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东家,这里有我们师徒就行了,用不着劳累您!”
小周看到杨若晴频繁的过来帮忙,有些受宠若惊。
杨若晴将围裙抖开系在腰间,说:“不累,今个是你们师徒挑大梁,我打下手呢,再说了,我这会子也闲着无事,还能跟你这偷师学艺。”
既如此,小周师父也就不多说了。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604章 枸杞
他从他爹周师傅那里听到过很多关于杨若晴少年时候的传闻。
其中有一条就是,她虽然如今有权有势,但当年白手起家的时候,靠的就是烧菜这一块!
如今酒楼里很多招牌菜,当年都是她独创出来的。
所以,谁跟谁那偷师学艺,还说不准呢,嘿嘿!
有了杨若晴这个‘高手’的加入,灶房里的一切运转变得更加高速。
临近晌午的时候,饭菜就全部烧好了,吃饭的地点设在灶房隔壁的饭堂里。
饭堂里可以摆下三张桌子,此刻,当杨华忠和骆铁匠他们招呼着亲戚朋友走进饭堂,三张桌子上都已经摆好了饭菜。
一眼望过去,满满当当,各种菜肴让人眼花缭乱,各种香味儿撩得人垂涎三尺。
“哇,这剁椒鱼头一看就是酒楼的手法,太招人稀罕了!”
杨永青一眼就认准了桌子上大瓷盘里的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选用的是十斤朝上的胖头鱼的头,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头,而是连带着三分之一的鱼身段。
蒜蓉和红艳艳的剁椒还有绿色的香葱配在一起,真的好养眼,让人一眼就会瞧中它。
喜欢吃鱼头的,可以尽情的嗦鱼头,喜欢吃鱼肉的,也能大饱口福。
而在这庞大的鱼头底下,还压着一层金针孤和粉丝。
金针孤和粉丝吸纳了鱼头的精髓,那小味儿甭提有多销魂了。
“今个晴儿可是把酒楼的师父给请过来了,这剁椒鱼头做的……没得挑啊!”杨华明也竖起了大拇指!
“岂止是剁椒鱼头没得挑?其他每一样菜都勾人啊!”刘氏用力吞咽着口水,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一样菜。
那口水,都快将这饭堂给淹没了……
“哈,大家伙儿发现没有,同样是请酒楼的师父过来做菜,今个这桌上却没有那些生鱼活虾啥的,全都是咱庄户人家爱吃的下饭菜哈!”刘氏抓了一根椒盐羊排在手里啃,羊排上的洋葱粘在嘴角,但这一点儿都不耽误她进食和说话。
杨永青在吸一根大棒骨里的精华,听到刘氏这话,头也不抬的说:“大白整的那叫啥玩意儿,中看不中用,压根就是虚招子,根本就不接地气!”
杨华明在啃鸭锁骨,听到他们俩的话也是连连点头。
含湖不清的说:“对咱来说,酒菜其实也很好打发,第一条,就是要烧熟。”
“第二条,香香辣辣,荤菜够硬,素菜够清澹,就齐活了!”
刘氏立马接过话茬:“没错,还是老四会说话,总结的真好!”
“菜不烧熟,吃了生病,瞧瞧咱娘,这病着还缓不过气儿呢,这么好的饭菜,她没口福咯……”
“你们几个吃饭就吃饭,能少说几句嘛?这么好的一桌菜,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老杨头抬起快子,在桌上轻轻敲了敲,不悦的目光扫过这几个像美食家一样评头论足的人。
几个人嘿嘿陪着笑,“行行行,我们不说话,不做比较,我们闷头吃!”
杨华忠和骆铁匠悄悄传递了个眼神,两人分头行事,开始招呼起来。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很畅快,很满足。
刘氏打着饱嗝说:“大家伙儿都是沾我的光哈!”
她的意思很明显,圆圆是她给带回来的,所以这顿答谢的宴席,她是最大的功臣。
大孙氏抹了把嘴上的油,扬声打趣:“瞧瞧,这都是第一百零八回邀功啦,行行行,咱都是牵了你的衣裳角才吃到这么好的酒席,你是大功臣,行了吧?”
