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嗯,时候不早了,那咱赶紧家去吧。”她提议。

    “好。”

    两个人走回了独轮车旁,杨若晴却没有坐上去。

    “还有一半路呢,你咋不坐上去”骆风棠问。

    “太兴奋了,坐不住啊!”杨若晴道。

    骆风棠无奈一笑。

    这个傻丫头,十几两银子就乐呵成这样。

    她还真是容易满足啊!

    那边,杨若晴瞅着独轮车上的四只桶,对骆风棠道:“棠伢子,把木桶匀两只过去呗,我想跟你一道走回去!”

    “嗯!”

    他照她说的做了,匀了两只木桶过去,让独轮车保持平衡。

    然后,他推起独轮车,杨若晴走在他身旁,两人朝着长坪村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女孩儿像一只雀跃的小麻雀般,在他身旁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停。

    他脸上自始至终都带着淡淡的微笑。

    甭管她说啥,他都认真的听,饶有耐心的回应。

    西斜的日光,把他们的身影投在身后。

    那一高一矮两条身影,时而分开,时而重叠在一块儿,有股说不出的和谐。

    ……

    “爹,娘,我们回来了。”

    独轮车停在小侧门外的巷子里,杨若晴抬脚进了院子。

    灶房的烟囱冒着烟,娘亲应该是在灶房伺弄晌午饭。

    “姐姐”

    大安和小安奔迎了过来。

    瞅见跟在杨若晴身后,手里拎着四只木桶的骆风棠。

    大小安兄弟谨记姐姐的叮嘱,很乖巧的对骆风棠打招呼。

    “风棠哥哥!”

    “风棠哥哥,我来帮你拎!”

    小安牵着杨若晴的手兴高采烈的往家门那里走,大安则过来从骆风棠手里接去了一只木桶。

    他才八岁,骆风棠十六,他的力气远不如骆风棠。

    灶房门口,孙氏围着围裙也迎了出来。

    妇人笑眯眯的瞅着杨若晴和骆风棠,“路上累了吧快屋里坐着歇口气,喝碗茶……”

    “三婶,不累呢!”

    骆风棠微笑着道,把木桶送进了灶房。

    &n




218.第218章 置办家业(一更)
    杨若晴把麝香的由来,以及白日里在医馆发生的事情对家里人说了一遍。

    当然,前面遇到杨氏母女那一段,她掐掉了。

    听完她的诉说,杨华忠和孙氏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孙氏一脸赞同的道:“人命关天,我家晴儿做的对,咱做人就该这样,广行善,多积德,老天爷都看着呢。”

    “嗯,娘说的在理。”

    杨若晴心口不一的附和着。

    老天爷要啥都看着,那这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公平了。

    那边,杨华忠也是一副感慨的样子。

    汉子瞅着面前这些银两,接着又道:“说到底,咱的这些银两,都是棠伢子送的。”

    孙氏点头:“棠伢子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啊,心眼好,老实本分,还这般大方……”

    两口子的目光,很有默契的落在杨若晴的身上。

    棠伢子为啥对自家这么好,啥都不计较。

    两口子是过来人,啥都明白。

    这傻闺女,怕是还不太明白吧

    要不要点拨一下呢

    两口子在用眼神暗暗沟通着。

    就在这时,杨若晴的声音再次插了进来。

    “爹,娘,咱惊讶也惊讶过了,感慨也感慨过了,接下来,咱还是好好商量下这笔钱咱怎么花!”

    杨若晴兴奋的说道。

    拨开那四两银子,就凭着这自由支配的十两银子,也可以置办很多东西呢!

    身旁,两个弟弟也都眼睛冒光,竖着耳朵听。

    夫妇两个见孩子们都在惦记着这事儿,只得暂压下方才那心思,也跟着琢磨起来。

    杨华忠琢磨了下,道:“咱庄户人家,田地是咱的命根子。田里有粮,地里有棉,就不愁吃穿。”

    孙氏也在努力琢磨,“咱住的这屋子,四面漏风。下小雨倒还能挨过去,赶上大雨或是下冬天的雨雪天气,难捱啊!”

    杨若晴认真的聆听着爹娘的愿望。

    “爹的意思是买田地,娘的意思是盖新房子”她问。

    两口子都点点头。

    杨若晴沉吟了一下。

    家里现在是五口人,两亩水田,两亩旱地。

    两亩旱地里面,还有半分劈做了菜园子。

    这个时代,没有高产量的杂交水稻,也没有有效的除虫的农药。

    一切望天收,亩产量很低,而且还有苛捐杂税。

    若是赶上征兵,家里出不起壮丁去服兵役,还得捐银子做抵。

    四亩田地,五张嘴,扣了税,能管个半饱不饿死就不错了。

    多置办些田地,很有必要。

    杨若晴问杨华忠:“爹,咱这田地买卖,都是跟谁那买价格又咋样你晓得不”

    杨华忠道:“后面余家村的余大福,他家三代人都是这田地房屋买卖的中间人。”

    “十里八村谁家要卖田地房屋啥的,都跟他那登记,咱可以跟他那问问。”

    杨若晴点点头,“成,那回头我去一趟余家村。”

    接下来,她又瞅了眼置身的这屋子。

    “我娘的打算也是在理,咱这屋子从前是牛棚和杂屋,咱住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杨若晴道。

    两个弟弟一年比一年大,总跟爹娘挤一间屋子,不方便。

    “可是晴儿,咱置办了田地,也就剩不下多少银子来盖新房子了。”孙氏道。

    “咱五口人,算上厢房,堂屋和灶房,得五六间呢!”孙氏在那掰着手指头细算。

    杨华忠也顺着孙氏的思路算了下。

    “咱现在住的这后院,压根就盖不了那么多屋子。”

    汉子说道:“若是盖新屋,咱就得去村里其他地方买块地皮。且不说盖屋子,光是买地皮,怕是就得花个二三两银子!”

