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的忠犬宣言(全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扶华
太后和首辅之间派系一直以来都是暧昧不明,就算有争斗,表面看上去似乎都是无伤大雅,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摩擦也能让人察觉出些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紧张感。
这会儿整个朝堂上都安静下来,许久才听到太后娘娘淡然的反问了一句,“哦,众位都是如此想的?”
太后娘娘不管是语气还是表情都太淡然,让人看不出什么端倪,摸不准她是怎么想的,大多数官员都没作声。
柳清棠一派的官员虽然私底下属于柳家派系,但是为了蛊惑首辅和皇帝让他们放松警惕,明面上大多是中立派。这些人多少被透露了些底,这会儿都装成木头人,眼观鼻鼻观心的杵在大殿上,很符合他们‘中立’的身份。
武官们面上都出现了些愤愤然,但是有魏征看着,倒也没人出来说话。不管说什么,这种时候,这些从根本上和柳清棠利益相关的武将们,都不能做这个出头鸟。
“太后娘娘为南朝辛劳多年,方才那小吏的话着实说得逾越。”冯首辅首先站出来躬身道:“太后娘娘劳苦功高,满朝文武皆有目共睹。不管是太后娘娘还是柳国公,都是真正为君为民的,百姓谁人不交口称赞。多亏了太后娘娘当初危难之时的辅政,如今才有这太平盛世,如今皇上已经能独当一面处理政事,当今天下又太平清明,太后娘娘也能放心的在后宫休养生息。”
红脸白脸轮番唱,冯首辅一站出来首先就不轻不重的训斥了一番之前说话的官员,随后便是一番歌功颂德。只是说得再如何动听,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一样的让她从这大殿上滚下来。这些人便是心里再如何想着干脆拉下她或者让她去死,还是要用这么委婉的措辞。上辈子死的时候皇帝赐给她的那道圣旨,也写得极为动人恳切,说是她同柳家一起谋朝篡位,为了南朝安宁江山社稷不得不赐死她。若她上辈子真的做了那种谋朝篡位的事,说不定看了那圣旨都要为皇帝外甥的深明大义大义灭亲所感动呢。
那时候她空被戴了个谋逆的名头,这辈子她倒是想落实这个罪名了。不过即使是真谋逆,她也想要个好听的名头,柳家可不能被她败坏了名声。
眼看着冯首辅说完了那番话,又陆续站出十几位官员,跪了一地异口同声的说着:“请太后娘娘安居后宫休养。”柳清棠不怒反笑。
她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日,倒也没觉得什么惊怒,甚至在这种本该剑拔弩张的时候觉得无聊起来。
上辈子是没有这一出的,大概是因为她那时候还在一心一意为了皇帝外甥清除障碍,为他日后挑选得用的官员和奴才,就是担心他年纪小会被那两位老奸巨猾的首辅给把控。她这么知情知趣,他们自然也喜闻乐见的看她像个傻子一样的忙活,然后笑着看她掏心掏肺的将手里经年累积的权利人脉都送到皇帝手上,还帮着他掌控那些权利稳固他的地位。
她上辈子一心为皇帝外甥着想,十分‘合格’,自然不需要两位首辅这么担心到,以至于要在朝堂上震慑她。
和柳清棠预计的相差无几,他们这次被她的态度给吓的只能改变策略,在萧淮旭有了后宫之后就等不下去了,首先沉不住气的想逼着她退步。
重生三年了,三年足够她做许多事。就算她此刻退步又如何,莫非他们以为这样简单的拒绝她上朝就能隔绝她在朝中的影响。或许猝不及防的把她软禁在宫里,还有可能逆转这个局。但是如今他们不仅不能软禁她,就是隔绝她的消息都做不到。在后宫之中,皇帝能做的远远比她要小得多。
内务府还有宫狱,都已经在秦束的掌控之下,出入宫闱他们也抓不住她的把柄。她如今手中明里暗中都握着无数权利,再怎么也不会像前世那样只能走投无路的等死!
至于现在,她确实需要退一步,毕竟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她要给他们一些希望,然后再一点点的收紧手中的线。等他们发现一切都已经控制不了,那时候才有趣呢。
柳清棠这突然一笑,场面又重新静下来。一向严肃端庄的太后竟然在这种时候还笑得出来,莫不是怒极了?这么想着的众臣都紧闭上嘴,这种上面交锋的时候,他们这些不想被牵连的只能夹着尾巴了。
柳清棠看向上首坐着的萧淮旭,对他脸上装出来的无措感到讽刺,恐怕这一出就是他授意的,还能做出这种真切的情态,怪道别人都说皇家人多是天生的戏子。“皇帝,你也是如此想的?”