刘氏一脸的自豪。
杨若晴看到刘氏这样,感觉有点想笑。
若是搁在现代,估计此刻大家已经往刘氏脑门上贴了‘装逼’两个大字了。
但在这古代,没有那种语言,只有杨若晴有。
但杨若晴今天却默许了刘氏装这个逼,因为,圆圆确实是刘氏带回来的,刘氏确实是最大的功臣。
“四婶,我再次敬你一盅酒!多谢你把圆圆带回来,拯救了我们两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骆家,另一个家庭是杨华忠他们。
若是圆圆丢了,杨若晴肯定得崩溃,孙氏和杨华忠的后半生估计也会以泪洗面。
家里不管如何的兴旺,出高官出大将,富可敌国……
都抵不过孩子丢失带来的痛苦。
那种痛苦和无助,是无期徒刑,永远都没有救赎……
所以,刘氏确实是功臣。
当杨若晴双手捧着酒盅,郑重跟刘氏那敬酒的时候,王翠莲和孙氏她们也都感激的望向刘氏。
刘氏放下手里的鸡腿,沾了油腥的手在身上的衣裳上随意擦了擦,而后也端起面前的酒盅站起身。
“嘿嘿,我方才就那么随口一说的哈,你们这一本正经的抬举我,搞得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四婶,我先干为敬!”
杨若晴不喜欢说矫情的话,仰头一口闷。
所以的感激,都在这盅酒里了。
刘氏也感受到了,最喜欢说废话说闲话的她也没再多说,仰起头也一口干了。
“哎呀妈呀,这酒好辣,烧嗓子呀!”
“四婶,喝口甜汤,冰糖雪梨炖银耳!”
赵柳儿笑吟吟给刘氏打了半碗甜汤递过来。
刘氏说:“多谢多谢!”
杨华明喝了几盅酒,满面红光,他欣慰又满意的看着刘氏的这番操作,第一次感叹这懒婆娘总算是立了一个大功!
正当他也准备说几句的时候,几颗枸杞子突然被挑到了他碗里。
一看,是刘氏。
冰糖雪梨银耳汤里有枸杞,这婆娘把里面的枸杞一粒一粒给挑出来给了他,这当众秀恩爱啊?
杨华明有点不好意思,尤其是接触到旁边杨永智杨永青他们那笑而不语的眼神,杨华明搓了搓脸,咳了两嗓子,打算说几句来维护下自己威严的形象。
“那啥,你喝你的甜汤就是了嘛,干嘛把枸杞挑给我?多此一举!”
刘氏一边喝一边拿眼白去翻杨华明,没好气的道:“咋?这是嫌弃我口水脏?我可是为你好,你自己啥样自己没点数?”
杨华明老脸一红。
周围人都被刘氏这话搞得莫名其妙,还没反应过来,但杨华明自己懂啊!
“你瞎说个啥,快闭嘴吧!”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605章 不分场合
刘氏这嘴巴,但凡开启,想要即刻闭上,可没那么容易。
就好比开车上了高速,飙到了一百二十码,就算你让我刹车,那不也需要时间嘛,惯性啊!
所以,刘氏抖着肩膀,眼睛瞄了几眼杨华明,吃吃的笑。
而且还边笑边说:“不就是几颗枸杞子嘛,干啥那么暴躁敏感呢?我都没让你吃牛bian……”、
“你个臭婆娘你还说,闭嘴啊!”
杨华明急得脸红到了脖子根,身体在凳子上躁动不安,手里的快子也掉了一根到地上。
见此状,刘氏才终于踩下了刹车,不敢再在饭桌上开车了。
而边上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而后默契的又错开目光,偷偷的在心里笑。
如老杨头杨华忠那种没有在心里偷笑,而又意会过来内情的人,那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很奇怪很奇怪。
至于杨永青这些更加年轻一些的,则是饶有兴味的打量着杨华明,嘴巴乐得咧到一边去了。
杨若晴装作啥都听不懂,又或者啥都没听到的样子,旁若无事的转过身去隔壁小孩子们的桌上招呼去了……
只是转身的一刹那,嘴角却忍不住抽搐了下。
这个四婶呀,真是说话不分场合。
四叔在这个家里积攒了一辈子的老脸,还有男人的尊严和体面,在那几颗枸杞里给丢得精光啦!
