怎么来的?我想着他才来了一个多月,应该没什么钱啊。”杨辰摸着下巴,揣摩着李银的收入来源。
“呵呵,”郑志笑了。
“你们忘记了,前几天我们一起拍的那个广告?”
“七匹狼?”
“!!!”
“是哦,广告费好像打过来了,不过我没注意。”
“但也不够买跑车吧?”
“也许他个人也接了广告不是?反正应该有点儿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七匹狼确实找上了他们,在吴荻的穿针引线下,郑志、杨辰、李伟峰、李银、李金玉、范志一、孙季海一共七人被七匹狼邀请为代言人,代言价格也十分丰厚,虽然比不上健力包和大众这种集团,但是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了。
七匹狼也是看上了他们的巨大广告价值。
几人一直在热议李银,戴着墨镜的李银还没来到他们的跟前,他们提前走了上去。
“银子,”
“这车……”杨辰率先开口问道。
“嗨,代步工具而已,我分期买的,觉得没辆车不方便,就去买了一辆。”李银拨弄着他的秀发,说得风轻云淡。
分期……
好吧,嘴上说着是代步,其实吧,就是买来装逼的。大家都懂……
李银寂寞难耐了,想要车子去泡妹子了。没想到一项文静的李银也会发生改变,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
就是不知道国内要怎么报道了,现在三个人都有跑车了,好像太招摇了啊?
不过球踢得好,应该不会有人骂的……
当然,很多队友的目光都是羡慕嫉妒啊,连施耐德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异样。赛季初他还是队内的第一高薪呢,现在郑志他们的薪水比他高多了。他也想买辆跑车,可是舍不得啊……
中国人真有钱!
突然有点儿嫌弃自己的德国户口本,远远不如中国户口本啊!
“难过。”
克洛泽在他的身边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辆跑车?”
克洛泽也买了一辆车,不过他买的是一辆很普通的大众,才9000马克的二手车,他是纯粹把车当作代步工具而已,当然,这不代表他不想拥有一辆跑车,是男人都有这样的梦想。
“等你赛季打进10个球以上时,就应该可以实现了吧。”
“你现在都4个进球了,赛季结束的时候,你应该就可以做到了。”
施耐德安慰道。
“对了,我今天早上接到沃勒尔的电话了,我又入选了国家队。我以为没什么希望了,没想到还能进。”
施耐德有些小窃喜,能够入选国家队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也接到了。”克洛泽突然来了一句。
施耐德好像没听清。
???
“你说什么?”
“我也接到了沃勒尔打来的电话。”
“!”
“厉害!”
“米洛,你说沃勒尔把你招进了国家队?”施耐德赶紧掏出手机,“你看看,是不是这个号码?”
克洛泽把脑袋探了过来,认真的看了一会儿。
“嗯,是的,是同一个号码,我记得最后四个数字。”
“好吧,21岁进入德国国家队,小子,你中奖了。”
“恭喜你!”
“嘿,伙计们,米洛被招入德国国家队了!”
“这小子要上天了!”
施耐德大声叫喊了起来。
啊?
郑志也听到了,也是十分震惊。
克洛泽进了国家队!
“恭喜,”
“恭喜,”
“米洛,你这真是一步登天啊,简直不敢相信。”郑志笑嘻嘻的跑了过去,拍拍他的肩膀。
真是蝴蝶效应啊,好像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和自己接触的人都在变得更好,更强,更快……
他依稀记得,当年克洛泽应该是在01年才进了国家队,首秀就为德国队打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进球,现在,这个时间提前了两年。
1...8182838485...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