“这……朕还未曾学到母后的三分行事,听众位爱卿如此说心中着实不安,唯恐自己年纪尚幼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但是想到母后一向对朕多有期许,儿臣也只能尽力而为为母后分忧。”萧淮旭装作一副恭敬的孝子模样,一番话说得不像是他们在逼她退居后宫,而是她亲手交出权力只是不放心他似得。
柳清棠还没说话,下面一直束着手不动如山的老狐狸王首辅终于站了出来,“臣等定然用心辅佐皇上,还请太后娘娘放心。”说完,他就当场跪了下去。
王首辅和冯首辅虽然同为首辅,但是冯首辅的地位还是低王首辅一筹,王首辅这么一跪,后面顿时就跪下了一大片。
想到冯首辅他的儿子传来的消息,柳清棠又看了一眼跪着的冯王两位首辅,这两人之间,也是有着内斗的,毕竟都是老臣也都是首辅,谁又愿意一直做地位低的那个,从献上的萱歌受到皇帝宠爱后,冯首辅就多了许多的小心思呢。
“既然如此,就如众位爱卿的愿吧。”柳清棠起身,就这样拂袖离开了,一走到殿外无人处,她脸上的怒意顿时就消失了,不仅如此还带着些期待之色。
今日这事,多少也有她故意促成,不然等他们这样不疾不徐的等到几年后再来想着来对付她,他们能等得,她都等不得了。尽快的促成这件事岂不是很好。
柳清棠在慈安宫闭门不出的时候,果真传来了首辅一派开始大肆收买中立派系官员,以及拉拢一些柳家派系官员的消息。柳清棠笑笑,下了让一部分人假意投向首辅一派的命令。这一部分可以是她这些年划到派系里的文官,还有一些底层选拔上来,和柳家渊源不大的武官。只有这些人在适时的挣扎后投靠他们,那边的人才不会如何怀疑,至于魏征这些明面上忠诚的柳家党,当然就不能如此,如果他们都能被诱惑转投他们,再傻的人也会怀疑了。
有了柳清棠这般授意,首辅一派在朝中逐渐水涨船高。冯首辅的儿子送了消息进宫称冯首辅近些日子也放松了许多,开始让他着手接触许多事。只是王首辅却没有冯首辅那般得意,反倒是更加警惕多疑了。从这里便看得出,为何冯首辅赢不过王首辅,王书晖这人,有谋略有心计,沉得住气也够谨慎,只可惜,他年纪已经不小了,而王家下一辈的子侄可没听说有什么当得起事的。
在宫内,因为太后娘娘失势这个消息的传开,人心浮动了一阵,只是很快就被秦束血腥镇压了下去。在利益面前,更多的人还是惜命的。宫外有魏征和其他谋士,再加上一个柳家哥哥,到了现在几乎都不需要柳清棠再多做些什么,而她预想里有些棘手的宫内,也被秦束十分快速的解决了问题,更是半点没让她操心。
自从有一日偷偷去了被宫人们形容为地域的宫狱看了一圈,柳清棠就时常觉得,秦束好像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有着另一面,不同于在她面前的纵容,不同于上辈子的淡漠,而是恨绝的,柳清棠想,或许换了她来做,绝对做不到秦束这样……不在乎。
在柳清棠这些人来说只是滴下了一滴水,但是在这些更下层的人来说就是掀起了大浪。被这场浪牵连而死的人,简单的一个数字触动不了什么,但是亲眼看着又有所不同,柳清棠从不需要亲手做这些事,所以她就算在乎也很少,秦束告诉她,她听了过后也不会放在心上。
这些事,所有的都是秦束在替她做。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秦束为了她沾了一手的血腥,却只让她看见粉饰后的太平。他这样一个人受着,是不是也会觉得难受?