话说,人到中年,保温杯里泡枸杞也不稀奇。
杨华忠和骆铁匠他们都吃,平日里泡茶的时候,里面也会放几颗。
枸杞不仅是滋补某些方面,枸杞同样也能补气,益血,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能让人不惧寒冷。
好东西是好东西,只是被四婶先前那一番演绎,搞得变了味儿。
结果就是,原本正大光明的一种药材,被弄得多了许多许多的故事情节,以及掺杂了一个男人某些东西的陨落……
汗颜!
大写的尴尬!
好在这场晌午饭终于落下了帷幕,女人们帮忙收拾了碗快去了灶房,男人们则去了前院堂屋喝茶聊天。
孙氏和王翠莲俩将孩子交给了杨华忠和骆铁匠,自己则来了后院灶房。
杨若晴刚从灶房里出来,看到她们俩这架势,于是拦住她们:“这是要做啥?”
孙氏说:“收拾碗快。”
王翠莲:“刷锅洗碗。”
孙氏又补充:“孩子们在他们大爷爷和嘎公手里,玩得欢快着呢!”
王翠莲也补充:“咱不能太让小周师父他们劳累了……”
杨若晴微笑着摆摆手,扭头望了眼身后的灶房,对她们说:“我刚刚准备帮小周师父收拾碗快,都被撵出来啦。”
“人家收拾碗快有他们一套,咱还是别跟这添乱了,就让人家搞全套吧!”
“啊?这样啊?”孙氏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杨若晴直接上前来一手一个,将她们揽着回了前院。
虽然她们被杨若晴这么一通说,也打消了过去帮忙的念头,但在回前院的路上,孙氏还是免不得提醒杨若晴:“这趟人家受累了,回头我让你爹拿些辛苦费给他们,咋样?”
王翠莲说:“再让他们带些板栗回去给家里人吃。”
杨若晴听到她们俩的热心安排,哭笑不得。
“这些事你们就别操心啦,我肯定会安排好的嘛!”
孙氏忍不住还是要叮嘱杨若晴几句:“晴儿啊,你可一定要给点钱给人家啊,人家从镇上专门跑到咱村子里来帮忙烧饭,烧这么好的三桌酒菜,完事了还要把锅碗收拾干净才走,真的很不容易呢,咱今个都偷懒了,享福了,咱可不能亏待人家。”
杨若晴再次笑着点头,“娘放心吧,我可不是大白,不会仗着自己是酒楼东家,就要手下人过来给我白干活的。”
这趟小周师徒来一趟长坪村烧饭,杨若晴会给钱。
这钱不与他们的月例银子冲突,这是额外的收入,相当于是接了私活。
而且这一趟接私活的收入,绝对很可观,会让他们师徒感叹这趟没白跑,甚至还会在内心中渴望这样的机会,以后能多来一点呢,哈哈!
……
酒席散场之后,杨若晴又接到了望海县城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看完消息,杨若晴的脸上露出一些厌烦和无奈的表情。
旁边,老杨头和杨华忠都在,见她这个反应,父子两个也都诧异的对视了一眼,老汉直接就开问了。
“晴儿啊,是你姑那边的情况嘛?咋样了啊?大夫给你姑治了吧?咋说?”
杨若晴看了眼老杨头,说:“传回消息的时候,大夫还没给我姑治……”
“为啥大夫不给你姑治?那大夫啥意思?咋那么拽呢?是上回我治腿的大怡和春医馆不?”老杨头的话语里染了愤怒。
因为他的腿就是在大怡和春给治好的,所以老杨头对那家医馆感观还是非常的好,提及自己的主治大夫更是赞不绝口。
现在,村里好多老头老太太们,都晓得县城的大怡和春医馆有一位神医,给人治腿,能让瘫痪了半辈子的人都健步如飞,飞檐走壁,各种乾坤大挪移不在话下……
“我的那位主治大夫呢?叫他给梅儿治啊!”老汉又焦急的说。
杨华忠也附和着点头,“对,那位大夫人不错的,很有耐心,医术也很高明。”
让杨华忠有点困惑不解的是,晴儿都已经派人过去打过招呼了,只要梅儿他们去了医馆,肯定就能得到接待和安排后续的治疗。
为啥还没治?
杨若晴直接将手里的纸条拿给老杨头看。
杨华忠也赶紧凑到老汉身后,跟着一块儿看。
纸条还没看完,老汉的脸就绿了。
气绿了!
杨华忠也是连连摇头,气到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的重复一句话:“真是……这可真是……不省心!”
