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杨若晴抬起眼来看着老杨头,脸上一片萧杀。

    唇角,却勾起残忍的讥笑。

    “他敢打我娘,就要付出代价。”

    “谁来说情都没用,天王老子的面子,姑奶奶都不给!”

    何况是你老杨头

    在众人倒吸的凉气声中,杨若晴扯了扯嘴角,手里的瓦片利落的切了下去……

    “啊……”

    杨华林叫得嗓子都变了调儿,眼皮一翻痛晕过去。

    殷红的血从他手指上泉涌般渗出……

    “啊,胖丫杀人啦,出人命啦……”

    杨氏嚎了一嗓子,眼皮一翻也不省人事。

    谭氏扶着门框,双腿发软,浑身直哆嗦。

    瞅着杨若晴,就跟瞅着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恶鬼似的,都不敢看了。

    这边,杨若晴冷笑了声。

    她丢掉手里的碎瓦片站起身来,径直走向那边的孙氏。

    “娘,莫怕,我已帮你教训了打你的人。”

    她仰着头看着孙氏,之前的残酷狠辣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乖巧,柔顺。

    “往后再有谁敢欺负你,晴儿都给娘出头!”

    “晴儿……”

    孙氏哽咽了,把杨若晴搂在怀里,眼泪吧嗒往下掉。

    “老二,老二!”

    那边,老杨头也是老泪纵横。

    他踉跄着奔到杨华林的跟前,把杨华林抱起来。

    老汉先是瞅了眼杨华林那手指头。

    看着吓人,流了好多血,好在没断。

    老汉微松了一口气。

    “老四,快,快把你哥送去老村医那!”

    他赶紧吩咐还蹲在墙角干呕的四儿子。

    杨华明赶紧过来,把杨华林扛在背上就出了门。

    要往前院跑,被老杨头喊住。

    “前院宾客在,走后院,赶紧的!”

    “他娘,你也去,帮着照看下老二!”

    “诶!”

    谭氏惶白着脸,拖着两条




272.第272章 我奉陪到底(二更)
    两口子双手紧紧握在一块,两颗饱受摧残的心,也紧紧连在一起。

    那边,拿着笤帚正忙着收拾战场的杨若晴也松了口气。

    今日这事,应该给爹娘好好上了一课吧

    那就好,也不枉费她被尿熏了一场。

    等到屋里收拾完毕,杨若晴也回屋去好好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

    重回杨华忠屋里时,两口子都已经平静下来。

    正坐在床上合计这事儿该怎么善后。

    毕竟杨华林被打成那样,照着那性子,不会善罢甘休的。

    杨若晴走过来道:“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要还敢来找茬,我奉陪到底就是了!”

    杨华忠道:“说的啥傻话你是我闺女,你做的,就是你爹我做的,爹来扛!”

    孙氏叹着气道:“哎,咱们小心翼翼做人,跟谁都和和气气的。咋还惹上这些事!”

    杨若晴接过话茬道:“要不咋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呢”

    “上回在半山腰,他想打我没打成。这回怕就是来找场子的!”

    杨华忠冷哼了一声,道:“回头给我放根扁担在轮椅边,他要还敢来欺负人,我一扁担敲死他!”

    孙氏听得眉心直跳。

    “你们这爷俩,哎……”

    杨若晴打断了孙氏的话:“娘,这事咱都不说了。倒是你的腰,咋样了要不再抹点药酒”

    孙氏道:“腰好些了,怕是那药酒起了效。”

    杨若晴点点头,又看了眼娘那半边红肿的脸:“那我去弄点冷水来给你敷下脸!”

    ……

    事实证明,杨若晴一直以来持着的处世观点是对的。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孙氏每日进进出出都小心翼翼的。

    前院稍微有啥风吹草动,都如惊弓之鸟。

    可是,一连好几日过去了。

    老杨家人,还有杨华林他们,都没有来后院寻事。

    杨华洲过来看望杨华忠,偶尔带回一些关于杨华林的消息。

    说是手指包扎了,没啥大碍。

    就是下面的伤还得调理。

    杨氏嫌弃村医药不全,早几日就雇了马车一家人回了镇上。

    孙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若晴却是很享受这段平静日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做豆腐,喂猪,做家务,还跟着孙氏学做衣裳鞋袜。

    除了豆腐干,她又琢磨出了豆腐泡儿,豆腐卷儿,豆腐皮儿……

    前世是特工,那种刀口舔血的日子,她实在过腻歪了。

    这一世轮回,她只想返璞归真,和自己的亲人过着这种田园生活。

    和棠伢子一道送了好几趟去了镇上。

    钱袋子渐渐充实了起来。

    算上上回买田剩下的二两银子,家底如今有了四两多银子呢!

    照着这个节奏,杨若晴觉着明年开春就能攒到钱盖亮堂堂的大瓦房了!