70、第六十八章 对阵
冯首辅的儿子冯云胥,借由举荐入朝,因为身后有着两位首辅的支持,以及柳清棠这个背后之人的推波助澜,很快就成功的打入了首辅阵营之中。在他入朝之前,冯首辅就已经让他和其他首辅派官员有所接触,冯云胥本身就是极为长袖善舞的人物,又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里,他几乎开创了南朝升迁最快的官员记录。
就算是国舅柳清榕,至今还在六部之中辗转,而冯云胥短短时间就已经成为首辅派系中颇有实权的人物。和两位首辅多亲近相信老臣的情况下,年轻的冯云胥更倾向于拉拢首辅派系之中的年轻人,这样一来,在许多人都未曾察觉到的时候,首辅派系里隐隐形成了两个势力。
再兼之柳清棠的授意,冯云胥一直在慢慢的影响冯首辅的想法,加深他和王首辅之间的矛盾,逐渐壮大的首辅派系里隐隐有暗潮涌动的迹象。
本来便是如此,之前柳清棠的柳家派系是他们共同的最大的敌人,如今这个最大的敌人眼看渐渐溃败,没有了一致对抗的敌人,可不就是内讧的时候了,人类的劣根性自古就是如此。
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冯首辅越来越觉得柳家派系已经不足为惧,他们如今胜利在望。
当年先帝钦点他们作为首辅辅佐皇帝,如今成功了自然要论功行赏,而不论怎么看,许多事都是他在出面处理,王首辅多是在后头看着罢了,几乎什么事都没做过,就算是这样皇上也是更看重王首辅,也更为倚重他。
王书晖不过是更会邀宠而已,从来都是他做的事没理由好处都是王书晖的。冯首辅心下开始不平起来,或许这个念头早就在,只是往日都被压住了,
宦官的忠犬宣言(全本) 章节66
可如今在儿子和一些有心人的撩拨之下,冯首辅心中的不满越发压制不住。
两位首辅之间有了矛盾,直接导致首辅一派的分裂。王首辅不像冯首辅那样对当前的形势抱有那么大的乐观心态,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他们成功逼得太后放手朝政退居后宫,但是王首辅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况且从柳家派系手中拿到当初太后下放的权利时并不怎么容易。
看似从柳清棠不插手朝政以来,那些人纷纷见风使舵依附了他们,但是真的细细思索一番便能发现,那都是些小鱼小虾,真正握住命脉的都是那些拉拢不了的柳家派系中坚力量。换言之,虽然柳清棠已经不在朝中,但是权利至少还有大半都被她握在手中,更遑论还有兵权。
王首辅最初也曾怀疑是否是自己多疑,但是同萧淮旭商议后,他们两人都觉得太后不会这么轻易退却,因此越发小心。王首辅本就因为这些事心力不足,如今偏偏冯首辅在这上面犯蠢,王首辅一时也不愿意再忍。
当初冯首辅会与他一同被封做首辅,愿意是他对于皇帝的忠诚,可如今眼看着他的小心思越来越多,王首辅自然容他不得。但是首辅一派不能因此出现问题,否则若是让柳家派系乘机反弹就糟糕了。在这种时候,王首辅想到了冯云胥,这个年轻人够聪明,而且又是冯首辅的儿子,若是他能接手冯首辅在派系中的人脉稳住他们便是最好的。
事情按照某些人的意志渐渐的推进,王首辅决心培养冯云胥代替越来越不堪用的冯首辅。
“冯首辅,是时候该退下了,王首辅可不是什么善茬。”元宁九年的冬日,柳清棠在院中看着凌雪盛放的红山茶时,这么笑着和秦束说道。
于是果真如她所想,这年冬日,冯首辅突然在家中中风,全身瘫痪口不能言。
五月里,冯云胥娶了王首辅最小的女儿,获得了王首辅的支持,正式代替了冯首辅的位置。
十月,柳国舅柳清榕终于停下了辗转六部的步子,呈上了一系列他在六部蛰伏时候观察的弊端和改创举措。事实上他在六部走了一遍的时候,在几出地方都有所建树,如今这一封折子呈上去,就连萧淮旭也不得不承认,柳清榕实在是个出色的谋臣,和老一派保守官员不同的敢想敢做。
但是萧淮旭欣赏这位舅舅的同时,想的更多的是,不管他多能为百姓为南朝做事,他也不能让一个柳家人再手握重权。能干的臣子多得是,日后何尝没有比得上他的。
皇帝不想让他走上高位,但是柳清棠想,之后便出现了半朝举荐柳清榕为参知的情形。首辅是和天子最近的亲信臣子,他们更多的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而参知则是多干实事。二首辅三参知,六部十二院,从这句话里便能知道参知地位仅次于首辅,虽然大部分时间听命与首辅,但是直接管着六部,因此在行动力上比起首辅反而要强上两分。
王首辅和皇帝自然不愿柳清榕坐上参知的位置,更何况柳清榕这一上位势必要顶替下一位参知。原来的三位参知中,有两位是首辅派系中人,另一位则是柳家派系。想也知晓柳清榕不会顶替那位年富力壮的柳家派系参知,而是会顶下一名首辅派系的参知。对王首辅他们最不利的便是,那两位参知其中一位年岁不小,恰恰是到了要退下的时候了,这种时候柳清榕做出了政绩,升上那个位置是名符其实。