等到完全看完,老汉气得把纸条揉成一团,直接给扔墙角的簸箕篓子里去了。
“人家都说养儿防老,梅儿生的这俩货,就是俩祸害!”
“尤其是凑到一块儿,那就更是天崩地裂,冤家路窄!梅儿摊上这俩儿子,真是倒了大霉了!”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606章 外孙是仇人
老杨头气得坐在那里拍着桌子痛骂大白和小黑,这边的杨华忠杨若晴都不做声,任凭老杨头继续情绪输出。
确实,这两个儿子,都不省心。
去县城一路打了两三场架,耽误了老娘治腿不算,大白甚至还跑去夜市吃霸王餐,结果被老板请来的地痞头子给胖揍了一顿。
被打得鼻青脸肿不算,门牙还没打掉一颗,一边臂膀脱臼了。
明明是陪着老娘去治腿的,结果自己先一步进了医馆。
原本是过去照看老娘的,结果自己反过来连累老娘为自己担惊受怕,何必?
“枉费梅儿之前还一个劲儿的夸赞大白懂事了,沉稳了,当爹了像个大人样子,有担当!”
“狗屁,全都是狗屁!”
老杨头还在那里继续语言暴力,若是这会子大白站在跟前,这老汉保不齐真的会大耳刮子甩过去。
外孙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亲闺女。
疼爱外孙的前提,是外孙对闺女好,孝顺。
不然,外孙就是仇人!
而且这个仇人更可恶,更可恨,因为是能直接为自己的亲闺女带来伤害的人。
而偏偏又是自己亲闺女的软肋,再怎么被伤害,还得拼了命的护着,老没劲了!
“小黑这趟的表现来看,相对好一点点,至少还知道照看下梅儿。”杨华忠担心老汉把甚至气坏,于是从这一堆破事里,绞尽脑汁的去抠那么一点点的闪光点,好安抚下老汉。
然后,便听到老汉一声冷哼:“他好个球,这趟酒席食材的事虽是大白捅的篓子,可那天早上举起壮壮要摔,跟梅儿发飙的人可是小黑!”
“要不是小黑当场卖孬,梅儿能被吓成那样?这两个小子,就没一个好的,都差劲的很!”
杨华忠哑口无言。
因为事实确实是如此,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幸而有徐巧红在,好歹还能照看下梅儿,女孩子相对来说更心细。”老杨头转而又道。
或许,徐巧红在他看来,是老王家这黑暗中的一道光。
然而,杨华忠却抬起头有点愕然,似是想到了什么不堪的画面,杨华忠嘴角狠狠抽了抽,到底还是啥都没说,保持沉默去了。
至于杨若晴,更是啥都不想说。
老爹对徐巧红的认知应该不好。
为啥呢?
因为徐巧红婚内出轨小黑,两人在县城租了屋子苟且鬼混,为社会伦理和道德所不能容忍。
而老爹杨华忠偏偏很倒霉催的,跟四叔他们一起去了县城找寻小黑,撞见了小黑和徐巧红那些鬼混的场景……
至于杨若晴自己,对徐巧红就更提不起什么好感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徐巧红婚内出轨小黑,更因为徐巧红在嫁人之前,试图勾搭骆风棠。
偷偷往骆风棠的衣裳里塞她给他做的袜子,袜子上还绣着花……
这个女孩子,心思一点儿都不单纯,杨若晴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即使如今她是自己的表弟媳,但请注意,她对这个表弟都看不入眼,何况这个表弟媳?
一床被子不盖两样人,比起红梅那种把坏赤果果的写在脸上,徐巧红也不是好鸟!
可以这么说,老王家这两对儿子儿媳妇,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真不晓得是啥门风,难不成是祖坟歪掉了?
“老三啊,那照这传回来的消息看,你妹子还是住在客栈里,没顾得上治腿?”
老汉转而又捡起重点询问杨华忠,是的,不管大白被打成啥样,对于老汉来说,杨华梅的情况才是他最关注的重点。
杨华忠也在琢磨,道:“应该是……吧!”
老杨头的脸色顿时灰败下去,一副要当场崩溃的样子。
“老三啊,这事不行啊,把你妹子交给大白小黑那两个小畜生,会耽误治疗的……”
老杨头说这话的意思,杨华忠和杨若晴都明白。
这是想让杨华忠这边派人去县城主持大局了。
“爹,我不行啊,我明日要给两个外孙筹办周岁生辰宴,走不开。”
“等筹办完了,我和晴儿娘还得马不停蹄去庆安郡,莲儿要生了,小安年纪轻,不懂,我们得过去搭把手!”