    “天哪,盖新屋子也忒贵了,咱这十两银子全搭进去,怕是都还不够呢!”孙氏咂舌。

    “可不就是嘛!”杨华忠道:“我这才想要先置办点田地,先把咱家的粮仓装满再图别的。”

    孙氏点点头,看那神情,显然还是有点小失望。

    这边,杨若晴边听边思考。

    她虽还不太清楚田地的具体买



219.第219章 棠伢子送轮椅(二更)
    杨华忠恍然点头。

    这边,杨若晴出声问余大福:“余大伯,你先跟我们说说李拐子家的那田咋样呗!”

    李拐子因啥卖田,这不是重点。

    她此刻关注的是那田好不好,什么价!

    余大福道:“李拐子家那田不赖,官吏丈量和造册上登记的是二等良田。”

    杨若晴点点头。

    上回分家的时候,就听老杨头他们提过什么一等,二等的……

    田地也分了三六九等,每一等级价钱都不同。

    那边,余大福接着道:“根据现下的行情,二等田四两银子一亩。”

    四两一亩

    杨若晴暗诧了下。

    两亩就是八两银子呢,好贵啊!

    再看杨华忠和孙氏,在听到这价钱后,夫妇俩脸上的笑容也僵了下。

    杨华忠道:“要不,我再看看其他的……”

    “爹,要不这样吧,咱先让余大伯带咱去李拐子家的田边瞅瞅。”

    杨若晴提议道。

    四两银子一亩田,贵是贵了点。

    可是,这玩意儿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呢!

    村后的山上,成片的荒地,一文钱都不要,只要你有力气能挖得动,那地就归你了。

    可那又有啥用呢

    土壤不好,灌溉不利,日照也不足。

    东西种下去,没收成啊!

    “要是那两亩水田不赖,价格啥的,咱再跟李拐子那商量下。”

    杨若晴接着道:“若是水田名不副实,咱再挑其他的也不迟,咋样啊”

    杨华忠点点头:“行,那就先这么着!让你娘去田埂上看看!”

    余大福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着赞道:“杨老三啊,你家这闺女是主心骨啊!”

    杨华忠毫不掩饰脸上的自豪:“这买田地的钱,也是我闺女挣的,我闺女比儿子强!”

    打铁趁热,孙氏立马就换了鞋子,打算跟余大福一起出门去看田。

    杨若晴了解孙氏的性格。

    担心她耳根子软,回头受不了那余大福的忽悠,看不清那田地的缺点。

    杨若晴本想自己跟过去,可是庄稼土壤这块,她是外行,她也瞧不出一块田地的真正好坏。

    正有些犯难,外面屋子里突然传来骆铁匠的声音。

    杨若晴跟在孙氏身后出了屋子,只见屋门口,骆铁匠手里端着一把装了轮子的椅子。

    而站在他身后的骆风棠,手里拎着一副木框子,差不多有灶房门那般大!

    “骆大哥,你们这是……”

    孙氏瞅了眼这二人手里的东西,诧异的问道。

    骆铁匠笑着拍下了手里的轮椅道:“那小子给他三叔打了个会动的椅子,往后日头好,就推着老三出来晒日头呗。”

    骆铁匠说着,把轮椅放在地上演示了一下,轮椅果真动了。

    “哎呀,这可真是好东西呀,你家棠伢子可真是手巧啊!”

    孙氏又是欣喜又是激动,赶紧把骆铁匠往屋里请,屋子里,随即传来了他们的说话声。

    屋子外面,杨若晴走到骆风棠跟前,歪着脑袋瞅了眼他手里拎着的框子。

    “棠伢子,这个又是……”

    “做豆腐的模具。”骆风棠说道。

    “晴儿你来看!”他说着,率先朝灶房走去。

    杨若晴跟了进来,便见他正微微俯身,把带来的模具架在那扇专门用来做豆腐的门板上比划着。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

    “咦,这模具还真是不赖,四面都有巴掌深的框,纱布铺起来,豆腐脑儿舀在里面一滴都溢不出去呢!”

    她抚着那还散发着木头清香的模具,爱不释手。

    有了这模具,往后让豆腐成型就方便多了。

    而且这模具够大,一趟就能做出二十来斤豆腐呢,也省了一半的功夫!

    “棠伢子,你想得可真周全哪!”

    她高兴的赞道。

    “嘿嘿,这不算啥。”

    他站起了身,转过头来看着她。

    杨若晴这才留意到,他的眼睛里都是血丝,眼睛下方,还有一圈淡淡的阴影。

    “棠伢子,我爹的轮椅和这模具,都是你昨个熬夜赶制出来的吧”她问。

    骆风棠咧嘴一笑。

    “我精力好,一宿不睡不算啥!”他道。




220.第220章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三更)
    杨若晴点点头:“是啊!你们晌午都在我家吃饭,我可得露一手!”

    骆风棠笑了。

    上一回夜里来晴儿家吃饭,桌上的菜就是晴儿操持的。

    那滋味,太好了,这段时日可没少惦记!
1...7071727374...3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