不管是否是名符其实,王首辅和萧淮旭都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笼络了首辅一派系坐稳了位置的冯云胥,也支持起柳清榕来,一时之间朝堂上的派系之争又开始晦暗不明起来。
一年未曾参与政事的柳清棠这时候也来参上了一脚,生生逼得萧淮旭将柳清榕送上了那个位置。
直到这时候,王首辅和萧淮旭才明白,那时候太后的退,是为了进。
一个王朝,虽是皇权至上,但是也有许多时候皇帝并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鲜亮。在他还未掌握所有权利的时候,在他还没有握住足够的兵权的时候,在他还不足以震慑大半朝臣的时候,他只能忍,忍到不用再忍的那一日。
萧淮旭自认心性坚韧,但饶是如此,眼看朝中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却发现一瞬间被颠覆了,心中也极为郁郁。
柳清榕成为参知的第二日,萧淮旭在长安宫中吐血病倒。王首辅以为他是承受不了此前的落差,一时急火攻心,就连太医都说他是心思郁结并没有什么大碍,只要好好调养即好。
但是只有柳清棠知晓,萧淮旭怕是已然中毒了。她当初送萱歌入宫,可不就是为了让萧淮旭身体逐渐衰弱而死,若是不知晓原因,太医也猜不出此间病因,更不要说医治,这毒本就是无药可解的,萧淮旭,最多只能撑上几年,现下还看不出来,但是日后他会慢慢的越来越体虚易病。
果真,这次之后,不论是萧淮旭还是王首辅都没有太在意,反倒是再次开始重整旗鼓,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们吸取了教训,更加的谨慎行事。
只是他们再如何谨慎也无用,柳清棠已经阻断了他们所有的路,不管他们如何做下场都只有一个。柳清棠无数次庆幸自己重生的时机尚早,让她能早早把握住先机,如今她胜券在握,只待合适的时间,等着对方走投无路的那一日。
柳清棠能知晓这么多,但是萧淮旭和王首辅却是不知的,他们都以为他们还有的是时间,柳清棠只冷眼看着,耐心等着。
又是一年,萱歌有孕。这对于柳清棠来说是个意外之喜,若是萱歌生下一个男孩,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有了这个孩子,许多事情都能更加轻易的解决。更何况,如果可以,她也不想在干儿子年龄尚小的时候让他进宫,将他培养成皇帝,更不忍心分开好友母子两。因此,她对于萱歌是越发的看重了。
后宫之中其实一直未曾停歇过,总是不断的有为了争宠前赴后继的女子,不管她们玩什么把戏,自从知晓她们生不出孩子都是因为萧淮旭让喝了避子汤的原因后,柳清棠就不爱管这些宫妃了。除了萱歌这个她特地安排在皇帝身边的人,她着人保护的好好的。这些年,萱歌能在自己的宫殿里过得自由自在安然舒适,大部分原因是柳清棠着人照拂。
现如今,柳清棠对萱歌是越发在意,那些听说萱歌有身孕就企图蹦跶起来的后妃们,都被柳清棠以难得一见的雷霆手段整治了。这时候,入宫几年了的宫妃们才意识到,原来太后依旧是当初她们尚在闺中的时候,就听闻过的那位手段雷霆的太后娘娘。
这些年柳清棠的不管不问让她们大多数都已然忘记了这些,如今重拾了这些记忆,后宫一时风平浪静了许多。至于暗地里是不是依旧如此平静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进入宫狱再没出来过的主子和奴才,一直都没有断过。
后妃有了身孕,另一位高兴的则是王首辅了,当今皇上没有后嗣一直是他最担忧的,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个保障。
至于萧淮旭,他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利用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去挟制柳清棠。他一直便在猜测柳清棠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今一番试探,见到柳清棠这样护着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萧淮旭就明白自己猜对了。他让萱歌有孕,自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别有所图,这个孩子很与可能是他手中最重的筹码。
71、第六十九章 另栖
萱歌身怀有孕,一时之间成为后宫乃至朝野众人最关注的一件事。南朝皇嗣一向凋零,本就为所有人看重,再加上太后和皇帝非同寻常的关注态度,让知晓其中曲折或者不知晓的人都更加重视起来。