    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这日,天阴沉沉的,北风呼呼的刮着。

    杨若晴端着烧好的热水进了杨华忠的屋门。

    屋子里,杨华安靠在床上,腿上盖着被子。

    汉子的腿正处于恢复期,不能受凉受冻。

    大小安脱掉了鞋子,在床里面玩。

    “娘,热水烧好了,你这边做的咋样了”

    杨若晴把热水放到一旁,走到桌旁。

    孙氏正在埋头缝衣裳。

    听到她问,头也不抬的道:“棠伢子的这条棉裤,就剩下边上几针了,缝好就完工了!”

    杨若晴笑着点点头,拿起针线簸箩里面的一双袜子,也缝了起来。

    快到冬至了。

    这几日气温降得厉害,像是要下雪的前奏。

    前回她去镇上,扯了好几匹布家来。

    还称了好多棉花。

    这些时日,娘每日里只要有空闲,都在忙着裁剪衣裳。

    想要赶在今冬第一场大雪前,做出家人过冬的棉衣来。

    “呀,我家晴儿学东西真快呢!”

    孙氏抽空瞥了一眼杨若晴手里的袜子,笑着道。

    “这袜子,我才说了一回,就能缝得这么好!”

    “嘻嘻。”杨若晴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这袜子,是她从事针线女红以来的处女作呢!

    &n



273.第273章 是风棠哥哥来啦(三更)
    杨若晴想想那个暖桶,都暗暗向往。

    可那暖桶打起来费事。

    “爹,娘,暖桶咱眼下弄不了,要不咱先弄个火盆子来应付下”

    杨若晴提议。

    火盆子不难搞。

    找个旧铁锅,往里面放上些硬柴松球啥的。

    底下再弄个木框子稳住。

    往屋里一搁,整个屋里温度都会相应提升的。

    “晴儿这提议好。”

    孙氏道。

    “刚好咱上回分家那会子,大云拿了一只旧锅过来。等下我就把它拿过来。”

    杨华忠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等我腿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打暖桶!”

    “娘,那吃过晌午饭,我就去村后树林子里捡松球。”杨若晴道。

    “我劈柴,劈硬木头点火。”大安道。

    “你力气小,当心斧头砸到脚,等我家来劈。”杨若晴叮嘱。

    “那我就跟姐姐一道去捡松球。”

    ……

    吃夜饭的时候,火盆子生起来了。

    孙氏用劈开的硬木头架在盆子里,又抓了几把松球放进去。

    火盆子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射。

    杨华忠照例偎在床上,孙氏带着杨若晴姐弟三个端着碗围坐在火盆子边。

    孙氏道:“得,这火盆子一生啊,屋里的豆油灯都省了,真好。”

    杨华忠道:“咱前两日就该生这火盆子了,孩子们都冻了好几日。”

    孙氏笑道:“这会子也不迟嘛。”

    杨若晴感受着这火盆子带来的温暖,心里却又有另一层担忧。

    屋子低矮又狭小,这些木头燃烧过程中。

    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会不会让家人中毒

    当她看到那些指头宽的门缝,以及窗户上的破洞。

    又放下了心。

    通风也有通风的好啊。

    ……

    隔天烧早饭的时候,杨若晴发现孙氏时不时咳嗽几声。

    “娘,你咋咳嗽了受凉啦”

    杨若晴担心的问道。

    孙氏摇摇头,“娘没事儿。”

    杨若晴有点诧异,照理说屋里多了个火盆子,温度升高了一点。

    不应该着凉啊!

    边上的大安道:“昨夜娘在地上帮我们烘烤鞋子,怕是染了寒气。”

    原来这么回事

    杨若晴明白了。

    连日来都没有出日头,鞋子都潮湿了。

    刚好屋里有火盆子,娘就坐在那里用手举着烤,不停的翻动以防烤糊了。

    “火盆子还是不如暖桶好使啊!”

    杨若晴心道。

    要是有暖桶,夜里睡觉前把一家人的鞋子都可以铺在铁丝网上。

    隔天肯定暖烘烘的。

    娘也就不用坐在地上守着了。

    “晴儿,娘真的没啥事儿,你甭担心。”

    孙氏见杨若晴不啃声,又道。

    杨若晴回过神来,点点头。

    “等会烧点红糖生姜水喝下,去下寒气。”杨若晴道。

    孙氏微笑着点点头:“好。”

    “姐,那火盆子是暖和,可也忒费柴了。”大安在那嘀咕道。

    “昨日咱一道去捡回来的一篓子松球,一个夜里就烧得快见底了。”他道。

    杨若晴道:“没事儿,烧完了咱再去捡,后面树林子里有的是。”

    再不济,就去镇上买木炭。

    这个时代的木炭价钱,杨若晴还真不晓得。

    “娘,往年没分家那会子,咱冬天都咋过的”

    杨若晴转而又问。

    孙氏正在煮面疙瘩汤,闻言抿嘴笑了下。

    “咋过就那么过呗。”
1...9293949596...3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