“要不,我去把老四叫过来,让老四和永智他们跑一趟县城咋样?”
“行吧,那去把老四他们喊过来,实在不行,我就亲自去一趟县城!”
老杨头这回是豁出去了,如果儿子孙子们都使唤不动,他就拼出这把老骨头,都要去县城帮忙安排给梅儿治腿!
杨若晴原本想说点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她还是忍住了。
只要爹不去,随便谁去都不与她相干。
其实,她那边已经安排医馆的掌柜以及那位给老杨头治腿的大夫去杨华梅下榻的客栈接杨华梅了。
如若不出预料,当刚才那个消息传到长坪村的时候,姑姑杨华梅也已经被接去了医馆的病房安置。
“爹,我陪你一块儿去叫。”
杨若晴灵机一动,追在杨华忠身后也出了堂屋。
在去老宅的路上,她将县城那边的安排告诉了杨华忠,目的是让杨华忠心中有数,不至于那么慌张焦急。
杨华忠急促的脚步勐地顿住,转过头,惊讶的看向杨若晴,片刻后,他又释然了。
呼出一口气,他笑了笑。
“我就晓得这事儿,你肯定会有后续安排,只是你爷他,太急了。”他说。
杨若晴点头:“嗯,关心则乱。”
“爹,待会到了老宅,你把这事儿也顺便跟四叔和三哥那说声,省得他们急得兵荒马乱出岔子。”
杨华忠说:“放心吧,他们啊,不一定会去。”
“除非我爷给好处,对不?”杨若晴又问。
杨华忠再次笑了,“也不能怪他们,若是换做别的事,肯定是吩咐一声的事儿,谁让今个这事儿是老王家的呢,大家都厌倦了。”
杨若晴对此表示赞同,老王家就是一摊浑水,谁沾上谁腥臭。
“晴儿,你回去吧,我自己去老宅就行了,你回去忙你的!”杨华忠又说。
杨若晴也没坚持,“那行,我就先回去了,明日般周岁宴,我去跟娘商量下发粑的事。”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607章 绘画的天赋
骆家。
杨若晴守着俩孩子,孙氏和王翠莲忙着筹备明日发粑和蒸面的事,虽然小周师父师徒收拾完灶房就离开了,但这骆家的灶房,接下来却一直没停歇过。
烟囱里源源不断的冒着炊烟,孙氏和王翠莲在灶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寝房里,圆圆玩累了睡了,团团却没睡。
杨若晴在看书,就把他放在旁边的婴幼儿专用凳子上坐着,拿了一张纸,一根炭笔给他,让他闲着无聊自己抓着炭笔在面前的纸上涂鸦乱画。
这小游戏也给圆圆做过,但圆圆要么把炭笔塞到嘴里又啃又咬,要么索性把炭笔扔到地上,反正死活就是不会在面前的纸上涂鸦。
而团团就不一样了,起初拿到炭笔的时候,出乎生物的本能,也想往嘴里塞。
杨若晴并没有强行纠正他,而是拿起一根毛笔,叫了团团的名字。
当他将注意力投过来的时候,杨若晴提笔,在面前铺开的纸上一笔一划的写着,画着。
团团的眼睛里盛满了惊讶和好奇,然后,他也用小胖手抓住炭笔,在面前的白纸上,学着杨若晴的模样,笨拙的画呀画,然后就画出了人生中第一根歪歪扭扭的线条……
从那以后,团团就喜欢上了这些,能画的图形也不再只是线条,渐渐的,出现了欺负的波浪线,半圆……
骆铁匠和杨华忠他们都说,团团这孩子在绘画方面有天赋,说明将来适合念书,又是一块念书的好料子。
杨若晴只是微笑着听听,现在说那一切还尚早呢,团团才刚刚周岁,很多事情要等他成长才能渐渐瞧出端倪。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杨若晴和骆风棠绝对不会像别的那些爹妈,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行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把压力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去替自己弥补遗憾,圆梦,实现自己在亲戚朋友们那里的虚荣和攀比的目的,更有甚者,自己明明很普通,还是一条躺平的咸鱼,却还天真的希望孩子能够带着自己实现阶层的跃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