萱歌这位被皇帝金屋藏娇不许众宫妃打扰探望,甚至不惜向太后娘娘低头求得一个免她请安恩旨的怀嫔,让许多人有所耳闻却鲜少有人见过的皇帝宠妃,好像并不知晓自己如今已经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依旧在她的清音殿过着仿佛与世隔绝的生活。不骄不躁,和之前的日子一般过得无趣至极,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从没有想过像其他后妃一样弹琴吟诗陶冶一下情操,不但不与任何人来往,更没想着拉拢收服底下的奴才,连费心去留住皇帝都不曾有过。
但就是这样,让太后和皇上都越来越看重她,不仅每日都有数不清的赏赐,还在孩子都没出生的时候就给她升了妃,一跃成为宫内份位最高的后妃。
对她这样什么都没做就能得到这么多其他人求而不得的东西,让一众宫妃嫉妒的咬牙切齿。或多或少的都在心里暗恨之前看走了眼,原以为只敢躲在清音殿是个没手段只能躲着的,没想到是个聪明到以退为进的,估计等到诞下皇子,就会露出狐狸尾巴,到时候估计就再也不会保持这种淡然,而是会着手收拾她们这些人了。
就连柳清棠看着她这段日子的作为,也越发的觉得,萱歌这个女子实在是个聪慧通透之人,虽然看上去懒散,但是估计心中的计较不会比她少。
事实上,萱歌不像那些后妃那样的富有心机,也不像柳清棠猜测的那样是个聪慧通透的女子,她只是刚好比较懒所以想得少。脑子里想的东西少了,里面就是空的,什么都少去想,一个人也就清静了。要从这方面来说,她勉强能够上通透二字。为人处世她自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偶尔也能闪现一丝大智若愚,但是对于字都没能认全的萱歌来说,聪慧这个评价显然是抬举她了。就连在柳清棠面前难得的端正态度都是因为比较崇拜这位太后,而特地做出的最能唬人的姿态了。
柳清棠一辈子接触的最多的都是聪明而脑子灵活的人物,下意识的看人都带上几分高估,想个问题心里都要九曲十八弯,对上萱歌这种,还真是她想得太多了。
萱歌从始至终的只是觉得,有吃有喝被人好好伺候着还不用做事,这样的日子如果还有谁整天为了其他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过不去,那真是矫情出来的毛病。
至于怀上的孩子,萱歌其实还没真正意识到做一个母亲是什么意思,她从有记忆起就在颠沛流离,每一日所思所想都是如何吃饱穿暖,连基本的生计都不能维持,身边也没有什么长辈照顾提点,不要说生孩子这种连柳清棠都没有办法参破的大难题,就连男女之事萱歌也是懵懵懂懂的。
每次和萧淮旭在一起,萱歌都是皱着眉承受着萧淮旭半点称不上温柔的索要,然后百无聊赖的听着他叫着别人的名字释放。萧淮旭不喜欢她,所以从不在乎她的感受,动作粗鲁至极,萱歌对他也没感觉,再加之他的粗暴,在这种事上半点谈不上享受,每次都在数着大概快差不多了等他走了就多吃点好吃的慰劳自己。
萱歌实在不明白,要承受这种一点都不好受的事,到底为什么那些后妃们会想要争着抢着把皇帝拉到自己那边去,简直自讨苦吃。
在这种人人都关注她肚子里孩子的时候,萱歌只是在为能用怀孕为理由拒绝和那个皇帝做那种一点都不舒服的事,感到十分高兴。再说这种事,和那个脑子有毛病的皇帝比起来,那天那个脸都没看清还一脸血的男人显然要更好。
说到这件事,萱歌有些不清楚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皇帝的还是那天那个男人的。
她从住进这个很大的清音殿开始,外面就多了无数看守着的人,他们像包着个铁桶一样把清音殿整个包围起来,里面的人反而少一些。萱歌在萧淮旭没来的时候通常自由的吃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找个顺眼的地方睡觉,一睡就是两个多时辰。
所有伺候她的奴才们都习惯了,每到这时候就会离远一些的偷懒。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习惯,最大的原因是皇上不喜欢他们过多的接触这位主子,很多时候不是必要,他们连话都不敢和这位主子多说,生怕触怒了皇上。
原来萧淮旭是想以此教训萱歌的不听话,但是萱歌偏偏恰好不太喜欢和人聊天,她更喜欢睡觉,这样一来萧淮旭这个做法还颇得她心意。萧淮旭见教训不了她也办法,再加上不太想在她身上多浪费时间,也就不再管她,真的是除了她那张脸,萧淮旭完全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刚好,萱歌对他也十分没有感觉,特别是在做那种事的时候,萱歌每次都衷心的希望他不举。
总之,在种种原因之下,萱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自由逍遥,至少在笼子里面她还是非常自由的。那一天,她照常吃完了一大盘膳房新做出来的糕点,找了个微风徐徐的楼阁睡觉,没想到那阁楼里竟然藏着个受伤的男人,还轻薄了她,这期间他们起码折腾了两个时辰,也并没有奴才发现。
猜你喜欢